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夫人菊花窜血,苦不堪言,一太医献家传秘方,说不日就可痊愈。秘方——大蒜切片,塞入患处,每晨昏摘下旧蒜换新蒜。
用了三日,卞夫人病情更加严重,到了血不能止的地步,她预见自己活不长了,便请求见皇帝儿子一面。
那是个正午,阳光照在积雪上,叫人睁不开眼睛,曹子桓到了卞夫人床头,有些不情愿地伏低身体,竖起耳朵,“太后有什么要交待的?”
“我.....子桓!”她高高举起手,在空气里乱抓,“子桓,我的儿。”
曹子桓只好握住那只乱扑腾的粗糙衰老的手,“孤就在这,太后有什么事,尽管说。”
“答应我,别伤你弟弟,否则,我走不安心。”卞夫人说完一句,闭眼倒在枕头上,歇了一会,复又喊道:“你不答应,等我见了你父王,他也要怨你的。”
曹子桓松开母亲,冷漠地后退,那只衰老的手呈现出绝望的青色,重重垂在床沿。
“一母所出,你何至于此?子桓,叫母亲摸摸你的心,它是凉的还是热的,是肉做的还是石头做的?我白疼你了。”
卞夫人喷出一口鲜血,下面的话呛回到肚子里,永远也没机会说出来了。
时间悄无声息地过去,屋内的光线由明到暗,他的影子由长变短,卞夫人仿佛是死了,她一定是死了,曹子桓望着母亲的脸久久,那张脸已经失去了弹性失去了颜色,保持了两个多时辰的凝重与愤怒,他多想问一句卞夫人,如果他与子建调换位置,那么她会不会同样求子建放过自己?
最终,一滴眼泪都没落下,伟大帝王盖上母亲的眼睛,把人死后需要做的一切事务交给了太监。
卞夫人已死,清算曹子建的时刻也就到了,太阳就要落下去,北风吹落屋顶残雪,枯竹倒在泥里露出褐色根茎,太监佝偻着背托举着木盘,白色麻布从木盘上飘起,落在地上成了条路。
曹子建被软禁的地方空旷无人,野猫到处乱窜,他正坐在一堆废稿纸中,咿咿呀呀地唱着刚写的诗,忽然,门开了,他那久未蒙面的二哥出现在门内。
“我听到恩威堂的钟响了四下,是母亲去了吗?”
曹子桓答:“是。”
“巫山有根,沧海有源,你我从此却没了出处。二哥,母亲走的可安详?”
“她在不满中死去。”
“为何叫她在不满中死去?”
曹子桓没有回答,而是绕过废稿纸来到弟弟面前,“因为你。”
“因为我?哈哈哈哈,二哥,你恨我,你因为恨我而恨上了所有人,父王,母亲,还有甄夫人。”
曹子桓罕见大怒:“你还敢提她?!”
“为何不敢提?”曹子桓从废稿纸中摇摇晃晃地站起,他胡子拉碴,头发蓬乱,举止近乎于癫狂,“我对得起天地,对得起父王与母亲,也对得起你,我不怕你杀我,只不过别给我扣篡位谋反的帽子。”
“父王病重,做儿子的无论如何也要来许都,即便知道是今日之结局也是要来,至于你身下那张破椅子,我何曾稀罕过!我如果稀罕它,又怎会轮得到你?”
“大胆!”
“行了,二哥,这里没别的人,你就别拿皇帝的架子吓唬我了,横竖只是个死,我担得起。最可悲是帝王家,若父王当时没想争这个天下,我们会是这样吗?二哥?”
曹子建说着,两脚在地上走出毫无规律的线条,像是喝醉了,“我记得起初的样子,起初不是这样的,大哥死的时候,我哭的很凶,不是因为惧怕大哥的死状,而是那会二哥也开始上战场,我怕有一天你也会像大哥那样冷冰冰地躺在我面前,我怕急了。”
“二哥你当时捂住我的眼睛,将我送到母亲怀里,并跟人说子建体弱,只学些诗词兵法就好,弓箭骑射懂个皮毛即可,你当时也只十几岁,不会考虑到日后的夺嫡争宠,你只是跟我一样,怕自己的兄弟重蹈大哥的覆辙。而现在......”
