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华宫外,司徒佑见到了朝思暮想的陆锦儿。
她红衣飘飘,她英姿飒飒,她柔而不媚,她眼波传情,仿佛画中人脱离纸面束缚,一步一步向他走进,把他带回戎马岁月。
“锦儿。”他轻声呼唤。
“佑郎。”对面轻声回复。
这是陆锦儿对他的专用称呼。
他激动地跑上前,抱住眼前的姑娘,“锦儿,你终于回来看朕了!你知道么,朕这些年时时刻刻都在想你,朕做梦都想再看你一眼。”
他将姑娘打横抱起,一步步走进瑾华宫,红绡帐暖,春宵苦短。
罗帐里,陆华芊看着熟睡的圣上,一夜忐忑到天明。白天,她触柱昏迷,迷迷糊糊中听到圣上低语“锦儿”,她想起了姑母最爱的红裳,想起了姑母唤圣上“佑郎”,她想既然上天不让她死,那就咬牙活下去。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荣宠还是鸩杀,但她想赌一把,反正已经死过一回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她赌赢了,第二日,圣喻传遍宫闱,她获封瑾妃。
皇宫里很久没有新的妃嫔了,上一次册封还是十年前。十年来,圣上几乎每日都到长春宫坐坐,陪着陈贵妃说说话、聊聊天,哪怕她不舒服的那几日。陈贵妃一度觉得自己不是皇后胜似皇后,因为她有皇后都未曾享受过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是如今,她有了危机感。
容朝在皇后之下设置四妃九嫔,其中四妃以贵妃为首,余者淑、德、贤,而圣上给陆华芊的封号是“瑾”。
瑾,美玉,是如获至宝,是可以超脱当下条框限制的存在。瑾,也让人情不自禁想起皇后的闺名,锦儿。
陈贵妃走近久不踏足的小厨房,亲手煲了圣上最爱的鸽子汤,送到太极宫,被告知圣上去了瑾华宫;咬咬牙送到瑾华宫,被告知圣上在办正事,没空。接连两次吃了闭门羹,连带给司徒铮请婚的事也耽搁下来。
朝中众臣也慌张起来。陆丰之后,相位空悬,几位世家子弟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圣上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结果圣上不早朝了。
接连七日称病不朝,这还是那个五更起卯时朝的勤勉帝王吗?
弹劾的奏折流水般摆上御桌,司徒佑扫一眼就统统扔出门外。
“他们一定说臣妾是祸国殃民的妖妃。”陆华芊支起上半身,香肩微露,侧着身子看向司徒佑,一双狐狸眼顾盼流离。
司徒佑抚上她的后背,将她揽回胸前,捏着她鼻子道:“他们说的事情多了,不差这一件。”
又三日,群臣再也坐不住了,在太极殿跪请圣上早朝。司徒佑听闻淡淡地回了句,“真是国不可一日无相,他们愿意跪就跪着吧。”
有机灵的立刻咂摸出味儿来,组织着处理政事,不太重要的就不必禀报圣上了。但是遇到重要的事情又犯了难,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大家都是平级,该听谁的呢?目光纷纷投向司徒铮。
瑾华宫里,陆华芊随手捏起一本奏折,“这本好像和其他的不一样。”
司徒佑抄起一看,确实不一样。其他奏折要么弹劾陆华芊乃奸臣之后,不宜为妃;要么请他以国事为重。这本就不一样了,请他早立太子,以固国本,落款威远侯。
“他倒是消息灵通!”
威远侯驻守凉州,距离京都近两千里,却在两位嫡子出事以后立即把请立太子的折子递到御前,未免太巧合了点。
折子被扔出去七尺有余,撞到门上,又弹回地面,转了个圈儿,轻轻落地。内侍诚惶诚恐地捡起,双手托住,膝行到御桌,蹑手蹑脚放回,唯恐打扰帝王怒气。
司徒佑烦躁地翻开另一本奏折,这本倒是委婉,请奏太子妃已及笄,宜婚嫁。
太子妃嫁人,当然要嫁给太子。
瑾华宫外,陈贵妃长跪不起,称已经准备好了太子妃及笄礼一应事项,请圣上示下。
“他、他们,就这么急不可耐吗?”他站到铜镜前,沉声问陆华芊,“瑾儿,你觉得朕老了吗?”
自从陆华芊封妃,他更喜欢用封号称呼陆华芊。
陆华芊娇笑着回应,“圣上不老,圣上万岁之躯,还要同臣妾生十个八个小皇子小公主呢。”
司徒佑顿时展颜:“好,好!”
