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廊里刹那静寂无声,夜天中有鹧鸪被惊扰到了,纷纷朝别处去。
刀身周遭的寒气比冬月的峭崖还要冷。俞溱杨透过这一面刀,面无表情地看着身后迟迟未走的人,又开口道:“还有事?”
那人似浑然不觉俞溱杨话中的低压,居然走近了几步,从怀中拿出了一折由玉制成的小树枝,递到了俞溱杨面前。
而他自己低头,避开了刀身中的另一双眼:“那边不久前来过话,说大人您与副指挥已经许久未曾回到渭城了。纵然是一场萍水相逢的‘假’父子,那么多年来总也是掺了真心在里头的。”
俞溱杨不做表态,带着几分玩味,将这枝树枝戏耍在自己的指尖。
“所以,那边吩咐了,叫您此番行动结束之后,回趟渭城,同副指挥一起,就像好端端的一家人一样,一起吃个饭。”
带着一点微不可见的嘲弄,俞溱杨淡淡应了声:“知道了。”
那人便抬头,定定看了眼他,最终行礼退下。
待到门关了,俞溱杨幽幽吐出一口气。那柄锃亮的刀被他拎在手中,于胸腔中升起一股气,便这么汇聚在手中,一个使力,刀自手中凌空而出,穿透过长廊,扎在了一座假石山上。
片刻后,那假石山化作粉碎。
“他居然也知道,我们不过是‘萍水相逢’的假父子。”这双丹凤眼里带着无尽的恨意,波涛汹涌,如寂夜中的海。
“义父啊义父,您收养的孩子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挑中我们呢?”
俞溱杨看着那灰飞烟灭的石山,喃喃道:“为什么偏偏,是我呢。”
风入长廊,掀起了男人墨黑的衣袍。他的身影一如既往挺直,果真同他名字中的杨树般。只是不可避免的,透露着一丝孤独。
像是于丛林中被硬生生挪走了一棵的杨树,栽到了不属于它的旷野上。
它在日日夜夜里守着月亮,问本与它一道的杨林呢,又问自己何时能回去。旷野无人亦无声,那样长久的悲痛里,它身边只有一棵略小于它的柏树长了起来。
柏树懵懂,原本只是一棵乱入在杨林中的“异类”。杨林中年老的不忍这样小的死去,便也哄着它接纳了。
那片杨林被拦腰砍断的时候,柏树还很小。
某一天它终于发觉到了一丝不对,便问身边的杨树怎么回事。它看见身边的杨树身上满是伤痕,它很奇怪这样的伤痕是哪来的,明明没人来伤害它们,明明,有人庇佑着它们。
杨树很是沉默,似乎在长久无人回答的询问里死了心。柏树从来看不懂,看不懂自己已经一步步被做成了杀人的利器。
它只是很开心,它有一个敬重的哥哥,还有一个敬重的父亲。尽管这个父亲,有时候看上去与他们并不像一类的。
世间的风就那样呼啸着,穿过山林老者的拂尘里,再穿过孤独杨树的枝杈间,打摆、摇转,穿过年年岁岁带着不同喜悦或忧愁的人,最后落进这间长廊。
它掠过男人的脸庞,俞溱杨就听见了一声叹息。
有一片叶子将他眼角划破了,细小的血珠被向后吹去。吹去,吹到了时间无人的角落里。
“我倒也盼望着,这番行动之后……你我,还能在一张桌上,平和地、欢愉地,吃你想吃的这顿饭。”他说。
那夜下,黄檀质感的刀柄孤零零地被丢弃在荒郊野外,有些暗自沟通的东西,终究还是没能如愿传递。
……
柳静姝已经很久没做梦了,在她终于了解了她血脉来源之处后。就好像前尘落定,所有事与愿违都无人再提及,那是一种空荡荡的安然。
她又在一个黎明时分醒来,满头大汗。
清晨时总有不知名的虫的伏叫,她的视线掠过自己那把随身携带的折扇,又掠过老道士给的铜钱,最后落在她缝的那件衣服上。
衣服真的很丑,惨不忍睹的丑。但是她想,她娘会喜欢的。
使团休整在磐石关的声势并不浩大,在这儿的百姓鲜少有注意到这样一支队伍的。毕竟他们来时夜黑了,很多事都看不清了。
他们宿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客栈,即便这之中有人听闻惊朝阁名气甚大,想着在惊朝阁借宿一晚。
