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相亲路(一)
宋云和作为老宋家同辈里唯一的女孩子,亲事毫不夸张地说,至少有几十双眼睛盯着。宋老爷子在他那辈排老二,上头的哥哥、下头的弟弟全生的儿子,最小的妹妹也是双胞胎男娃。
所以在宋爹这一辈,一个女孩儿都没有全是光头,逢年过节祭祖时候一群皮猴子哇啦哇啦上蹿下跳。
到了下一代,老爷子他大哥的仨儿子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各生了一个儿子,老爷子的弟弟妹妹也全得的孙子,最小的刚上初中。
宋爹在老爷子这边算最大,宋云和是老头老太的大孙女。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宋老太当初连生三个儿子后一点都不宝贝她最会闯祸作妖的小儿子,做梦都想要个女儿。这份深深的执念跨越二十多年终于等到了宋云和的降生。
宋云和又是难得一见的乖巧。
以前村里人常讲,宋老太下地锄田挖菜都要把孙女拴裤腰带上。上街卖菜的时候,小小的宋云和就躺在她腿边的大菜篮子里玩耍睡觉,一根扁担前头挑大孙女儿后头挑菜。
那时候人人都忙,老人要下地没空带娃,年轻人全要上班。一般小娃娃都是放家里床上,地里干完活回去才会换尿布,稍微大点的就像狗一样系在大八仙桌桌腿上,门锁好不让他们出来乱跑,跌沟渠里摔断腿的、跑丢了找不见的太多了。
宋云和小时候听她姨婆来家里和奶奶哭过,她姨婆家以前最小的儿子因为大夏天锁家里过于闷热,等大人干完活回来,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
她倒不记得菜篮子,只记得小时候骑在她奶□□上,抓着她黑里带白、有些卷卷的糙糙的短头发,从村东头晃到西头。
村里人看见就逗她,叫她“阿兰的心肝肉”。阿兰是宋奶奶的名字。
她们在午后的日光里晃晃悠悠,村东晃到村西,在大爷爷家门口老年妇女八卦聚集地讲东家长西家短时,她的记忆戛然而止——她总在那个点睡着了。
再后来两个堂弟出生,这份爱就愈加沉重!
实在物以稀为贵。
只除了宋爹,偶尔会开玩笑地遗憾她不是个儿子然后被宋妈狠怼回去以外,宋爷奶叔叔和大爷爷家的大伯们小爷爷小奶奶家的叔叔们都格外照顾她。
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宋奶奶和宋妈就千叮万嘱,“一定不要大学里带一个回来啊!不要外地的!”“除非带个上门的。”
老一辈思想都很传统,总结一点就是不准远嫁。
宋云和安慰她们,“要知道我上的是师范大学,男女比例低到你们完全不用担心,轮不到我啊!”
果然一系两班七十六人,六十八个女生。大一下学期还有一个男生退学了,就剩七朵金花。并且燕肥环瘦非常走极端,连个匀称的都没有。
直到大四回来实习,宋奶奶仰头望着比她高的孙女,说她姨婆的孙女儿大学里谈了个男生带回来啦,“你咋不带个回来啊?”
宋云和……
再后来,宋奶奶和宋妈真正开始焦虑起来,是因为没拆迁时同村的一个大姐姐,条件特好,年纪轻轻已经是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了。她父亲还是宋爹的发小,早十几年就自己招工建厂。本人长的也好看,苗条温婉,宋云和还记得很小很小还没上学的时候,去这个姐姐家玩,已经上小学高年级的大姐姐做完描红作业,自己捣鼓面糊切菜摊韭菜饼给她吃,那个饼煎的焦黄,又烫又香。阿圆姐姐蹲下来用筷子夹了喂她,在她耳边温柔地说:“我也是第一次做,好吃吗?”她傻兮兮的只知道点头,吃撑了回家不肯好好吃饭再被骂一顿。
这么好的姑娘,三十岁未嫁,从此就成为中老年妇女悄悄话的重点关注对象。
宋云和听到他们谈论这个就想白眼翻给他们看,“真是离奇!人家都不急!主要是因为没人配得上啊!留在我们小城市的这届男生质量太差了!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啊!说不定人家一个人日子过的可潇洒了!”
