如往常一样,接受了妃嫔问安后的知韫,回到了西配殿。

    赵修仪坐在知韫右手边荷花纹路的软榻上,她轻轻摇动纨扇,听知韫说起了前日筵席黄夫人携女相看的事,总结道:“中宫对李女公子颇为赏识,又觉黄夫人难登大雅之堂,心下犹豫,妹妹说的可对?”

    知韫挑眉接话:“知我者以素也。据我所知这李女公子确实为黄夫人所出,观她二人行径还真瞧不出。”

    以素莞尔一笑,随即又嗔道:“李尚书出自赵郡李氏,妾母亲祖籍也在赵郡,记得两家甚是熟稔,妾到时询问母亲一二,再来禀报中宫。”说完还颇为俏皮地看向知韫。

    知韫作势用纨扇捻了捻她,笑道:“好你个以素还卖什么关子,速速说来我听听。”

    “这事还是上上辈的阴私了,姚太尉黄夫人和李尚书黄夫人在闺中时皆是原配所出,后来原配重病不治,留下二女一子便撒手人寰了,黄太公便娶了继室沈氏,这沈氏门第一般,可攻于心计,两位黄夫人对她言听计从,性子也被沈氏养得不成器,日久天长,黄太公却瞧出了端倪,想来是心中懊恼,只顾着长子,没想到两个女儿被沈氏教得不成体统,为二位黄夫人挑选夫家时专挑治家严苛的门第,姚太尉太夫人在世时与李尚书太夫人一样治家严谨,很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不过姚太尉太夫人去得早,李尚书太夫人现在身子骨依旧健朗,李尚书黄夫人育有二子二女,李太夫人将她膝下二子和长女(李琼兰)由她亲自抚养,故而才未将子女变成第二个黄夫人。”以素娓娓道来。

    “黄太公与李尚书太夫人幸亏都是有大是大非的老人家,难怪李女公子和黄夫人大相径庭,太夫人当真是功不可没叫人敬佩。”知韫感慨道。

    以素也颇为赞同地点头示意,说:“李女公子气度肖太夫人,妾觉得以她的才貌入选不难,殿下可想过不如顺手卖李氏一个人情。”

    知韫沉思一会儿:“古有同姓不通婚,虽说现下对此不设防,可到底是礼制,赵郡李氏虽与皇室只是同姓,可李女的子嗣……”未说完的话便是“构不成威胁”知韫勾唇,与以素相视一笑。

    以素与知韫东宫时就感情颇深,性情相投,以素不是很得宠,却能膝下只一女就位居修仪,知韫功不可没,要知道王婕妤祖父是天子恩师,又是淮南王氏出身,虽资历不深厚,可膝下有三皇子也只封婕妤。

    以素对知韫也是尽心极力辅佐,她出身天水赵氏,性情温和的同时又不缺乏主见,心里亦拿知韫当亲姊妹。

    以素正想说什么,听到坤宁宫小宫女来报说何淑妃拜谒中宫,正在殿外候着。

    知韫又与以素对视,皆看见双方眼里的戏谑,同时让小宫女把何淑妃请进来。

    何淑妃今日身着鸢尾兰和月白色相间裙襦,头发梳成高高的珠髻,发间穿上的玉珠,耳上晶莹剔透的玉玦,可谓是打扮精细而庄重。想来是有事相求,知韫心想。

    随着何淑妃走近,步步生莲,步履间只听得垂在腰间玉佩叮当声。

    何淑妃一向以温柔示人,今上曾夸她为自己的解语花。如同她耳上晶莹剔透的玉玦,心思玲珑剔透。她的女事也是后宫翘楚,描花刺绣、纺纱织布,皆是不在话下。

    何淑妃向知韫屈身行礼,又问候了以素,就让她的贴身女侍思姈献上了一副凤凰来仪绣图,一副长寿绣图。很显然前者是献给知韫,后者是给赵修仪的。

    知韫心中腹诽:不愧是何淑妃,心思细腻,猜到赵修仪问安后来这唠嗑,心思确实用在知韫这,也不忘了赵修仪。送的绣品有求人帮忙的态度,也可不让旁人抓到把柄污蔑她贿赂皇后。

    “何妹妹又从惠竹殿回到坤宁宫,想必是有要事相商吧。”知韫和声说。

    知韫和以素不约而同地没有着急收下何淑妃的绣品。知韫一直记得小时候母亲就对她说过,无功不受禄,旁人的东西在不知缘由之前不可随意乱收,收了就欠人情,人情难还!

    何淑妃也没卖关子,柔声直言:“妾今日前来打搅中宫与赵妹妹,本有些无礼。”

    “不碍事的。”知韫莞尔看着何淑妃,一旁以素也笑着应了句无碍的。

    “今日问安后回到惠竹殿,妾母亲已递了牌子入宫,母亲原意大致是妾的堂妹到了适龄年龄,家中长辈恐我一人在宫中孤寂,想由妾向中宫与太后举荐入宫,故而妾冒昧前来想询问殿下的意思。”何淑妃继续和风细雨着说。

    殿中忽然安静了片刻,知韫心想:不会你是不想你堂妹入宫,拿我当挡箭牌吧?知韫不动声色打量何淑妃神色。

    “殿下?”看知韫愣住,何淑妃适时出声。

    知韫收回思绪,挥退不必要的宫人,殿内皆是众人心腹。

    “妹妹出阁六载,对宫内想必很是熟悉,每日可觉着孤寂?”

