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怎么想起来进宫了?”
一场新雪后,满地霜白。御书房内,穿着家常便衣的庆帝望向窗外,很有闲情雅致地欣赏那一片还没有被人们的足印破坏的雪地。
朱墙黄瓦白雪痕,乍一望,当真如琉璃世界。
在庆帝对面,李瑶兮面上讶然,随后立刻转为苦恼,道:“宁姨既叫我过来,我也来了,总不好不见一见您就转头走人啊。”
“宁儿啊……”不知是被她的话逗笑了,还是念起了那位性格直爽的女子的好处,庆帝嘴角翘起,道。“她是爱说话的。”
有小太监送了用梅花上的雪水新泡的茶来。庆帝赐了李瑶兮一杯,然后问道:“听说陈萍萍病了?”
“不过普通风寒而已,劳陛下挂心。”
庆帝双眼微眯,摇头笑骂道:“那老狗明明比朕还小一个月,现在身子倒一年不如一年了。”
李瑶兮没接话。
“罢了,朕这里正好还有几样补品,你带回去。”
“谢陛下。”李瑶兮忙表示出感激之意。
“你的伤……”庆帝皱眉,指着李瑶兮问道。
“已经痊愈了。”
庆帝又问道:“那日伤了你与范闲的剑客……”
李瑶兮迷茫地愣了一下,接着问道:“查到了?”
庆帝先是摇头,再道:“你可知……东夷城的四顾剑有个幼弟?”
李瑶兮惊愕道:“当年四顾剑不是把满门都屠尽了么?”
庆帝冷笑道:“坊间一直在传,他还有一位弟弟出逃了。”
李瑶兮叹道:“可惜民女从未见过四顾剑出手,无法分辨。”
“不会有错,”庆帝看起来很有信心,“那就是四顾剑的剑意。”
“人竟还没抓到么?”李瑶兮明知故问。
回应她的是庆帝的沉默。
“这次怎么说也算你护驾有功,”静默半晌后,庆帝开口。“你说朕该赏你什么?”
李瑶兮嘿嘿两声,道:“那陛下不如再赏两家铺子吧,民女可就指望着这些赚钱呢。”
庆帝微不可查地一怔,随即竟不客气地骂道:“堂堂圣女只想着做这种营生,传到北齐去岂不丢面子?”
李瑶兮苦了脸,半句不敢辩驳。
庆帝嘴上虽骂,可心里却柔软几分。可看见李瑶兮只是乖乖地听他骂,不禁又转为叹息,更想念起那个在他面前没大没小折腾的女子来。
“罢了罢了,赏!”庆帝不耐烦地一挥手,道。
“谢陛下。”李瑶兮极力按捺住得意,机灵地拱手道。
庆帝见了她的这副模样,愈发忆起了一些事来。眼前女子也是从神庙来,即使在他面前有所收敛,可骨子里流露出的顽皮与灵巧劲儿也与当初的她如出一辙……
只是,李瑶兮的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离经叛道的思想。
庆帝眸色一凝,对李瑶兮道:“今日恰好赶在冬至,时候不早了,你就留在宫中用膳。”
李瑶兮犹豫着推脱道:“陛下,陈院长还病着……”
庆帝哼道:“陈园百十号下人,还缺你一个不成?”
李瑶兮还是为难:“这是家宴,民女去不合适吧。”
“范闲也在。”庆帝将这件事一锤定音。“离晚膳还有时间,你在后宫随意逛着就是。”
出了御书房,李瑶兮往手心里呵了口气,又反复搓着手掌,浑不知该往哪里去。
于是她又回了宁才人宫中,闲叙好一阵方毕。
宫宴设在太后居住的含光殿。殿内布置得富丽堂皇、光辉夺目。太后老人家坐在最上首,身旁才是庆帝和秦皇后二人。
太后看起来面色不太好,还不时咳嗽着,显然寿元将尽。李瑶兮偷瞄一眼那位老妇人,然后就事不关己地专心低头吃羊肉。
冬至喝羊汤吃羊肉是庆国流传已久的习俗,皇宫自然不例外。
不过给皇家成员吃的东西,从用料到做工,都不知比民间精细了多少倍,但正因这般,吃着反而少了些人间烟火气。
李瑶兮用银箸拣起一片切得薄薄的羊肉片,缓缓咀嚼、品味。
宴会冗长无比,规矩还多,连点鲜活气都没有。
为了不让自己无聊,李瑶兮只能选择吃,并且一点一点吃,顺便用余光偷偷观察范闲与二皇子两人。
抱月楼事件中二皇子吃了大亏,最近刚从软禁中被放出来。与二皇子的交手,范闲可谓是结结实实胜了。
然而这一切,何尝不是那位皇帝陛下的授意?
