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伯“咚”得跪在地上,苦苦求道:“先生,求您千万顾息些自己吧,您刚刚经历这样的痛事……身子本就艰难,就是好好将养着,尚且难熬过这一劫。
您要再这般劳心劳力,就真的扛不住了!”
李谊反手拭去嘴角血迹,坚决得起身要下床,只是说到老师,泪还是止不住得流。
“人的手一旦沾了血,就再也回不去了。
老师一生所愿,就是想读书的人有书读,读成书的人能治国。
要是今夜酿成血案,等须弥出来,沾过观明台血的人,她必会挨个索命。
到时候,老师在那边见到这么多年轻读书人的魂魄,该有多心痛。
说着,李谊身心俱疲,一口气没上来,合目紧紧喘了两口气后,才咬着牙勉强再开口道:
“岑伯,备车。”
观明台的火,烧得有两座房子高。
陶若里被一群人举着石头砸头、砸脸,砸得鲜血直流、眼冒金星的时候,无数次忍不住伸手向佩剑。
只要他拔剑出来,这群疯狂的暴民就一个都出不去观明台。
但想到赵缭,这剑,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拔出来。
“隋云期!”
陶若里眼见着求助东宫未果,不趁乱跑掉,居然又返回来一起受劫的隋云期,被一人拳拳打到腹部,一连挨了几十下,已喷血而出时,急得一把推开面前的人群,护到隋云期的面前。
隋云期没有武力,在这种时候更难招架。
陶若里替他挨了数拳,一连往后退了好几步,还没站稳就眼睁睁看到一个年轻的观明台卫被吊上房梁,一群人往他身上泼油,还有人忙着在一片混乱中找火折子在他身上点火。
“小崔!”
两人大骇,想撕开人潮冲过去时,漫天落下的拳头和石块却让他们举步维艰。
“你们谁敢动他!”陶若里在无法容忍,怒而拔剑,厉声喝道。
阴鬼拔剑,震慑力十足。
围着他的明明是人多势众的一方,却一个个下意识心生畏惧地停手。
可偏有人,心里惧怕,嘴上却是丝毫不饶人道:
“如此厉鬼,怎能存于人间!用烈火洗涤他今生的罪恶,还能助他往生!”
“你告诉我,他有什么罪!”陶若里怒喝,剑锋直指说话之人。
“他……”说话人压根不认识被吊的年轻台卫,怎么知道他犯过什么罪。
但让他们嘴上认输,绝无可能,总有说辞道:“他是观明台中人,便是助纣为虐,身上必然也背负着观明台的血债,手上必然沾着荀司徒的血,这岂不是罪该万死!!!”
“他今年十二岁!他没杀过一个人!他是台首尊带回来,在观明台养大的孩子!”隋云期厉喝,双眼通红。
从未杀过人的医士,“唰”得抽出旁边人的佩剑,横在身前,声嘶力竭道:
“你们说要扫清恶鬼,看看你们的行径!看看谁才是恶鬼!!”
然而,隋云期凄厉的呼喊淹没在狂热的叫嚣声中,火也还是落在少年小崔的身上。
火舌吞舔、撕咬他的衣服、皮肤、身体时,小崔没喊一声疼,实在受不住的时候,他仰天喊道:
“四万八千……由,须弥踏九州!四万八千由!须弥踏九州!
云期哥哥,若里哥哥!首尊一定会回来的!”