曹子建伏趴在地上,在一堆破稿纸里翻找,终于挑出其中一张,大声念着上面的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念完,放声大笑,笑完,脸埋在稿纸中,醉汉一般再不起来。
从废弃的宫殿走出,曹子桓又回到北风里,他想起小时候的岁月,想起曹子建一声又一声二哥,这一生,他们都在争,可他从未争过他,皇位没争过,女人也没争过,所以,何必有恨呢?
皇帝心一软,决定当夜就放曹子建回封地,他怕天一亮,自己又起杀意。
这一晚的翠微宫,烧着暖暖的炉子,甄宓将手里的信看完,略发了一会抖,将信投进火炉。
信是司马懿写的,自密道相会被曹子桓发现,甄宓移居皇宫,司马懿忧心忡忡,他怕会遭到皇帝嫉妒与迫害,以战事之名带兵离开了许都,偶尔会派探子给甄宓送信,刚刚的这封信中说,陛下多疑,善妒,且心狠手辣,曹冲公子是他亲弟尚且能亲手撂入河中淹死,何况你我?如想保全性命,还得先一步做打算。
是曹子桓杀了曹冲,甄宓觉得心肝被利箭穿过,疼的不能呼吸,她早知曹冲命不久长,是早夭之相,所以虽为姐弟,并不因他的死有过多大悲伤,可,曹冲不死,常氏就不会哀痛而亡,自己就不会失去这世上唯一的亲人。
她知道这其中也有她的错,但自负如她,是决然不会怪自己的,所以,这一切,皆是曹子桓之过。
“杏儿,研磨。”
黄杏碎步捧来文房四宝,将毛笔、纸张、砚台一一摆放好,看了眼外头的雪说:“陛下下旨了,两道旨,一是封子建公子为陈王,遣回封地,二是封郭夫人为大魏皇后。”
“知道了。”甄宓带着浓浓恨意给司马懿回信,笔尖上的墨滴穿了纸张。
眼下局势,若退,便是万丈深渊,若进,还有一线生机,你速带兵回京,埋伏于许都城外,再等我号令。——甄宓
两日后,天气放晴,但雪依然在下,十分诡异的天气,甄宓在翠微宫中对镜梳妆,忽而来了个太监,十分倨傲地赐给了她一只盒子,“这是陛下的旨意,请夫人笑纳。”
她打开盒子,里面是条白绫,在意料之中。
“你们陛下要你看着我将头颅悬于这白绫之中,才算你交差了吗?”
“那倒没有,老奴只负责送东西过来,老奴这就告退。”
她的妆快画好的时候,儿子曹叡来了,六岁的孩子,整日愁容满面,积压了一肚子心事。
“母亲,你何不去见一见父亲,挽回你们过去的情谊,别叫郭姓女子太得意了。”
甄宓用指肚占胭脂扫过两腮,轻飘飘地看着太监送来的盒子说:“去看一眼里面的东西,你父王与我从来没有过什么情谊。”
曹叡被白绫下傻了,一屁股坐下去,伏在甄宓腿上哭泣,“就没转圜余地了吗?我去求父亲,求他收回成命。”
“罢了,他不放我在眼里,难道会放你在眼里?叡儿,你注定不能父母双全了,鹿死谁手,就看今夜。”
“母亲要做什么?”
“去改变命定的结局。”
入夜过后,皇宫中的太监宫女乃至侍卫神奇地消失了,连黄杏都不见了踪影,这都是司马懿之功。
甄宓大步闯进黑夜,从翠微宫来到太极殿,那里点着昏黄的灯,隐隐传来香料气味,寂静无声,听得出来,里面的人睡得很熟。
她踢开门,风灌进房间,吹灭了其中几盏灯。
“谁?”曹子桓多年不打仗,却依然保持着睡眠中的警惕,惊坐起来,抽出枕头旁的长剑,挑开了床幔。
“是你?”
“是我。”
“你既不想死,为何不走?”
“走?岂不是代表我败了?”
曹子桓被甄宓的话弄得迷迷糊糊,不明所以,再抬头,她已走到跟前,胸口抵在他的剑尖上,迫得他手腕软了一下。
“陛下!”郭照醒来后东张西望想喊人护驾,猛然发现人全不见了,“不对劲!侍卫太监都没了,陛下,甄宓她要干什么?”
