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在老师们带领下大家也过了一遍了,这个阶段不像耗时最久的一轮复习学得面面俱到,老师花了不到两个月做了一次查漏补缺。在老师们的大计划下,每个人都做着自己的小计划,连滚带爬地进入了第三轮复习。
这一轮复习预计只有一个月时间,所有人才惊觉,离高考还有不到60天了。
不管前面的复习做得再扎实,感觉到高考的逼近时候都会觉得慌张,总觉得时间不够了,一翻卷子到处都是没掌握的知识点。
寝室里有的人泡着脚,有的人泡着面,但是无一例外地都拿着卷子,争分夺秒地看着。学校也不用大家自己去找题,主动把近5年的各地高考真题都整理出来发给所有人当作业做,老师集中讲。
其实五三上也有高考真题,可都是一整套卷子,学校的老师是把题目整理出来,同样类型的分出来做成一张卷子。讲的不仅是题的解法,还有题型的归纳,出题的思路,考纲的要求,做题的技巧。
有的题和解法在五三里看过,有的又没有,但总归都是要认认真真做一次的。
每个寝室人都掌握了在熄灯前最后一秒洗碗倒水洗漱,搞完所有一切的技能。陈知然多学了一个小时上床,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最后两个月开始,第二天早上跑操已经取消了,大家起了之后可以选择直接去食堂吃了饭,然后要么在学校找个安静地方,要么回教室看书。
“好想吃玉米啊……”袁亚楠一边艰难起床一边在床上哀叹。
十六中食堂有个特别受欢迎的单品——水煮玉米。名字非常普通,味道却很惊艳。不知道煮了多久,一半以上的玉米粒都被煮到开花了,又软又糯,而且有着很浓的玉米香味和清甜。以前是一天都有的,但现在不知为什么只有早餐在卖,而且大概是煮得麻烦,还限量,就一锅,不好买到,得去得够早。
袁亚楠晚上和大家一样熬到最后才睡,最近大家都在床上打着手电筒背单词看书,觉得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容易专心,于是第二天早上就很难起来。
她没有嘴馋到为了一根玉米去蹲食堂开门,所以只能很偶尔吃到这款爆款单品。
寝室里其他人也和她差不多,只有陈知然起得够早,可她习惯去操场跑一圈再过去,到食堂的时间和袁亚楠她们就差不多了。
结果袁亚楠和其他几人到了食堂一看,陈知然和陶雨泽坐在一起,手里拿着一根玉米在啃。
袁亚楠喜出望外:“还有玉米卖嘛?!”
说着就要跑过去买。
“应该没了吧?”陈知然不是很确定,“是雨泽帮我买的,他来得早点。”
袁亚楠:……
身后的姚沁拍拍她的肩膀,越过她去买早餐。
袁亚楠僵硬地叹了口气,直呼羡慕不来。
手里拿着包子的陶雨泽问:“明天想不想吃?我再帮你买。”
“我说你今早怎么没和我一起跑步。”给陈知然都弄得有些不习惯了,“算了,偶尔吃一次就行。”
专门为买这个玉米来排队不值当。
但陶雨泽知道她这么说就是这玉米确实好吃了,点头道:“那下周我再帮你买。”
陈知然……陈知然真是拿他没办法。
当然,在这个节骨眼,所有的事情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冲刺的氛围前所未有的浓烈。陈知然现在的策略就是通过刷题来反复扣细节,其次就是刻意锻炼做题的速度,除了做到准以外,还要快。
现在化学和生物都已经不是陈知然的短板了,理科类的题目她都很少再失手,所以特意分了一部分精力给英语和语文。
相比于理科,文科的分数是更难大幅度提升的,而且有种无论怎么复习都在原地打转的困境感。但陈知然知道虽然作文看上去考验文笔,可是也可以踩点得分,特别是英语的作文,只要得分点全都覆盖了就可以得满分。
她每天固定背素材和金句,英语作文争取满分,语文作文争取高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举行了三模。
