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和九年。
西都王谈肃起兵叛乱,战无不胜,不出一月就占领了雍州七郡,兵临青州治所青陵城下。
这时守青陵城的,正是青州州牧连威本人。
而连威除了是青州州牧之外,还是战功赫赫的武威将军。早年跟着先帝南征北战,也是个战无不胜的主。
是以,这一攻城战,在叛军占人数和装备的绝对优势下,仍打了十日还未分出胜负。
可是当下,粗衣布甲的守城将士们节节败退,眼看着就快坚持不住了。
说好三日前就会到的援军迟迟不见踪影,他们再如何拼死抵抗,也都到了倒下的边缘。
有士兵忍痛拔掉背上的箭矢,在同伴的掩护下,连滚带爬地去城楼上报信。
……
城楼上,书房的纸窗透出烛光。
连威命人去叫女儿连杏和准女婿段明雪过来。在他们人到之前,他从书架角落拿下了一个木匣子。
木匣子比一只桔子还小,他放在手心里打开,静静看着里面的两颗绿色药丸。
仔细去看,能看见这位将军惯握刀剑的粗糙手掌似乎在轻微颤抖。
“父亲。”清脆的少女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连威朝门口看去,啪的一声合上了木匣子,紧紧攥在手心。
木门被轻轻推开,发出不大的声响。
外面天色已暮,战火与远山模糊成一团灰暗。
一个身穿红裙的少女走了进来,整个人如火焰般,刹那间将昏沉的室内照亮。
正是连威十七岁的女儿,连杏。
连杏面容秀美,像她早逝的母亲,眉眼间的那股英气却和他如出一辙。
身段窈窕纤细,却没有寻常少女的柔弱之感,反而带了点锋利,挺拔如墙上的红缨枪。
城下的兵刃厮杀声远远传来,急促的战鼓昭示着情势的危急,仿佛下一刻敌军就要攻破城门,杀到城楼上来。
少女稚嫩的脸上却无半点惊惧慌乱的神色,她安安静静地在书案前站定,抬眼望向父亲:“您找我有什么事?”
连威看着女儿,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有欣慰,有不舍,还有许多难以说清的其它情绪。他很少这样好好地看过她,而这一次,怕是最后一次了。
连威良久没有出声。
连杏便静静地等着,她面色依旧淡然,目光却扫过了父亲疲惫的面容、鬓边的白发,和磨损得不成样子了的铁甲,一颗心只觉沉重。
“大人。”打破沉默的,是段明雪。
他十九岁,一身白衣,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模样。
明明只是出身贫寒的寻常门客,那身姿气度和俊秀面容却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贵气,站在连杏身边,再般配不过,宛如一对璧人。
连威朝他望过去,平日里,他对这个准女婿并不满意,总觉得他太过文弱,小白脸一个,保护不了杏儿。
可这时,门外就是地狱般的战场,他却也能如此镇定……连威吁出一口气,朝他点了点头。
突然,外面的打杀声更大更近了,仿佛敌军已经上了城楼。
连威神色一凛,这才伸出右手,摊开手掌,将那只木匣子递到两人面前。
“这是?”连杏拿起木匣子,打开,看见了里面的两颗药丸。
段明雪也垂眼看着药丸,但他静静的,没有说话。
搁在书案上的双拳紧了紧,连威对上女儿疑惑的目光:“这是……假死药。”
“假死药?”