越是冷眼打量殿中人,李瑶兮越是心寒。同时她心里也暗暗提高了警惕,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沦落到被庆帝当枪使还不自知的地步。
这顿所谓家宴吃得着实无趣。等李瑶兮终于如释重负地离开含光殿时,才发现外头不知何时再次飘起了细密的雪花。
还好李瑶兮穿来的织金斗篷是有兜帽的,亦可如油纸伞般挡风雪。李瑶兮戴了兜帽,快步向宫门处走。
到了宫门,李瑶兮才发现早有一辆黑色马车等候着。除赶马的车夫外,另有一穿着黑色院袍的官员站在车外。他并未打伞,也没有披斗篷,此时风雪渐盛,将他的头发染白了大半。
李瑶兮赶上前去,才发现自己见过那人。六月中旬她与陈萍萍在蕴影湖纳凉时,便是这位官员闯进来,禀报了范闲在北齐跳崖的事。
如此看来,他应该在鉴察院颇得陈萍萍信任,且实力不浅。
让人家在外面冻了半天,李瑶兮觉得怪不好意思的,赶着赔笑道:“真对不住让你等这么久,回头记着找你们院长讨银子买酒喝!”
对于她的幽默,鉴察院官员像是没听见一样,面无表情道:“院长不放心,派下官过来接您。”
二人上了马车。
“怎么称呼?”李瑶兮问道。
“下官刘醒。”
“几处的?”
“四处。”
“叫你老刘行吗?亲切。”
刘醒耸耸肩,没再开腔。也许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就跟一串数字差不多。
待着也是待着,李瑶兮遂打量起刘醒。他的长相非常普通,身高中等,眉毛较粗,脸色苍白,目测年龄四十多岁。放在人群里一眼扫过去,就属于泯然众人、根本不会被注意到的类型。
不仅如此,此人还沉默寡言,自上车就一直缄默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略显呆板而麻木地盯着自己的膝盖。
可惜李瑶兮是个不折不扣的社交恐怖分子。普天之下,甚至拓展到诸天万界,没有她搭不上话的。
“在鉴察院待几年了?”
刘醒瞥一眼她,又撇开眼睛,道:“八年。”
“哦……我听说四处专门出无间道诶!”
刘醒尝试理解了一下“无间道”这个词汇,然后……没有理解成功。
不过他本来就是个惜字如金的人,很好地贯彻着绝不多嘴的原则,故而没有向李瑶兮发问。
李瑶兮叹了口气,放弃了和这块木头开玩笑。
“你们成天待在见不得光的地方,不闷么?”李瑶兮问道。
四处的专职工作就是情报探查,兼职间谍以及谍中谍。这样总是游走在阴暗处的工作,想必不轻松。
“闷,”出乎意料地,刘醒的脸上开始出现了一丝情绪,“就像被关在密不透风的黑匣子里似的。”
“哟,挺有文化啊,真是很好的比喻。”李瑶兮惊喜道。“那既然不想被关在黑匣子里,为什么还要干这一行?”
刘醒干巴巴地笑了两声,笑声低沉而阴郁。
“不在鉴察院了,也没什么区别,一样无聊。”
“打工人的悲哀啊……”李瑶兮道,然后又转而安慰他:“可大部分人,皆是每日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的平凡小人物。”
刘醒缓缓抬首,深深看了李瑶兮一眼,旋即低头,没再发话。
到了陈园后,刘醒没有下车,也没有说话,只一人看着李瑶兮远去,才回了鉴察院。
陈萍萍正在塌上百无聊赖地翻看着范闲的诗集。他这几日夜里咳得无法安寝,一夜总要咳醒个两三次,加上食欲不佳,使原本就清瘦羸弱的人更瘦了一圈。
案几上放着一碗药,碗里的药汁只被人喝了两口,还剩有大半碗。
李瑶兮用手试了试碗壁的温度,发觉竟已经凉透了。
“好啊陈萍萍,趁本姑娘吃席去,就不好好喝药了?”李瑶兮佯作不虞道。
陈萍萍扔下诗集,语调拖得绵长:“不知是哪位不肯服药,还央求着我喝了半碗下去。”
李瑶兮不服气:“本姑娘是九品,自愈能力强,你行么?”
