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过得很快,几乎是一眨眼就过去了。贾赦不太放心府里和荣威将军府那对婆媳,就怕她们搞出什么幺蛾子,对秀云也是强调了很多次,府上的印鉴一定要妥善保存,无论是谁来借都不答应。
秀云也知道这齐安伯印鉴的重要性,自然是点头答应。至于贾赦为什么和如临大敌一样,临出发了还要担心这伯公印鉴,自然是前车之鉴了。
上一辈子可以说,贾赦就是在这印鉴上栽了跟头,虽然上辈子他是荣国府明面上的当家人,但实际的掌权人却是史氏支持的二房一脉,就连府内的小辈齿序都是从二房那里定的,让贾琏排在贾珠之后,这个琏二爷自然也是这么叫出来的。
而贾赦想管又不能管,他身上只有一个一等神威将军的虚职,连上朝听政的资格都没有,因着前世的某些原因,就连这荣国府没换建制都没人追究,当然后来也是一个问罪的由头罢了。
这府里的印鉴虽然是他收着,但史氏和贾政要用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有时候甚至都不用来问他的意思。而这也是前世贾赦遭祸的重要原因。
上一辈子皇子们斗得最激烈的时候,贾政也被牵扯其中,贾存周以为自己有能力往高处走,直接投在了三皇子的麾下,而司徒晁只有一个要求——要兵!
而荣国府自从贾代善去世后,根本就没有了接触军政的机会,贾政心知自己办不成,于是来找自己的老娘史氏商量,母子俩商量了半宿,终于想出了一个昏了头的主意,那就是动平安州的人。
前世贾代善并没有对贾赦改观,但因为规矩不能改,所以人脉还是给了贾赦,只是史氏在一旁听着了。其实贾代善也有让史氏拿拿主意,希望她在自己死后能撑住这摇摇欲坠的荣国府,直到贾赦可以接手荣国府才行。只是没想到史氏更多的是想让贾政立起来,这么多年一直压着贾赦,让贾赦住在东院,反而让贾政这一大家子窃居正堂。所以史氏想要借平安州的部分贾府的亲信旧故来向当时的诚亲王司徒晁投诚。
但这一主意的关键就是贾赦这个荣国府当家人的印鉴,史氏是清楚荣国府内现在混乱的长幼秩序,她是有意扶持贾政起来的,毕竟贾赦烂泥扶不上墙,但诚亲王和平安州的人不认,他们只认嫡长子,也就是当家人贾赦的印鉴,那是一种历来保险的证明。一旦有事,会有荣国府来承担后果。
但史氏知道贾赦不会同意她的主意的,贾代善虽然把名单都交给了史氏,但临终前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动平安州的人,那是国家之本,动了,一旦北戎等境外番邦大举入侵,大周就完了。
但史氏可没有贾代善那般的远见卓识,这么多年北戎只是小战,京师也没有传过任何大型战争的消息。她认为这些人既可以作为贾政的晋身之资,又能同谋富贵,她心里是觉得这些人会感激她。
只能说史氏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贾政,她害怕贾赦知道她要让贾政动平安州的人之后,会不顾体面的闹将起来,把事情闹大了才是祸事一桩。所以特意挑了一个贾赦不在府里的日子,跑到东院来拿印鉴。而邢夫人也没敢有什么反对的意思,毕竟是老太君,身份在那里摆着,又加上往日贾政经常来拿印鉴办事,她也没当回事,还以为是自家老爷允许的。
谁知道这印鉴是个送命符!盖了贾赦这个当家人印鉴的人员名单当天就被送出了荣国府。也许是贾赦命不该绝,史氏年纪大了,府内的小厮的规矩也不如以前那样严明,在去诚亲王府的路上还歇了歇,被及时收到通知的简亲王派来的探子逮住了。
司徒晟是什么人?他是大周未来的真命天子,也对贾赦这个人足够了解,知道他是个废了的老纨绔,根本没有胆子,也不敢有这歪心思动摇国本。大概是荣国府的老太太和那位贾存周做的。
他找人模仿了这封信的字迹和印鉴,只是上面的人名改了,平安州关系甚大,他知道这些人的重要性,也不能让这些忠臣良将因为这种莫须有的事情陷入争议,所以他妥善保存了这份名单,大概这也是荣国府最后的价值了。
然后他捧着木盒火速进宫,和老皇帝谈了整整一夜,而后尘埃已定,已经倒向诚郡王的几个家族都上了老皇帝的黑名单。司徒玺打算让三子和四子再斗一斗,争一争。
只是这皇位最后能坐上的人是谁?司徒玺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了。
而荣国府这一次到底是没躲过去,成了这黑名单的头号家族,估计也是以后新皇即位的清算人员之一了。
后续如何艰辛暂且不提,司徒晟成功即位之后,清算荣国府私自勾结诚亲王以及私藏甄家财务等数项重罪的时候,荣国府的当家人贾赦认罪了,当然人不是清醒着的,据说是贾政大义灭亲,用松石砚打伤了贾赦,那认罪书也是贾政代笔。
大概贾政一辈子的文笔都没有这么好过,司徒晟拿过那封“认罪书”,言辞恳切、辞藻华美,“华而不实,其罪当诛!”司徒晟嗤之以鼻,对此等人物直接懒得去看,“既然贾恩侯认罪了,便流放吧,发往北境,遇赦不赦!”
