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翰墨见仲娘走后,又回到柴房里面休息。阿方见她和仲娘谈完,对自己的主人说:“主人,你说他们会不会有诈啊?”
梅翰墨蹲到房子的一角,闭上眼睛,感到脑中凌乱不已,这仲娘的话可真是蹊跷,可毕竟自己也是无路可走,能有什么选择呢,这种被动的感觉着实令人不悦。
“阿方,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做得了,姑且,能走一步是一步吧。”
“主人,官府的人不会管我们了吗?”
“看样子,官府的人已经接到了消息。我们就拭目以待,看看明天会有什么吧。”
梅翰墨合上眼睛,等待明日的到来。
耀光透过木板钻进了茅屋,梅翰墨呆呆接着木缝带来的微光,静候仲娘那帮人的到来。门外窸窸窣窣的响声传来,不久房门被打开了,她看着那天劫车的人来到自己面前。
“起来吧,劳请梅大人办点事情。”
几个人将梅翰墨和阿方一起带走,她来到门外感受到日光的冲击。
几个壮汉将她带到了陌生的地域,是她之前偷溜出去所没有见到的。四周都是小矮的瓦房,前面就是山上平坦的土地,上面什么也没有,梅翰墨心里面感到诧异,这帮家伙不会是想把自己活生生埋了吧?
面前的一共是五个人,把押送自己的人除外,就还有一个鼠眼和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不过这书生长得没什么正气,要不是这身书生打扮,她说不定会怀疑这家伙是做白蚂蚁之类的勾当。
文弱书生走到鼠眼跟前,说了一通腹语,自己也没听清。书生随后走到她面前,说道:“听说大人文采斐然,几年内就考上翰林院的编修,再后来就要升任这里的知府。不知道大人懂不懂得一个道理’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而搏‘。大人那么聪明,想必也是知道在下说的什么道理吧?”
梅翰墨听出来此人的弦外之音,想让自己给他个匪徒当幕僚,好一个异想天开,就这样吗?自己的上任文书都被掉包了,拿芝麻丢西瓜。可想想还是先从了吧,毕竟仲娘口里面保护的人自己也没看出来,这么平的地,他能往哪里面藏身?
“好,我答应你的请求。”这句话刚说出口,自己就被身旁的监押给撞了一下,不知道是什么藏在了自己的身上,感觉像是一把刀。
“那请把我这个小书生放开可否?我这人软弱无力,就算跑也跑不了多远。”
见鼠眼颔首,监押也就放松了对他的束缚。梅翰墨走上前去,和鼠眼行了一礼。对鼠眼笑了笑,真的要对这个家伙做点什么吗?自己大概率不会全身而退。
正当自己全身而退时,一直箭横空射来,这只箭谁也没有打中,就这样和她擦肩而过,最终坠在了远方的泥土之中。
梅翰墨忽的向后一闪,向箭矢的方向看去。鼠眼最先反应过来,大吼道:“把这家伙给我绑起来,我不想看见他。”
出乎鼠眼的意料,这批人都称的上自己的心腹,却都没能够将梅翰墨困住。那个给梅翰墨刀的人带她逃了出来。
邓子濯带领的一队官兵很快围了过来。书生几乎昏厥在地,那一帮人就这样被邓子濯所伏。
“您是?”邓子濯看着面前的男子,其人气度不凡,面相中又带着几分贵气,可惜脸色黄瘦。
“在下梅翰墨,是朝廷派来的编修,只不过我...”
“梅大人大可直言。”
“我的上任文书,不知去向。”
邓子濯愣了愣,知晓这帮山匪之所以绑这位知府原是此等缘由。他扫了扫梅翰墨,说道:“大人不必烦心,据闻您的上任文书还在这群人手上,不必担心。大人还是大人。”
梅翰墨被这番巧妙的言语所折服,毕竟这句话昨天还是仲娘和自己说的,看来官府的人和山匪没少联系。
梅翰墨骑上预先备好的马匹,问道:“还没问公子姓甚名谁?”
邓子濯微微一笑,俯首作揖,“鄙人姓邓名子濯,字琛。”
“好,邓公子。”梅翰墨低眸而笑,认为这位邓公子算得上人物,“不妨先将这些人扣回官府再看看我的文书是和去向?”
