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进行曲,学生们穿着白裙和西装从操场两侧小跑入场,说来,在学校里看见这样的出操风景还真是有些违和,身后的教学楼里,高一高二的学生们正是课间,都挤在走廊上看操场的热闹。
黑与白交织的队伍经过正中搭起的拱门最后又分散开列在中间红毯的两侧。
江时渠的视力还不错,阮澄没有参加这个简单的跨门仪式,自广播播出后,他一直能看见站在主席台左下方低头看稿子的阮澄。
也出于一点对阮景和不能亲自见证的同情,他今天也勉强可以承担摄影师的任务。
只可惜手机放大之后的像素一般,发送出去的照片上有些模糊了阮澄的样貌。
“各位老师、同学,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
主席台前坐着一众学校领导,无论是谁的学生时期,学校领导的发言总是重量级的分量,在已经属于是长话短说的半小时后,才终于结束。
领导们领着高三的老师慷慨激昂地宣了誓。
“接下来进行大会第三项,请高三学生代表,高三(8)班的阮澄同学为我们做宣誓演讲。”
广播安静了会儿,能看见从主席台左侧台阶小跑上来的女孩接过校领导手上的话筒站定在主席台前排的中央。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三年前,我们怀着希望与梦想踏进附中的校园……”
阮澄的声线清软,做演讲这样的事是在高中生活里首先挑战的,也是在这里获得的新技能,
在军训新生大会的第一次演讲是阮澄最紧张的一次。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
视线还有余力能向下看,不过没能一眼找到自己的班级在哪。
台下看台上的人就很清楚。
厉钦在台下有些恍惚,好似梦回高一军训。
那时候台上演讲的阮澄也是以这样舒缓平静的语调娓娓道来。
只是此刻,再过三个月,他们的高中生涯就要结束,离开附中了。
自上回元旦和阮澄几人出门后,厉钦再也没像那样的机会。
也因为快高考了,阮澄看起来更专心,偶尔在微信上,他借着探讨题目才交流几句。
邱昊磊吐槽他太小心了,说不准直接明白的告诉阮澄自己的意思进展或许更快。
不过厉钦除了喜欢,还有一点佩服,佩服阮澄三年如一日的努力,等三个月后他们考上同一个大学后再说也来得及。
今天也是周五,放假的日子,于是学校放松了一点限制。
林莳雨带了相机,这么好的时机当然要替小橙子多拍几张照片,最好还录个像能给大家做个纪念。
就是可惜,以前没这样的机会,不然每回都录下来做一个合集,还能发展一下她们八班的班威。
阮澄演讲的时间并不长,江时渠的手机放大后拍摄实在有点为难像素,但还是坚持到结束,让阮景和听个声音也行。
反正他会觉得他妹妹什么都好。
阮澄下了台,他便也拍不着了,对着相同的位置,上来了一个高大的男学生,只能拍到下巴。
没了阮澄的节目,江时渠开始变得兴致缺缺,这样无聊、枯燥又漫长的活动流程真是有种让人回到学生时代昏昏欲睡的魔力。
当然,现在某些公司策划的活动也是一样浪费生命的无趣。
说是兼办成人典礼,只是跨了门,还没有鲤鱼跃龙门用心,主要还是为了动员高考。
又激愤的过了半小时,誓师大会才在下面一阵骚动后结束。
“散场!”
平时的操场容纳三个年段的学生,这会儿只有一个年段,排队列阵的时候像块压缩饼干,现在倒像泡涨了的海绵,挤出的水四散开来。
看台上的家长早都起身,有些着急的向下走,人群堵住了楼梯口。
学生们散的不快,江时渠还是随着末流下了看台,怕阮澄找不到人,于是只站在楼梯右侧。
刚才来时,阮澄还迟疑地在看台的一排排位置上找着什么,才确定了位置。
“小橙子,那我和我老妈先走啦!”
没看见人,听见了阮澄那位同学的声音。
周围的家长和学生还在顺着人群向教学楼方向流动,
他看见逆流跑来的白裙少女。
没有夸张的说,好似春日透过樱花树下的一束光。
不知有什么事情值得如此灿烂的笑,好像背后没有伤疤,只有用来治愈别人的纯白。
“江哥哥!”