但是柳静姝不愿意,程轶也说,此行匆匆,便先不去打扰叶慧了——终归暂留,见了一面不过是为后来的别离添上感伤,倒不如暂且先不见。又何能知后来事如何。
她带着那件衣服脚步轻轻地走下楼。黎明的昏暗有时候惯会攥取人心,柳静姝前一晚同沈牧仪提起过,说要回那间竹屋看看。
秋后霜,春时露,那都是一样的冷。
那时沈牧仪卷着一册书,烛台点火,桌前人的少女娇憨好似褪去了。他没说不行,也没说行。
瞳孔里倒映的火苗有窜高之势,他略带遗憾:“我有些后悔。”
他说:“那天我不该只是在画上给你带上一朵花的。”
柳静姝未懂他忽而跳转的话头,抱着胳膊伏首于案前。沈牧仪从书页后看去,她被染得橘红的脸就这么不解地看着他。
而他溢出一声笑:“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你要是戴一朵花,肯定好看。”
“我们以后,一起种点花吧?小竹屋前的山缨花好看是好看,但是我总不大喜欢它的白色。有时候雨里雾蒙蒙,便叫人赏花赏得连心情都不大开心了。”
柳静姝终于在这样弯绕的话里听懂了意思,那就去吧。
她推开客栈的门,既然要不耽误使团的行程,那就快去快回吧。今年的春天也爱下雨,柳静姝没发现客栈二楼轻轻被打开的门,她只注意到,这家客栈的墙边有株很好看的蓝紫色小花。
到时候,真到了尘埃了定的那天,或许,种上这样的花也不错。
她行路匆匆,客栈二楼的人也带上了伞。
小竹屋还是那样安静地伫立在林间,柳静姝只来过一次,却莫名其妙的就记住了方向。她再度来到这儿的时候,小竹屋门前的山缨花已经长满了花苞,一副跃跃待放的模样。
也不知道它的花期究竟在什么时候。
柳静姝深吸了口气,抱着微湿的行囊,推开屋外的篱笆,走了进去。
院内的秋千应和着风的邀请一晃一晃,某一角已经被攀上了青苔。很久,很久没人再来回看这个地方了。
有多久了呢,第十九年。
柳静姝揩走了那青苔,又擦拭干净了秋千上的雨渍,想了想,又随手摘了朵花放在了上面,这才走进去。
这屋里同半年前没什么两样,开着的窗依旧开着。她见窗边湿透了,便又伸手关了窗。
窗后篱笆外的山缨树下,沈牧仪撑着伞站在那,未去打搅。
屋内的柳静姝放下了怀里的包袱,将那件衣服露了出来,抚平了上面的褶皱,规规整整地叠好。她后知后觉地发现,这屋子里还放着三块木牌。也不知道是谁祭奠在这的。
她无奈地苦笑一声,生出来一股惆怅。
她带着酒,便找来一把椅子坐下,低垂着头。余光里是衣裳和那三块木牌。她抿了一口,说:“我……来看你了。”
风,很轻很轻。
“不好意思啊,我看起来很像一个不孝顺的女儿吧?过去十九年了才来看你。”
没有声音来回答她的问话,柳静姝神色很淡地笑了笑,又抿了口酒:“你好傻啊。”
“我也好傻。”
篱笆外的人听不见屋内的自语,他只能透过未关紧的一角,借着暗淡的光影去看清少女的脸庞。那是模糊不清的,那是低落的。
“罢了,有些话,也只能这么说。”少年抬手接下了一滴雨珠。然后,雨下大了。
屋内的声音还在继续。
“小时候,我经常只有一个人待着。所以啊,我经常看花看树,看那条涣椽江,有时候,还经常看月亮。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是能一直一直在那的,尤其是月亮。”
“我很想有什么能陪我,人也好,猫狗也好。跟你说啊,我不是没有偷偷养过哦。六岁那年,我瞒着师父养了只猫,很有意思的,它很可爱。”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不想养了,就把它放了。”
她断断续续地说,话到这忽然顿了顿,良久才续上:“你别觉得我不负责任,我当然也很想继续养它,可是它好像不开心。我后来想起来,它是有天上山来被我抓住的。”
“虽然我和它的交道也没多少,但是它在我这儿还是有名字的,叫空空。”
“有点难听吧?”
