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夏雨走得飞快,又一年秋叶凌乱了长安。通过层层叠叠的回廊,阿娇看到明亮的瓦当流出来自太阳的金光。风与叶的缠斗激荡出淋漓回声,飞鸟都要飞光了,蝉虫也止住鸣叫,因此树叶被晃动的声音就显得更加凄厉。明明还没有一场雨,她的眼底心里已经是彻底凉透。

    梁王的使者如今频频出现在长安,他们发现事情并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顺利,皇帝似乎打定主意要在母亲窦太后驾崩后给予同母弟弟雷霆一击。朝臣说皇帝的脸色像是堆满雨珠的乌云,只等待狂风的降临,好让自己痛快宣泄多年不满。

    流言蜚语和金簪草的种子、梁王使者的黄金一起流窜到长安达官显贵的府邸中,馆陶公主手持团扇的影子和盆花婆娑的花影在帷幔后肆意倾斜,凌乱成几段模糊的枝杈。她玩味地对梁王使者韩安国说:“事情不一定就会那么糟糕,还记得吴王刘濞吗?在自己儿子被我们皇帝用棋盘打死后,他很长一段时间拒绝朝见文帝,一度打算谋反。”

    馆陶公主挑起她面前用来遮挡自己和外臣的帷幔,随着轻薄绉纱的脱落,韩安国惊讶发现多年来在阴谋和诡计中浸淫的公主丝毫没有衰老痕迹。她步调轻快,用一种柔和而坚定的语气对韩安国说:“为此文帝拘留所有为吴王说情的人,一一拘捕治罪。”

    坐在一旁的隆虑侯漫不经心道:“可是吴王并没有在文帝时期谋反。”

    馆陶公主笑着点点头,她拉长了调子慢悠悠说:“那是因为最后一批来自吴国的使者劝住了文帝。使者告诉文帝,太过洞察世情和追捕深水中的鱼一样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吴王心怀怨气又拥有大片的封国、士卒和钱财,将他的所有阴谋都看穿可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所以文帝,我的父亲,选择了忍耐。”

    馆陶公主看向韩安国,“现在皇帝和文帝犯了同样的错误,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和一双能看清海面下鱼群的眼睛都是招致祸患的源头,如果梁王能听懂我说的话,那不久后就让他来长安见我。”

    隆虑侯似懂非懂,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秦楼楚馆里搔首弄姿的女人是他的心头肉,而韩安国立刻就领会了馆陶公主隐藏在话底的意思,他微笑着对馆陶公主说:“可是这只能消除陛下一部分的火气,在惊慌过后,还需要有人安抚他。”

    馆陶公主摇摇头,“那就不是我可以替你做的了,将军,梁国多的是能人辩客,您应该去请他们。”

    天边落日融云落金,壮美的红色烧坠大片云彩。高高的桂花树婆娑着嫩黄色的花影和介乎紫红色的夕阳,地面上的宫殿和花草无一例外都被这无孔不入的光彩侵染。皇太子刘彻如今化身即将被推入墓室的画壁,精心涂抹过颜色,着力雕琢过人物,映照出黄昏前后浓烈鲜艳夕阳的同时,又感受到墓室冰冷死寂的气息。

    “很高兴您告诉我这一切。”皇太子对母亲道,他对王皇后一直以来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尊重和生疏,他的面孔中有来自母亲的秀美,肢体和语言却总是想和母亲分道扬镳。

    王皇后轻轻一叹,不留痕迹地打量儿子的神情,猜测他的心情,“梁王、太后、皇帝、馆陶公主,这四个人是流着同样血脉的亲人,我作为一个外人注定不可能插入他们的战局。而你,作为一个弱势的太子,也应该察言观色,小心行事。”

    她嘱托儿子,“你可以当作外面无事发生,这是最稳妥的办法。”她们两个人在临江王死时也是这么做的。

    “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王皇后看向四面敞风飘着风尘的亭外,阿娇正在黄花外驻足等着丈夫回到她身边。可能也听到外面的风声,她的面容中有稍许的焦虑,但算不上惊慌失措。现在什么也动摇不了她的地位,馆陶公主在窦太后、皇帝、梁王之中越是如鱼得水,她的地位就越是水涨船高。

