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做好后,放进冰箱冷藏。干爸在做土笋冻,等会顺便打包一些,带过去给她公公吃。
虽然跟婆婆合不来,但该做的事,她尽力做到,儿子说要跟过去看下以前的朋友,她也多准备了几盒月饼让他带走。
她来到客厅,依旧那么热闹。
棉棉坐在钢琴架上弹琴,小布丁抱着吉他,两人合奏曲子。
这些乐器都是当年,东浩留下来的,还保存得很新。
“外公,最近身体好吗?”
“刚才吃了一大块西瓜,你说他能不好吗?”
杨彩华笑得一脸戏谑。
“西瓜不能多吃。”
“没事,田老板,你当年去哪找来那对夫妻?种田一把好手。”
“在农贸市场,他们原本租了几亩地种植蔬菜。”
“大叔在部队负责种菜,中国军队中干什么的兵都有,不全是去打仗的。还有专门打扫卫生和喂猪的兵?很正常。”
“你公司保安全是退役军人?”
“是啊!小王也是退役军人,我还想再招个女保镖。”
“妈妈,你累不累呀!”
小女儿坐到她大腿上。
“帮我捶捶背。”
“小棉袄,还能用几年。”
杨老夫人笑得满脸慈祥。
“你想得美,她是想吃月饼。”
杨彩华一眼就看穿她心思。
“人小鬼大的,她姐姐多安静!”
“爸,你偏心得也太明显了。”
“这不是很正常?”
“原以为你最疼东浩?原来他也只不过是个生子工具罢了。”
“这话是你说的,你不要乱挑拨离间,我都这把岁数了,经不起折腾。”
两父女开始斗嘴。
“现在玉哥能帮忙照顾两个小妹妹,应该比较轻松。”
杨老夫人拿了辨柚子递给她。
“想多了,我早上出门交代他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玉哥这会跟玉林坐在一块打游戏,听到他母亲的话,抬头看了眼,又继续玩。
“他们抓了一盒知了猴,这东西没吃过,不知道怎么吃法,你们晚上回去,顺便带回去。”
“等会让干爸做给你们吃,它蛋白质挺高的,能降低血压。”
“农场里像个宝藏,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
“他就爱折腾,原本以为他只是玩玩,没想到搞这么大,光买那些地,就花了三百多万。”
陈小美嘴上虽然抱怨着,但心里其实是高兴的,买地大部分钱是大女儿掏的。
“花得挺值的,比买古董值,至少大家都能吃到绿色食品。”
“外公最近又买了什么?”
“买了个钟,20多万。”
“这么贵啊!”
老爷子喜欢收藏古玩,她知道的就有两张红木床,一张是他结婚时订做的,一张是曾祖母留下来的,百年历史。
“爸爸,我们老房子那个钟有没有拿回来?有四五十年了吧!”
田友为笑笑,“我们家那个钟不值钱,应该被你三舅带走了。”
“你奶奶能买什么好货?连香炉都买赝品。”
“哈哈……哈哈……”
大家忍不住笑出声来。
“妈妈,你很搞笑?插香而已,难不成还得纯金打造?”
“买个仿制品,骗大家说是清朝的,害得几个儿媳老争吵。”
“你家老太太,当年钱给谁了?”
杨彩华突然问到这个话题。
“我们家没人拿,三叔有拿肯定也会讲,肯定是给我四叔跟大堂哥,要不这两人不可能那么安静,早就闹上门了。”
田友为一脸平静,老人钱想给谁就给谁,子女无权干涉。
“之前我以为会给玉哥?看她挺疼玉哥的,要走那阵子,嘴里总是念着他。”
“你想多了,玉哥还倒给她钱?”
“看来玉哥存款不少,要不要借点给我花?”
