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深渊
「吴谢宇:人性的深渊」
文/三联生活周刊
2023年5月3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新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用了九万字的篇幅,通过坚实的采访调查,来详细讲述吴谢宇的家庭和他的人生经历。到底是何种原因,使他内心的恶压倒了人性,走向黑暗深渊?
---
一、逃亡与真实生活
2015年夏天,21岁的吴谢宇开始了逃亡生涯。到2019年4月被公安机关抓获,他逃亡了将近四年。
说起这四年的经历,吴谢宇把它描述得像参加了一场漫长的夏令营:“我第一次自己考虑去哪里,学会比较路线和路费。我第一次自己挑衣服、套被套、洗衣服、搞卫生。我第一次自己租房子,学会和房东谈价格。我第一次自己做饭,学会怎么买菜、切肉、炒鸡蛋、洗碗。”
在做出杀害母亲的残忍行为之后,他从2015年7月到12月,找亲戚和爸爸的朋友们,一共骗取了144万元,说他要去美国做交换生,带着妈妈一起到美国生活。但在事实上,他和性工作者刘梦在上海同居,期间还花钱找过其他性工作者。他在上海花费了58万元买彩票,又在福州花了3万元买彩票。2016年3月1日,他账户里只剩下910.44元,144万被他挥霍一空。从2016年2月与刘梦分手后,他一路逃亡到了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等地,后来在重庆生活时间比较长,一直到2019年4月在重庆被捕。
吴谢宇想体验的是他之前没有体验到的生活,在被捕后的自述材料里,吴谢宇说,他“每天都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小小世界里:爸爸妈妈为我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家,我窝在里面,不愿也不敢走出来”。而“逃亡中我无法再自我封闭,只能投身真实生活”。
在这种“真实生活”里,似乎□□易、挥霍金钱与学会洗碗、炒鸡蛋是同一等级的事情。吴谢宇描述自己21岁之前的生活,“对我而言,我的人生就是从一个年级到一个更高的年级,从一个学校到一个更高的学校,从一个课本到另一个课本,从一场考试到另一场考试”。当他觉得自己失去束缚后,真实的生活与他之前通过小说、影视作品想象的很不一样。在2021年4月写给审判长的自述里,吴谢宇说,“我过去所以为的‘这个世界’,其实只不过是课本里、小说里、影视里对这个世界的描绘。说直白点,我以为我看过‘这个世界’,其实我只不过是看过了‘世界地图’、看过了其他人走过看过这世界后写的‘游记’而已”。
他说他终于“真正去经历爸爸妈妈曾经经历过的所有喜怒哀乐”,哪怕逃亡的生活只是真实生活中的沧海一粟,那也已经“无穷尽的丰富、无穷尽的复杂、无穷尽的未知、无穷尽的精彩”。他甚至天真地说,他感受到“心中头一遭,有了热情、生机与活力……原来生活这么有趣、这么有意思”。但伴随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可怕更深刻的痛苦,他想着:“要是我能让我妈妈也一起,感受到我心中这全新的一切,该多好啊!”
逃亡期间,吴谢宇在夜店工作过,因为这里人员流动大,他不容易暴露自己。
如果他需要的只是离开父母的生活,实际上从15岁在福州一中住宿开始,吴谢宇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特别是18岁考上北大,大学离家乡几千公里。如果是一个健康的18岁青年,这正是打开自己融入同龄人的大好时光。天南海北的优秀同龄人聚到一起,互相碰撞,一个人很多时候正是通过与他人碰撞后回弹的力,进而发现“我何以为我”。但吴谢宇的眼里看不到“人”,只要大家做同一份卷子,学同一套教材,同学就是竞争者,而不是情感上的滋养者。
从吴谢宇在看守所写的大量自述材料来看,他的分裂显而易见:在掌握知识、考高分方面,虽然学得很苦,但是他能让自己像一台精准的机器一样,获得好的产出;可是在情感、价值观、辩识能力方面,他处在一种令人吃惊的蒙昧状态,比如相信“书上写的、电视上播的,就是真的,就是对的,否则怎么会让它们出现在我的面前呢”。他还列出自己从小到大的好成绩、竞赛名次、“省三好学生”的荣誉,向合议庭证明自己有“赎罪的能力”。他表现出的高智商和低情商,给一审律师冯颖也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要杀害妈妈呢?如果他渴望的只是有女朋友,只是自己做饭、洗衣服、套被套的生活,他完全不用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吴谢宇自己很难解释清楚,他对这件事情的说法,分为不同的阶段。从2019年被捕一直到2021年8月一审被判死刑后,他都极力维护妈妈,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很辛苦,很完美。他在2021年10月写给舅舅的信里说,“我对妈妈,是爱,不是恨或世人可能会猜测的其他任何负面情感。我太爱太爱我妈妈了,可,我从小就不知道怎么在现实生活中去好好爱一个人。”一审律师曾建议他做精神鉴定,他拒绝了。从辩护的角度来说,诉说妈妈谢天琴的问题对他是有利的,但他也坚决拒绝,“我妈妈是决不能被怪罪的、一丁点都绝不行的!”