司徒晟自然知道贾赦是苦主,但这认罪书白纸黑字,有了贾赦的血手印认罪,再说他确实有些看家不严、治家不谨的罪过,另外他还有些闹出人命来的事情也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
让这养尊处优的老伙计去北境戍边虽然苦了点,但有贾代善的旧部看顾,日子也不会太差。司徒晟有自己的考量,荣宁二府一定要动,但也要留根儿,不然会激起勋贵的反抗,刚硬刚了世家的新皇可不想自己的皇位不稳,所以他动手的力度不能太大。
所以贾赦不知道他被带走后,虽然因为伤势死在了路上,但拿他顶罪,心里暗喜逃过一劫的贾政母子也有大祸临头,他们被剥夺了敕号荣誉,荣国府被收回,一大家子、满堂朱翠凄凄惨惨无家可归,贾政这个导致一切发生的罪魁祸首终究吃了苦果,被取消了官身,连同王氏的私放印子钱一同进了大狱,最后午门外枭首示众。
曾经辉煌的荣宁二府乃至荣宁街都在昼夜之间没落了。史氏带着几个小辈住进了破旧的庄子苟延残喘,贾琏也一生郁郁不得志。
前世的教训太过惨痛,贾赦不好说出来这些经历,只好对自己的夫人多加强调。幸运的是,秀云办事他向来放心。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贾赦忧心忡忡地别了妻儿,带着贾瑚上了回金陵的大船,一旁随行的还有贾政贾存周和他的儿子贾珠。虽然贾珠身体虚弱,贾政还是执意带着他,可能是看到贾赦带着孩子,他心里不想低贾赦一等,所以不顾王氏的哭诉和史氏的反对,带着贾珠上了船。
当然,还有一个人,贾赦不经意地瞥了一眼躲在最末尾的一个人影,是金梅。看来王氏虽然心疼儿子,但还是想着完成自己的盘算,虽然大周有规定,三年孝期不能饮酒作乐,常行房事。
但也只是第一年,子孙辈只要第一年内遵循,其余两年能做到不饮酒、不作乐、着素食即可。
所以,贾赦在看到金梅的时候,就知道王氏动手了。他想王氏蛰伏了这么久,才动手,还用上了现在为数不多可以真心对她的小丫鬟,自然谋求的不是让贾政、让贾家身败名裂的打算,估计是有一个需要很久才能完成的计划。
贾赦对这种即将发生在贾存周身上的倒霉事情并不打算提醒,他对让这种事情发生反而是乐见其成,反正也无伤大雅,只是可怜了这个金梅,如果金梅向他或者观竹求助,他肯定会帮她一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金梅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吭声,好像是真的认命,就这么受王氏摆布了。
而金梅怎么可能真的认命呢,她本来已经和府里的一个小厮汪大要商议订亲了,太太之前也许诺会放她出府。汪大都和她说好了,要等着她出府之后,就去她家提亲。人啊,一旦有了希望,在绝望来临的时候才会更加疯狂。
金梅心里只有汪大,那位政老爷就算是天上的仙君,都不会让她心动半分,更何况当初政老爷踢王夫人的时候,她也守在一旁,怎么可能对这个男人有任何好感。
不在绝境中放弃,就在绝境中疯狂。金梅按照王氏的吩咐,女扮男装地混进了去金陵的船,她努力让自己不起眼,躲在了汪大的身后。她一向胆子很大,在府里没机会,在这船上,她也要去求求伯爷,如果伯爷能同意她的主意,那她一切都有盼头了。
如果伯爷不同意,她就和汪大跳了这江水,做一对亡命鸳鸯。
秀云也知道这齐安伯印鉴的重要性,自然是点头答应。至于贾赦为什么和如临大敌一样,临出发了还要担心这伯公印鉴,自然是前车之鉴了。
上一辈子可以说,贾赦就是在这印鉴上栽了跟头,虽然上辈子他是荣国府明面上的当家人,但实际的掌权人却是史氏支持的二房一脉,就连府内的小辈齿序都是从二房那里定的,让贾琏排在贾珠之后,这个琏二爷自然也是这么叫出来的。
而贾赦想管又不能管,他身上只有一个一等神威将军的虚职,连上朝听政的资格都没有,因着前世的某些原因,就连这荣国府没换建制都没人追究,当然后来也是一个问罪的由头罢了。
这府里的印鉴虽然是他收着,但史氏和贾政要用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有时候甚至都不用来问他的意思。而这也是前世贾赦遭祸的重要原因。
上一辈子皇子们斗得最激烈的时候,贾政也被牵扯其中,贾存周以为自己有能力往高处走,直接投在了三皇子的麾下,而司徒晁只有一个要求——要兵!