“嗯,神医贺鹘给的。说是服下之后,人立即就会毫无痛苦地睡死过去,如同毒发身亡,只是没有任何惨状。等过了六个时辰,便可以再次苏醒。”
连威平日里话不多,很少会说这样一大段话,但他这下眼睛看着连杏,说得又快又清楚,就像是提前背过似的。
连杏听着,疑惑神色散去,但没吭声,等着父亲把话说完。
“杏儿,爹这次下去,恐怕回不来了……你若是遇到危险,就在他们闯进来之前,把这药吃了。”连威说到这,看向女儿身边的白衣青年,“明雪也是。”
“好。”连杏毫不迟疑地应道。
段明雪也跟着点了点头。
连威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他们虽是叛军,但对我也还有几分敬重,应该不至于做出补刀鞭尸之事。待到六个时辰后,阿穆会来接你们走。”
连杏看着父亲那比哭还难看的笑,小脸绷得紧紧的,还是只点头:“嗯。”
“明雪。”连威绕过桌案,走到段明雪面前,左手重重地拍在他的肩上,盯着他的眼睛说:“我是看不到你和杏儿成亲了……但是你要好好对待杏儿,不管发生什么事,不许离开她。”
段明雪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但神色还是很自然:“是。”
“那好了,爹要走了。”连威松开段明雪,取下墙上挂着的长刀,背对着他们用衣袖擦拭刀刃,“你们回去吧。”
“爹。”连杏却没有走,冷不防开口道:“我想和你一起上阵杀敌。我不想逃。”
连威闻言,猛地转过身来,瞪眼看着她:“说什么傻话!战场上刀剑无眼,你一个小丫头添什么乱!”
连杏仰头望着父亲,表情平静但坚定:“我没说傻话。您说过我的箭术一流,比谁都不差。而且我会穿男装,你们谁也不用护着我,死了就死了。”
“你——”
连威被她噎得无话可说,把长刀往地上重重一磕,发出金属撞击石地的刺耳声音。
连杏被这猝不及防的声音吓得身体颤了一下,但还是咬着嘴唇,紧盯着父亲,不肯退让。
砰砰砰!
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有士兵嘶声叫道:“将军!不好了将军!”
“知道了!”连威一个箭步上前拉开木门,立即随那个满身血污的伤兵离开,头也不回地对屋里人甩下最后的话:“段明雪你给我看好她!你们还得成亲拜我!别让我死不瞑目!”
房门敞开后,从城楼高处朝下望,能看得见远远近近的火把。
天渐渐黑了下来,但兵器碰撞和将士们喊打喊杀的声音却愈演愈烈。显然战况到了临界点,双方都杀红了眼不肯休战,一定要分个胜败。
连威一闪身就奔下了城楼,魁梧的背影渐远渐小。连杏看着看着,忍不住追过去叫道:“父亲!”
她的声音湮没在战地的喧嚣中,连威没有任何反应。少女一直冷静的面容终于露出几分急切来,声音都变了调:“爹——!”
她心中也慌了起来,不由自主地继续追,眼看着到了阶梯前,却被一只手拉住了胳膊。
“阿杏,别去,听话。”段明雪语气温和,手却用足了力气,让少女丝毫不能挣脱。
连杏怔了怔,慢慢松弛下来。
段明雪放开她的胳膊,手滑下来牵住她的手,牵着她往房间里走去。
连杏任他牵着,头却偏向城楼下,一直看着,许多打斗的人影,她分不出哪个是父亲了。
段明雪看了她一眼。
只见一向明艳张扬的少女此时难得地显出些不知所措来,仿佛一只懵懂惴惴的红色幼狐,让人想要抱进怀里好生护着。
段明雪紧了紧牵着少女的手,将目光移回前方廊道,加快了脚步。
进了房间,他取出火折子点燃烛灯,在暖光中对连杏笑了笑:“阿杏,累了一天,你睡会儿吧。”
连杏垂着眼,将手里的小木匣握得更紧,走到木榻边坐下。
段明雪轻轻抚了抚她的肩背,扶着她躺了下来,自己坐在榻前的木凳上,温柔地看着她道:“睡会儿吧,我陪着你。”
连日来精神紧绷,连杏的确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现下躺着了,眼睛却望着房梁,一眨不眨。
她自出生就没有母亲。后来被告知母亲是为了生她才会死的,而父亲很爱母亲,所以才会一直对她那么严厉,和冷淡。
每次她怯怯地想靠近父亲一点,都会被他冷肃的面色吓退,便只好像他的手下一样跟师父们学着舞枪弄棒,指望什么时候也能得到父亲的笑容。
她想,父亲笑起来应该会好看的。
今日父亲总算对她笑了,可是却一点都不好看,看得她心里很难过。
她是真的想随父亲一起上战场,什么儿女情长,怎么比得上守住这座城重要呢。
但最后,对父亲本能的敬畏让她还是听话了。
忽然,连杏翻转身子侧躺,眼睛看向榻前的俊秀青年,问他:“你真的会一直陪着我吗?”
