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羡领着公主进了皇帝的寝宫,皇帝素来勤政,会见大臣和处理政务都在自己的寝宫。
公主不由得抬头看了看,想着这寝宫原本是父王和母后的,不由得触景生情。
她脚下仿佛有千斤重的枷锁,每走一步都沉重吃力。
走进寝宫,沈羡和公主急忙跪下,参拜皇帝。
"民妇拜见皇上。"
"微臣参见皇上。"
皇帝倒是一反寻常,连忙上前,扶起公主。脸色似乎惊慌之色,急叹道:"公主快快起来,可把你等来了!"
在地上低头跪着的沈羡,一眼便觉察出了不对劲。他心想,这皇帝平日都是威严之气,气宇轩昂,何曾面露惊恐?那日,使臣那么威逼利诱,皇帝都神态自若,想来这皇帝恐怕给公主下的苦肉计。
公主起了身,不曾说话,抿嘴皱眉了起来,她也不知道皇帝是何用意。
"公主,今日唤你前来,其实是关乎申国生死存亡之事。"皇帝故作悲伤的说完,便坐回了自己的龙椅之上。只是公主没看到,皇帝转身时,那脸色变化的嫌恶之色。
皇帝也没曾想,公主会变为现在这副丑陋臃肿的样子,怕那蓼国人嫌弃。
但计划已经施展,只能按计划行事。
"公主啊,当日其实是朕,特意让太师留了你一命。"皇帝又佯装悲伤,演戏给公主看。
"为何?"公主颇为不解。
"以前,朕在岑国为官,也有数十载。可谓是看着公主长大,公主其实在朕心里可以算得上是亲妹妹。不然,公主你想,那平日太师对你一个好脸色都没有,怎么会平白无故留你性命?"皇帝语气诚恳,一副真挚的眼神。
跪着的沈羡,心中都无比觉得皇帝狠毒。一通说辞颠倒黑白,再配合这演技,想必公主只能被皇帝牵着鼻子走。
公主没讲话,默默地看着地下。她曾在无数个夜晚想过,自己没死,是不是太师手下留情?甚至只是为了羞辱她,但是也会让她活着?
原来太师还是太师,没有变过...
太师还是会为了自己心中的忠君爱国,如果那天皇帝下达立刻处死公主,他会不会把自己碎尸万段?
"唉,公主。如今,大概你也听说了三国联合,准备来攻打我们。朕只是想说,朕那日并没有屠杀平民,这申国子民也相当于你父王的子民,公主于心何忍看着百姓流离失所,血流成河?公主对太师一腔真心,也忍心看着太师死于敌国刀下?"皇帝说时,略带哭腔。
沈羡不由得心中暗自嘲笑,这皇帝人到中年,演戏也演的太逼真,就差一点声泪俱下了。
公主觉得自己放下了太师,她只是听到这些百姓会死,她已经连累了百姓那么久,不想再让百姓们无辜受到迫害。
"那我该怎么做?"公主几乎沉重的说出这句话。
皇帝眼看公主入瓮中之鳖,脸色平和了许多,也略微小声说道:"朕已经想好了,公主只需要去和亲,做那蓼国王妃。"
公主心下一惊,那蓼国自己也颇为了解,她父王也时常讲过。这蓼国皇帝五十有余,生性残暴。且这蓼国蛮族之国,常常听闻子承父妻,兄承弟妻等荒淫无道之事。
皇帝瞧公主面露难色,有退步之意,急忙补充:"如公主不愿意,朕也愧对这申国子民…只是到了黄泉也愧对你父王,你父王在时是最信任朕的…朕近日也时常梦到你父王给我托梦,让朕一定好好守住申国…你父王他说,他只有你一个公主,并无皇子,其实是有意想把皇位传于我的..."
这一打感情牌,公主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了。
"父王在世时…确实信任你…因为你和太师确实能治理好岑国,我想父王确实也是想保护好岑国子民吧。我答应你,我去和亲。"公主顾不得那么多了,决绝的同意了皇帝的请求。
"朕就知道,公主是个爱国爱民的公主。公主在宫内住下吧,等和亲日子定了,公主再去往蓼国。"皇帝阴险刚才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皇帝拍了拍手,大太监立马示意,上前跪下。
"你去,把公主安顿好,就让公主住以前的寝宫。"皇帝指着大太监命令着。
"奴才遵旨!"大太监磕了个头,随即带着公主走出了皇帝的寝宫。
公主走后,皇帝一脸严肃,又恢复往日王者之气。
"这件事,你办的很好。不过,太师那里你还是盯紧点。"皇帝冷若冰霜的说道。
沈羡听到皇帝这样讲,心中欣喜万分,谢了恩后,也退了下去。
公主随着大太监走着,终于到了自己的寝宫。
这里还是和以前没变过,还是和自己以前住的时候一样,公主想着皇帝大概现在没有女儿,所以这个宫殿才没人住。
公主才坐下,便听到从门口传来一声惊呼。
"公主!老奴没想到还能再见您!"
