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上,弹劾声此起彼伏,就连退隐多时的老御史都下场开撕,听得司徒佑一阵头疼。
他不信这件事是司徒铮所为,难道表现得还不够明显吗?这帮老臣怎么就没有一个能够体察圣意呢?他瞥一眼人群,在人声鼎沸中一眼看见了沉思不语的胡思年,心道这老头今天挺安静啊,安静到不同寻常,当即点他出列。
“胡爱卿,你说说看。”
胡思年心中一惊。他一早就收到陆丞相传话,命他弹劾三皇子司徒铮。若是没有捡到那枚绣袋,他理所当然认为,三皇子因妒生恨刺杀大皇子,自当身先士卒弹劾。可是命运偏偏让他捡到了那枚绣袋,他不得不多想、不得不犹豫,万一弹劾错人了呢?一边是刚刚救自己儿子于水火的丞相,一边是可能不同于众人所见的事实真相,他犹豫了。
他透过人群看向陆丰,对方面容冷冽,从始至终没有看他一眼。没有等到回话,所以结盟破裂了吧?他心中自嘲,终究要对不起恩人了,一咬牙,手持笏板上前一步道:“臣有本奏。”
他掏出绣袋双手呈上:“这是臣在宝月馆捡到的。”
内侍接过,一路小碎步呈到御桌上,路过陆丰身边时,他嘴角不自觉地抽动一下。
司徒佑反复翻看几下,不解得看着胡思年,示意他继续说。
胡思年把当日经过叙述一遍,抛出结论道:“所以臣断定,大殿下曾经去过宝月馆。”
“胡御史的意思是,大殿下自己雇人杀自己?”
“难道真的是他害了陆大姑娘,为了逃避罪责才出此下策?”
“非也非也,依我看,大殿下和陆大姑娘情深意笃,这是相约殉情!”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热切讨论起来,直到一人提出,“以身做饵,设局陷害三殿下,一点也不像痴傻之人……”
话说一半,被司徒佑阴冷的眼神止住。他的嫡长子,就算真的痴傻,也不容别人置喙!
陆丰见缝插针,顾左右而言其他道:“胡御史,既然大殿下帮过你,你为何还要弹劾他?”
这话明面是问胡思年为何对司徒钧“恩将仇报”,实际在问,你胡思年会不会对我也“恩将仇报”?
胡思年深吸一口气,大声回道:“御史当秉公办案、不存私情!”
“说得好!”陆丰冷脸沉声夸赞道:“胡御史真是为人耿直、公正无私!”
胡思年想从他脸上看出什么,却什么多余的表情也没看到,心中没由来的突突直跳。
朝堂仿佛菜市场一般,八卦声不绝于耳。但是比起陆盈雪为何而死、司徒钧被谁刺杀,司徒佑更关心另外一件事。
“痴傻之人。你们都觉得……朕的嫡长子痴傻吗?”
司徒佑的声音很低,不似惊雷,却蕴含了无尽的能量。
鼎沸人生被生生掐断,四周肃静下来。说出“痴傻之人”的臣子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两股战战,冷汗直流。
司徒佑走下御座,边走边道:“为了大局安定甘为质子的人,痴傻;身陷敌营宁死不屈,被折辱到只剩一口气的人,痴傻。天下初定不过短短十余载,你们就忘了战争带来的伤害!你们安然享受着他牺牲换来的安定,转头唾一声‘痴傻’,这就是你们教朕的仁义道德嘛?”
司徒佑的声音越来越大,声声句句在大殿回荡,化成一句一句不甘心地质问,到最后仿佛有气吞山河之势。
众大臣惶恐跪地,终于明白,圣上对这位陪伴自己穿过战争腥风血雨的嫡长子,永远有滤镜。谁会跟储君过不去?