圣旨传下来,苏蕙宁的及笄礼按公主规格办理,不指婚、不封妃,仍旧暂住东宫;册封司徒铮为秦王,司徒钊为梁王。
朝野震动,那些机灵的开始揣测上意。有的说,“王爵封号以秦、晋、齐、楚为贵,鲁、赵、魏、梁、燕等次之,封三殿下为秦王,圣意不言而喻”;当即有人反驳,“若是圣上属意三殿下,为何不直接封太子?”
一片争论声中,苏蕙宁反而长舒一口气,朝中无太子,她不必急着嫁人了。而且,圣上为了补偿她“颜面扫地”,给了很多金银珠宝作贺礼。
菡萏帮忙收拾及笄礼要穿的衣服和戴的首饰,感慨道:“没想到三姑娘有这样的造化,大姑娘泉下有知,也该安心了。”
“什么三姑娘?那是瑾妃娘娘,以后可不敢乱叫。”茯苓温声教导着,也感慨道:“圣上比他大那么多,谁知是福是祸呢。”
“总好过在四殿下那儿天天一身伤吧,陈姑娘也不敢再欺负她了。”
说话间,菡萏收拾完毕。采服三套,其中礼服以黄金绣线缝制而成,上面缀着南珠;钗笄三支,黄金打制,末端嵌入珍珠翡翠。是陈贵妃送来的。
一整套黄金头面,嵌着红蓝宝石、绿松石、猫眼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司徒铮送来的。
十二匹彩缎,汇集当下流行的花色,波纹流转,晶莹光泽。是宁王世子司徒镜送来的。
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的麒麟兽,温润细腻,触之生暖。是司徒钊送来的。
还有各大世家送来的贺礼,大多是金银首饰、金玉摆件之类,苏蕙宁一一看过去,最后目光落在了半枚玉佩上。
谁家送礼送半枚玉佩啊?
“是大将军府上送来的。”茯苓注意到苏蕙宁的目光,连忙解释。
骠骑大将军沈元杰,与威远候陈延昌并称容朝双雄,两人一个镇守东北幽州,一个镇守西北凉州,人称东北虎、西北狼。他的儿子同样行伍出身,受封游骑将军,就是陈窈窈口中的“一楠哥哥”。
苏蕙宁捡起玉佩仔细打量,断裂处圆润剔透,显然经历了长时间的摩挲。
“沈小将军没说什么?”
沈元杰和夫人驻守幽州,送礼的自然是他儿子沈一楠。
茯苓摇摇头,“只是差人送来,并没有说什么。”
看来得抽空见见沈一楠了。
及笄礼由陈贵妃主持,正宾选了宋氏,她父母长寿、兄弟姐妹俱全、刚刚凑了“好”字,也算合适。赞者是陈窈窈,骄纵蛮横、多有冲突,实在不是良选。
宋氏高声吟颂祝辞,帮忙梳头初加;陈窈窈象征性地正笄。
头皮微疼,苏蕙宁抬眼看向陈窈窈,分明看到她手中拽着几根秀发。
幼稚!
苏蕙宁不想搅乱自己的及笄礼,暂时压下怒气,按礼拜谢父母养育之恩,回房间换素衣儒裙。
二加去笄换钗。
拔笄的一刹那,头皮生疼,一缕秀发滑落到地上。
“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陈窈窈眼中含笑,飘飘然而去。
宋氏紧接着走过来帮忙簪上发钗,不待拜完,一迭声催着去换曲裾深衣。
三加赞者去发钗、主宾加钗冠。
去发钗的一刻,头皮开始发紧,苏蕙宁沉声警告:“陈窈窈!”
“别急,马上就好了!”
钗尾勾住发梢,头皮变得放松,梳好的头发全部散落。
“哎呀,这可怎么是好?”陈窈窈唯恐天下不知,大声喊道:“苏姑娘头发散了,不会被送去当姑子吧?”
在容朝,及笄礼上头发散落,被视为天降预兆、不宜嫁人,要送去寺院做尼姑。
“窈窈,不得无礼!”陈贵妃嘴上呵斥,却没有真的阻止,任凭陈窈窈继续说道,“看来你没法嫁给铮哥哥了。也好,反正你也配不上铮哥哥。”
宋氏故意把头发梳得松散,陈窈窈一而再再而三挑衅,直至最后拔下发钗、弄散头发,彻底搅乱及笄礼。
这场阴谋并不高明,只是没人想到她们会如此堂而皇之、有恃无恐。
苏蕙宁不紧不慢将头发拢起,挽一个紧固的发髻,捡起发钗插在髻上,站起身来凝视陈贵妃,“贵妃娘娘,及笄礼由您主持,出了岔子,您难辞其咎。”
陈贵妃盈盈笑道:“诸事繁忙,总有顾此失彼的时候。本宫自当向圣上请罪!”
