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湍急迸流的江上,有一只孤鹰低掠过江水。在它踩上潮头的那刻,双爪一跃而升,继而长啼没入天际。
江之北有深山一片,连绵十二峰,其名孤萤。
孤鹰飞进孤萤山,收了双爪,停在其中一峰顶的凉亭上。停内坐了两个仙风道骨的老者,一着道袍,一携棍拐。
“这段时间,该要碰上了。”道袍老者道。
他执白子,一子方落,盘上局势便瞬息调转。而他对面的人见此,捏着黑子迟迟不肯落下,亭上的鹰低低叫了声,似是在催促。
半晌,那人盯着棋局,随意接了句:“也不知道会是谁先认出来。”
“这谁能知道呢。”道袍老者抬眼,江水奔流便在他眼底。
“落子吧。”他侧目瞧那人。
黑子在棋盘上敲了两下,随即被丢回棋篓里。
“罢了罢了,落子无悔,于我来说残局已定,这局算了。”他站起来,眼风扫了下搁置在一边的棍棒,走到道袍老者身边,与他同站,“和你下棋,十局里我能赢一次,就不错咯。”
道袍老者一声笑过,不言。
此峰最高,江上那巍巍颤颤的吊桥及目可见。那人负手身后:“只是不知道你那另一盘棋,能不能成啊。”
亭上的鹰又叫了两声。
道袍老者慈目看着江对面,淡淡道:“阿筠,别叫。”
一江犹如天堑隔开两国,江之南的那个,叫做芦国。
此刻,芦国磐石关外,一座废弃的竹屋内,有个女子嘀嘀咕咕检查完身上的衣服,长舒一口气:“还好还好,衣服还没湿多少。”
夏时变天可快,上一秒艳阳晴空,下一秒便能乌云万里。
空中忽然滚过一声闷雷,一道浑厚的声音在柳静姝身后响起。
“你是谁?”
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柳静姝转过身来,看见了一个穿着得体的中年男子。
他目露警惕,语带提防。
柳静姝反松了口气。这人看上去虽有些神经,但衣着暗藏的贵气掩不住,想来是将自己当成了什么打家劫舍的毛贼。
她眼咕噜一转,摊了摊手以表清白:“就是一路过躲雨的人。”
“可我见你,好似在翻找些什么?”男人紧盯着她,语气不善,“真是躲雨也就罢了,用的着四处乱翻吗?”
真是莫名其妙。
柳静姝理直气壮道:“这雨不知会下到何时,而我只是查看这地方是否可以过夜,怎么不行?”
男人狐疑地将她打量一番,片刻后,他走到一张破旧的桌子边坐下。
老神在在道:“行了,你走吧。”
“这是我的屋子,不欢迎任何陌生来客逗留。”
柳静姝丢了一个难以言喻的眼神给他——这屋子一看就是没人居住许久了,要说是他的,鬼才信。
不过……
她回以同样的目光打量这人。
他看上去是个有钱人,难道不喜欢和人共处,所以把自己赶出去,是想独自霸占这里躲雨?
思及此,柳静姝觉得还可以挣扎一下。
“那什么,雨下得这么大,我出不去。”
未料男人直接掏出了腰间的匕首:“姑娘可不要不识好歹。”
柳静姝吓了一跳,眼疾手快地趴上门框:“行行行,我走我走!”
一溜烟跑出了门。
“哼!”男人冰冷地盯着她离去的方向,随即打开一个暗格,见东西还在,又是一声冷哼。
开了窗,手一挥,一只飞镖极速朝柳静姝飞去。
淋成落汤鸡的柳静姝浑然不觉危险靠近,便在镖靠近的刹那——“铛!”
几乎同时,三只飞镖短暂地碰撞了下,先后不一地落到了地上。
“嗯?”
“谁?!”
远处不同方向,两道声音同时响起,带着一股不相上下的意外。
柳静姝扭头见地上的镖,感觉脖子一阵凉飕飕。这人居然想要她命?!