公主好奇的往门口望去,看到眼前的人,立刻站了起来,跑上前去,和眼前的人相拥而抱。
"春花嬷嬷,您还活着,知珍也很想您…"公主在此人怀中,略带抽泣。
原来这人是公主的贴身大嬷嬷,名唤春花,看着公主从小长大。
两人相拥一会后,公主便带着春花嬷嬷坐下。
春花嬷嬷擦了擦眼泪,急忙关心公主:"公主想必吃了很多苦,那日,老奴也发疯似的逃。可没想到还是被逮到,后面说我资历较深,留了我一条命。"
公主也上前为春花嬷嬷擦拭泪水,苦笑一声。
"嬷嬷我现在很好,好死不如赖活着,我答应了母后,好好活着。不过…我陪不了嬷嬷多久,皇上…让我去蓼国和亲…"公主面露苦涩。
"什么?!蓼国?那个地方…"嬷嬷才说完,公主急忙捂住嬷嬷的嘴,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说错话。
见嬷嬷平静下来,公主放下了手,倒了两杯茶水,递给了嬷嬷。
"嬷嬷,我现在没什么亲人了,您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虽然我从小时候就不亲近宫人,但嬷嬷待我女儿我是知道的。如今,去蓼国可能生死未卜,现在父王母后死了,嬷嬷不如就作我干妈,也为我成亲送一程…"
公主一段肺腑之言,嬷嬷听完又泪如雨下。
"老奴在宫里呆了整整三十年,公主刚出生没多久,交给老奴照顾,小小一个,老奴心里别提多喜欢。现在这样…老奴心都碎了…"嬷嬷几乎是边哭边说完。
"嬷嬷,不用再伤心了,好好的陪干女儿这段时间吧。"公主扯出一道明媚的笑。
嬷嬷听公主这样说,也止住了哭,伸手摸了摸公主的脸,两人又相拥而抱。
过了一日,皇帝又传唤了沈羡。
"沈羡,今天着手让使臣来秘密见朕。"皇帝手中批奏折的手不停,慢悠悠说道。
"臣遵旨,臣先告退。"
沈羡退下后,回到家中乔装打扮一番,一副平民样子。
到客栈时,沈羡因为事先打听过,知道罗陀罗耶在这家客栈。沈羡也不墨迹,直上二楼,敲响了罗陀罗耶的门。
罗陀罗耶开门后,见来的人他并不认识,正想发怒。
沈羡急忙将一张纸条递给罗陀罗耶,罗陀罗耶好奇打开,上面居然只写了五个大字"皇上想见你"。
罗陀罗耶看完纸条,立刻明白这是申国皇帝派来的人,刚好他也有事求见皇帝。
罗陀罗耶立马伸了伸手,示意沈羡带路。
沈羡领着罗陀罗耶来到了宫中,到皇帝寝宫后,沈羡倒是行了跪拜大礼。
这罗陀罗耶还是和上次一样并没有行李,但皇帝也不和他计较。
皇帝脸上还挂着盈盈笑意,罗陀罗耶是个直率性情的人,直说道:"皇帝今日诏我,刚好我呢也有事求于皇帝。那天见了皇帝之后,我便和我父王写信交谈了一番,父王他说既然你们申国不同意以前的赔款,可以再改。父王信上说听闻知珍公主美如天仙,想求娶公主,若是将公主许配给蓼国,赔款只需二百匹马和五十头耕牛。"
皇帝佯装若有所思,沉思片刻,也和善微笑发话:"这知珍公主是前朝公主,如今前朝不在…这样吧,朕将公主认作妹妹,赐予瑞作为封号,嫁与蓼国。"
罗陀罗耶听完,点了点头,抱拳道:"我这就去写信,让父王派人来接公主和亲。我看下个月十五是个良辰吉日,不如那日来迎娶公主。"
"使臣做主便是。"皇帝回答道。
听完,沈羡和罗陀罗耶一同退了下去。
罗陀罗耶回了客栈后,便开始执笔写信,给自己的父王。
这几日,公主都在自己的寝宫中,春花嬷嬷也陪着公主。
到了初十这日,大太监端来一身婚服,转手交给公主。
这大太监阴阳怪气地笑道:"公主真是有福啊,能嫁给那蓼国皇帝。皇上说了定在十五,会有蓼国的人来接公主,到时由太师亲自护送公主,公主的也有了封号叫瑞,公主试试嫁衣吧?"