段明雪和她目光相碰,微一怔笑道:“当然。”
连杏看了看他,渐觉眼皮很重,缓缓闭上了双眼,握紧木匣子的手指也慢慢松开了。
木匣子从她手中掉落到榻上,被段明雪捡了起来,轻轻地放在了矮木桌上。
半夜。
连杏被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惊醒,猛地掀开被子坐了起来。
往榻边看,段明雪已经离开,趴在矮木桌上睡着陪她的,换成了丫鬟小绪。
黄衫小丫鬟听见动静,立刻直起身来,睁大眼睛问:“怎么了姑娘?!”
连杏比了个噤声的动作,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应该是从旁边哥哥的房间传来的,她连忙整了整衣襟,拉起小绪就往外走,“去看看!”
父母亲只有她和哥哥两个孩子,哥哥连珏二十岁,刚行了冠礼,本来是要开始说亲的了,却突遇叛军作乱,直接上了战场。
前次战役中,哥哥腰腹部受了刀伤,因而在房里休养,高烧反反复复,偶尔醒来一次,小绪就会去给他喂水。
连杏走到房门外了,透过破洞的纸窗,看见了屋内的情形——
一个灰头土脸头发凌乱的士兵把连珏扶坐了起来,正和另外两个满身脏污和血痕的士兵一起跟他说着战况。
“……王三、李孟、张玠全都死了。”
一长串名字,都是连威和连珏平时最能打的副手。
“……敌方也伤亡惨重,现在不得不回去休整一会儿。”
“但他们人多太多了,我们真的撑不住了……小将军,我们的援军是不是不会来了?朝廷这是不要青州了吗?”
说话的士兵年纪还小,脸颊尚带着稚气,声音倔强却又带了一丝哭腔:“将军他,他被弓箭手围攻,万箭齐发,我们根本来不及……”
连珏吃力地撑着身体在听,到这时,打断他道:“我爹也战死了?”
声调平淡,眼中却是死沉一片。
“嗯!”小兵闷重的一声。
纸窗外,听得清清楚楚的连杏猝然睁大双眼,指甲掐进手心、扎进了肉里。
她耳朵嗡嗡作响,后面的话全没听到,直到旁边的木门被推开。
连珏穿上了外衫和铁甲,拄着长刀撑起身体,在士兵们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连杏下意识看去,对上的是哥哥苍白的面颊和通红的眼睛。
哥哥那张英俊至极的面庞如今看着病得可怕,她只一眼,就鼻酸眼热起来。
“阿杏?”连珏看向同样红了眼睛的少女,有一丝意外,“你来做什么?”
连杏眼前模糊起来,声音哽咽:“爹死了,我听到了。”
连珏愣住。
下一瞬,那道火红的身影扑了过来,将他紧紧抱住。他右手握着长刀,只好用左手轻轻贴到妹妹背后。
小兵递了个催促的眼神,连珏再不舍也只得将连杏拉开,对她露出一个淡淡的笑:“爹走之前,给你的药,还在吗?”
连杏意外哥哥也知道,愣一下才点头:“在。”
连珏笑容病态而疲惫,左手摸了摸妹妹的头发,道:“你们吃了那药之后,就会昏睡过去,就像……死了一样。但是只要等六个时辰,就能够醒来。到时候……”
他卡了一下,连杏忽然露出微笑,接下话头道:“到时候,阿穆会接我们走。”
闻言,连珏也露出一个勉强的笑,点头道:“对。那之后,你们找个太平的地方好好生活。”
……
黎明时分,天光破晓。
连杏站在城楼上,目送着哥哥的背影远去。
刚才人多的时候,丫鬟小绪一直安静地站在最边上,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到这时,只剩下她和连杏两个人了,她才轻步走到连杏身边,轻声说出心头疑问:“姑娘,阿穆不是死了么?”
