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江川打完酱油寻坡而上,经过依家门外时不自觉地向窗内瞄了一眼,但是户外阳光充足,室内地势又低、光线又暗,他什么也没看清,踟蹰了片刻,还是选择前行。
上了坡有一家铁匠铺,铺面不大,门面这一侧是整个敞开的,天气转冷后,一些经常在外面唠嗑的妇女就转战到这里,一边取暖一边继续张家长李家短地八卦。
过了铁匠铺再往上就是老关家,继母关玉芬带着两个失怙的幼子在娘家住,这是阚江川回国后唯一能落脚的地方。
本来家里还有一个自小父母双亡的叔伯弟弟阚江河,父亲一直把他当儿子养着,父亲去世后,继母便将这个养子送到阚江川的姑姑家寄养,自己带着两个年幼的亲生儿子回到了娘家。
姑姑家在城南郊区,家里孩子又多,生活本就拮据,再填一张嘴更是捉襟见肘,好在是个男孩,可以跟着大人下地干点杂活,顶半个劳力用。
阚江川回国这几个月去看了他几回,每次都从自己的津贴中省出钱来给阚江河添置一些衣物、鞋子等生活用品,不能总是捡别人穿旧的衣服,毕竟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
两个同病相怜的大男孩儿就这样抱团取暖。
铁匠铺门口坐着几个老太太、大嫂子、小媳妇,刚才阚江川出门的时候是背对着她们下去的,回来的时候正好迎着敞开的铁匠铺门。两个年轻的小媳妇一直拿眼睛盯着他看,等他走近了又不好意思地将头扭到一边,其中一个还低声嘟囔一句:“怎么长的比‘八/一/厂’的明星还好看。”
阚江川继母关玉芬的母亲老关太太也在其中坐着,身旁两个四、五十岁的妇女拍着她的大腿羡慕道:“老关大嫂,你这个大外孙子可真有出息,上朝鲜当了志愿军不说,刚回国又上了军校,这都扛上一杠一星了,叫啥来着?”
“少尉,就是排长的意思。”
“你看看,多有出息,长的还这么标致。”
老关太太听的美滋滋抿嘴乐,阚江川虽然不是关家的亲外孙子,但是这孩子争气呀,给老关家争了不少面子,就拿国家每月送到家里的七十斤高粱米和逢年过节慰问军属的猪肉、粉条什么的,那都让左邻右舍眼馋死了。
见阚江川快到近前了,老关太太抬起头向他招手:“江川啊,你难得回来一趟,跟大家伙认识认识。”
阚江川极不习惯这么被人当成吉祥物一样盯着看,外加品头论足,但都是邻居住着,又是长辈居多,不好失了礼数,遂点点头向大家问好,简单寒暄几句便抽身进了屋。
“哎,老关大嫂,你家这外孙子处对象了吗?”身旁的中年妇女心急地问。
“还没呢。”其实老关太太也不清楚阚江川的情况,就是凭感觉想当然的认为没有。
“哎,我跟你说,咱这都是街坊邻居住着,知根知底的,我就不绕弯子了,我家小杏跟你外孙子年岁相当,我看挺般配的,要不我让小杏过来和你外孙子见见,咱们当长辈的再从中撮合撮合,我看这事儿准能成。”中年妇女说的眉飞色舞。
“你可拉倒吧,就你家那小杏,整天野在外面不着家,那当兵的常年在部队上,你家小杏在家能守得住?”
“就是,老关家大外孙子看着就是个稳当孩子,他俩也不是一路人呢。”
“哎,你们怎么说话呢,老关大嫂你说说我家小杏照你家外孙子差啥吗?”
