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
陈柚不参加高考的事宋樱并不是很在意,陈柚眼下要做的事确实是照顾好孩子。
生了孩子再念大学,宋樱是没见识过的。
这得是蹉跎了多少的岁月。
不过这是一个不同的时代,断了多年的高考一朝重启,多的是人想要参与。
谁能想到学习的知识跟考试的时间差了这样远,宋樱穿书的第十年,高考恢复了,这个时代的高考她不怎么瞧得上眼。现在的知识难度跟以后的卷王时代肯定不能比,可惜她根本不能够发挥出后世的水平来。
子牧是大学生,不念大学的陈柚文化水平低了一些,文化人跟没有文化的人或许是不会有共同话题的。
这想法也只是在宋樱脑袋里过一过,她不去做那惹人厌的烦人精。
要求一个人上进,吃力不讨好。
宋樱对陆子牧的妻子确实是好奇的,她好奇一个能够得到大反派青眼的人,会是怎么样的角色。他本该拥有浓烈的爱恨,悲惨的遭遇造就他的狠戾,他娶了一个知青,宋樱完全没有想过。
宋樱想到陆子牧下乡还有自己的缘故。
陆子牧的出身背景、自身条件,称得上天之骄子,跟陈柚在一块实在是……
在姻缘方面,她有些对不住陆子牧。陆子牧是最要强的人,尚在学生时代就给其他人当大哥,很有领地意识,在许多事情上都要跟同龄人一较高下,绝对不是吃亏的那个。
人总归是本性难移的,陆子牧的婚姻,完全打破了宋樱的印象。
宋樟对这个姐姐姐夫的家是陌生的。
嫁人之后姐姐的变化很大,像是一朵重新生长的花。
姐夫是宋家的贵人,若不是陆云起娶了姐姐,他便没有机会参军。
纵然是参军,也会是是两样的结果。
宋樟参军的资格,有姐夫陆云起战绩的缘故。
听姐姐说起陆子牧娶了半个乡下人,宋樟表情严肃。并非是他瞧不上乡下人,他自己都是乡下人出身,要不是姐姐嫁得好,他是没有现在这般出息的。
其实陆牧跟他是差不多的年纪,还比他更有文化,陆子牧是正正经经念了高中的,如今又是念大学。宋樟清楚自己虽然是念了大学,但跟陆子牧比文化水平,自己是比不过的。
他也想起,陆子牧是不屑与他比的。
陆子牧是陆云起的儿子,从未过过一天的苦日子,多少人一辈子的努力奋斗也不能够设想陆子牧的生活。姐姐的出嫁,才让宋樟才有机会将这完全不同的生活落进眼中。
九年前,宋樟第一次来陆家。
少年手里把玩着手枪,他打小就玩惯了。
宋樟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乡下的猎人有一把枪,后来猎人被枪毙了,因为他侵吞大家的共有财产。
乍一看见陆子牧手里的枪,宋樟额间冒汗、双腿无力。
枪被随意摆在一旁,少年注意到他这边的声响瞥了一眼:“宋樱弟弟?”
宋樱跟宋樟有几分相似。
宋樟有并非不请自来,虽说第一次见面,陆子牧准确猜出宋樟的身份。
在母亲何重霜口中,姐姐嫁入陆家便是享福的命,是修来的福气。陆云起比宋樱大了十多岁,多得是有老汉嫩妻,同龄人多得是,像陆云起这般事业有成的男子却不多。
见到与自己一般年纪的陆子牧,宋樟在惊恐之后,更意识到姐夫与姐姐的年龄差距,姐夫的亲生儿子跟自己一般大。
宋樟点头,没能控制自己的幅度。
或太大或微不可见。
后来回想起来,初次见面的自己实在是有失礼数。
一个没有见识的乡巴佬。
宋樟回忆了一下,到底是应了一下姐姐的话:“她是什么样一个人?”
宋樱顿了顿。
她跟陈柚见过几次面,也私下了解过陈柚的情况。
毕竟对方是陆子牧的妻子。
陆子牧多么自矜一个人,要强又自傲。
而这一段婚姻,简直是莫名其妙。
陆子牧一米八打上的高个,完美的骨相,一双深邃的眼。他在故事里是有一定人气的,纵然是个反面角色,在故事里放着心狠手辣的反派。
已经被改变的当下,陆云起没有早逝,陆子牧没有了凄惨的家世,足够拥有门当户对的婚姻。
一个在原作中都没有姓名的人。
一场并不等对的婚姻。
“她没有活泼的性子,有点古板没意思,跟子牧的性子算得上互补。”
哪里算得上是互补!
