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一路走到尚食局外不远,再没遇见盘查,李善用才放慢了脚步,稍稍松了口气,摸摸手上的乌木腰牌,正面写着“尚食局司药司女史”,背面写着“凡女官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侧面写着腰牌编号。
这是她在毓秀堂时找机会办的腰牌,后来出师任职时特意扣下没交回,这些年因私出宫用的都是这个腰牌,现在果然派上了用场。
李善用心中微哂,她早就说过腰牌是个没谱的东西,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木头牌子,不说画像,连个体貌特征描述都没有,根本辨不出人跟牌子是否相符。照这么查,查到明年鹰扬卫也查不着人。她当年曾经劝谏过皇后,将宫人腰牌收回重制,以杜绝隐患、严谨宫禁,皇后嫌麻烦不肯多事就作罢了。
李善用有些唏嘘,看来这人哪,做事还是得留余地,说不定哪天自己就用上了……
“站住!”
一声断喝猛然自背后传来。
李善用顿住脚步,缓缓回过身去,看到一队鹰扬卫,为首那人端着一册簿子,冷冷地看着她。
“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在何处当差?”为首的鹰扬卫板着面孔,冷声讯问。
李善用瞳孔骤缩,脑海中瞬息之间转过无数念头,面上却丝毫不见异色,未语先笑、温婉答道:“我是尚食局司药司的,区区女史,不敢谈什么职务。”
对方不为所动,仍旧冷面,把簿子翻到尚食局,问:“叫什么名字?上次出宫是什么时候?上次入宫是什么时候?一个月内去没去过东宫?”
这问题可不好答,李善用心中为难,她的腰牌虽是真的,身份却是假的,从出入宫门的记录上很容易看出破绽。她飞速思考着,同时递上腰牌,试图蒙混过关:“我胆小,您别吓唬我,我就是个老实本分当差的女史,可不是什么身份不明的外人。您瞧,这是我腰牌。”
对方往腰牌上瞟了一眼,却并不肯接:“这是宫门查的,我这里不看,你只老实答话就是。”
李善用哪里答得上来,只得面上赔笑、砌词敷衍,同时用余光观察周围环境。这一队鹰扬卫只有四个人,如果趁那为首的不备,夺了他的武器,从小路离开,未尝没有一二分逃脱的胜算——也只有一二分而已。
只能赌一把了!李善用缓缓抬头往向对面的鹰扬卫,双手握拳,蓄势待发。
“李女史,你怎么耽误到这时候?一院子的病人都等着你呢!”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女声传来,打破了紧张的气氛。循声望去,乃是一位高阶女官从尚食局的方向走过来,李善用一见便长长舒了一口气,悄悄放开紧握的双拳。
来人正是皮司药,掌管司药司已有十余年,在宫中活人无数,上至后妃下至宫女都对她敬重有加。
为首的鹰扬卫不敢怠慢,主动上前拱手为礼,客气问好。
皮司药看了看几人,对为首的鹰扬卫说:“这是我们司里的李女史,每个月都开义诊,今天已经过了开诊时间,好多人正等着呢。话既说清楚了,我们就走了。”
“且慢,皮司药,我问的话她还没回答呢。”鹰扬卫伸手一拦。
皮司药把眼一瞪,问李善用:“他问了什么你没答?”
李善用一撇嘴,方才的气定神闲登时被撇到了九霄云外,一张小脸儿委委屈屈地皱了起来,小声说:“我都快进局里了,忽然就被这位侍卫给扣住了,又问姓名职务在哪儿当差,又问我什么时候出宫什么时候进宫。我能说的都说了,也把腰牌给他看过了,可他非追着问上次出入宫时间。您知道我钻研起方剂来没日没夜的,日子也记不住,谁说得准上回出宫是什么时候,万一说差了日子,我还真成了贼了?”
“胡闹!”皮司药狠狠瞪了鹰扬卫一眼,“这次就算了,没时间跟你计较,下次再想盘问我司药司的人,叫你们指挥使亲自来!”