“主持礼仪却任人扰乱,恐怕不仅仅是顾此失彼吧,与监守自盗何异?”苏蕙宁朗声道:“贵妃娘娘,这官司打到圣上面前,您也不占理。”
“苏姑娘这话错了,怎么叫任人扰乱,谁能证明?”她一双丹凤眼环顾室内,胸有成竹地看向苏蕙宁。
房间中除了茯苓和菡萏,余者都是她的人。
“贵妃娘娘您说什么呢,什么任人扰乱?”苏蕙宁莞尔轻笑,盈盈跪拜,“该换钗冠了,咱们继续吧。”
房间里没有第三方,无法证明任人扰乱,亦无法证明头发散开过。
陈窈窈没反应过来,伸手要拔苏蕙宁头上的发钗,“你头发都散了,还继续什么?”
苏蕙宁当即扣住陈窈窈的手腕,“茯苓,你来。”
去发钗、加钗冠,一气呵成。
她用力将陈窈窈摔到地上,冷眼看向陈贵妃,“及笄礼成,感谢贵妃娘娘费心。”
“苏蕙宁,你敢打我!”
陈窈窈麻利地站起身扑过来,被勾起的脚尖绊倒,摔了个狗啃泥,疼得龇牙咧嘴,宋氏连忙过来扶住她。
苏蕙宁不看她们,对着陈贵妃福礼道,“辛苦贵妃娘娘主持,一切妥当,蕙宁自当向圣上禀明。”
言外之意是,我不告状,你也别陷害。
陈窈窈犹自愤愤不平:“天天‘圣上’不离口,莫非你也想爬上龙床?”
“窈窈!”这话有暗指圣上色令智昏之意,饶是陈贵妃娇惯她,也忍不住皱起眉头呵斥。陈贵妃换上一副慈眉善目,起身走过来,褪下手中的镯子递给苏蕙宁,热切道:“恭喜苏姑娘及笄!”
她红衣飘飘,她英姿飒飒,她柔而不媚,她眼波传情,仿佛画中人脱离纸面束缚,一步一步向他走进,把他带回戎马岁月。
“锦儿。”他轻声呼唤。
“佑郎。”对面轻声回复。
这是陆锦儿对他的专用称呼。
他激动地跑上前,抱住眼前的姑娘,“锦儿,你终于回来看朕了!你知道么,朕这些年时时刻刻都在想你,朕做梦都想再看你一眼。”
他将姑娘打横抱起,一步步走进瑾华宫,红绡帐暖,春宵苦短。
罗帐里,陆华芊看着熟睡的圣上,一夜忐忑到天明。白天,她触柱昏迷,迷迷糊糊中听到圣上低语“锦儿”,她想起了姑母最爱的红裳,想起了姑母唤圣上“佑郎”,她想既然上天不让她死,那就咬牙活下去。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荣宠还是鸩杀,但她想赌一把,反正已经死过一回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她赌赢了,第二日,圣喻传遍宫闱,她获封瑾妃。
皇宫里很久没有新的妃嫔了,上一次册封还是十年前。十年来,圣上几乎每日都到长春宫坐坐,陪着陈贵妃说说话、聊聊天,哪怕她不舒服的那几日。陈贵妃一度觉得自己不是皇后胜似皇后,因为她有皇后都未曾享受过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是如今,她有了危机感。
容朝在皇后之下设置四妃九嫔,其中四妃以贵妃为首,余者淑、德、贤,而圣上给陆华芊的封号是“瑾”。
瑾,美玉,是如获至宝,是可以超脱当下条框限制的存在。瑾,也让人情不自禁想起皇后的闺名,锦儿。
陈贵妃走近久不踏足的小厨房,亲手煲了圣上最爱的鸽子汤,送到太极宫,被告知圣上去了瑾华宫;咬咬牙送到瑾华宫,被告知圣上在办正事,没空。接连两次吃了闭门羹,连带给司徒铮请婚的事也耽搁下来。
朝中众臣也慌张起来。陆丰之后,相位空悬,几位世家子弟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圣上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结果圣上不早朝了。
接连七日称病不朝,这还是那个五更起卯时朝的勤勉帝王吗?