反派这样的角色跟温柔的或者是活泼的角色是更为相配的,无趣的陈柚哪里会跟陆子牧互补。两个人能走到一块,何尝不是形势所迫。
宋樟未曾见过陆子牧的爱人,脑海中难以想象出这样一个沉默的形象。这样一个人站在陆子牧身边,会是什么一副模样。
其实陆子牧如今的模样,宋樟也并不熟悉,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陆子牧。
二人虽说年龄接近却也不是什么朋友。
两个人差了辈,宋樟没从陆子牧口中听到一句小叔之类的。宋樟也没指望过这一点,连他也觉得那有一些惊悚。
自陆子牧下乡后,两人之间的交集更是少之又少。
“樟树,我以为你会比他先成家的。真的是没有想到,这小子成家的速度这样快。”宋樱感慨,也仅仅是感慨,她没有拿捏陆子牧的婚事的心思,如今她的身份、地位,作为陆子牧的后妈,她是有指点陆子牧婚事的资格的。
宋樱自觉还是个孩子,平日里只想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没有多管闲事的性子。自家弟弟的婚事她都没有着急,便宜儿子的婚事,她更没有认真凑热闹的心思。
对待婚事宋樟倒是从容,并非是他排斥婚姻,不过是日子一天一天过来,结婚的事从来不是火烧眉毛的要紧事:“我也没有想过这一点,人跟人是有缘分的。”
宋樱知晓自家弟弟是有些害怕陆子牧的,这会儿宋樟早就有了出息,到底是过去的岁月在人的性格里刻下了痕迹,一时半会儿的难以消除。宋樟与陆子牧的年岁想差不大,两个人本也能够处成哥们,她跟陆云起的关系不影响他们的关系那种。
这样的结果,怪不到宋樟。
年少时期的陆子牧并不好相处,又不是谁都瞧得上眼,要让这样傲气的少年喊差不多岁数的宋樟叔叔,几乎没有这样的可能。
所以说,宋樟跟陆子牧没有做朋友的缘分。
从姐姐口中得知陆子牧的爱人比他小了一岁,两人是在赣省当知青的时候认识的。
两人下乡在一个公社,据陈柚所说是处着处着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陈柚。
宋樟琢磨着这个名字,隐约感觉听过。
陈柚!杨可琳的那个妹妹,也叫这个名字。
沪市知青,还有插队赣省,这些都跟杨可琳的继妹一般。
不会有这样巧的事吧!
“哪个陈,哪个柚?”
“耳东陈,木由柚。你问这个做什么,你认识?”
宋樟说:“不认识。”陆子牧的妻子是他知晓的那个陈柚这件事十有八九,但他没见过杨可琳的妹妹,更谈不上认识。
宋樱没有刨根问底:“你说得也是,两个人能在乡下遇见何尝不是一种缘分,说句实话要不是下乡,两个人如何也是不会相识的。他们两个人是有缘的。”
这话不知道是在说服别人,还是在说服自己。
陈柚是女主继妹的事情,宋樱一开始并不知道。对陆子牧的妻子的好奇,不足以让宋樱放下架子,去了解陈柚的情况。
这样一来晓得陈柚的家里事,就迟了一步。
身为女主的继妹,陈柚是一个十足的反派角色,这样的角色,沾着点边都是倒霉。
她依旧无法说服自己,去说陈柚与陆子牧相配。两个人本不该相遇的,最起码不应该成为夫妻。
宋樱不跟弟弟再说这件事,而是关心起他的生活。
想着自己有一个有出息的弟弟,宋樟比她最初设想中要能干,宋樱心里头有几分舒坦。丈夫对她百依百顺,宋樟的争气只是她的日子锦上添花。
原身的亲人都有了比故事里更好的发展,对着原身,她不需要有什么愧疚。
她不是一个人过着好日子,而是拉了拉宋家一把。宋樱是知道分寸的,对宋樟的感情也不足以她当一个伏弟魔。很多时候只是顺手带一带,不要废取多少气力。
“其实我觉得他们不太合适,陈柚不太诚实,对着我们都不太坦诚。”宋樱将苦恼向弟弟吐露,她对一个人的不满不加遮掩,“她当时一个人回城,孩子都没带上。现在反过来要照顾孩子,不去念书。家里面的情况她也看到了,她要是有学习的心,寻个人来照顾娃娃不是不可以。”
陈柚又不是知晓未来的,她回城的时候可不知道能不能将孩子带回来,选择回到沪市的时间,陈柚指不定已经定下抛弃孩子的决心。
“娃娃更小的时间,她都放心旁人照顾,没道理现在就不放心。”