“好。”
一路上,梅翰墨打量邓子濯许久,这人的面庞算不上是一眼惊艳的那种,但是单看他的五官却十分的协调标致,给人感觉很大方端雅,眉宇间又饱存几分英气,身形高挑,能看出是习武之人。
马车一路周折,很快就来到了官府前。梅翰墨以前都是在皇城的翰林院工作,翰林院属于皇城内楼廊殿宇,为了让建筑更好的融入皇城的繁华中修建的更为气派一些。而桓州的官府则是就地而建,更融入本地的特色。
轿子进了官府的东门,梅翰墨掀开轿帘,轿子很快就落在了上马石前,她双脚一蹬,就从轿子里出来。被捕者被扣押在了官府的监牢里,梅翰墨本想和邓子濯提议去监牢里看看被关押的书生等人。却没想到邓子濯最先开口。
“梅大人,赵知府先邀请您一见。”
梅翰墨到没有感到有多少意外,但是自己文书丢失,再怎么谈能和那人说些什么呢?她看向邓子濯,道:“好。”
她在邓子濯的陪同下到了官府的会客厅,一个面庞消瘦的老人坐在正厅上静候,见她来了,起身笑道:“这就是梅翰林吧?请坐!”
梅翰墨举手作揖,细细的打量了这个刚到不惑之年的人。正想说什么结果被赵乾抢先。
“梅翰林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就任文书一事吧?你不必担心前几日山寨的大当家派人来过这里,承诺会将梅翰林的所有物归还回来,一会我们去审问那些人,应该可以问出些眉目。”
“谢谢大人。”梅翰墨释然一笑,目光又落在了她的腰间玉佩,回忆起戴学士叮嘱之事,她拿起腰间的羊脂玉,轻递与赵乾。
“赵大人,可见过这件玉佩?”
“玉佩,这玉佩质属上乘,无暇无损,看着就价格不菲,这样的雕工技艺想必是江南所产?”
梅翰墨点点头,这块玉的来路确实是江南所产,戴学士曾和自己提到过这件事,她轻拂过玉面的纹路,凝视着玉块的凹槽。戴学士让自己寻齐氏一脉,唯一的线索就只剩下这个,眼下自己的处境又这般,该如何是好?
“可是...这玉上面的纹路,本官也不是没见过,这纹路应该是朝中老人的手笔,想到这儿...唉,我也很是年轻啊,对朝里面的状况也是稍解,这样的玉刻除了皇城应该只有玉轩坊能做的出来。”
赵乾吸了口长气,目光突砸在了梅翰墨的眼上。
“就是,不知梅大人用玉佩想要做什么?”
梅翰墨将眼睛从他的目光里中移开,她多少感觉有点不自然。齐氏一族当年被抄家,得罪者可不少,虽然新帝登基但是前朝的这件事也是禁闻,想到这里,她汗毛一竖,不敢深究下去,看来还得从长计议。
梅翰墨神色不变,她拿起茶盏,抿了一口,笑着对赵乾说:
“没什么,这是我寻来的一块宝玉,看做工很想再订做一块而已。”说完,她双眸一转,“大人不是说要去监牢审审那几位吗?不妨现在就去?”
赵乾知道这是梅翰墨有意转换话题,但从她的神色看去却泰若自然,也打消了疑虑。想想还是找回文书要紧,便领着梅翰墨去了监牢。
仲元魁一行人在监牢里被铁链锁着,梅翰墨第一次这么细看一个山匪的面孔。仲元魁面色颓丧,失去以往盛气凌人的姿态。他先开口道:“怎么,你想干嘛?”
梅翰墨没理他,这家伙看着就是个硬骨头,倒不如看看那个书生如何,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估价看到衙役挥两下水火棍就晕倒了。
她坐到书生面前,笑了笑,“看着公子文文弱弱,和山上的匪徒不像是一路人?不知公子上山为何呢?”