“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就你家那小杏,连扫盲班都不愿意去,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想着攀高枝啊。”
“就是,就是,要想攀高枝就得先拿镜子照照自己。”
这中年妇女平时跋扈惯了,该得罪的都得罪遍了,今天又大言不惭地要给自己姑娘说媒,大伙自然没给她留面子。阚江川只有一个,家里有女儿的谁不存个心思。
老关太太知道这些女人要是怼起来互相都不让份儿,只好从中和稀泥:“算了,算了,可别因为我家那小子伤了大家的和气。不瞒大家说,他的事儿我们还真做不了主,本身我就不是他亲姥姥,这隔层肚皮隔层山,说话总归不大方便。”说着满是皱纹的脸上挤出一丝委屈的表情。
“你们不知道,两年前他还在朝鲜的时候,回国给部队上买办公用品,前后在沈城待了不到一星期。当时我那丫头和她大姑子就合计借这个机会给他定门亲事。她大姑子住的堡子有一家姓宋的人家听到信就找上门,要攀这门亲。这老宋家也是那堡子的老户,不少亲戚都在堡子里住,我那姑爷早年也在那里住过,那时小川还小,可老宋家的姑娘小时候就对小川存了心思,还跟她爹妈说过长大了要嫁给小川,这事小川哪想得到啊。我那丫头也是好意,虽然是后妈,但名分在那,这孩子没了爸,自己又在部队上,终身大事当长辈的总得给张罗吧,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定了亲,等回国了一成亲,她这当后妈的就算完成任务了,也算对得起老阚家了。”
“那后来呢?”几个存了想法的中年妇女急迫地等着下文。
“哪知道这孩子不上道 ,当时时间紧,又怕他抹不开,我那丫头和她大姑子就合计把小川诓到他大姑家,就说是全家聚一聚,等人家来了,在饭桌上挑明,他也就没啥说的了。
结果那天到了他大姑家,人家老宋家两口子带着姑娘已经等在那了。没想到这一家人看小川那个眼神就像要把他盯出窟窿似的,尤其那姑娘,总是没话找话地和他搭话,时不时地往他身边凑。小川这孩子多聪明啊,当时就明白是啥意思了,只是在做长辈的没把话挑明之前他还不好意思甩脸子,只得拉着小河,哦,就是他那个叔伯弟弟,寄养在他大姑家的,出去躲清静去了。”
“那这事儿怎么办了?”这回坐在铁匠铺门口的女人都竖起耳朵等着听好戏了。
“能怎么办,吹了呗。等饭菜都摆到桌上,他大姑才把兄弟俩找回来。没想到一上桌宋家那男的开门见山,开口就问小川每月的津贴是多少钱,小川碍于长辈都在场,不好意思不回答,当时我那丫头就看小川的脸色很不好看,只是忍着没发作出来,就知道不妙,小川平时看着没啥脾气,但是闹起来是挺凶的,这是她亲眼见的。”
“他还会闹脾气啊?”
“就参军那会儿。”
“你别打岔,后来怎么着了?”大伙急着问。
“当时那姑娘他爸撇着嘴还冲自己媳妇挤了挤眼说:‘一个少尉排长津贴就六十元,以后我姑娘还不得跟着受苦啊。’又假模假式地说,‘算了,谁让我姑娘愿意呢,那今天这顿饭就算是订婚宴了。要不是看在军属每月能领七十斤高粱米,逢年过节还能给点猪肉、粉条啥的,我也不见得同意。’”
“六十块钱还嫌少,也太不要脸了,六十块钱都快赶上六级工了。”几个妇女翻着白眼数落着。
提起这事儿老关太太也是窝着火,她总觉得自己女儿在里面是吃力不讨好。
“后来呢?”小杏妈听的着急,又拍着老关太太的腿问。
