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转山,自我救赎
在新的调任通知下来之前,正好赶上一个小假期,苏北北订了去西藏的票。
毕淑敏曾说:旅行为什么会发生?有时,和景色的名声无关,和文化的传承无关,甚至和其他人的宣介与鼓动也无关,只与自己那未完成的心结有关。
十月一日,浦东机场出发,重庆转机,然后飞拉萨。
下了飞机后,看着脚下的土地,望着远处的雪山,湛蓝的天空,她不禁感叹:西藏,我来了。
还记得高三,一天的晚自习,语文老师没有和往常一样上课,而是播放了一节课的纪录片。
那时苏北北第一次看到蓝的深邃的天空,白的透亮的白云,心里有一种东西在蠢蠢欲动,她喜欢这个西南的高原之地。
这样的蓝天和白云,似乎能洗涤人们的心灵,心之所往,落地生根。
跟着那些虔诚的人们一步一跪拜的前行,不畏艰难,好像心有信仰就能所向披靡。
她依稀记得里面有个叫卓玛的姑娘,两颊带着高原生活特有的红色,背负着简单的行囊,徒步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一步步丈量着通往信仰的路。
时间,空间,一切都在人们的双脚之下。
那时的她,也是对未来充满了想象和期待,年少的自己也拥有着色彩斑斓的梦,只是如今回看,这梦似乎早已支离破碎。
循着仓央的足迹,来到八角街,只是这里所有的店铺整齐划一地做了规划,没有了如想像般的充满市井繁忙烟火气,有的只是一片冷冰冰的商业气息。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布达拉宫,这里是离佛最近的地方,从五世□□到十三世□□的灵塔排列在布达拉宫,而唯独却不见六世□□的灵塔!
六世□□仓央嘉措,这个人们眼中备受争议的活佛,不曾有过灵塔,没有金身,只有简单的一个泥塑,在一个偏僻的角落,然而他的名字,他所留下的诗歌却广泛流传。
苏北北脑海中浮现着一位年轻的男子,深夜偷偷的溜出这红瓦白墙,去八角街和他的情人幽会,时间短暂,情谊绵长,世俗不容,终究枉然。
或许是刚到,苏北北并没有出现头晕,恶心,但到了凌晨,她的身体开始发烫,头疼,身体的不适使得苏北北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才有所缓解。
早上在导游的带领下品尝了充满地域风情的小吃,然后赶往下一站——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它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神山之王。
据说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所以在冈仁波齐,最熟悉的身影一开始是藏民,步行甚至一路等身长头,围着灵性的圣山,转一圈或多圈。转山者,必须舍却已身私欲,仅为他人祈福而行。
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沿途,可以看到很多穿着藏族服饰的人一路匍匐膜拜,不畏前路,一直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甚至是用一生的时间。
信徒们之所以如此虔诚是因为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免除,其一修成活佛,这很困难,另外的办法就是转山。他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如果在转山中死去,被认为是一种造化。因此转山朝圣者总是年年不断。
苏北北听着身边导游的讲解,其实她很早就已经了解了这些知识,她这次来也是想要完成一次转山之旅。
人们为了什么要去转山?也许,并不是因为神山在那里,而是因为你想去转一转自己的心,找一找你自己。
苏北北非常赞同这句话,她为的也是自己的心。
看到了前方一大片铺天盖地的五彩经幡铺展在眼前,估计那就是传说中的卓玛拉山口转身望去,转山的人群沿着乱石积雪的山脊,星星点点地链成一条黑线钻入云端,兀尖的山巅,在浓雾里若隐若现。
苏北北在导游的帮助下买了转山所需的装备,食物,随行的人中有一大部分人只是在山下看一看风景,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想去尝试转山,所以苏北北和几个人结伴而行。