书生被折辱很不是滋味,他本就不好看的脸更是拧在了一起,对梅翰墨不客气的说:”真可惜,要不是你这个变数......“
“知府?什么意思?”梅翰墨问完,就让一旁的官役去搜他的身。
果不其然,袖口里居然有她的上任文书,上面确实没做什么改动,这家伙是想掉包自己赴任,他一看就不是山寨上的人,想必就是联起手来的事。可是自己也没证据,想要绊倒他们也并非一时之事,仅凭一个书生?难。
梅翰墨拿着自己的上任文书,恐怕这是那个姑娘有意安排的,不过这也多谢她,要不是她自己现在都是个问题。
梅翰墨拿起自己的上任文书,吩咐了衙役几句,就离开了监牢去找赵乾。
时间来到正午,梅翰墨再次折返回到正厅。赵乾用手支着头,看着自己养的兰草异花。
“赵大人,不知可否予小生一段时间?”
赵乾看了看她,梅翰墨紧接着把文书递给了赵乾,赵乾细细读了读文书。文书几经周折显得有些褶皱,边角处也略有破损。
赵乾抚了抚文书的边缘,缓缓说道:“这可是天下读书人拼尽全力都想换来的东西,你一定要珍惜啊。”
梅翰墨虽然不理解为何赵乾会说这样的话,但是自己身为地方要员却将自己的文书弄丢想来也确实不该。
“好,晚辈定不负前辈嘱托。”
淅淅沥沥的雨打在了官府的青瓦上,梅翰墨听赵乾留宿几日后,交接一事已毕,赵乾也离去了。但在临走前,赵乾说出了一句让她意外的话。
“梅大人,我的门客邓琛就留给你了。梅大人本就是外调于此,没什么根基,若是遇到士绅山匪还是比较棘手的。要是留着他的话,梅大人在桓州更能如虎添翼。”
梅翰墨笑了笑,真没想到,赵乾愿意把自己的门客给自己留下来。
“好,那晚辈必然会物尽其能了。”
赵乾就这样别过,梅翰墨看着赵乾离去的背影,决心要在桓州也有一番作为。
赵乾走后,梅翰墨头疼那几位山匪的同时也在正厅处理了几日政务。没有什么人报案,显得格外轻松,
翌日清晨她本想再去看看那几人,正途径瞭望楼,看守的衙役居然跑了过来。
“不好了,大人!有人报案!”
梅翰墨蹲到房子的一角,闭上眼睛,感到脑中凌乱不已,这仲娘的话可真是蹊跷,可毕竟自己也是无路可走,能有什么选择呢,这种被动的感觉着实令人不悦。
“阿方,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做得了,姑且,能走一步是一步吧。”
“主人,官府的人不会管我们了吗?”
“看样子,官府的人已经接到了消息。我们就拭目以待,看看明天会有什么吧。”
梅翰墨合上眼睛,等待明日的到来。
耀光透过木板钻进了茅屋,梅翰墨呆呆接着木缝带来的微光,静候仲娘那帮人的到来。门外窸窸窣窣的响声传来,不久房门被打开了,她看着那天劫车的人来到自己面前。
“起来吧,劳请梅大人办点事情。”
几个人将梅翰墨和阿方一起带走,她来到门外感受到日光的冲击。
几个壮汉将她带到了陌生的地域,是她之前偷溜出去所没有见到的。四周都是小矮的瓦房,前面就是山上平坦的土地,上面什么也没有,梅翰墨心里面感到诧异,这帮家伙不会是想把自己活生生埋了吧?
面前的一共是五个人,把押送自己的人除外,就还有一个鼠眼和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不过这书生长得没什么正气,要不是这身书生打扮,她说不定会怀疑这家伙是做白蚂蚁之类的勾当。
文弱书生走到鼠眼跟前,说了一通腹语,自己也没听清。书生随后走到她面前,说道:“听说大人文采斐然,几年内就考上翰林院的编修,再后来就要升任这里的知府。不知道大人懂不懂得一个道理’良禽择木而栖,士为知己而搏‘。大人那么聪明,想必也是知道在下说的什么道理吧?”
梅翰墨听出来此人的弦外之音,想让自己给他个匪徒当幕僚,好一个异想天开,就这样吗?自己的上任文书都被掉包了,拿芝麻丢西瓜。可想想还是先从了吧,毕竟仲娘口里面保护的人自己也没看出来,这么平的地,他能往哪里面藏身?
