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的闺秀对床笫的态度应该是大方而淡漠的。尤其大爷身子弱,又没个房里人,大奶奶也从来没见识过女子一副喉咙可以叫出这样的娇媚——简直是下流。

    她自然也想象不出那紧闭的朱门内会是怎样的酣战,总有半个时辰那道门才被打开,只见丫鬟拿大铜盆打了水,又煎固元姜茶来吃。

    裴容廷今儿是有正事,外头一大摊子戏酒,还等他赴筵呢。他在里间换衣裳,银瓶便躲到碧纱橱下绾头发去了。她用红绒线绾上一窝丝杭州攒儿,正对着水银镜重戴白玉兰绒花,忽听见脚步声,转头一瞧,便见裴容廷已经穿戴妥当,站在花罩底下。

    他早已恢复了寻常模样,高高的个头,绯衣玉带,鎏金乌纱翼善冠,十分绰耀。

    裴容廷走到妆台前,拿过银瓶手里的绒花,道:“我走了。”

    银瓶还有点儿不好意思,点头道:“嗳。”

    裴容廷似笑非笑道:“你就没什么嘱咐我的话?”

    银瓶想了想,在镜子里乜着他,捂嘴笑道:“是了。大人打扮得这么帅气,可得叫小厮们看紧了,别回头错认成新郎官,拉回家和人家小姐拜堂去了——”

    “小鬼头。”裴容廷咬牙哧了一声,也没想同她计较,把绒花簪在她的髻上,提袍走了。倒是银瓶忙跟了上去,也不敢拉他那贵重的袍子,只好叫了两声“大人”,赶到门口,站在门槛子上看着梧桐树下的他,终于道:“大人待会儿少吃点儿酒吧,仔细身子。”

    她扣着门旁的雕刻花样,小声道:“我等着大人回来。”

    裴容廷笑了笑,依旧轻哧一声:“小鬼头。”

    他终于听着了心之所想,尽管还是那三个字,却悄然多了一分心满意足。

    银瓶打发走了裴容廷,坐回妆台前继续戴她的簪环,拾掇好了,方悄步走去跨院的耳房。

    桂娘住在那儿。她这两天发烧,正卧在床上盖着被子出汗,银瓶走到床边,见她已经睡着了,便要摸摸她的额头。就在这时,有个小丫头蹑手蹑脚打帘进来,轻声道:“姑娘,大奶奶打发人来请你去呢。”

    银瓶愣了愣,问道:“大奶奶说因为什么事了没有?”

    小丫头摇了摇头,又道:“刚才大奶奶来过一趟,我说爷正有事儿,她就回去了。后来她又打发人来问过两三次——”

    银瓶红了红脸,忙摇手止住了小丫头的言语,提裙出门,自往大奶奶的院儿去了。等她过了垂花门,被小丫头引着到了大奶奶房里,进了西耳房,只见临窗一张大炕,底下四张官帽椅,都是青缎引枕褥垫,高几香案,炉瓶茶具,与二房里相差无几。

    下人们都被遣出去了,只大奶奶一个人,穿着沉香妆花袄儿,蓝缎裙,坐在大炕上迎她。

    “见过大奶奶。”

    “嗳。给银姑娘看座。”

    小丫头搬来一张青瓷绣墩,银瓶推让了几番,才上前坐了一点儿。

    这窗子朝西,正是日照斜阳燕雀归林的时候,西晒的金光刺眼,模糊了窗下的光景。

    银瓶离得近了,方看清大奶奶脸上不大自在的脸色,不免纳罕。小丫头端了茶来,大奶奶故意端出主子的款儿来,端庄凝重地吃她的茶,抻着银瓶干等了半天,方才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

    话锋一转,忽然转到了桂娘身上,她道:“当初和姑娘一起进府来的那个小丫头,叫桂娘的,不知二爷对她可有什么打算吗?”

    她这话是问裴容廷有没有也将其收房的打算。

    银瓶不明所以,只得老实道:“二爷大抵是没有那意思,至于有没有其他的打算,我就不知道了。大奶奶这么问,是——”

    大奶奶听见后,终于笑了,又问:“她多大年纪?”