杨彩华开玩笑。
“钱都在我妈妈那里,找她要。”
“有格局。”
“阿姨,冰箱里那些月饼去拿出来打包下,让小柯送过去。”
田依依看了眼墙壁上的挂钟,已经四点半了,她公婆如果没加班,一般五点会回到家里。
“要去你妈那里是不是?我前几天买了些燕窝,一块带去。”
“给她吃那么好干嘛?浪费。”
杨彩华嘴里唠叨着,她母亲没在意,继续去准备东西。
看得出来,杨彩珍即使很少回娘家,她最疼的人还是小的。
“干妈,你们多呆两天,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
“大荣要卖小吃。”
“他们可以搞定,少卖一点。我买那两间店铺,等装修好后,一间给我爸妈卖腌制品,一间就给你卖海蛎饼,打发时间。”
“你不自己开店?”
“不了,等你开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去蹭吃蹭喝。”
“她能行?”
连她亲爸都不看好。
“可以啦!”
打包完,玉哥要随小柯出门,想到一会儿就能见到好朋友,他非常兴奋。
“妈妈,我也想跟哥哥一块去。”
多多跑到哥哥身边。
“不可以,你这样子,曾祖母会不高兴的,以后有好吃的就不会留给你了,全给大姐姐吃,等你爸爸放假,我们再去。”
她嘟嘟嘴,有点不高兴。
要是答应了她,大女儿肯定也要跟,她不放心。
“玉哥,你爷爷奶奶要是有留你下来吃饭,你就留下来吃。”
“知道了,妈妈。”
她这一交代,反而让杨老夫妇觉得孙媳妇懂事,把孩子教育得挺好的,情商很高,她跟婆婆合不来,反而还要教孩子跟奶奶打好关系。不像有些女人,自己跟婆家人关系不好,教小孩也不要和他们来往。
用泡沫箱装了两箱,张丽帮忙提到码头,有小柯在,她就不用去送货了,可以提早下班,老板还送了她一盒月饼。
“玉林,你去拿扫把这里扫下。”
杨彩华看孙子呆懵着,指派他干活。
“姑姑,你也帮我做点月饼好不好?我想送给同学。”
棉棉说道。
“可以啊!到时如果觉得好吃,让他们上我们店里买。”
“我也要。”
“我也要,我想要玫瑰鲜花饼,我自己去摘花。”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提出。
“都以为你们姑姑很闲?”
杨彩华气得横眉竖眼的。
在场的各位,都只笑而不语。
玉哥到了爷爷奶奶家,他曾祖父正好在家里,留他下来,祖孙两人玩了一盘象棋。
眼见天已暗,爷爷奶奶还没回来,他也没心思继续玩,他向老爷子道别,说去找朋友,一会再过来,他刚走到院子里就遇到杨彩珍夫妇。
“玉哥,你来了,要去哪里?”
“爷爷,奶奶,我妈妈刚才在外曾祖父家做了些月饼,我送去给朋友,一会儿再过来。”
“别玩太晚了,要回来吃饭。”
杨彩珍叮嘱。
“知道,我先走了。”
小柯随他出门。
“长得挺快的,都到我下巴了。”
杨彩珍属于中等身高。
“他外公每天炖汤,能不高?”
“是我儿子基因好,跟他外公炖汤有什么关系?你看他妈妈,天天大鱼大肉,也是瘦子。”
儿媳哪里瘦?难不成得长成五大腰粗才正常?他懒得解释。
他们夫妻进门,老爷子正坐在沙发上吃土笋冻,一旁碟子里还摆着几块五香,他吃剩的。
“爸,你太不上道了,吃独食。”
“厨房里还有。”
上官振华倒了根牙签,也坐下来跟他父亲一块吃。
“夫人,刚才小少爷送来两盒冰皮月饼,还有一些五香条跟土笋冻,说是他干外公做的。”
管家上前汇报。
“我刚才听玉哥说,他外公他们要在家里住两天。”
“是吗?”