阮澄像只鸟,几乎是扑过来的。
江时渠下意识抬出手要去接她,接到了,但是接触到躯体只是一两秒的时间,随后是女孩乖巧地挽住了他的手臂。
“真怕你摔在我面前。”
“你会接住我的吧?会的吧会的吧。”阮澄侧过身仰头去看他的表情,看他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于是又笑眯眯地转回去看路。
“很高兴?”江时渠好像还没习惯她情绪的外放,从上次大哭开始,这次感受到了阮澄的一点依赖感,或者说是信任。
“你看出来了?”
她没顾他什么反应,继续,好像自说自话,
“因为小雨和我说,这次我考到年级第二啦,当然很开心。还有就是很想知道喻奕这次考得怎么样呢,之前寒假补课的时候,刘老师纪老师还有徐老师的辅导真的很有效果……”
江时渠没打断她的话,这大概是和阮澄熟悉后她说的最多的一次,他难得受到情绪的感染,觉得偶尔笑笑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还想谢谢杜阿姨,还有,也想谢谢你。”
“哟,还有我的份。”
“对啊,你给的化学笔记。”阮澄说,“还有,你来学校看我,还来参加家长会呀。”
“哦——感谢的事,等你考上帝大再说也来得及。”
“我努力。”阮澄没再迟疑。
自寒假得知嘉立要搬来帝城,阮澄的大学目标就变成了帝大。
被林莳雨知道后,只有一个感想:纠结是上S大还是帝大,最后勉为其难还是帝大,这是凡人能考虑的吗?她一点也不关心!不关心!
“那我就在那边走廊等你?”
江时渠点头。
阮澄就站在教室门口还朝他挥了挥手。
教室的窗帘是没有拉上的,所以江时渠坐在位置上转头还能看见站在走廊上和同学说话的阮澄。
不知她对面的女生说了什么,阮澄的脸上是许久未见的脸红。
没一会儿,班主任进门后,走廊上的学生都走了,因为有前车之鉴,聊天可不能在走廊上聊。
“厉钦说有事找我们。”和阮澄一起说话的女生当然是林莳雨。
“什么事啊。”
“不知道,估计想跟你合照?”林莳雨有些揶揄的撞了撞她的手臂,在学校见面的时候,大家难得打扮成这样子呢,她可是都看了,大家看校领导讲话的时候都没看阮澄上台演讲的时候认真。
相邻的教学楼之间有一个较长的走廊,外侧还有小阳台,学生们大都聚集在这儿,附中也配合着在这里做了些符合高三毕业气氛的装饰打扮,不过现在更多的还是些奋斗努力的标语。
“嘿林莳雨。”
林莳雨人缘好,来的时候,好几个女生和她打招呼,不过她只先摆手应了,还是牵着阮澄到了邱昊磊旁边。
“我们来了,找我们干嘛?”
“还能干嘛,合照呗。”邱昊磊低头在摆弄他新买的相机,一副“你还用问”的眼神。
“我去,你小子注意态度。”
“给你们的。”
厉钦准备了两份小花束,因为林莳雨的眼神实在太过炽烈,被看穿的小心思,他只把花塞到两人怀里,匆匆看了一眼阮澄的表情,主要还是为了给阮澄。
“老钱!你拍完了没,帮我们四个拍一张呗。”
那头有个男生应好。
于是很快的,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从人群那头钻了过来,接过相机举起对着人就是一顿“好好好”。
不过每次拍照,阮澄总觉得别别扭扭的。
“还拍吗?”
“我要和小橙子两个人拍一张。”
“那你们都和阮澄来一张吧,顺便我也来一张嘿嘿。”钱同学觉得这个提议甚好,阮澄虽然平常安安静静的学习,但是不妨碍她登上附中的风云人物榜,平时可不好意思打扰人家,现在正好是个机会。
别说毕业典礼还有机会,等下说不准都排不上号了。
于是,等江时渠从教室出来找到阮澄的时候,阮澄已经像个拍照模特,和人拍了几十张了。
她都不知道自己人缘有这么好吗?
“小橙子。”
江时渠个子比较高,站在走廊和走廊的转角处,阮澄一眼就看到了,正想着终于解放了,听到耳边的亲亲小雨来了一句:“那个,阮澄哥哥,要不你也来一张?”
“行啊。”
江时渠看见阮澄小脸上的笑立马消了下去。
“最后一张啦,拍完我就回家了。”
“咔嚓。”
但肩上的手反而握的更紧了,听见身侧的人来了一句:
“再来张单人的?”