西都王谈肃起兵叛乱,战无不胜,不出一月就占领了雍州七郡,兵临青州治所青陵城下。
这时守青陵城的,正是青州州牧连威本人。
而连威除了是青州州牧之外,还是战功赫赫的武威将军。早年跟着先帝南征北战,也是个战无不胜的主。
是以,这一攻城战,在叛军占人数和装备的绝对优势下,仍打了十日还未分出胜负。
可是当下,粗衣布甲的守城将士们节节败退,眼看着就快坚持不住了。
说好三日前就会到的援军迟迟不见踪影,他们再如何拼死抵抗,也都到了倒下的边缘。
有士兵忍痛拔掉背上的箭矢,在同伴的掩护下,连滚带爬地去城楼上报信。
……
城楼上,书房的纸窗透出烛光。
连威命人去叫女儿连杏和准女婿段明雪过来。在他们人到之前,他从书架角落拿下了一个木匣子。
木匣子比一只桔子还小,他放在手心里打开,静静看着里面的两颗绿色药丸。
仔细去看,能看见这位将军惯握刀剑的粗糙手掌似乎在轻微颤抖。
“父亲。”清脆的少女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连威朝门口看去,啪的一声合上了木匣子,紧紧攥在手心。
木门被轻轻推开,发出不大的声响。
外面天色已暮,战火与远山模糊成一团灰暗。
一个身穿红裙的少女走了进来,整个人如火焰般,刹那间将昏沉的室内照亮。
正是连威十七岁的女儿,连杏。
连杏面容秀美,像她早逝的母亲,眉眼间的那股英气却和他如出一辙。
身段窈窕纤细,却没有寻常少女的柔弱之感,反而带了点锋利,挺拔如墙上的红缨枪。
城下的兵刃厮杀声远远传来,急促的战鼓昭示着情势的危急,仿佛下一刻敌军就要攻破城门,杀到城楼上来。
少女稚嫩的脸上却无半点惊惧慌乱的神色,她安安静静地在书案前站定,抬眼望向父亲:“您找我有什么事?”
连威看着女儿,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有欣慰,有不舍,还有许多难以说清的其它情绪。他很少这样好好地看过她,而这一次,怕是最后一次了。
连威良久没有出声。
连杏便静静地等着,她面色依旧淡然,目光却扫过了父亲疲惫的面容、鬓边的白发,和磨损得不成样子了的铁甲,一颗心只觉沉重。
“大人。”打破沉默的,是段明雪。
他十九岁,一身白衣,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模样。
明明只是出身贫寒的寻常门客,那身姿气度和俊秀面容却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贵气,站在连杏身边,再般配不过,宛如一对璧人。
连威朝他望过去,平日里,他对这个准女婿并不满意,总觉得他太过文弱,小白脸一个,保护不了杏儿。
可这时,门外就是地狱般的战场,他却也能如此镇定……连威吁出一口气,朝他点了点头。
突然,外面的打杀声更大更近了,仿佛敌军已经上了城楼。
连威神色一凛,这才伸出右手,摊开手掌,将那只木匣子递到两人面前。
“这是?”连杏拿起木匣子,打开,看见了里面的两颗药丸。
段明雪也垂眼看着药丸,但他静静的,没有说话。
搁在书案上的双拳紧了紧,连威对上女儿疑惑的目光:“这是……假死药。”
“假死药?”