滂沱大雨中,她见竹屋的门被“砰”地关上。目瞪口呆了片刻,急忙反应过来,头也不回地朝林子深处跑去。
竹屋内,男人透过窗隙见到柳静姝跑远的身影,深思起来:“这个人,身份不简单。”
四周林子里,正有三人匆忙起身。
他们脚点林间叶,悄无声息跟上了跑在前面的柳静姝。
其中有个活泼少女道:“刚刚好像有另一只镖救下了小堂主?”
身旁有人接话,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是骑马的那两个人,看样子似乎是军营里的。”
另一人沉默不语。
男人偷瞄了她一眼,轻咳一声道:“只是不明白,他们又为何要出手?”
“嗐,管他呢!”
雨越下越大,官道上骑马而去的两人淋了满身湿,在一声声闷雷里,略靠前的男人脸色一分分白了起来。
他身后,京都府尹之子曹荀问:“你为什么要救那女子?”
“见她有些眼熟。”
“只是眼熟?”曹荀狐疑。
面前这人与自己同一时间入职岽慕军,能在短短四年之内一跃成为将军,谨慎果决必不可少。
如今战事吃紧,他毫无理由救一个不相识的女子,若只说眼熟,他才不信!
正欲再打探下去,面前人挥手打断他,道:“前面似乎有座破庙,先去那躲雨,酉时前应该能到关口!”
“行!”
两人驾马朝前去,溅起的雨水四散开一路。
那破庙早已荒废,墙壁和屋檐都因为年久失修显得破败不堪,在墙角夹缝里长出来的藤蔓,爬上墙壁,好高一截。
柳静姝急忙冲进庙里,终于有个能好好躲雨的地方了,她卸下包袱,松了口气。
想到刚才那支镖,不禁涌上一股后知后觉的恶寒。
“今天有些晦气。”她下判断,手往身上摸去,打算给自己卜上一卦。
“一言不合就动手,不就是借个屋子躲场雨而已,至于就动刀子吗?”她嘀嘀咕咕起来,心里不禁合对起之前那一卦来——明明是吉啊!
“什么深仇大恨?还好本姑娘跑的快。”
下一秒,天际响起巨大的“轰隆”声,与之同来的,是破庙门被撞开的一声“哐当”。
柳静姝傻了眼,呆愣愣看着突然闯进来的两个人。
只见其中一人行云流水地跪在了她的面前,姿势狼狈。她嘴角一抽,朝那人身边看去。
抱着剑的曹荀尴尬地扯开一个笑。
柳静姝仔细看过两人的脸,确定都不是那个要她命的中年男子。
思忖片刻,她说:“你这是……前来拜佛?”
说罢不确定地往后看了一眼佛像,继而朝旁让了一步,将整个佛像都露了出来。
“有伤在身,惊扰到姑娘了。”跪倒在地的那人抬头看向柳静姝道。
“没事。”
柳静姝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边上那个好似在憋笑的男子。
忽听跪着的那人咬着牙,极为小声地朝身旁人道:“还不扶我起来。”
曹荀连声应过,忙上前扶人,背对柳静姝的那刻,他揶揄地朝沈牧仪做了句口型:你有伤在身。
有个屁的伤在身。
沈牧仪脚下踉跄一步,假意又摔了一下,便这一下,曹荀挨了他一拳。
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受伤的人。
他“虚弱”地扶着佛像站好,朝曹荀使了个眼神:“大家都淋湿了,你去生个火,免得到时候都着了风寒。”
曹荀一挑眉,应道:“行。”
不多时,他便抱来一堆半湿半干的木材,夹杂着好不容易找来的干草,艰难地生出了火苗。
三人围坐在一起。
外面雷声起起伏伏,沈牧仪的脸在火光里分分白了下去。
他拨动了干草,没话找话道:“姑娘可是一人来这边?最近战乱,可不太平。”
脑中却回想起方才的事来。
刚刚是他救了她一命,但救她一命的,不止他一个。
她身后为什么会有人跟随?且她还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
沈牧仪思绪刚发散开来,便听她回道:“本姑娘擅趋吉避凶,闯荡江湖这三年以来,从未碰上过任何危机。”
说着她摸出了腰间的扇子,晃了一晃。
这是柳静姝惯有的动作,就像那些招摇撞骗的算命瞎子,她浑身透着一股不靠谱。
沈牧仪刚想拐弯抹角说上一句“当真如此?”,便被那扇子引住了目光。
有些眼熟。他心道。
扇子随着柳静姝的动作被打开了,沈牧仪再仔细一看,便看见扇子右侧题着三个轻狂的大字——“夏青雷”
他一怔,从前种种浮上心头。
艰难摁下起伏的情绪,他道:“能否请问姑娘,这扇子从何而来?”