陈萍萍嗓子还肿痛着,没办法和她争辩下去。他厌倦地别回头去,垂下眼皮,不再看那碗苦药。
李瑶兮忽然感到一丝黯然。从前她一直以为,陈萍萍不怕苦,也受得了苦。
可是但凡深入想一想,就能想到若一个人隔三差五就需要这么喝药,就算再不怕苦,也会生出厌烦和抵触来。
有时候,李瑶兮太过于注重思考原本的剧情了,反而让她对陈萍萍真实和人性化的一面少了关注。
于是李瑶兮伸手在他的鼻尖处一点,道:“本姑娘才不帮你喝!看在我人美心善照顾老弱病残的份上,今晚饶你一回。”
是啊……成碗成碗的汤药,试问谁受得了?
偶尔少喝一碗……问题不大对吧?
李瑶兮仗着天黑,使出轻功就捧着药碗从窗户处跃了出去,干净利落地把那碗药倒掉了。
陈萍萍还在发着低烧。等李瑶兮从外面翻窗进来,就瞧见陈萍萍无精打采地闭上了眼歇着,间或低低咳上数声。就连咳嗽时,他都是刻意放低声音的,仿佛这样他就还是那个永远不会脆弱、万般计谋藏于袖中的鉴察院院长。
李瑶兮半是心疼半是怜爱地拉过他潮湿的手掌捂着,问道:“想吃什么不想?我跟你说,我刚才在皇宫里喝了羊肉汤,那味儿可没有你这园子里的香……”
她絮絮叨叨地讲着宫里的那些事情给陈萍萍听,陈萍萍也听得认真。正好他看那诗集也看厌了,需要个人陪他解闷。
结果说着说着,李瑶兮就把话题逐渐转移到比较严肃的事情上了。
“不行,我得跟你说说那个恶心人的狗皇帝,本姑娘真想上去干他丫的!”
陈萍萍觉得这样义愤填膺的她有点好笑,刚想笑却又赶上一阵咳嗽。
“人都被他宰了,还在本姑娘这儿装深情,以为本姑娘看不出来他把我当谁了?我日他祖宗十八代!”
骂痛快之后,李瑶兮才像计谋得逞一样,奸笑着压低声音对陈萍萍道:“不过你猜……本姑娘今天为什么去御书房?”
陈萍萍神情一凝。
“他喜欢乖顺好掌控的女子,偏还放不下她,”李瑶兮道,“那如果我又乖顺……性格又像她呢?他会不会逐渐把我发展为他的棋子?”
“你……胡闹台……”陈萍萍心里一紧,还未等说话就咳得止不住。他低下头剧咳,似是要把肺都咳出来般。可他丝毫不顾,继续道:“他是何等人……你就敢……擅自揣测?”
“别生气嘛,”李瑶兮拍着他的后背,“本姑娘上辈子可拿过不止一个影后的,骗过他还不是小意思?”
陈萍萍显然不这么想。他将全部重量都依靠在了李瑶兮身上,瘦削的手焦躁地叩着被子,问道:“你也要加进来?”
“当然,你应该明白从我决定救你的一刻开始我就必须下水了。”李瑶兮将此事说得理所应当。
陈萍萍看起来仿佛突然苍老了好多。他微微失神,难得地感到了力不从心。
“不用怕,再不济我也还有一张保命底牌。”李瑶兮挤挤眼睛,神秘地道。
这张底牌自然就是朱黎,一个连神庙都不敢惹她的狠人,也是全球九十亿人中仅出了五位的执笔者之一。
有这么一个挂在,李瑶兮还怕什么?大不了把那根万能钢笔借过来,先杀一两个大宗师再说。
“狗皇帝又送了不少补品过来,”李瑶兮道,“想必百官也在想办法巴结你……”
陈萍萍看上去懒懒的,道:“送再多东西也都是死物。你受伤那两天,太子和老二还不是给你送了一车东西。”
“他们两个卯足了劲头想在对方之前把我拉过去。”李瑶兮笑了。
陈萍萍瘦削的身子陷在棉被里,疲倦的双眼半阖,垂下来的长发挡住了小半张憔悴不堪的脸。
李瑶兮抚了抚他凹陷的脸颊,问道:“老在这屋子里是不是闷了?”
