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一听就是个坑。
无论她回答有还是没有,都是变相承认自己在说谎吧?
显然,机灵的脑袋不会让她陷入两难的境地,周思年道:“什么撒谎?”
项琢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你不知道今天谭老师请假了吗?”
“……”
今天课表上没有谭榕的课她是知道的,但谁能想到随口扯的谎,偏偏就这么巧。
“是吗?”周思年讪笑一声,破罐破摔,“那刚刚给我讲题的是谁?”
“不知道。”项琢语气凉嗖嗖的,“可能是什么幽灵吧。”
“啊?真的吗?”周思年停下来,神情认真地看着他,“那我用不用找个靠谱的道士来驱驱邪啊?”
这人虽然撒谎的水平不行,但装傻充楞实在一流,项琢算是领教了,他叹了口气:“不要封建迷信。”
跨江大桥高而悬,走到桥中央时,货车一旦路过,脚下石桥就会被引发明显的抖动感。
自项琢说完这句话后,周思年“哦”了一声,两人沉默着朝前走,谁都没再出声。
又一辆装满钢卷的货车呼啸而过,脚下传来的感觉像拍击鼓面后的余震。
周思年抿了抿唇,思索半晌,还是看着眼前的背影,语气有些小心:“所以你和你爸爸那天为什么吵架?他应该是你爸爸吧?”
项琢目光望着前方,没回答是或不是。
过了一会儿,他说:“无非就是觉得我长大了,翅膀硬了,意识到我没长成他期望的那样,却也没法再控制住我。”
这么一段时间以来,这是周思年听他说过最长的话。
大抵是心里那股气劲儿还没消,周思年总觉得这人提起来时,语气里都有些掩盖不住的厌烦。
她平日里看起来没心没肺,似乎对待什么事情都擅长又游刃有余,看起来就像从不会遇到困难似的。
但只有周思年自己知道,她其实很不擅长安慰人。
这个世界上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很多旁观者角度说出来的话还不如不说。
比如此刻。
她很难在大脑里构建这样一个控制欲强的父亲形象,因此也是真的无法理解,怎么会有家长因为孩子不按照自己期望的成长,就对孩子说出如此恶毒的话语。
若说孩子长成反社会人格,她倒是还能理解家长说这些话的心情。可跟项琢相处的这段时间来看,这人成绩好,长相不错,性格冷淡但并不傲慢。
甚至可以说是父母眼中十分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周思年实在想不出,他爸爸所谓的“期望”到底会是什么。
她搜肠刮肚,尽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没有谁能规定人生一定要怎么活,哪怕是父母也不行。大家都只来人间一次,凭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一遭呢?”
这话虽然不假,只是此刻对于两个高中生而言,还是太过狂妄与虚无缥缈,听起来轻巧,实施起来却还有一条长路要走。
周思年搬出那句大人们常说的哲理名言:“等上了大学应该就好了吧?”
离高考还有一年多,若是切身去感受每一分每一秒的话,似乎会觉得还遥遥无期,但回过头来看时,其实也就弹指一挥间。
她忽然道:“你有想过以后想学什么专业吗?”
“没有。”项琢说。
这倒是让周思年有些意外,她作为一条更喜欢展望未来而不是计划未来的“咸鱼”,天文学专业是她为数不多早早便开始计划的事。
像项琢这样看起来就对未来目标明确的人,她以为这类人都会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好。
“居然没有?”她问。
“很意外么?”项琢反应平平,听起来就像对未来漠不关心,“学什么都一样吧。”
“那怎么能一样呢!”周思年不赞成,不自觉地提高了些音量,说出的话天真却又认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最完美的人生吧?大学作为人一生中那么好的时间段,当然得好好规划了。”
她一时间有了种雕刻师的心理,生怕项琢这块璞玉落到丝毫不懂雕刻的人手中。甚至没察觉到自己语气有些耍赖似的霸道:“不行,你得为你自己的以后考虑一下。”
在前十多年的人生中,项琢听到的话向来都是“你不为我考虑也得为你妈妈考虑吧?”