“臣以为,大殿下仁善忠勇、无私忘己,是真正有大义之人。”
“臣赞同。”
“臣附议。”
从鄙夷到盛赞,无缝衔接,没人觉得别扭。
司徒佑早就见惯了这副场面,冷眼扫视群臣,突然发现了孟春霖的身影,沉声问道:“孟爱卿,老大怎么样了?”
孟春霖只觉得,舌头都要不打弯了。
三十里外的金仙寺,苏蕙宁没见到司徒钧,却见到了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跑的小尼姑。
苏蕙宁上山,小尼姑下山,迎面撞上,苏蕙宁只当她下山办事,问道:“有劳师傅,请问您见过……”
话还没说完,小尼姑捂起耳朵,尖叫着往回跑:“我什么也不知道!”
茯苓看得莫名其妙:“今天怎么净遇着些怪人?”
开阳一个翻身跃到小尼姑面前,拦住去路问:“你跑什么?”
“好、好汉,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饶了我吧。”小尼姑低声哀求乞怜,趁开阳分心的功夫,狠狠咬住他胳膊,疼得开阳“嗷”了一嗓子,小尼姑趁机跑开,窜入附近树林里。
“别跑!”
茯苓眼疾脚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小尼姑扣到地上。苏蕙宁和开阳紧跟其后,却被一道寒光止住脚步。
利剑架到茯苓脖子上,劫持她的是一位白面书生,握剑的手法并不娴熟,脸色涨得通红,小尼姑神情紧张的躲到他身后。
“都往回退,不然我杀了她!”书生大声喝道:“你们让莲儿办的事情,莲儿硬着头皮办了。你们再纠缠下去,别怪我不客气!”
开阳已经挪动脚步,想要上前救人了,被苏蕙宁暗暗拦下,“你把话说清楚,我们让她办什么了?”
“你少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是你们让莲儿给大姑娘下药的嘛?如今事办完了,知道过河拆桥了、杀人灭口了?我就说,虎毒尚且不食子,你们丞相府如此歹毒,肯定不会放过莲儿!”
所以是陆丞相谋害了陆盈雪,还恶人先告状诬陷大殿下?苏蕙宁觉得信息量有点大。
恍惚的功夫,茯苓一记肘击,书生“哎呦”一声,鼻孔流血、后退三步,利刃应声落地,未伤她分毫。
莲儿跑过去扶起他,瑟瑟发抖地挡在他前边:“不关大川哥的事,你们要杀就杀我吧。”
大川争着挡在莲儿前边,恶狠狠地骂着:“人在做、天在看,你们会下十八层地狱的!”
“别嚎了!”茯苓觉得聒噪,冷哼一声,“我们不是丞相府的人。”
周围瞬间安静,紧接着莲儿和大川抱头痛哭,良久之后,大川才反应过来,跪地磕头,“我们刚刚什么也没说,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晚了,我已经全部听到了。”苏蕙宁俯身蹲到他们面前:“说说怎么回事吧。”
两人直起身,相视一眼,转身想要往后跑,被开阳和茯苓一左一右拦住。大川转回过身,壮着胆子喊:“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打劫伤人,我要去官府告你们!”
“好呀!”苏蕙宁料定他们不敢去官府,一口答应下来:“巧了,咱们顺路,一起吧。”
大川见硬的不行,瞬间姿态软下来,不住地磕头求饶:“好汉,祖宗,放过我们吧……”
莲儿跟着呜呜咽咽地喊:“别、别去官府,真不是我!是、是丞相他要……,他们绑了大川哥威胁我,我也不知道大姑娘会没命啊……”
“说清楚点!”
莲儿被吓得一激灵,最终绷不住,哇哇哭起来,边哭边讲了当日之事。
原来陆盈雪被送到金仙寺后,依旧和司徒钧时常往来,直到近日发现怀了身孕。司徒钧立即去丞相府登门求娶,陆丰明面答应,转头就给陆盈雪送了一副堕胎药。陆盈雪不从,当场打翻药碗,于是陆丰指使侍女莲儿暗中下药。
“老爷说那是堕胎药,我也没想到,大姑娘喝完没一会儿,就、就七窍流血死了……”
苏蕙宁觉得心里仿佛堵了一块石头:她从来无意挡在司徒钧和陆盈雪之间,但他们确实因为她生离死别。“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难过感涌向心头,“陆姑娘知道是你下的药嘛?”