    阿娇完全没意识到对于王皇后来说,梁王和故去的临江王都是她潜在的敌人。馆陶公主的首鼠两端注定不能令王皇后开颜,也辜负了皇帝将她许配给刘彻的深意。夕阳可以在云彩上晕彩变化,但人不可以朝秦暮楚。阿娇行走宫廷之中,却并不是属于宫廷的女人,既学不会口蜜腹剑心口不一,也不能默默忍受苦难,却偏偏有着强烈的爱恨和狂热的心。

    王皇后用玩味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儿媳,“儿子,你可以尽情对你身后这个女人好,但是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你,就是为了让你别真心爱上她。同样的,以后你登基成为新的皇帝,大可以将少府中的钱财赏赐给馆陶公主,但是千万别给她哪怕一丁点权力。”

    王皇后靠近儿子,她真心实意地告诫他,“陛下对馆陶公主不薄,但是在关键事情上馆陶公主从没有和他站在一起过。邓通无足轻重,但是梁王非同一般。她不止一次为梁王说情,坐视梁王势力的壮大,只是为了讨好自己的母亲窦太后,为自己博一个贤名。”

    “她是一个完全被私利驱动的人,做事完全没有顾忌,她的儿子和她一个德行,是两个浪荡子。如果你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她,那你就等死吧。不,等到了那一天,死可能还是一件容易事,心碎可比死痛苦多了。”

    刘彻偏开头,“那我可以相信谁?平阳公主还是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已经嫁到陈家,我同母可以信任的姐妹不多了。”

    王皇后似笑非笑,“你在逃避什么?你明明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我要你宠阿娇,但是我不要你爱她。我派到你身边的小黄门告诉我你很依恋她,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你都围绕在她身边,一刻也不舍得分开。”

    刘彻回避了母亲的话题,“我将来可以信任谁?”

    王皇后深深注视刘彻,她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对他说:“当然只有我。彻儿,母亲只有你一个儿子,这点你比陛下幸运得多,兄弟越多意味着烦恼越多,你同父的兄弟多但你同母的兄弟没有。在父亲的心中你是可以被替换的,但是在母亲这里,你独一无二。”

    刘彻忍住不去看阿娇的冲动,回答王皇后,“您的恩德我不会忘记,等到你和我得偿所愿的那一天,您会得到比预想中还要丰厚的回报。”

    王皇后后退一步,她有些沮丧地发现自己儿子和自己又远了一步。她冒着生命危险从梁王和栗姬的妒火中为取来儿子取来皇位,但是却没想到儿子在很多事情上对她尊敬却不亲近。未来皇帝的宠幸总有人要去享受,那些人很可能不是她和她的家族,而是阿娇和她的家族。

    随着年老色衰,她在皇帝身边的地位已经被馆陶公主送来的美人取代,她惟一能真正把握的只有儿子。强烈的不甘促使她越发平静的微笑,只有抓着扇子的手指绷紧关节,攥得发白。

    刘彻似乎感受到母亲的失落,他安慰王皇后,“没有儿子会背叛母亲,惠帝不能,文帝不能,陛下不能,我也绝无可能。您的担忧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王皇后笑了一声,她状似无意地说:“前段日子我听人说你到处找书,现在找到了吗?”

    “找到了。”

    “能告诉我上面写了什么吗?”

    刘彻回避了母亲的目光,“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也忘了那是什么书了。”

    来自齐国的王先生已经八十岁,头发胡子在岁月磋磨下已经快要全部掉光。他年轻时被认为谋略过人,年老后却常常一言不发看庭前花影婆娑。

    邹阳从梁国到长安,再从长安回到梁国,几个月的行程令他身心俱疲。他拜访的人告诉他自己无能为力,还没有回到梁国,他就发现自己对于梁王的处境束手无策。在返还梁国途中,他再次拜访居住在齐国的王先生,“臣①将西行,为梁王和皇帝兄弟二人和好如初,贡献绵薄之力。先生足智多谋,看事深远,有什么话想要说给我吗?”

    王先生像是睡醒了一样看着邹阳:“天下诸侯王没有几百也有几十,您为什么铁了心跟着几次三番要杀您的梁王呢?”