“好,我答应你的请求。”这句话刚说出口,自己就被身旁的监押给撞了一下,不知道是什么藏在了自己的身上,感觉像是一把刀。
“那请把我这个小书生放开可否?我这人软弱无力,就算跑也跑不了多远。”
见鼠眼颔首,监押也就放松了对他的束缚。梅翰墨走上前去,和鼠眼行了一礼。对鼠眼笑了笑,真的要对这个家伙做点什么吗?自己大概率不会全身而退。
正当自己全身而退时,一直箭横空射来,这只箭谁也没有打中,就这样和她擦肩而过,最终坠在了远方的泥土之中。
梅翰墨忽的向后一闪,向箭矢的方向看去。鼠眼最先反应过来,大吼道:“把这家伙给我绑起来,我不想看见他。”
出乎鼠眼的意料,这批人都称的上自己的心腹,却都没能够将梅翰墨困住。那个给梅翰墨刀的人带她逃了出来。
邓子濯带领的一队官兵很快围了过来。书生几乎昏厥在地,那一帮人就这样被邓子濯所伏。
“您是?”邓子濯看着面前的男子,其人气度不凡,面相中又带着几分贵气,可惜脸色黄瘦。
“在下梅翰墨,是朝廷派来的编修,只不过我...”
“梅大人大可直言。”
“我的上任文书,不知去向。”
邓子濯愣了愣,知晓这帮山匪之所以绑这位知府原是此等缘由。他扫了扫梅翰墨,说道:“大人不必烦心,据闻您的上任文书还在这群人手上,不必担心。大人还是大人。”
梅翰墨被这番巧妙的言语所折服,毕竟这句话昨天还是仲娘和自己说的,看来官府的人和山匪没少联系。
梅翰墨骑上预先备好的马匹,问道:“还没问公子姓甚名谁?”
邓子濯微微一笑,俯首作揖,“鄙人姓邓名子濯,字琛。”
“好,邓公子。”梅翰墨低眸而笑,认为这位邓公子算得上人物,“不妨先将这些人扣回官府再看看我的文书是和去向?”
“好。”
一路上,梅翰墨打量邓子濯许久,这人的面庞算不上是一眼惊艳的那种,但是单看他的五官却十分的协调标致,给人感觉很大方端雅,眉宇间又饱存几分英气,身形高挑,能看出是习武之人。
马车一路周折,很快就来到了官府前。梅翰墨以前都是在皇城的翰林院工作,翰林院属于皇城内楼廊殿宇,为了让建筑更好的融入皇城的繁华中修建的更为气派一些。而桓州的官府则是就地而建,更融入本地的特色。
轿子进了官府的东门,梅翰墨掀开轿帘,轿子很快就落在了上马石前,她双脚一蹬,就从轿子里出来。被捕者被扣押在了官府的监牢里,梅翰墨本想和邓子濯提议去监牢里看看被关押的书生等人。却没想到邓子濯最先开口。
“梅大人,赵知府先邀请您一见。”
梅翰墨到没有感到有多少意外,但是自己文书丢失,再怎么谈能和那人说些什么呢?她看向邓子濯,道:“好。”
她在邓子濯的陪同下到了官府的会客厅,一个面庞消瘦的老人坐在正厅上静候,见她来了,起身笑道:“这就是梅翰林吧?请坐!”
梅翰墨举手作揖,细细的打量了这个刚到不惑之年的人。正想说什么结果被赵乾抢先。
“梅翰林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就任文书一事吧?你不必担心前几日山寨的大当家派人来过这里,承诺会将梅翰林的所有物归还回来,一会我们去审问那些人,应该可以问出些眉目。”
“谢谢大人。”梅翰墨释然一笑,目光又落在了她的腰间玉佩,回忆起戴学士叮嘱之事,她拿起腰间的羊脂玉,轻递与赵乾。
“赵大人,可见过这件玉佩?”
“玉佩,这玉佩质属上乘,无暇无损,看着就价格不菲,这样的雕工技艺想必是江南所产?”