从杨可琳的只言片语中,陈柚没有拥有多好的性子,甚至有白眼狼的潜质,占尽便宜又不记得人的好。
宋樟对陈柚的认识,一方面来自杨可琳,另一方面来自姐姐。
两个人的诉说,在宋樟的脑海中构建出陈柚的形象。
纵然尚未见面,这个形象也具体了起来。
杨可琳说出口的与陈柚相关的好话,从来起着反向的作用。知道陈柚这个名字是在跟杨可琳相识几年后,尚在草原兵团的时候,杨可琳没有提起过这个名字。
在知道“陈柚”之前,宋樟已经听了许多与她相关的坏话。杨可琳倒是没有直接说出口过什么与陈柚有关的坏话,但是草原兵团除了她也没人跟陈柚有瓜葛。
-
对于书中女主,宋樱最初是避之不及的。
接近女主能够拥有什么好运气,要是被卷进剧情里更是说也说不清。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玄乎的事情。
她都穿书了,再说什么相信科学,是没办法平息自己的心的。有过她的经历,很难不神神叨叨。
纵然女主的身份地位比不过她,宋樱也不会低看了杨可琳。
毕竟对方是这本文的女主。
弟弟与杨可琳相识这件事,与宋樱来说也是一场意外。
一个当兵的,一个当知青的,怎么也能够认识。
世界上的人万万千,偏偏被他们给碰见,还成为了朋友。他们这家子在书里面可没有什么剧情,作为反派的后妈,她也仅仅是一个炮灰,至于炮灰的弟弟更是没有笔墨的人物。
这都算得上“阶级跨越”,从炮灰成为配角。
不过她才不乐意去别人的故事里面演绎什么配角,人人都可以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在幕下剧情不用围绕着主角旋转。宋樱不是什么挑战权威的人,非要跟女主一较高下。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人,资源也不产生过多的冲突或者重合。
宋樱心里头的对小说的女主没有什么恶意,陈柚作为杨可琳的继妹在上辈子可以说是风风光光,因为小说是女主视角的,作为读者宋樱并不清楚陈柚的上辈子是如何的风光,能知道的只是一个大概,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恰是这样大的落差,让杨可琳咬着一股劲也要过上好日子。
女主都重生了,作为女主的对照组陈柚并不应该能够嫁给陆子牧才是。虽说陆子牧是原文中的反派,可是他如今的家庭条件,不应该是女主对照组能够高攀的。
亲妈苦心孤诣的谋划失败后,陈柚应当过着杨可琳上辈子那种苦哈哈的日子才对,要不然女主的重生还有什么意义。
宋樱升起不满,作为读者看到一本憋屈文,不上不下得很。如今她已经成为故事里的人,不是看客不是读者,对着真实的人生不该过分的非黑即白立场鲜明。故而这样的不满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单纯认为女主可以对反派女配不在意,但是反派女配不应当过上好日子才是。
这本文的女主恩怨分明,冤有头债有主找的是后妈而不是继妹报仇,她搅得后妈的人生不的安宁,至于继妹她都不屑得收拾,纵然如此继妹也没落得什么好。
因为继妹上辈子能过上好日子,纯粹是踩着她上位的,重生后的女主不乐意落入圈套,继妹自然讨不到什么好。
宋樱抓了一颗葡萄,有些不明白陈柚如何嫁给陆子牧的。
反派跟丑角在某个角度上是相配的,宋樱却哪哪都觉着不对劲。
作为女主的对照组,陈柚似乎嫁得太好了。
照这样下去,陆家是要倒大霉的。
杨可琳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宋樱这样的人。
她跟这个时代有些格格不入,强烈的冲击感震撼着杨可琳的心。
宋樱比她更像从未来来。
旁人或许不知晓这种感受,但是重来一回的杨可琳能够感受到。
一些人过着超越时代的生活。
那叫作阶级。
那些被打碎的,在不久之后会卷土重来。
什么人人平等,从来不是唯一的定义。
在草原兵团的时候,杨可琳就想要借机认识那些往后有权势的人,这个时候热血的思想冲击着所有的脑袋、思想。
兵团的情谊确实是比较单纯的,这种纯洁的关系在往后的日子里会成为值得回忆的。