“你问扇子?”
柳静姝目光慢慢从柴火堆挪到了自己手中,见她这般神色,沈牧仪还以为是不愿意说,忙掩饰道:“当然,姑娘若不愿意说,不说即可。”
只见她摆了摆手:“没什么不愿意的。”
又将扇子举起来,扇面在暖光下被染上了橘红的颜色。
“这个啊,是我小时候一朋友送的。”
沈牧仪心头微动,再次试探问道:“看这扇子保存得极好,姑娘此次出门,难道就是为了来找寻这个朋友的?”
他的心在剧烈跳动,就在快要蹦出来的那刻,柳静姝的话如当头一盆凉水浇灭了他的不可置信。
“当然不是!”
沈牧仪一下便僵愣在原地。
曹荀的目光由两人之间来回跳动,心中已然有几分明白自家将军今日,为何这么不同了。
场面一下静住了,柳静姝倒是浑然不知,丝毫没看见沈牧仪眼中的错愕,以及一丝,难受。
她自顾自神色柔和下来。
想到那个人板着脸别扭地写下她给他取的名字,写完规规矩矩地将笔搁置好,偏生还要再解释一句“我真不是怕打雷”,她就觉得他真好玩。
明明怕得要死,却还要顾着面子,维持着他那个“冷冰冰”的外表。
雷有什么好怕的呢?
良久,沈牧仪整理好了失落的情绪,脸色惨白地维持着表象。
“那姑娘闯荡江湖是为了什么?”
她歪头想了下,答道:“为了……为了浪迹天涯啊!”
讲到这,她忽然有所感地看了眼脖上挂着的坠子。
暗自嘀咕着:“臭老道,说是下山见这江湖就能找到池溯的消息,找到池溯的消息就能知道这坠子的来历。”
“我倒是老老实实找了三年,就捞了两手空空的消息,真要命!”
她叽里咕噜讲得很轻,沈牧仪一个没听清,还以为她对“夏青雷”有什么意见。
忙问:“姑娘在说什么?”
“啊?”
忽然被打断了思绪,柳静姝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将这两人忘了,忙瞎找了句话搪塞道:“啊,我是想说,看你的样子,好像也没受伤啊?”
“噗!”曹荀忍不住了,刚想调侃沈牧仪糟了吧,便看见少年目光冰冷地向自己看来,仿佛在说:你再笑?
立马帮他找补道:“他只是轻伤,不碍事。”
“喏,就那。”曹荀指着门口道,“进门时候脚滑了一下。”
说罢还惋惜地补了一句:“男人嘛,要面子。姑娘你这么直白戳穿他,可不好哦。”
柳静姝尴尬地睁大了眼睛眨了两下,礼貌笑着应道:“这样啊,哈哈。”
心道这人情世故可是又学了一手。
沈牧仪端在那,僵着脸,心中后悔道:刚刚非要说个受伤干什么!
此时屋外——
三人可怜兮兮地缩在树上,皆用着外衣挡雨。
活泼少女道:“小堂主好像和屋里那两人聊得挺开心的?”
男子回:“是啊。”
少女眯起眼,试图不让雨干扰到自己的视线:“那两人,好像就是刚才出手救下小堂主的那两个。”
男子又回:“是啊。”
“喂!”她跳脚了,“我说你能不能说点别的!”
男子一无所觉:“?”
“好啊。”
“我真是……!”
“嘘——”那个从不出声的女人忽然打断了两人幼稚的谈话,“别吵,有人来了。”
“注意隐蔽,随时出手!”
