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黄鹄下太液池之事后,刘弗陵更为用功的学习,处理政事,发誓要当一名好皇帝。

    前端日子,他还亲自耕于钩盾弄田。

    所谓的弄田,其实指的就是供皇帝宴游之田。中国古代是农业国家,每年刚入春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皇帝要亲自扶犁耕种,这叫“天子籍田”。

    对于出生于皇宫而后登基的皇帝来说,弄田就是事先演练扶犁的场地,还是非常劳苦的。

    然而刘弗陵却并未喊累,认认真真的完成了整个弄田流程。

    当皇帝,享受着百姓供养的同时,认真履行皇帝的义务,做好皇帝的表率,这才是应该做的。

    此外,他对于自己的亲人也是颇有照顾,给自己的两个兄长还有长姐增加了汤沐邑,各一万三千户。

    现如今,刘弗陵又在给赵如弄起园庙的事宜。

    钩弋宫内。

    今日,刘弗陵亲自前往母妃生前的宫殿,去整理赵如的遗物。

    赵如的遗物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刘彻赏赐的珍宝,并没有什么特殊价值。

    整理时,他突然发现之前母妃的身上的宝物玉燕钗不见了。

    他知道,玉燕钗来历不凡,是母妃怀了自己以后,皇考大喜,于是特意赐给母妃的宝物。

    由于是皇帝赠与的物品,自然是要认真收藏好的,然而现在却莫名其妙消失了。

    刘弗陵看向面前的几个宫人,眼神中满是打量。

    然而,他并没有看见几个宫人有什么心虚的表现,心中疑惑更甚。

    过了许久,他看向几人缓缓道,“你们几人继续找找母妃的遗物玉燕钗,尽量早日找到。

    “是。”宫人们看着面前的刘弗陵,缓缓答应道。

    就在这时,傅昭走了进来。

    自从赵如去世后,傅昭身为已故嫔妃的侍女,又被发配回掖庭作洒扫宫人。

    之后,刘弗陵即位后,为了纪念母亲,于是将过去赵如身边侍奉的宫人们重新找了回来,让他们时刻打扫钩弋宫,保持着钩弋宫母妃还在时的模样。

    “傅大家,可是有什么事?”刘弗陵一脸恭敬的看向面前的傅昭,连忙询问道。

    虽然刘弗陵是皇帝,但是面对侍奉母妃已久的侍女,他是十分尊重的。

    只见傅昭朝着刘弗陵一脸严肃的说道,“陛下,奴婢有关于太后的重要遗物要给您,还请您一并带入地宫之中。”

    刘弗陵领会到了傅昭的意思,点了点头,缓缓道,“傅大家,朕知道了。”

    紧接着,刘弗陵看向其余众人,缓缓吩咐道,“你们先退下吧。”

    “是。”众人低下头,对着刘弗陵行了礼,便离开了。

    屋内只剩下傅昭和刘弗陵二人。

    只见傅昭从袖中掏出一块龙凤纹玉佩,递给了刘弗陵。

    刘弗陵抚摸着这块玉佩。玉佩通体温润,成色极佳,上有一龙一凤盘旋,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宝物。

    只是,此玉雕刻的龙凤纹也不像一个嫔妃所能戴的,而赵如身为婕妤,虽然在宫中地位尊贵,但是如此成色的玉,似乎也是不能用的。

    莫非是...

    刘弗陵眉头紧皱的思考了好一会儿,突然看向傅昭,缓缓道,“此物可是他人赠与的母妃?”

    傅昭点了点头,缓缓道,“是。”

    刘弗陵看向傅昭,缓缓询问道,“朕猜想,可是大哥赠与母妃的?”

    “陛下,您怎么知道?”傅昭十分诧异的看着刘弗陵,喃喃询问道。

    刘弗陵缓缓道,“能在自己的佩饰上用龙凤纹的,必定不是一般人,只有皇帝或者储君才有资格。母妃生前虽然为高位宫妃,但是并无资格用龙凤纹。”

    紧接着,刘弗陵补充道,“而如果是父皇赠与母妃的宝物,这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傅大家根本不需要亲自给朕,因此,朕猜想,这是大哥给母妃的东西。”

    傅昭听刘弗陵分析后,内心是越来越震惊,她吃惊于刘弗陵惊人的推理能力,现如今刘弗陵才八九岁,却能如此聪慧。

    刘弗陵笑眯眯的看着傅昭,缓缓道,“大哥与母妃的事情,朕也是有所了解的。既然这是母妃生前最在意的东西,朕一定会收好,带入地宫之中。”

    紧接着,刘弗陵突然想到了什么,缓缓道,“朕记得,故太子现如今是埋葬在湖县,对吗?”