从来没人跟他说过,“你得为你自己考虑”。
今天是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
从周思年的嘴里说出来。
他沉默着走了好几步。
周思年并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只当他依旧对未来不抱有什么期望,于是加快步伐,站到这人身前,倒退着向前走。
她追问:“你有听到我说的话吗?”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铃铃铃”的清脆响声,她还没来得及回头,就被人握住手腕一拉,她脚步踉跄了一下,下意识伸手拽住了项琢的衣服。
待她站稳后才发现,本来是单行道,不知怎么有个逆行的自行车骑了上来,而且速度还不慢。
明明险些撞到人,自行车却丝毫没有停下来道歉的意思,只留一个潇洒的车屁股。
周思年气不打一处来,对着那人的背影吼了句:“真当那马路是你家客厅了是吧?!”
手腕上还残留一丝被项琢抓握过的触感,这个插曲来得突然,她顺着项琢的视线下移时,才发现自己还捏着这人手臂旁的衣服布料。
靠的距离有些近,还能若有若无闻到这人身上的气息,她突兀地想起来,之前在桥上以为项琢要跳河那次,也是因为路过时闻到了这股味道,所以才折返回来。
周思年倏地将手松开,大脑有一瞬间的宕机,不知道为什么,心中莫名闪过一种别扭的感觉。
“劫后余生”让她心跳有些快,甚至忘了这个小插曲之前的话题是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说了句孤零零的“谢谢”。
“没事。”项琢说,“下次记得看着路走。”
楼层高有一点不好的原因就是,每次电梯上行之后,按完按钮,得好一会儿电梯才能重新降下来。
两人前后脚站着,银色的电梯门框映得人变形,只能看出校服死板的白色。
在家门口分别时,项琢最后一句话说的是:“我会考虑一下的。”
说完后,他拧开门锁回了家。
周思年怔愣一瞬,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回答的是自己刚刚说的那句,让他为自己的以后考虑一下。
*
十二月初,室外的温度已经让周思年完全不想出门,前不久开始大面积供暖,搞得室内外温差更加是天差地别。
但是没办法,走读已经能比住校的同学多睡好一会儿了。
她面目狰狞地起床洗漱,然后行云流水洗漱吃早饭,拉开门的时候,项琢果然又已经站在了过道里。
再过段时间,两人就一起上下学一个月了,几乎每天早晨,周思年出门时,都能看到这人已经靠在墙边等着她。
有几次她不信邪,甚至还战胜困意出门早了些,却依旧没这人早。
某天她终于忍不住问:“你到底是几点就在门外站着了?!”
她神情太过不可思议,项琢有点好笑,说:“你可以试试凌晨三四点出来看一眼,那时候我应该不在。”
这些日子她和项琢的关系又近了不少,偶尔还能互呛几句,谁也不让着谁。
“你当我傻吗。”周思年没好气地反驳,“我好歹也是班里前几,最基本的智商还是有的。”
项琢嗯了一声,说:“也不知道上次交画的时候,差点把脑子一起交出去的是谁。”
一说起这件事,周思年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今天就是美术展展出作品的日子,按照规定,参展作品最迟交稿日期,不得晚于展出前三天。
周思年很宝贝自己的那幅画,留在手里怎么看怎么喜欢,明明早就画完了,硬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去交。
然而这一交,交出个尴尬的大红脸。
那天她拿着画去展厅负责人的办公室里,看到办公桌前坐着一个男人,正用铅笔在作品背面登记参赛人的名字。
周思年不认识老师长什么样,她敲了敲门,礼貌地叫了声:“老师。”
人家还没说话,她赶忙将画递过去:“不好意思啊老师,拖到最后一天才来交。”
男人接过她手里的画,隐忍了一会儿,纠正道:“我不是老师,我是学生。”
“……”
这学生长得有点着急,周思年心道。
于是她赶忙改口:“不好意思啊学长。”
这么说总没错吧?