小村子的人嘛拆迁了大多分到相近的小区里,所以还是有来往的。有时候买菜会正巧碰到聊个两句,宋爹跑步锻炼或者去对面小区收租碰到也要聊个两句。一家三口每天饭后散步都会经常见到熟人。
然后就开始了。
“阿和诶谈朋友了啦?”
“阿圆到今朝都没结婚了!”
“嫁不出去了哇今年倒要三十一岁叻!”
……
引导宋妈以此为戒。
宋妈忧愁的望着女儿,“你这性格注定你不会主动去找对象,你这长相注定对象不会主动来找你,唉!”
宋云和?你是我亲妈?我每天照镜子我不这么觉得!
漫漫相亲征途由此开始。
第一位相亲选手是宋妈朋友介绍的客户的儿子。
多年前工作的纺织厂倒闭后,宋妈沈月华同志和三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做啤酒经销,给市区大大小小800多家餐饮零售店做酒水供应。
她们一共四个人,请了两三个小工,大致划分东南西北四块地方,平时就在各自区域里挨家跑,维护关系装酒铺货,虽然累点,胜在自由,有时候中午还能回家眯一会休息休息。
这个客户就在宋妈朋友负责的湘陵南路上经营一家副食店。
第一次相亲嘛,总归兴致勃勃怀有期待。据媒人说小伙子长的还挺精神……宋云和还特意穿着小裙子耐心打扮了一番。
她现在都记得那是个凉风习习的夏夜,她们没开车,走路去的万达,就当散步了。
马路两边都是出来散步消食的人,成群结队,微微嘈杂,风声追着人声,热热闹闹。
那个晚风温凉星河璀璨的夜晚,对面小伙子正方形脸颊子上一颗硕大的媒婆痣在宋云和的噩梦里抖动了一整夜。
宋云和终于承认自己是个很肤浅的人。这次相亲让她对自己是肤浅的颜狗这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在互不了解的相亲过程中,第一眼的外貌印象实在是太过重要了。她有自己的标准,要和自己要过一辈子的人,要天天一起吃饭睡觉的人,长相必须要过得去吧。不要求顶好看,当然有自知之明点顶好看的也看不上她,但必须要能过眼啊!
这点不能将就。
与此同时她对另一半的美好幻想也完全破灭,实在是打击太大。对接下来上场的选手们也摆正了心态——保持平常心,不抱期望就没有失望。
彼时,沈月华也觉得第一次嘛看不对眼也算正常,在女儿明确表示不喜欢后犹豫了一下,没说啥戳心话,默默打听下一位适龄男孩子。
第二次相看小伙子,是大学最后一年的寒假,过年时候。
轮到宋爹这边请客,沈月华就在家附近的酒店订了三桌,正好一个中包厢。
酒店老板娘是她的客户,有一位也在上大四的儿子,和宋云和同年,据说挺懂事的,寒假一直在店里帮忙,长的高瘦且白净,家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养了一只压塌坑的橘猫。
沈月华与那位老板娘悄摸约好,吃饭的时候,让小伙子假装服务员来上菜,两人不动声色的见一面,如果看中了,就再来一次正式的相看,看不中也没关系,不声不响的也没人会说什么。
也不知是其中哪位电视剧看多了提的这个主意。宋云和只能尴尬接受。
她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白嫩可爱、留两个包包头的小妹妹,店里橙红色的墙砖温暖明亮,人声嘈杂碰杯换盏闹闹哄哄的大厅里面,她磕在靠近收银台的椅子上,坐着卡通小板凳,大眼睛双眼皮,抿着小嘴乖乖巧巧地一笔一划写作业。
宋云和顿时眼睛一亮。
妹妹这么可爱,哥哥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吧?