连着三次严格按照高考流程的联考,学生们对这种考程都有些麻木了,按部就班地拿准考证,确认学校和班级,到了考试那天到学校考试。
三模的考试难度降了不止一个档次,陈知然做起来就像用牛刀杀鸡,毫无挑战。这题做完她甚至都不用检查一遍。
因为太过简单的题,一连两天的三模,人人都考得仿佛来郊游,一点都没有紧张感。陈知然觉得二模是为了让大家重视高考,那么这场考试就是给大家树立信心的。
“所以大家不用紧张。”发成绩的时候,吴怡还安抚了一次9班众人,特别和蔼可亲,“我们老师都是看着你们一点点学的,你们的能力我们都很清楚,已经非常好了。即使不相信我们,也要相信你们付出的时间,离高考还有这些天,不要想着再重新看一遍了,时间来不及。之前你们跟着陈知然做的错题本一定要好好看。”
夸张的是,三模甚至没有做排名,不给大家多加任何压力。
这种做法多少有点效果,学校里的气氛为之一松,不过没持续多久,所有人那稍微轻松了点的心态截止于高考的准考证发下来。
这回可不是模拟考的准考证,而是真正高考的。
离高考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
准考证一发,学校就统一安排学生去看各自的考场。所有考场都随机分配,陈知然看完自己的考场,就探头去看陶雨泽的,发现两人居然是同一个学校。
“这运气!”陈知然惊喜得很。
不止如此,陶雨泽还道:“这学校就在我家旁边,走路15分钟。”
陈知然哇了一声:“那中午可以去你家休息了。”
这还有什么不答应的,陶雨泽也道:“这运气真的不错。本来还打算在考场旁边租一个酒店。”
可是酒店哪有自己家舒服呢?
看完考场,众人就得到一个重磅消息:学校安排高三放假回家,在家里好好调整自己的时间。
本来对于学生来说放假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可这个考前假一放,高兴得没几人,大多数人都更紧张了。
就像是一群羔羊没了放牧人,又茫然又慌张。
吴怡和其他老教师早就料到了,毕竟往届考生反应都差不多,所以特意留了作业,无一例外都是卷子,还有答案一起发了下去:“大家回去自己做,自己对答案就行,不用交上来了。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学校问我们,老师一直都在学校的。”
这话一说,犹如定海神针,一下子就让大家都安心了。
因为这一走不比期末,是再也不回来了,但凡住校的人都有一大箱子东西要拿。生活用品倒不多,一个行李箱就拿得下,但基本每个人都有一到两箱卷子,又大又沉。
有的人打电话回家让父母开车过来接,有的人准备先拿一部分回去,明天再来拿一次。陈知然差不多有两箱半的卷子,但她不想麻烦,干脆花了时间把卷子整理了一次,只挑了最重要的出来,浓缩到了半箱,反而是习题册和错题本这些重要的一件不落地全都要带回去。
陶雨泽的学习习惯和她是一样的,因为他本身计算能力就特别好,所以刷题刷得更为精炼,最后要带回家的卷子和习题册加在一起也不到一个箱子。
两人互相帮忙,在门口打了个的回了陈家。
下了晚班的周叶纯一回家看到两个孩子,震惊问:“你们怎么回来了?”
说着她茫然地看了一眼墙上的挂历:“今天不是周日啊。”
把学校的安排说了一通,周叶纯连连咂舌:“你们学校胆子也太大了吧?你们吃过饭没?我给你们煮点打卤面?”
这时候已经8点多了,陈知然他们自然是吃过晚饭的,本来想要拒绝,一听到打卤面就说不出口了。
陈知然犹豫地看了看陶雨泽,陶雨泽很上道地主动说:“我也饿了。”
于是她咽了口唾沫:“那,吃点?”
周叶纯兴高采烈地进厨房了。
吃完这顿早了点的夜宵,林旭打了个电话来问:“知然他们学校多久放啊?东西多不?要不我开车来接他们。”
周叶纯这才知道原来考前假每个学校都要放,5中甚至放得更早,摇头道:“怎么敢放学生回家复习的?”
