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鼻子灰,郭照仍不死心,她吩咐随心:“找几个碎嘴子,到许都大小酒楼,茶社,哪里人多往哪里扎,就说曹家三公子跟二嫂子有一腿,还为她写了首《洛神赋》。”
“落什么?”
“《洛神赋》。”
“夫人聪慧,连诗的名儿都编好了,这下即便没影的事也坐实了,不怕别人不信,传到崔夫人耳朵眼里,肯定恨的要扒甄夫人的皮,到时不怕她不找咱们联手。”
许都城,曹军军营。五个中暑的士兵从队列中被抬出,司马懿抹着汗向曹子桓禀道:“天委实热了些,再练下去,还得有人晕倒,不如等日头落一些再操练。”
曹子桓像根雕塑,站在队列最前端,从额前、鬓间流下的热汗并没叫他眨一眨眼,“难道因为天热,刘备和孙权就会放下手里的武器?难道因为天热,就要放弃本属于我们的土地?”
司马懿咽了口吐沫闭上嘴,仍旧陪在曹子桓身旁,顶着烈日,忍受着臭汗,等好不容易午间放饭,他终于逮着了机会,故作忧愁,一个劲地叹息。
“仲达为何事烦忧?”
“二公子,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子桓冷峻的脸上夹杂了一丝不耐烦,司马懿知道对方受不了啰嗦,便不再卖关子,凑上前去,小声道:“坊间有些不好的传闻,说子建公子为甄夫人的才貌倾倒,两人一直有首尾,连定情诗都传出来了。”
“定情诗?”
“哎,名为《洛神赋》。”司马懿搜肠刮肚,背诵几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看似写景,实为写人,二公子,您成婚当晚,三公子去新房闹过一出,所以这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啊。”
“自然,您现在宠爱郭夫人,大抵已不将甄夫人放在眼中了,可她到底是您的正妻,她与子建公子苟且,传出去,大损您的英明,会让魏王与世人觉得您软弱可欺。”
曹子桓保持着原先的姿势,视线没有从地面离转,冷漠地问:“依仲达所见,该当如何?”
“城中有许多出身高贵的女子仰慕公子,一心等您休妻另娶呢......”
司马懿试探性地说出这句,偷偷观察着曹子桓的表情,见他深锁眉头,青筋毕露的手几乎把杯盏攥碎,便猜出了几分,曹子桓心中有甄宓,轻易是不会放手的。
“二公子仁义无双,当然不会因为几句风言风语就抛弃发妻,但此事既出,也不能坐视不理,任由它发展,恐怕遍天下都要知道了,依下臣所见,公子该出面警告甄夫人与子建公子......”
曹子桓没有听到司马懿接下来的话,他首次尝到嫉妒的滋味,感觉到坐立难安,心不再受自己控制,他想立刻见到甄宓,把她抱在怀里,嵌在肉里,时时刻刻不分离,也想一剑杀了她,永除心患。
“二公子,二公子?”
在司马懿一声声的呼唤中,他从恼人的思绪里出来,回到现实,又变成了目光冰冷,没有表情的五官中郎将。
“吩咐下去,列队操练,于队伍旁放几桶井水,再有昏厥者,浇之。”
司马懿还想进些谗言,离间曹丕与甄宓,但曹子桓却一个字也不愿听了,他大踏步走出营帐,走到烈日下,人群中。
另一边,曹子建也从杨修口中听到了关于自己的风言风语,他甚是纳闷,“我倾慕二嫂,并没有藏着掖着,府中有人知晓,传出去,也不足为奇,只是《洛神赋》是从何谈起?我为二嫂写的诗只起个头,还未完成,名字也不叫这个,洛神赋?确实比我原先起的名也好多了,可谓尽善尽美。”
“公子,微臣知道您善诗词,但眼下诗词只是消遣的玩意,不是最紧要的东西,你都听听外头那些人在传些什么?说您不顾人伦,勾引二嫂,还说您在大婚时意图抢亲!”
“这并非假话,那日她若跟我走,我便带她走,这里的富贵荣华,权柄地位通通可以不要。”
杨修直摇头:“微臣不明白,想不通,崔氏乃名门之后,知书达理,诗词歌赋上也颇有造诣,样样都高过甄氏一头,甄氏只不过有点颜色而已......”
“你不懂她,她的好处并不单单是有颜色,但纵使只见过匆匆几面,但却有种心心相惜之感,我想接近她,了解她,更想保护她,给她所有,唉,德祖,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都是我一个人的空想,二嫂她不愿同我一起,你可以放下心了。”
“臣放不下心,一来,此事已街知巷闻,损害了您的名声,军中各部本就拥护二公子,这下更得说您肆意妄为,难成大事了;二来,崔夫人与您新婚不久,为了个甄宓与你生出芥蒂,导致夫妻不睦不说,我们也会失去崔氏一脉的信任;第三......”