可这世上就有人不按常理长。
宋云和因为知道这个事儿都没专心吃饭,专盯着服务员瞧。瞧来瞧去不是大爷就是年轻的小姐姐。终于看到一个没有穿工作服的小伙子上菜,他正巧在宋云和对面的空位,有些大小眼,嘴唇下撇,一脸抑郁,加上酒店灯光辉煌如皓日当空,将他那颗光亮白净的大脑门衬得耀眼夺目……
那个男生可能也在找她,抬头与她跟地下组织接头一样四目相对了一瞬。
宋云和倒抽一口气,装作十分自然地转头,继续跟堂弟们讨论宅男爱讨论的那些事儿。
到家沈月华就问起来了。
宋云和表达明确,“我不要,我不喜欢秃头。”
沈月华嘀咕,“长的还可以啊,就发际线高了一点点啊。”
宋爹看热闹不嫌事大,在旁边笑呵呵补刀:“你的发际线也不低呀。”
宋云和暴起!
“就是因为我发际线也有点高所以才怕啊!你想要我将来生个小秃驴吗!”
“好吧好吧,”宋妈用失望无奈又带点兴奋期待的语气,“继续下一个!”
……
下一个就是昨天那位,与上次相亲隔了近一整年。
宋云和过完年实习到3月份就回校了,写论文做毕设,和同学们撸串下馆哈啤酒,彻夜谈天,依依惜别。
好像大学的告别格外伤感,因为不在同一个城市,毕业后天各一方,再见就是人生大事,太难得。
由于专业冷门,宋奶奶和沈月华又拘着不准去外市发展,宋云和毕业回来后一直忙着找工作实习。稳定下来时,宋老爷子最小的妹妹——被宋云和喊小阿婆的——也是宋爸宋妈当年的媒人,带宋云和相看对象来了。
一打听对方还是沈月华年轻时候纺织单位的同事的侄子……
小县城总有弯弯绕绕的关系,仔细算算都是亲戚。
所以在宋爹这一辈,一个女孩儿都没有全是光头,逢年过节祭祖时候一群皮猴子哇啦哇啦上蹿下跳。
到了下一代,老爷子他大哥的仨儿子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各生了一个儿子,老爷子的弟弟妹妹也全得的孙子,最小的刚上初中。
宋爹在老爷子这边算最大,宋云和是老头老太的大孙女。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宋老太当初连生三个儿子后一点都不宝贝她最会闯祸作妖的小儿子,做梦都想要个女儿。这份深深的执念跨越二十多年终于等到了宋云和的降生。
宋云和又是难得一见的乖巧。
以前村里人常讲,宋老太下地锄田挖菜都要把孙女拴裤腰带上。上街卖菜的时候,小小的宋云和就躺在她腿边的大菜篮子里玩耍睡觉,一根扁担前头挑大孙女儿后头挑菜。
那时候人人都忙,老人要下地没空带娃,年轻人全要上班。一般小娃娃都是放家里床上,地里干完活回去才会换尿布,稍微大点的就像狗一样系在大八仙桌桌腿上,门锁好不让他们出来乱跑,跌沟渠里摔断腿的、跑丢了找不见的太多了。
宋云和小时候听她姨婆来家里和奶奶哭过,她姨婆家以前最小的儿子因为大夏天锁家里过于闷热,等大人干完活回来,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
她倒不记得菜篮子,只记得小时候骑在她奶□□上,抓着她黑里带白、有些卷卷的糙糙的短头发,从村东头晃到西头。
村里人看见就逗她,叫她“阿兰的心肝肉”。阿兰是宋奶奶的名字。
她们在午后的日光里晃晃悠悠,村东晃到村西,在大爷爷家门口老年妇女八卦聚集地讲东家长西家短时,她的记忆戛然而止——她总在那个点睡着了。
再后来两个堂弟出生,这份爱就愈加沉重!