其实都到这个时候了,真要学的不会落下,像齐琪这段时间在家里肯定会跟着家教上课,而不想学的就算去了学校也不会有改变。
陈知然吃了饭就拿卷子去看了:“老师留了作业的,如果有不懂的还可以去学校找老师。”
“那也还行。”周叶纯总是很容易就被陈知然说服,她想起一件事,话到嘴边,看到陈知然和陶雨泽一边讨论一边往房间去了,又住了口。
这一轮复习预计只有一个月时间,所有人才惊觉,离高考还有不到60天了。
不管前面的复习做得再扎实,感觉到高考的逼近时候都会觉得慌张,总觉得时间不够了,一翻卷子到处都是没掌握的知识点。
寝室里有的人泡着脚,有的人泡着面,但是无一例外地都拿着卷子,争分夺秒地看着。学校也不用大家自己去找题,主动把近5年的各地高考真题都整理出来发给所有人当作业做,老师集中讲。
其实五三上也有高考真题,可都是一整套卷子,学校的老师是把题目整理出来,同样类型的分出来做成一张卷子。讲的不仅是题的解法,还有题型的归纳,出题的思路,考纲的要求,做题的技巧。
有的题和解法在五三里看过,有的又没有,但总归都是要认认真真做一次的。
每个寝室人都掌握了在熄灯前最后一秒洗碗倒水洗漱,搞完所有一切的技能。陈知然多学了一个小时上床,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最后两个月开始,第二天早上跑操已经取消了,大家起了之后可以选择直接去食堂吃了饭,然后要么在学校找个安静地方,要么回教室看书。
“好想吃玉米啊……”袁亚楠一边艰难起床一边在床上哀叹。
十六中食堂有个特别受欢迎的单品——水煮玉米。名字非常普通,味道却很惊艳。不知道煮了多久,一半以上的玉米粒都被煮到开花了,又软又糯,而且有着很浓的玉米香味和清甜。以前是一天都有的,但现在不知为什么只有早餐在卖,而且大概是煮得麻烦,还限量,就一锅,不好买到,得去得够早。
袁亚楠晚上和大家一样熬到最后才睡,最近大家都在床上打着手电筒背单词看书,觉得夜深人静的时候很容易专心,于是第二天早上就很难起来。
她没有嘴馋到为了一根玉米去蹲食堂开门,所以只能很偶尔吃到这款爆款单品。
寝室里其他人也和她差不多,只有陈知然起得够早,可她习惯去操场跑一圈再过去,到食堂的时间和袁亚楠她们就差不多了。
结果袁亚楠和其他几人到了食堂一看,陈知然和陶雨泽坐在一起,手里拿着一根玉米在啃。
袁亚楠喜出望外:“还有玉米卖嘛?!”
说着就要跑过去买。
“应该没了吧?”陈知然不是很确定,“是雨泽帮我买的,他来得早点。”
袁亚楠:……
身后的姚沁拍拍她的肩膀,越过她去买早餐。
袁亚楠僵硬地叹了口气,直呼羡慕不来。
手里拿着包子的陶雨泽问:“明天想不想吃?我再帮你买。”
“我说你今早怎么没和我一起跑步。”给陈知然都弄得有些不习惯了,“算了,偶尔吃一次就行。”
专门为买这个玉米来排队不值当。
但陶雨泽知道她这么说就是这玉米确实好吃了,点头道:“那下周我再帮你买。”
陈知然……陈知然真是拿他没办法。
当然,在这个节骨眼,所有的事情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冲刺的氛围前所未有的浓烈。陈知然现在的策略就是通过刷题来反复扣细节,其次就是刻意锻炼做题的速度,除了做到准以外,还要快。
现在化学和生物都已经不是陈知然的短板了,理科类的题目她都很少再失手,所以特意分了一部分精力给英语和语文。
相比于理科,文科的分数是更难大幅度提升的,而且有种无论怎么复习都在原地打转的困境感。但陈知然知道虽然作文看上去考验文笔,可是也可以踩点得分,特别是英语的作文,只要得分点全都覆盖了就可以得满分。
她每天固定背素材和金句,英语作文争取满分,语文作文争取高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举行了三模。
连着三次严格按照高考流程的联考,学生们对这种考程都有些麻木了,按部就班地拿准考证,确认学校和班级,到了考试那天到学校考试。
三模的考试难度降了不止一个档次,陈知然做起来就像用牛刀杀鸡,毫无挑战。这题做完她甚至都不用检查一遍。