陈萍萍像个孩童般眼巴巴地瞟了一眼窗外的雪花,点了点头。
“明天若是雪停了,我带你出去。”李瑶兮许诺道。
带着病的陈萍萍安安静静的,身上的威严气息也被冲散了,无端让李瑶兮觉得乖巧而惹人怜爱得很。
为了方便照顾陈萍萍,李瑶兮就宿在了陈园。虽然因为有真气的缘故,她的抵抗力比常人强,陈萍萍还是怕将病气过给她,所以把她安排在了隔壁。
夜里陈萍萍果然又咳醒了两次。李瑶兮迷迷糊糊中听见,又想起自己正好带了止咳的药丸过来,忙走路都不稳当地找出来给他服了,才好了许多。
夜里雪还簌簌地下得愈来愈大,还将外头的竹枝给压断了两根。谁知天公作美,等到第二日李瑶兮起床,竟发现天已然晴了。那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在地上积了足有一尺厚。
李瑶兮大喜过望,生怕等太阳完全升上去了把积雪晒化,坏了此刻的景致。她忙忙地随意吃了几口早饭,然后意识到……陈萍萍还没起床。
顿时,李瑶兮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好在今天的太阳好像很懒,迟迟不肯爬上天空。老仆人服侍陈萍萍穿衣洗漱用早膳,又喝完了药,积雪还一点要化的迹象都没有,可把李瑶兮美得够呛。
陈园的姑娘们比李瑶兮醒得还早。李瑶兮还没踏出门,就能听到她们打雪仗时的欢声笑语。陈萍萍远远听着,欣慰地笑了。
老仆人有些不放心,犹豫了好久才被李瑶兮说服让陈萍萍出门。
“待一小会就回来吧,老爷身子刚有起色,可千万别再受凉。”老仆人告诫李瑶兮道,恨不得时时刻刻跟着陈萍萍。
“放心吧老齐!”李瑶兮笑道。
和老仆人混熟了之后,李瑶兮对他的称呼也改成了“老齐”。
就像她管刘醒叫“老刘”一样。
亲切。
陈萍萍喜欢看雪。他从小生长在江南,十二岁入宫之后,才头一次看见了雪。
尽管那天冷得要命,尽管掌事嬷嬷看他是新来的就撵着他去甬道上扫雪,尽管当天晚上他还是蜷在冷硬的地板上睡的。
他还是觉得,那一抹白很纯粹。
因为纯粹,所以美。
李瑶兮轻轻抓了一小捧树梢上的积雪,倒在了陈萍萍手心里。
积雪冰凉冰凉的,在他的手掌上化开,化成一小滩水。
隆冬里的树本是光秃秃而没有美感可言的。幸亏下了场雪,将那些黑不溜秋的树枝暂时装扮成了琼枝。
陈萍萍指着树问道:“阿瑶,如果有一棵树,你是更喜欢果子,还是更喜欢花?”
李瑶兮给出了标准的李瑶兮式回答:“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本姑娘当然两个都要。”
“只能选一个。”陈萍萍不让她钻这个空子。
有轻微的选择困难症的李瑶兮冥思苦想一会,道:“两样各有各的好……所以哪样先出现在我面前,我就选哪样。”
她隐约觉着这不像是陈萍萍会问出来的问题,好奇问道:“这又是你从哪知道的问题啊?”
陈萍萍见瞒不过她,苦笑道:“导演问过我的。”
李瑶兮的笑容僵住了。
“没办法,真没办法。”她摇着头嘟囔道。“我又不是神仙,能让她院子里的海棠同时结出果子和花来!”
