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饭后,车队启程向唐古拉山山口进发,这一路驾驶楼里的正副驾驶不断地记录着仪器仪表的技术参数。阚江川不时和车上的年轻士兵聊起当地的人文风俗和地貌气候,依念总是不做声地静静听着,偶尔插话问一句......
“之前我们从格尔木出来,过昆仑山,这一路上来地势是越走越高,现在我们要上的唐古拉山是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等过了唐古拉山口就离开青海进入西藏境内了。”阚江川给几个人介绍着:“一会儿上唐古拉山光盘山道就要走三四个小时,现在都好好休息一下,储备点儿体力,说着揽过依念的肩,低头道:“你先靠一会儿,一会儿不舒服要及时告诉我。”
“嗯。”依念乖乖地靠在阚江川身上,眼睛瞄着后面车外的景致。
很快,汽车进入盘山道,尽管车队都是新车,上唐古拉山车速一样很慢。依念坐直了看向车外,蜿蜒的土路或穿行于两峰之间,或行进在陡峭的山体与湍急的大河之间,因为有的地段盘山道是傍山而修的,所以地势很险。
汽车沿着公路盘旋而上,越走海拔越高,阚江川再次低头问依念:“怎么样?有感觉吗?不舒服就吱声......”
“还行,就是稍微有点儿气喘,感觉晕晕乎乎的,不严重。”
“嗯,这个算是正常反应,你们俩呢?”阚江川扭头问对面的战士。
“还好,气喘是有点儿,还可以忍受。”
汽车在公路上越盘越高,距离山顶也越来越近,依念不时向外张望,“这里有的云彩是在脚底下飘着的,还是流动的......”她拍了拍阚江川道。
阚江川笑了:“对呀,你平时在家看到的云彩都是在天上,得仰头看,那是咱沈城的海拔才200多米,现在我们处的海拔已经在5000米以上,有些云层没有那么高,所以你会看到有的云彩在山腰间飘着......”
依念点点头:“嗯,我也想过,是这个道理,就是觉得人在云彩上走,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哈哈,我老婆成仙女儿了,有点儿意思......”阚江川喜眉笑眼地开着玩笑。对面的两个年轻战士不好意思笑出声,只得抿紧了嘴唇。依念只好闭上眼睛假寐,眼不见为净。
汽车接近山顶的时候,极目远眺,公路两侧的大小山峰星罗棋布,高的足有6000多米。此时已经进入四月中旬,公路上的残雪基本不见,露出黄色的冷土,但远处的高山上却残留着皑皑白雪。
车队终于驶入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唐古拉山山口。趁着车队停车检车的时间,车上的人都跳下来活动活动腿脚。阚江川跳下车,回身将依念抱了下来,“腿麻了吗?”他低头问道。
“还好,活动活动就好了。”
“感觉怎么样?难受加重了吗?”
“还行,跟上午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头有些疼,不过不严重。”依念抬头笑着宽慰他。
“嗯,看状态还行,这个算是正常的反应,别担心。”阚江川一边安慰着妻子,一边用两个拇指搓着依念的两侧太阳穴,“这样会好一点儿。”
“嗯。”依念乖乖地闭上眼睛。
阚江川用军大衣为依念遮挡,解决了个人问题后,便带着两个战士去公路边方便,一边方便一边开玩笑道:“我们这泡尿可以直入东海了。”
两个战士不约而同地“啊?”了声。
“真的,等一下雨把你这泡尿冲到下面的小溪里,这里的小溪、河流有的往南流,有的往北流,往北流就流入青海境内了,流到巴彦喀拉山脉,那里不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吗,最后百川入海,你这泡尿自然也跟着汇入大海了。”
“哈哈......”