“当时小川腾地就站起来了,冲着一桌子人就嚷:‘谁说我要订婚了,我连对方叫什么都记不清了,就让我订婚,你们经过我同意了吗?现在是新社会,怎么还来包办这一套。这顿饭要吃你们自己吃,跟我没关系,我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还有,妈、大姑,你们为什么事先不和我说清楚,我要找媳妇也得我自己愿意的才行。’这话把一桌子人说的一愣一愣的。本来我那丫头和她大姑子也是打算在饭桌上把亲事定下来的,我家丫头连戒子都带去了,打算当聘礼的。”
“连戒子都带去了?你姑娘对这个前房的儿子还真不错。”大伙羡慕地嚷嚷。
老关太太干笑了一声,不自然地低声道:“那是小川亲妈留下的唯一一个物件,小川爸走后就由我那丫头保管,当初我那姑爷就说等将来小川娶媳妇的时候拿它当聘礼。
结果饭还没吃上就砸了,我那丫头生气那家人太势力,事先没打听清楚,也生小川的气,好心当成驴肝肺。没想到这孩子一点面子都不给,抬腿就往外走,还是他大姑有眼力见,拉起那姑娘就追了出去,想着让两个年轻人自己出去走走聊聊,兴许就能聊到一块呢。
想不到没有五分钟,那姑娘就回来了,是哭着回来的,拉着她父母就走往外走,说再也不想见小川了。那姓宋的看攀高枝没了可能,气的骂骂咧咧地带着老婆、姑娘走了。”
“这也不叫吹呀,根本就没开始呢。”
“你外孙子和人家说什么了?把人家姑娘给气哭了?”大伙七嘴八舌地问。
“等人都走了我那丫头把小川叫回来问他,他说那姑娘出了门就跟在后面叫住他,说从小时候见到他就喜欢他,定亲是她自己愿意的,而且他爸刚才说的话也是为她着想,能找个军官在堡子里就能高人一等。姑娘还说你长的这么好看,嫁给你自己在姐妹堆里也有面子。小川一听就生气了,也没跟那姑娘客气,说自己根本不记得她是谁,也不可能喜欢她。还说现在早就不兴包办那一套了,自己之前根本不知道这是个定婚宴,不然也不可能来。还有想从婚姻中捞取利益那是找错人了,国家给军人和军属的待遇是他们拿命换来的,不是谁想占便宜就能占的。看在老邻居的份上这件事到此为止,省的伤了和气。
小川说完这话也没等人家姑娘开口,头也不回就走了,当天晚上就坐火车去了丹东。”
上了坡有一家铁匠铺,铺面不大,门面这一侧是整个敞开的,天气转冷后,一些经常在外面唠嗑的妇女就转战到这里,一边取暖一边继续张家长李家短地八卦。
过了铁匠铺再往上就是老关家,继母关玉芬带着两个失怙的幼子在娘家住,这是阚江川回国后唯一能落脚的地方。
本来家里还有一个自小父母双亡的叔伯弟弟阚江河,父亲一直把他当儿子养着,父亲去世后,继母便将这个养子送到阚江川的姑姑家寄养,自己带着两个年幼的亲生儿子回到了娘家。
姑姑家在城南郊区,家里孩子又多,生活本就拮据,再填一张嘴更是捉襟见肘,好在是个男孩,可以跟着大人下地干点杂活,顶半个劳力用。
阚江川回国这几个月去看了他几回,每次都从自己的津贴中省出钱来给阚江河添置一些衣物、鞋子等生活用品,不能总是捡别人穿旧的衣服,毕竟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
两个同病相怜的大男孩儿就这样抱团取暖。
铁匠铺门口坐着几个老太太、大嫂子、小媳妇,刚才阚江川出门的时候是背对着她们下去的,回来的时候正好迎着敞开的铁匠铺门。两个年轻的小媳妇一直拿眼睛盯着他看,等他走近了又不好意思地将头扭到一边,其中一个还低声嘟囔一句:“怎么长的比‘八/一/厂’的明星还好看。”
阚江川继母关玉芬的母亲老关太太也在其中坐着,身旁两个四、五十岁的妇女拍着她的大腿羡慕道:“老关大嫂,你这个大外孙子可真有出息,上朝鲜当了志愿军不说,刚回国又上了军校,这都扛上一杠一星了,叫啥来着?”
