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如厕的如厕,和外婆告别的告别,只有许晚星独自站在门口,李知弈见了下车帮她打开了副驾驶的门,“先上车吧。”
“我坐前面吗?”许晚星有些顾虑地走过去说。
“都可以。”才怪,他只想让许晚星坐副驾驶,“先到先得嘛,要不了多久,最多半小时。”
许晚星这才上了车,李知弈替她关上门后,进去叫上其他人出发。
今天气温好像又升高了几度,他贴心的为大家开上了空调。
他们最先去的是王理想的家,他家在后山的半山腰上,路程最远,李知弈说他每天上学都要走半个小时的路。上山的路很陡,还有一处急弯,李知弈却习以为常,车开的又快又稳。
好不容易到了王理想家,结果却没见到他人,他奶奶说他上山去了。
本以为他是去玩儿的,直到看见一个皮肤黢黑的小男孩背着比他身高矮不了多少的背篓,手里拿着一把锄头,在茂密的竹林里穿梭,步履艰难地从房子后面的山坡上走了出来。
许晚星和白墨卿见此情景,赶紧迎上去,前者拿过他手里的农具,后者帮他取下沉重的背篓,里面装了半个篓的苦竹笋,都是新鲜的,还没剥皮。
“你吃完午饭就去挖了那么多笋子啊?”
时间已经过了一点,他们都自然而然地以为他吃过午饭了。
没想到,男孩带着稚嫩的童声,说了一句:“没有,我是回来吃饭的。今天早上睡了会儿懒觉,上山迟了,一个上午才挖了这么点儿。”
一听孩子还没吃饭,许晚星让他赶紧先去吃饭,他进屋后没有第一时间坐上桌,而是和奶奶一起,给来的客人们端茶水和板凳。
“知弈哥,你们坐外边儿吧,有风吹着凉快点儿。”孩子乖巧地说。
这孩子有着超过同龄人的成熟,许晚星看着揪心,
李知弈抚了抚他的头顶,“你别管我们了,快去吃饭。”
祖孙两吃的很快,五分钟都没有,王理想就跑了出来,陪老师们坐着聊天。
马泊远简明扼要地跟他说了县城里举办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的事儿,问问他的想法。
王理想在听到篮球比赛后就一直垂着头,等马老师说完后,他才带着些委屈和遗憾地开口,说他不想去。问他为什么,他只说是自己不想参加。
“你有什么想法和顾虑都可以跟老师说,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力帮你解决问题。“许晚星心里隐隐能感觉到他是想去的,只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他拒绝了。
她稍微抬起眼帘,意外的撞入一道炽热的视线之中,它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吸引力。
怎么了吗?她没说错话吧,许晚星疑惑地看着李知弈,只见他神情颇为不自然地移开了眼神。
李知弈扯了扯她的衣袖,示意她借一步说话。
“现在正是竹笋冒头的季节,他空闲时间应该都在后山挖竹笋,有空就背去县城卖,如果他去参加这个比赛,会耽误他们家赚钱的时间。”
闻言,许晚星侧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被白墨卿搂在怀里,眼睛依然望着后山的方向。
他甚至只有她胯骨那么高,就知道家庭不富裕,需要自己去挣钱为家长减轻负担,没有仗着自己年龄小,向家人不断索取。
她走过去蹲在男孩儿的面前,怜惜的说:“你是不是害怕错过了挖竹笋的时间啊?”