在对妈妈这种绝对服从的爱里头,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极端的爱就像一把利剑,稍微偏转一点,就是巨大的恨。
一直到2023年5月19日二审开庭,吴谢宇提到“我母亲性格确实不太好”,这是他极为罕见地表达不认同妈妈。在此之前,他在看守所写了近1000页的自述材料,反复回想自己的人生,对妈妈都是极尽赞美和认同。
二、封闭的三人家庭
1994年出生的吴谢宇,被父母寄予了经济高速发展下出生的一代人的期望。妈妈谢天琴和爸爸吴志坚都是1967年出生的人,上世纪80年代考上大学,开始了一路向上的人生。他们的童年各自有着深刻的不幸,在福州组建家庭,有了孩子,他们希望孩子不要再重蹈他们的人生覆辙,只用一心一意念好书。读书改变命运,这是他们人生获得重大转变的现实,也是他们对孩子的最大信念。
敏感而聪明的吴谢宇,在踏出最后那一步之前,看起来都在本能地满足着父母深切的期望。用他的话说,他很快摸清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只要考第一,万事大吉。”父母都是莆田仙游人,在家说方言,他听不懂。他想学,但父母说,大人的事孩子别管,还是学好普通话。
吴谢宇不用做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也几乎没有同龄人朋友。大姑小姨的孩子,是他每次回老家时的玩伴,但这些孩子成绩不好,吴谢宇和他们后来明显疏远了。与谢天琴亲近的马老师提到,谢天琴不让小宇和他们一起玩。吴谢宇2021年10月给大姑的信里也提到,小时候他还追着表哥到处跑,后来即使回老家,也是关起门来读书,与她们完全不谈心。
谢天琴是个无微不至的妈妈,她对外人冷淡,但是对丈夫、孩子的情感浓度特别高。马老师对谢天琴的评价就是,莆田女人非常传统,必须听老公听儿子的。虽然在工作之初表达过想要长期单身的愿望,但与吴志坚相爱后,谢天琴觉得自己在情感上的价值,是做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
由于出生在□□家庭,父亲又因为□□而戳瞎双眼,谢天琴内心非常没有安全感。在和吴志坚感情生活的早期,她会因为出差的吴志坚电话不够多、写信不勤奋而数次表示伤心、活不下去。“志坚,你好残忍,说好来电话的,我等了一天都不来,要将泪水为你流干,现在我心中悲痛异常,思来想去,你的变化为何如此巨大……上帝,我该何去何从,现在一下子又坠入万丈深渊了”。
谢天琴急切地盼望着新生命,“我非常迫切地想给你一个礼物——孩子”。吴谢宇带着期盼来到人世,他不用忍受父母小时候的物资匮乏,一家三口的小家庭,也没有多少人际交往。父母也为他排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干扰”。
从小到大的第一名,给了他极大的自信,他成为所有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吴谢宇非常享受这种待遇,他说自己就好似“舞台上的主角、小说里的主人公”。即使偶尔违反纪律,老师们对他也是疼爱有加,所以他一直把自己区别于“普通人”。在他被捕后的自述里,他说他认为校规校纪只是约束“普通学生”的,而法律是“学校外边的事情,自己不用考虑”。他觉得自己学习上这么有天赋,看问题比别人深,所以他总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根本问题、本质问题”。
他几乎不跟任何人交流内心想法,即使是对爸爸妈妈。在被逮捕后的自述书和写给亲友的信件中,他把他亲手杀害的妈妈谢天琴描述成,具备一切女性的美德。每天起早贪黑,既要照顾爸爸这只“大病猫”,也要为从小体弱的他这只“小病猫”操心。他写,妈妈会因为照顾他们而“饿得前胸贴后背”,把自己弄得很累,“她总是把自己压到最低、放到最后,全是为了别人”。而谢天琴同时是固执的,她在写给吴志坚的信里,表达了她的矛盾之处。一方面她觉得自己需要依靠,希望被人安排、听人指挥;另一方面她也知道,即使一些事情她问过吴志坚的意见,最后也都是按自己的想法来。
吴志坚的公司离家远,他早出晚归,喜欢和朋友相处,还要为在农村的一大家子操心。对于谢天琴表达的高强度情感需求,他选择了回避。儿子的出生,更给了吴志坚情感上的回避机会。儿子成了谢天琴最大的寄托。这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妈妈贤惠而深情,无微不至,但也忍不住充满抱怨;爸爸显得温和而退让,却始终在回避冲突,回避真正参与家庭生活。孩子与妈妈,妈妈与孩子,越绑越紧。吴谢宇说自己从小就极端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是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别人盯着。
吴谢宇特别强调,他从小就非常黏妈妈,他把自己从小到大活着的唯一价值,描述成是让妈妈开心、让妈妈为自己骄傲。谢天琴童年不幸,她靠高考、结婚、生子,一步步走向看上去幸福的人生。但是丈夫吴志坚的肝病越来越重,43岁早逝后,谢天琴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命不好的隐痛,再次被狠狠刺激。
丈夫死后的一两年里,她非常频繁地给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吴志坚写信:“(我)是失败的,抓不住爱情,眼睁睁地看着你离开,无能为力。做人,我也是失败的,知音何在?朋友在哪?可怜的几个电话都是有关工作的,四十好几的人了,仍是中级职称,无法见人。”“志坚,我也知道我心理不太正常,需要看心理医生,但我知道这些病症的成因在于你的离去。没有你的支持,我真的无法正常做事。”
这时16岁的吴谢宇,看到妈妈的痛苦,他说,那时候他觉得他和妈妈的位置该换过来了,由他来照顾妈妈。但实际上,生活中的事情,仍然是事无巨细地由妈妈操心,他每次出门都跟在妈妈身后,去银行、超市、公园,都是被妈妈领着。即使读高中了,“我太依赖妈妈,很怕一个人出门”。
我们采访的吴谢宇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邻居、大姑、表哥、父母的朋友等,对他基本都是夸赞。除了少数同龄人,会觉得他特别自律的背后,似乎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人。但在自傲的同时,吴谢宇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是没有主见的,他总是在观察别人,快速琢磨怎样获得他人认可。他缺乏真正的辨识力,觉得哪怕是考试第一,他也没有安全感。因为他觉得别人如果愿意像他那样苦学,是很容易赶上他的。
他从来不认为需要真的与同学交往,只要大家做同一套考题,他眼里看到的,就是竞争不过他的“普通人”,他不需要去关注这些人。实际上,除了一家人的小世界之外,吴谢宇也确实从小就没有真实地与人交往过。
在2021年4月写给合议庭的自述材料里,吴谢宇说他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思想观念是多么地扭曲、颠倒和错误。”他提到自己内心极度的自以为是,见到小姨、舅舅这些亲人,从来没有想过问问她们过得怎样。从小到大,他也遇到过向他倾吐心声的朋友,但他从不开放内心,也没有问过,他们准备考什么样的大学,希望去哪个城市。他表面对人礼貌,但是内心深处,只要有“第一名”的身份保驾护航,他说自己根本不需要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吴谢宇其实很早就感受到,他“只是一台会考试的机器”。当以一台机器要求自己的时候,他发现情感是多余的、让人心烦意乱的,所以他要求自己动用意志力来强压。而他一直沉浸于小说和影视,这些为他提供了一个情感的虚幻世界,里面有“完美的主人公、完美的亲情友情爱情、完美的人生、完美的世界”。虚幻的世界,不用他真的付出什么。