    邹阳轻笑道:“天下诸侯王虽多,但是值得依附的不多。他们当中行事乖僻杀人如麻的不知凡几,梁王知人善用,已经算是当世豪杰。何况比起皇帝对晁错,梁王对我已经算是情深意重。”

    王先生说:“韩安国不是已经请求长公主代梁王向皇帝道歉了吗?我听说田叔也请求皇帝,为了太后不要追究梁王的过错。”

    “话是这样没错,但是那不意味着皇帝原谅了梁王,他只是暂时饶过梁王。梁王还有五个儿五女,他一旦成为汉廷的罪人,他的儿女也必定无法保全。即使梁王不顾及他作为诸侯王的尊严,难道他还能放弃他的儿女吗?”

    王先生无可奈何的叹息:“现在指责梁王已经晚了。”王先生看着被风吹动的树影,发现衰朽的自己如庭前那一截朽木,失去所有活力,经受不起命运哪怕一次的颠簸和戏弄。“可惜那些被梁王杀死的大臣,他们也有儿女亲眷,他们远比梁王的子女更无辜。”

    邹阳深深向王先生俯下身,热泪从他眼眶滴落到坐席,“请您和我说一句能帮到梁王的话吧。假如梁王皇帝兄弟失和,那对天下来说也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

    王先生避开邹阳的目光,“难道你是真的不懂吗?谁做了你和梁王的朋友,谁就是陛下和袁盎那些惨死大臣的敌人。我老了,我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像一块烂掉的木头不能再经受雕琢,我想不出什么你想要的主意。”

    邹阳啜泣着将眼泪滴到柔软的席子上,许久,他才张着有血丝的眼睛向王先生告辞。临走的时候他放下梁王送给他的五百斤黄金,“您下次过寿的时候,我可能还留在长安为梁王奔波。所以我先把金子留在您这里,省得以后赶不过来。”

    王先生心知他这是怕梁王被皇帝问罪后,他也被牵连。到时候他身系囹圄危在旦夕,未必能赶来为自己祝寿。他看着邹阳即将远去的身影忽然叫住他,邹阳知道他有事要吩咐,立刻停下马车。

    “我老了,年轻时没有混出什么大名堂,老了更不重用。前先日子想要献上一些自己的计策,但自认为众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也做不到,众人不敢得罪的人我也不敢得罪。我自认为才疏学浅,但如果你要西行到长安,一定要见见王长君,我见过的士人当中无论是才智还是身份,没有可以超过他的。”

    邹阳心中一跳,“您有这样的嘱托,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当然要遵命,只是您要我拜访的客人究竟是谁?长君听上去像是这位先生在他家中的排行。”

    王先生吩咐家人将五百斤黄金重新拉到邹阳车上,“那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贵人,您留着黄金才能见他一面。”他怕邹阳听不懂,着重重复了话中的贵人二字,“一位真真正正的贵人。”

    一路上邹阳都在喃喃自语,他不记得朝廷中有一位列侯或关内侯叫这个名字,也不记得皇帝有亲近臣子的名讳接近这三个字的发音。“王长君听上去怎么有点像窦长君……窦长君是当今窦太后的亲哥哥,那么王长君是……”他立即叫住了车夫,“我们不要回梁国了,直接到长安去!我要再去拜访拜访一位名叫王长君的贵人!”

    天下姓王的人千千万,没有封侯拜将却被王先生特意指出来的长君,只可能是王皇后和故去小王夫人同父同母的兄长王信。皇帝几次三番想要封他为盖侯,但碍于太尉周亚夫的阻碍,总是不能如愿。

    黄金在长安像是流水一样花干,梁王如今深陷泥沼,他的使者也被长安贵人频频拒绝。邹阳只好用黄金开道,在最困窘的时候,他花完了历年来梁王给予他的所有赏赐,冒昧拜访馆陶公主请求她暂时接济一点。

    他见不到王信,也不知道他的喜好和痛点,只清楚他是一个行事荒诞的人,和两个妹妹一样有着一副好相貌。他从游走在达官显贵之家的游侠、商贾和娼女那里打听了不少事情,在长安贵人的宴会中流窜的流言蜚语中,隐隐约约看到对方一点影子。在所有真真假假的传说中,有一个流传最广也最耸人听闻的,说他的门客夜里醉酒,烧损一家人的房屋。

    那姓金的一家人都死在大火之中,槐里县县令穷搜王信门客,最后在一处密林中看到对方悬挂在树上的尸首。

    娼女绘声绘色地说:“有人看见那门客背后有伤痕,怀疑他是被人杀了吊在树杈上。”

    邹阳问:“那和远在长安的王信有什么关系呢?”