在开放之前,人身上的优越感是最不能够透露的东西,人与人之间似乎真的人人平等。所以那是最好的接触、结交的时候。
重生后杨可琳听到不少夸奖,面对宋樱的热情,她难得生怯。
宋樱从发丝都展露出自信。
自信是不会骗人的。
宋樱夸赞她念书多,作为大学生杨可琳完全不用心虚,但宋樱的眼中完全没有旁人的羡慕或者是佩服。
念大学的人不多,自从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杨可琳总收到夸赞,旁人瞧她是大学生也要高看她一眼。
更别提刚回到家属院时。
备受瞩目的就是那段时间,她成为大学生而陈柚随便嫁了一个男人。
婚姻意味着陈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又少了一遭。
只是后来因为张依依一家,杨可琳的风光减退许多。杨可琳能感受到那种落差,失落之后杨可琳以为这些也不影响她什么。
不留在机床厂,这个自称小社会的地方并不影响她往后的人生,纵然有一堆人贬低她,也不影响她往后的人生。
况且,那些人是比不过她的。
大学生的身份令杨可琳的工作顺风顺水,多的是人尊重她在工作上。
“是这位女同志帮我找到了明哲。”
“可琳?”宋樱提起过认识一位好心人,将明哲送回来,却头一回知道好心人是杨可琳。
可琳跟姐姐不应该认识的,特别是可琳与陈柚的关系,这让一切变得更为复杂。
若是姐姐晓得可琳与陈柚之间的瓜葛,对陈柚的不喜必定会增加,这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麻烦。
宋樟没有提起过姐姐宋樱的夫家,杨可琳显露出来的惊讶不比宋樱小:“宋樟……”
“你们认识?”宋樱拍了拍手,“不会是大学同学吧?”
杨可琳说:“他是我学长。”
笑容是坦荡的,两人是相识多年的友人,从兵团到学校如今杨可琳已经步入社会,这些年一直有保持着联系。
杨可琳并不知道宋樟的家庭背景如此深厚。宋樟特别能够吃苦,也没有显露出过多少家庭的底蕴。
“既然是校友!我也是跟可琳有缘份,早些时候认识,就我们,是可以当朋友的。晚了这些年,实在是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宋樟低头抓了抓后脑勺,杨可琳跟陈柚的关系处得不大好,说出来的话其实好听不到哪里去。
宋樟两手在裤袋两侧抓了抓,她们两人碰面了、相识了,他也没辙。
认识就是认识了。
可琳也不是时时刻刻会提起过去的事,这些年她与陈柚的接触少,提起家里事、人概率也低。
纵然两人不可避免会提起家中事,可琳出口的也不一定是抱怨,她们到底是姐妹。宋樟又有些意外,杨可琳似乎并不知晓陈柚的丈夫是谁。
她与她的关系已经疏远到了这一步。
杨可琳妹妹已婚的事,宋樟知晓,具体是什么时候结婚他并不了解。他们以为是杨可琳的继妹吃不住苦,寻了个能干的人结婚。
实在是陈柚在他们这儿没有什么好的口碑,结个婚旁人也不能够想到情投意合上面。于杨可琳来说,陈柚几乎是只白眼狼。
宋樟未曾主动从杨可琳的口中了解陈柚的信息,即使在知晓陈柚是陆子牧的妻子后,他也未去杨可琳口中了解情况。
对陆子牧另一半的好奇,不足以他去做这样冒昧的事。
第一次见到宋樱宋樟一起,之前杨可琳没有将两人联系在一起,如今看来两人是有细微相似的。
到底是一个娘胎出来的。
去兵团的决定再正确不过,现在它接触到的人,都可能是上辈子陈柚的借力。
曾经陈柚在兵团混得如鱼得水,后来又嫁入高门。其实若不是陈柚已经嫁人,她都不能完全松下这口气。
商场人流如织,最热闹的百货商店开业的时候总是不缺人的。宋樟听着旁人对高考的议论,人来人往听不清每个人具体在说些什么,是这回的高考,太为难得,想着家里人能够凭此进入大学校园。
宋樟觉得寻常,一来高考中断多年,二来高考是许多知青回城的希望。撤了兵团改农场后,兵团知青的心里头的坚持早不如前,至于被安排下乡的知青,大多数都是想着回城的。所谓的建设农村,在乡下他们出的力远不如那些没有文化的乡下人。