谁承想那人扶了扶额头:“我是高一的。”
周思年:“……”
没等她开口,那人自己补了一句:“我只是长得有点着急。”
看她一脸愣住的表情,那个学生问:“给你看学生证?”
周思年吓得回神:“不用了不用了,不好意思啊哈哈哈。”
她脸上挂着标准的笑,说了声“再见”转身就走,甚至来不及在人家夸她的画有创意时说声谢谢。
这事闹得,不如把自己毒哑。
当她把这件事说给项琢听的时候,这人憋了小半晌,最终还是弓着肩背闷声笑了起来。
*
展厅好几百个平方,没什么活动的时候冷清得不行,但一旦有点什么事,学生们倒是都爱来这儿凑个热闹。
美术展停课一天,在大家跟前卖了那么久的关子,终于是揭开谜底的时候。
展出前,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会被挂在哪个位置,于是周思年只得领着屈厘在偌大的展厅闲逛。
不知道逛了多久,终于在一面墙的中心偏上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画。
那是一张色调并不鲜艳的画,画里元素也不多,却又很吸引人的目光。
屈厘仰着头,看到画里的景象,里面有个穿着黑色衣服的男人,但奇怪的是,这人后背像被剖开,里面露出的是繁杂却又十分整齐的线路。
是机器人?
他站在太空不知道哪个星球的一角,脚下是灰白色泥土。
这个人站在原地,遥遥望向看似在近处,实则隔得很远的一个星体。
不难看出来,那就是月球。
机器人微微朝着一侧偏头,瞳孔中映出月球冷白色的光,他眸光里分明没什么情绪,可却让人觉得他神色迷茫,像是在探究什么。
屈厘看着这个人的身形与模样,莫名有点熟悉。
“我怎么总觉得,画里这个人看起来有点眼熟呢?”她说。
无论她回答有还是没有,都是变相承认自己在说谎吧?
显然,机灵的脑袋不会让她陷入两难的境地,周思年道:“什么撒谎?”
项琢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她一眼:“你不知道今天谭老师请假了吗?”
“……”
今天课表上没有谭榕的课她是知道的,但谁能想到随口扯的谎,偏偏就这么巧。
“是吗?”周思年讪笑一声,破罐破摔,“那刚刚给我讲题的是谁?”
“不知道。”项琢语气凉嗖嗖的,“可能是什么幽灵吧。”
“啊?真的吗?”周思年停下来,神情认真地看着他,“那我用不用找个靠谱的道士来驱驱邪啊?”
这人虽然撒谎的水平不行,但装傻充楞实在一流,项琢算是领教了,他叹了口气:“不要封建迷信。”
跨江大桥高而悬,走到桥中央时,货车一旦路过,脚下石桥就会被引发明显的抖动感。
自项琢说完这句话后,周思年“哦”了一声,两人沉默着朝前走,谁都没再出声。
又一辆装满钢卷的货车呼啸而过,脚下传来的感觉像拍击鼓面后的余震。
周思年抿了抿唇,思索半晌,还是看着眼前的背影,语气有些小心:“所以你和你爸爸那天为什么吵架?他应该是你爸爸吧?”