她心中微酸,同时再一次叹息,这两个人啊,真是谁也不让谁地倔强。
一场新雪后,满地霜白。御书房内,穿着家常便衣的庆帝望向窗外,很有闲情雅致地欣赏那一片还没有被人们的足印破坏的雪地。
朱墙黄瓦白雪痕,乍一望,当真如琉璃世界。
在庆帝对面,李瑶兮面上讶然,随后立刻转为苦恼,道:“宁姨既叫我过来,我也来了,总不好不见一见您就转头走人啊。”
“宁儿啊……”不知是被她的话逗笑了,还是念起了那位性格直爽的女子的好处,庆帝嘴角翘起,道。“她是爱说话的。”
有小太监送了用梅花上的雪水新泡的茶来。庆帝赐了李瑶兮一杯,然后问道:“听说陈萍萍病了?”
“不过普通风寒而已,劳陛下挂心。”
庆帝双眼微眯,摇头笑骂道:“那老狗明明比朕还小一个月,现在身子倒一年不如一年了。”
李瑶兮没接话。
“罢了,朕这里正好还有几样补品,你带回去。”
“谢陛下。”李瑶兮忙表示出感激之意。
“你的伤……”庆帝皱眉,指着李瑶兮问道。
“已经痊愈了。”
庆帝又问道:“那日伤了你与范闲的剑客……”
李瑶兮迷茫地愣了一下,接着问道:“查到了?”
庆帝先是摇头,再道:“你可知……东夷城的四顾剑有个幼弟?”
李瑶兮惊愕道:“当年四顾剑不是把满门都屠尽了么?”
庆帝冷笑道:“坊间一直在传,他还有一位弟弟出逃了。”
李瑶兮叹道:“可惜民女从未见过四顾剑出手,无法分辨。”
“不会有错,”庆帝看起来很有信心,“那就是四顾剑的剑意。”
“人竟还没抓到么?”李瑶兮明知故问。
回应她的是庆帝的沉默。
“这次怎么说也算你护驾有功,”静默半晌后,庆帝开口。“你说朕该赏你什么?”
李瑶兮嘿嘿两声,道:“那陛下不如再赏两家铺子吧,民女可就指望着这些赚钱呢。”
庆帝微不可查地一怔,随即竟不客气地骂道:“堂堂圣女只想着做这种营生,传到北齐去岂不丢面子?”
李瑶兮苦了脸,半句不敢辩驳。
庆帝嘴上虽骂,可心里却柔软几分。可看见李瑶兮只是乖乖地听他骂,不禁又转为叹息,更想念起那个在他面前没大没小折腾的女子来。
“罢了罢了,赏!”庆帝不耐烦地一挥手,道。
“谢陛下。”李瑶兮极力按捺住得意,机灵地拱手道。
庆帝见了她的这副模样,愈发忆起了一些事来。眼前女子也是从神庙来,即使在他面前有所收敛,可骨子里流露出的顽皮与灵巧劲儿也与当初的她如出一辙……
只是,李瑶兮的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离经叛道的思想。
庆帝眸色一凝,对李瑶兮道:“今日恰好赶在冬至,时候不早了,你就留在宫中用膳。”
李瑶兮犹豫着推脱道:“陛下,陈院长还病着……”
庆帝哼道:“陈园百十号下人,还缺你一个不成?”
李瑶兮还是为难:“这是家宴,民女去不合适吧。”
“范闲也在。”庆帝将这件事一锤定音。“离晚膳还有时间,你在后宫随意逛着就是。”
出了御书房,李瑶兮往手心里呵了口气,又反复搓着手掌,浑不知该往哪里去。
于是她又回了宁才人宫中,闲叙好一阵方毕。
宫宴设在太后居住的含光殿。殿内布置得富丽堂皇、光辉夺目。太后老人家坐在最上首,身旁才是庆帝和秦皇后二人。
太后看起来面色不太好,还不时咳嗽着,显然寿元将尽。李瑶兮偷瞄一眼那位老妇人,然后就事不关己地专心低头吃羊肉。
冬至喝羊汤吃羊肉是庆国流传已久的习俗,皇宫自然不例外。
不过给皇家成员吃的东西,从用料到做工,都不知比民间精细了多少倍,但正因这般,吃着反而少了些人间烟火气。
李瑶兮用银箸拣起一片切得薄薄的羊肉片,缓缓咀嚼、品味。
宴会冗长无比,规矩还多,连点鲜活气都没有。
为了不让自己无聊,李瑶兮只能选择吃,并且一点一点吃,顺便用余光偷偷观察范闲与二皇子两人。
抱月楼事件中二皇子吃了大亏,最近刚从软禁中被放出来。与二皇子的交手,范闲可谓是结结实实胜了。
然而这一切,何尝不是那位皇帝陛下的授意?