过了一会儿,阚江川牵着依念走向公路一侧的水泥碑前:“这上面记录着这里的标高。”
依念端详着地上的碑身,这块水泥碑一半埋在土里,露在外面的部分长宽都不超过半米,碑上用黑色油漆刻着【5700】(*1.),意味着这里是整个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今天的天气还不错,依念抬起头,高天流云近在咫尺,湛蓝与皓白彼此辉映,不染任何尘埃,真的是一个不与世俗争精彩,同时又能让驻足过这里的人们难以忘怀的地方。过了这个山口自己将进入一个神秘的、未知的异域世界。
车队通过唐古拉山口下行,便正式进入西藏境内。
开车后,依念还不忘回头看了眼车外,“没想到这唐古拉山上也有道班班房啊......,那这道班工人可真辛苦。”
“嗯,这唐古拉山上的道班工人是最辛苦的......”阚江川同样看了眼外面说道:“整个青藏线上是十公里一个道班,一个道班负责向南五公里,向北五公里,超过十公里就是另一个道班负责的地段。道班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铁锹、镐头、推着架子车,车上装着沙土,将公路上有坑洼的地段垫平,修好。道班工人很苦的,整天在外面风吹日晒,尤其是唐古拉山顶上的气候很不好,这老天说翻脸就翻脸,冬天酷寒,夏天干旱。”
阚江川转回头对依念道:“之前没给你讲过,去年三月份我去青藏办事处领设备,坐了一辆汽油车,这个车为了快是单车单跑的,每天起早贪黑能跑两个站。那次上唐古拉山的时候是在夜间,结果司机上山之前忘加水了,他们应该在上山之前遇到哪有河沟就将水箱加满,结果那天为了赶路把这事给忘了,等到了山腰水箱里的水就不多了,汽车很快开了锅,蒸汽都从引擎盖子旁边呼呼冒出来了。
这时候汽车不能散热也就不能开了,没办法,驾驶员便拿着洗脸盆下去搂了多半盆残雪,回来用罐头盒烧点儿汽油,再将雪融化了灌到水箱里,这才勉勉强强将车开到唐古拉山口。到了山顶都半夜了,道班工人早睡觉了,只好把人叫醒,跟他们说明情况,想同他们要点儿水,好将车开下山。道班工人一听直摇头‘你们不知道我们这里水有多金贵呀,我们平时自己都不敢多喝一口,哪有水给你们啊。你们要是不嫌弃,那有半盆洗脚水你们用不?’”
“洗脚水呀?”依念和对面的战士都惊讶地看着阚江川。
“对呀,这人家还不舍得给呢。那洗脚水都浑了,不知道洗了多少次脚了呢。说明水在山顶道班这里有多金贵。我们车上的驾驶员只好将这半盆洗脚水倒进水箱,勉强发动了汽车。等下坡就好办了,可以溜一段,发动一段,这样到了半山腰遇到小河沟才又加上水。”
“这也太不容易了......”对面的年轻战士直乍舌。
“嗯,你们在平原的部队很难想象这里有多苦。”
车队从山上下来,这一路气候明显比山北要好,公路两侧渐渐地可以看到小溪、山岩间生长的绿色,水源也不再缺乏。偶尔可以看到放牧的藏民赶着牛羊。
快到安多的时候,公路两侧逐渐开始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等的帐篷群,三五个、十几个不等,这就是藏民的聚居地。
依念好奇地看着车窗外:“那是什么呀?圆圆的,用大石头围着的,上面还拉着彩旗的......”
阚江川顺着依念手指的方向看去:“啊,那是玛尼堆,这是藏族人的一种风俗,你看到那些帐篷没,那就是藏民居住的地方,他们吃过的牛羊骨头都堆到里面。这玛尼堆是用大石块堆砌起来的,有圆的,也有方的,形状各异,高的有一人来高,矮的也有两三尺高,玛尼堆的中间也有大石头,在石头中间还竖着根木杆,再用牦牛的毛碾成的绳子绑在木杆上,拉到外面绑到外圈的大石头上,一根一根的呈伞状,就像搭帐篷似的。然后在绳子上挂上各色彩旗,上面还有字,这个叫经/幡。藏民还把一个个布条塞到牦牛绳子的缝里面,一头垂下来,风一吹呼啦呼啦地飘着,这个叫风/念/经。”
依念听得入了神,“还有这么多风俗啊......,不过这么多野兽骨头放在上面还挺吓人的,刚才路过的时候,在公路下面也看见了,不过没有这么多......”