“好像去操场的拱门那儿拍也不错。”
“没办法,我突然想起来,今天当摄影师的任务量还没达标啊。”
黑与白交织的队伍经过正中搭起的拱门最后又分散开列在中间红毯的两侧。
江时渠的视力还不错,阮澄没有参加这个简单的跨门仪式,自广播播出后,他一直能看见站在主席台左下方低头看稿子的阮澄。
也出于一点对阮景和不能亲自见证的同情,他今天也勉强可以承担摄影师的任务。
只可惜手机放大之后的像素一般,发送出去的照片上有些模糊了阮澄的样貌。
“各位老师、同学,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
主席台前坐着一众学校领导,无论是谁的学生时期,学校领导的发言总是重量级的分量,在已经属于是长话短说的半小时后,才终于结束。
领导们领着高三的老师慷慨激昂地宣了誓。
“接下来进行大会第三项,请高三学生代表,高三(8)班的阮澄同学为我们做宣誓演讲。”
广播安静了会儿,能看见从主席台左侧台阶小跑上来的女孩接过校领导手上的话筒站定在主席台前排的中央。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三年前,我们怀着希望与梦想踏进附中的校园……”
阮澄的声线清软,做演讲这样的事是在高中生活里首先挑战的,也是在这里获得的新技能,
在军训新生大会的第一次演讲是阮澄最紧张的一次。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
视线还有余力能向下看,不过没能一眼找到自己的班级在哪。
台下看台上的人就很清楚。
厉钦在台下有些恍惚,好似梦回高一军训。
那时候台上演讲的阮澄也是以这样舒缓平静的语调娓娓道来。
只是此刻,再过三个月,他们的高中生涯就要结束,离开附中了。
自上回元旦和阮澄几人出门后,厉钦再也没像那样的机会。
也因为快高考了,阮澄看起来更专心,偶尔在微信上,他借着探讨题目才交流几句。
邱昊磊吐槽他太小心了,说不准直接明白的告诉阮澄自己的意思进展或许更快。
不过厉钦除了喜欢,还有一点佩服,佩服阮澄三年如一日的努力,等三个月后他们考上同一个大学后再说也来得及。
今天也是周五,放假的日子,于是学校放松了一点限制。
林莳雨带了相机,这么好的时机当然要替小橙子多拍几张照片,最好还录个像能给大家做个纪念。
就是可惜,以前没这样的机会,不然每回都录下来做一个合集,还能发展一下她们八班的班威。
阮澄演讲的时间并不长,江时渠的手机放大后拍摄实在有点为难像素,但还是坚持到结束,让阮景和听个声音也行。
反正他会觉得他妹妹什么都好。
阮澄下了台,他便也拍不着了,对着相同的位置,上来了一个高大的男学生,只能拍到下巴。
没了阮澄的节目,江时渠开始变得兴致缺缺,这样无聊、枯燥又漫长的活动流程真是有种让人回到学生时代昏昏欲睡的魔力。
当然,现在某些公司策划的活动也是一样浪费生命的无趣。
说是兼办成人典礼,只是跨了门,还没有鲤鱼跃龙门用心,主要还是为了动员高考。
又激愤的过了半小时,誓师大会才在下面一阵骚动后结束。
“散场!”
平时的操场容纳三个年段的学生,这会儿只有一个年段,排队列阵的时候像块压缩饼干,现在倒像泡涨了的海绵,挤出的水四散开来。
看台上的家长早都起身,有些着急的向下走,人群堵住了楼梯口。
学生们散的不快,江时渠还是随着末流下了看台,怕阮澄找不到人,于是只站在楼梯右侧。
刚才来时,阮澄还迟疑地在看台的一排排位置上找着什么,才确定了位置。
“小橙子,那我和我老妈先走啦!”
没看见人,听见了阮澄那位同学的声音。
周围的家长和学生还在顺着人群向教学楼方向流动,
他看见逆流跑来的白裙少女。
没有夸张的说,好似春日透过樱花树下的一束光。
不知有什么事情值得如此灿烂的笑,好像背后没有伤疤,只有用来治愈别人的纯白。
“江哥哥!”