江之北有深山一片,连绵十二峰,其名孤萤。
孤鹰飞进孤萤山,收了双爪,停在其中一峰顶的凉亭上。停内坐了两个仙风道骨的老者,一着道袍,一携棍拐。
“这段时间,该要碰上了。”道袍老者道。
他执白子,一子方落,盘上局势便瞬息调转。而他对面的人见此,捏着黑子迟迟不肯落下,亭上的鹰低低叫了声,似是在催促。
半晌,那人盯着棋局,随意接了句:“也不知道会是谁先认出来。”
“这谁能知道呢。”道袍老者抬眼,江水奔流便在他眼底。
“落子吧。”他侧目瞧那人。
黑子在棋盘上敲了两下,随即被丢回棋篓里。
“罢了罢了,落子无悔,于我来说残局已定,这局算了。”他站起来,眼风扫了下搁置在一边的棍棒,走到道袍老者身边,与他同站,“和你下棋,十局里我能赢一次,就不错咯。”
道袍老者一声笑过,不言。
此峰最高,江上那巍巍颤颤的吊桥及目可见。那人负手身后:“只是不知道你那另一盘棋,能不能成啊。”
亭上的鹰又叫了两声。
道袍老者慈目看着江对面,淡淡道:“阿筠,别叫。”
一江犹如天堑隔开两国,江之南的那个,叫做芦国。
此刻,芦国磐石关外,一座废弃的竹屋内,有个女子嘀嘀咕咕检查完身上的衣服,长舒一口气:“还好还好,衣服还没湿多少。”
夏时变天可快,上一秒艳阳晴空,下一秒便能乌云万里。
空中忽然滚过一声闷雷,一道浑厚的声音在柳静姝身后响起。
“你是谁?”
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一跳,柳静姝转过身来,看见了一个穿着得体的中年男子。
他目露警惕,语带提防。
柳静姝反松了口气。这人看上去虽有些神经,但衣着暗藏的贵气掩不住,想来是将自己当成了什么打家劫舍的毛贼。
她眼咕噜一转,摊了摊手以表清白:“就是一路过躲雨的人。”
“可我见你,好似在翻找些什么?”男人紧盯着她,语气不善,“真是躲雨也就罢了,用的着四处乱翻吗?”
真是莫名其妙。
柳静姝理直气壮道:“这雨不知会下到何时,而我只是查看这地方是否可以过夜,怎么不行?”
男人狐疑地将她打量一番,片刻后,他走到一张破旧的桌子边坐下。
老神在在道:“行了,你走吧。”
“这是我的屋子,不欢迎任何陌生来客逗留。”
柳静姝丢了一个难以言喻的眼神给他——这屋子一看就是没人居住许久了,要说是他的,鬼才信。
不过……
她回以同样的目光打量这人。
他看上去是个有钱人,难道不喜欢和人共处,所以把自己赶出去,是想独自霸占这里躲雨?
思及此,柳静姝觉得还可以挣扎一下。
“那什么,雨下得这么大,我出不去。”
未料男人直接掏出了腰间的匕首:“姑娘可不要不识好歹。”
柳静姝吓了一跳,眼疾手快地趴上门框:“行行行,我走我走!”
一溜烟跑出了门。
“哼!”男人冰冷地盯着她离去的方向,随即打开一个暗格,见东西还在,又是一声冷哼。
开了窗,手一挥,一只飞镖极速朝柳静姝飞去。
淋成落汤鸡的柳静姝浑然不觉危险靠近,便在镖靠近的刹那——“铛!”
几乎同时,三只飞镖短暂地碰撞了下,先后不一地落到了地上。
“嗯?”
“谁?!”
远处不同方向,两道声音同时响起,带着一股不相上下的意外。
柳静姝扭头见地上的镖,感觉脖子一阵凉飕飕。这人居然想要她命?!