四局一司在宫里的势力不容小觑,皮司药又是出了名的交游广阔、脾气暴躁,何况李善用也配合了查问,看着并不像心虚的样子,实在不值得为些许细枝末节就上报指挥使。为首的鹰扬卫左思右想不敢再多拦,只得侧身让开了道路。
李善用跟在皮司药身后亦步亦趋,直到走进尚食局的门,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悄声说:“多谢先生救我,不然真要被抓去了。”
皮司药停住脚步,微眯着眼打量她,不说话。饶是李善用这些年执掌东宫、威严愈重,也不由心里发毛。自从在毓秀堂初遇,多年来她受皮司药教导庇护良多,若说没有皮司药就没有今日的李善用也未为不可。不过,皮司药虽然对她极好,无论惹出什么事来都肯护着她,但也课徒极严,每次露出这种表情,都没什么好事。
李善用硬着头皮笑道:“您今日怎么亲自出来迎我了?弟子愧不敢当呢。”
“今天是最后一次,从今以后你不要再来司药司了。”皮司药说。
李善用猛地举目看她,通过目光确认了皮司药的意思,当即神情一肃,敛衽跪了下去。
皮司药冷眼看着她挺直脊背、紧抿双唇,问:“毓秀堂训是什么?”
李善用老老实实地回答:“严壸闱之政、杜阉宦之祸。”
皮司药意味深长地说道:“原来你还记得。”
李善用讶然:“弟子一刻不敢忘。”
皮司药喝道:“你身为太子傅姆,不能辅佐太子养德在先,临阵脱逃投靠襄王在后,还敢说不忘!”
“我没有!是太子先不信我的!”李善用一下子便红了眼圈。
她被太子当面背叛的时候没哭,数年心血毁于一旦时没哭,身家性命悬于一线时没哭,面对老师的指责却再也忍耐不住,抱住皮司药痛哭失声,抽噎着说了太子的所作所为,连带着这几日的委屈、不安、压力、痛苦,统统倾诉了出来。
皮司药叹了口气,轻轻抱住她,将她扶了起来,帮她拭去满面泪痕,却仍是板着脸教训:“你是执掌东宫之人,纵有千般理由,也是你失信于储君在先,失察于东宫异动在后,才致有今日之祸。若你与太子心意相通、君臣相得,又有何人可以离间?”
“是。弟子知错。”李善用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泪,重新挺直脊背,“‘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我既领太子傅姆衔,无论如何,护持太子都是责无旁贷。弟子明白的,请先生放心。”
皮司药是忠直之人,最担心的是李善用忘义背主、误入歧途,见她这样通透,便缓和了语气:“听你所言,那褚文昌来历可疑,若能查出他背后主使,这件事也就清楚了大半。”
李善用道:“襄王是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我想了几日,觉得褚文昌最有可能是他蓄谋安插进东宫蛊惑太子的。只是我现在势单力薄,无从查证。”
皮司药沉吟片刻,道:“这事我帮你办。只要查到结果,我就让人送到你在宫外的济坤堂去。宫中的消息我也帮你打听着,每隔一二日给你送一次。鹰扬卫追索甚急,这些时日你就不要再冒险进宫了。”
“多谢先生!”李善用心中感动,皮司药虽然是宫中女官,但因医术高明,也曾为不少外命妇诊治,识者遍布朝堂,她既然肯帮着查,就必有消息。旁人都畏惧皮司药暴躁又古怪的脾气,却不知她实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太子谋逆是大案,一着不慎搭进去的就是自己的前程性命,不相干的人只想全身远祸,这个时候只有她肯雪中送炭。
商定了传递消息的方式,李善用与皮司药告别,往义诊的小院走去,小院大门正敞开着,各色宫人络绎不绝而来,好在有受过李善用救治的人自愿来帮忙操持诸事,一时倒也秩序井然。
她在门口站住,先观察了一下众人都在议论何事、有何有用的消息,待了解得差不多了,才举步走了进去,与众人招呼见礼,然后坐到桌前开始问诊。
众人担心打扰李善用诊病,再聊天时便都压低了声音,但一些对话还是飘进了她的耳朵。刚刚发生了太子弑君谋逆的大案,众人议论的焦点自然离不开太子与襄王、皇后与史贵妃。
“哎,那事你听说了没有?”一个年纪稍长、衣着体面的宫女与身边一起候诊的朋友窃窃私语。
“你说得是那宫里的事吗?”另一人看服色也是位无品女官,竖起右手大拇指当胸冲上一比。
李善用正半跪在地上,仔细观察面前患者的膝盖,闻言以余光往那边一瞟。宫人间闲谈恐犯忌讳,皆不敢直指主位,便以暗语指代,李善用见那人比划的正是中宫,便分神细听起来。
“可不是么。”那年长宫女砸了咂嘴,感叹道,“那一位平时不声不响,当了这么多年的软柿子。啧啧,没想到,遇到事这么有钢骨。”
有钢骨……李善用呼吸一滞,从骨头缝里涌出一股森寒的不祥之感。太子是皇后的独子,如今出了事,她本就担心皇后承受不住打击,再听到人用这三个字评价皇后……
皇后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她心急如焚,但也明白干着急于事无补,勉力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细听那人到底有何消息。
这是她在毓秀堂时找机会办的腰牌,后来出师任职时特意扣下没交回,这些年因私出宫用的都是这个腰牌,现在果然派上了用场。
李善用心中微哂,她早就说过腰牌是个没谱的东西,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木头牌子,不说画像,连个体貌特征描述都没有,根本辨不出人跟牌子是否相符。照这么查,查到明年鹰扬卫也查不着人。她当年曾经劝谏过皇后,将宫人腰牌收回重制,以杜绝隐患、严谨宫禁,皇后嫌麻烦不肯多事就作罢了。
李善用有些唏嘘,看来这人哪,做事还是得留余地,说不定哪天自己就用上了……
“站住!”