弹劾的奏折流水般摆上御桌,司徒佑扫一眼就统统扔出门外。
“他们一定说臣妾是祸国殃民的妖妃。”陆华芊支起上半身,香肩微露,侧着身子看向司徒佑,一双狐狸眼顾盼流离。
司徒佑抚上她的后背,将她揽回胸前,捏着她鼻子道:“他们说的事情多了,不差这一件。”
又三日,群臣再也坐不住了,在太极殿跪请圣上早朝。司徒佑听闻淡淡地回了句,“真是国不可一日无相,他们愿意跪就跪着吧。”
有机灵的立刻咂摸出味儿来,组织着处理政事,不太重要的就不必禀报圣上了。但是遇到重要的事情又犯了难,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大家都是平级,该听谁的呢?目光纷纷投向司徒铮。
瑾华宫里,陆华芊随手捏起一本奏折,“这本好像和其他的不一样。”
司徒佑抄起一看,确实不一样。其他奏折要么弹劾陆华芊乃奸臣之后,不宜为妃;要么请他以国事为重。这本就不一样了,请他早立太子,以固国本,落款威远侯。
“他倒是消息灵通!”
威远侯驻守凉州,距离京都近两千里,却在两位嫡子出事以后立即把请立太子的折子递到御前,未免太巧合了点。
折子被扔出去七尺有余,撞到门上,又弹回地面,转了个圈儿,轻轻落地。内侍诚惶诚恐地捡起,双手托住,膝行到御桌,蹑手蹑脚放回,唯恐打扰帝王怒气。
司徒佑烦躁地翻开另一本奏折,这本倒是委婉,请奏太子妃已及笄,宜婚嫁。
太子妃嫁人,当然要嫁给太子。
瑾华宫外,陈贵妃长跪不起,称已经准备好了太子妃及笄礼一应事项,请圣上示下。
“他、他们,就这么急不可耐吗?”他站到铜镜前,沉声问陆华芊,“瑾儿,你觉得朕老了吗?”
自从陆华芊封妃,他更喜欢用封号称呼陆华芊。
陆华芊娇笑着回应,“圣上不老,圣上万岁之躯,还要同臣妾生十个八个小皇子小公主呢。”
司徒佑顿时展颜:“好,好!”
圣旨传下来,苏蕙宁的及笄礼按公主规格办理,不指婚、不封妃,仍旧暂住东宫;册封司徒铮为秦王,司徒钊为梁王。
朝野震动,那些机灵的开始揣测上意。有的说,“王爵封号以秦、晋、齐、楚为贵,鲁、赵、魏、梁、燕等次之,封三殿下为秦王,圣意不言而喻”;当即有人反驳,“若是圣上属意三殿下,为何不直接封太子?”
一片争论声中,苏蕙宁反而长舒一口气,朝中无太子,她不必急着嫁人了。而且,圣上为了补偿她“颜面扫地”,给了很多金银珠宝作贺礼。
菡萏帮忙收拾及笄礼要穿的衣服和戴的首饰,感慨道:“没想到三姑娘有这样的造化,大姑娘泉下有知,也该安心了。”
“什么三姑娘?那是瑾妃娘娘,以后可不敢乱叫。”茯苓温声教导着,也感慨道:“圣上比他大那么多,谁知是福是祸呢。”
“总好过在四殿下那儿天天一身伤吧,陈姑娘也不敢再欺负她了。”
说话间,菡萏收拾完毕。采服三套,其中礼服以黄金绣线缝制而成,上面缀着南珠;钗笄三支,黄金打制,末端嵌入珍珠翡翠。是陈贵妃送来的。
一整套黄金头面,嵌着红蓝宝石、绿松石、猫眼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司徒铮送来的。
十二匹彩缎,汇集当下流行的花色,波纹流转,晶莹光泽。是宁王世子司徒镜送来的。
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的麒麟兽,温润细腻,触之生暖。是司徒钊送来的。
还有各大世家送来的贺礼,大多是金银首饰、金玉摆件之类,苏蕙宁一一看过去,最后目光落在了半枚玉佩上。
谁家送礼送半枚玉佩啊?
“是大将军府上送来的。”茯苓注意到苏蕙宁的目光,连忙解释。
骠骑大将军沈元杰,与威远候陈延昌并称容朝双雄,两人一个镇守东北幽州,一个镇守西北凉州,人称东北虎、西北狼。他的儿子同样行伍出身,受封游骑将军,就是陈窈窈口中的“一楠哥哥”。
苏蕙宁捡起玉佩仔细打量,断裂处圆润剔透,显然经历了长时间的摩挲。
“沈小将军没说什么?”