越是冷眼打量殿中人,李瑶兮越是心寒。同时她心里也暗暗提高了警惕,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沦落到被庆帝当枪使还不自知的地步。
这顿所谓家宴吃得着实无趣。等李瑶兮终于如释重负地离开含光殿时,才发现外头不知何时再次飘起了细密的雪花。
还好李瑶兮穿来的织金斗篷是有兜帽的,亦可如油纸伞般挡风雪。李瑶兮戴了兜帽,快步向宫门处走。
到了宫门,李瑶兮才发现早有一辆黑色马车等候着。除赶马的车夫外,另有一穿着黑色院袍的官员站在车外。他并未打伞,也没有披斗篷,此时风雪渐盛,将他的头发染白了大半。
李瑶兮赶上前去,才发现自己见过那人。六月中旬她与陈萍萍在蕴影湖纳凉时,便是这位官员闯进来,禀报了范闲在北齐跳崖的事。
如此看来,他应该在鉴察院颇得陈萍萍信任,且实力不浅。
让人家在外面冻了半天,李瑶兮觉得怪不好意思的,赶着赔笑道:“真对不住让你等这么久,回头记着找你们院长讨银子买酒喝!”
对于她的幽默,鉴察院官员像是没听见一样,面无表情道:“院长不放心,派下官过来接您。”
二人上了马车。
“怎么称呼?”李瑶兮问道。
“下官刘醒。”
“几处的?”
“四处。”
“叫你老刘行吗?亲切。”
刘醒耸耸肩,没再开腔。也许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就跟一串数字差不多。
待着也是待着,李瑶兮遂打量起刘醒。他的长相非常普通,身高中等,眉毛较粗,脸色苍白,目测年龄四十多岁。放在人群里一眼扫过去,就属于泯然众人、根本不会被注意到的类型。
不仅如此,此人还沉默寡言,自上车就一直缄默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略显呆板而麻木地盯着自己的膝盖。
可惜李瑶兮是个不折不扣的社交恐怖分子。普天之下,甚至拓展到诸天万界,没有她搭不上话的。
“在鉴察院待几年了?”
刘醒瞥一眼她,又撇开眼睛,道:“八年。”
“哦……我听说四处专门出无间道诶!”
刘醒尝试理解了一下“无间道”这个词汇,然后……没有理解成功。
不过他本来就是个惜字如金的人,很好地贯彻着绝不多嘴的原则,故而没有向李瑶兮发问。
李瑶兮叹了口气,放弃了和这块木头开玩笑。
“你们成天待在见不得光的地方,不闷么?”李瑶兮问道。
四处的专职工作就是情报探查,兼职间谍以及谍中谍。这样总是游走在阴暗处的工作,想必不轻松。
“闷,”出乎意料地,刘醒的脸上开始出现了一丝情绪,“就像被关在密不透风的黑匣子里似的。”
“哟,挺有文化啊,真是很好的比喻。”李瑶兮惊喜道。“那既然不想被关在黑匣子里,为什么还要干这一行?”
刘醒干巴巴地笑了两声,笑声低沉而阴郁。
“不在鉴察院了,也没什么区别,一样无聊。”
“打工人的悲哀啊……”李瑶兮道,然后又转而安慰他:“可大部分人,皆是每日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的平凡小人物。”
刘醒缓缓抬首,深深看了李瑶兮一眼,旋即低头,没再发话。
到了陈园后,刘醒没有下车,也没有说话,只一人看着李瑶兮远去,才回了鉴察院。
陈萍萍正在塌上百无聊赖地翻看着范闲的诗集。他这几日夜里咳得无法安寝,一夜总要咳醒个两三次,加上食欲不佳,使原本就清瘦羸弱的人更瘦了一圈。
案几上放着一碗药,碗里的药汁只被人喝了两口,还剩有大半碗。
李瑶兮用手试了试碗壁的温度,发觉竟已经凉透了。
“好啊陈萍萍,趁本姑娘吃席去,就不好好喝药了?”李瑶兮佯作不虞道。
陈萍萍扔下诗集,语调拖得绵长:“不知是哪位不肯服药,还央求着我喝了半碗下去。”
李瑶兮不服气:“本姑娘是九品,自愈能力强,你行么?”