2015年开始的逃亡之旅,让吴谢宇突然发现,他之前对这世界的真实感知少得可怜。他知道自己做了非常可怕的事情——弑母,所以努力忘记自己是谁、干了什么。而他经历的真实世界,让他发现从小被安排好的生活,使他被抽离了情感,抽离了因为生活而大笑、哀叹、痛苦的机会。
三、大学生活与巨大的崩塌
在北大经历的大学三年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外人看来他走向了高峰,但他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崩溃呢?吴谢宇提到大学,最深的感受,就是“再也考不了第一了”。即使在北大经济学系34个人当中,他的成绩是第二名,也让他觉得世界坍塌了。他认为,考不了第一,他对于妈妈就没有价值,妈妈再也不以他为骄傲了,他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他在自述材料中说,有一天晚上他在高楼上徘徊,想跳楼。但一看快十点了,这是他每天约好和妈妈打电话的时间,他赶紧下楼了,去做这件最重要的事情。
大学时期本来是一个人走向更大的舞台、与全国各地优秀的年轻人发生各种碰撞的岁月。而像吴谢宇这样看上去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却走不出家庭的世界。大学是进入社会的预演,吴谢宇在北大碰到各个维度优秀的同龄人,他感受到很深的挫败感。考不了第一,只是最外显的一个方面而已。大学早已不是80年代谢天琴体会的大学,谢天琴的老师说,那时候“大家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学生们朴素而自信,家长们也很满意。但经济高速发展几十年之后,同一个大学的学生,带着的家庭视野和资源,已经天差地别。所谓命运,可能正是一个人在新环境里不断调试自我的能力。
当考分不再是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当谁都不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一个人必须直面自己的内在价值。而吴谢宇的自我并未建立。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可是他说自己习惯了躲在妈妈身后,任何事情都由妈妈操心,他知道自己胆小懦弱地躲避责任,但是他并不愿意真地改变自己。他后来承认自己害怕毕业,害怕走向社会。
当他在高中是学霸的时候,他表现出对同学的热情,大家都接受。可大学里他不再是中心,他从没学会怎么与人交心,他那种非常表面化的热情,同学显得很不在乎。他想融入,却不得其法。我们采访了吴谢宇的同学、师兄师姐,在他们看来,在北大这样一个丰富的小社会里,学生们可以分为“社团咖”、“学生会咖”、“恋爱咖”等,各有各的圈子,也各有各的取舍。大家都在努力适应新环境,有快有慢。但吴谢宇这样只看重分数的学生,很难获得大家内心的认同。吴谢宇后来写信说到,他曾想开口求助,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口,他过去都是站在高处,以胜利者的姿态俯瞰同龄人。
只有妈妈最在乎他,妈妈最重要。当一个人被外部世界打击时,很容易回到的情感资源,还是自己的父母。而吴谢宇眼中的妈妈,似乎总在哀叹她不想活,她说自己熬着,只是在等吴谢宇读完书。
在丈夫去世后,谢天琴抱怨她们住的一楼的房子不好,蟑螂多,抽油烟机也不好用。她讨厌住在二楼的退休领导,觉得自家被欺负了。她期望吴谢宇通过高考远走高飞,离开这套房子,“离开这个鬼地方”,要“光宗耀祖”。吴志坚在世的时候,他在公司附近的马尾买了一套98平米的房子,谢天琴准备把它装修后出租,补贴家用。但谢天琴忍不住对儿子哀叹,房子给别人住过之后,就不是自己的了。她有洁癖,不太接受房子给外人住。
吴谢宇把这些看在眼里,他在后来的自述材料里写道,他很久之后才意识到,妈妈那时经济上的压力。但妈妈真的像他认为的那样,不想活了吗?2021年4月,给合议庭的自述材料里,他说他仔细回想后,想起一些细节,说明妈妈也是热爱生活的。比如妈妈逛超市喜欢买零食吃,她喜欢吃很浓的酸奶、沙琪玛、牛奶味和原味的立顿威化饼干、牛肉粒……就在他杀害妈妈的前半年,他看到妈妈还从超市买回来染发膏,给自己染发。
事实上,在经历丧夫之痛几年之后,谢天琴正从哀伤中走出来。她甚至参加了物理组的郊游,有老师看到她惊呼,“谢老师来了啊!”她带过的最后一届学生王钦宁告诉我们,虽然谢天琴所在的“铁二中”是一所排名靠后的学校,但谢天琴是他唯一感谢的老师,因为她像一个重点中学的老师一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傍晚时分,他会看到谢老师在宿舍楼下,随便走走,偶尔低头看着土里的花花草草,“她一个人有些孤独,但我感觉她也在享受这种生活”。
总是与妈妈的情感紧紧捆绑的吴谢宇,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什么,该怎么在真实生活里爱一个人。当他自己在大学遇到挫折,发现自己原定的出国留学的路,在经济上和心力上都超过他的预期时,他内心崩溃了。他说妈妈“没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实际上也在说自己。他说自己“无比强烈地渴望着去爱与被爱”。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书信日记里的谢天琴。
他过去以第一名的姿态,极度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要杀妈妈这件事情,他竟然也坚信自己的判断,用一大堆大学里的经济学的推导方式,还有“理性人假设”等各种概念,为自己找一种合理性。
那时候,他内心即将释放的极度的恶,已经严重偏离正常人性,是否是没有察觉,还是有所察觉但又用概念将之掩盖了起来,不得而知。
吴谢宇弑母案一审开庭后,他在2021年4月给合议庭写的材料里说——当时想的是,爱一个人要为她做别人做不到的。他觉得如果自己像普通人一样,看重道德、法律、良知、前程,那就说明自己对妈妈的爱不够。他要像影视作品里那样,他幻想着“一次性、一步到位、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地为爱的人做一件最大、最重要、最‘决定性’的事情,就是对她最深的爱、为她负最大的责任”。哪怕用极端的方式,吴谢宇也要将自己区别于普通人。
他说,过去他不是在家就是在学校,在哪里都有妈妈带着,他什么都不用想,跟在妈妈后边就好。而这次,他要做那个带领者,他要带妈妈“回家”。在他的各种自我辩解,究竟什么更接近真实,外人很难知晓。但在这桩人伦惨案的背后,人性深渊中那将人吞噬的恶,打倒了一切。妈妈的爱,既让他感动、认同、服从,又让他感到禁锢。他但凡能看到妈妈的局限,能够理解自己和妈妈的不同,就不用如此失去人性地对待妈妈。
在各种自述材料和书信里,吴谢宇对自己情感的表达,语句又长又缠绕,初读之下让人觉得他的情感很假。但是在了解他的整体经历和各种矛盾之处后,我们发现,这也正是他的可悲之处。他一直不知道怎么真实地表达自己,他极度渴望温暖,但是又以自我为中心。当他只活在自己的想法里时,他连剥夺妈妈生命的事也做得出来。
在2016年、2019年、2022年和2023年这个案件的不同节点中,我们的不同记者都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它既是一起让人震惊的刑事案件,也是一桩让人痛惜的家庭悲剧。它也浓缩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典型家庭特征,同时让人看到了家庭背负着的负担和局限,以及过去几十年里社会超速发展给人的不安。
正如吴志坚的朋友张力文向我们感慨的,法律有一个判决之外,我们的社会该怎么理解这起悲剧呢?
