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叹了口气,她知道叶桐生骨子里还有些文人傲气,最不喜做那出尔反尔的人,她好言劝道:
“到底是您的面子重要,还是你闺女的下半辈子重要?”
叶桐生与芳华沉默地对峙良久,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好,我答应你,让你自己去做选择,但你愿意见那位许公子一面吗?我是真的觉得他挺不错的……”
“当然可以。”既然老爹愿意退步,芳华退一步倒也没什么。
不过……要她见一面许慎清?芳华失笑,不需要她去见,今晚许慎清就会送上门来。
有谁知道未来风头正盛的许丞相,年轻的时候也曾爬过别人家姑娘的墙头呢?
当年芳华还不知道那人就是许慎清,还以为是哪里来的登徒子,一扫帚就把他从墙上扫了下去。
直到新婚那日,这厮小心翼翼地揭开了她的红盖头,芳华这才知道,当初爬她墙头的那个人——竟然就是许慎清。
后来许慎清红着脸说都是同门怂恿的,他们哄着他,同门说,听说他未过门的媳妇是坊间最漂亮的姑娘,许慎清一时鬼迷心窍便答应了。
芳华问他:“那你看完有什么结论?”
许慎清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哪那是坊间最美的姑娘,分明是这天下最美的姑娘。”
芳华说:“哼,果真是读书人,惯会花言巧语讨人开心。”但她微抿的唇角却怎么也压不住。
从回忆中挣脱出来,芳华长睫垂落,如墨般的双眸里凝着雾气,她忍不住轻笑,原来他们也曾有过轻快平静的生活啊。
临近睡眠的时间,芳华未正衣冠,两缕墨发垂落在她的肩侧,微黄的灯光照亮她明灭的侧脸,芳华叹息一声,双手捧住脸,几分愁思染上眉头。
芳华本欲找到纸笔写些什么,却忘记了自己现在还未曾习字。一无所获后,芳华便拿了一根木簪在桌子上比划。
如果顺利的话,明日一早,父亲就会去找许慎清说解除婚约的事。
从此以后,她和许慎清,大陆两端,各走一边。
许慎清考取功名,等他金榜题名后,好好做他的官大人,多的是名门望族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而许慎清有了这些支持,想必也不会再像前世那般孤立无缘了。
而芳华自己,过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她从不求荣华富贵,权势滔天,她从一开始,想要的就只有安稳宁静的生活。
可是芳华越是这么想,越觉得心里莫名有一块什么地方堵得慌。
芳华心里也清楚,她还有另一条路,她可以告诉许慎清,叫他不要去考取功名,叫他中举后不要去京中,叫他金榜题名后,不要留在京中,叫他不要甘愿做皇帝的剑,叫他不必这么刚直……
可芳华做不到,若是她这般做了,这和折断许慎清的脊梁骨有什么区别?
芳华心里明白,她与许慎清,不过是道不同,各从其志罢了。
忽然劈啪一声脆响,将陷入沉思中的芳华惊醒,不知何时,她竟然将手中的木簪折断了。
烛火摇曳不定,脑海如同惊雷划过,她忽然想起一件事。
芳华低头沉思的时候,院墙边也响起了稀疏的声响,几颗毛绒绒的脑袋从院墙的另一面探出头来。
芳华披着一件薄衫,倚着窗棂,粉嫩娇俏的脸半掩在桃花枝后,她轻飘飘地往院墙边扫过去一眼。
几位少年扒着墙头,黑溜溜的眼珠转来转去,不知道在看什么。
原来是未来的“丞相大人”到了。
芳华一眼就看见了几人中的许慎清,十七岁的许慎清,眼眸澄澈干净,脸庞也稍显稚嫩,他不再是无论何时都严肃的板着脸,眉间也少了许多愁思。
而十七岁的许慎清,平时沉溺与读书,哪曾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一时竟看呆了眼。芳华身上最特别的,便是那双凝着水雾的眸子,在看着他的时候眼底藏了许多他看不懂的情绪。
许慎清能确定,这么多人里,她只看向他。
而等许慎再清缓过神来,不知何时,芳华已经操起了放在墙角的扫帚。下一秒,那扫帚便直接拍在了他的脑袋上。
待芳华挨个把这几个家伙从墙头拍下去。许慎清还傻愣愣的摸着自己的额头。
芳华没有手下留情,许慎清的几位同僚纷纷痛呼。
“哎呀!”
几人面面相堪,只听院内传出来一声清冷的呵斥:“登徒子!”