陈萍萍嗓子还肿痛着,没办法和她争辩下去。他厌倦地别回头去,垂下眼皮,不再看那碗苦药。
李瑶兮忽然感到一丝黯然。从前她一直以为,陈萍萍不怕苦,也受得了苦。
可是但凡深入想一想,就能想到若一个人隔三差五就需要这么喝药,就算再不怕苦,也会生出厌烦和抵触来。
有时候,李瑶兮太过于注重思考原本的剧情了,反而让她对陈萍萍真实和人性化的一面少了关注。
于是李瑶兮伸手在他的鼻尖处一点,道:“本姑娘才不帮你喝!看在我人美心善照顾老弱病残的份上,今晚饶你一回。”
是啊……成碗成碗的汤药,试问谁受得了?
偶尔少喝一碗……问题不大对吧?
李瑶兮仗着天黑,使出轻功就捧着药碗从窗户处跃了出去,干净利落地把那碗药倒掉了。
陈萍萍还在发着低烧。等李瑶兮从外面翻窗进来,就瞧见陈萍萍无精打采地闭上了眼歇着,间或低低咳上数声。就连咳嗽时,他都是刻意放低声音的,仿佛这样他就还是那个永远不会脆弱、万般计谋藏于袖中的鉴察院院长。
李瑶兮半是心疼半是怜爱地拉过他潮湿的手掌捂着,问道:“想吃什么不想?我跟你说,我刚才在皇宫里喝了羊肉汤,那味儿可没有你这园子里的香……”
她絮絮叨叨地讲着宫里的那些事情给陈萍萍听,陈萍萍也听得认真。正好他看那诗集也看厌了,需要个人陪他解闷。
结果说着说着,李瑶兮就把话题逐渐转移到比较严肃的事情上了。
“不行,我得跟你说说那个恶心人的狗皇帝,本姑娘真想上去干他丫的!”
陈萍萍觉得这样义愤填膺的她有点好笑,刚想笑却又赶上一阵咳嗽。
“人都被他宰了,还在本姑娘这儿装深情,以为本姑娘看不出来他把我当谁了?我日他祖宗十八代!”
骂痛快之后,李瑶兮才像计谋得逞一样,奸笑着压低声音对陈萍萍道:“不过你猜……本姑娘今天为什么去御书房?”
陈萍萍神情一凝。
“他喜欢乖顺好掌控的女子,偏还放不下她,”李瑶兮道,“那如果我又乖顺……性格又像她呢?他会不会逐渐把我发展为他的棋子?”
“你……胡闹台……”陈萍萍心里一紧,还未等说话就咳得止不住。他低下头剧咳,似是要把肺都咳出来般。可他丝毫不顾,继续道:“他是何等人……你就敢……擅自揣测?”
“别生气嘛,”李瑶兮拍着他的后背,“本姑娘上辈子可拿过不止一个影后的,骗过他还不是小意思?”
陈萍萍显然不这么想。他将全部重量都依靠在了李瑶兮身上,瘦削的手焦躁地叩着被子,问道:“你也要加进来?”
“当然,你应该明白从我决定救你的一刻开始我就必须下水了。”李瑶兮将此事说得理所应当。
陈萍萍看起来仿佛突然苍老了好多。他微微失神,难得地感到了力不从心。
“不用怕,再不济我也还有一张保命底牌。”李瑶兮挤挤眼睛,神秘地道。
这张底牌自然就是朱黎,一个连神庙都不敢惹她的狠人,也是全球九十亿人中仅出了五位的执笔者之一。
有这么一个挂在,李瑶兮还怕什么?大不了把那根万能钢笔借过来,先杀一两个大宗师再说。
“狗皇帝又送了不少补品过来,”李瑶兮道,“想必百官也在想办法巴结你……”
陈萍萍看上去懒懒的,道:“送再多东西也都是死物。你受伤那两天,太子和老二还不是给你送了一车东西。”
“他们两个卯足了劲头想在对方之前把我拉过去。”李瑶兮笑了。
陈萍萍瘦削的身子陷在棉被里,疲倦的双眼半阖,垂下来的长发挡住了小半张憔悴不堪的脸。
李瑶兮抚了抚他凹陷的脸颊,问道:“老在这屋子里是不是闷了?”