因为太过简单的题,一连两天的三模,人人都考得仿佛来郊游,一点都没有紧张感。陈知然觉得二模是为了让大家重视高考,那么这场考试就是给大家树立信心的。
“所以大家不用紧张。”发成绩的时候,吴怡还安抚了一次9班众人,特别和蔼可亲,“我们老师都是看着你们一点点学的,你们的能力我们都很清楚,已经非常好了。即使不相信我们,也要相信你们付出的时间,离高考还有这些天,不要想着再重新看一遍了,时间来不及。之前你们跟着陈知然做的错题本一定要好好看。”
夸张的是,三模甚至没有做排名,不给大家多加任何压力。
这种做法多少有点效果,学校里的气氛为之一松,不过没持续多久,所有人那稍微轻松了点的心态截止于高考的准考证发下来。
这回可不是模拟考的准考证,而是真正高考的。
离高考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
准考证一发,学校就统一安排学生去看各自的考场。所有考场都随机分配,陈知然看完自己的考场,就探头去看陶雨泽的,发现两人居然是同一个学校。
“这运气!”陈知然惊喜得很。
不止如此,陶雨泽还道:“这学校就在我家旁边,走路15分钟。”
陈知然哇了一声:“那中午可以去你家休息了。”
这还有什么不答应的,陶雨泽也道:“这运气真的不错。本来还打算在考场旁边租一个酒店。”
可是酒店哪有自己家舒服呢?
看完考场,众人就得到一个重磅消息:学校安排高三放假回家,在家里好好调整自己的时间。
本来对于学生来说放假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可这个考前假一放,高兴得没几人,大多数人都更紧张了。
就像是一群羔羊没了放牧人,又茫然又慌张。
吴怡和其他老教师早就料到了,毕竟往届考生反应都差不多,所以特意留了作业,无一例外都是卷子,还有答案一起发了下去:“大家回去自己做,自己对答案就行,不用交上来了。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学校问我们,老师一直都在学校的。”
这话一说,犹如定海神针,一下子就让大家都安心了。
因为这一走不比期末,是再也不回来了,但凡住校的人都有一大箱子东西要拿。生活用品倒不多,一个行李箱就拿得下,但基本每个人都有一到两箱卷子,又大又沉。
有的人打电话回家让父母开车过来接,有的人准备先拿一部分回去,明天再来拿一次。陈知然差不多有两箱半的卷子,但她不想麻烦,干脆花了时间把卷子整理了一次,只挑了最重要的出来,浓缩到了半箱,反而是习题册和错题本这些重要的一件不落地全都要带回去。
陶雨泽的学习习惯和她是一样的,因为他本身计算能力就特别好,所以刷题刷得更为精炼,最后要带回家的卷子和习题册加在一起也不到一个箱子。
两人互相帮忙,在门口打了个的回了陈家。
下了晚班的周叶纯一回家看到两个孩子,震惊问:“你们怎么回来了?”
说着她茫然地看了一眼墙上的挂历:“今天不是周日啊。”
把学校的安排说了一通,周叶纯连连咂舌:“你们学校胆子也太大了吧?你们吃过饭没?我给你们煮点打卤面?”
这时候已经8点多了,陈知然他们自然是吃过晚饭的,本来想要拒绝,一听到打卤面就说不出口了。
陈知然犹豫地看了看陶雨泽,陶雨泽很上道地主动说:“我也饿了。”
于是她咽了口唾沫:“那,吃点?”
周叶纯兴高采烈地进厨房了。
吃完这顿早了点的夜宵,林旭打了个电话来问:“知然他们学校多久放啊?东西多不?要不我开车来接他们。”
周叶纯这才知道原来考前假每个学校都要放,5中甚至放得更早,摇头道:“怎么敢放学生回家复习的?”
其实都到这个时候了,真要学的不会落下,像齐琪这段时间在家里肯定会跟着家教上课,而不想学的就算去了学校也不会有改变。
陈知然吃了饭就拿卷子去看了:“老师留了作业的,如果有不懂的还可以去学校找老师。”
“那也还行。”周叶纯总是很容易就被陈知然说服,她想起一件事,话到嘴边,看到陈知然和陶雨泽一边讨论一边往房间去了,又住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