这对父子俩又打什么鬼主意。
她将公事包递给保姆,交代大厨多做几道玉哥喜欢吃的菜。
即使房子里只住着三个人,她依旧请了一堆佣人,很爱面子。
虽然跟婆婆合不来,但该做的事,她尽力做到,儿子说要跟过去看下以前的朋友,她也多准备了几盒月饼让他带走。
她来到客厅,依旧那么热闹。
棉棉坐在钢琴架上弹琴,小布丁抱着吉他,两人合奏曲子。
这些乐器都是当年,东浩留下来的,还保存得很新。
“外公,最近身体好吗?”
“刚才吃了一大块西瓜,你说他能不好吗?”
杨彩华笑得一脸戏谑。
“西瓜不能多吃。”
“没事,田老板,你当年去哪找来那对夫妻?种田一把好手。”
“在农贸市场,他们原本租了几亩地种植蔬菜。”
“大叔在部队负责种菜,中国军队中干什么的兵都有,不全是去打仗的。还有专门打扫卫生和喂猪的兵?很正常。”
“你公司保安全是退役军人?”
“是啊!小王也是退役军人,我还想再招个女保镖。”
“妈妈,你累不累呀!”
小女儿坐到她大腿上。
“帮我捶捶背。”
“小棉袄,还能用几年。”
杨老夫人笑得满脸慈祥。
“你想得美,她是想吃月饼。”
杨彩华一眼就看穿她心思。
“人小鬼大的,她姐姐多安静!”
“爸,你偏心得也太明显了。”
“这不是很正常?”
“原以为你最疼东浩?原来他也只不过是个生子工具罢了。”
“这话是你说的,你不要乱挑拨离间,我都这把岁数了,经不起折腾。”
两父女开始斗嘴。
“现在玉哥能帮忙照顾两个小妹妹,应该比较轻松。”
杨老夫人拿了辨柚子递给她。
“想多了,我早上出门交代他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玉哥这会跟玉林坐在一块打游戏,听到他母亲的话,抬头看了眼,又继续玩。
“他们抓了一盒知了猴,这东西没吃过,不知道怎么吃法,你们晚上回去,顺便带回去。”
“等会让干爸做给你们吃,它蛋白质挺高的,能降低血压。”
“农场里像个宝藏,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
“他就爱折腾,原本以为他只是玩玩,没想到搞这么大,光买那些地,就花了三百多万。”
陈小美嘴上虽然抱怨着,但心里其实是高兴的,买地大部分钱是大女儿掏的。
“花得挺值的,比买古董值,至少大家都能吃到绿色食品。”
“外公最近又买了什么?”
“买了个钟,20多万。”
“这么贵啊!”
老爷子喜欢收藏古玩,她知道的就有两张红木床,一张是他结婚时订做的,一张是曾祖母留下来的,百年历史。
“爸爸,我们老房子那个钟有没有拿回来?有四五十年了吧!”
田友为笑笑,“我们家那个钟不值钱,应该被你三舅带走了。”
“你奶奶能买什么好货?连香炉都买赝品。”
“哈哈……哈哈……”
大家忍不住笑出声来。
“妈妈,你很搞笑?插香而已,难不成还得纯金打造?”
“买个仿制品,骗大家说是清朝的,害得几个儿媳老争吵。”
“你家老太太,当年钱给谁了?”
杨彩华突然问到这个话题。
“我们家没人拿,三叔有拿肯定也会讲,肯定是给我四叔跟大堂哥,要不这两人不可能那么安静,早就闹上门了。”
田友为一脸平静,老人钱想给谁就给谁,子女无权干涉。
“之前我以为会给玉哥?看她挺疼玉哥的,要走那阵子,嘴里总是念着他。”
“你想多了,玉哥还倒给她钱?”
“看来玉哥存款不少,要不要借点给我花?”