身在异乡,没有落处,又被现实冲淡热血。恢复的高考,将他们的希望高高挂起,想要离开农村不是早已是知青跟老乡们的共识,乡下人羡慕着城里人,从城镇长大的青年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到城里去。
几年的大学生活,让宋樟结识到不同的人,比起旁人宋樟真实感受到大学的意义。几年的大学生涯,将宋樟的志向重新塑造。
生了孩子再念大学,宋樱是没见识过的。
这得是蹉跎了多少的岁月。
不过这是一个不同的时代,断了多年的高考一朝重启,多的是人想要参与。
谁能想到学习的知识跟考试的时间差了这样远,宋樱穿书的第十年,高考恢复了,这个时代的高考她不怎么瞧得上眼。现在的知识难度跟以后的卷王时代肯定不能比,可惜她根本不能够发挥出后世的水平来。
子牧是大学生,不念大学的陈柚文化水平低了一些,文化人跟没有文化的人或许是不会有共同话题的。
这想法也只是在宋樱脑袋里过一过,她不去做那惹人厌的烦人精。
要求一个人上进,吃力不讨好。
宋樱对陆子牧的妻子确实是好奇的,她好奇一个能够得到大反派青眼的人,会是怎么样的角色。他本该拥有浓烈的爱恨,悲惨的遭遇造就他的狠戾,他娶了一个知青,宋樱完全没有想过。
宋樱想到陆子牧下乡还有自己的缘故。
陆子牧的出身背景、自身条件,称得上天之骄子,跟陈柚在一块实在是……
在姻缘方面,她有些对不住陆子牧。陆子牧是最要强的人,尚在学生时代就给其他人当大哥,很有领地意识,在许多事情上都要跟同龄人一较高下,绝对不是吃亏的那个。
人总归是本性难移的,陆子牧的婚姻,完全打破了宋樱的印象。
宋樟对这个姐姐姐夫的家是陌生的。
嫁人之后姐姐的变化很大,像是一朵重新生长的花。
姐夫是宋家的贵人,若不是陆云起娶了姐姐,他便没有机会参军。
纵然是参军,也会是是两样的结果。
宋樟参军的资格,有姐夫陆云起战绩的缘故。
听姐姐说起陆子牧娶了半个乡下人,宋樟表情严肃。并非是他瞧不上乡下人,他自己都是乡下人出身,要不是姐姐嫁得好,他是没有现在这般出息的。
其实陆牧跟他是差不多的年纪,还比他更有文化,陆子牧是正正经经念了高中的,如今又是念大学。宋樟清楚自己虽然是念了大学,但跟陆子牧比文化水平,自己是比不过的。
他也想起,陆子牧是不屑与他比的。
陆子牧是陆云起的儿子,从未过过一天的苦日子,多少人一辈子的努力奋斗也不能够设想陆子牧的生活。姐姐的出嫁,才让宋樟才有机会将这完全不同的生活落进眼中。
九年前,宋樟第一次来陆家。
少年手里把玩着手枪,他打小就玩惯了。
宋樟没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乡下的猎人有一把枪,后来猎人被枪毙了,因为他侵吞大家的共有财产。
乍一看见陆子牧手里的枪,宋樟额间冒汗、双腿无力。
枪被随意摆在一旁,少年注意到他这边的声响瞥了一眼:“宋樱弟弟?”
宋樱跟宋樟有几分相似。
宋樟有并非不请自来,虽说第一次见面,陆子牧准确猜出宋樟的身份。
在母亲何重霜口中,姐姐嫁入陆家便是享福的命,是修来的福气。陆云起比宋樱大了十多岁,多得是有老汉嫩妻,同龄人多得是,像陆云起这般事业有成的男子却不多。
见到与自己一般年纪的陆子牧,宋樟在惊恐之后,更意识到姐夫与姐姐的年龄差距,姐夫的亲生儿子跟自己一般大。
宋樟点头,没能控制自己的幅度。
或太大或微不可见。
后来回想起来,初次见面的自己实在是有失礼数。
一个没有见识的乡巴佬。
宋樟回忆了一下,到底是应了一下姐姐的话:“她是什么样一个人?”
宋樱顿了顿。
她跟陈柚见过几次面,也私下了解过陈柚的情况。
毕竟对方是陆子牧的妻子。
陆子牧多么自矜一个人,要强又自傲。
而这一段婚姻,简直是莫名其妙。
陆子牧一米八打上的高个,完美的骨相,一双深邃的眼。他在故事里是有一定人气的,纵然是个反面角色,在故事里放着心狠手辣的反派。
已经被改变的当下,陆云起没有早逝,陆子牧没有了凄惨的家世,足够拥有门当户对的婚姻。
一个在原作中都没有姓名的人。
一场并不等对的婚姻。
“她没有活泼的性子,有点古板没意思,跟子牧的性子算得上互补。”
哪里算得上是互补!