    娼女抿嘴一笑,“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据说在那门客走前王信给了他五百斤黄金,死后又赠送他家人五百斤黄金。更微妙的是,门客走前说自己要回家探亲,却没有回自己老家,倒是一个转身到王信老家去了。大家都说,他是替王信去寻仇了。”

    邹阳心里一动,问对方,“王信在槐里有什么冤家仇人?能值得他花一千斤黄金买对方的命?”

    娼女眉头紧蹙,“那谁能知道呢?王信年幼丧父,母亲又改嫁,估计在乡里没少受欺负。说不定就是为这事儿杀的人。”她努努嘴,邹阳就又放下一串邓通钱,她有些气恼地说:“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长公主和太后又给了你许多银钱,这么一点铜币,你也好意思用来打法人。”

    邹阳淡淡道:“我给的少也该怪你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你还牵桥搭线帮我认识不少人,现在介绍给我能用的人越来越少,骗钱的倒是越来越多。你要是不想要,那就放下算了。”

    娼女又气又急,但也知道邹阳如今凭着太后、馆陶公主的财势已经在长安立足,只好冷笑道:“我等你求我的那一天。”

    邹阳径自丢下她离去,撬开用匕首刃撬开梁王和王先生分别寄给他的木函。木函状似鲤鱼,一盖一底均用鲤鱼形的木板拼接而成,里面装着写有字迹的薄薄丝帛。邹阳打开其中装有梁王信的木函。梁王在信中从容说自己知道他在长安不易,为他送了三千斤黄金,过几日就从梁国拉过来。另外又提到邹阳欠馆陶公主的人情和金银,告诉邹阳不必放在心上,这个人情梁王和窦太后已经帮他还了。信的末尾除了让他注意餐饭,小心风寒,再无其他话。

    另一封则是王先生送来的,里面提到梁王替邹阳送他五百斤黄金,梁王自己又送上一千斤黄金为年迈的王先生祝寿,一个字也不提王先生当初吞吞吐吐提出的主意。王先生在信中感慨说:“梁王恢弘大度,倒是有高祖遗风。”

    邹阳看了信心中五味杂陈,这么些年侍奉梁王,因为反对梁王争继大统,常被梁王宠臣羊胜等人排挤,几次三番入狱,说他对梁王一点怨恨也没有绝对是假的,但想到梁王对自己的信任和慷慨,心中也一点也想不起当初的不快,只有对君臣相得之情的感激。

    当年高祖刘邦与项羽等十八路诸侯交锋,交给陈平离间项羽群臣的黄金也不过四万斤,袁盎向文帝痛陈僭越尊卑秩序的利害,从慎夫人得到的黄金仅有五十斤。他来长安一件事还没有干成,就快花掉八千斤黄金,梁国再富庶,也禁不起他这样消耗。

    窦太后命魏其侯带来她的令书,魏其侯虽然与梁王之间有过不快,但是出于窦太后的命令,还是愿意带着邹阳拜会王信。

    王信的府邸中挂满了幔帐,窗边柱前一片白色的绡纱在晃。王信没有跪在席前等他们,而是慢悠悠挑起幔帐,看自己的脚能不能完全躲在里面。他一面反复掀开幔帐,一面对他们说:“魏其侯知道吗?春秋时候的齐襄公就是因为脚露在幔帐外面,才被逼宫的公孙无知抓住,乱刀砍死。”

    邹阳心中一惊,知道王信和传闻中一样怪诞乖张。他话中的齐襄公是春秋时齐国君主,性情无常,曾经杀死受自己指使摔死鲁桓公的公子彭生,最后先遭公子彭生索命,后遇公孙无知逼宫,惨死贝丘。梁王也曾逼死忠于自己的公孙诡、羊胜二人,王信指出这一点,像是盼着梁王和齐襄公一样不得好死似的。

章节目录

云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孙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孙升并收藏云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