转山人需在57公里长,海拔4800米至5723米处的转山路上行走或叩头,快者日夜兼程当天可转完,而一般人则2到3天时间转一圈。神山周围有扎布热寺、确古寺、哲热寺和祖珠寺4个小寺,寺虽小,但每个寺庙都有许多的故事和传说,转山一定要拜这些小寺,这是转山的一部分。
和苏北北一起转山的有四个人,其中有一对是情侣,另外两个,一个是中年男子,大概有三十多岁,很是健谈,还有一个年龄和苏北北差不多大的男孩,一路很少说话,但在苏北北慢下来的时候会刻意放慢脚步等一下她。
随着山路的崎岖,地势变高,五个人渐渐拉开了距离。中年男子已经遥遥领先,一个转弯就不见了身影,小情侣中的女孩体力稍弱,男孩不得不停下脚步陪她一起休息。苏北北和沉默寡言的男孩一路一前一后的走着。
连续走了三个多小时后,苏北北已经上气不接下气,粗重的呼吸声在安静的山路上格外明显。
“休息一下吧!”男孩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她。
“好。”苏北北放下登山杖,在一块石头边坐下,拿出水杯喝了一口水,又拿出自己买的巧克力递给了对面的男孩。
“谢谢!”男孩唇角微提,露出一丝浅浅的笑。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有了初次的交谈,苏北北得知男孩名叫季逸,来自重庆,搞漫画创作,她向来对会画画的人很崇拜,眼睛顿时闪烁着星星一样的光。
休整片刻后,两人继续前行,身体的疲惫在最后已经渐渐麻木,两条腿就只剩下机械的走。
傍晚的时候,两人到了止热寺,打算在此休息一晚,明天继续。
休息的地方很是简陋,饭食也一样,在这种地方,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当然,这一晚,苏北北也并没有休息好,期间她还接到了顾墨白的电话。
“你去西藏了?”
“你怎么知道?”
“你发了朋友圈。”
苏北北方想起来,自己在布达拉宫拍了照片上传。
“现在在西藏什么地方玩?”
“在转山。”
“什么,你去转山了?”顾墨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
“苏北北,你是不是疯了?”
顾墨白的声音有些大,苏北北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大的反应,轻声说道:“我很正常。”
“你正常?你的身体你自己不知道吗?那里高原反应是会死人的,你不是孩子了,还是一个律师,难道这点道理都不懂?”顾墨白被她云淡风轻的语气气的要死。
苏北北沉默良久,低声道:“我挺好的,你不用担心。”
顾墨白明白此时此刻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只得平心静气道:“北北,我刚才就是担心你,你一个女孩子......”
“学长,我知道,我没生气。”
顾墨白长叹一口气:“北北,那你小心点,下了山一定给我个电话,答应我。”
“好。”
苏北北挂了电话,听着山谷里的风,久久不能入睡,最后身体的疲惫终于战胜了精神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季逸就在大堂里等着苏北北了,比约定好的时间晚了二十分钟。
“真是对不起,起晚了。”苏北北歉意的说道。
“没事,咱们出发吧!”
今天的行程有一大半是下山的路,俗话说:山上容易,下山难。经过一整晚的休息,苏北北明显感觉双腿酸酸的。
天气的变化也很明显,在一处山坳处还飘了几分钟的雪花,如果说站在山下的时候看到这座神圣的山高大而飘渺,但随着离山顶越来越近,飘渺的朦胧感消失,代替的是一种静谧,深沉。
在身体的困顿达到极限的时候,那些过不去的人,过不去的事,看不清的未来,已无力去想,望不见的前路,无力去望。所有的专注力只能着眼于当下的每一步,一步一步转完那些公里数。
正所谓,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在回到起点的那一刻,苏北北和季逸相视一笑,再回望看不清山顶的烟雾缭绕的神山,她觉得自己的心真的得到了救赎,所有过往,皆已埋葬。
“你哭了。”
“我没哭。”
季逸耸耸肩,无奈:“那是我看错了。”
“肯定是你看多了。”苏北北用手背抹去泪水,故作无事的说道。
“接下来去哪?”