“吓着你啦?”阚江川偏头关切地问。
“还好吧,就是第一眼看到挺害怕的。”依念如实说。
阚江川拍了拍依念的后背道:“没事儿,要是害怕就把眼睛闭上,进了西藏这种东西遍地都是,时间长你就不在乎了。”
依念只得“嗯”了声,没再说什么......
下午车队顺利到达安多兵站,这里是依念“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最后一站,明天下午就到目的地黑河兵站了。
安顿好行李阚江川拉着依念亟亟去了兵站电台。
苏茂田见阚江川领着依念进来,咧嘴就乐:“嫂子好,嫂子辛苦啦,好久不见,没想到在这雪域高原上又见面了。”之前依念去沈城通讯学校看望阚江川时两人是见过面的。
依念也挺惊喜在这里见到他:“你好,没想到在这见到了,我还没谢谢你呢,还有你的家人,之前帮了我们那么多忙......”
“嫂子,你千万别客气,这都不是事儿,我跟江川之间一点儿说的都没有,倒是你能来我挺佩服的,这青藏高原不是谁都愿意上来的,江川可担心你啦,怕你身体承受不了,有高原反应;又怕你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总之担心一大堆......”
“行啦,行啦,这人不是上来了吗。”阚江川拍着苏茂田的肩头笑道。
“哎,江川,跟你说个事儿......”
“啥事儿?”
“我接到调令了,调回北京部里当通讯连连长......”
“这好事儿呀,啥时候走啊?”
“这不通知刚下来,你就来了,就这一两天吧,你要是晚回了几天咱俩就错过了。”苏茂田不舍地说道。
“这不我就赶回来给你送行了吗,能回家和家人团聚是天大的好事,别的不说了,祝你一路顺风啊。”
“好,那你和嫂子也多保重,以后来回路过北京就到我那去,咱们这战友情可是一辈子的。”
“那当然,一辈子!(*2.)”阚江川握上苏茂田的手。
依念看着两人依依惜别的样子也有些动容,遂开口道:“回去替我向大爷、大娘,还有秋萍姐问好。”
“行,一定带到。”
第二天一早,阚江川和依念辞别战友,随车队上行,奔着此行的目的地出发......
“之前我们从格尔木出来,过昆仑山,这一路上来地势是越走越高,现在我们要上的唐古拉山是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等过了唐古拉山口就离开青海进入西藏境内了。”阚江川给几个人介绍着:“一会儿上唐古拉山光盘山道就要走三四个小时,现在都好好休息一下,储备点儿体力,说着揽过依念的肩,低头道:“你先靠一会儿,一会儿不舒服要及时告诉我。”
“嗯。”依念乖乖地靠在阚江川身上,眼睛瞄着后面车外的景致。
很快,汽车进入盘山道,尽管车队都是新车,上唐古拉山车速一样很慢。依念坐直了看向车外,蜿蜒的土路或穿行于两峰之间,或行进在陡峭的山体与湍急的大河之间,因为有的地段盘山道是傍山而修的,所以地势很险。
汽车沿着公路盘旋而上,越走海拔越高,阚江川再次低头问依念:“怎么样?有感觉吗?不舒服就吱声......”
“还行,就是稍微有点儿气喘,感觉晕晕乎乎的,不严重。”
“嗯,这个算是正常反应,你们俩呢?”阚江川扭头问对面的战士。
“还好,气喘是有点儿,还可以忍受。”
汽车在公路上越盘越高,距离山顶也越来越近,依念不时向外张望,“这里有的云彩是在脚底下飘着的,还是流动的......”她拍了拍阚江川道。
阚江川笑了:“对呀,你平时在家看到的云彩都是在天上,得仰头看,那是咱沈城的海拔才200多米,现在我们处的海拔已经在5000米以上,有些云层没有那么高,所以你会看到有的云彩在山腰间飘着......”