“嗯,神医贺鹘给的。说是服下之后,人立即就会毫无痛苦地睡死过去,如同毒发身亡,只是没有任何惨状。等过了六个时辰,便可以再次苏醒。”
连威平日里话不多,很少会说这样一大段话,但他这下眼睛看着连杏,说得又快又清楚,就像是提前背过似的。
连杏听着,疑惑神色散去,但没吭声,等着父亲把话说完。
“杏儿,爹这次下去,恐怕回不来了……你若是遇到危险,就在他们闯进来之前,把这药吃了。”连威说到这,看向女儿身边的白衣青年,“明雪也是。”
“好。”连杏毫不迟疑地应道。
段明雪也跟着点了点头。
连威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他们虽是叛军,但对我也还有几分敬重,应该不至于做出补刀鞭尸之事。待到六个时辰后,阿穆会来接你们走。”
连杏看着父亲那比哭还难看的笑,小脸绷得紧紧的,还是只点头:“嗯。”
“明雪。”连威绕过桌案,走到段明雪面前,左手重重地拍在他的肩上,盯着他的眼睛说:“我是看不到你和杏儿成亲了……但是你要好好对待杏儿,不管发生什么事,不许离开她。”
段明雪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但神色还是很自然:“是。”
“那好了,爹要走了。”连威松开段明雪,取下墙上挂着的长刀,背对着他们用衣袖擦拭刀刃,“你们回去吧。”
“爹。”连杏却没有走,冷不防开口道:“我想和你一起上阵杀敌。我不想逃。”
连威闻言,猛地转过身来,瞪眼看着她:“说什么傻话!战场上刀剑无眼,你一个小丫头添什么乱!”
连杏仰头望着父亲,表情平静但坚定:“我没说傻话。您说过我的箭术一流,比谁都不差。而且我会穿男装,你们谁也不用护着我,死了就死了。”
“你——”
连威被她噎得无话可说,把长刀往地上重重一磕,发出金属撞击石地的刺耳声音。
连杏被这猝不及防的声音吓得身体颤了一下,但还是咬着嘴唇,紧盯着父亲,不肯退让。
砰砰砰!
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有士兵嘶声叫道:“将军!不好了将军!”
“知道了!”连威一个箭步上前拉开木门,立即随那个满身血污的伤兵离开,头也不回地对屋里人甩下最后的话:“段明雪你给我看好她!你们还得成亲拜我!别让我死不瞑目!”
房门敞开后,从城楼高处朝下望,能看得见远远近近的火把。
天渐渐黑了下来,但兵器碰撞和将士们喊打喊杀的声音却愈演愈烈。显然战况到了临界点,双方都杀红了眼不肯休战,一定要分个胜败。
连威一闪身就奔下了城楼,魁梧的背影渐远渐小。连杏看着看着,忍不住追过去叫道:“父亲!”
她的声音湮没在战地的喧嚣中,连威没有任何反应。少女一直冷静的面容终于露出几分急切来,声音都变了调:“爹——!”
她心中也慌了起来,不由自主地继续追,眼看着到了阶梯前,却被一只手拉住了胳膊。
“阿杏,别去,听话。”段明雪语气温和,手却用足了力气,让少女丝毫不能挣脱。
连杏怔了怔,慢慢松弛下来。
段明雪放开她的胳膊,手滑下来牵住她的手,牵着她往房间里走去。
连杏任他牵着,头却偏向城楼下,一直看着,许多打斗的人影,她分不出哪个是父亲了。
段明雪看了她一眼。
只见一向明艳张扬的少女此时难得地显出些不知所措来,仿佛一只懵懂惴惴的红色幼狐,让人想要抱进怀里好生护着。
段明雪紧了紧牵着少女的手,将目光移回前方廊道,加快了脚步。
进了房间,他取出火折子点燃烛灯,在暖光中对连杏笑了笑:“阿杏,累了一天,你睡会儿吧。”
连杏垂着眼,将手里的小木匣握得更紧,走到木榻边坐下。
段明雪轻轻抚了抚她的肩背,扶着她躺了下来,自己坐在榻前的木凳上,温柔地看着她道:“睡会儿吧,我陪着你。”
连日来精神紧绷,连杏的确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了,现下躺着了,眼睛却望着房梁,一眨不眨。
她自出生就没有母亲。后来被告知母亲是为了生她才会死的,而父亲很爱母亲,所以才会一直对她那么严厉,和冷淡。
每次她怯怯地想靠近父亲一点,都会被他冷肃的面色吓退,便只好像他的手下一样跟师父们学着舞枪弄棒,指望什么时候也能得到父亲的笑容。
她想,父亲笑起来应该会好看的。
今日父亲总算对她笑了,可是却一点都不好看,看得她心里很难过。
她是真的想随父亲一起上战场,什么儿女情长,怎么比得上守住这座城重要呢。
但最后,对父亲本能的敬畏让她还是听话了。
忽然,连杏翻转身子侧躺,眼睛看向榻前的俊秀青年,问他:“你真的会一直陪着我吗?”