吴家和谢家早年为吃饱饭而挣扎,然后是他们作为60年代末的人吃苦考上大学,有了城市户口,找了公家单位,紧接着结婚生子、分到福利房、买了车。这是一个个农村出来的家庭在城市里立住脚的经历,也是一个个中国家庭既重大也平凡的愿望。张力文问我们:“中国人不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强吗?吴谢宇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走到了我们不曾到达的远方。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以上是关于本期封面的引言,本期杂志封面共分九章,以下是各章标题及引言:
1
第一章
妈妈的消失
——吴谢宇正是利用了谢天琴性格的缺陷,使她的不辞而别看上去比较自然。“妈妈和我一起去美国了”,本来这有可能是他们一年后的生活。
2
第二章
两个家族
——命运里的每一个人,站在他自身的角度,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命运叠加到一起,产生了新的交集,这些碰撞要达成一个共识,却很不容易。
3
第三章
疾病和封闭
——谢天琴对命运的恐惧和不安,随着丈夫病情的加重,似乎被进一步证实了。吴志坚也没法摆脱遗传病带给他的灾难。曾经明显上升的小家庭,那种往前发展的迹象,终止了。
4
第四章
父亲的去世与成为“宇神”
——父亲的病重和去世,使得吴谢宇更加用“第一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考了第一名,他似乎就不用面对真实生活中的任何问题。
5
第五章
初到北大
——吴谢宇借着拼命学习的劲头,希望在大学里,复制高中被称为“宇神”的生活。虽然离开妈妈几千公里了,但是在心理上,他仍是事事汇报的幼儿。
6
第六章
大学的小社会
——命运,可能是一个人与不断出现的新环境的调试。
7
第七章
踩空
——吴谢宇在大学里的孤独和挫败,让他有了一种缓慢地溺水而亡的感觉。他不知道呼救,但在慢慢往下沉,而周围的人毫无知觉。当他不再能通过高分模式获得价值感,就被迫面对他生存的最核心问题 :如果不是为了满足别人,我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8
第八章
弑母
——这可能是他 21 岁人生唯一的一次完全自主行为,他用尽力气,却把罪恶的力量击向了最爱他,而他也离不开的妈妈。随着妈妈被残忍地击倒,她所代表的期望、出路、责任与限制,在这一刻,全部消失。
9
第九章
后来
——杀害妈妈后,吴谢宇慢慢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 :妈妈并不像他认为的那样想寻死,她正在从丧夫之痛中慢慢走出来,对生活有了新的期望。而在看守所,当被迫面对自己的严重罪行后,他似乎才开始理解,生命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没有后悔的余地了,终于意识到生命可贵,他等来了自己的二审死刑判决。
(文中除谢天琴、吴志坚、吴谢宇为本名外,其他均为化名。本刊记者杨璐、王海燕、陈晓对本组文章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
如内容提要所示,这是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29期,有关“北大吴谢宇弑母案”的特别报道的公众号预告。完整报道近十万字,可通过网购实体杂志,或在“中读”小程序中购买电子版。实体杂志和电子版的价格都很便宜,大概只要十块钱左右。
我其实平日里是个不怎么买实体杂志的人,之前也并未怎么关注过吴谢宇弑母这个案子。但这篇特刊报道实在是过于具有冲击力了,它看似平静如水,实际却重钧千斤地追溯了一场巨大的人伦悲剧的前因后果。
这是一场不能不被今天的我们所讨论的惨案。促成这场悲剧发生的,是应试教育对人的异化,是TOP精英高校中的贫富学生分化,是东亚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鸡娃型”家庭中孩子的处境。
是一位在外朋友遍地、面子很大、却在家中不声不响、终日实施着“丧偶式育儿”的父亲,是一位有精神世界丰富感情细腻却无法从丈夫那里得到任何情感反馈、最终只能把所有情绪和期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对独生子形成病态依恋的母亲。
但是促成悲剧的又仅仅只是这些在表面上清晰可见的东西吗?通过向事实的深处下潜,我们看到了一代年轻人因为社会整体的性禁忌和家庭内部的性压抑而无处排解的青春期;看到了一代年轻人因为无法正常地走入由伦理、关系和与人交往所链接的成年世界而生的困惑与扭曲;看见了一代父亲们何以在家庭之中完全隐身,他们在家庭之外又究竟在做些什么;看见了一代母亲们何以在家庭之中完全疯狂,她们对“爱”的理解又来自何方。
最终我们将会发现,在我们的旅途重点等待着我们的,居然是那场我们都认为早已远去,但真切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过全国的浩劫。我们将会发现,尽管新中国已经成功达成了它那脱贫攻坚、令天下人致小康的大同之梦,但贫穷、匮乏、混乱与无助的昨日之影依然时时缠绕着我们。我们从未离我们的过往远去,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历史之中,我们就是我们的前人所酿就的后果。
起码在实际阅读这篇特刊报道之前,我确实从未想过我会对吴谢宇这样一个和我毫无干系、成长过程也毫不相同的男性杀人犯产生共情。但事实却是,无论是本能性的反胃,还是道德上的排斥,都无法掩盖我在阅读过程中与他的境遇和迷茫所产生的共振。这是一个由于太过极端,因而在这个时代中就变得太过典型的案例了。吴谢宇本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正是千千万万在成长过程中被家庭和学校剪去了翅膀和羽毛、却在走入社会的那一刻被强迫学会飞翔的“小镇做题家”正在真切遭遇着的难题;是千千万万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刺痛、但无法干劲利落地切割腐肉的孩子们正在真切遭遇着的难题;是千千万万从小被教育要以正当的努力和奋斗挣得回报、但在即将关闭的社会上升渠道面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整整一代年轻人正在真切遭遇着的难题。
总之,我很推荐各位读一读这篇报道。毕竟,它的内容甚至扎实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即便我公开地将它称为当今中国的《罪与罚》,恐怕也不会有太多的人会来语气激烈地反驳我。
最后,请允许我在此引用报道的原文作为今天这篇推荐的收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个国家在物质财富上有了巨大的、简直是爆炸般的增长,然而,在精神上,我们真的富裕起来了吗?
——“正如吴志坚的朋友张力文向我们感慨的,除了法律有一个判决之外,我们的社会该怎么理解这起悲剧呢?”
——“吴家和谢家早年为吃饱饭而挣扎,然后是他们作为60年代末的人吃苦考上大学,有了城市户口,找了公家单位,紧接着结婚生子、分到福利房、买了车。这是一个个农村出来的家庭在城市里立住脚的经历,也是一个个中国家庭既重大也平凡的愿望。”
——“张力文问我们:‘中国人不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强吗?吴谢宇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走到了我们不曾到达的远方。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文/三联生活周刊
2023年5月3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新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用了九万字的篇幅,通过坚实的采访调查,来详细讲述吴谢宇的家庭和他的人生经历。到底是何种原因,使他内心的恶压倒了人性,走向黑暗深渊?