滂沱大雨中,她见竹屋的门被“砰”地关上。目瞪口呆了片刻,急忙反应过来,头也不回地朝林子深处跑去。
竹屋内,男人透过窗隙见到柳静姝跑远的身影,深思起来:“这个人,身份不简单。”
四周林子里,正有三人匆忙起身。
他们脚点林间叶,悄无声息跟上了跑在前面的柳静姝。
其中有个活泼少女道:“刚刚好像有另一只镖救下了小堂主?”
身旁有人接话,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是骑马的那两个人,看样子似乎是军营里的。”
另一人沉默不语。
男人偷瞄了她一眼,轻咳一声道:“只是不明白,他们又为何要出手?”
“嗐,管他呢!”
雨越下越大,官道上骑马而去的两人淋了满身湿,在一声声闷雷里,略靠前的男人脸色一分分白了起来。
他身后,京都府尹之子曹荀问:“你为什么要救那女子?”
“见她有些眼熟。”
“只是眼熟?”曹荀狐疑。
面前这人与自己同一时间入职岽慕军,能在短短四年之内一跃成为将军,谨慎果决必不可少。
如今战事吃紧,他毫无理由救一个不相识的女子,若只说眼熟,他才不信!
正欲再打探下去,面前人挥手打断他,道:“前面似乎有座破庙,先去那躲雨,酉时前应该能到关口!”
“行!”
两人驾马朝前去,溅起的雨水四散开一路。
那破庙早已荒废,墙壁和屋檐都因为年久失修显得破败不堪,在墙角夹缝里长出来的藤蔓,爬上墙壁,好高一截。
柳静姝急忙冲进庙里,终于有个能好好躲雨的地方了,她卸下包袱,松了口气。
想到刚才那支镖,不禁涌上一股后知后觉的恶寒。
“今天有些晦气。”她下判断,手往身上摸去,打算给自己卜上一卦。
“一言不合就动手,不就是借个屋子躲场雨而已,至于就动刀子吗?”她嘀嘀咕咕起来,心里不禁合对起之前那一卦来——明明是吉啊!
“什么深仇大恨?还好本姑娘跑的快。”
下一秒,天际响起巨大的“轰隆”声,与之同来的,是破庙门被撞开的一声“哐当”。
柳静姝傻了眼,呆愣愣看着突然闯进来的两个人。
只见其中一人行云流水地跪在了她的面前,姿势狼狈。她嘴角一抽,朝那人身边看去。
抱着剑的曹荀尴尬地扯开一个笑。
柳静姝仔细看过两人的脸,确定都不是那个要她命的中年男子。
思忖片刻,她说:“你这是……前来拜佛?”
说罢不确定地往后看了一眼佛像,继而朝旁让了一步,将整个佛像都露了出来。
“有伤在身,惊扰到姑娘了。”跪倒在地的那人抬头看向柳静姝道。
“没事。”
柳静姝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边上那个好似在憋笑的男子。
忽听跪着的那人咬着牙,极为小声地朝身旁人道:“还不扶我起来。”
曹荀连声应过,忙上前扶人,背对柳静姝的那刻,他揶揄地朝沈牧仪做了句口型:你有伤在身。
有个屁的伤在身。
沈牧仪脚下踉跄一步,假意又摔了一下,便这一下,曹荀挨了他一拳。
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受伤的人。
他“虚弱”地扶着佛像站好,朝曹荀使了个眼神:“大家都淋湿了,你去生个火,免得到时候都着了风寒。”
曹荀一挑眉,应道:“行。”
不多时,他便抱来一堆半湿半干的木材,夹杂着好不容易找来的干草,艰难地生出了火苗。
三人围坐在一起。
外面雷声起起伏伏,沈牧仪的脸在火光里分分白了下去。
他拨动了干草,没话找话道:“姑娘可是一人来这边?最近战乱,可不太平。”
脑中却回想起方才的事来。
刚刚是他救了她一命,但救她一命的,不止他一个。
她身后为什么会有人跟随?且她还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
沈牧仪思绪刚发散开来,便听她回道:“本姑娘擅趋吉避凶,闯荡江湖这三年以来,从未碰上过任何危机。”
说着她摸出了腰间的扇子,晃了一晃。
这是柳静姝惯有的动作,就像那些招摇撞骗的算命瞎子,她浑身透着一股不靠谱。
沈牧仪刚想拐弯抹角说上一句“当真如此?”,便被那扇子引住了目光。
有些眼熟。他心道。
扇子随着柳静姝的动作被打开了,沈牧仪再仔细一看,便看见扇子右侧题着三个轻狂的大字——“夏青雷”
他一怔,从前种种浮上心头。
艰难摁下起伏的情绪,他道:“能否请问姑娘,这扇子从何而来?”