曹子桓将剑柄握紧,问甄宓:“你与谁勾结的?司马懿?还是曹子建?”
“此时问这个,不觉得有些晚吗?不论与谁勾结,今夜都是我与你的账,哦,忘了,这还有一个人,有些多余。”
她无视曹子桓的剑,兀自掀开床幔爬上龙床,从袖中掏出柄匕首,刺入郭照的脚腕。
“啊!啊!救命啊,疯女人,你砍我干什么?”
甄宓拔出匕首,对着郭照腹部又是一下。
“赐你白绫的人可不是我啊,这......这跟书上写的可不一样......”郭照捂着肚皮,说话的声音渐渐小了,最后像只蚊子在低喃:“司马懿......都怪你.....”
甄宓看着死掉的郭照大笑,笑着笑着将头抵在曹子桓肩头,“我有些高兴,原来你心里的女人是我不是她。”
“何以见得?”
“你长剑在手,我要杀她你却不拦我。”
“我心里没有她,也没有你。”
“是吗?我不信,我要看看。”甄宓说着,把匕首插进曹子桓胸膛,血溅在她的笑容上。
“阿武。”曹子桓抚摸着锦缎一样的头发,单手将长剑震断半截,断剑从后刺进甄宓胸间,“刚相识时你说过,我们会不得善终,果真如此。”
“这样挺好,好过我一个人以发覆面以糠塞口,子桓,我后悔了。”
“后悔什么?”
“捅郭照的匕首没有擦一擦,你们的血沾到一块去了。”
司马懿带兵赶到时,曹子桓与甄宓已经不再说话,太医拔出匕首与残剑,熬药敷药,忙活到清晨,甄宓率先一步醒来。
“夫人心太急,为何不等我?弄成这样,很难收场。”司马懿气的抓脑袋,按照原计划,曹子桓郭照应死于刺客之手,他带兵救驾来迟,对着帝后的尸首哭一场,便顺理成章地扶曹叡继位,届时甄宓成了太后,朝局就在他二人掌控之中了。
“我始终心不甘,想弄清一件事。”
“那现在弄清了没有?”
甄宓想着曹子桓握在手里却不刺出的长剑,想着他抚摸自己头发时的温情,“弄清了。”
“那现在怎么办?等陛下醒来,夫人您逃不掉弑君罪名,必然一死,这就送您出城吧。”
“出城?也好,只不过你......”
“臣救驾有功,又手握重兵,此后一路坦途,谁也挡不住我的路,陛下也挡不住。”
黄杏陪着乔装打扮的甄宓出了许都城,一路往南,走了三天三夜,走到一片雾气之中,穿过雾气,还没看清眼前景象,脚便陷进水里。
“我听说过这种地方叫海。”黄杏除掉鞋袜,在水里走了两步,指着不远处说:“夫人您看,那儿有座岛,岛上有很多人呢。”
太阳晒散了雾气,她们面前出现一条小船,船上有个撑杆的老头,老头朝二人挥手:“坐船吧,去南苍的。”
甄宓也除掉鞋袜,与黄杏一同上了船,船向西走十里,豁然开朗,南苍远看是座小岛,到跟前居然是座城池,城里有人潮有府邸有马匹轿撵,商铺也到处都是,那些商铺统一是蓝底黄字,挂着“袁”字号。
船夫引二人上岸,一边介绍道:“南苍道的商铺土地都是袁公子的,袁公子不仅长的高大英俊,还乐善好施,每半年就要把南苍芳龄十八岁以下的姑娘聚集到一块,评定体态最美者,眉毛最美者,眼睛最美者,分别有奖赏,都是不菲的珍宝,谁家姑娘能得一个半个奖项,全家几年都不愁吃穿,快看!你们算赶巧了,碰上这种盛事。”
甄宓、黄杏看见街市上有个高台,高台四面挂着彩,十来个姑娘站成一排,袁熙站在姑娘们中间。
黄杏没忍住喊了声:“公子!”