陈萍萍像个孩童般眼巴巴地瞟了一眼窗外的雪花,点了点头。
“明天若是雪停了,我带你出去。”李瑶兮许诺道。
带着病的陈萍萍安安静静的,身上的威严气息也被冲散了,无端让李瑶兮觉得乖巧而惹人怜爱得很。
为了方便照顾陈萍萍,李瑶兮就宿在了陈园。虽然因为有真气的缘故,她的抵抗力比常人强,陈萍萍还是怕将病气过给她,所以把她安排在了隔壁。
夜里陈萍萍果然又咳醒了两次。李瑶兮迷迷糊糊中听见,又想起自己正好带了止咳的药丸过来,忙走路都不稳当地找出来给他服了,才好了许多。
夜里雪还簌簌地下得愈来愈大,还将外头的竹枝给压断了两根。谁知天公作美,等到第二日李瑶兮起床,竟发现天已然晴了。那大雪下了整整一夜,在地上积了足有一尺厚。
李瑶兮大喜过望,生怕等太阳完全升上去了把积雪晒化,坏了此刻的景致。她忙忙地随意吃了几口早饭,然后意识到……陈萍萍还没起床。
顿时,李瑶兮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好在今天的太阳好像很懒,迟迟不肯爬上天空。老仆人服侍陈萍萍穿衣洗漱用早膳,又喝完了药,积雪还一点要化的迹象都没有,可把李瑶兮美得够呛。
陈园的姑娘们比李瑶兮醒得还早。李瑶兮还没踏出门,就能听到她们打雪仗时的欢声笑语。陈萍萍远远听着,欣慰地笑了。
老仆人有些不放心,犹豫了好久才被李瑶兮说服让陈萍萍出门。
“待一小会就回来吧,老爷身子刚有起色,可千万别再受凉。”老仆人告诫李瑶兮道,恨不得时时刻刻跟着陈萍萍。
“放心吧老齐!”李瑶兮笑道。
和老仆人混熟了之后,李瑶兮对他的称呼也改成了“老齐”。
就像她管刘醒叫“老刘”一样。
亲切。
陈萍萍喜欢看雪。他从小生长在江南,十二岁入宫之后,才头一次看见了雪。
尽管那天冷得要命,尽管掌事嬷嬷看他是新来的就撵着他去甬道上扫雪,尽管当天晚上他还是蜷在冷硬的地板上睡的。
他还是觉得,那一抹白很纯粹。
因为纯粹,所以美。
李瑶兮轻轻抓了一小捧树梢上的积雪,倒在了陈萍萍手心里。
积雪冰凉冰凉的,在他的手掌上化开,化成一小滩水。
隆冬里的树本是光秃秃而没有美感可言的。幸亏下了场雪,将那些黑不溜秋的树枝暂时装扮成了琼枝。
陈萍萍指着树问道:“阿瑶,如果有一棵树,你是更喜欢果子,还是更喜欢花?”
李瑶兮给出了标准的李瑶兮式回答:“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本姑娘当然两个都要。”
“只能选一个。”陈萍萍不让她钻这个空子。
有轻微的选择困难症的李瑶兮冥思苦想一会,道:“两样各有各的好……所以哪样先出现在我面前,我就选哪样。”
她隐约觉着这不像是陈萍萍会问出来的问题,好奇问道:“这又是你从哪知道的问题啊?”
陈萍萍见瞒不过她,苦笑道:“导演问过我的。”
李瑶兮的笑容僵住了。
“没办法,真没办法。”她摇着头嘟囔道。“我又不是神仙,能让她院子里的海棠同时结出果子和花来!”
她心中微酸,同时再一次叹息,这两个人啊,真是谁也不让谁地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