项琢目光望着前方,没回答是或不是。
过了一会儿,他说:“无非就是觉得我长大了,翅膀硬了,意识到我没长成他期望的那样,却也没法再控制住我。”
这么一段时间以来,这是周思年听他说过最长的话。
大抵是心里那股气劲儿还没消,周思年总觉得这人提起来时,语气里都有些掩盖不住的厌烦。
她平日里看起来没心没肺,似乎对待什么事情都擅长又游刃有余,看起来就像从不会遇到困难似的。
但只有周思年自己知道,她其实很不擅长安慰人。
这个世界上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很多旁观者角度说出来的话还不如不说。
比如此刻。
她很难在大脑里构建这样一个控制欲强的父亲形象,因此也是真的无法理解,怎么会有家长因为孩子不按照自己期望的成长,就对孩子说出如此恶毒的话语。
若说孩子长成反社会人格,她倒是还能理解家长说这些话的心情。可跟项琢相处的这段时间来看,这人成绩好,长相不错,性格冷淡但并不傲慢。
甚至可以说是父母眼中十分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周思年实在想不出,他爸爸所谓的“期望”到底会是什么。
她搜肠刮肚,尽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没有谁能规定人生一定要怎么活,哪怕是父母也不行。大家都只来人间一次,凭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一遭呢?”
这话虽然不假,只是此刻对于两个高中生而言,还是太过狂妄与虚无缥缈,听起来轻巧,实施起来却还有一条长路要走。
周思年搬出那句大人们常说的哲理名言:“等上了大学应该就好了吧?”
离高考还有一年多,若是切身去感受每一分每一秒的话,似乎会觉得还遥遥无期,但回过头来看时,其实也就弹指一挥间。
她忽然道:“你有想过以后想学什么专业吗?”
“没有。”项琢说。
这倒是让周思年有些意外,她作为一条更喜欢展望未来而不是计划未来的“咸鱼”,天文学专业是她为数不多早早便开始计划的事。
像项琢这样看起来就对未来目标明确的人,她以为这类人都会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好。
“居然没有?”她问。
“很意外么?”项琢反应平平,听起来就像对未来漠不关心,“学什么都一样吧。”
“那怎么能一样呢!”周思年不赞成,不自觉地提高了些音量,说出的话天真却又认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最完美的人生吧?大学作为人一生中那么好的时间段,当然得好好规划了。”
她一时间有了种雕刻师的心理,生怕项琢这块璞玉落到丝毫不懂雕刻的人手中。甚至没察觉到自己语气有些耍赖似的霸道:“不行,你得为你自己的以后考虑一下。”
在前十多年的人生中,项琢听到的话向来都是“你不为我考虑也得为你妈妈考虑吧?”
从来没人跟他说过,“你得为你自己考虑”。
今天是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
从周思年的嘴里说出来。
他沉默着走了好几步。
周思年并不知道他的心理活动,只当他依旧对未来不抱有什么期望,于是加快步伐,站到这人身前,倒退着向前走。
她追问:“你有听到我说的话吗?”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铃铃铃”的清脆响声,她还没来得及回头,就被人握住手腕一拉,她脚步踉跄了一下,下意识伸手拽住了项琢的衣服。
待她站稳后才发现,本来是单行道,不知怎么有个逆行的自行车骑了上来,而且速度还不慢。
明明险些撞到人,自行车却丝毫没有停下来道歉的意思,只留一个潇洒的车屁股。
周思年气不打一处来,对着那人的背影吼了句:“真当那马路是你家客厅了是吧?!”
手腕上还残留一丝被项琢抓握过的触感,这个插曲来得突然,她顺着项琢的视线下移时,才发现自己还捏着这人手臂旁的衣服布料。
靠的距离有些近,还能若有若无闻到这人身上的气息,她突兀地想起来,之前在桥上以为项琢要跳河那次,也是因为路过时闻到了这股味道,所以才折返回来。
周思年倏地将手松开,大脑有一瞬间的宕机,不知道为什么,心中莫名闪过一种别扭的感觉。
“劫后余生”让她心跳有些快,甚至忘了这个小插曲之前的话题是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说了句孤零零的“谢谢”。
“没事。”项琢说,“下次记得看着路走。”
楼层高有一点不好的原因就是,每次电梯上行之后,按完按钮,得好一会儿电梯才能重新降下来。
两人前后脚站着,银色的电梯门框映得人变形,只能看出校服死板的白色。
在家门口分别时,项琢最后一句话说的是:“我会考虑一下的。”
说完后,他拧开门锁回了家。
周思年怔愣一瞬,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回答的是自己刚刚说的那句,让他为自己的以后考虑一下。
*
十二月初,室外的温度已经让周思年完全不想出门,前不久开始大面积供暖,搞得室内外温差更加是天差地别。
但是没办法,走读已经能比住校的同学多睡好一会儿了。
她面目狰狞地起床洗漱,然后行云流水洗漱吃早饭,拉开门的时候,项琢果然又已经站在了过道里。
再过段时间,两人就一起上下学一个月了,几乎每天早晨,周思年出门时,都能看到这人已经靠在墙边等着她。
有几次她不信邪,甚至还战胜困意出门早了些,却依旧没这人早。
某天她终于忍不住问:“你到底是几点就在门外站着了?!”