果不其然,王理想点了点头,“这两天还能找到点儿嫩笋,等到月中旬的时候,它成熟了口感就老了,拿去菜市场没有人会买。”
许晚星点头,低眸的瞬间看见男孩儿脚上的鞋边上裹满了棕黄的泥土,有些地方都开胶了,应该是每天爬山下坡弄的。
“这样吧,待会儿我们帮你一起挖,明天你带我们去县城,我们帮你卖,行吗?”她问道。
叶靖瑶也附和道:“对,老师保证都帮你卖完。篮球赛的事儿你也考虑一下,这对你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如果获奖了,也是对你这一年龄阶段的一个肯定吧。”
王理想有些不想麻烦他们,但凭他自己确实挖不了多少,想了十几秒后,红着脸蛋儿说了好。
“你下午有事情吗?忙的话你不用管我们,待会儿我们自己走下去就行。”害怕耽误李知弈,许晚星回眸问他。
“我闲人一个,走吧,上山。”
五个大人一人背了一个大背篓,在王理想的带领下,往竹林深处前进。
“今天又麻烦你了。”她嗓音绵软的说,脸颊上爬满了粉色的红晕,一定是这天儿太热了。
李知弈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她说麻烦他了,“这有什么麻不麻烦的,民宿管家的指责就是为客人排忧解难。”
“我可担不起李老板给我当管家。”现在他们相当于都在给李知弈打工呢。
许晚星右脚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块,导致她身体滑了一下,差点儿又没站稳,好在跟在她身后的李知弈及时跨步上前,一把扶住了她的胳膊。
这一段路坡度很大,常年缺乏锻炼的许晚星走到这儿,双腿已经没力了,站在原地肉眼可见的两条腿都在抖,但学生在这儿,她不能表现的自己很弱。
头顶传来一阵嘲笑的声音,带有神奇的感染力,把他们都逗笑了。本来就站不稳的许晚星被那起码持续了半分钟的笑声惹恼。
她受不了了大声怒吼道:“白墨卿,你到底在笑什么啊?”
爬山有些累了的她中气不足,发出来的声音也不像是生气,只显的奶凶奶凶的。
白墨卿哈哈大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你怎么跟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一样,爬个山还要人扶。”
李知弈听到后,没忍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又感觉不合适,用手捂了捂嘴。
“行,我懒的跟你贫,挖笋,搞快。”
“你知道怎么挖嘛你就搞快。”
“李老师在,你快点请教。”
在两人骂骂咧咧的闹声中,大家开始了劳动。
李知弈动作很快,挖出来的笋都长的很标致,而许晚星这边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别人都挖出三四个了,她还在与第一个目标周旋。
她力气太小了,一锄头下去,不痛不痒。只能不停的刨,用数变引起量变。
好不容易挖出一个,根部却被刨的坑坑洼洼的,只留了一个刚冒出的小笋尖。
她先看了一眼白墨卿,发现他比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不知怎的就放下心来。偷偷观察李知弈是怎么操作的,学着他的动作一步步来。
是说他怎么挖的那么快呢。因为他直接一铲子下去,就能翘出一颗完整的竹笋,他力气大到只需一下,就能把竹笋方圆十厘米的土壤震松。
“我帮你挖。”他察觉到她的视线,笑着说。
“我能行。”好在熟能生巧,慢慢的她的效率也高了起来。
虽说烈日当空,但竹林间层层叠叠的竹叶遮住了大半部分直射的阳光,山间有清风徐徐吹来,还没人说过热。
李知弈从背篓里拿出四瓶矿泉水,分给大家喝。看样子是他从他车里拿的,放背篓里一路背上来的。
有时候,她真感觉李知弈这个人挺好的,有学识能吃苦,心细情商也不错,要是没辞职回来,继续在大公司上班,肯定能有一番作为。当然,现在也很有前途。
五点左右,四人慢悠悠地下山,大家把挖出的竹笋全部倒出来,竟能堆成一座小山。
王理想看到后喜出望外,不过几秒又开始发愁了起来,“老师,你们明天真的会陪我一起去卖吗?”
“当然。”白墨卿说:“你想几点出发?我们保证不会迟到一秒。”
王理想想了想,安排道,“六点吧,去城里要半个多小时,我们早点去挑个好位子。”
许晚星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孩子内心敏感,她害怕自己犹豫一下他会多想。
六点对于她来说,确实挺早,但她也听家里长辈说过,买菜最好早点去,越早越新鲜,卖菜亦然。
但是,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车呢?坐车还是开车?”
“看看知弈的车能不能借给我们,问导演组要肯定又叫我们出钱去租。”白墨卿早已看透节目组的套路,凡事都以素材不够为由,让他们自立根生。
“当然可以,直接开走就行。”一道浑厚如同男低音的声音从许晚星头顶传来。
“那明天就让你许老师开车带我们进城。”白墨卿摸了摸小男孩儿的脑袋,想让他安心。
未曾想小男孩没抓住重点,反问道:“为什么不是你开车?”