依念点点头:“嗯,我也想过,是这个道理,就是觉得人在云彩上走,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哈哈,我老婆成仙女儿了,有点儿意思......”阚江川喜眉笑眼地开着玩笑。对面的两个年轻战士不好意思笑出声,只得抿紧了嘴唇。依念只好闭上眼睛假寐,眼不见为净。
汽车接近山顶的时候,极目远眺,公路两侧的大小山峰星罗棋布,高的足有6000多米。此时已经进入四月中旬,公路上的残雪基本不见,露出黄色的冷土,但远处的高山上却残留着皑皑白雪。
车队终于驶入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唐古拉山山口。趁着车队停车检车的时间,车上的人都跳下来活动活动腿脚。阚江川跳下车,回身将依念抱了下来,“腿麻了吗?”他低头问道。
“还好,活动活动就好了。”
“感觉怎么样?难受加重了吗?”
“还行,跟上午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头有些疼,不过不严重。”依念抬头笑着宽慰他。
“嗯,看状态还行,这个算是正常的反应,别担心。”阚江川一边安慰着妻子,一边用两个拇指搓着依念的两侧太阳穴,“这样会好一点儿。”
“嗯。”依念乖乖地闭上眼睛。
阚江川用军大衣为依念遮挡,解决了个人问题后,便带着两个战士去公路边方便,一边方便一边开玩笑道:“我们这泡尿可以直入东海了。”
两个战士不约而同地“啊?”了声。
“真的,等一下雨把你这泡尿冲到下面的小溪里,这里的小溪、河流有的往南流,有的往北流,往北流就流入青海境内了,流到巴彦喀拉山脉,那里不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吗,最后百川入海,你这泡尿自然也跟着汇入大海了。”
“哈哈......”
过了一会儿,阚江川牵着依念走向公路一侧的水泥碑前:“这上面记录着这里的标高。”
依念端详着地上的碑身,这块水泥碑一半埋在土里,露在外面的部分长宽都不超过半米,碑上用黑色油漆刻着【5700】(*1.),意味着这里是整个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今天的天气还不错,依念抬起头,高天流云近在咫尺,湛蓝与皓白彼此辉映,不染任何尘埃,真的是一个不与世俗争精彩,同时又能让驻足过这里的人们难以忘怀的地方。过了这个山口自己将进入一个神秘的、未知的异域世界。
车队通过唐古拉山口下行,便正式进入西藏境内。
开车后,依念还不忘回头看了眼车外,“没想到这唐古拉山上也有道班班房啊......,那这道班工人可真辛苦。”
“嗯,这唐古拉山上的道班工人是最辛苦的......”阚江川同样看了眼外面说道:“整个青藏线上是十公里一个道班,一个道班负责向南五公里,向北五公里,超过十公里就是另一个道班负责的地段。道班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铁锹、镐头、推着架子车,车上装着沙土,将公路上有坑洼的地段垫平,修好。道班工人很苦的,整天在外面风吹日晒,尤其是唐古拉山顶上的气候很不好,这老天说翻脸就翻脸,冬天酷寒,夏天干旱。”
阚江川转回头对依念道:“之前没给你讲过,去年三月份我去青藏办事处领设备,坐了一辆汽油车,这个车为了快是单车单跑的,每天起早贪黑能跑两个站。那次上唐古拉山的时候是在夜间,结果司机上山之前忘加水了,他们应该在上山之前遇到哪有河沟就将水箱加满,结果那天为了赶路把这事给忘了,等到了山腰水箱里的水就不多了,汽车很快开了锅,蒸汽都从引擎盖子旁边呼呼冒出来了。
这时候汽车不能散热也就不能开了,没办法,驾驶员便拿着洗脸盆下去搂了多半盆残雪,回来用罐头盒烧点儿汽油,再将雪融化了灌到水箱里,这才勉勉强强将车开到唐古拉山口。到了山顶都半夜了,道班工人早睡觉了,只好把人叫醒,跟他们说明情况,想同他们要点儿水,好将车开下山。道班工人一听直摇头‘你们不知道我们这里水有多金贵呀,我们平时自己都不敢多喝一口,哪有水给你们啊。你们要是不嫌弃,那有半盆洗脚水你们用不?’”
