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 章
第二天,众人吃过早饭,便向那大山进发。
一路上,管家充当导游,讲解着这山的形状,
“这山绵延八百里,过了这边的山坡,下去是一个大峡谷,峡谷内有两座山平地而起,虽然不算高,但这奇境在西北比较罕见,古人传这两山内有仙人修炼,留有仙迹,不少文人才子、商人游客,不论过路还是踏青,都喜欢到这儿看看,沾沾仙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查蓉点头,听他继续说下去。
“山下有温泉,有农人挑了鸡蛋去做温泉蛋现卖……”
许秋娘忙问道,
“味道怎么样?真能吃吗?”
管家点头道,
“当然能吃,而且蛋心刚刚熟,嫩滑得很!”
三个女子,除了查蓉,另两个都没见过真温泉,这话说得,许秋娘和梅花都蠢蠢欲试。
倒是查蓉问道,
“既有神迹,这山上,总有什么寺庙道观之类吧?”
管家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仍继续道,
“山腰处有座寺庙,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名叫宝定寺……就是,最近正在修整,不太方便进去……”
西北地界的千年古寺定然另有一番味道,三女都很期待,就是看管家的样子,貌似兴致不高。
“那就可惜了……”
许秋娘和梅花感叹道。
她两人都没注意到之前管家脸上的不自然,查蓉眼睛虽没正脸看他,但余光却一直没离开他。
这宝定寺,能让管家这样推三阻四,不知有些什么特别的东西……
“倒是另一边山脚,有一间道观,不过地方窄小,年久失修,只剩一个老道在守着。”
嗯,能不改初心安守清贫,是心性坚韧之辈。
查蓉不动声色,默默随着大队前行。
一路上都是平地,前方一座大山拔地而起,许秋娘和梅花从没见过如此雄壮的山势,均啧啧称奇。
走到山前,管家贴心地准备了拐杖,给三女登山。
行囊自有家仆背着,一行人下了马轻装上阵,说说笑笑,没多久便到了山腰。
山腰处有块较为平整的地方,一边有座凉亭,管家问过查蓉,招呼着众人进去休息。
许秋娘和梅花站在亭内远眺,下面一马平川,道路交错,房屋林立,许秋娘道,
“这山当真古怪,周围都没有山,就它突然长了出来,还长得那么高壮……”
管家点头感叹,
“是啊,全靠了这山,山脉一直延绵到边关。北绒铁骑强悍,我军靠着这天险,才能多次稳守国门。”
听到这句话,二女肃然起敬,忙细问究竟……
查蓉无兴趣听他们说话,自顾自走出亭子,看不远处,有个中年大叔带着个十岁出头的女娃儿上来,正放下担挑,在树边摆摊卖大饼。
见他们衣衫褴褛,满面尘土,查蓉缓步上前攀谈,
“大叔,挑担上来那么辛苦,这儿生意可好?”
大叔腼腆笑笑,
“现在天儿开始凉了,再冷些就没人来耍了,趁着你们还来,再多卖几天。”
确实,刚才上山,见到几个书生模样打扮的结伴上山。
看到一旁那女娃儿又干又瘦,查蓉心生不忍,对大叔道,
“我要二十个饼子,麻烦帮我包一下。”
大叔一听,高兴地应道,
“好嘞!”
现在游人少了,哪有人一买就买那么多的?
大单啊大单!
招呼女娃儿拿出油纸,自己掀开箩筐帮着查蓉包饼。
后面一阵轻盈脚步传来,同时响起的,还有一个娇滴滴的女声,
“我也要五个吧!”
“好!好!”
大叔忙应着,把包好的饼递给查蓉。
这姑娘会功夫,查蓉暗忖。
不过一过客,嗯!女的,眼下一条白绢蒙着脸,看那水灵灵的大眼睛,是个美人。
查蓉没多大兴趣,付了银子接了饼,抬步欲走。
(何悠悠手指一翘:渣姐,女的没兴趣?为何不效那野百合双宿双……
话没说完,就被查蓉打断:我只喜欢隔江犹唱《□□花》!)
哪知,大叔看了眼手中银子,急促道,
“这位姑娘,你有没有碎银子,我找不开哩!”