而荣国府自从贾代善去世后,根本就没有了接触军政的机会,贾政心知自己办不成,于是来找自己的老娘史氏商量,母子俩商量了半宿,终于想出了一个昏了头的主意,那就是动平安州的人。
前世贾代善并没有对贾赦改观,但因为规矩不能改,所以人脉还是给了贾赦,只是史氏在一旁听着了。其实贾代善也有让史氏拿拿主意,希望她在自己死后能撑住这摇摇欲坠的荣国府,直到贾赦可以接手荣国府才行。只是没想到史氏更多的是想让贾政立起来,这么多年一直压着贾赦,让贾赦住在东院,反而让贾政这一大家子窃居正堂。所以史氏想要借平安州的部分贾府的亲信旧故来向当时的诚亲王司徒晁投诚。
但这一主意的关键就是贾赦这个荣国府当家人的印鉴,史氏是清楚荣国府内现在混乱的长幼秩序,她是有意扶持贾政起来的,毕竟贾赦烂泥扶不上墙,但诚亲王和平安州的人不认,他们只认嫡长子,也就是当家人贾赦的印鉴,那是一种历来保险的证明。一旦有事,会有荣国府来承担后果。
但史氏知道贾赦不会同意她的主意的,贾代善虽然把名单都交给了史氏,但临终前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动平安州的人,那是国家之本,动了,一旦北戎等境外番邦大举入侵,大周就完了。
但史氏可没有贾代善那般的远见卓识,这么多年北戎只是小战,京师也没有传过任何大型战争的消息。她认为这些人既可以作为贾政的晋身之资,又能同谋富贵,她心里是觉得这些人会感激她。
只能说史氏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贾政,她害怕贾赦知道她要让贾政动平安州的人之后,会不顾体面的闹将起来,把事情闹大了才是祸事一桩。所以特意挑了一个贾赦不在府里的日子,跑到东院来拿印鉴。而邢夫人也没敢有什么反对的意思,毕竟是老太君,身份在那里摆着,又加上往日贾政经常来拿印鉴办事,她也没当回事,还以为是自家老爷允许的。
谁知道这印鉴是个送命符!盖了贾赦这个当家人印鉴的人员名单当天就被送出了荣国府。也许是贾赦命不该绝,史氏年纪大了,府内的小厮的规矩也不如以前那样严明,在去诚亲王府的路上还歇了歇,被及时收到通知的简亲王派来的探子逮住了。
司徒晟是什么人?他是大周未来的真命天子,也对贾赦这个人足够了解,知道他是个废了的老纨绔,根本没有胆子,也不敢有这歪心思动摇国本。大概是荣国府的老太太和那位贾存周做的。
他找人模仿了这封信的字迹和印鉴,只是上面的人名改了,平安州关系甚大,他知道这些人的重要性,也不能让这些忠臣良将因为这种莫须有的事情陷入争议,所以他妥善保存了这份名单,大概这也是荣国府最后的价值了。
然后他捧着木盒火速进宫,和老皇帝谈了整整一夜,而后尘埃已定,已经倒向诚郡王的几个家族都上了老皇帝的黑名单。司徒玺打算让三子和四子再斗一斗,争一争。
只是这皇位最后能坐上的人是谁?司徒玺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了。
而荣国府这一次到底是没躲过去,成了这黑名单的头号家族,估计也是以后新皇即位的清算人员之一了。
后续如何艰辛暂且不提,司徒晟成功即位之后,清算荣国府私自勾结诚亲王以及私藏甄家财务等数项重罪的时候,荣国府的当家人贾赦认罪了,当然人不是清醒着的,据说是贾政大义灭亲,用松石砚打伤了贾赦,那认罪书也是贾政代笔。
大概贾政一辈子的文笔都没有这么好过,司徒晟拿过那封“认罪书”,言辞恳切、辞藻华美,“华而不实,其罪当诛!”司徒晟嗤之以鼻,对此等人物直接懒得去看,“既然贾恩侯认罪了,便流放吧,发往北境,遇赦不赦!”