梅翰墨点点头,这块玉的来路确实是江南所产,戴学士曾和自己提到过这件事,她轻拂过玉面的纹路,凝视着玉块的凹槽。戴学士让自己寻齐氏一脉,唯一的线索就只剩下这个,眼下自己的处境又这般,该如何是好?
“可是...这玉上面的纹路,本官也不是没见过,这纹路应该是朝中老人的手笔,想到这儿...唉,我也很是年轻啊,对朝里面的状况也是稍解,这样的玉刻除了皇城应该只有玉轩坊能做的出来。”
赵乾吸了口长气,目光突砸在了梅翰墨的眼上。
“就是,不知梅大人用玉佩想要做什么?”
梅翰墨将眼睛从他的目光里中移开,她多少感觉有点不自然。齐氏一族当年被抄家,得罪者可不少,虽然新帝登基但是前朝的这件事也是禁闻,想到这里,她汗毛一竖,不敢深究下去,看来还得从长计议。
梅翰墨神色不变,她拿起茶盏,抿了一口,笑着对赵乾说:
“没什么,这是我寻来的一块宝玉,看做工很想再订做一块而已。”说完,她双眸一转,“大人不是说要去监牢审审那几位吗?不妨现在就去?”
赵乾知道这是梅翰墨有意转换话题,但从她的神色看去却泰若自然,也打消了疑虑。想想还是找回文书要紧,便领着梅翰墨去了监牢。
仲元魁一行人在监牢里被铁链锁着,梅翰墨第一次这么细看一个山匪的面孔。仲元魁面色颓丧,失去以往盛气凌人的姿态。他先开口道:“怎么,你想干嘛?”
梅翰墨没理他,这家伙看着就是个硬骨头,倒不如看看那个书生如何,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估价看到衙役挥两下水火棍就晕倒了。
她坐到书生面前,笑了笑,“看着公子文文弱弱,和山上的匪徒不像是一路人?不知公子上山为何呢?”
书生被折辱很不是滋味,他本就不好看的脸更是拧在了一起,对梅翰墨不客气的说:”真可惜,要不是你这个变数......“
“知府?什么意思?”梅翰墨问完,就让一旁的官役去搜他的身。
果不其然,袖口里居然有她的上任文书,上面确实没做什么改动,这家伙是想掉包自己赴任,他一看就不是山寨上的人,想必就是联起手来的事。可是自己也没证据,想要绊倒他们也并非一时之事,仅凭一个书生?难。
梅翰墨拿着自己的上任文书,恐怕这是那个姑娘有意安排的,不过这也多谢她,要不是她自己现在都是个问题。
梅翰墨拿起自己的上任文书,吩咐了衙役几句,就离开了监牢去找赵乾。
时间来到正午,梅翰墨再次折返回到正厅。赵乾用手支着头,看着自己养的兰草异花。
“赵大人,不知可否予小生一段时间?”
赵乾看了看她,梅翰墨紧接着把文书递给了赵乾,赵乾细细读了读文书。文书几经周折显得有些褶皱,边角处也略有破损。
赵乾抚了抚文书的边缘,缓缓说道:“这可是天下读书人拼尽全力都想换来的东西,你一定要珍惜啊。”
梅翰墨虽然不理解为何赵乾会说这样的话,但是自己身为地方要员却将自己的文书弄丢想来也确实不该。
“好,晚辈定不负前辈嘱托。”
淅淅沥沥的雨打在了官府的青瓦上,梅翰墨听赵乾留宿几日后,交接一事已毕,赵乾也离去了。但在临走前,赵乾说出了一句让她意外的话。
“梅大人,我的门客邓琛就留给你了。梅大人本就是外调于此,没什么根基,若是遇到士绅山匪还是比较棘手的。要是留着他的话,梅大人在桓州更能如虎添翼。”
梅翰墨笑了笑,真没想到,赵乾愿意把自己的门客给自己留下来。
“好,那晚辈必然会物尽其能了。”
赵乾就这样别过,梅翰墨看着赵乾离去的背影,决心要在桓州也有一番作为。
赵乾走后,梅翰墨头疼那几位山匪的同时也在正厅处理了几日政务。没有什么人报案,显得格外轻松,
翌日清晨她本想再去看看那几人,正途径瞭望楼,看守的衙役居然跑了过来。
“不好了,大人!有人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