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后,百无聊赖中,去参加一场某基建类国企的招聘会,途中去了趟洗手间。正在进行时,突然电话响起,发现是SY股份总部的区号,立马接了起来。

    “请问是秋浪同学么?”对方客气地问道。

    “对。”我立马应声。

    “同学有个事要和你说一下,由于我们本次招聘收到的三方协议太多,你在本部的这个岗位录取名额已经满了?你看可以不可以接受其他岗位呢?”对方略带歉意地说。

    我心里咯噔一声,连尿流都随之一顿。

    “为什么满了,你们却还收取三方,你早说我就可以去找别的工作了啊!...”我气愤不已,心中压制着想要骂她仙人的冲动。

    我已不记得对方是怎么解释的,但不过是一些虚假说辞罢了。之后对方提了两个同类型的岗位供我选择,一是SY股份在某三线城市的分公司,另一个则是去参与一个为期几年的某南美洲项目,之后可以调回总部。我提出要再考虑几天,之后便挂了电话。

    那一刻,我脑中一片空白,魂不守舍的离开卫生间,走到教学楼走廊的的某扇窗前,呆呆地望着天空,有惊愕,也有无奈。当时作为本专业中最早找好工作的寥寥几人中的一个,一个多月来大家不知投来多少羡慕的目光。然而,短短月余之后这一切却都成为了泡影。之后,我联络了同样交了三方协议的当时面试时认识的一名G大学生,他说他也收到了同样的通知,但是却只有一个去三线城市岗位的选项。想来刚才那HR在提海外岗前提了一下我曾通过英语六级的事,看来这应该也是一个考量因素。刚得知要调岗的消息时我曾想,会不会是因为我当时去的是该公司在G大的招聘会,而我又不是G大学生,所以他们区别对待,故意刁难我。但问完那位同学后再来看,这种狡诈的手段这公司竟是无差别攻击,是惯犯无疑了,这让我倒吸一口凉气。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大多数公司都会在秋招时,有大量的招聘岗位,而我们这些经过筛选的应该说质量还不错的学生,被拿去了三方后一般不会突然毁约要回三方协议另找工作。SY股份收走三方后,却在秋招季的尾声突然告知原岗位没有了需要调剂到那种本就招不满的岗位,实在是狡诈至极。但如果不接受,秋招季已过,虽然还有春招,但春招的公司不但少而且好岗位也不多,并且那会已经出了考研成绩,会面临大量考研失利者的竞争,因此机会更是少得可怜。这样,他们就可以找到一些素质好些的学生去那些质量一般的岗位。若以此法循返往复,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逐渐提高其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但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却是被狠狠地套路了一波,这种公司实在是恶心至极。

    与此同时我也思量起是否要接受岗位的事。对于去三线城市,我自是不愿意的。而去了海外的话,不但工资翻倍,而且还有不少的生活补贴,着实让我心动了一下。而且,如果能够在英语环境下工作,我的口语水平也会得到很大提升的。只是,对于南美洲的岗位,我却知之甚少。于是,打开论坛,查起了相关资料。这一查,可让我一惊非小。那地方不仅混乱异常,而且经常有华人被劫。去之前甚至还要签署非常大额的意外保险,怪不得待遇颇丰。多赚钱自然是好事,可是也得有命花才行。再加上见识到SY股份如此龌龊的行径后,谁又能料想,如果入职会不会有其他的圈套等着呢。于是,思量再三,我选择拒绝,并要求对方赶快把我的三方协议书寄回来。后来,再联系那名同样遭遇的G大学生,他虽不情愿,但还是担心春招的艰难,于是答应了去三线城市的同岗位入职。

    而我的漫漫求职路也就此打开了。

    由于当时本省都很难再有大型的招聘会或者好的公司,于是我辗转周边各省,只要是还不错的公司,我都不惜坐着绿皮火车,日夜兼程的赶赴、应聘,只为求得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十一月,我去了北京。参加某南方一线城市大型国企的招聘。经过简历初筛,我进入到群面环节。这个场景我似曾相识,而身边却没有老坛与我同进退了。那一次,我争取作为了一名会议组织者,并侥幸进入下一轮面试。第二轮,技术面。对方问了几个问题,由于我准备充分,回答得都还不错。然而,我看到对面的面试官在边点头,边听着我的回答,边扫视着我的简历时,他突然微一皱眉,问道:

    “J大是211吗?”