段明雪和她目光相碰,微一怔笑道:“当然。”
连杏看了看他,渐觉眼皮很重,缓缓闭上了双眼,握紧木匣子的手指也慢慢松开了。
木匣子从她手中掉落到榻上,被段明雪捡了起来,轻轻地放在了矮木桌上。
半夜。
连杏被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惊醒,猛地掀开被子坐了起来。
往榻边看,段明雪已经离开,趴在矮木桌上睡着陪她的,换成了丫鬟小绪。
黄衫小丫鬟听见动静,立刻直起身来,睁大眼睛问:“怎么了姑娘?!”
连杏比了个噤声的动作,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应该是从旁边哥哥的房间传来的,她连忙整了整衣襟,拉起小绪就往外走,“去看看!”
父母亲只有她和哥哥两个孩子,哥哥连珏二十岁,刚行了冠礼,本来是要开始说亲的了,却突遇叛军作乱,直接上了战场。
前次战役中,哥哥腰腹部受了刀伤,因而在房里休养,高烧反反复复,偶尔醒来一次,小绪就会去给他喂水。
连杏走到房门外了,透过破洞的纸窗,看见了屋内的情形——
一个灰头土脸头发凌乱的士兵把连珏扶坐了起来,正和另外两个满身脏污和血痕的士兵一起跟他说着战况。
“……王三、李孟、张玠全都死了。”
一长串名字,都是连威和连珏平时最能打的副手。
“……敌方也伤亡惨重,现在不得不回去休整一会儿。”
“但他们人多太多了,我们真的撑不住了……小将军,我们的援军是不是不会来了?朝廷这是不要青州了吗?”
说话的士兵年纪还小,脸颊尚带着稚气,声音倔强却又带了一丝哭腔:“将军他,他被弓箭手围攻,万箭齐发,我们根本来不及……”
连珏吃力地撑着身体在听,到这时,打断他道:“我爹也战死了?”
声调平淡,眼中却是死沉一片。
“嗯!”小兵闷重的一声。
纸窗外,听得清清楚楚的连杏猝然睁大双眼,指甲掐进手心、扎进了肉里。
她耳朵嗡嗡作响,后面的话全没听到,直到旁边的木门被推开。
连珏穿上了外衫和铁甲,拄着长刀撑起身体,在士兵们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连杏下意识看去,对上的是哥哥苍白的面颊和通红的眼睛。
哥哥那张英俊至极的面庞如今看着病得可怕,她只一眼,就鼻酸眼热起来。
“阿杏?”连珏看向同样红了眼睛的少女,有一丝意外,“你来做什么?”
连杏眼前模糊起来,声音哽咽:“爹死了,我听到了。”
连珏愣住。
下一瞬,那道火红的身影扑了过来,将他紧紧抱住。他右手握着长刀,只好用左手轻轻贴到妹妹背后。
小兵递了个催促的眼神,连珏再不舍也只得将连杏拉开,对她露出一个淡淡的笑:“爹走之前,给你的药,还在吗?”
连杏意外哥哥也知道,愣一下才点头:“在。”
连珏笑容病态而疲惫,左手摸了摸妹妹的头发,道:“你们吃了那药之后,就会昏睡过去,就像……死了一样。但是只要等六个时辰,就能够醒来。到时候……”
他卡了一下,连杏忽然露出微笑,接下话头道:“到时候,阿穆会接我们走。”
闻言,连珏也露出一个勉强的笑,点头道:“对。那之后,你们找个太平的地方好好生活。”
……
黎明时分,天光破晓。
连杏站在城楼上,目送着哥哥的背影远去。
刚才人多的时候,丫鬟小绪一直安静地站在最边上,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到这时,只剩下她和连杏两个人了,她才轻步走到连杏身边,轻声说出心头疑问:“姑娘,阿穆不是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