她神情太过不可思议,项琢有点好笑,说:“你可以试试凌晨三四点出来看一眼,那时候我应该不在。”
这些日子她和项琢的关系又近了不少,偶尔还能互呛几句,谁也不让着谁。
“你当我傻吗。”周思年没好气地反驳,“我好歹也是班里前几,最基本的智商还是有的。”
项琢嗯了一声,说:“也不知道上次交画的时候,差点把脑子一起交出去的是谁。”
一说起这件事,周思年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今天就是美术展展出作品的日子,按照规定,参展作品最迟交稿日期,不得晚于展出前三天。
周思年很宝贝自己的那幅画,留在手里怎么看怎么喜欢,明明早就画完了,硬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去交。
然而这一交,交出个尴尬的大红脸。
那天她拿着画去展厅负责人的办公室里,看到办公桌前坐着一个男人,正用铅笔在作品背面登记参赛人的名字。
周思年不认识老师长什么样,她敲了敲门,礼貌地叫了声:“老师。”
人家还没说话,她赶忙将画递过去:“不好意思啊老师,拖到最后一天才来交。”
男人接过她手里的画,隐忍了一会儿,纠正道:“我不是老师,我是学生。”
“……”
这学生长得有点着急,周思年心道。
于是她赶忙改口:“不好意思啊学长。”
这么说总没错吧?
谁承想那人扶了扶额头:“我是高一的。”
周思年:“……”
没等她开口,那人自己补了一句:“我只是长得有点着急。”
看她一脸愣住的表情,那个学生问:“给你看学生证?”
周思年吓得回神:“不用了不用了,不好意思啊哈哈哈。”
她脸上挂着标准的笑,说了声“再见”转身就走,甚至来不及在人家夸她的画有创意时说声谢谢。
这事闹得,不如把自己毒哑。
当她把这件事说给项琢听的时候,这人憋了小半晌,最终还是弓着肩背闷声笑了起来。
*
展厅好几百个平方,没什么活动的时候冷清得不行,但一旦有点什么事,学生们倒是都爱来这儿凑个热闹。
美术展停课一天,在大家跟前卖了那么久的关子,终于是揭开谜底的时候。
展出前,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会被挂在哪个位置,于是周思年只得领着屈厘在偌大的展厅闲逛。
不知道逛了多久,终于在一面墙的中心偏上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画。
那是一张色调并不鲜艳的画,画里元素也不多,却又很吸引人的目光。
屈厘仰着头,看到画里的景象,里面有个穿着黑色衣服的男人,但奇怪的是,这人后背像被剖开,里面露出的是繁杂却又十分整齐的线路。
是机器人?
他站在太空不知道哪个星球的一角,脚下是灰白色泥土。
这个人站在原地,遥遥望向看似在近处,实则隔得很远的一个星体。
不难看出来,那就是月球。
机器人微微朝着一侧偏头,瞳孔中映出月球冷白色的光,他眸光里分明没什么情绪,可却让人觉得他神色迷茫,像是在探究什么。
屈厘看着这个人的身形与模样,莫名有点熟悉。
“我怎么总觉得,画里这个人看起来有点眼熟呢?”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