“少尉,就是排长的意思。”
“你看看,多有出息,长的还这么标致。”
老关太太听的美滋滋抿嘴乐,阚江川虽然不是关家的亲外孙子,但是这孩子争气呀,给老关家争了不少面子,就拿国家每月送到家里的七十斤高粱米和逢年过节慰问军属的猪肉、粉条什么的,那都让左邻右舍眼馋死了。
见阚江川快到近前了,老关太太抬起头向他招手:“江川啊,你难得回来一趟,跟大家伙认识认识。”
阚江川极不习惯这么被人当成吉祥物一样盯着看,外加品头论足,但都是邻居住着,又是长辈居多,不好失了礼数,遂点点头向大家问好,简单寒暄几句便抽身进了屋。
“哎,老关大嫂,你家这外孙子处对象了吗?”身旁的中年妇女心急地问。
“还没呢。”其实老关太太也不清楚阚江川的情况,就是凭感觉想当然的认为没有。
“哎,我跟你说,咱这都是街坊邻居住着,知根知底的,我就不绕弯子了,我家小杏跟你外孙子年岁相当,我看挺般配的,要不我让小杏过来和你外孙子见见,咱们当长辈的再从中撮合撮合,我看这事儿准能成。”中年妇女说的眉飞色舞。
“你可拉倒吧,就你家那小杏,整天野在外面不着家,那当兵的常年在部队上,你家小杏在家能守得住?”
“就是,老关家大外孙子看着就是个稳当孩子,他俩也不是一路人呢。”
“哎,你们怎么说话呢,老关大嫂你说说我家小杏照你家外孙子差啥吗?”
“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就你家那小杏,连扫盲班都不愿意去,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想着攀高枝啊。”
“就是,就是,要想攀高枝就得先拿镜子照照自己。”
这中年妇女平时跋扈惯了,该得罪的都得罪遍了,今天又大言不惭地要给自己姑娘说媒,大伙自然没给她留面子。阚江川只有一个,家里有女儿的谁不存个心思。
老关太太知道这些女人要是怼起来互相都不让份儿,只好从中和稀泥:“算了,算了,可别因为我家那小子伤了大家的和气。不瞒大家说,他的事儿我们还真做不了主,本身我就不是他亲姥姥,这隔层肚皮隔层山,说话总归不大方便。”说着满是皱纹的脸上挤出一丝委屈的表情。
“你们不知道,两年前他还在朝鲜的时候,回国给部队上买办公用品,前后在沈城待了不到一星期。当时我那丫头和她大姑子就合计借这个机会给他定门亲事。她大姑子住的堡子有一家姓宋的人家听到信就找上门,要攀这门亲。这老宋家也是那堡子的老户,不少亲戚都在堡子里住,我那姑爷早年也在那里住过,那时小川还小,可老宋家的姑娘小时候就对小川存了心思,还跟她爹妈说过长大了要嫁给小川,这事小川哪想得到啊。我那丫头也是好意,虽然是后妈,但名分在那,这孩子没了爸,自己又在部队上,终身大事当长辈的总得给张罗吧,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定了亲,等回国了一成亲,她这当后妈的就算完成任务了,也算对得起老阚家了。”
“那后来呢?”几个存了想法的中年妇女急迫地等着下文。
“哪知道这孩子不上道 ,当时时间紧,又怕他抹不开,我那丫头和她大姑子就合计把小川诓到他大姑家,就说是全家聚一聚,等人家来了,在饭桌上挑明,他也就没啥说的了。
结果那天到了他大姑家,人家老宋家两口子带着姑娘已经等在那了。没想到这一家人看小川那个眼神就像要把他盯出窟窿似的,尤其那姑娘,总是没话找话地和他搭话,时不时地往他身边凑。小川这孩子多聪明啊,当时就明白是啥意思了,只是在做长辈的没把话挑明之前他还不好意思甩脸子,只得拉着小河,哦,就是他那个叔伯弟弟,寄养在他大姑家的,出去躲清静去了。”
“那这事儿怎么办了?”这回坐在铁匠铺门口的女人都竖起耳朵等着听好戏了。
“能怎么办,吹了呗。等饭菜都摆到桌上,他大姑才把兄弟俩找回来。没想到一上桌宋家那男的开门见山,开口就问小川每月的津贴是多少钱,小川碍于长辈都在场,不好意思不回答,当时我那丫头就看小川的脸色很不好看,只是忍着没发作出来,就知道不妙,小川平时看着没啥脾气,但是闹起来是挺凶的,这是她亲眼见的。”
“他还会闹脾气啊?”