---
一、逃亡与真实生活
2015年夏天,21岁的吴谢宇开始了逃亡生涯。到2019年4月被公安机关抓获,他逃亡了将近四年。
说起这四年的经历,吴谢宇把它描述得像参加了一场漫长的夏令营:“我第一次自己考虑去哪里,学会比较路线和路费。我第一次自己挑衣服、套被套、洗衣服、搞卫生。我第一次自己租房子,学会和房东谈价格。我第一次自己做饭,学会怎么买菜、切肉、炒鸡蛋、洗碗。”
在做出杀害母亲的残忍行为之后,他从2015年7月到12月,找亲戚和爸爸的朋友们,一共骗取了144万元,说他要去美国做交换生,带着妈妈一起到美国生活。但在事实上,他和性工作者刘梦在上海同居,期间还花钱找过其他性工作者。他在上海花费了58万元买彩票,又在福州花了3万元买彩票。2016年3月1日,他账户里只剩下910.44元,144万被他挥霍一空。从2016年2月与刘梦分手后,他一路逃亡到了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等地,后来在重庆生活时间比较长,一直到2019年4月在重庆被捕。
吴谢宇想体验的是他之前没有体验到的生活,在被捕后的自述材料里,吴谢宇说,他“每天都活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小小世界里:爸爸妈妈为我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家,我窝在里面,不愿也不敢走出来”。而“逃亡中我无法再自我封闭,只能投身真实生活”。
在这种“真实生活”里,似乎□□易、挥霍金钱与学会洗碗、炒鸡蛋是同一等级的事情。吴谢宇描述自己21岁之前的生活,“对我而言,我的人生就是从一个年级到一个更高的年级,从一个学校到一个更高的学校,从一个课本到另一个课本,从一场考试到另一场考试”。当他觉得自己失去束缚后,真实的生活与他之前通过小说、影视作品想象的很不一样。在2021年4月写给审判长的自述里,吴谢宇说,“我过去所以为的‘这个世界’,其实只不过是课本里、小说里、影视里对这个世界的描绘。说直白点,我以为我看过‘这个世界’,其实我只不过是看过了‘世界地图’、看过了其他人走过看过这世界后写的‘游记’而已”。
他说他终于“真正去经历爸爸妈妈曾经经历过的所有喜怒哀乐”,哪怕逃亡的生活只是真实生活中的沧海一粟,那也已经“无穷尽的丰富、无穷尽的复杂、无穷尽的未知、无穷尽的精彩”。他甚至天真地说,他感受到“心中头一遭,有了热情、生机与活力……原来生活这么有趣、这么有意思”。但伴随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可怕更深刻的痛苦,他想着:“要是我能让我妈妈也一起,感受到我心中这全新的一切,该多好啊!”
逃亡期间,吴谢宇在夜店工作过,因为这里人员流动大,他不容易暴露自己。
如果他需要的只是离开父母的生活,实际上从15岁在福州一中住宿开始,吴谢宇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特别是18岁考上北大,大学离家乡几千公里。如果是一个健康的18岁青年,这正是打开自己融入同龄人的大好时光。天南海北的优秀同龄人聚到一起,互相碰撞,一个人很多时候正是通过与他人碰撞后回弹的力,进而发现“我何以为我”。但吴谢宇的眼里看不到“人”,只要大家做同一份卷子,学同一套教材,同学就是竞争者,而不是情感上的滋养者。
从吴谢宇在看守所写的大量自述材料来看,他的分裂显而易见:在掌握知识、考高分方面,虽然学得很苦,但是他能让自己像一台精准的机器一样,获得好的产出;可是在情感、价值观、辩识能力方面,他处在一种令人吃惊的蒙昧状态,比如相信“书上写的、电视上播的,就是真的,就是对的,否则怎么会让它们出现在我的面前呢”。他还列出自己从小到大的好成绩、竞赛名次、“省三好学生”的荣誉,向合议庭证明自己有“赎罪的能力”。他表现出的高智商和低情商,给一审律师冯颖也留下深刻印象。
为什么要杀害妈妈呢?如果他渴望的只是有女朋友,只是自己做饭、洗衣服、套被套的生活,他完全不用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吴谢宇自己很难解释清楚,他对这件事情的说法,分为不同的阶段。从2019年被捕一直到2021年8月一审被判死刑后,他都极力维护妈妈,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很辛苦,很完美。他在2021年10月写给舅舅的信里说,“我对妈妈,是爱,不是恨或世人可能会猜测的其他任何负面情感。我太爱太爱我妈妈了,可,我从小就不知道怎么在现实生活中去好好爱一个人。”一审律师曾建议他做精神鉴定,他拒绝了。从辩护的角度来说,诉说妈妈谢天琴的问题对他是有利的,但他也坚决拒绝,“我妈妈是决不能被怪罪的、一丁点都绝不行的!”