反派这样的角色跟温柔的或者是活泼的角色是更为相配的,无趣的陈柚哪里会跟陆子牧互补。两个人能走到一块,何尝不是形势所迫。
宋樟未曾见过陆子牧的爱人,脑海中难以想象出这样一个沉默的形象。这样一个人站在陆子牧身边,会是什么一副模样。
其实陆子牧如今的模样,宋樟也并不熟悉,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陆子牧。
二人虽说年龄接近却也不是什么朋友。
两个人差了辈,宋樟没从陆子牧口中听到一句小叔之类的。宋樟也没指望过这一点,连他也觉得那有一些惊悚。
自陆子牧下乡后,两人之间的交集更是少之又少。
“樟树,我以为你会比他先成家的。真的是没有想到,这小子成家的速度这样快。”宋樱感慨,也仅仅是感慨,她没有拿捏陆子牧的婚事的心思,如今她的身份、地位,作为陆子牧的后妈,她是有指点陆子牧婚事的资格的。
宋樱自觉还是个孩子,平日里只想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没有多管闲事的性子。自家弟弟的婚事她都没有着急,便宜儿子的婚事,她更没有认真凑热闹的心思。
对待婚事宋樟倒是从容,并非是他排斥婚姻,不过是日子一天一天过来,结婚的事从来不是火烧眉毛的要紧事:“我也没有想过这一点,人跟人是有缘分的。”
宋樱知晓自家弟弟是有些害怕陆子牧的,这会儿宋樟早就有了出息,到底是过去的岁月在人的性格里刻下了痕迹,一时半会儿的难以消除。宋樟与陆子牧的年岁想差不大,两个人本也能够处成哥们,她跟陆云起的关系不影响他们的关系那种。
这样的结果,怪不到宋樟。
年少时期的陆子牧并不好相处,又不是谁都瞧得上眼,要让这样傲气的少年喊差不多岁数的宋樟叔叔,几乎没有这样的可能。
所以说,宋樟跟陆子牧没有做朋友的缘分。
从姐姐口中得知陆子牧的爱人比他小了一岁,两人是在赣省当知青的时候认识的。
两人下乡在一个公社,据陈柚所说是处着处着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陈柚。
宋樟琢磨着这个名字,隐约感觉听过。
陈柚!杨可琳的那个妹妹,也叫这个名字。
沪市知青,还有插队赣省,这些都跟杨可琳的继妹一般。
不会有这样巧的事吧!
“哪个陈,哪个柚?”
“耳东陈,木由柚。你问这个做什么,你认识?”
宋樟说:“不认识。”陆子牧的妻子是他知晓的那个陈柚这件事十有八九,但他没见过杨可琳的妹妹,更谈不上认识。
宋樱没有刨根问底:“你说得也是,两个人能在乡下遇见何尝不是一种缘分,说句实话要不是下乡,两个人如何也是不会相识的。他们两个人是有缘的。”
这话不知道是在说服别人,还是在说服自己。
陈柚是女主继妹的事情,宋樱一开始并不知道。对陆子牧的妻子的好奇,不足以让宋樱放下架子,去了解陈柚的情况。
这样一来晓得陈柚的家里事,就迟了一步。
身为女主的继妹,陈柚是一个十足的反派角色,这样的角色,沾着点边都是倒霉。
她依旧无法说服自己,去说陈柚与陆子牧相配。两个人本不该相遇的,最起码不应该成为夫妻。
宋樱不跟弟弟再说这件事,而是关心起他的生活。
想着自己有一个有出息的弟弟,宋樟比她最初设想中要能干,宋樱心里头有几分舒坦。丈夫对她百依百顺,宋樟的争气只是她的日子锦上添花。
原身的亲人都有了比故事里更好的发展,对着原身,她不需要有什么愧疚。
她不是一个人过着好日子,而是拉了拉宋家一把。宋樱是知道分寸的,对宋樟的感情也不足以她当一个伏弟魔。很多时候只是顺手带一带,不要废取多少气力。
“其实我觉得他们不太合适,陈柚不太诚实,对着我们都不太坦诚。”宋樱将苦恼向弟弟吐露,她对一个人的不满不加遮掩,“她当时一个人回城,孩子都没带上。现在反过来要照顾孩子,不去念书。家里面的情况她也看到了,她要是有学习的心,寻个人来照顾娃娃不是不可以。”
陈柚又不是知晓未来的,她回城的时候可不知道能不能将孩子带回来,选择回到沪市的时间,陈柚指不定已经定下抛弃孩子的决心。
“娃娃更小的时间,她都放心旁人照顾,没道理现在就不放心。”
从杨可琳的只言片语中,陈柚没有拥有多好的性子,甚至有白眼狼的潜质,占尽便宜又不记得人的好。
宋樟对陈柚的认识,一方面来自杨可琳,另一方面来自姐姐。