“但我觉得还不错,也不算太糟。”
她又抿了口酒,看上去并不是有多想尝这酒,只是想把自己灌醉点儿。她的眼周带着点湿润,鼻音也上来了,越说越混乱。
“这是我缝给你的衣服,是时下最新颖的款式,据说许多年轻的姑娘都钟爱这样的样式,我想你也会喜欢的。”
她将那件衣服往前推了推,就好像另一头有人似的。
空气就这么静了下来,她吸了吸鼻子,心想今天的雨下得真好。那么大,哗啦哗啦的,就没人能发现她在哭。
竹屋内没有别人,就好像天地间也没有别人了一样。
柳静姝终于有了她宣泄的地方,她靠在酒壶边,捂着自己的脸。声音起先低低的,最后终于抑制不住,开始融合在雨声里。
呜咽一下又一下,从窗的那个缝隙中流出,被伞下的男人捕捉住。
他长长叹息一声,抓紧了自己的手,那一水雨珠就从他的手里滑落出,沾湿了他的衣衫。
雨很长。有些人开始漫无目的地想,想青色真是抓眼,又想柳树真是弄人,偏偏留不住春。
他的耳边充斥着雨砸进泥土的声音,终于不合时宜地开始怀疑他们的那两位师父。
而他们的来去都找不见一丝踪迹,叫人连怀疑都无从找起。便是这时候,柳静姝的声音闯进了他的耳朵里:“对不起。”
沈牧仪一惊,伞被他掀开了一角。
而屋中人仍是无所察觉,他见状,心便也放下来了。挥开一脑子胡乱的思绪,又听屋里的柳静姝说:“我实在不想叫你娘。”
她的眉微微皱起,像是也为这不太尊敬的称呼觉得不好,可仍说:“明明你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即便是有了我,你也应该是极好看的人。天底下最好看、最洒脱不羁的女子。”
“渭城的皇宫只是短暂地绊住了你,我不想将你叫老了,你该是永远这么年轻着的。”
刀身周遭的寒气比冬月的峭崖还要冷。俞溱杨透过这一面刀,面无表情地看着身后迟迟未走的人,又开口道:“还有事?”
那人似浑然不觉俞溱杨话中的低压,居然走近了几步,从怀中拿出了一折由玉制成的小树枝,递到了俞溱杨面前。
而他自己低头,避开了刀身中的另一双眼:“那边不久前来过话,说大人您与副指挥已经许久未曾回到渭城了。纵然是一场萍水相逢的‘假’父子,那么多年来总也是掺了真心在里头的。”
俞溱杨不做表态,带着几分玩味,将这枝树枝戏耍在自己的指尖。
“所以,那边吩咐了,叫您此番行动结束之后,回趟渭城,同副指挥一起,就像好端端的一家人一样,一起吃个饭。”
带着一点微不可见的嘲弄,俞溱杨淡淡应了声:“知道了。”
那人便抬头,定定看了眼他,最终行礼退下。
待到门关了,俞溱杨幽幽吐出一口气。那柄锃亮的刀被他拎在手中,于胸腔中升起一股气,便这么汇聚在手中,一个使力,刀自手中凌空而出,穿透过长廊,扎在了一座假石山上。
片刻后,那假石山化作粉碎。
“他居然也知道,我们不过是‘萍水相逢’的假父子。”这双丹凤眼里带着无尽的恨意,波涛汹涌,如寂夜中的海。
“义父啊义父,您收养的孩子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挑中我们呢?”
