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裴庾
龙泉寺。
柳六在寺院里站着,抬头看那棵打小就伫立在的老榕树,许多结了红绳的许愿帖挂在那,不知道她小的时候和玩伴一起爬树,放在最高处的愿望帖是否还在,也许早就被清理干净了罢,这么多香客,真的可以找到曾经的愿帖吗?
小荷丫头看见柳六还杵在庭院里发呆,赶忙喊了声:“六娘,别落下了。”
众人见了,道这姑娘奇奇怪怪。
主母李老夫人向来吃斋信佛,每年的春夏之交总要偕同府中女眷来佛庙里拜上一拜,一是求得家中香火旺盛永续,二是教宅邸除灾辟邪,到底有些佛缘福气。
至于家中琐事一向由老太太女儿董夫人打点,董夫人虽说已嫁娶独孤氏,人过中年,但手段干净利落、赏罚分明,家中上下也一向敬重她。
柳六才来李宅半年多,尚未得到恩宠,众亲属以为她不讨独孤少爷的喜欢,便开始冷落相待起来,但是李老夫人一视同仁,吃喝游乐样样不差柳六的。
独孤少爷并非不喜爱柳六,只是早已有了明媒正娶的妻子董桃,加上清冷专一的性情,无法做到雨露均沾。
李宅比之前暂住的高家要好上几分,但是终归不是心安之地,柳六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逃到别的地方。
没想到这次出游她再一次来到了龙泉寺。
童年的记忆再次浮现眼前,彼时还只是总角之年,被祖母带着来寺庙祈福小住,遇到了同是崇佛的裴庾一家。柳六和裴庾年龄相仿,加上两家信奉一致,一来二去相互交识,后来发现家父和裴家家主同为朝中要员,更是结下良缘。
夏风吹拂,龙泉寺湖水与蓝天相映,庭院长廊衔连之处是她和裴庾捉迷藏的游乐之地。他们围绕着龙泉福树追逐打闹,去园林假山乘凉,一起在榕树垂枝上系下稚嫩的愿望帖。
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跟在后头的柳六见李老夫人等一众跪地闭目,开始垂首诵经后,悄悄拍净衣面,从寺堂后侧门溜走了。
龙泉榕树依旧茂盛葱荣,顺着树干,柳六找到记忆中的枝条,已经泛白松动的红绳言说着岁月的痕迹,愿帖还在,里面的字迹斑驳可见:
柳氏一六娃,
裴家一庾郎,
榕树下定缘,
愿得心犀灵,
白首不分离。
柳六的脸微烫,想放回,却发现愿帖的背面多了一行字,仍旧是裴庾的字迹: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自柳家衰败没落,裴族一家贬迁他地,两人便再也没有书信往来,已三年载。
这大抵是裴庾离京之际,重游龙泉寺,所作的留念之词吧。
龙泉寺。
柳六在寺院里站着,抬头看那棵打小就伫立在的老榕树,许多结了红绳的许愿帖挂在那,不知道她小的时候和玩伴一起爬树,放在最高处的愿望帖是否还在,也许早就被清理干净了罢,这么多香客,真的可以找到曾经的愿帖吗?
小荷丫头看见柳六还杵在庭院里发呆,赶忙喊了声:“六娘,别落下了。”
众人见了,道这姑娘奇奇怪怪。
主母李老夫人向来吃斋信佛,每年的春夏之交总要偕同府中女眷来佛庙里拜上一拜,一是求得家中香火旺盛永续,二是教宅邸除灾辟邪,到底有些佛缘福气。
至于家中琐事一向由老太太女儿董夫人打点,董夫人虽说已嫁娶独孤氏,人过中年,但手段干净利落、赏罚分明,家中上下也一向敬重她。
柳六才来李宅半年多,尚未得到恩宠,众亲属以为她不讨独孤少爷的喜欢,便开始冷落相待起来,但是李老夫人一视同仁,吃喝游乐样样不差柳六的。
独孤少爷并非不喜爱柳六,只是早已有了明媒正娶的妻子董桃,加上清冷专一的性情,无法做到雨露均沾。
李宅比之前暂住的高家要好上几分,但是终归不是心安之地,柳六已经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逃到别的地方。
没想到这次出游她再一次来到了龙泉寺。
童年的记忆再次浮现眼前,彼时还只是总角之年,被祖母带着来寺庙祈福小住,遇到了同是崇佛的裴庾一家。柳六和裴庾年龄相仿,加上两家信奉一致,一来二去相互交识,后来发现家父和裴家家主同为朝中要员,更是结下良缘。
夏风吹拂,龙泉寺湖水与蓝天相映,庭院长廊衔连之处是她和裴庾捉迷藏的游乐之地。他们围绕着龙泉福树追逐打闹,去园林假山乘凉,一起在榕树垂枝上系下稚嫩的愿望帖。
可惜一切都回不去了。跟在后头的柳六见李老夫人等一众跪地闭目,开始垂首诵经后,悄悄拍净衣面,从寺堂后侧门溜走了。
龙泉榕树依旧茂盛葱荣,顺着树干,柳六找到记忆中的枝条,已经泛白松动的红绳言说着岁月的痕迹,愿帖还在,里面的字迹斑驳可见:
柳氏一六娃,
裴家一庾郎,
榕树下定缘,
愿得心犀灵,
白首不分离。
柳六的脸微烫,想放回,却发现愿帖的背面多了一行字,仍旧是裴庾的字迹: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自柳家衰败没落,裴族一家贬迁他地,两人便再也没有书信往来,已三年载。
这大抵是裴庾离京之际,重游龙泉寺,所作的留念之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