“随处转转。”
“一起?”
“可以啊!”
毕淑敏曾说:旅行为什么会发生?有时,和景色的名声无关,和文化的传承无关,甚至和其他人的宣介与鼓动也无关,只与自己那未完成的心结有关。
十月一日,浦东机场出发,重庆转机,然后飞拉萨。
下了飞机后,看着脚下的土地,望着远处的雪山,湛蓝的天空,她不禁感叹:西藏,我来了。
还记得高三,一天的晚自习,语文老师没有和往常一样上课,而是播放了一节课的纪录片。
那时苏北北第一次看到蓝的深邃的天空,白的透亮的白云,心里有一种东西在蠢蠢欲动,她喜欢这个西南的高原之地。
这样的蓝天和白云,似乎能洗涤人们的心灵,心之所往,落地生根。
跟着那些虔诚的人们一步一跪拜的前行,不畏艰难,好像心有信仰就能所向披靡。
她依稀记得里面有个叫卓玛的姑娘,两颊带着高原生活特有的红色,背负着简单的行囊,徒步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一步步丈量着通往信仰的路。
时间,空间,一切都在人们的双脚之下。
那时的她,也是对未来充满了想象和期待,年少的自己也拥有着色彩斑斓的梦,只是如今回看,这梦似乎早已支离破碎。
循着仓央的足迹,来到八角街,只是这里所有的店铺整齐划一地做了规划,没有了如想像般的充满市井繁忙烟火气,有的只是一片冷冰冰的商业气息。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布达拉宫,这里是离佛最近的地方,从五世□□到十三世□□的灵塔排列在布达拉宫,而唯独却不见六世□□的灵塔!
六世□□仓央嘉措,这个人们眼中备受争议的活佛,不曾有过灵塔,没有金身,只有简单的一个泥塑,在一个偏僻的角落,然而他的名字,他所留下的诗歌却广泛流传。
苏北北脑海中浮现着一位年轻的男子,深夜偷偷的溜出这红瓦白墙,去八角街和他的情人幽会,时间短暂,情谊绵长,世俗不容,终究枉然。
或许是刚到,苏北北并没有出现头晕,恶心,但到了凌晨,她的身体开始发烫,头疼,身体的不适使得苏北北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才有所缓解。
早上在导游的带领下品尝了充满地域风情的小吃,然后赶往下一站——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它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神山之王。
据说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所以在冈仁波齐,最熟悉的身影一开始是藏民,步行甚至一路等身长头,围着灵性的圣山,转一圈或多圈。转山者,必须舍却已身私欲,仅为他人祈福而行。
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沿途,可以看到很多穿着藏族服饰的人一路匍匐膜拜,不畏前路,一直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甚至是用一生的时间。
信徒们之所以如此虔诚是因为他们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轮回之苦。只有两个办法可以免除,其一修成活佛,这很困难,另外的办法就是转山。他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如果在转山中死去,被认为是一种造化。因此转山朝圣者总是年年不断。
苏北北听着身边导游的讲解,其实她很早就已经了解了这些知识,她这次来也是想要完成一次转山之旅。
人们为了什么要去转山?也许,并不是因为神山在那里,而是因为你想去转一转自己的心,找一找你自己。
苏北北非常赞同这句话,她为的也是自己的心。
看到了前方一大片铺天盖地的五彩经幡铺展在眼前,估计那就是传说中的卓玛拉山口转身望去,转山的人群沿着乱石积雪的山脊,星星点点地链成一条黑线钻入云端,兀尖的山巅,在浓雾里若隐若现。
苏北北在导游的帮助下买了转山所需的装备,食物,随行的人中有一大部分人只是在山下看一看风景,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想去尝试转山,所以苏北北和几个人结伴而行。