    我心里一惊,忙回道:

    “不是。”

    但随即接道:

    “我看贵司的招聘启事中,没有对学校进行要求,因此才来报名,想要争取一下的。”

    “确实,我们招聘中没有这类要求,你这么远跑来应聘,也说明你很重视这次面试。但同学,很遗憾,我们这边主要还是以招聘985学生为主的,甚至每年能进来的211学生都不多啊......”对方语重心长道。

    诶,就这样,半个多月的针对性准备,还是卡在了学校水平上面。内心何其寂寥,心中也蓦地回想起高考失利的那些过往,不由得一阵失神。

    十二月,我参加了某世界百强的国企招聘。这企业的招聘声势之大,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简历初筛之后,第一轮,机考,而且是几个省份的面试者聚在同一考点。这考点自然不可能在我所在的这个偏僻小城,我舟车劳顿的奔赴而至,好在结果不错,通过了本轮。第二轮,面试,地点定在北方某雪城。面试前还需要填一些个人信息,包括身高体重甚至连视力都要填写。担心之后会现场检查,我自然是照实填写。之后进行面试,这场面试真的是非常之难。虽然我去之前也是好好准备了一段时间,但对方其中问的一些问题,我甚至是在事后回到学校把整本书都翻了一遍,才在某几个小角落找到问题的答案。由于面试时有几个问题都没能回答好,我心里自然是已凉了半截。最后,也真的没通过这一轮的面试,但收到的不通过原因竟然是近视。这让我郁闷不已,又不是开飞机,一个技术岗还有这种要求,真是够扯淡。不过,这又能怎样呢,事实既是如此,也已无法改变了。

    年底,我又去冰城参加了一次某本专业知名外企的在该市985大学的宣讲会。这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我大二那年参加电子设计比赛时曾用过不少该公司的产品,因此对这家公司我是十分向往,所以才不愿万里来到这里参加招聘。这家公司来宣讲的技术人员竟然都是博士起步,这让我十分惊讶,同时内心也不免有些畏缩。宣讲之后,第一轮笔试,竟然发起了卷子。此套题目之难超出了专业课的期末考试的难度,我也没自信能答对几道。交卷之后我特意问了一下出结果的时间,对方说如果通过,当天晚上六点前一定会有消息。因为这里到J大的车次很少,而且票也难买,再加上一连数月的在各处面试,我身上已经没什么钱了。所以准备等到时间,如果还没收到通知的话,就连夜坐车回去,也能省下个住宿钱。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我还在这座陌生且寒冷的城市的街道上木然地行走着。一直等到六点半,还是没有短信,似乎已经知晓答案。但我还是不死心的联系了一个宣讲会上结识的,坐我旁边的一个985本校老哥,问问他是否有消息。他说他也没收到通知。看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啊。这样想着,我向车站走去。火车咣当咣当的行进起来,两个小时后已驶到另一个省的届地。

    此时突然一阵电话铃声传来,竟是此公司的电话,告知我此轮通过了,要我明早到冰城某酒店集中面试。我实在是无语,但当时身心俱疲,我又不太舍得长途火车票钱,就说由于六点多没等到通知,现在人已经在返程途中了,希望她能否给一个其他的面试机会。对方说,由于笔试人数超出预期,所以才推迟到现在发通知的。而且他们公司在北方这是最后一站,还是希望我可以去当面面试。实在来不了,可以先答一次机考,如果通过,或许可以到总部面下一轮。我当时也不抱太大希望,于是还是决定返回学校,答那机考碰碰运气得了。后来,我发现那些机考题目不过是一些性格测试之类的,想来应该是HR敷衍我的。内心不由得一阵后悔,都奔波了那么久,怎么就一时泄气没能再尝试一把呢。如果当时我选择提前下火车,往回赶路,应该是可以赶上第二天的面试的,说不定就能得偿所愿了。可生活就是如此,机会错过只能说自己没把握住吧,过去就让它过去好了...

    期间我又去其他地方参加了一些大公司的招聘。有大概一半都是投出简历即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有的一看到学校就要我转投其他非技术型岗位再试试;有的宣讲会甚至非本校生不可投递简历;就这样,折腾到了放寒假,仍然没能再收到一份录用通知。那个年,我过的很是不好,不仅弄丢了爱情,而且还错失了工作,诸事不顺,在除夕的声声爆竹响彻四周时,我希冀着,但愿明年会有好运来......

章节目录

荡漾江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风吹羽毛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吹羽毛球并收藏荡漾江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