只是许慎清听来,总觉得那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像是有个小勾子一般揪人。
同门调笑道:“许慎清你小子运气真不错啊,居然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小娇娘,就是……这脾气好像有点不好。”
许慎清摸着脑袋,沉默半响。他闷闷地说:“以后你们再干这种事不要喊我了,有辱斯文。”
说着他又补充道:“不对,这种事以后还是别做的好。”
旁边的人一把拦住许慎清的肩膀:“你现在知道有辱斯文了?我刚才可是瞧见你眼睛都看直了。你小子!”
“走,好运的小子,请我们吃酒去!”
许慎清摇摇头:“不吃了,我要回去读书了。”
同僚们纷纷阴阳怪气:“真好啊,有人解决了人生大事,就不要兄弟们了!”
……
芳华这一晚睡得一点也不好,她一整夜都被梦魇纠缠不休,她梦见自己侥幸没有死于诚王的枪下。她一副残躯还是活了下来,最终被发配至边境的沧城。
沧城太远,那一路太冷,她在途中听闻许慎清问斩的消息,当天夜里便高烧不断,意识模糊的最后,她看见一个黑乎乎的影子趴在她的肚子上,它说:“娘亲,娘亲我不想死。”
芳华仰面望着压雪的帐篷,垂手扶着自己的肚子,眼泪已流了满脸:“对不起……”
“孩子,若有来世,请你不要来我这里受苦了。”时至清晨,芳华在半梦半醒中睁眼,早已是同梦中一般泪流满面了。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院子里的桃花被打落了不少。
芳华捡了一些落花回房,准备清洗后做成桃花酿,前世陪许慎清在京中生活时,院里也有这样许多桃花树,芳华每年都会酿一罐桃花酿。
芳华最初是一时兴起,酿好后又觉得味道一般。但许慎清爱喝,芳华便保留了这个习惯,到现在也改不了。
洗漱完毕,芳华收拾收拾带了些细软便出门去了。
正巧隔壁邻居家的小女儿檀花在家,瞧见芳华匆匆忙忙出门,连忙叫住她:“唉!棠姐姐!”
芳华扭头时便看见一张盈满笑意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里像是闪着光。
她眸光微动,笑着回复:“小檀花,好久不见。”
檀花眨眨眼愣在原地,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棠姐姐说话怎么忽然这么生分了……再说了,咱们不是昨日才见过面吗?”
棠姐姐这样,怎么仿佛很久未见一般?
“那也很久了。”芳华走上前去,牵住檀花的手:“你没听说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吗?”
“这……”檀花仔细盯着芳华的脸瞧:“棠姐姐,你什么时候说话这么文绉绉了?”
“跟我爹学的。”芳华说着,环上檀花的胳膊:“今天有事吗?棠姐姐带你出去玩。”
檀花问:“去哪玩?”
芳华:“带你买新衣服。”
芳华说走就走,拉着檀花就去了锦绣街。芳华的娘亲年轻时一直做着绣娘的活,芳华从小便跟随她娘学习绣工,所以对这一带还算熟悉。
檀花挽着芳华的胳膊,眼神左右飘忽,她小声地和芳华咬耳朵:“这边的衣服布料我记得很贵的。”
芳华点点头,目光不断在附近巡游,找寻自己想要的布料:“是挺贵的。”
檀花瞪大了眼睛,满眼都写着:你知道你还带我来?
“棠姐姐,咱俩也买不起这么好的衣服呀,要不先走吧……”
“买得起。”芳华拍拍自己的荷包,说出这句话话的同时,她同时也心痛了一瞬间,这可是她所有的私房钱啊。
拜上一世记忆所赐,在那群官太太里耳濡目染久了,芳华一眼便能瞧出什么料子好,什么料子穿起来更像是“富贵人家”所穿的料子。
最终芳华挑了一些看起来很不错,但价格相对实惠的布料。
即便如此,芳华的荷包也肉眼可见的瞬间空了下去。
檀花战战兢兢的抱着装着新布料的布袋,生怕给它弄脏弄坏。
回去的路上,檀花忍不住问道:“棠姐姐,你怎么突然想买这么好的料子做衣服?”
“我有用,过两天我给你也做一身。”芳华说。
檀花受宠若惊:“这可使不得呀!这也太贵了。”
“没事,我送你新衣裳当然不是白送的了。”芳华笑了笑:“是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这世界上,多的便是巧合,最不缺的,也是巧合。
所以当芳华带着前世官太太圈里浸淫的经验来看待即将要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时,终于让她品出那么几分不对来。
根据芳华的记忆,赵家二子会在两个月后突然暴毙,在举办葬礼期间,赵老爷子的身体情况忽然急转直下。
没等半个月,赵家便又举行了第二场葬礼。
随着赵老爷子的离去,赵家的家业便落在了赵家长子的身上。
这一切若说没有赵家长子在背后操作,芳华是不信的。
“到底是您的面子重要,还是你闺女的下半辈子重要?”