实在物以稀为贵。
只除了宋爹,偶尔会开玩笑地遗憾她不是个儿子然后被宋妈狠怼回去以外,宋爷奶叔叔和大爷爷家的大伯们小爷爷小奶奶家的叔叔们都格外照顾她。
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宋奶奶和宋妈就千叮万嘱,“一定不要大学里带一个回来啊!不要外地的!”“除非带个上门的。”
老一辈思想都很传统,总结一点就是不准远嫁。
宋云和安慰她们,“要知道我上的是师范大学,男女比例低到你们完全不用担心,轮不到我啊!”
果然一系两班七十六人,六十八个女生。大一下学期还有一个男生退学了,就剩七朵金花。并且燕肥环瘦非常走极端,连个匀称的都没有。
直到大四回来实习,宋奶奶仰头望着比她高的孙女,说她姨婆的孙女儿大学里谈了个男生带回来啦,“你咋不带个回来啊?”
宋云和……
再后来,宋奶奶和宋妈真正开始焦虑起来,是因为没拆迁时同村的一个大姐姐,条件特好,年纪轻轻已经是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了。她父亲还是宋爹的发小,早十几年就自己招工建厂。本人长的也好看,苗条温婉,宋云和还记得很小很小还没上学的时候,去这个姐姐家玩,已经上小学高年级的大姐姐做完描红作业,自己捣鼓面糊切菜摊韭菜饼给她吃,那个饼煎的焦黄,又烫又香。阿圆姐姐蹲下来用筷子夹了喂她,在她耳边温柔地说:“我也是第一次做,好吃吗?”她傻兮兮的只知道点头,吃撑了回家不肯好好吃饭再被骂一顿。
这么好的姑娘,三十岁未嫁,从此就成为中老年妇女悄悄话的重点关注对象。
宋云和听到他们谈论这个就想白眼翻给他们看,“真是离奇!人家都不急!主要是因为没人配得上啊!留在我们小城市的这届男生质量太差了!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啊!说不定人家一个人日子过的可潇洒了!”
小村子的人嘛拆迁了大多分到相近的小区里,所以还是有来往的。有时候买菜会正巧碰到聊个两句,宋爹跑步锻炼或者去对面小区收租碰到也要聊个两句。一家三口每天饭后散步都会经常见到熟人。
然后就开始了。
“阿和诶谈朋友了啦?”
“阿圆到今朝都没结婚了!”
“嫁不出去了哇今年倒要三十一岁叻!”
……
引导宋妈以此为戒。
宋妈忧愁的望着女儿,“你这性格注定你不会主动去找对象,你这长相注定对象不会主动来找你,唉!”
宋云和?你是我亲妈?我每天照镜子我不这么觉得!
漫漫相亲征途由此开始。
第一位相亲选手是宋妈朋友介绍的客户的儿子。
多年前工作的纺织厂倒闭后,宋妈沈月华同志和三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做啤酒经销,给市区大大小小800多家餐饮零售店做酒水供应。
她们一共四个人,请了两三个小工,大致划分东南西北四块地方,平时就在各自区域里挨家跑,维护关系装酒铺货,虽然累点,胜在自由,有时候中午还能回家眯一会休息休息。
这个客户就在宋妈朋友负责的湘陵南路上经营一家副食店。
第一次相亲嘛,总归兴致勃勃怀有期待。据媒人说小伙子长的还挺精神……宋云和还特意穿着小裙子耐心打扮了一番。
她现在都记得那是个凉风习习的夏夜,她们没开车,走路去的万达,就当散步了。
马路两边都是出来散步消食的人,成群结队,微微嘈杂,风声追着人声,热热闹闹。
那个晚风温凉星河璀璨的夜晚,对面小伙子正方形脸颊子上一颗硕大的媒婆痣在宋云和的噩梦里抖动了一整夜。
宋云和终于承认自己是个很肤浅的人。这次相亲让她对自己是肤浅的颜狗这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在互不了解的相亲过程中,第一眼的外貌印象实在是太过重要了。她有自己的标准,要和自己要过一辈子的人,要天天一起吃饭睡觉的人,长相必须要过得去吧。不要求顶好看,当然有自知之明点顶好看的也看不上她,但必须要能过眼啊!