阮澄像只鸟,几乎是扑过来的。
江时渠下意识抬出手要去接她,接到了,但是接触到躯体只是一两秒的时间,随后是女孩乖巧地挽住了他的手臂。
“真怕你摔在我面前。”
“你会接住我的吧?会的吧会的吧。”阮澄侧过身仰头去看他的表情,看他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于是又笑眯眯地转回去看路。
“很高兴?”江时渠好像还没习惯她情绪的外放,从上次大哭开始,这次感受到了阮澄的一点依赖感,或者说是信任。
“你看出来了?”
她没顾他什么反应,继续,好像自说自话,
“因为小雨和我说,这次我考到年级第二啦,当然很开心。还有就是很想知道喻奕这次考得怎么样呢,之前寒假补课的时候,刘老师纪老师还有徐老师的辅导真的很有效果……”
江时渠没打断她的话,这大概是和阮澄熟悉后她说的最多的一次,他难得受到情绪的感染,觉得偶尔笑笑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还想谢谢杜阿姨,还有,也想谢谢你。”
“哟,还有我的份。”
“对啊,你给的化学笔记。”阮澄说,“还有,你来学校看我,还来参加家长会呀。”
“哦——感谢的事,等你考上帝大再说也来得及。”
“我努力。”阮澄没再迟疑。
自寒假得知嘉立要搬来帝城,阮澄的大学目标就变成了帝大。
被林莳雨知道后,只有一个感想:纠结是上S大还是帝大,最后勉为其难还是帝大,这是凡人能考虑的吗?她一点也不关心!不关心!
“那我就在那边走廊等你?”
江时渠点头。
阮澄就站在教室门口还朝他挥了挥手。
教室的窗帘是没有拉上的,所以江时渠坐在位置上转头还能看见站在走廊上和同学说话的阮澄。
不知她对面的女生说了什么,阮澄的脸上是许久未见的脸红。
没一会儿,班主任进门后,走廊上的学生都走了,因为有前车之鉴,聊天可不能在走廊上聊。
“厉钦说有事找我们。”和阮澄一起说话的女生当然是林莳雨。
“什么事啊。”
“不知道,估计想跟你合照?”林莳雨有些揶揄的撞了撞她的手臂,在学校见面的时候,大家难得打扮成这样子呢,她可是都看了,大家看校领导讲话的时候都没看阮澄上台演讲的时候认真。
相邻的教学楼之间有一个较长的走廊,外侧还有小阳台,学生们大都聚集在这儿,附中也配合着在这里做了些符合高三毕业气氛的装饰打扮,不过现在更多的还是些奋斗努力的标语。
“嘿林莳雨。”
林莳雨人缘好,来的时候,好几个女生和她打招呼,不过她只先摆手应了,还是牵着阮澄到了邱昊磊旁边。
“我们来了,找我们干嘛?”
“还能干嘛,合照呗。”邱昊磊低头在摆弄他新买的相机,一副“你还用问”的眼神。
“我去,你小子注意态度。”
“给你们的。”
厉钦准备了两份小花束,因为林莳雨的眼神实在太过炽烈,被看穿的小心思,他只把花塞到两人怀里,匆匆看了一眼阮澄的表情,主要还是为了给阮澄。
“老钱!你拍完了没,帮我们四个拍一张呗。”
那头有个男生应好。
于是很快的,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从人群那头钻了过来,接过相机举起对着人就是一顿“好好好”。
不过每次拍照,阮澄总觉得别别扭扭的。
“还拍吗?”
“我要和小橙子两个人拍一张。”
“那你们都和阮澄来一张吧,顺便我也来一张嘿嘿。”钱同学觉得这个提议甚好,阮澄虽然平常安安静静的学习,但是不妨碍她登上附中的风云人物榜,平时可不好意思打扰人家,现在正好是个机会。
别说毕业典礼还有机会,等下说不准都排不上号了。
于是,等江时渠从教室出来找到阮澄的时候,阮澄已经像个拍照模特,和人拍了几十张了。
她都不知道自己人缘有这么好吗?
“小橙子。”
江时渠个子比较高,站在走廊和走廊的转角处,阮澄一眼就看到了,正想着终于解放了,听到耳边的亲亲小雨来了一句:“那个,阮澄哥哥,要不你也来一张?”
“行啊。”
江时渠看见阮澄小脸上的笑立马消了下去。
“最后一张啦,拍完我就回家了。”
“咔嚓。”
但肩上的手反而握的更紧了,听见身侧的人来了一句:
“再来张单人的?”
“好像去操场的拱门那儿拍也不错。”
“没办法,我突然想起来,今天当摄影师的任务量还没达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