    “是。”傅昭点了点头,连忙应道。

    刘弗陵缓缓道,“朕会派人给故太子的墓加封土,然后好好改葬的。不过,毕竟现在朕是皇帝,而故太子毕竟曾是太子,曾有自己的势力,若给了大哥名号,朕的皇位也会受到威胁。朕,能帮大哥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紧接着,刘弗陵叹了口气,若有所思道,“朕的母妃与大哥,也是有缘无份。若有来世,希望他们二人能继续续缘吧。”

    几个月后。

    始元元年八月,燕国。

    这日,刘旦几人一如既往的在内殿中商讨起兵的要事。

    这段日子,军队,武器都已经建设完全,而舆论趋势也不错,正是起兵的好时机。

    只见刘旦端坐在上方,旁边几个侍从服侍者他,俨然已经把自己当作真皇帝了。

    前些日子,由于刘旦擅用天子僭用天子仪仗,在自己的封地嚣张无比,而郎中韩义看在眼里,十分忧心,多次谏阻刘旦,然而刘旦不听,反而诛杀了韩义,还牵连了与韩义相关的十五人。

    刘旦已经沉浸在自己的皇帝梦无法自拔,又怎么能听得进忠臣们的劝谏呢?

    只见刘旦信心满满的看向众人,缓缓道,“现如今正是起兵的好时机,就这几日,朕便要起兵,一举拿下长安,将皇位上的非刘氏子拿下。”

    一旁的刘泽点了点头,缓缓道,“燕王说得对,等到本王回到齐国,本王便调动齐国军队,相应您起兵。”

    刘旦满脸得意的看向刘泽,缓缓道,“若本王起兵成功,当上皇帝,你的好处肯定是少不了的。”

    “本王提前祝燕王您诸事顺利。”刘泽同样得意的看着刘旦,缓缓道。

    另一边,建章宫内。

    此时,刘弗陵正与霍光商讨着事务,二人神色凝重,看上去遇到了极其严重的事情。

    “陛下,据青州刺史隽不疑来报,齐孝王之孙刘泽前些日子去了燕国,回到齐国都城临淄后,准备杀了刺史起兵,与燕王的叛军响应。事尚未行,被刘成得知,向隽不疑告发。隽不疑乘其无备,分遣吏役将刘泽及其党羽捕拿下获。”霍光一脸严肃的看着刘弗陵,认真禀报道。

    刘旦自以为是的勾结宗室谋反,实则早已被自己和霍光二人派出的使者探的彻彻底底,一旦刘旦暗中有行动,便会第一时间派遣官兵去剿灭。

    他的皇帝梦,就此破灭了。

    刘弗陵一脸无可奈何的看着霍光,思考许久后缓缓道,“朕不想治燕王之罪,将刘泽等人正法吧。”

    霍光疑惑的看着刘弗陵,连忙询问道,“陛下,燕王野心如此重,您若饶恕了他,日后必定会更加猖狂,到时候若又要谋反,那该如何是好?”

    刘弗陵叹了口气,眼中满是不忍,缓缓道,“燕王毕竟是朕同父所出的亲兄,若一并处死了他,朕愧对皇考。”

    霍光一脸严肃的看着面前的天子,认真劝说道,“陛下,燕王虽然是您的手足同胞,但是在权力面前,您不可过于仁慈。您因为他是您的兄长而照顾他,饶恕他,可是他是怎么对您的,在封地散播您非先帝子的谣言,起兵造反。您想想,若燕王真的成功了,他必定留不得你。这样一个残忍,做事不择手段的小人,您还当他是亲哥呢?”

    紧接着,霍光继续补充道,“陛下,您可知孝惠帝与赵隐王之事?