    银瓶只得道:“桂娘属兔,今年十八岁。”

    “好好好,年纪也相当。”大奶奶拍手道,“既然二爷没留她的意思,我这里倒有一桩亲事堪配她!我那陪房的小儿子,姓李,今年十九岁,还没娶媳妇儿。那日她娘来找我要说门亲事,我选了一遍,就看中了桂娘那孩子。那李家小子我看着长大的,人老实,生得也周正,他娘虽是服侍人的,但在府里也有头有脸,家当也配得上。等回头我亲自给他们操办婚事,绝不能亏待了她。”

    银瓶忖了忖,笑道:“多谢大奶奶提拔,只是我平日与桂娘说话,倒不见她有嫁人的心思。”

    大奶奶不以为然道:“女大不中留,难道她一辈子不嫁人?她是府上的奴才,除了留给你们二爷消受,也不过配一个小厮,那李家已算好人家儿了。难道姑娘信不过我的话?”

    银瓶忙说了几声“不”,大奶奶便笑道:“那有我和你作保,你还怕什么?而且不但婚事我给他们操办,将来养下孩子,我也做主销了他们奴籍,像正常人家的孩子识字读书,你看可好?”

    此番话倒当真戳动了银瓶。她也替桂娘打算过将来,只是碍着桂娘的过去,就算得了自由身,也难嫁个正经人家,若是她留在府内,配一个得脸的小厮,未来孩子落个自由,也算是一条出路了。

    大奶奶见银瓶脸上似有动容之意,便笑道:“姑娘也瞧着好吧?那姑娘就回去问问二爷的意思,二爷若肯放手,我这边也就着手办起来了。”

    银瓶只是表面应和下来,同时也存了心眼。桂娘还病着,她没去打搅,只等晚间裴容廷回来,先和他说。

    等到前厅灯火下楼台,已经过了一更,裴容廷终于回来,披着秋夜的月色和寒露。银瓶见他吃了酒,忙沏了梅子茶来给他漱口。

    俗话说,“酒是色媒人,风流茶说合”,裴容廷吃了酒又吃了茶,灯下看美人,更触动了心肠,便除了外袍倚在罗汉榻上,把银瓶揽在怀里说话。

    银瓶趁机把大奶奶的话复述了一遍,又问他的意思。

    裴容廷打心里过了过,道:“我不管。我买她来原是为了陪着你,你自己做主就是了。”

    银瓶递过茶杯来,笑道:“大奶奶说那李家的小子生得好,性子也好,我没见过,总是心里没底。爷可知道他们的底细吗?”

    裴容廷闲闲哧道:“我哪有心思惦记这些有的没的。”

    他吃了酒,人也比往常松散,换了竹青的熟罗贴里,倚卧在榻上,恍若玉山倾颓。他呷了一口梅子茶,又道:“你要想知道,明儿问问静安他们就是了。我也乏了,你叫他们掇水进来,等我洗了睡吧。”

    转天一早儿,银瓶找准机会便揪住了静安,细细盘问他李家的事。她问来的消息倒与大奶奶说得差不多,那李家小子的确是踏实性子,认得字,并不吃酒赌钱,长得也端正。她听说后,倒真的有些动心,想去问问桂娘,奈何桂娘的高热还没完全退散,整天睡着,倒是大奶奶心急,又打发人来问。

    银瓶只好说:“二爷虽肯了,但总还要问问桂娘的意思,怕是要等她身子好些再回奶奶的话。”

    然而这八字还没一撇的话传到大奶奶耳朵里,便成了板上钉钉。她是读书人家的小姐,从小当惯了主子,丫鬟在眼中不过是个玩意儿,心想二爷都应允了,那桂娘愿不愿意又有什么要紧?