莲儿的目光变得空洞起来,仿佛透过沧桑岁月看到那日场景:“大姑娘疼得在地上打滚,一会儿说‘爹,你好狠毒的心’,一会儿说‘对不起,大殿下,盈雪不能陪你了’,她从头到尾都没怪我一句,反而说,‘你快走吧,我爹不会放过你的’,可是,可是我情愿她怪我怨我骂我打我……”
苏蕙宁想到铜盆里残余的信笺,问道:“大殿下知道这件事了嘛?”
莲儿先摇摇头,又点点头,“大姑娘临终时给大殿下写过一封信,不知道他看了没……”
“上边说了什么?”
“我、我不识字。”
苏蕙宁想,临终诀别,要么让司徒钧永远记着她,要么让司徒钧赶紧忘了她,无论哪一种,足以让司徒钧迫不及待地跑来见她。遂问道:“大姑娘如今在何处?”
“大姑娘对丞相府寒了心,遗言要按寺里的规矩火葬,如今还在寺里的停尸房。”
“带我去!”
大川跳出来拦着:“姑娘,姑奶奶,该说的我们都说了,放过我们吧。”
“放心,我保你们性命无虞。”苏蕙宁掏出东宫的令牌,坚定不移地给出承诺。
从前她以为,只要足够温顺,只要远离朝堂,自己就可以安然无忧地度过一生;她以为,只要心怀善念,不主动害人,就会成为一个好人。但这一刻,她知道错了,不争不抢,只会把选择权交给别人,只会仰人鼻息、甚至连生命都保不住,更遑论保护想要保护的人。这一刻,她想把命运交还到自己手上,她决定不再躲避,而是直面朝堂的血雨腥风。
他不信这件事是司徒铮所为,难道表现得还不够明显吗?这帮老臣怎么就没有一个能够体察圣意呢?他瞥一眼人群,在人声鼎沸中一眼看见了沉思不语的胡思年,心道这老头今天挺安静啊,安静到不同寻常,当即点他出列。
“胡爱卿,你说说看。”
胡思年心中一惊。他一早就收到陆丞相传话,命他弹劾三皇子司徒铮。若是没有捡到那枚绣袋,他理所当然认为,三皇子因妒生恨刺杀大皇子,自当身先士卒弹劾。可是命运偏偏让他捡到了那枚绣袋,他不得不多想、不得不犹豫,万一弹劾错人了呢?一边是刚刚救自己儿子于水火的丞相,一边是可能不同于众人所见的事实真相,他犹豫了。
他透过人群看向陆丰,对方面容冷冽,从始至终没有看他一眼。没有等到回话,所以结盟破裂了吧?他心中自嘲,终究要对不起恩人了,一咬牙,手持笏板上前一步道:“臣有本奏。”
他掏出绣袋双手呈上:“这是臣在宝月馆捡到的。”
内侍接过,一路小碎步呈到御桌上,路过陆丰身边时,他嘴角不自觉地抽动一下。
司徒佑反复翻看几下,不解得看着胡思年,示意他继续说。
胡思年把当日经过叙述一遍,抛出结论道:“所以臣断定,大殿下曾经去过宝月馆。”
“胡御史的意思是,大殿下自己雇人杀自己?”
“难道真的是他害了陆大姑娘,为了逃避罪责才出此下策?”
“非也非也,依我看,大殿下和陆大姑娘情深意笃,这是相约殉情!”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热切讨论起来,直到一人提出,“以身做饵,设局陷害三殿下,一点也不像痴傻之人……”
话说一半,被司徒佑阴冷的眼神止住。他的嫡长子,就算真的痴傻,也不容别人置喙!