两个人的诉说,在宋樟的脑海中构建出陈柚的形象。
纵然尚未见面,这个形象也具体了起来。
杨可琳说出口的与陈柚相关的好话,从来起着反向的作用。知道陈柚这个名字是在跟杨可琳相识几年后,尚在草原兵团的时候,杨可琳没有提起过这个名字。
在知道“陈柚”之前,宋樟已经听了许多与她相关的坏话。杨可琳倒是没有直接说出口过什么与陈柚有关的坏话,但是草原兵团除了她也没人跟陈柚有瓜葛。
-
对于书中女主,宋樱最初是避之不及的。
接近女主能够拥有什么好运气,要是被卷进剧情里更是说也说不清。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玄乎的事情。
她都穿书了,再说什么相信科学,是没办法平息自己的心的。有过她的经历,很难不神神叨叨。
纵然女主的身份地位比不过她,宋樱也不会低看了杨可琳。
毕竟对方是这本文的女主。
弟弟与杨可琳相识这件事,与宋樱来说也是一场意外。
一个当兵的,一个当知青的,怎么也能够认识。
世界上的人万万千,偏偏被他们给碰见,还成为了朋友。他们这家子在书里面可没有什么剧情,作为反派的后妈,她也仅仅是一个炮灰,至于炮灰的弟弟更是没有笔墨的人物。
这都算得上“阶级跨越”,从炮灰成为配角。
不过她才不乐意去别人的故事里面演绎什么配角,人人都可以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在幕下剧情不用围绕着主角旋转。宋樱不是什么挑战权威的人,非要跟女主一较高下。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人,资源也不产生过多的冲突或者重合。
宋樱心里头的对小说的女主没有什么恶意,陈柚作为杨可琳的继妹在上辈子可以说是风风光光,因为小说是女主视角的,作为读者宋樱并不清楚陈柚的上辈子是如何的风光,能知道的只是一个大概,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恰是这样大的落差,让杨可琳咬着一股劲也要过上好日子。
女主都重生了,作为女主的对照组陈柚并不应该能够嫁给陆子牧才是。虽说陆子牧是原文中的反派,可是他如今的家庭条件,不应该是女主对照组能够高攀的。
亲妈苦心孤诣的谋划失败后,陈柚应当过着杨可琳上辈子那种苦哈哈的日子才对,要不然女主的重生还有什么意义。
宋樱升起不满,作为读者看到一本憋屈文,不上不下得很。如今她已经成为故事里的人,不是看客不是读者,对着真实的人生不该过分的非黑即白立场鲜明。故而这样的不满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单纯认为女主可以对反派女配不在意,但是反派女配不应当过上好日子才是。
这本文的女主恩怨分明,冤有头债有主找的是后妈而不是继妹报仇,她搅得后妈的人生不的安宁,至于继妹她都不屑得收拾,纵然如此继妹也没落得什么好。
因为继妹上辈子能过上好日子,纯粹是踩着她上位的,重生后的女主不乐意落入圈套,继妹自然讨不到什么好。
宋樱抓了一颗葡萄,有些不明白陈柚如何嫁给陆子牧的。
反派跟丑角在某个角度上是相配的,宋樱却哪哪都觉着不对劲。
作为女主的对照组,陈柚似乎嫁得太好了。
照这样下去,陆家是要倒大霉的。
杨可琳这辈子第一次见到宋樱这样的人。
她跟这个时代有些格格不入,强烈的冲击感震撼着杨可琳的心。
宋樱比她更像从未来来。
旁人或许不知晓这种感受,但是重来一回的杨可琳能够感受到。
一些人过着超越时代的生活。
那叫作阶级。
那些被打碎的,在不久之后会卷土重来。
什么人人平等,从来不是唯一的定义。
在草原兵团的时候,杨可琳就想要借机认识那些往后有权势的人,这个时候热血的思想冲击着所有的脑袋、思想。
兵团的情谊确实是比较单纯的,这种纯洁的关系在往后的日子里会成为值得回忆的。
在开放之前,人身上的优越感是最不能够透露的东西,人与人之间似乎真的人人平等。所以那是最好的接触、结交的时候。
重生后杨可琳听到不少夸奖,面对宋樱的热情,她难得生怯。
宋樱从发丝都展露出自信。
自信是不会骗人的。
宋樱夸赞她念书多,作为大学生杨可琳完全不用心虚,但宋樱的眼中完全没有旁人的羡慕或者是佩服。