袁熙回头,先是一愣,随即把手上的珍珠玛瑙抛到天上,从选美的高台上一跃而下。
“我的好甄宓!你可算找着我了!”
用了三日,卞夫人病情更加严重,到了血不能止的地步,她预见自己活不长了,便请求见皇帝儿子一面。
那是个正午,阳光照在积雪上,叫人睁不开眼睛,曹子桓到了卞夫人床头,有些不情愿地伏低身体,竖起耳朵,“太后有什么要交待的?”
“我.....子桓!”她高高举起手,在空气里乱抓,“子桓,我的儿。”
曹子桓只好握住那只乱扑腾的粗糙衰老的手,“孤就在这,太后有什么事,尽管说。”
“答应我,别伤你弟弟,否则,我走不安心。”卞夫人说完一句,闭眼倒在枕头上,歇了一会,复又喊道:“你不答应,等我见了你父王,他也要怨你的。”
曹子桓松开母亲,冷漠地后退,那只衰老的手呈现出绝望的青色,重重垂在床沿。
“一母所出,你何至于此?子桓,叫母亲摸摸你的心,它是凉的还是热的,是肉做的还是石头做的?我白疼你了。”
卞夫人喷出一口鲜血,下面的话呛回到肚子里,永远也没机会说出来了。
时间悄无声息地过去,屋内的光线由明到暗,他的影子由长变短,卞夫人仿佛是死了,她一定是死了,曹子桓望着母亲的脸久久,那张脸已经失去了弹性失去了颜色,保持了两个多时辰的凝重与愤怒,他多想问一句卞夫人,如果他与子建调换位置,那么她会不会同样求子建放过自己?
最终,一滴眼泪都没落下,伟大帝王盖上母亲的眼睛,把人死后需要做的一切事务交给了太监。
卞夫人已死,清算曹子建的时刻也就到了,太阳就要落下去,北风吹落屋顶残雪,枯竹倒在泥里露出褐色根茎,太监佝偻着背托举着木盘,白色麻布从木盘上飘起,落在地上成了条路。
曹子建被软禁的地方空旷无人,野猫到处乱窜,他正坐在一堆废稿纸中,咿咿呀呀地唱着刚写的诗,忽然,门开了,他那久未蒙面的二哥出现在门内。
“我听到恩威堂的钟响了四下,是母亲去了吗?”
曹子桓答:“是。”
“巫山有根,沧海有源,你我从此却没了出处。二哥,母亲走的可安详?”
“她在不满中死去。”
“为何叫她在不满中死去?”
曹子桓没有回答,而是绕过废稿纸来到弟弟面前,“因为你。”
“因为我?哈哈哈哈,二哥,你恨我,你因为恨我而恨上了所有人,父王,母亲,还有甄夫人。”
曹子桓罕见大怒:“你还敢提她?!”
“为何不敢提?”曹子桓从废稿纸中摇摇晃晃地站起,他胡子拉碴,头发蓬乱,举止近乎于癫狂,“我对得起天地,对得起父王与母亲,也对得起你,我不怕你杀我,只不过别给我扣篡位谋反的帽子。”
“父王病重,做儿子的无论如何也要来许都,即便知道是今日之结局也是要来,至于你身下那张破椅子,我何曾稀罕过!我如果稀罕它,又怎会轮得到你?”
“大胆!”
“行了,二哥,这里没别的人,你就别拿皇帝的架子吓唬我了,横竖只是个死,我担得起。最可悲是帝王家,若父王当时没想争这个天下,我们会是这样吗?二哥?”
曹子建说着,两脚在地上走出毫无规律的线条,像是喝醉了,“我记得起初的样子,起初不是这样的,大哥死的时候,我哭的很凶,不是因为惧怕大哥的死状,而是那会二哥也开始上战场,我怕有一天你也会像大哥那样冷冰冰地躺在我面前,我怕急了。”
“二哥你当时捂住我的眼睛,将我送到母亲怀里,并跟人说子建体弱,只学些诗词兵法就好,弓箭骑射懂个皮毛即可,你当时也只十几岁,不会考虑到日后的夺嫡争宠,你只是跟我一样,怕自己的兄弟重蹈大哥的覆辙。而现在......”