“德祖,收起你接下来的第三、第四,事情已然是这样了,若没有补救办法,就别一提再提,空让人烦心。”
“微臣已叫人在城中广撒耳目,再有嚼舌根的,立马逮起来收监。”
曹子建叹息不已,“德祖这样聪明的人如何也干起蠢事了?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遍许都都知道了,你能逮得了几个?本来是极小的一件事,经了官,就大了,百姓们私下的议论只会更多。”
“那公子说该怎么办?放任着不管?”
“也不能不管,我的名声是其次,只是担心二嫂会因此受了委屈,德祖,风月佳话能掩盖风月佳话,有了更新鲜更有意思的传闻,他们自然就懒得谈论我了。”
杨修想了一会子,猛拍掌,“妙哉!是这个道理!臣这就去办。”
当夜,郭照洗漱装扮,等了曹子桓许久,并不见人,婢女随心如临大敌般跑进屋禀报:“不好了,公子径直往甄夫人那里去了,我瞅着已经闭了院门,料想是不往这边来了。”
郭照把木梳从头上扯下,扯掉了两缕头发,平息许久才说:“没关系,男人就是这么回事,今天想吃甜的,明天想吃咸的,甄宓是个木头美人,没点子趣味,公子一晚便会腻,明日还会来我这,就便宜她一回。”
曹子桓进门就抱住甄宓,两人跌跌撞撞倒在大床上。
她在下,他在上,甄宓问:“你喝酒了?”
曹子桓混着酒气的呼吸喷在甄宓脖颈,她撇过头,“不喝酒就不敢来,是吗?”
风刮进屋,吹灭了灯,黑暗中,曹子桓缓缓开口:“军营里有位副将,常食用五石散,不仅乱了心智,而且身体也不如从前,他决心戒掉,于是每日从晨到昏,不是练刀就是耍枪,不叫自己闲下来一会,偶也会喝酒、狎妓,都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不去想五石散。”
“今日下午,他突然发作,什么都不顶用,酒也不顶用,女人也不顶用,哀嚎着要五石散,阿武,你知道吗?从你这里经过,却不进来,我的心情就犹如那位副将戒食五石散,今日,我也发作了。”
他极温柔地抚着她的头发、脸颊,“我知道,你像五石散一样,会令我乱了心智,会让我无法专注做正事,会让我变得不像曹子桓,但此刻我什么都不想管了。”
“落什么?”
“《洛神赋》。”
“夫人聪慧,连诗的名儿都编好了,这下即便没影的事也坐实了,不怕别人不信,传到崔夫人耳朵眼里,肯定恨的要扒甄夫人的皮,到时不怕她不找咱们联手。”
许都城,曹军军营。五个中暑的士兵从队列中被抬出,司马懿抹着汗向曹子桓禀道:“天委实热了些,再练下去,还得有人晕倒,不如等日头落一些再操练。”
曹子桓像根雕塑,站在队列最前端,从额前、鬓间流下的热汗并没叫他眨一眨眼,“难道因为天热,刘备和孙权就会放下手里的武器?难道因为天热,就要放弃本属于我们的土地?”
司马懿咽了口吐沫闭上嘴,仍旧陪在曹子桓身旁,顶着烈日,忍受着臭汗,等好不容易午间放饭,他终于逮着了机会,故作忧愁,一个劲地叹息。
“仲达为何事烦忧?”
“二公子,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子桓冷峻的脸上夹杂了一丝不耐烦,司马懿知道对方受不了啰嗦,便不再卖关子,凑上前去,小声道:“坊间有些不好的传闻,说子建公子为甄夫人的才貌倾倒,两人一直有首尾,连定情诗都传出来了。”
“定情诗?”
“哎,名为《洛神赋》。”司马懿搜肠刮肚,背诵几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看似写景,实为写人,二公子,您成婚当晚,三公子去新房闹过一出,所以这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啊。”
“自然,您现在宠爱郭夫人,大抵已不将甄夫人放在眼中了,可她到底是您的正妻,她与子建公子苟且,传出去,大损您的英明,会让魏王与世人觉得您软弱可欺。”
曹子桓保持着原先的姿势,视线没有从地面离转,冷漠地问:“依仲达所见,该当如何?”
“城中有许多出身高贵的女子仰慕公子,一心等您休妻另娶呢......”
司马懿试探性地说出这句,偷偷观察着曹子桓的表情,见他深锁眉头,青筋毕露的手几乎把杯盏攥碎,便猜出了几分,曹子桓心中有甄宓,轻易是不会放手的。
“二公子仁义无双,当然不会因为几句风言风语就抛弃发妻,但此事既出,也不能坐视不理,任由它发展,恐怕遍天下都要知道了,依下臣所见,公子该出面警告甄夫人与子建公子......”