这点不能将就。
与此同时她对另一半的美好幻想也完全破灭,实在是打击太大。对接下来上场的选手们也摆正了心态——保持平常心,不抱期望就没有失望。
彼时,沈月华也觉得第一次嘛看不对眼也算正常,在女儿明确表示不喜欢后犹豫了一下,没说啥戳心话,默默打听下一位适龄男孩子。
第二次相看小伙子,是大学最后一年的寒假,过年时候。
轮到宋爹这边请客,沈月华就在家附近的酒店订了三桌,正好一个中包厢。
酒店老板娘是她的客户,有一位也在上大四的儿子,和宋云和同年,据说挺懂事的,寒假一直在店里帮忙,长的高瘦且白净,家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养了一只压塌坑的橘猫。
沈月华与那位老板娘悄摸约好,吃饭的时候,让小伙子假装服务员来上菜,两人不动声色的见一面,如果看中了,就再来一次正式的相看,看不中也没关系,不声不响的也没人会说什么。
也不知是其中哪位电视剧看多了提的这个主意。宋云和只能尴尬接受。
她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白嫩可爱、留两个包包头的小妹妹,店里橙红色的墙砖温暖明亮,人声嘈杂碰杯换盏闹闹哄哄的大厅里面,她磕在靠近收银台的椅子上,坐着卡通小板凳,大眼睛双眼皮,抿着小嘴乖乖巧巧地一笔一划写作业。
宋云和顿时眼睛一亮。
妹妹这么可爱,哥哥应该差不到哪儿去吧?
可这世上就有人不按常理长。
宋云和因为知道这个事儿都没专心吃饭,专盯着服务员瞧。瞧来瞧去不是大爷就是年轻的小姐姐。终于看到一个没有穿工作服的小伙子上菜,他正巧在宋云和对面的空位,有些大小眼,嘴唇下撇,一脸抑郁,加上酒店灯光辉煌如皓日当空,将他那颗光亮白净的大脑门衬得耀眼夺目……
那个男生可能也在找她,抬头与她跟地下组织接头一样四目相对了一瞬。
宋云和倒抽一口气,装作十分自然地转头,继续跟堂弟们讨论宅男爱讨论的那些事儿。
到家沈月华就问起来了。
宋云和表达明确,“我不要,我不喜欢秃头。”
沈月华嘀咕,“长的还可以啊,就发际线高了一点点啊。”
宋爹看热闹不嫌事大,在旁边笑呵呵补刀:“你的发际线也不低呀。”
宋云和暴起!
“就是因为我发际线也有点高所以才怕啊!你想要我将来生个小秃驴吗!”
“好吧好吧,”宋妈用失望无奈又带点兴奋期待的语气,“继续下一个!”
……
下一个就是昨天那位,与上次相亲隔了近一整年。
宋云和过完年实习到3月份就回校了,写论文做毕设,和同学们撸串下馆哈啤酒,彻夜谈天,依依惜别。
好像大学的告别格外伤感,因为不在同一个城市,毕业后天各一方,再见就是人生大事,太难得。
由于专业冷门,宋奶奶和沈月华又拘着不准去外市发展,宋云和毕业回来后一直忙着找工作实习。稳定下来时,宋老爷子最小的妹妹——被宋云和喊小阿婆的——也是宋爸宋妈当年的媒人,带宋云和相看对象来了。
一打听对方还是沈月华年轻时候纺织单位的同事的侄子……
小县城总有弯弯绕绕的关系,仔细算算都是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