念大学的人不多,自从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杨可琳总收到夸赞,旁人瞧她是大学生也要高看她一眼。
更别提刚回到家属院时。
备受瞩目的就是那段时间,她成为大学生而陈柚随便嫁了一个男人。
婚姻意味着陈柚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又少了一遭。
只是后来因为张依依一家,杨可琳的风光减退许多。杨可琳能感受到那种落差,失落之后杨可琳以为这些也不影响她什么。
不留在机床厂,这个自称小社会的地方并不影响她往后的人生,纵然有一堆人贬低她,也不影响她往后的人生。
况且,那些人是比不过她的。
大学生的身份令杨可琳的工作顺风顺水,多的是人尊重她在工作上。
“是这位女同志帮我找到了明哲。”
“可琳?”宋樱提起过认识一位好心人,将明哲送回来,却头一回知道好心人是杨可琳。
可琳跟姐姐不应该认识的,特别是可琳与陈柚的关系,这让一切变得更为复杂。
若是姐姐晓得可琳与陈柚之间的瓜葛,对陈柚的不喜必定会增加,这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麻烦。
宋樟没有提起过姐姐宋樱的夫家,杨可琳显露出来的惊讶不比宋樱小:“宋樟……”
“你们认识?”宋樱拍了拍手,“不会是大学同学吧?”
杨可琳说:“他是我学长。”
笑容是坦荡的,两人是相识多年的友人,从兵团到学校如今杨可琳已经步入社会,这些年一直有保持着联系。
杨可琳并不知道宋樟的家庭背景如此深厚。宋樟特别能够吃苦,也没有显露出过多少家庭的底蕴。
“既然是校友!我也是跟可琳有缘份,早些时候认识,就我们,是可以当朋友的。晚了这些年,实在是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宋樟低头抓了抓后脑勺,杨可琳跟陈柚的关系处得不大好,说出来的话其实好听不到哪里去。
宋樟两手在裤袋两侧抓了抓,她们两人碰面了、相识了,他也没辙。
认识就是认识了。
可琳也不是时时刻刻会提起过去的事,这些年她与陈柚的接触少,提起家里事、人概率也低。
纵然两人不可避免会提起家中事,可琳出口的也不一定是抱怨,她们到底是姐妹。宋樟又有些意外,杨可琳似乎并不知晓陈柚的丈夫是谁。
她与她的关系已经疏远到了这一步。
杨可琳妹妹已婚的事,宋樟知晓,具体是什么时候结婚他并不了解。他们以为是杨可琳的继妹吃不住苦,寻了个能干的人结婚。
实在是陈柚在他们这儿没有什么好的口碑,结个婚旁人也不能够想到情投意合上面。于杨可琳来说,陈柚几乎是只白眼狼。
宋樟未曾主动从杨可琳的口中了解陈柚的信息,即使在知晓陈柚是陆子牧的妻子后,他也未去杨可琳口中了解情况。
对陆子牧另一半的好奇,不足以他去做这样冒昧的事。
第一次见到宋樱宋樟一起,之前杨可琳没有将两人联系在一起,如今看来两人是有细微相似的。
到底是一个娘胎出来的。
去兵团的决定再正确不过,现在它接触到的人,都可能是上辈子陈柚的借力。
曾经陈柚在兵团混得如鱼得水,后来又嫁入高门。其实若不是陈柚已经嫁人,她都不能完全松下这口气。
商场人流如织,最热闹的百货商店开业的时候总是不缺人的。宋樟听着旁人对高考的议论,人来人往听不清每个人具体在说些什么,是这回的高考,太为难得,想着家里人能够凭此进入大学校园。
宋樟觉得寻常,一来高考中断多年,二来高考是许多知青回城的希望。撤了兵团改农场后,兵团知青的心里头的坚持早不如前,至于被安排下乡的知青,大多数都是想着回城的。所谓的建设农村,在乡下他们出的力远不如那些没有文化的乡下人。
身在异乡,没有落处,又被现实冲淡热血。恢复的高考,将他们的希望高高挂起,想要离开农村不是早已是知青跟老乡们的共识,乡下人羡慕着城里人,从城镇长大的青年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到城里去。
几年的大学生活,让宋樟结识到不同的人,比起旁人宋樟真实感受到大学的意义。几年的大学生涯,将宋樟的志向重新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