查蓉回头笑笑,
“不用找了,给娃娃买点好吃的!”
大叔愣了一下,忙拉着女娃儿千恩万谢。
查蓉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那蒙面的姑娘也如查蓉一样,给了银子也道“不用找了”。
转身向查蓉这边走来。
进了亭子,查蓉把饼给管家,让他分给家仆们。各人跟着她们仨,又牵马又背行李又陪玩,还无端行了一转山路,确实辛苦。
大家接了饼高兴地谢谢查蓉,开吃起来。
突然,大树那边传来一声呼喝,
“罗老三,你欠的一两银子今儿到期,别以为跑到这儿就能逃过去。”
亭子里的众人齐齐转头看向树下,刚准备进亭子的蒙面姑娘也一并转头看过去。
只见那大叔的箩筐被刚冲上来的粗陋汉子一脚踢翻,后面陆续跟来了四五个凶神恶煞的大汉。
箩筐被打翻了,饼子散得满地都是,大叔忙与女娃儿上前捡起。
只是刚走到箩筐边,女娃儿就被后面冲上来的汉子一手拉走,
“你没银子还,就拿女儿抵……”
没两下子,女娃儿就要被他拉进那大汉堆里。
女娃子吓得哇哇大哭,踉跄着打向那大汉,
“爹爹,爹爹……救我!”
只是她那小小力气,打到大汉身上就如挠痒一样,大叔忙上前下跪,
“我有银子还,有银子还,快放手!”
哦?有钱还?
在场的几个大汉都挺奇怪的,看这罗老三没吃没穿的,每天上山卖饼,能赚几个钱?不外乎就想山上卖贵个一文钱。
今日来催债,他们兄弟爬山爬了个半死,不讨点什么,都对不起自己。
大叔拉过女娃儿到自己身手,摸出来刚才买饼赚得的银子,那是查蓉给的,
“这儿一两银子,各位大爷,把借据还给我吧……”
“一两银子?”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粗鲁的笑声传来,而后其中一人道,
“你借的是一两,还哪能还一两,哈哈哈哈,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
……
一路上,管家充当导游,讲解着这山的形状,
“这山绵延八百里,过了这边的山坡,下去是一个大峡谷,峡谷内有两座山平地而起,虽然不算高,但这奇境在西北比较罕见,古人传这两山内有仙人修炼,留有仙迹,不少文人才子、商人游客,不论过路还是踏青,都喜欢到这儿看看,沾沾仙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查蓉点头,听他继续说下去。
“山下有温泉,有农人挑了鸡蛋去做温泉蛋现卖……”
许秋娘忙问道,
“味道怎么样?真能吃吗?”
管家点头道,
“当然能吃,而且蛋心刚刚熟,嫩滑得很!”
三个女子,除了查蓉,另两个都没见过真温泉,这话说得,许秋娘和梅花都蠢蠢欲试。
倒是查蓉问道,
“既有神迹,这山上,总有什么寺庙道观之类吧?”
管家脸色有一瞬间的不自然,仍继续道,
“山腰处有座寺庙,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名叫宝定寺……就是,最近正在修整,不太方便进去……”
西北地界的千年古寺定然另有一番味道,三女都很期待,就是看管家的样子,貌似兴致不高。
“那就可惜了……”
许秋娘和梅花感叹道。
她两人都没注意到之前管家脸上的不自然,查蓉眼睛虽没正脸看他,但余光却一直没离开他。
这宝定寺,能让管家这样推三阻四,不知有些什么特别的东西……
“倒是另一边山脚,有一间道观,不过地方窄小,年久失修,只剩一个老道在守着。”
嗯,能不改初心安守清贫,是心性坚韧之辈。
查蓉不动声色,默默随着大队前行。
一路上都是平地,前方一座大山拔地而起,许秋娘和梅花从没见过如此雄壮的山势,均啧啧称奇。
走到山前,管家贴心地准备了拐杖,给三女登山。
行囊自有家仆背着,一行人下了马轻装上阵,说说笑笑,没多久便到了山腰。
山腰处有块较为平整的地方,一边有座凉亭,管家问过查蓉,招呼着众人进去休息。
许秋娘和梅花站在亭内远眺,下面一马平川,道路交错,房屋林立,许秋娘道,
“这山当真古怪,周围都没有山,就它突然长了出来,还长得那么高壮……”
管家点头感叹,
“是啊,全靠了这山,山脉一直延绵到边关。北绒铁骑强悍,我军靠着这天险,才能多次稳守国门。”
听到这句话,二女肃然起敬,忙细问究竟……
查蓉无兴趣听他们说话,自顾自走出亭子,看不远处,有个中年大叔带着个十岁出头的女娃儿上来,正放下担挑,在树边摆摊卖大饼。
见他们衣衫褴褛,满面尘土,查蓉缓步上前攀谈,
“大叔,挑担上来那么辛苦,这儿生意可好?”