陆丰见缝插针,顾左右而言其他道:“胡御史,既然大殿下帮过你,你为何还要弹劾他?”
这话明面是问胡思年为何对司徒钧“恩将仇报”,实际在问,你胡思年会不会对我也“恩将仇报”?
胡思年深吸一口气,大声回道:“御史当秉公办案、不存私情!”
“说得好!”陆丰冷脸沉声夸赞道:“胡御史真是为人耿直、公正无私!”
胡思年想从他脸上看出什么,却什么多余的表情也没看到,心中没由来的突突直跳。
朝堂仿佛菜市场一般,八卦声不绝于耳。但是比起陆盈雪为何而死、司徒钧被谁刺杀,司徒佑更关心另外一件事。
“痴傻之人。你们都觉得……朕的嫡长子痴傻吗?”
司徒佑的声音很低,不似惊雷,却蕴含了无尽的能量。
鼎沸人生被生生掐断,四周肃静下来。说出“痴傻之人”的臣子双腿一软跪倒在地,两股战战,冷汗直流。
司徒佑走下御座,边走边道:“为了大局安定甘为质子的人,痴傻;身陷敌营宁死不屈,被折辱到只剩一口气的人,痴傻。天下初定不过短短十余载,你们就忘了战争带来的伤害!你们安然享受着他牺牲换来的安定,转头唾一声‘痴傻’,这就是你们教朕的仁义道德嘛?”
司徒佑的声音越来越大,声声句句在大殿回荡,化成一句一句不甘心地质问,到最后仿佛有气吞山河之势。
众大臣惶恐跪地,终于明白,圣上对这位陪伴自己穿过战争腥风血雨的嫡长子,永远有滤镜。谁会跟储君过不去?
“臣以为,大殿下仁善忠勇、无私忘己,是真正有大义之人。”
“臣赞同。”
“臣附议。”
从鄙夷到盛赞,无缝衔接,没人觉得别扭。
司徒佑早就见惯了这副场面,冷眼扫视群臣,突然发现了孟春霖的身影,沉声问道:“孟爱卿,老大怎么样了?”
孟春霖只觉得,舌头都要不打弯了。
三十里外的金仙寺,苏蕙宁没见到司徒钧,却见到了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跑的小尼姑。
苏蕙宁上山,小尼姑下山,迎面撞上,苏蕙宁只当她下山办事,问道:“有劳师傅,请问您见过……”
话还没说完,小尼姑捂起耳朵,尖叫着往回跑:“我什么也不知道!”
茯苓看得莫名其妙:“今天怎么净遇着些怪人?”
开阳一个翻身跃到小尼姑面前,拦住去路问:“你跑什么?”
“好、好汉,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饶了我吧。”小尼姑低声哀求乞怜,趁开阳分心的功夫,狠狠咬住他胳膊,疼得开阳“嗷”了一嗓子,小尼姑趁机跑开,窜入附近树林里。
“别跑!”
茯苓眼疾脚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小尼姑扣到地上。苏蕙宁和开阳紧跟其后,却被一道寒光止住脚步。
利剑架到茯苓脖子上,劫持她的是一位白面书生,握剑的手法并不娴熟,脸色涨得通红,小尼姑神情紧张的躲到他身后。
“都往回退,不然我杀了她!”书生大声喝道:“你们让莲儿办的事情,莲儿硬着头皮办了。你们再纠缠下去,别怪我不客气!”
开阳已经挪动脚步,想要上前救人了,被苏蕙宁暗暗拦下,“你把话说清楚,我们让她办什么了?”
“你少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是你们让莲儿给大姑娘下药的嘛?如今事办完了,知道过河拆桥了、杀人灭口了?我就说,虎毒尚且不食子,你们丞相府如此歹毒,肯定不会放过莲儿!”