公主被一通阴阳怪气后,也不由得生气,拿起了嫁衣,自己虽然干农活粗糙了许多,但这嫁衣宽大,想必自己也是能穿的上。
"谢谢公公,公公慢走。"
转身,公主便望着嫁衣发起呆来。
公主不由得抬头看了看,想着这寝宫原本是父王和母后的,不由得触景生情。
她脚下仿佛有千斤重的枷锁,每走一步都沉重吃力。
走进寝宫,沈羡和公主急忙跪下,参拜皇帝。
"民妇拜见皇上。"
"微臣参见皇上。"
皇帝倒是一反寻常,连忙上前,扶起公主。脸色似乎惊慌之色,急叹道:"公主快快起来,可把你等来了!"
在地上低头跪着的沈羡,一眼便觉察出了不对劲。他心想,这皇帝平日都是威严之气,气宇轩昂,何曾面露惊恐?那日,使臣那么威逼利诱,皇帝都神态自若,想来这皇帝恐怕给公主下的苦肉计。
公主起了身,不曾说话,抿嘴皱眉了起来,她也不知道皇帝是何用意。
"公主,今日唤你前来,其实是关乎申国生死存亡之事。"皇帝故作悲伤的说完,便坐回了自己的龙椅之上。只是公主没看到,皇帝转身时,那脸色变化的嫌恶之色。
皇帝也没曾想,公主会变为现在这副丑陋臃肿的样子,怕那蓼国人嫌弃。
但计划已经施展,只能按计划行事。
"公主啊,当日其实是朕,特意让太师留了你一命。"皇帝又佯装悲伤,演戏给公主看。
"为何?"公主颇为不解。
"以前,朕在岑国为官,也有数十载。可谓是看着公主长大,公主其实在朕心里可以算得上是亲妹妹。不然,公主你想,那平日太师对你一个好脸色都没有,怎么会平白无故留你性命?"皇帝语气诚恳,一副真挚的眼神。
跪着的沈羡,心中都无比觉得皇帝狠毒。一通说辞颠倒黑白,再配合这演技,想必公主只能被皇帝牵着鼻子走。
公主没讲话,默默地看着地下。她曾在无数个夜晚想过,自己没死,是不是太师手下留情?甚至只是为了羞辱她,但是也会让她活着?
原来太师还是太师,没有变过...
太师还是会为了自己心中的忠君爱国,如果那天皇帝下达立刻处死公主,他会不会把自己碎尸万段?
"唉,公主。如今,大概你也听说了三国联合,准备来攻打我们。朕只是想说,朕那日并没有屠杀平民,这申国子民也相当于你父王的子民,公主于心何忍看着百姓流离失所,血流成河?公主对太师一腔真心,也忍心看着太师死于敌国刀下?"皇帝说时,略带哭腔。
沈羡不由得心中暗自嘲笑,这皇帝人到中年,演戏也演的太逼真,就差一点声泪俱下了。
公主觉得自己放下了太师,她只是听到这些百姓会死,她已经连累了百姓那么久,不想再让百姓们无辜受到迫害。
"那我该怎么做?"公主几乎沉重的说出这句话。
皇帝眼看公主入瓮中之鳖,脸色平和了许多,也略微小声说道:"朕已经想好了,公主只需要去和亲,做那蓼国王妃。"
公主心下一惊,那蓼国自己也颇为了解,她父王也时常讲过。这蓼国皇帝五十有余,生性残暴。且这蓼国蛮族之国,常常听闻子承父妻,兄承弟妻等荒淫无道之事。
皇帝瞧公主面露难色,有退步之意,急忙补充:"如公主不愿意,朕也愧对这申国子民…只是到了黄泉也愧对你父王,你父王在时是最信任朕的…朕近日也时常梦到你父王给我托梦,让朕一定好好守住申国…你父王他说,他只有你一个公主,并无皇子,其实是有意想把皇位传于我的..."
这一打感情牌,公主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了。
"父王在世时…确实信任你…因为你和太师确实能治理好岑国,我想父王确实也是想保护好岑国子民吧。我答应你,我去和亲。"公主顾不得那么多了,决绝的同意了皇帝的请求。
"朕就知道,公主是个爱国爱民的公主。公主在宫内住下吧,等和亲日子定了,公主再去往蓼国。"皇帝阴险刚才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皇帝拍了拍手,大太监立马示意,上前跪下。
"你去,把公主安顿好,就让公主住以前的寝宫。"皇帝指着大太监命令着。
"奴才遵旨!"大太监磕了个头,随即带着公主走出了皇帝的寝宫。
公主走后,皇帝一脸严肃,又恢复往日王者之气。
"这件事,你办的很好。不过,太师那里你还是盯紧点。"皇帝冷若冰霜的说道。
沈羡听到皇帝这样讲,心中欣喜万分,谢了恩后,也退了下去。
公主随着大太监走着,终于到了自己的寝宫。
这里还是和以前没变过,还是和自己以前住的时候一样,公主想着皇帝大概现在没有女儿,所以这个宫殿才没人住。
公主才坐下,便听到从门口传来一声惊呼。
"公主!老奴没想到还能再见您!"