大叔腼腆笑笑,
“现在天儿开始凉了,再冷些就没人来耍了,趁着你们还来,再多卖几天。”
确实,刚才上山,见到几个书生模样打扮的结伴上山。
看到一旁那女娃儿又干又瘦,查蓉心生不忍,对大叔道,
“我要二十个饼子,麻烦帮我包一下。”
大叔一听,高兴地应道,
“好嘞!”
现在游人少了,哪有人一买就买那么多的?
大单啊大单!
招呼女娃儿拿出油纸,自己掀开箩筐帮着查蓉包饼。
后面一阵轻盈脚步传来,同时响起的,还有一个娇滴滴的女声,
“我也要五个吧!”
“好!好!”
大叔忙应着,把包好的饼递给查蓉。
这姑娘会功夫,查蓉暗忖。
不过一过客,嗯!女的,眼下一条白绢蒙着脸,看那水灵灵的大眼睛,是个美人。
查蓉没多大兴趣,付了银子接了饼,抬步欲走。
(何悠悠手指一翘:渣姐,女的没兴趣?为何不效那野百合双宿双……
话没说完,就被查蓉打断:我只喜欢隔江犹唱《□□花》!)
哪知,大叔看了眼手中银子,急促道,
“这位姑娘,你有没有碎银子,我找不开哩!”
查蓉回头笑笑,
“不用找了,给娃娃买点好吃的!”
大叔愣了一下,忙拉着女娃儿千恩万谢。
查蓉摆了摆手,转身离去。
那蒙面的姑娘也如查蓉一样,给了银子也道“不用找了”。
转身向查蓉这边走来。
进了亭子,查蓉把饼给管家,让他分给家仆们。各人跟着她们仨,又牵马又背行李又陪玩,还无端行了一转山路,确实辛苦。
大家接了饼高兴地谢谢查蓉,开吃起来。
突然,大树那边传来一声呼喝,
“罗老三,你欠的一两银子今儿到期,别以为跑到这儿就能逃过去。”
亭子里的众人齐齐转头看向树下,刚准备进亭子的蒙面姑娘也一并转头看过去。
只见那大叔的箩筐被刚冲上来的粗陋汉子一脚踢翻,后面陆续跟来了四五个凶神恶煞的大汉。
箩筐被打翻了,饼子散得满地都是,大叔忙与女娃儿上前捡起。
只是刚走到箩筐边,女娃儿就被后面冲上来的汉子一手拉走,
“你没银子还,就拿女儿抵……”
没两下子,女娃儿就要被他拉进那大汉堆里。
女娃子吓得哇哇大哭,踉跄着打向那大汉,
“爹爹,爹爹……救我!”
只是她那小小力气,打到大汉身上就如挠痒一样,大叔忙上前下跪,
“我有银子还,有银子还,快放手!”
哦?有钱还?
在场的几个大汉都挺奇怪的,看这罗老三没吃没穿的,每天上山卖饼,能赚几个钱?不外乎就想山上卖贵个一文钱。
今日来催债,他们兄弟爬山爬了个半死,不讨点什么,都对不起自己。
大叔拉过女娃儿到自己身手,摸出来刚才买饼赚得的银子,那是查蓉给的,
“这儿一两银子,各位大爷,把借据还给我吧……”
“一两银子?”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粗鲁的笑声传来,而后其中一人道,
“你借的是一两,还哪能还一两,哈哈哈哈,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