曹子建伏趴在地上,在一堆破稿纸里翻找,终于挑出其中一张,大声念着上面的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念完,放声大笑,笑完,脸埋在稿纸中,醉汉一般再不起来。
从废弃的宫殿走出,曹子桓又回到北风里,他想起小时候的岁月,想起曹子建一声又一声二哥,这一生,他们都在争,可他从未争过他,皇位没争过,女人也没争过,所以,何必有恨呢?
皇帝心一软,决定当夜就放曹子建回封地,他怕天一亮,自己又起杀意。
这一晚的翠微宫,烧着暖暖的炉子,甄宓将手里的信看完,略发了一会抖,将信投进火炉。
信是司马懿写的,自密道相会被曹子桓发现,甄宓移居皇宫,司马懿忧心忡忡,他怕会遭到皇帝嫉妒与迫害,以战事之名带兵离开了许都,偶尔会派探子给甄宓送信,刚刚的这封信中说,陛下多疑,善妒,且心狠手辣,曹冲公子是他亲弟尚且能亲手撂入河中淹死,何况你我?如想保全性命,还得先一步做打算。
是曹子桓杀了曹冲,甄宓觉得心肝被利箭穿过,疼的不能呼吸,她早知曹冲命不久长,是早夭之相,所以虽为姐弟,并不因他的死有过多大悲伤,可,曹冲不死,常氏就不会哀痛而亡,自己就不会失去这世上唯一的亲人。
她知道这其中也有她的错,但自负如她,是决然不会怪自己的,所以,这一切,皆是曹子桓之过。
“杏儿,研磨。”
黄杏碎步捧来文房四宝,将毛笔、纸张、砚台一一摆放好,看了眼外头的雪说:“陛下下旨了,两道旨,一是封子建公子为陈王,遣回封地,二是封郭夫人为大魏皇后。”
“知道了。”甄宓带着浓浓恨意给司马懿回信,笔尖上的墨滴穿了纸张。
眼下局势,若退,便是万丈深渊,若进,还有一线生机,你速带兵回京,埋伏于许都城外,再等我号令。——甄宓
两日后,天气放晴,但雪依然在下,十分诡异的天气,甄宓在翠微宫中对镜梳妆,忽而来了个太监,十分倨傲地赐给了她一只盒子,“这是陛下的旨意,请夫人笑纳。”
她打开盒子,里面是条白绫,在意料之中。
“你们陛下要你看着我将头颅悬于这白绫之中,才算你交差了吗?”
“那倒没有,老奴只负责送东西过来,老奴这就告退。”
她的妆快画好的时候,儿子曹叡来了,六岁的孩子,整日愁容满面,积压了一肚子心事。
“母亲,你何不去见一见父亲,挽回你们过去的情谊,别叫郭姓女子太得意了。”
甄宓用指肚占胭脂扫过两腮,轻飘飘地看着太监送来的盒子说:“去看一眼里面的东西,你父王与我从来没有过什么情谊。”
曹叡被白绫下傻了,一屁股坐下去,伏在甄宓腿上哭泣,“就没转圜余地了吗?我去求父亲,求他收回成命。”
“罢了,他不放我在眼里,难道会放你在眼里?叡儿,你注定不能父母双全了,鹿死谁手,就看今夜。”
“母亲要做什么?”
“去改变命定的结局。”
入夜过后,皇宫中的太监宫女乃至侍卫神奇地消失了,连黄杏都不见了踪影,这都是司马懿之功。
甄宓大步闯进黑夜,从翠微宫来到太极殿,那里点着昏黄的灯,隐隐传来香料气味,寂静无声,听得出来,里面的人睡得很熟。
她踢开门,风灌进房间,吹灭了其中几盏灯。
“谁?”曹子桓多年不打仗,却依然保持着睡眠中的警惕,惊坐起来,抽出枕头旁的长剑,挑开了床幔。
“是你?”
“是我。”
“你既不想死,为何不走?”
“走?岂不是代表我败了?”
曹子桓被甄宓的话弄得迷迷糊糊,不明所以,再抬头,她已走到跟前,胸口抵在他的剑尖上,迫得他手腕软了一下。
“陛下!”郭照醒来后东张西望想喊人护驾,猛然发现人全不见了,“不对劲!侍卫太监都没了,陛下,甄宓她要干什么?”