“就参军那会儿。”
“你别打岔,后来怎么着了?”大伙急着问。
“当时那姑娘他爸撇着嘴还冲自己媳妇挤了挤眼说:‘一个少尉排长津贴就六十元,以后我姑娘还不得跟着受苦啊。’又假模假式地说,‘算了,谁让我姑娘愿意呢,那今天这顿饭就算是订婚宴了。要不是看在军属每月能领七十斤高粱米,逢年过节还能给点猪肉、粉条啥的,我也不见得同意。’”
“六十块钱还嫌少,也太不要脸了,六十块钱都快赶上六级工了。”几个妇女翻着白眼数落着。
提起这事儿老关太太也是窝着火,她总觉得自己女儿在里面是吃力不讨好。
“后来呢?”小杏妈听的着急,又拍着老关太太的腿问。
“当时小川腾地就站起来了,冲着一桌子人就嚷:‘谁说我要订婚了,我连对方叫什么都记不清了,就让我订婚,你们经过我同意了吗?现在是新社会,怎么还来包办这一套。这顿饭要吃你们自己吃,跟我没关系,我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还有,妈、大姑,你们为什么事先不和我说清楚,我要找媳妇也得我自己愿意的才行。’这话把一桌子人说的一愣一愣的。本来我那丫头和她大姑子也是打算在饭桌上把亲事定下来的,我家丫头连戒子都带去了,打算当聘礼的。”
“连戒子都带去了?你姑娘对这个前房的儿子还真不错。”大伙羡慕地嚷嚷。
老关太太干笑了一声,不自然地低声道:“那是小川亲妈留下的唯一一个物件,小川爸走后就由我那丫头保管,当初我那姑爷就说等将来小川娶媳妇的时候拿它当聘礼。
结果饭还没吃上就砸了,我那丫头生气那家人太势力,事先没打听清楚,也生小川的气,好心当成驴肝肺。没想到这孩子一点面子都不给,抬腿就往外走,还是他大姑有眼力见,拉起那姑娘就追了出去,想着让两个年轻人自己出去走走聊聊,兴许就能聊到一块呢。
想不到没有五分钟,那姑娘就回来了,是哭着回来的,拉着她父母就走往外走,说再也不想见小川了。那姓宋的看攀高枝没了可能,气的骂骂咧咧地带着老婆、姑娘走了。”
“这也不叫吹呀,根本就没开始呢。”
“你外孙子和人家说什么了?把人家姑娘给气哭了?”大伙七嘴八舌地问。
“等人都走了我那丫头把小川叫回来问他,他说那姑娘出了门就跟在后面叫住他,说从小时候见到他就喜欢他,定亲是她自己愿意的,而且他爸刚才说的话也是为她着想,能找个军官在堡子里就能高人一等。姑娘还说你长的这么好看,嫁给你自己在姐妹堆里也有面子。小川一听就生气了,也没跟那姑娘客气,说自己根本不记得她是谁,也不可能喜欢她。还说现在早就不兴包办那一套了,自己之前根本不知道这是个定婚宴,不然也不可能来。还有想从婚姻中捞取利益那是找错人了,国家给军人和军属的待遇是他们拿命换来的,不是谁想占便宜就能占的。看在老邻居的份上这件事到此为止,省的伤了和气。
小川说完这话也没等人家姑娘开口,头也不回就走了,当天晚上就坐火车去了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