俞溱杨看着那灰飞烟灭的石山,喃喃道:“为什么偏偏,是我呢。”
风入长廊,掀起了男人墨黑的衣袍。他的身影一如既往挺直,果真同他名字中的杨树般。只是不可避免的,透露着一丝孤独。
像是于丛林中被硬生生挪走了一棵的杨树,栽到了不属于它的旷野上。
它在日日夜夜里守着月亮,问本与它一道的杨林呢,又问自己何时能回去。旷野无人亦无声,那样长久的悲痛里,它身边只有一棵略小于它的柏树长了起来。
柏树懵懂,原本只是一棵乱入在杨林中的“异类”。杨林中年老的不忍这样小的死去,便也哄着它接纳了。
那片杨林被拦腰砍断的时候,柏树还很小。
某一天它终于发觉到了一丝不对,便问身边的杨树怎么回事。它看见身边的杨树身上满是伤痕,它很奇怪这样的伤痕是哪来的,明明没人来伤害它们,明明,有人庇佑着它们。
杨树很是沉默,似乎在长久无人回答的询问里死了心。柏树从来看不懂,看不懂自己已经一步步被做成了杀人的利器。
它只是很开心,它有一个敬重的哥哥,还有一个敬重的父亲。尽管这个父亲,有时候看上去与他们并不像一类的。
世间的风就那样呼啸着,穿过山林老者的拂尘里,再穿过孤独杨树的枝杈间,打摆、摇转,穿过年年岁岁带着不同喜悦或忧愁的人,最后落进这间长廊。
它掠过男人的脸庞,俞溱杨就听见了一声叹息。
有一片叶子将他眼角划破了,细小的血珠被向后吹去。吹去,吹到了时间无人的角落里。
“我倒也盼望着,这番行动之后……你我,还能在一张桌上,平和地、欢愉地,吃你想吃的这顿饭。”他说。
那夜下,黄檀质感的刀柄孤零零地被丢弃在荒郊野外,有些暗自沟通的东西,终究还是没能如愿传递。
……
柳静姝已经很久没做梦了,在她终于了解了她血脉来源之处后。就好像前尘落定,所有事与愿违都无人再提及,那是一种空荡荡的安然。
她又在一个黎明时分醒来,满头大汗。
清晨时总有不知名的虫的伏叫,她的视线掠过自己那把随身携带的折扇,又掠过老道士给的铜钱,最后落在她缝的那件衣服上。
衣服真的很丑,惨不忍睹的丑。但是她想,她娘会喜欢的。
使团休整在磐石关的声势并不浩大,在这儿的百姓鲜少有注意到这样一支队伍的。毕竟他们来时夜黑了,很多事都看不清了。
他们宿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客栈,即便这之中有人听闻惊朝阁名气甚大,想着在惊朝阁借宿一晚。
但是柳静姝不愿意,程轶也说,此行匆匆,便先不去打扰叶慧了——终归暂留,见了一面不过是为后来的别离添上感伤,倒不如暂且先不见。又何能知后来事如何。
她带着那件衣服脚步轻轻地走下楼。黎明的昏暗有时候惯会攥取人心,柳静姝前一晚同沈牧仪提起过,说要回那间竹屋看看。
秋后霜,春时露,那都是一样的冷。
那时沈牧仪卷着一册书,烛台点火,桌前人的少女娇憨好似褪去了。他没说不行,也没说行。
瞳孔里倒映的火苗有窜高之势,他略带遗憾:“我有些后悔。”
他说:“那天我不该只是在画上给你带上一朵花的。”
柳静姝未懂他忽而跳转的话头,抱着胳膊伏首于案前。沈牧仪从书页后看去,她被染得橘红的脸就这么不解地看着他。
而他溢出一声笑:“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你要是戴一朵花,肯定好看。”
“我们以后,一起种点花吧?小竹屋前的山缨花好看是好看,但是我总不大喜欢它的白色。有时候雨里雾蒙蒙,便叫人赏花赏得连心情都不大开心了。”
柳静姝终于在这样弯绕的话里听懂了意思,那就去吧。
她推开客栈的门,既然要不耽误使团的行程,那就快去快回吧。今年的春天也爱下雨,柳静姝没发现客栈二楼轻轻被打开的门,她只注意到,这家客栈的墙边有株很好看的蓝紫色小花。
到时候,真到了尘埃了定的那天,或许,种上这样的花也不错。
她行路匆匆,客栈二楼的人也带上了伞。
小竹屋还是那样安静地伫立在林间,柳静姝只来过一次,却莫名其妙的就记住了方向。她再度来到这儿的时候,小竹屋门前的山缨花已经长满了花苞,一副跃跃待放的模样。
也不知道它的花期究竟在什么时候。