曹子桓没有听到司马懿接下来的话,他首次尝到嫉妒的滋味,感觉到坐立难安,心不再受自己控制,他想立刻见到甄宓,把她抱在怀里,嵌在肉里,时时刻刻不分离,也想一剑杀了她,永除心患。
“二公子,二公子?”
在司马懿一声声的呼唤中,他从恼人的思绪里出来,回到现实,又变成了目光冰冷,没有表情的五官中郎将。
“吩咐下去,列队操练,于队伍旁放几桶井水,再有昏厥者,浇之。”
司马懿还想进些谗言,离间曹丕与甄宓,但曹子桓却一个字也不愿听了,他大踏步走出营帐,走到烈日下,人群中。
另一边,曹子建也从杨修口中听到了关于自己的风言风语,他甚是纳闷,“我倾慕二嫂,并没有藏着掖着,府中有人知晓,传出去,也不足为奇,只是《洛神赋》是从何谈起?我为二嫂写的诗只起个头,还未完成,名字也不叫这个,洛神赋?确实比我原先起的名也好多了,可谓尽善尽美。”
“公子,微臣知道您善诗词,但眼下诗词只是消遣的玩意,不是最紧要的东西,你都听听外头那些人在传些什么?说您不顾人伦,勾引二嫂,还说您在大婚时意图抢亲!”
“这并非假话,那日她若跟我走,我便带她走,这里的富贵荣华,权柄地位通通可以不要。”
杨修直摇头:“微臣不明白,想不通,崔氏乃名门之后,知书达理,诗词歌赋上也颇有造诣,样样都高过甄氏一头,甄氏只不过有点颜色而已......”
“你不懂她,她的好处并不单单是有颜色,但纵使只见过匆匆几面,但却有种心心相惜之感,我想接近她,了解她,更想保护她,给她所有,唉,德祖,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都是我一个人的空想,二嫂她不愿同我一起,你可以放下心了。”
“臣放不下心,一来,此事已街知巷闻,损害了您的名声,军中各部本就拥护二公子,这下更得说您肆意妄为,难成大事了;二来,崔夫人与您新婚不久,为了个甄宓与你生出芥蒂,导致夫妻不睦不说,我们也会失去崔氏一脉的信任;第三......”
“德祖,收起你接下来的第三、第四,事情已然是这样了,若没有补救办法,就别一提再提,空让人烦心。”
“微臣已叫人在城中广撒耳目,再有嚼舌根的,立马逮起来收监。”
曹子建叹息不已,“德祖这样聪明的人如何也干起蠢事了?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遍许都都知道了,你能逮得了几个?本来是极小的一件事,经了官,就大了,百姓们私下的议论只会更多。”
“那公子说该怎么办?放任着不管?”
“也不能不管,我的名声是其次,只是担心二嫂会因此受了委屈,德祖,风月佳话能掩盖风月佳话,有了更新鲜更有意思的传闻,他们自然就懒得谈论我了。”
杨修想了一会子,猛拍掌,“妙哉!是这个道理!臣这就去办。”
当夜,郭照洗漱装扮,等了曹子桓许久,并不见人,婢女随心如临大敌般跑进屋禀报:“不好了,公子径直往甄夫人那里去了,我瞅着已经闭了院门,料想是不往这边来了。”
郭照把木梳从头上扯下,扯掉了两缕头发,平息许久才说:“没关系,男人就是这么回事,今天想吃甜的,明天想吃咸的,甄宓是个木头美人,没点子趣味,公子一晚便会腻,明日还会来我这,就便宜她一回。”
曹子桓进门就抱住甄宓,两人跌跌撞撞倒在大床上。
她在下,他在上,甄宓问:“你喝酒了?”
曹子桓混着酒气的呼吸喷在甄宓脖颈,她撇过头,“不喝酒就不敢来,是吗?”
风刮进屋,吹灭了灯,黑暗中,曹子桓缓缓开口:“军营里有位副将,常食用五石散,不仅乱了心智,而且身体也不如从前,他决心戒掉,于是每日从晨到昏,不是练刀就是耍枪,不叫自己闲下来一会,偶也会喝酒、狎妓,都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不去想五石散。”
“今日下午,他突然发作,什么都不顶用,酒也不顶用,女人也不顶用,哀嚎着要五石散,阿武,你知道吗?从你这里经过,却不进来,我的心情就犹如那位副将戒食五石散,今日,我也发作了。”
他极温柔地抚着她的头发、脸颊,“我知道,你像五石散一样,会令我乱了心智,会让我无法专注做正事,会让我变得不像曹子桓,但此刻我什么都不想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