    大奶奶当下便找来李瑞两口子,夸下海口,大包大揽,又要帮他们置办彩礼,只把两口子喜得不要的,忙跪下来奉承。大奶奶总算有了事可忙,也当桩正经事办起来。

    过了两日,家中的筵席总算热闹过了,人人神疲力倦,只有大奶奶精神百倍。裴容廷升了官,比从前还要忙碌,成日不在家;桂娘也渐渐病退,这一日早上终于能起身,正拥被倚在榻上吃药,忽然见门帘一掀,是银瓶走进来。

    桂娘咳了两声,勉强笑道:“你还是别进来的好,屋子里才煎了药,仔细药气冲撞了你。”

    银瓶笑道:“哎哟,我哪里就这样娇气了。”说着,她走到床边坐下,替桂娘整了整头上搭着的青绸汗巾,又道,“现在有一桩喜事,但要先问问你的意思。”

    桂娘听见“喜事”两个字,先怔住了。银瓶已经讲起来,仔仔细细把大奶奶的意思和李家的情形说给她听,可才开了个头,桂娘便摇拨浪鼓似的摇起头来,咬牙道:“不中用。”

    银瓶笑道:“你先听我说完,我看那小子倒还好——”

    “姑娘不必说了,想让我嫁人,除非等我死了。”桂娘打断了她,苍白的脸,垂着眼睛,吊梢眼勾起来,可眼中只有茫茫暗淡。

    银瓶没明白她的意思,悄声问道:“那你将来有什么打算?总不能一辈子不嫁人吧?”

    “怎么不能!”桂娘一开口便剧烈咳嗽起来,银瓶忙去替她拍打,她却推开银瓶的手,喘着气道,“既是二爷买了我来陪着姑娘,你在一日,我便服侍你一日。若有一日不得不散了,我自去寻个去处,便是当街讨饭,剃了头当尼姑,也再不嫁男人。”

    发起烧来头疼,因此桂娘太阳穴上贴了红膏药。她穿着红小衣,红缎袄,头上搭着天青的汗巾,身上拥着闪缎翠蓝锁线棉被,艳俗的色泽,然而她眉头紧锁,神色凛然,冷艳的脸,是彩绘绣像画里才会有的贞洁烈女。

    银瓶一时被震慑住了,半日方道:“你也别把话说得这样绝对,其实也不是所有男人都不堪,你若不喜欢这李家的就罢了,等回头咱们遇见好的,再慢慢……”

    桂娘冷冷笑了笑,道:“我知道姑娘是为了我好,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的运气。二爷待你的样子,大约一万个人里也找不出一个。”她低下头,抓紧了被子,再说话的时候嘴里像含了热豆腐,“我九岁就被老子卖了,特意往脏地方卖,就为了多卖两个钱,还赌债。记得我离开家的那日,天还没亮,下了很大的雨,弟弟跟着人牙子的车一路追出村口,哭着往我袖子里塞了两个煮鸡子儿。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后来辗转着……辗转着我到了苏州白家,做了戏子——戏子粉头,也是一样。”

    她疲惫地倚在身后的护炕上,仰头缓缓吐出一口气,不让眼泪掉下来:“银瓶,有时……有时我真羡慕你,可是我知道人各有命,强求不来的。我一世为人,已经吃够了男人的苦,恨不得他们立即就死了,更别说——”

    银瓶捂住她的嘴,忙不迭道:“姐姐!别说了,你的心思,我都知道了。”

    桂娘的眼泪始终没有掉下来,倒是银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桂娘好笑又无奈,反爬起来劝她。就在这时,忽听窗外一个小丫头叫道:“银姑娘,大奶奶打发人来请你过去呢。”

    银瓶忖度大奶奶又要问她桂娘的意思,便把桂娘推回了枕上,道:“姐姐好好歇着吧,我过去正好和大奶奶推掉这件事。”

    她抽出手帕子,一壁抹眼睛,一壁出门往大房去了。谁知她才进正房起坐间,便见除了大奶奶坐在榻上,地上站着几个穿青绢夹袄的管家婆子,另有一对夫妇挨着炕沿站,都有说有笑的。

章节目录

泊秦淮(原名银瓶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奶酥CreamBiscuit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奶酥CreamBiscuit并收藏泊秦淮(原名银瓶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