“你还敢喊!”周围的人听他须弥,愤怒更甚,石块像雨点一样砸在他燃烧的身上。
“你们!!”陶若里的眼眶血红,双手紧紧握着剑,无数次就要挥砍。
可是首尊她……
如果他们血洗学子,她就真的出不来了。
“咚——”尖锐的石块砸在陶若里额头,汩汩鲜血流成一片。
陶若里调转剑,只用剑柄抵挡眼前扑来的胳膊,疼痛与重重包围的混乱之际,头脑一阵发昏,只咬着牙喊:“四万八千由,须弥踏九州。”
很快,学子们意识到陶若里就算拔剑,也没有要伤他们的意思,瞬间抛却最后一分忌惮,用绊马绳绊倒隋陶二人,五花大绑起来。
。。。
观明台中,大火熊熊,人声沸沸,呼号怒骂,一字一句都没有传入大内察事营的高墙厚壁中。
营狱中,白衣散发的赵缭孤身坐在石床铺着的薄草席上,放在膝上的双腕间,长长的锁链垂地,和脚铐落在一处。
监牢外,不论站得远近的哨卫,都拿余光暗暗瞧着这边,总觉得大名鼎鼎的恶鬼头子,怎么可能就这么老老实实待着。
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让她算计反扑,要了性命。
然而不论他们看多久,赵缭都只是扭头仰视着小小的铁窗,一缕被铁板层层稀释的光,像是绸缎般,和煦地落在她的脸上。
纵然听不到、看不到外面的情景,可赵缭心里还是很不安,不知道观明台有没有好端端熬过这一劫。
那些个个与她过命、比亲人更亲的人们,有没有熬过这一劫。
这时,就听身后的铜墙铁壁将一串脚步声,清晰得刻画出由远至近。
直到脚步声化作牢门开锁的声音,赵缭都无心理会,头都没回。
“须弥将军。”身后年轻却硬冷的声音响起。“你谋害荀司徒的动机,又是何人授意,还是没回忆起吗?”
赵缭冷笑一声,才慢慢回过头来,看向抱臂而立的神林,不耐溢于言表:“神判官,除了空口无凭、无力发问外,还是没想到其他有丁点儿用的法子吗?”
神林不恼,在察事营狱压抑的烛火中,他那素来与年轻清秀的面容不般配的少年老成,此时倒正正好合了时宜,与周围的环境一脉相承。
他向前两步,撩袍坐在桌边,笑道:“还有心思饶舌,看来将军对营狱此行倒是安逸的很。”
“很难不安逸。”赵缭耸耸肩,“在判罪施刑前,不能对我用任何刑讯手段的陛下口谕,神判官的耳朵收到了吗?”
“收到,两只耳朵都收到了。”神林说着,笑意更浓,捏了捏耳垂,随口道:“就是将军的安逸,若观明台众人也能感同身受,就好了。”
您要再这般劳心劳力,就真的扛不住了!”
李谊反手拭去嘴角血迹,坚决得起身要下床,只是说到老师,泪还是止不住得流。
“人的手一旦沾了血,就再也回不去了。
老师一生所愿,就是想读书的人有书读,读成书的人能治国。
要是今夜酿成血案,等须弥出来,沾过观明台血的人,她必会挨个索命。
到时候,老师在那边见到这么多年轻读书人的魂魄,该有多心痛。
说着,李谊身心俱疲,一口气没上来,合目紧紧喘了两口气后,才咬着牙勉强再开口道:
“岑伯,备车。”
观明台的火,烧得有两座房子高。
陶若里被一群人举着石头砸头、砸脸,砸得鲜血直流、眼冒金星的时候,无数次忍不住伸手向佩剑。
只要他拔剑出来,这群疯狂的暴民就一个都出不去观明台。
但想到赵缭,这剑,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拔出来。
“隋云期!”
陶若里眼见着求助东宫未果,不趁乱跑掉,居然又返回来一起受劫的隋云期,被一人拳拳打到腹部,一连挨了几十下,已喷血而出时,急得一把推开面前的人群,护到隋云期的面前。
隋云期没有武力,在这种时候更难招架。
陶若里替他挨了数拳,一连往后退了好几步,还没站稳就眼睁睁看到一个年轻的观明台卫被吊上房梁,一群人往他身上泼油,还有人忙着在一片混乱中找火折子在他身上点火。
“小崔!”
两人大骇,想撕开人潮冲过去时,漫天落下的拳头和石块却让他们举步维艰。
“你们谁敢动他!”陶若里在无法容忍,怒而拔剑,厉声喝道。
阴鬼拔剑,震慑力十足。
围着他的明明是人多势众的一方,却一个个下意识心生畏惧地停手。
可偏有人,心里惧怕,嘴上却是丝毫不饶人道:
“如此厉鬼,怎能存于人间!用烈火洗涤他今生的罪恶,还能助他往生!”