    在场都是人精,马上领会知韫意思,何淑妃连忙表示:“妾每日在宫中应规蹈矩恪守本分,又有儿女相伴,自然不觉孤寂。”说着也暗自打量知韫神色。

    “说来也是,我等都入宫多年,早已不是刚及笄的女娘,日日在宫中和众姊妹相伴,快哉得很!”以素半玩笑半认真地说。

    “妹妹言之有理,说来也是家中长辈担心妾,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妾也不好反驳。”何淑妃一边说着,一边拿帕子抹了抹眼中泪水。

    “都是为人儿女的,我怎能不体会妹妹的心境呢?不若这般吧,没几日便采选了,待到那日,我领着你与德妃妹妹一道去帮陛下挑选,如何?”知韫说。

    何淑妃默默收起眼泪和帕子,心里暗叹:果然皇后还是皇后,相处多年,中宫的手腕依然强硬,说起来采选除了天子,就只有太后与皇后能决定采选,将她与郑德妃带过去,不仅提现了中宫贤德,还能帮她解决堂妹入宫的事,可谓一举两得。以郑德妃的心性,知道堂妹出身何府,定然要鸡蛋里挑骨头,这自然也是何淑妃乐意见成的,可她为了不显出端倪,肯定还得与郑德妃假装争论一番,这样虽然解了堂妹入宫,却又与郑德妃闹了脸红。本想将堂妹踢给中宫,结果三言两语得失就显现出来了。若不想与郑德妃闹矛盾,就要接受堂妹入宫。取舍还得她自己来选择了。

    双方客套约莫两刻钟,何淑妃就告退了。知韫与以素也出了坤宁宫,一道去玉清观用斋饭。

    知韫以前去寺庙都是做样子装贤惠,谁知道后来装模作样成了习惯,渐渐地还喜欢上了抄写经文。

    有时候闲暇时间里,知韫还会与以素一起在宫里的玉清观抄写经书,对于梵文也有一定的了解了。

    用以素的话来说就是,中宫与我佛有缘分。

    或许真是缘分吧,玉清观里都是女冠,来多了也不会有闲言碎语,环境还十分雅致,厢房里给她们这些位高者都布置妥帖,有时候太忙了,在道观里歇下来,与女冠们讨论经书、梵文、佛法也很不错。

    玉清观是皇宫的一角,主持女冠(带发修行的),号玄善。知韫与她初相识时她还是玉清观里普通女冠,不过她很得老主持喜爱,老主持过身后,她就成为了新主持。

    玄善本身是汝南许氏出身,她父亲是穆宗朝的车骑将军,可惜后来遭奸佞污蔑,被晚年昏聩的穆宗抄家,府中男丁皆流放、女丁成年的典为娼妓,玄善是许将军幺女,许将军知道此事无转圜之地,以玄善年纪太小托孤给成宗的母亲(当时的庞昭容,也是玄善的姨母),只可惜庞昭容显然不具备让穆宗心慈手软的能力,索性庞昭容素来与杜贵妃交好,庞昭容在杜贵妃面前一番梨花带雨打动了她,有杜贵妃求情,玄善不但脱了罪籍,甚至等她及笄后也不用为奴为娼。由于太过思念亲人,又不能与亲人相聚,玄善还未满金钗之年,庞昭容本想为她寻门好亲事,不料玄善幼时遭遇大难,不得与亲人团聚,毅然遁入空门不问红尘事。

    玄善的前尘里还有件不为世俗人知的事,当面杜贵妃可谓挽救了玄善一生,穆宗朝政变,叛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说是为民除害,要处死杜贵妃,彼时玄善刚入玉清观不久,当机立断趁着叛军未入宫门之际,将杜贵妃带入观中,磕头请求老主持收杜贵妃入玉清观,老主持本不愿料理红尘俗事,奈何玄善已将额头磕得血迹斑斑,面对当半个女儿的玄善如此,老主持狠下心来收杜贵妃入玉清观。

    叛军入了宫门得知杜贵妃已入空门,本就是打着清君侧旗号,面对已是女冠的杜贵妃,也不想节外生枝,故而杜贵妃得以活下来。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叛军失败了,谁能想到侥幸得胜的穆宗,听了满朝大臣谏言,为了稳定民心,亲自下令处死杜贵妃。

    到了成宗后期,汝南许氏才得以洗清罪名,也得到了天子出于皇室的亏欠做了不少补偿,庞太后和成宗还特召来玄善问她愿不愿意回到俗世,谁想玄善谢了好意,依旧决然了却红尘,也因此一事女冠玄善的名声举国皆知,称赞她有其父许将军之风范。

    知韫那时已入主东宫,偶然间结交了玄善,自此成为至交好友,互为对方知己。

章节目录

后宫多窈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暮芙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暮芙蓉并收藏后宫多窈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