司徒晟自然知道贾赦是苦主,但这认罪书白纸黑字,有了贾赦的血手印认罪,再说他确实有些看家不严、治家不谨的罪过,另外他还有些闹出人命来的事情也就不一一详细说明了。
让这养尊处优的老伙计去北境戍边虽然苦了点,但有贾代善的旧部看顾,日子也不会太差。司徒晟有自己的考量,荣宁二府一定要动,但也要留根儿,不然会激起勋贵的反抗,刚硬刚了世家的新皇可不想自己的皇位不稳,所以他动手的力度不能太大。
所以贾赦不知道他被带走后,虽然因为伤势死在了路上,但拿他顶罪,心里暗喜逃过一劫的贾政母子也有大祸临头,他们被剥夺了敕号荣誉,荣国府被收回,一大家子、满堂朱翠凄凄惨惨无家可归,贾政这个导致一切发生的罪魁祸首终究吃了苦果,被取消了官身,连同王氏的私放印子钱一同进了大狱,最后午门外枭首示众。
曾经辉煌的荣宁二府乃至荣宁街都在昼夜之间没落了。史氏带着几个小辈住进了破旧的庄子苟延残喘,贾琏也一生郁郁不得志。
前世的教训太过惨痛,贾赦不好说出来这些经历,只好对自己的夫人多加强调。幸运的是,秀云办事他向来放心。
三天很快就过去了,贾赦忧心忡忡地别了妻儿,带着贾瑚上了回金陵的大船,一旁随行的还有贾政贾存周和他的儿子贾珠。虽然贾珠身体虚弱,贾政还是执意带着他,可能是看到贾赦带着孩子,他心里不想低贾赦一等,所以不顾王氏的哭诉和史氏的反对,带着贾珠上了船。
当然,还有一个人,贾赦不经意地瞥了一眼躲在最末尾的一个人影,是金梅。看来王氏虽然心疼儿子,但还是想着完成自己的盘算,虽然大周有规定,三年孝期不能饮酒作乐,常行房事。
但也只是第一年,子孙辈只要第一年内遵循,其余两年能做到不饮酒、不作乐、着素食即可。
所以,贾赦在看到金梅的时候,就知道王氏动手了。他想王氏蛰伏了这么久,才动手,还用上了现在为数不多可以真心对她的小丫鬟,自然谋求的不是让贾政、让贾家身败名裂的打算,估计是有一个需要很久才能完成的计划。
贾赦对这种即将发生在贾存周身上的倒霉事情并不打算提醒,他对让这种事情发生反而是乐见其成,反正也无伤大雅,只是可怜了这个金梅,如果金梅向他或者观竹求助,他肯定会帮她一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金梅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吭声,好像是真的认命,就这么受王氏摆布了。
而金梅怎么可能真的认命呢,她本来已经和府里的一个小厮汪大要商议订亲了,太太之前也许诺会放她出府。汪大都和她说好了,要等着她出府之后,就去她家提亲。人啊,一旦有了希望,在绝望来临的时候才会更加疯狂。
金梅心里只有汪大,那位政老爷就算是天上的仙君,都不会让她心动半分,更何况当初政老爷踢王夫人的时候,她也守在一旁,怎么可能对这个男人有任何好感。
不在绝境中放弃,就在绝境中疯狂。金梅按照王氏的吩咐,女扮男装地混进了去金陵的船,她努力让自己不起眼,躲在了汪大的身后。她一向胆子很大,在府里没机会,在这船上,她也要去求求伯爷,如果伯爷能同意她的主意,那她一切都有盼头了。
如果伯爷不同意,她就和汪大跳了这江水,做一对亡命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