柳静姝深吸了口气,抱着微湿的行囊,推开屋外的篱笆,走了进去。
院内的秋千应和着风的邀请一晃一晃,某一角已经被攀上了青苔。很久,很久没人再来回看这个地方了。
有多久了呢,第十九年。
柳静姝揩走了那青苔,又擦拭干净了秋千上的雨渍,想了想,又随手摘了朵花放在了上面,这才走进去。
这屋里同半年前没什么两样,开着的窗依旧开着。她见窗边湿透了,便又伸手关了窗。
窗后篱笆外的山缨树下,沈牧仪撑着伞站在那,未去打搅。
屋内的柳静姝放下了怀里的包袱,将那件衣服露了出来,抚平了上面的褶皱,规规整整地叠好。她后知后觉地发现,这屋子里还放着三块木牌。也不知道是谁祭奠在这的。
她无奈地苦笑一声,生出来一股惆怅。
她带着酒,便找来一把椅子坐下,低垂着头。余光里是衣裳和那三块木牌。她抿了一口,说:“我……来看你了。”
风,很轻很轻。
“不好意思啊,我看起来很像一个不孝顺的女儿吧?过去十九年了才来看你。”
没有声音来回答她的问话,柳静姝神色很淡地笑了笑,又抿了口酒:“你好傻啊。”
“我也好傻。”
篱笆外的人听不见屋内的自语,他只能透过未关紧的一角,借着暗淡的光影去看清少女的脸庞。那是模糊不清的,那是低落的。
“罢了,有些话,也只能这么说。”少年抬手接下了一滴雨珠。然后,雨下大了。
屋内的声音还在继续。
“小时候,我经常只有一个人待着。所以啊,我经常看花看树,看那条涣椽江,有时候,还经常看月亮。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是能一直一直在那的,尤其是月亮。”
“我很想有什么能陪我,人也好,猫狗也好。跟你说啊,我不是没有偷偷养过哦。六岁那年,我瞒着师父养了只猫,很有意思的,它很可爱。”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不想养了,就把它放了。”
她断断续续地说,话到这忽然顿了顿,良久才续上:“你别觉得我不负责任,我当然也很想继续养它,可是它好像不开心。我后来想起来,它是有天上山来被我抓住的。”
“虽然我和它的交道也没多少,但是它在我这儿还是有名字的,叫空空。”
“有点难听吧?”
“但我觉得还不错,也不算太糟。”
她又抿了口酒,看上去并不是有多想尝这酒,只是想把自己灌醉点儿。她的眼周带着点湿润,鼻音也上来了,越说越混乱。
“这是我缝给你的衣服,是时下最新颖的款式,据说许多年轻的姑娘都钟爱这样的样式,我想你也会喜欢的。”
她将那件衣服往前推了推,就好像另一头有人似的。
空气就这么静了下来,她吸了吸鼻子,心想今天的雨下得真好。那么大,哗啦哗啦的,就没人能发现她在哭。
竹屋内没有别人,就好像天地间也没有别人了一样。
柳静姝终于有了她宣泄的地方,她靠在酒壶边,捂着自己的脸。声音起先低低的,最后终于抑制不住,开始融合在雨声里。
呜咽一下又一下,从窗的那个缝隙中流出,被伞下的男人捕捉住。
他长长叹息一声,抓紧了自己的手,那一水雨珠就从他的手里滑落出,沾湿了他的衣衫。
雨很长。有些人开始漫无目的地想,想青色真是抓眼,又想柳树真是弄人,偏偏留不住春。
他的耳边充斥着雨砸进泥土的声音,终于不合时宜地开始怀疑他们的那两位师父。
而他们的来去都找不见一丝踪迹,叫人连怀疑都无从找起。便是这时候,柳静姝的声音闯进了他的耳朵里:“对不起。”
沈牧仪一惊,伞被他掀开了一角。
而屋中人仍是无所察觉,他见状,心便也放下来了。挥开一脑子胡乱的思绪,又听屋里的柳静姝说:“我实在不想叫你娘。”
她的眉微微皱起,像是也为这不太尊敬的称呼觉得不好,可仍说:“明明你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即便是有了我,你也应该是极好看的人。天底下最好看、最洒脱不羁的女子。”
“渭城的皇宫只是短暂地绊住了你,我不想将你叫老了,你该是永远这么年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