叶桐生与芳华沉默地对峙良久,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好,我答应你,让你自己去做选择,但你愿意见那位许公子一面吗?我是真的觉得他挺不错的……”
“当然可以。”既然老爹愿意退步,芳华退一步倒也没什么。
不过……要她见一面许慎清?芳华失笑,不需要她去见,今晚许慎清就会送上门来。
有谁知道未来风头正盛的许丞相,年轻的时候也曾爬过别人家姑娘的墙头呢?
当年芳华还不知道那人就是许慎清,还以为是哪里来的登徒子,一扫帚就把他从墙上扫了下去。
直到新婚那日,这厮小心翼翼地揭开了她的红盖头,芳华这才知道,当初爬她墙头的那个人——竟然就是许慎清。
后来许慎清红着脸说都是同门怂恿的,他们哄着他,同门说,听说他未过门的媳妇是坊间最漂亮的姑娘,许慎清一时鬼迷心窍便答应了。
芳华问他:“那你看完有什么结论?”
许慎清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哪那是坊间最美的姑娘,分明是这天下最美的姑娘。”
芳华说:“哼,果真是读书人,惯会花言巧语讨人开心。”但她微抿的唇角却怎么也压不住。
从回忆中挣脱出来,芳华长睫垂落,如墨般的双眸里凝着雾气,她忍不住轻笑,原来他们也曾有过轻快平静的生活啊。
临近睡眠的时间,芳华未正衣冠,两缕墨发垂落在她的肩侧,微黄的灯光照亮她明灭的侧脸,芳华叹息一声,双手捧住脸,几分愁思染上眉头。
芳华本欲找到纸笔写些什么,却忘记了自己现在还未曾习字。一无所获后,芳华便拿了一根木簪在桌子上比划。
如果顺利的话,明日一早,父亲就会去找许慎清说解除婚约的事。
从此以后,她和许慎清,大陆两端,各走一边。
许慎清考取功名,等他金榜题名后,好好做他的官大人,多的是名门望族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而许慎清有了这些支持,想必也不会再像前世那般孤立无缘了。
而芳华自己,过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她从不求荣华富贵,权势滔天,她从一开始,想要的就只有安稳宁静的生活。
可是芳华越是这么想,越觉得心里莫名有一块什么地方堵得慌。
芳华心里也清楚,她还有另一条路,她可以告诉许慎清,叫他不要去考取功名,叫他中举后不要去京中,叫他金榜题名后,不要留在京中,叫他不要甘愿做皇帝的剑,叫他不必这么刚直……
可芳华做不到,若是她这般做了,这和折断许慎清的脊梁骨有什么区别?
芳华心里明白,她与许慎清,不过是道不同,各从其志罢了。
忽然劈啪一声脆响,将陷入沉思中的芳华惊醒,不知何时,她竟然将手中的木簪折断了。
烛火摇曳不定,脑海如同惊雷划过,她忽然想起一件事。
芳华低头沉思的时候,院墙边也响起了稀疏的声响,几颗毛绒绒的脑袋从院墙的另一面探出头来。
芳华披着一件薄衫,倚着窗棂,粉嫩娇俏的脸半掩在桃花枝后,她轻飘飘地往院墙边扫过去一眼。
几位少年扒着墙头,黑溜溜的眼珠转来转去,不知道在看什么。
原来是未来的“丞相大人”到了。
芳华一眼就看见了几人中的许慎清,十七岁的许慎清,眼眸澄澈干净,脸庞也稍显稚嫩,他不再是无论何时都严肃的板着脸,眉间也少了许多愁思。
而十七岁的许慎清,平时沉溺与读书,哪曾见过这么漂亮的姑娘,一时竟看呆了眼。芳华身上最特别的,便是那双凝着水雾的眸子,在看着他的时候眼底藏了许多他看不懂的情绪。
许慎清能确定,这么多人里,她只看向他。
而等许慎再清缓过神来,不知何时,芳华已经操起了放在墙角的扫帚。下一秒,那扫帚便直接拍在了他的脑袋上。
待芳华挨个把这几个家伙从墙头拍下去。许慎清还傻愣愣的摸着自己的额头。
芳华没有手下留情,许慎清的几位同僚纷纷痛呼。
“哎呀!”
几人面面相堪,只听院内传出来一声清冷的呵斥:“登徒子!”