“洗脚水呀?”依念和对面的战士都惊讶地看着阚江川。
“对呀,这人家还不舍得给呢。那洗脚水都浑了,不知道洗了多少次脚了呢。说明水在山顶道班这里有多金贵。我们车上的驾驶员只好将这半盆洗脚水倒进水箱,勉强发动了汽车。等下坡就好办了,可以溜一段,发动一段,这样到了半山腰遇到小河沟才又加上水。”
“这也太不容易了......”对面的年轻战士直乍舌。
“嗯,你们在平原的部队很难想象这里有多苦。”
车队从山上下来,这一路气候明显比山北要好,公路两侧渐渐地可以看到小溪、山岩间生长的绿色,水源也不再缺乏。偶尔可以看到放牧的藏民赶着牛羊。
快到安多的时候,公路两侧逐渐开始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等的帐篷群,三五个、十几个不等,这就是藏民的聚居地。
依念好奇地看着车窗外:“那是什么呀?圆圆的,用大石头围着的,上面还拉着彩旗的......”
阚江川顺着依念手指的方向看去:“啊,那是玛尼堆,这是藏族人的一种风俗,你看到那些帐篷没,那就是藏民居住的地方,他们吃过的牛羊骨头都堆到里面。这玛尼堆是用大石块堆砌起来的,有圆的,也有方的,形状各异,高的有一人来高,矮的也有两三尺高,玛尼堆的中间也有大石头,在石头中间还竖着根木杆,再用牦牛的毛碾成的绳子绑在木杆上,拉到外面绑到外圈的大石头上,一根一根的呈伞状,就像搭帐篷似的。然后在绳子上挂上各色彩旗,上面还有字,这个叫经/幡。藏民还把一个个布条塞到牦牛绳子的缝里面,一头垂下来,风一吹呼啦呼啦地飘着,这个叫风/念/经。”
依念听得入了神,“还有这么多风俗啊......,不过这么多野兽骨头放在上面还挺吓人的,刚才路过的时候,在公路下面也看见了,不过没有这么多......”
“吓着你啦?”阚江川偏头关切地问。
“还好吧,就是第一眼看到挺害怕的。”依念如实说。
阚江川拍了拍依念的后背道:“没事儿,要是害怕就把眼睛闭上,进了西藏这种东西遍地都是,时间长你就不在乎了。”
依念只得“嗯”了声,没再说什么......
下午车队顺利到达安多兵站,这里是依念“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最后一站,明天下午就到目的地黑河兵站了。
安顿好行李阚江川拉着依念亟亟去了兵站电台。
苏茂田见阚江川领着依念进来,咧嘴就乐:“嫂子好,嫂子辛苦啦,好久不见,没想到在这雪域高原上又见面了。”之前依念去沈城通讯学校看望阚江川时两人是见过面的。
依念也挺惊喜在这里见到他:“你好,没想到在这见到了,我还没谢谢你呢,还有你的家人,之前帮了我们那么多忙......”
“嫂子,你千万别客气,这都不是事儿,我跟江川之间一点儿说的都没有,倒是你能来我挺佩服的,这青藏高原不是谁都愿意上来的,江川可担心你啦,怕你身体承受不了,有高原反应;又怕你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总之担心一大堆......”
“行啦,行啦,这人不是上来了吗。”阚江川拍着苏茂田的肩头笑道。
“哎,江川,跟你说个事儿......”
“啥事儿?”
“我接到调令了,调回北京部里当通讯连连长......”
“这好事儿呀,啥时候走啊?”
“这不通知刚下来,你就来了,就这一两天吧,你要是晚回了几天咱俩就错过了。”苏茂田不舍地说道。
“这不我就赶回来给你送行了吗,能回家和家人团聚是天大的好事,别的不说了,祝你一路顺风啊。”
“好,那你和嫂子也多保重,以后来回路过北京就到我那去,咱们这战友情可是一辈子的。”
“那当然,一辈子!(*2.)”阚江川握上苏茂田的手。
依念看着两人依依惜别的样子也有些动容,遂开口道:“回去替我向大爷、大娘,还有秋萍姐问好。”
“行,一定带到。”
第二天一早,阚江川和依念辞别战友,随车队上行,奔着此行的目的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