一声断喝猛然自背后传来。
李善用顿住脚步,缓缓回过身去,看到一队鹰扬卫,为首那人端着一册簿子,冷冷地看着她。
“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在何处当差?”为首的鹰扬卫板着面孔,冷声讯问。
李善用瞳孔骤缩,脑海中瞬息之间转过无数念头,面上却丝毫不见异色,未语先笑、温婉答道:“我是尚食局司药司的,区区女史,不敢谈什么职务。”
对方不为所动,仍旧冷面,把簿子翻到尚食局,问:“叫什么名字?上次出宫是什么时候?上次入宫是什么时候?一个月内去没去过东宫?”
这问题可不好答,李善用心中为难,她的腰牌虽是真的,身份却是假的,从出入宫门的记录上很容易看出破绽。她飞速思考着,同时递上腰牌,试图蒙混过关:“我胆小,您别吓唬我,我就是个老实本分当差的女史,可不是什么身份不明的外人。您瞧,这是我腰牌。”
对方往腰牌上瞟了一眼,却并不肯接:“这是宫门查的,我这里不看,你只老实答话就是。”
李善用哪里答得上来,只得面上赔笑、砌词敷衍,同时用余光观察周围环境。这一队鹰扬卫只有四个人,如果趁那为首的不备,夺了他的武器,从小路离开,未尝没有一二分逃脱的胜算——也只有一二分而已。
只能赌一把了!李善用缓缓抬头往向对面的鹰扬卫,双手握拳,蓄势待发。
“李女史,你怎么耽误到这时候?一院子的病人都等着你呢!”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女声传来,打破了紧张的气氛。循声望去,乃是一位高阶女官从尚食局的方向走过来,李善用一见便长长舒了一口气,悄悄放开紧握的双拳。
来人正是皮司药,掌管司药司已有十余年,在宫中活人无数,上至后妃下至宫女都对她敬重有加。
为首的鹰扬卫不敢怠慢,主动上前拱手为礼,客气问好。
皮司药看了看几人,对为首的鹰扬卫说:“这是我们司里的李女史,每个月都开义诊,今天已经过了开诊时间,好多人正等着呢。话既说清楚了,我们就走了。”
“且慢,皮司药,我问的话她还没回答呢。”鹰扬卫伸手一拦。
皮司药把眼一瞪,问李善用:“他问了什么你没答?”
李善用一撇嘴,方才的气定神闲登时被撇到了九霄云外,一张小脸儿委委屈屈地皱了起来,小声说:“我都快进局里了,忽然就被这位侍卫给扣住了,又问姓名职务在哪儿当差,又问我什么时候出宫什么时候进宫。我能说的都说了,也把腰牌给他看过了,可他非追着问上次出入宫时间。您知道我钻研起方剂来没日没夜的,日子也记不住,谁说得准上回出宫是什么时候,万一说差了日子,我还真成了贼了?”
“胡闹!”皮司药狠狠瞪了鹰扬卫一眼,“这次就算了,没时间跟你计较,下次再想盘问我司药司的人,叫你们指挥使亲自来!”
四局一司在宫里的势力不容小觑,皮司药又是出了名的交游广阔、脾气暴躁,何况李善用也配合了查问,看着并不像心虚的样子,实在不值得为些许细枝末节就上报指挥使。为首的鹰扬卫左思右想不敢再多拦,只得侧身让开了道路。
李善用跟在皮司药身后亦步亦趋,直到走进尚食局的门,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悄声说:“多谢先生救我,不然真要被抓去了。”
皮司药停住脚步,微眯着眼打量她,不说话。饶是李善用这些年执掌东宫、威严愈重,也不由心里发毛。自从在毓秀堂初遇,多年来她受皮司药教导庇护良多,若说没有皮司药就没有今日的李善用也未为不可。不过,皮司药虽然对她极好,无论惹出什么事来都肯护着她,但也课徒极严,每次露出这种表情,都没什么好事。
李善用硬着头皮笑道:“您今日怎么亲自出来迎我了?弟子愧不敢当呢。”
“今天是最后一次,从今以后你不要再来司药司了。”皮司药说。
李善用猛地举目看她,通过目光确认了皮司药的意思,当即神情一肃,敛衽跪了下去。
皮司药冷眼看着她挺直脊背、紧抿双唇,问:“毓秀堂训是什么?”