在对妈妈这种绝对服从的爱里头,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极端的爱就像一把利剑,稍微偏转一点,就是巨大的恨。
一直到2023年5月19日二审开庭,吴谢宇提到“我母亲性格确实不太好”,这是他极为罕见地表达不认同妈妈。在此之前,他在看守所写了近1000页的自述材料,反复回想自己的人生,对妈妈都是极尽赞美和认同。
二、封闭的三人家庭
1994年出生的吴谢宇,被父母寄予了经济高速发展下出生的一代人的期望。妈妈谢天琴和爸爸吴志坚都是1967年出生的人,上世纪80年代考上大学,开始了一路向上的人生。他们的童年各自有着深刻的不幸,在福州组建家庭,有了孩子,他们希望孩子不要再重蹈他们的人生覆辙,只用一心一意念好书。读书改变命运,这是他们人生获得重大转变的现实,也是他们对孩子的最大信念。
敏感而聪明的吴谢宇,在踏出最后那一步之前,看起来都在本能地满足着父母深切的期望。用他的话说,他很快摸清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只要考第一,万事大吉。”父母都是莆田仙游人,在家说方言,他听不懂。他想学,但父母说,大人的事孩子别管,还是学好普通话。
吴谢宇不用做学习之外的任何事情,也几乎没有同龄人朋友。大姑小姨的孩子,是他每次回老家时的玩伴,但这些孩子成绩不好,吴谢宇和他们后来明显疏远了。与谢天琴亲近的马老师提到,谢天琴不让小宇和他们一起玩。吴谢宇2021年10月给大姑的信里也提到,小时候他还追着表哥到处跑,后来即使回老家,也是关起门来读书,与她们完全不谈心。
谢天琴是个无微不至的妈妈,她对外人冷淡,但是对丈夫、孩子的情感浓度特别高。马老师对谢天琴的评价就是,莆田女人非常传统,必须听老公听儿子的。虽然在工作之初表达过想要长期单身的愿望,但与吴志坚相爱后,谢天琴觉得自己在情感上的价值,是做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
由于出生在□□家庭,父亲又因为□□而戳瞎双眼,谢天琴内心非常没有安全感。在和吴志坚感情生活的早期,她会因为出差的吴志坚电话不够多、写信不勤奋而数次表示伤心、活不下去。“志坚,你好残忍,说好来电话的,我等了一天都不来,要将泪水为你流干,现在我心中悲痛异常,思来想去,你的变化为何如此巨大……上帝,我该何去何从,现在一下子又坠入万丈深渊了”。
谢天琴急切地盼望着新生命,“我非常迫切地想给你一个礼物——孩子”。吴谢宇带着期盼来到人世,他不用忍受父母小时候的物资匮乏,一家三口的小家庭,也没有多少人际交往。父母也为他排除了学习之外的一切“干扰”。
从小到大的第一名,给了他极大的自信,他成为所有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吴谢宇非常享受这种待遇,他说自己就好似“舞台上的主角、小说里的主人公”。即使偶尔违反纪律,老师们对他也是疼爱有加,所以他一直把自己区别于“普通人”。在他被捕后的自述里,他说他认为校规校纪只是约束“普通学生”的,而法律是“学校外边的事情,自己不用考虑”。他觉得自己学习上这么有天赋,看问题比别人深,所以他总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根本问题、本质问题”。
他几乎不跟任何人交流内心想法,即使是对爸爸妈妈。在被逮捕后的自述书和写给亲友的信件中,他把他亲手杀害的妈妈谢天琴描述成,具备一切女性的美德。每天起早贪黑,既要照顾爸爸这只“大病猫”,也要为从小体弱的他这只“小病猫”操心。他写,妈妈会因为照顾他们而“饿得前胸贴后背”,把自己弄得很累,“她总是把自己压到最低、放到最后,全是为了别人”。而谢天琴同时是固执的,她在写给吴志坚的信里,表达了她的矛盾之处。一方面她觉得自己需要依靠,希望被人安排、听人指挥;另一方面她也知道,即使一些事情她问过吴志坚的意见,最后也都是按自己的想法来。
吴志坚的公司离家远,他早出晚归,喜欢和朋友相处,还要为在农村的一大家子操心。对于谢天琴表达的高强度情感需求,他选择了回避。儿子的出生,更给了吴志坚情感上的回避机会。儿子成了谢天琴最大的寄托。这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庭,妈妈贤惠而深情,无微不至,但也忍不住充满抱怨;爸爸显得温和而退让,却始终在回避冲突,回避真正参与家庭生活。孩子与妈妈,妈妈与孩子,越绑越紧。吴谢宇说自己从小就极端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是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别人盯着。
吴谢宇特别强调,他从小就非常黏妈妈,他把自己从小到大活着的唯一价值,描述成是让妈妈开心、让妈妈为自己骄傲。谢天琴童年不幸,她靠高考、结婚、生子,一步步走向看上去幸福的人生。但是丈夫吴志坚的肝病越来越重,43岁早逝后,谢天琴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命不好的隐痛,再次被狠狠刺激。
丈夫死后的一两年里,她非常频繁地给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的吴志坚写信:“(我)是失败的,抓不住爱情,眼睁睁地看着你离开,无能为力。做人,我也是失败的,知音何在?朋友在哪?可怜的几个电话都是有关工作的,四十好几的人了,仍是中级职称,无法见人。”“志坚,我也知道我心理不太正常,需要看心理医生,但我知道这些病症的成因在于你的离去。没有你的支持,我真的无法正常做事。”
这时16岁的吴谢宇,看到妈妈的痛苦,他说,那时候他觉得他和妈妈的位置该换过来了,由他来照顾妈妈。但实际上,生活中的事情,仍然是事无巨细地由妈妈操心,他每次出门都跟在妈妈身后,去银行、超市、公园,都是被妈妈领着。即使读高中了,“我太依赖妈妈,很怕一个人出门”。
我们采访的吴谢宇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邻居、大姑、表哥、父母的朋友等,对他基本都是夸赞。除了少数同龄人,会觉得他特别自律的背后,似乎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人。但在自傲的同时,吴谢宇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是没有主见的,他总是在观察别人,快速琢磨怎样获得他人认可。他缺乏真正的辨识力,觉得哪怕是考试第一,他也没有安全感。因为他觉得别人如果愿意像他那样苦学,是很容易赶上他的。
他从来不认为需要真的与同学交往,只要大家做同一套考题,他眼里看到的,就是竞争不过他的“普通人”,他不需要去关注这些人。实际上,除了一家人的小世界之外,吴谢宇也确实从小就没有真实地与人交往过。
在2021年4月写给合议庭的自述材料里,吴谢宇说他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思想观念是多么地扭曲、颠倒和错误。”他提到自己内心极度的自以为是,见到小姨、舅舅这些亲人,从来没有想过问问她们过得怎样。从小到大,他也遇到过向他倾吐心声的朋友,但他从不开放内心,也没有问过,他们准备考什么样的大学,希望去哪个城市。他表面对人礼貌,但是内心深处,只要有“第一名”的身份保驾护航,他说自己根本不需要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
吴谢宇其实很早就感受到,他“只是一台会考试的机器”。当以一台机器要求自己的时候,他发现情感是多余的、让人心烦意乱的,所以他要求自己动用意志力来强压。而他一直沉浸于小说和影视,这些为他提供了一个情感的虚幻世界,里面有“完美的主人公、完美的亲情友情爱情、完美的人生、完美的世界”。虚幻的世界,不用他真的付出什么。