转山人需在57公里长,海拔4800米至5723米处的转山路上行走或叩头,快者日夜兼程当天可转完,而一般人则2到3天时间转一圈。神山周围有扎布热寺、确古寺、哲热寺和祖珠寺4个小寺,寺虽小,但每个寺庙都有许多的故事和传说,转山一定要拜这些小寺,这是转山的一部分。
和苏北北一起转山的有四个人,其中有一对是情侣,另外两个,一个是中年男子,大概有三十多岁,很是健谈,还有一个年龄和苏北北差不多大的男孩,一路很少说话,但在苏北北慢下来的时候会刻意放慢脚步等一下她。
随着山路的崎岖,地势变高,五个人渐渐拉开了距离。中年男子已经遥遥领先,一个转弯就不见了身影,小情侣中的女孩体力稍弱,男孩不得不停下脚步陪她一起休息。苏北北和沉默寡言的男孩一路一前一后的走着。
连续走了三个多小时后,苏北北已经上气不接下气,粗重的呼吸声在安静的山路上格外明显。
“休息一下吧!”男孩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她。
“好。”苏北北放下登山杖,在一块石头边坐下,拿出水杯喝了一口水,又拿出自己买的巧克力递给了对面的男孩。
“谢谢!”男孩唇角微提,露出一丝浅浅的笑。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有了初次的交谈,苏北北得知男孩名叫季逸,来自重庆,搞漫画创作,她向来对会画画的人很崇拜,眼睛顿时闪烁着星星一样的光。
休整片刻后,两人继续前行,身体的疲惫在最后已经渐渐麻木,两条腿就只剩下机械的走。
傍晚的时候,两人到了止热寺,打算在此休息一晚,明天继续。
休息的地方很是简陋,饭食也一样,在这种地方,也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当然,这一晚,苏北北也并没有休息好,期间她还接到了顾墨白的电话。
“你去西藏了?”
“你怎么知道?”
“你发了朋友圈。”
苏北北方想起来,自己在布达拉宫拍了照片上传。
“现在在西藏什么地方玩?”
“在转山。”
“什么,你去转山了?”顾墨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
“苏北北,你是不是疯了?”
顾墨白的声音有些大,苏北北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大的反应,轻声说道:“我很正常。”
“你正常?你的身体你自己不知道吗?那里高原反应是会死人的,你不是孩子了,还是一个律师,难道这点道理都不懂?”顾墨白被她云淡风轻的语气气的要死。
苏北北沉默良久,低声道:“我挺好的,你不用担心。”
顾墨白明白此时此刻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只得平心静气道:“北北,我刚才就是担心你,你一个女孩子......”
“学长,我知道,我没生气。”
顾墨白长叹一口气:“北北,那你小心点,下了山一定给我个电话,答应我。”
“好。”
苏北北挂了电话,听着山谷里的风,久久不能入睡,最后身体的疲惫终于战胜了精神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季逸就在大堂里等着苏北北了,比约定好的时间晚了二十分钟。
“真是对不起,起晚了。”苏北北歉意的说道。
“没事,咱们出发吧!”
今天的行程有一大半是下山的路,俗话说:山上容易,下山难。经过一整晚的休息,苏北北明显感觉双腿酸酸的。
天气的变化也很明显,在一处山坳处还飘了几分钟的雪花,如果说站在山下的时候看到这座神圣的山高大而飘渺,但随着离山顶越来越近,飘渺的朦胧感消失,代替的是一种静谧,深沉。
在身体的困顿达到极限的时候,那些过不去的人,过不去的事,看不清的未来,已无力去想,望不见的前路,无力去望。所有的专注力只能着眼于当下的每一步,一步一步转完那些公里数。
正所谓,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
在回到起点的那一刻,苏北北和季逸相视一笑,再回望看不清山顶的烟雾缭绕的神山,她觉得自己的心真的得到了救赎,所有过往,皆已埋葬。
“你哭了。”
“我没哭。”
季逸耸耸肩,无奈:“那是我看错了。”
“肯定是你看多了。”苏北北用手背抹去泪水,故作无事的说道。
“接下来去哪?”
“随处转转。”
“一起?”
“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