李善用老老实实地回答:“严壸闱之政、杜阉宦之祸。”
皮司药意味深长地说道:“原来你还记得。”
李善用讶然:“弟子一刻不敢忘。”
皮司药喝道:“你身为太子傅姆,不能辅佐太子养德在先,临阵脱逃投靠襄王在后,还敢说不忘!”
“我没有!是太子先不信我的!”李善用一下子便红了眼圈。
她被太子当面背叛的时候没哭,数年心血毁于一旦时没哭,身家性命悬于一线时没哭,面对老师的指责却再也忍耐不住,抱住皮司药痛哭失声,抽噎着说了太子的所作所为,连带着这几日的委屈、不安、压力、痛苦,统统倾诉了出来。
皮司药叹了口气,轻轻抱住她,将她扶了起来,帮她拭去满面泪痕,却仍是板着脸教训:“你是执掌东宫之人,纵有千般理由,也是你失信于储君在先,失察于东宫异动在后,才致有今日之祸。若你与太子心意相通、君臣相得,又有何人可以离间?”
“是。弟子知错。”李善用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泪,重新挺直脊背,“‘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我既领太子傅姆衔,无论如何,护持太子都是责无旁贷。弟子明白的,请先生放心。”
皮司药是忠直之人,最担心的是李善用忘义背主、误入歧途,见她这样通透,便缓和了语气:“听你所言,那褚文昌来历可疑,若能查出他背后主使,这件事也就清楚了大半。”
李善用道:“襄王是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我想了几日,觉得褚文昌最有可能是他蓄谋安插进东宫蛊惑太子的。只是我现在势单力薄,无从查证。”
皮司药沉吟片刻,道:“这事我帮你办。只要查到结果,我就让人送到你在宫外的济坤堂去。宫中的消息我也帮你打听着,每隔一二日给你送一次。鹰扬卫追索甚急,这些时日你就不要再冒险进宫了。”
“多谢先生!”李善用心中感动,皮司药虽然是宫中女官,但因医术高明,也曾为不少外命妇诊治,识者遍布朝堂,她既然肯帮着查,就必有消息。旁人都畏惧皮司药暴躁又古怪的脾气,却不知她实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太子谋逆是大案,一着不慎搭进去的就是自己的前程性命,不相干的人只想全身远祸,这个时候只有她肯雪中送炭。
商定了传递消息的方式,李善用与皮司药告别,往义诊的小院走去,小院大门正敞开着,各色宫人络绎不绝而来,好在有受过李善用救治的人自愿来帮忙操持诸事,一时倒也秩序井然。
她在门口站住,先观察了一下众人都在议论何事、有何有用的消息,待了解得差不多了,才举步走了进去,与众人招呼见礼,然后坐到桌前开始问诊。
众人担心打扰李善用诊病,再聊天时便都压低了声音,但一些对话还是飘进了她的耳朵。刚刚发生了太子弑君谋逆的大案,众人议论的焦点自然离不开太子与襄王、皇后与史贵妃。
“哎,那事你听说了没有?”一个年纪稍长、衣着体面的宫女与身边一起候诊的朋友窃窃私语。
“你说得是那宫里的事吗?”另一人看服色也是位无品女官,竖起右手大拇指当胸冲上一比。
李善用正半跪在地上,仔细观察面前患者的膝盖,闻言以余光往那边一瞟。宫人间闲谈恐犯忌讳,皆不敢直指主位,便以暗语指代,李善用见那人比划的正是中宫,便分神细听起来。
“可不是么。”那年长宫女砸了咂嘴,感叹道,“那一位平时不声不响,当了这么多年的软柿子。啧啧,没想到,遇到事这么有钢骨。”
有钢骨……李善用呼吸一滞,从骨头缝里涌出一股森寒的不祥之感。太子是皇后的独子,如今出了事,她本就担心皇后承受不住打击,再听到人用这三个字评价皇后……
皇后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她心急如焚,但也明白干着急于事无补,勉力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细听那人到底有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