“因为你的白老师考不过科三,没拿到驾照,不能开车。”,许晚星抢在他解释之前开口,让他没有狡辩的机会。
堂堂高考状元考不过科三,听起来有些许不光彩,“行了,我们走了,明天见。”白墨卿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告别了王理想,几人出发去吴旭家,李知弈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我和他们家不是很熟,村里的事儿他们家也不常过问。”
“我坐前面吗?”许晚星有些顾虑地走过去说。
“都可以。”才怪,他只想让许晚星坐副驾驶,“先到先得嘛,要不了多久,最多半小时。”
许晚星这才上了车,李知弈替她关上门后,进去叫上其他人出发。
今天气温好像又升高了几度,他贴心的为大家开上了空调。
他们最先去的是王理想的家,他家在后山的半山腰上,路程最远,李知弈说他每天上学都要走半个小时的路。上山的路很陡,还有一处急弯,李知弈却习以为常,车开的又快又稳。
好不容易到了王理想家,结果却没见到他人,他奶奶说他上山去了。
本以为他是去玩儿的,直到看见一个皮肤黢黑的小男孩背着比他身高矮不了多少的背篓,手里拿着一把锄头,在茂密的竹林里穿梭,步履艰难地从房子后面的山坡上走了出来。
许晚星和白墨卿见此情景,赶紧迎上去,前者拿过他手里的农具,后者帮他取下沉重的背篓,里面装了半个篓的苦竹笋,都是新鲜的,还没剥皮。
“你吃完午饭就去挖了那么多笋子啊?”
时间已经过了一点,他们都自然而然地以为他吃过午饭了。
没想到,男孩带着稚嫩的童声,说了一句:“没有,我是回来吃饭的。今天早上睡了会儿懒觉,上山迟了,一个上午才挖了这么点儿。”
一听孩子还没吃饭,许晚星让他赶紧先去吃饭,他进屋后没有第一时间坐上桌,而是和奶奶一起,给来的客人们端茶水和板凳。
“知弈哥,你们坐外边儿吧,有风吹着凉快点儿。”孩子乖巧地说。
这孩子有着超过同龄人的成熟,许晚星看着揪心,
李知弈抚了抚他的头顶,“你别管我们了,快去吃饭。”
祖孙两吃的很快,五分钟都没有,王理想就跑了出来,陪老师们坐着聊天。
马泊远简明扼要地跟他说了县城里举办小学生男子篮球比赛的事儿,问问他的想法。
王理想在听到篮球比赛后就一直垂着头,等马老师说完后,他才带着些委屈和遗憾地开口,说他不想去。问他为什么,他只说是自己不想参加。
“你有什么想法和顾虑都可以跟老师说,我们一定尽最大的力帮你解决问题。“许晚星心里隐隐能感觉到他是想去的,只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他拒绝了。
她稍微抬起眼帘,意外的撞入一道炽热的视线之中,它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吸引力。
怎么了吗?她没说错话吧,许晚星疑惑地看着李知弈,只见他神情颇为不自然地移开了眼神。
李知弈扯了扯她的衣袖,示意她借一步说话。
“现在正是竹笋冒头的季节,他空闲时间应该都在后山挖竹笋,有空就背去县城卖,如果他去参加这个比赛,会耽误他们家赚钱的时间。”
闻言,许晚星侧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被白墨卿搂在怀里,眼睛依然望着后山的方向。
他甚至只有她胯骨那么高,就知道家庭不富裕,需要自己去挣钱为家长减轻负担,没有仗着自己年龄小,向家人不断索取。
她走过去蹲在男孩儿的面前,怜惜的说:“你是不是害怕错过了挖竹笋的时间啊?”
果不其然,王理想点了点头,“这两天还能找到点儿嫩笋,等到月中旬的时候,它成熟了口感就老了,拿去菜市场没有人会买。”
许晚星点头,低眸的瞬间看见男孩儿脚上的鞋边上裹满了棕黄的泥土,有些地方都开胶了,应该是每天爬山下坡弄的。
“这样吧,待会儿我们帮你一起挖,明天你带我们去县城,我们帮你卖,行吗?”她问道。
叶靖瑶也附和道:“对,老师保证都帮你卖完。篮球赛的事儿你也考虑一下,这对你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如果获奖了,也是对你这一年龄阶段的一个肯定吧。”
王理想有些不想麻烦他们,但凭他自己确实挖不了多少,想了十几秒后,红着脸蛋儿说了好。
“你下午有事情吗?忙的话你不用管我们,待会儿我们自己走下去就行。”害怕耽误李知弈,许晚星回眸问他。
“我闲人一个,走吧,上山。”
五个大人一人背了一个大背篓,在王理想的带领下,往竹林深处前进。
“今天又麻烦你了。”她嗓音绵软的说,脸颊上爬满了粉色的红晕,一定是这天儿太热了。
李知弈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她说麻烦他了,“这有什么麻不麻烦的,民宿管家的指责就是为客人排忧解难。”
“我可担不起李老板给我当管家。”现在他们相当于都在给李知弈打工呢。
许晚星右脚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块,导致她身体滑了一下,差点儿又没站稳,好在跟在她身后的李知弈及时跨步上前,一把扶住了她的胳膊。
这一段路坡度很大,常年缺乏锻炼的许晚星走到这儿,双腿已经没力了,站在原地肉眼可见的两条腿都在抖,但学生在这儿,她不能表现的自己很弱。
头顶传来一阵嘲笑的声音,带有神奇的感染力,把他们都逗笑了。本来就站不稳的许晚星被那起码持续了半分钟的笑声惹恼。
她受不了了大声怒吼道:“白墨卿,你到底在笑什么啊?”