    刘弗陵自然是知道的。

    当初吕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高祖的宠妃戚夫人十分受宠,并且极其有野心,想取代吕太后成为皇后,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皇太子。

    而忘恩负义的高祖早已忘却糟糠妻当初对自己的照顾,即位为皇帝后,以吕后之子刘盈仁弱“不类我”为理由,支持爱妃戚夫人,想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然而聪慧刚毅的吕太后不像只会依靠男人宠爱的戚夫人,她知道要解决废后风波,要靠的是自己的智慧。于是,她在张良的建议下,去请了当时陛下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成为了太子刘盈的羽翼。

    商山四皓则是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长的高士,刘邦当初想请也请不到,如今被吕后请来,刘邦发现太子的羽翼已经形成,难以更动了,于是放弃了废后废太子的打算。

    而高祖驾崩后,太子刘盈即位,吕太后成功当上太后,而高祖的戚夫人则先是被关押在掖庭做苦力,后被吕太后用酷刑做成了”人彘“。

    而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也没有被放过,被吕太后召入了京城。而孝惠帝刘盈知道吕太后要对刘如意动怒,便亲自到霸上迎接刘如意,与刘如意一起入宫,自己带着他一同吃饭睡觉。吕太后想杀掉刘如意,但却找不到机会下手。

    后有一日,惠帝凌晨便外出射猎,刘如意因为年纪小,不能早起同去。吕太后得知刘如意独自在寝宫,于是派人拿着毒酒让刘如意喝。刘如意当场丧命,谥号为隐,故曰“赵隐王。”

    然而,刘盈身体不好早崩,之后自己的母后吕太后继续执政十几年后驾崩,他当初一心维护的兄弟们,却勾结功臣集团,将自己的儿子后少帝打成野种赶下了皇位,自己的子孙全被屠杀了。

    霍光忧心忡忡的看着刘弗陵,缓缓道,“当初孝惠帝如此照顾保护自己的手足,然而却落得个自己一脉的子孙全被自己保护的手足同胞所屠尽,可见在皇室中一味的善良并非好事,陛下您对他们善良,他们未必领情阿。”

    刘弗陵却摇了摇头,反驳道,“孝惠帝一脉的悲剧,朕认为,并非是因为他善良,而是他后期的懦弱与摆烂。为人子者,父母有过则谏;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吕太后为了锻炼他的意志,让他去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无非是想让他看看政斗失败者是什么下场,然而他却因此摆烂躺平,纵欲过度,不治天下不听证,身为皇帝,这是对天下人的不负责。”

    紧接着,刘弗陵补充道,“更何况,由于他的早死,他确实给自己的母后还有自己的妻子甩了个烂摊子,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是极其不负责。他的家人子孙被自己兄弟屠尽的悲剧,是因为他的懦弱与自私,而并非是他所谓的善良。”

    霍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他认为刘弗陵说的极其有道理。

    他只看见了刘盈一脉悲剧的表面原因,却没有意识到刘盈自己的不负责与懦弱,任何事情失败都是有根本原因的。

    而且,刘盈此人的善良也是有待考证的,他为人极其领不清不负责。他能做到对政敌都以德报怨,然而对自己真正好的家人,他却做不到善待。吕太后生他养他为他操心,为了保住他的太子之位给臣子下跪,为他在刘邦面前示弱哭泣求刘邦不要逼他上战场。然而他却没有任何对母亲好的事迹,甚至后期还摆烂躺平,早死,让自己老母亲一大把年纪白发人送黑发人,本该养老清闲的年纪来操心国家大事。

    而且不仅是对生母吕太后,就连对自己好的老师叔孙通,他也没有善待。当初高祖要废太子,太子太傅叔孙通为他死谏,高祖这才作罢。然而刘盈即位后,却将叔孙通贬了官。

    对于照顾自己长大的审食其,刘盈也同样没有对他善良。当初高祖刘邦自立沛公后,将父亲刘太公托付给兄刘喜和审食其。审食其任劳任怨的照顾刘盈到六岁,也并未做出对不起刘盈的事情。然而刘盈只是听说了莫须有的谗言,却要差点杀了审食其,还是朋友朱建帮助他,才因此躲过一劫

    事实上,刘盈所谓的善良只给了刘如意等人,对于对自己好的人,他并没有给予善良。

    因此,刘盈与他一脉子孙的悲剧不是因为他善良,而是因为他摆烂不负责。

    刘弗陵看着面前的大将军霍光,笑了笑,缓缓道,“将军放心,朕绝不会成为孝惠帝一样懦弱愚善之人。此次谋反,朕看在燕王是朕亲兄面子上饶恕于他,若有下次,朕绝不会轻饶。”

    霍光欣慰的看着面前聪慧善良却有主见的刘弗陵,点了点头,缓缓道,“好,微臣听从陛下的安排。”

    他知道,刘弗陵必定已有最妥帖的安排。

    刘弗陵本质十分善良,然而却不会一味的纵容他们犯事,他必定会平衡好其中的关系。

章节目录

望思钩弋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梧桐夜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梧桐夜寂并收藏望思钩弋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