公主好奇的往门口望去,看到眼前的人,立刻站了起来,跑上前去,和眼前的人相拥而抱。
"春花嬷嬷,您还活着,知珍也很想您…"公主在此人怀中,略带抽泣。
原来这人是公主的贴身大嬷嬷,名唤春花,看着公主从小长大。
两人相拥一会后,公主便带着春花嬷嬷坐下。
春花嬷嬷擦了擦眼泪,急忙关心公主:"公主想必吃了很多苦,那日,老奴也发疯似的逃。可没想到还是被逮到,后面说我资历较深,留了我一条命。"
公主也上前为春花嬷嬷擦拭泪水,苦笑一声。
"嬷嬷我现在很好,好死不如赖活着,我答应了母后,好好活着。不过…我陪不了嬷嬷多久,皇上…让我去蓼国和亲…"公主面露苦涩。
"什么?!蓼国?那个地方…"嬷嬷才说完,公主急忙捂住嬷嬷的嘴,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说错话。
见嬷嬷平静下来,公主放下了手,倒了两杯茶水,递给了嬷嬷。
"嬷嬷,我现在没什么亲人了,您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虽然我从小时候就不亲近宫人,但嬷嬷待我女儿我是知道的。如今,去蓼国可能生死未卜,现在父王母后死了,嬷嬷不如就作我干妈,也为我成亲送一程…"
公主一段肺腑之言,嬷嬷听完又泪如雨下。
"老奴在宫里呆了整整三十年,公主刚出生没多久,交给老奴照顾,小小一个,老奴心里别提多喜欢。现在这样…老奴心都碎了…"嬷嬷几乎是边哭边说完。
"嬷嬷,不用再伤心了,好好的陪干女儿这段时间吧。"公主扯出一道明媚的笑。
嬷嬷听公主这样说,也止住了哭,伸手摸了摸公主的脸,两人又相拥而抱。
过了一日,皇帝又传唤了沈羡。
"沈羡,今天着手让使臣来秘密见朕。"皇帝手中批奏折的手不停,慢悠悠说道。
"臣遵旨,臣先告退。"
沈羡退下后,回到家中乔装打扮一番,一副平民样子。
到客栈时,沈羡因为事先打听过,知道罗陀罗耶在这家客栈。沈羡也不墨迹,直上二楼,敲响了罗陀罗耶的门。
罗陀罗耶开门后,见来的人他并不认识,正想发怒。
沈羡急忙将一张纸条递给罗陀罗耶,罗陀罗耶好奇打开,上面居然只写了五个大字"皇上想见你"。
罗陀罗耶看完纸条,立刻明白这是申国皇帝派来的人,刚好他也有事求见皇帝。
罗陀罗耶立马伸了伸手,示意沈羡带路。
沈羡领着罗陀罗耶来到了宫中,到皇帝寝宫后,沈羡倒是行了跪拜大礼。
这罗陀罗耶还是和上次一样并没有行李,但皇帝也不和他计较。
皇帝脸上还挂着盈盈笑意,罗陀罗耶是个直率性情的人,直说道:"皇帝今日诏我,刚好我呢也有事求于皇帝。那天见了皇帝之后,我便和我父王写信交谈了一番,父王他说既然你们申国不同意以前的赔款,可以再改。父王信上说听闻知珍公主美如天仙,想求娶公主,若是将公主许配给蓼国,赔款只需二百匹马和五十头耕牛。"
皇帝佯装若有所思,沉思片刻,也和善微笑发话:"这知珍公主是前朝公主,如今前朝不在…这样吧,朕将公主认作妹妹,赐予瑞作为封号,嫁与蓼国。"
罗陀罗耶听完,点了点头,抱拳道:"我这就去写信,让父王派人来接公主和亲。我看下个月十五是个良辰吉日,不如那日来迎娶公主。"
"使臣做主便是。"皇帝回答道。
听完,沈羡和罗陀罗耶一同退了下去。
罗陀罗耶回了客栈后,便开始执笔写信,给自己的父王。
这几日,公主都在自己的寝宫中,春花嬷嬷也陪着公主。
到了初十这日,大太监端来一身婚服,转手交给公主。
这大太监阴阳怪气地笑道:"公主真是有福啊,能嫁给那蓼国皇帝。皇上说了定在十五,会有蓼国的人来接公主,到时由太师亲自护送公主,公主的也有了封号叫瑞,公主试试嫁衣吧?"
公主被一通阴阳怪气后,也不由得生气,拿起了嫁衣,自己虽然干农活粗糙了许多,但这嫁衣宽大,想必自己也是能穿的上。
"谢谢公公,公公慢走。"
转身,公主便望着嫁衣发起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