2015年开始的逃亡之旅,让吴谢宇突然发现,他之前对这世界的真实感知少得可怜。他知道自己做了非常可怕的事情——弑母,所以努力忘记自己是谁、干了什么。而他经历的真实世界,让他发现从小被安排好的生活,使他被抽离了情感,抽离了因为生活而大笑、哀叹、痛苦的机会。
三、大学生活与巨大的崩塌
在北大经历的大学三年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外人看来他走向了高峰,但他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崩溃呢?吴谢宇提到大学,最深的感受,就是“再也考不了第一了”。即使在北大经济学系34个人当中,他的成绩是第二名,也让他觉得世界坍塌了。他认为,考不了第一,他对于妈妈就没有价值,妈妈再也不以他为骄傲了,他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他在自述材料中说,有一天晚上他在高楼上徘徊,想跳楼。但一看快十点了,这是他每天约好和妈妈打电话的时间,他赶紧下楼了,去做这件最重要的事情。
大学时期本来是一个人走向更大的舞台、与全国各地优秀的年轻人发生各种碰撞的岁月。而像吴谢宇这样看上去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却走不出家庭的世界。大学是进入社会的预演,吴谢宇在北大碰到各个维度优秀的同龄人,他感受到很深的挫败感。考不了第一,只是最外显的一个方面而已。大学早已不是80年代谢天琴体会的大学,谢天琴的老师说,那时候“大家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学生们朴素而自信,家长们也很满意。但经济高速发展几十年之后,同一个大学的学生,带着的家庭视野和资源,已经天差地别。所谓命运,可能正是一个人在新环境里不断调试自我的能力。
当考分不再是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当谁都不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一个人必须直面自己的内在价值。而吴谢宇的自我并未建立。这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可是他说自己习惯了躲在妈妈身后,任何事情都由妈妈操心,他知道自己胆小懦弱地躲避责任,但是他并不愿意真地改变自己。他后来承认自己害怕毕业,害怕走向社会。
当他在高中是学霸的时候,他表现出对同学的热情,大家都接受。可大学里他不再是中心,他从没学会怎么与人交心,他那种非常表面化的热情,同学显得很不在乎。他想融入,却不得其法。我们采访了吴谢宇的同学、师兄师姐,在他们看来,在北大这样一个丰富的小社会里,学生们可以分为“社团咖”、“学生会咖”、“恋爱咖”等,各有各的圈子,也各有各的取舍。大家都在努力适应新环境,有快有慢。但吴谢宇这样只看重分数的学生,很难获得大家内心的认同。吴谢宇后来写信说到,他曾想开口求助,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口,他过去都是站在高处,以胜利者的姿态俯瞰同龄人。
只有妈妈最在乎他,妈妈最重要。当一个人被外部世界打击时,很容易回到的情感资源,还是自己的父母。而吴谢宇眼中的妈妈,似乎总在哀叹她不想活,她说自己熬着,只是在等吴谢宇读完书。
在丈夫去世后,谢天琴抱怨她们住的一楼的房子不好,蟑螂多,抽油烟机也不好用。她讨厌住在二楼的退休领导,觉得自家被欺负了。她期望吴谢宇通过高考远走高飞,离开这套房子,“离开这个鬼地方”,要“光宗耀祖”。吴志坚在世的时候,他在公司附近的马尾买了一套98平米的房子,谢天琴准备把它装修后出租,补贴家用。但谢天琴忍不住对儿子哀叹,房子给别人住过之后,就不是自己的了。她有洁癖,不太接受房子给外人住。
吴谢宇把这些看在眼里,他在后来的自述材料里写道,他很久之后才意识到,妈妈那时经济上的压力。但妈妈真的像他认为的那样,不想活了吗?2021年4月,给合议庭的自述材料里,他说他仔细回想后,想起一些细节,说明妈妈也是热爱生活的。比如妈妈逛超市喜欢买零食吃,她喜欢吃很浓的酸奶、沙琪玛、牛奶味和原味的立顿威化饼干、牛肉粒……就在他杀害妈妈的前半年,他看到妈妈还从超市买回来染发膏,给自己染发。
事实上,在经历丧夫之痛几年之后,谢天琴正从哀伤中走出来。她甚至参加了物理组的郊游,有老师看到她惊呼,“谢老师来了啊!”她带过的最后一届学生王钦宁告诉我们,虽然谢天琴所在的“铁二中”是一所排名靠后的学校,但谢天琴是他唯一感谢的老师,因为她像一个重点中学的老师一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傍晚时分,他会看到谢老师在宿舍楼下,随便走走,偶尔低头看着土里的花花草草,“她一个人有些孤独,但我感觉她也在享受这种生活”。
总是与妈妈的情感紧紧捆绑的吴谢宇,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什么,该怎么在真实生活里爱一个人。当他自己在大学遇到挫折,发现自己原定的出国留学的路,在经济上和心力上都超过他的预期时,他内心崩溃了。他说妈妈“没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实际上也在说自己。他说自己“无比强烈地渴望着去爱与被爱”。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形容书信日记里的谢天琴。
他过去以第一名的姿态,极度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要杀妈妈这件事情,他竟然也坚信自己的判断,用一大堆大学里的经济学的推导方式,还有“理性人假设”等各种概念,为自己找一种合理性。
那时候,他内心即将释放的极度的恶,已经严重偏离正常人性,是否是没有察觉,还是有所察觉但又用概念将之掩盖了起来,不得而知。
吴谢宇弑母案一审开庭后,他在2021年4月给合议庭写的材料里说——当时想的是,爱一个人要为她做别人做不到的。他觉得如果自己像普通人一样,看重道德、法律、良知、前程,那就说明自己对妈妈的爱不够。他要像影视作品里那样,他幻想着“一次性、一步到位、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地为爱的人做一件最大、最重要、最‘决定性’的事情,就是对她最深的爱、为她负最大的责任”。哪怕用极端的方式,吴谢宇也要将自己区别于普通人。
他说,过去他不是在家就是在学校,在哪里都有妈妈带着,他什么都不用想,跟在妈妈后边就好。而这次,他要做那个带领者,他要带妈妈“回家”。在他的各种自我辩解,究竟什么更接近真实,外人很难知晓。但在这桩人伦惨案的背后,人性深渊中那将人吞噬的恶,打倒了一切。妈妈的爱,既让他感动、认同、服从,又让他感到禁锢。他但凡能看到妈妈的局限,能够理解自己和妈妈的不同,就不用如此失去人性地对待妈妈。
在各种自述材料和书信里,吴谢宇对自己情感的表达,语句又长又缠绕,初读之下让人觉得他的情感很假。但是在了解他的整体经历和各种矛盾之处后,我们发现,这也正是他的可悲之处。他一直不知道怎么真实地表达自己,他极度渴望温暖,但是又以自我为中心。当他只活在自己的想法里时,他连剥夺妈妈生命的事也做得出来。
在2016年、2019年、2022年和2023年这个案件的不同节点中,我们的不同记者都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它既是一起让人震惊的刑事案件,也是一桩让人痛惜的家庭悲剧。它也浓缩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典型家庭特征,同时让人看到了家庭背负着的负担和局限,以及过去几十年里社会超速发展给人的不安。
正如吴志坚的朋友张力文向我们感慨的,法律有一个判决之外,我们的社会该怎么理解这起悲剧呢?