“你问扇子?”
柳静姝目光慢慢从柴火堆挪到了自己手中,见她这般神色,沈牧仪还以为是不愿意说,忙掩饰道:“当然,姑娘若不愿意说,不说即可。”
只见她摆了摆手:“没什么不愿意的。”
又将扇子举起来,扇面在暖光下被染上了橘红的颜色。
“这个啊,是我小时候一朋友送的。”
沈牧仪心头微动,再次试探问道:“看这扇子保存得极好,姑娘此次出门,难道就是为了来找寻这个朋友的?”
他的心在剧烈跳动,就在快要蹦出来的那刻,柳静姝的话如当头一盆凉水浇灭了他的不可置信。
“当然不是!”
沈牧仪一下便僵愣在原地。
曹荀的目光由两人之间来回跳动,心中已然有几分明白自家将军今日,为何这么不同了。
场面一下静住了,柳静姝倒是浑然不知,丝毫没看见沈牧仪眼中的错愕,以及一丝,难受。
她自顾自神色柔和下来。
想到那个人板着脸别扭地写下她给他取的名字,写完规规矩矩地将笔搁置好,偏生还要再解释一句“我真不是怕打雷”,她就觉得他真好玩。
明明怕得要死,却还要顾着面子,维持着他那个“冷冰冰”的外表。
雷有什么好怕的呢?
良久,沈牧仪整理好了失落的情绪,脸色惨白地维持着表象。
“那姑娘闯荡江湖是为了什么?”
她歪头想了下,答道:“为了……为了浪迹天涯啊!”
讲到这,她忽然有所感地看了眼脖上挂着的坠子。
暗自嘀咕着:“臭老道,说是下山见这江湖就能找到池溯的消息,找到池溯的消息就能知道这坠子的来历。”
“我倒是老老实实找了三年,就捞了两手空空的消息,真要命!”
她叽里咕噜讲得很轻,沈牧仪一个没听清,还以为她对“夏青雷”有什么意见。
忙问:“姑娘在说什么?”
“啊?”
忽然被打断了思绪,柳静姝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将这两人忘了,忙瞎找了句话搪塞道:“啊,我是想说,看你的样子,好像也没受伤啊?”
“噗!”曹荀忍不住了,刚想调侃沈牧仪糟了吧,便看见少年目光冰冷地向自己看来,仿佛在说:你再笑?
立马帮他找补道:“他只是轻伤,不碍事。”
“喏,就那。”曹荀指着门口道,“进门时候脚滑了一下。”
说罢还惋惜地补了一句:“男人嘛,要面子。姑娘你这么直白戳穿他,可不好哦。”
柳静姝尴尬地睁大了眼睛眨了两下,礼貌笑着应道:“这样啊,哈哈。”
心道这人情世故可是又学了一手。
沈牧仪端在那,僵着脸,心中后悔道:刚刚非要说个受伤干什么!
此时屋外——
三人可怜兮兮地缩在树上,皆用着外衣挡雨。
活泼少女道:“小堂主好像和屋里那两人聊得挺开心的?”
男子回:“是啊。”
少女眯起眼,试图不让雨干扰到自己的视线:“那两人,好像就是刚才出手救下小堂主的那两个。”
男子又回:“是啊。”
“喂!”她跳脚了,“我说你能不能说点别的!”
男子一无所觉:“?”
“好啊。”
“我真是……!”
“嘘——”那个从不出声的女人忽然打断了两人幼稚的谈话,“别吵,有人来了。”
“注意隐蔽,随时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