所以是陆丞相谋害了陆盈雪,还恶人先告状诬陷大殿下?苏蕙宁觉得信息量有点大。
恍惚的功夫,茯苓一记肘击,书生“哎呦”一声,鼻孔流血、后退三步,利刃应声落地,未伤她分毫。
莲儿跑过去扶起他,瑟瑟发抖地挡在他前边:“不关大川哥的事,你们要杀就杀我吧。”
大川争着挡在莲儿前边,恶狠狠地骂着:“人在做、天在看,你们会下十八层地狱的!”
“别嚎了!”茯苓觉得聒噪,冷哼一声,“我们不是丞相府的人。”
周围瞬间安静,紧接着莲儿和大川抱头痛哭,良久之后,大川才反应过来,跪地磕头,“我们刚刚什么也没说,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晚了,我已经全部听到了。”苏蕙宁俯身蹲到他们面前:“说说怎么回事吧。”
两人直起身,相视一眼,转身想要往后跑,被开阳和茯苓一左一右拦住。大川转回过身,壮着胆子喊:“你们是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打劫伤人,我要去官府告你们!”
“好呀!”苏蕙宁料定他们不敢去官府,一口答应下来:“巧了,咱们顺路,一起吧。”
大川见硬的不行,瞬间姿态软下来,不住地磕头求饶:“好汉,祖宗,放过我们吧……”
莲儿跟着呜呜咽咽地喊:“别、别去官府,真不是我!是、是丞相他要……,他们绑了大川哥威胁我,我也不知道大姑娘会没命啊……”
“说清楚点!”
莲儿被吓得一激灵,最终绷不住,哇哇哭起来,边哭边讲了当日之事。
原来陆盈雪被送到金仙寺后,依旧和司徒钧时常往来,直到近日发现怀了身孕。司徒钧立即去丞相府登门求娶,陆丰明面答应,转头就给陆盈雪送了一副堕胎药。陆盈雪不从,当场打翻药碗,于是陆丰指使侍女莲儿暗中下药。
“老爷说那是堕胎药,我也没想到,大姑娘喝完没一会儿,就、就七窍流血死了……”
苏蕙宁觉得心里仿佛堵了一块石头:她从来无意挡在司徒钧和陆盈雪之间,但他们确实因为她生离死别。“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难过感涌向心头,“陆姑娘知道是你下的药嘛?”
莲儿的目光变得空洞起来,仿佛透过沧桑岁月看到那日场景:“大姑娘疼得在地上打滚,一会儿说‘爹,你好狠毒的心’,一会儿说‘对不起,大殿下,盈雪不能陪你了’,她从头到尾都没怪我一句,反而说,‘你快走吧,我爹不会放过你的’,可是,可是我情愿她怪我怨我骂我打我……”
苏蕙宁想到铜盆里残余的信笺,问道:“大殿下知道这件事了嘛?”
莲儿先摇摇头,又点点头,“大姑娘临终时给大殿下写过一封信,不知道他看了没……”
“上边说了什么?”
“我、我不识字。”
苏蕙宁想,临终诀别,要么让司徒钧永远记着她,要么让司徒钧赶紧忘了她,无论哪一种,足以让司徒钧迫不及待地跑来见她。遂问道:“大姑娘如今在何处?”
“大姑娘对丞相府寒了心,遗言要按寺里的规矩火葬,如今还在寺里的停尸房。”
“带我去!”
大川跳出来拦着:“姑娘,姑奶奶,该说的我们都说了,放过我们吧。”
“放心,我保你们性命无虞。”苏蕙宁掏出东宫的令牌,坚定不移地给出承诺。
从前她以为,只要足够温顺,只要远离朝堂,自己就可以安然无忧地度过一生;她以为,只要心怀善念,不主动害人,就会成为一个好人。但这一刻,她知道错了,不争不抢,只会把选择权交给别人,只会仰人鼻息、甚至连生命都保不住,更遑论保护想要保护的人。这一刻,她想把命运交还到自己手上,她决定不再躲避,而是直面朝堂的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