吴家和谢家早年为吃饱饭而挣扎,然后是他们作为60年代末的人吃苦考上大学,有了城市户口,找了公家单位,紧接着结婚生子、分到福利房、买了车。这是一个个农村出来的家庭在城市里立住脚的经历,也是一个个中国家庭既重大也平凡的愿望。张力文问我们:“中国人不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强吗?吴谢宇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走到了我们不曾到达的远方。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以上是关于本期封面的引言,本期杂志封面共分九章,以下是各章标题及引言:
1
第一章
妈妈的消失
——吴谢宇正是利用了谢天琴性格的缺陷,使她的不辞而别看上去比较自然。“妈妈和我一起去美国了”,本来这有可能是他们一年后的生活。
2
第二章
两个家族
——命运里的每一个人,站在他自身的角度,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命运叠加到一起,产生了新的交集,这些碰撞要达成一个共识,却很不容易。
3
第三章
疾病和封闭
——谢天琴对命运的恐惧和不安,随着丈夫病情的加重,似乎被进一步证实了。吴志坚也没法摆脱遗传病带给他的灾难。曾经明显上升的小家庭,那种往前发展的迹象,终止了。
4
第四章
父亲的去世与成为“宇神”
——父亲的病重和去世,使得吴谢宇更加用“第一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考了第一名,他似乎就不用面对真实生活中的任何问题。
5
第五章
初到北大
——吴谢宇借着拼命学习的劲头,希望在大学里,复制高中被称为“宇神”的生活。虽然离开妈妈几千公里了,但是在心理上,他仍是事事汇报的幼儿。
6
第六章
大学的小社会
——命运,可能是一个人与不断出现的新环境的调试。
7
第七章
踩空
——吴谢宇在大学里的孤独和挫败,让他有了一种缓慢地溺水而亡的感觉。他不知道呼救,但在慢慢往下沉,而周围的人毫无知觉。当他不再能通过高分模式获得价值感,就被迫面对他生存的最核心问题 :如果不是为了满足别人,我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8
第八章
弑母
——这可能是他 21 岁人生唯一的一次完全自主行为,他用尽力气,却把罪恶的力量击向了最爱他,而他也离不开的妈妈。随着妈妈被残忍地击倒,她所代表的期望、出路、责任与限制,在这一刻,全部消失。
9
第九章
后来
——杀害妈妈后,吴谢宇慢慢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 :妈妈并不像他认为的那样想寻死,她正在从丧夫之痛中慢慢走出来,对生活有了新的期望。而在看守所,当被迫面对自己的严重罪行后,他似乎才开始理解,生命对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没有后悔的余地了,终于意识到生命可贵,他等来了自己的二审死刑判决。
(文中除谢天琴、吴志坚、吴谢宇为本名外,其他均为化名。本刊记者杨璐、王海燕、陈晓对本组文章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报道详见本期新刊
---
如内容提要所示,这是三联生活周刊2023年第29期,有关“北大吴谢宇弑母案”的特别报道的公众号预告。完整报道近十万字,可通过网购实体杂志,或在“中读”小程序中购买电子版。实体杂志和电子版的价格都很便宜,大概只要十块钱左右。
我其实平日里是个不怎么买实体杂志的人,之前也并未怎么关注过吴谢宇弑母这个案子。但这篇特刊报道实在是过于具有冲击力了,它看似平静如水,实际却重钧千斤地追溯了一场巨大的人伦悲剧的前因后果。
这是一场不能不被今天的我们所讨论的惨案。促成这场悲剧发生的,是应试教育对人的异化,是TOP精英高校中的贫富学生分化,是东亚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的,“鸡娃型”家庭中孩子的处境。
是一位在外朋友遍地、面子很大、却在家中不声不响、终日实施着“丧偶式育儿”的父亲,是一位有精神世界丰富感情细腻却无法从丈夫那里得到任何情感反馈、最终只能把所有情绪和期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对独生子形成病态依恋的母亲。
但是促成悲剧的又仅仅只是这些在表面上清晰可见的东西吗?通过向事实的深处下潜,我们看到了一代年轻人因为社会整体的性禁忌和家庭内部的性压抑而无处排解的青春期;看到了一代年轻人因为无法正常地走入由伦理、关系和与人交往所链接的成年世界而生的困惑与扭曲;看见了一代父亲们何以在家庭之中完全隐身,他们在家庭之外又究竟在做些什么;看见了一代母亲们何以在家庭之中完全疯狂,她们对“爱”的理解又来自何方。
最终我们将会发现,在我们的旅途重点等待着我们的,居然是那场我们都认为早已远去,但真切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过全国的浩劫。我们将会发现,尽管新中国已经成功达成了它那脱贫攻坚、令天下人致小康的大同之梦,但贫穷、匮乏、混乱与无助的昨日之影依然时时缠绕着我们。我们从未离我们的过往远去,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历史之中,我们就是我们的前人所酿就的后果。
起码在实际阅读这篇特刊报道之前,我确实从未想过我会对吴谢宇这样一个和我毫无干系、成长过程也毫不相同的男性杀人犯产生共情。但事实却是,无论是本能性的反胃,还是道德上的排斥,都无法掩盖我在阅读过程中与他的境遇和迷茫所产生的共振。这是一个由于太过极端,因而在这个时代中就变得太过典型的案例了。吴谢宇本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正是千千万万在成长过程中被家庭和学校剪去了翅膀和羽毛、却在走入社会的那一刻被强迫学会飞翔的“小镇做题家”正在真切遭遇着的难题;是千千万万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刺痛、但无法干劲利落地切割腐肉的孩子们正在真切遭遇着的难题;是千千万万从小被教育要以正当的努力和奋斗挣得回报、但在即将关闭的社会上升渠道面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整整一代年轻人正在真切遭遇着的难题。
总之,我很推荐各位读一读这篇报道。毕竟,它的内容甚至扎实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即便我公开地将它称为当今中国的《罪与罚》,恐怕也不会有太多的人会来语气激烈地反驳我。
最后,请允许我在此引用报道的原文作为今天这篇推荐的收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个国家在物质财富上有了巨大的、简直是爆炸般的增长,然而,在精神上,我们真的富裕起来了吗?
——“正如吴志坚的朋友张力文向我们感慨的,除了法律有一个判决之外,我们的社会该怎么理解这起悲剧呢?”
——“吴家和谢家早年为吃饱饭而挣扎,然后是他们作为60年代末的人吃苦考上大学,有了城市户口,找了公家单位,紧接着结婚生子、分到福利房、买了车。这是一个个农村出来的家庭在城市里立住脚的经历,也是一个个中国家庭既重大也平凡的愿望。”
——“张力文问我们:‘中国人不是希望一代比一代强吗?吴谢宇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走到了我们不曾到达的远方。到底是哪里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