杨彩华开玩笑。
“钱都在我妈妈那里,找她要。”
“有格局。”
“阿姨,冰箱里那些月饼去拿出来打包下,让小柯送过去。”
田依依看了眼墙壁上的挂钟,已经四点半了,她公婆如果没加班,一般五点会回到家里。
“要去你妈那里是不是?我前几天买了些燕窝,一块带去。”
“给她吃那么好干嘛?浪费。”
杨彩华嘴里唠叨着,她母亲没在意,继续去准备东西。
看得出来,杨彩珍即使很少回娘家,她最疼的人还是小的。
“干妈,你们多呆两天,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
“大荣要卖小吃。”
“他们可以搞定,少卖一点。我买那两间店铺,等装修好后,一间给我爸妈卖腌制品,一间就给你卖海蛎饼,打发时间。”
“你不自己开店?”
“不了,等你开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去蹭吃蹭喝。”
“她能行?”
连她亲爸都不看好。
“可以啦!”
打包完,玉哥要随小柯出门,想到一会儿就能见到好朋友,他非常兴奋。
“妈妈,我也想跟哥哥一块去。”
多多跑到哥哥身边。
“不可以,你这样子,曾祖母会不高兴的,以后有好吃的就不会留给你了,全给大姐姐吃,等你爸爸放假,我们再去。”
她嘟嘟嘴,有点不高兴。
要是答应了她,大女儿肯定也要跟,她不放心。
“玉哥,你爷爷奶奶要是有留你下来吃饭,你就留下来吃。”
“知道了,妈妈。”
她这一交代,反而让杨老夫妇觉得孙媳妇懂事,把孩子教育得挺好的,情商很高,她跟婆婆合不来,反而还要教孩子跟奶奶打好关系。不像有些女人,自己跟婆家人关系不好,教小孩也不要和他们来往。
用泡沫箱装了两箱,张丽帮忙提到码头,有小柯在,她就不用去送货了,可以提早下班,老板还送了她一盒月饼。
“玉林,你去拿扫把这里扫下。”
杨彩华看孙子呆懵着,指派他干活。
“姑姑,你也帮我做点月饼好不好?我想送给同学。”
棉棉说道。
“可以啊!到时如果觉得好吃,让他们上我们店里买。”
“我也要。”
“我也要,我想要玫瑰鲜花饼,我自己去摘花。”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提出。
“都以为你们姑姑很闲?”
杨彩华气得横眉竖眼的。
在场的各位,都只笑而不语。
玉哥到了爷爷奶奶家,他曾祖父正好在家里,留他下来,祖孙两人玩了一盘象棋。
眼见天已暗,爷爷奶奶还没回来,他也没心思继续玩,他向老爷子道别,说去找朋友,一会再过来,他刚走到院子里就遇到杨彩珍夫妇。
“玉哥,你来了,要去哪里?”
“爷爷,奶奶,我妈妈刚才在外曾祖父家做了些月饼,我送去给朋友,一会儿再过来。”
“别玩太晚了,要回来吃饭。”
杨彩珍叮嘱。
“知道,我先走了。”
小柯随他出门。
“长得挺快的,都到我下巴了。”
杨彩珍属于中等身高。
“他外公每天炖汤,能不高?”
“是我儿子基因好,跟他外公炖汤有什么关系?你看他妈妈,天天大鱼大肉,也是瘦子。”
儿媳哪里瘦?难不成得长成五大腰粗才正常?他懒得解释。
他们夫妻进门,老爷子正坐在沙发上吃土笋冻,一旁碟子里还摆着几块五香,他吃剩的。
“爸,你太不上道了,吃独食。”
“厨房里还有。”
上官振华倒了根牙签,也坐下来跟他父亲一块吃。
“夫人,刚才小少爷送来两盒冰皮月饼,还有一些五香条跟土笋冻,说是他干外公做的。”
管家上前汇报。
“我刚才听玉哥说,他外公他们要在家里住两天。”
“是吗?”
这对父子俩又打什么鬼主意。
她将公事包递给保姆,交代大厨多做几道玉哥喜欢吃的菜。
即使房子里只住着三个人,她依旧请了一堆佣人,很爱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