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手续、搬家、学习、考试……回国后的一系列事情让棠海忙碌得根本无暇顾及心中的那丝不明情绪,直到录取通知书下来,棠海才稍微能停下来缓口气了。

    径山关掉了香港的武馆搬来北京与她同住。大三时,棠海在学校附近购置了一套小院儿,斜对面那家住着胡同口裁缝铺子里的旗袍师傅,再往旁边住着一位爱唱戏的大爷,每天晨起练功时都能听到他搁自家院子里吊嗓子。

    这种生活很惬意,相同的语言熟悉的环境,每天提溜着豆汁儿油条从胡同口走回家,坐在门槛上看来来往往的商贩吆喝。班上的同学们什么年龄段的都有,小的和棠海一样十七八,大的比教书的老师还要年长上许多。

    这是独属于一个时代的特色,不似老相片里那个灰蒙蒙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是五彩斑斓欣欣向荣的,每个人都在为了迎接崭新生活而努力奋斗着。

    这里的生活平凡而真实。

    不知是因为在英国的经历,还是受当下环境的影响,棠海的心历路程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主动提出想去旅行,其实是打算回前世的故乡看看。

    做出这个决定耗费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棠海原本以为自己绝对不会愿意再踏上那片土地,见到那些人,但她无法忽视自己内心深处那暗藏已久的情感。

    她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去看望姥姥姥爷也好,去报复那对男女也好,虽然只是想想,但感性此刻占据了上风,怀揣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棠海踏上了去往家乡的路。

    驶出城市,车辆变得颠簸起来,车轱辘卷起的尘土弥漫在空中,在身后留下一片视觉盲区。愈发靠近目的地,她的冲动就会消退一分,甚至多次产生了立刻下车掉头返程的想法。

    近乡情更怯,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棠海望着窗外的景象,这个时期的堎野镇和她记忆中的样子完全不同,大片的田野混着偶尔掠过的几座泥墙糊的房子。相差了几十年的城镇化发展,认不出也不奇怪。

    车子在一颗老槐树前停下,背着小包的售票员热心地提醒她到站了。

    记忆中的那棵高大槐树首先映入眼帘,枝叶繁茂的树冠为人们挡住阳光,留下一大片阴凉。这是镇子的公共区域,搬着马扎手持蒲扇的大爷大妈们正坐在树下打牌聊天。附近有一所学校,现在是假期,孩子们都在路边玩耍。

    崚野镇不大,两条主干街道呈十字交叉于槐树旁。她朝家的方向走去,沿路的房子还是那种土坯的,棠海仔细注意着遇到的每个人,生怕错过谁。

    然而,她并没有遇到认识的人。

    路边玩滚铁环的小孩儿们纷纷抬头看向这个穿着打扮都十分新奇时尚的年轻人。

    “你找谁?”操着一口乡音的男孩朝她跑过来。

    “徐燕芳。”棠海站在熟悉的院子前,那扇稍显破旧的木门上贴着一左一右两位门神。

    “不认识。”

    “这是你家?”棠海指了指面前的木门。

    “是啊,妈!有人来了。”男孩推开门朝屋子里喊人,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急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一筐没择好的菜。

    “你找谁?”

    “请问徐燕芳住这里吗?”棠海看着眼前陌生的女人内心困惑起来。

    “不认识,我们镇上好像只有前面那户有个姓徐的,光棍汉一个,你要找他?”

    “不是…这里不是陈家的房子吗?”

    “不是啊,你找错地方了吧?”女人顺手把菜筐放在一旁,上下打量着她。

    棠海疑惑地转头环顾四周,不对劲啊,这个小院是姥爷的祖宅,姥姥从嫁过来后大半辈子都住在这儿,怎么会找错呢?她思索了一下,“那姓棠的呢?镇子上有姓棠的吗?海棠的棠。”

    女人摇了摇头,“我不识字,但没听说过这么少见的姓,你是来找人的?要不还是去镇子口打听打听吧,那儿人多,兴许有认识的。”

    棠海不死心地往里瞧了两眼,又沿路折返回去,找树下乘凉的老人们打听情况。

    “棠?确实没听说过,难不成是下面村里的?”

    “不是,就住在镇上,主街西头,家里有一儿一女。”棠海按照这个时间段的状况尽力描述着。

    “确实没有,我搁这儿住了几十年了,没听说过你说的这户人家。老刘你住西头儿,你知道吗?”老人们互相张望着,彼此询问。

    “我也没听说过。”

    “孩子你找错地方了吧,确定是崚野镇吗?”

    “……”

    快到饭点了,人们渐渐散去,只剩脚下不知谁家孩子落在外面的铁环静静躺在地上。

    棠海失魂落魄地坐在槐树下,这里的人她一个都不认识,甚至连邻居都对不上。

    不可能,姥姥在那个小院儿里住了大半辈子,西头也确实是那个男人的家,可为什么这里的一切都和她印象中的不一样。

    高大粗壮的槐树影子随着太阳西斜而缓缓移动着方向,傍晚的风吹过,晃得葱郁的树叶沙沙作响。

    这是唯一能证明她记忆的标志。

    棠海就这样在树下坐了好久,一直到返程的末班车停在自己面前。来之前的种种设想都落了空,她坐在客车后排的座位上,道路依旧颠簸。

    曾经的棠海带着满腹怨气和疑惑,不明白为何要让她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这个世界。消极、麻木,充斥着她的头脑和思绪,那些悲惨的、不幸的过去就像一套沉重的枷锁,牢牢地将她捆绑。

    可现在,那些人、那些事,全都消失不见,就像一场笑话,曲终人散,缓缓落幕。最后只剩她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死死拉住那束打光灯,自己跟自己置气。

    棠海终于意识到,在这个平行世界里,他们真的不存在了。

    光阴流逝,带走了很多人,也带来了很多事。时代在变化,胡同也在变化。

    听径山说,隔壁爱唱戏的那个赵老爷子前些日子走了,他儿子把院子家当什么的都卖掉下海去了深圳。受一股春风的影响,连胡同口的裁缝铺子都开始接受新式服装风格的影响,原本简约朴素的布料变得鲜艳明亮起来,款式也大胆了许多。旗袍师傅算是进入半退休的状态,每天下午都能看到她抱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异瞳狮子猫坐在门口的摇椅上半阖着眼小憩。

    这个时期的中国有着独属于那个时代鲜明的特征,棠海也亲身经历着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衣着到建筑,从言行到思想,仿佛一幅只勾勒了线条的黑白画被一笔一笔涂染上了颜色,眼前的世界渐渐变得绚丽多彩。那些曾经只能在书籍和网络上略窥一二的信息,现在正如一幅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无论是教室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还是马路上来往的汽车喇叭轰鸣,都在为使这幅画变得立体生动而添笔。

    春风拂绿了树叶,带来阵阵暖意。身边的同学们明显感觉到棠海变了,变得开朗爱笑了。

    在径山的怂恿下,她蓄起了长发,微卷的发丝被随意撩起别在耳后,反倒将原本略显英气的五官衬得柔和了许多。

    这是她第一次试着真正接纳自己,是过去的自己,也是现在的自己。

章节目录

[HP]留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起风渊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起风渊扬并收藏[HP]留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