只是许慎清听来,总觉得那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像是有个小勾子一般揪人。
同门调笑道:“许慎清你小子运气真不错啊,居然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小娇娘,就是……这脾气好像有点不好。”
许慎清摸着脑袋,沉默半响。他闷闷地说:“以后你们再干这种事不要喊我了,有辱斯文。”
说着他又补充道:“不对,这种事以后还是别做的好。”
旁边的人一把拦住许慎清的肩膀:“你现在知道有辱斯文了?我刚才可是瞧见你眼睛都看直了。你小子!”
“走,好运的小子,请我们吃酒去!”
许慎清摇摇头:“不吃了,我要回去读书了。”
同僚们纷纷阴阳怪气:“真好啊,有人解决了人生大事,就不要兄弟们了!”
……
芳华这一晚睡得一点也不好,她一整夜都被梦魇纠缠不休,她梦见自己侥幸没有死于诚王的枪下。她一副残躯还是活了下来,最终被发配至边境的沧城。
沧城太远,那一路太冷,她在途中听闻许慎清问斩的消息,当天夜里便高烧不断,意识模糊的最后,她看见一个黑乎乎的影子趴在她的肚子上,它说:“娘亲,娘亲我不想死。”
芳华仰面望着压雪的帐篷,垂手扶着自己的肚子,眼泪已流了满脸:“对不起……”
“孩子,若有来世,请你不要来我这里受苦了。”时至清晨,芳华在半梦半醒中睁眼,早已是同梦中一般泪流满面了。
昨晚下了一场大雨,院子里的桃花被打落了不少。
芳华捡了一些落花回房,准备清洗后做成桃花酿,前世陪许慎清在京中生活时,院里也有这样许多桃花树,芳华每年都会酿一罐桃花酿。
芳华最初是一时兴起,酿好后又觉得味道一般。但许慎清爱喝,芳华便保留了这个习惯,到现在也改不了。
洗漱完毕,芳华收拾收拾带了些细软便出门去了。
正巧隔壁邻居家的小女儿檀花在家,瞧见芳华匆匆忙忙出门,连忙叫住她:“唉!棠姐姐!”
芳华扭头时便看见一张盈满笑意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里像是闪着光。
她眸光微动,笑着回复:“小檀花,好久不见。”
檀花眨眨眼愣在原地,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棠姐姐说话怎么忽然这么生分了……再说了,咱们不是昨日才见过面吗?”
棠姐姐这样,怎么仿佛很久未见一般?
“那也很久了。”芳华走上前去,牵住檀花的手:“你没听说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吗?”
“这……”檀花仔细盯着芳华的脸瞧:“棠姐姐,你什么时候说话这么文绉绉了?”
“跟我爹学的。”芳华说着,环上檀花的胳膊:“今天有事吗?棠姐姐带你出去玩。”
檀花问:“去哪玩?”
芳华:“带你买新衣服。”
芳华说走就走,拉着檀花就去了锦绣街。芳华的娘亲年轻时一直做着绣娘的活,芳华从小便跟随她娘学习绣工,所以对这一带还算熟悉。
檀花挽着芳华的胳膊,眼神左右飘忽,她小声地和芳华咬耳朵:“这边的衣服布料我记得很贵的。”
芳华点点头,目光不断在附近巡游,找寻自己想要的布料:“是挺贵的。”
檀花瞪大了眼睛,满眼都写着:你知道你还带我来?
“棠姐姐,咱俩也买不起这么好的衣服呀,要不先走吧……”
“买得起。”芳华拍拍自己的荷包,说出这句话话的同时,她同时也心痛了一瞬间,这可是她所有的私房钱啊。
拜上一世记忆所赐,在那群官太太里耳濡目染久了,芳华一眼便能瞧出什么料子好,什么料子穿起来更像是“富贵人家”所穿的料子。
最终芳华挑了一些看起来很不错,但价格相对实惠的布料。
即便如此,芳华的荷包也肉眼可见的瞬间空了下去。
檀花战战兢兢的抱着装着新布料的布袋,生怕给它弄脏弄坏。
回去的路上,檀花忍不住问道:“棠姐姐,你怎么突然想买这么好的料子做衣服?”
“我有用,过两天我给你也做一身。”芳华说。
檀花受宠若惊:“这可使不得呀!这也太贵了。”
“没事,我送你新衣裳当然不是白送的了。”芳华笑了笑:“是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这世界上,多的便是巧合,最不缺的,也是巧合。
所以当芳华带着前世官太太圈里浸淫的经验来看待即将要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时,终于让她品出那么几分不对来。
根据芳华的记忆,赵家二子会在两个月后突然暴毙,在举办葬礼期间,赵老爷子的身体情况忽然急转直下。
没等半个月,赵家便又举行了第二场葬礼。
随着赵老爷子的离去,赵家的家业便落在了赵家长子的身上。
这一切若说没有赵家长子在背后操作,芳华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