“你告诉我,他有什么罪!”陶若里怒喝,剑锋直指说话之人。
“他……”说话人压根不认识被吊的年轻台卫,怎么知道他犯过什么罪。
但让他们嘴上认输,绝无可能,总有说辞道:“他是观明台中人,便是助纣为虐,身上必然也背负着观明台的血债,手上必然沾着荀司徒的血,这岂不是罪该万死!!!”
“他今年十二岁!他没杀过一个人!他是台首尊带回来,在观明台养大的孩子!”隋云期厉喝,双眼通红。
从未杀过人的医士,“唰”得抽出旁边人的佩剑,横在身前,声嘶力竭道:
“你们说要扫清恶鬼,看看你们的行径!看看谁才是恶鬼!!”
然而,隋云期凄厉的呼喊淹没在狂热的叫嚣声中,火也还是落在少年小崔的身上。
火舌吞舔、撕咬他的衣服、皮肤、身体时,小崔没喊一声疼,实在受不住的时候,他仰天喊道:
“四万八千……由,须弥踏九州!四万八千由!须弥踏九州!
云期哥哥,若里哥哥!首尊一定会回来的!”
“你还敢喊!”周围的人听他须弥,愤怒更甚,石块像雨点一样砸在他燃烧的身上。
“你们!!”陶若里的眼眶血红,双手紧紧握着剑,无数次就要挥砍。
可是首尊她……
如果他们血洗学子,她就真的出不来了。
“咚——”尖锐的石块砸在陶若里额头,汩汩鲜血流成一片。
陶若里调转剑,只用剑柄抵挡眼前扑来的胳膊,疼痛与重重包围的混乱之际,头脑一阵发昏,只咬着牙喊:“四万八千由,须弥踏九州。”
很快,学子们意识到陶若里就算拔剑,也没有要伤他们的意思,瞬间抛却最后一分忌惮,用绊马绳绊倒隋陶二人,五花大绑起来。
。。。
观明台中,大火熊熊,人声沸沸,呼号怒骂,一字一句都没有传入大内察事营的高墙厚壁中。
营狱中,白衣散发的赵缭孤身坐在石床铺着的薄草席上,放在膝上的双腕间,长长的锁链垂地,和脚铐落在一处。
监牢外,不论站得远近的哨卫,都拿余光暗暗瞧着这边,总觉得大名鼎鼎的恶鬼头子,怎么可能就这么老老实实待着。
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让她算计反扑,要了性命。
然而不论他们看多久,赵缭都只是扭头仰视着小小的铁窗,一缕被铁板层层稀释的光,像是绸缎般,和煦地落在她的脸上。
纵然听不到、看不到外面的情景,可赵缭心里还是很不安,不知道观明台有没有好端端熬过这一劫。
那些个个与她过命、比亲人更亲的人们,有没有熬过这一劫。
这时,就听身后的铜墙铁壁将一串脚步声,清晰得刻画出由远至近。
直到脚步声化作牢门开锁的声音,赵缭都无心理会,头都没回。
“须弥将军。”身后年轻却硬冷的声音响起。“你谋害荀司徒的动机,又是何人授意,还是没回忆起吗?”
赵缭冷笑一声,才慢慢回过头来,看向抱臂而立的神林,不耐溢于言表:“神判官,除了空口无凭、无力发问外,还是没想到其他有丁点儿用的法子吗?”
神林不恼,在察事营狱压抑的烛火中,他那素来与年轻清秀的面容不般配的少年老成,此时倒正正好合了时宜,与周围的环境一脉相承。
他向前两步,撩袍坐在桌边,笑道:“还有心思饶舌,看来将军对营狱此行倒是安逸的很。”
“很难不安逸。”赵缭耸耸肩,“在判罪施刑前,不能对我用任何刑讯手段的陛下口谕,神判官的耳朵收到了吗?”
“收到,两只耳朵都收到了。”神林说着,笑意更浓,捏了捏耳垂,随口道:“就是将军的安逸,若观明台众人也能感同身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