爬山有些累了的她中气不足,发出来的声音也不像是生气,只显的奶凶奶凶的。
白墨卿哈哈大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你怎么跟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一样,爬个山还要人扶。”
李知弈听到后,没忍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又感觉不合适,用手捂了捂嘴。
“行,我懒的跟你贫,挖笋,搞快。”
“你知道怎么挖嘛你就搞快。”
“李老师在,你快点请教。”
在两人骂骂咧咧的闹声中,大家开始了劳动。
李知弈动作很快,挖出来的笋都长的很标致,而许晚星这边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别人都挖出三四个了,她还在与第一个目标周旋。
她力气太小了,一锄头下去,不痛不痒。只能不停的刨,用数变引起量变。
好不容易挖出一个,根部却被刨的坑坑洼洼的,只留了一个刚冒出的小笋尖。
她先看了一眼白墨卿,发现他比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不知怎的就放下心来。偷偷观察李知弈是怎么操作的,学着他的动作一步步来。
是说他怎么挖的那么快呢。因为他直接一铲子下去,就能翘出一颗完整的竹笋,他力气大到只需一下,就能把竹笋方圆十厘米的土壤震松。
“我帮你挖。”他察觉到她的视线,笑着说。
“我能行。”好在熟能生巧,慢慢的她的效率也高了起来。
虽说烈日当空,但竹林间层层叠叠的竹叶遮住了大半部分直射的阳光,山间有清风徐徐吹来,还没人说过热。
李知弈从背篓里拿出四瓶矿泉水,分给大家喝。看样子是他从他车里拿的,放背篓里一路背上来的。
有时候,她真感觉李知弈这个人挺好的,有学识能吃苦,心细情商也不错,要是没辞职回来,继续在大公司上班,肯定能有一番作为。当然,现在也很有前途。
五点左右,四人慢悠悠地下山,大家把挖出的竹笋全部倒出来,竟能堆成一座小山。
王理想看到后喜出望外,不过几秒又开始发愁了起来,“老师,你们明天真的会陪我一起去卖吗?”
“当然。”白墨卿说:“你想几点出发?我们保证不会迟到一秒。”
王理想想了想,安排道,“六点吧,去城里要半个多小时,我们早点去挑个好位子。”
许晚星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孩子内心敏感,她害怕自己犹豫一下他会多想。
六点对于她来说,确实挺早,但她也听家里长辈说过,买菜最好早点去,越早越新鲜,卖菜亦然。
但是,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车呢?坐车还是开车?”
“看看知弈的车能不能借给我们,问导演组要肯定又叫我们出钱去租。”白墨卿早已看透节目组的套路,凡事都以素材不够为由,让他们自立根生。
“当然可以,直接开走就行。”一道浑厚如同男低音的声音从许晚星头顶传来。
“那明天就让你许老师开车带我们进城。”白墨卿摸了摸小男孩儿的脑袋,想让他安心。
未曾想小男孩没抓住重点,反问道:“为什么不是你开车?”
“因为你的白老师考不过科三,没拿到驾照,不能开车。”,许晚星抢在他解释之前开口,让他没有狡辩的机会。
堂堂高考状元考不过科三,听起来有些许不光彩,“行了,我们走了,明天见。”白墨卿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告别了王理想,几人出发去吴旭家,李知弈提前给他们打“预防针”,“我和他们家不是很熟,村里的事儿他们家也不常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