曹子桓将剑柄握紧,问甄宓:“你与谁勾结的?司马懿?还是曹子建?”
“此时问这个,不觉得有些晚吗?不论与谁勾结,今夜都是我与你的账,哦,忘了,这还有一个人,有些多余。”
她无视曹子桓的剑,兀自掀开床幔爬上龙床,从袖中掏出柄匕首,刺入郭照的脚腕。
“啊!啊!救命啊,疯女人,你砍我干什么?”
甄宓拔出匕首,对着郭照腹部又是一下。
“赐你白绫的人可不是我啊,这......这跟书上写的可不一样......”郭照捂着肚皮,说话的声音渐渐小了,最后像只蚊子在低喃:“司马懿......都怪你.....”
甄宓看着死掉的郭照大笑,笑着笑着将头抵在曹子桓肩头,“我有些高兴,原来你心里的女人是我不是她。”
“何以见得?”
“你长剑在手,我要杀她你却不拦我。”
“我心里没有她,也没有你。”
“是吗?我不信,我要看看。”甄宓说着,把匕首插进曹子桓胸膛,血溅在她的笑容上。
“阿武。”曹子桓抚摸着锦缎一样的头发,单手将长剑震断半截,断剑从后刺进甄宓胸间,“刚相识时你说过,我们会不得善终,果真如此。”
“这样挺好,好过我一个人以发覆面以糠塞口,子桓,我后悔了。”
“后悔什么?”
“捅郭照的匕首没有擦一擦,你们的血沾到一块去了。”
司马懿带兵赶到时,曹子桓与甄宓已经不再说话,太医拔出匕首与残剑,熬药敷药,忙活到清晨,甄宓率先一步醒来。
“夫人心太急,为何不等我?弄成这样,很难收场。”司马懿气的抓脑袋,按照原计划,曹子桓郭照应死于刺客之手,他带兵救驾来迟,对着帝后的尸首哭一场,便顺理成章地扶曹叡继位,届时甄宓成了太后,朝局就在他二人掌控之中了。
“我始终心不甘,想弄清一件事。”
“那现在弄清了没有?”
甄宓想着曹子桓握在手里却不刺出的长剑,想着他抚摸自己头发时的温情,“弄清了。”
“那现在怎么办?等陛下醒来,夫人您逃不掉弑君罪名,必然一死,这就送您出城吧。”
“出城?也好,只不过你......”
“臣救驾有功,又手握重兵,此后一路坦途,谁也挡不住我的路,陛下也挡不住。”
黄杏陪着乔装打扮的甄宓出了许都城,一路往南,走了三天三夜,走到一片雾气之中,穿过雾气,还没看清眼前景象,脚便陷进水里。
“我听说过这种地方叫海。”黄杏除掉鞋袜,在水里走了两步,指着不远处说:“夫人您看,那儿有座岛,岛上有很多人呢。”
太阳晒散了雾气,她们面前出现一条小船,船上有个撑杆的老头,老头朝二人挥手:“坐船吧,去南苍的。”
甄宓也除掉鞋袜,与黄杏一同上了船,船向西走十里,豁然开朗,南苍远看是座小岛,到跟前居然是座城池,城里有人潮有府邸有马匹轿撵,商铺也到处都是,那些商铺统一是蓝底黄字,挂着“袁”字号。
船夫引二人上岸,一边介绍道:“南苍道的商铺土地都是袁公子的,袁公子不仅长的高大英俊,还乐善好施,每半年就要把南苍芳龄十八岁以下的姑娘聚集到一块,评定体态最美者,眉毛最美者,眼睛最美者,分别有奖赏,都是不菲的珍宝,谁家姑娘能得一个半个奖项,全家几年都不愁吃穿,快看!你们算赶巧了,碰上这种盛事。”
甄宓、黄杏看见街市上有个高台,高台四面挂着彩,十来个姑娘站成一排,袁熙站在姑娘们中间。
黄杏没忍住喊了声:“公子!”
袁熙回头,先是一愣,随即把手上的珍珠玛瑙抛到天上,从选美的高台上一跃而下。
“我的好甄宓!你可算找着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