沈元杰和夫人驻守幽州,送礼的自然是他儿子沈一楠。
茯苓摇摇头,“只是差人送来,并没有说什么。”
看来得抽空见见沈一楠了。
及笄礼由陈贵妃主持,正宾选了宋氏,她父母长寿、兄弟姐妹俱全、刚刚凑了“好”字,也算合适。赞者是陈窈窈,骄纵蛮横、多有冲突,实在不是良选。
宋氏高声吟颂祝辞,帮忙梳头初加;陈窈窈象征性地正笄。
头皮微疼,苏蕙宁抬眼看向陈窈窈,分明看到她手中拽着几根秀发。
幼稚!
苏蕙宁不想搅乱自己的及笄礼,暂时压下怒气,按礼拜谢父母养育之恩,回房间换素衣儒裙。
二加去笄换钗。
拔笄的一刹那,头皮生疼,一缕秀发滑落到地上。
“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陈窈窈眼中含笑,飘飘然而去。
宋氏紧接着走过来帮忙簪上发钗,不待拜完,一迭声催着去换曲裾深衣。
三加赞者去发钗、主宾加钗冠。
去发钗的一刻,头皮开始发紧,苏蕙宁沉声警告:“陈窈窈!”
“别急,马上就好了!”
钗尾勾住发梢,头皮变得放松,梳好的头发全部散落。
“哎呀,这可怎么是好?”陈窈窈唯恐天下不知,大声喊道:“苏姑娘头发散了,不会被送去当姑子吧?”
在容朝,及笄礼上头发散落,被视为天降预兆、不宜嫁人,要送去寺院做尼姑。
“窈窈,不得无礼!”陈贵妃嘴上呵斥,却没有真的阻止,任凭陈窈窈继续说道,“看来你没法嫁给铮哥哥了。也好,反正你也配不上铮哥哥。”
宋氏故意把头发梳得松散,陈窈窈一而再再而三挑衅,直至最后拔下发钗、弄散头发,彻底搅乱及笄礼。
这场阴谋并不高明,只是没人想到她们会如此堂而皇之、有恃无恐。
苏蕙宁不紧不慢将头发拢起,挽一个紧固的发髻,捡起发钗插在髻上,站起身来凝视陈贵妃,“贵妃娘娘,及笄礼由您主持,出了岔子,您难辞其咎。”
陈贵妃盈盈笑道:“诸事繁忙,总有顾此失彼的时候。本宫自当向圣上请罪!”
“主持礼仪却任人扰乱,恐怕不仅仅是顾此失彼吧,与监守自盗何异?”苏蕙宁朗声道:“贵妃娘娘,这官司打到圣上面前,您也不占理。”
“苏姑娘这话错了,怎么叫任人扰乱,谁能证明?”她一双丹凤眼环顾室内,胸有成竹地看向苏蕙宁。
房间中除了茯苓和菡萏,余者都是她的人。
“贵妃娘娘您说什么呢,什么任人扰乱?”苏蕙宁莞尔轻笑,盈盈跪拜,“该换钗冠了,咱们继续吧。”
房间里没有第三方,无法证明任人扰乱,亦无法证明头发散开过。
陈窈窈没反应过来,伸手要拔苏蕙宁头上的发钗,“你头发都散了,还继续什么?”
苏蕙宁当即扣住陈窈窈的手腕,“茯苓,你来。”
去发钗、加钗冠,一气呵成。
她用力将陈窈窈摔到地上,冷眼看向陈贵妃,“及笄礼成,感谢贵妃娘娘费心。”
“苏蕙宁,你敢打我!”
陈窈窈麻利地站起身扑过来,被勾起的脚尖绊倒,摔了个狗啃泥,疼得龇牙咧嘴,宋氏连忙过来扶住她。
苏蕙宁不看她们,对着陈贵妃福礼道,“辛苦贵妃娘娘主持,一切妥当,蕙宁自当向圣上禀明。”
言外之意是,我不告状,你也别陷害。
陈窈窈犹自愤愤不平:“天天‘圣上’不离口,莫非你也想爬上龙床?”
“窈窈!”这话有暗指圣上色令智昏之意,饶是陈贵妃娇惯她,也忍不住皱起眉头呵斥。陈贵妃换上一副慈眉善目,起身走过来,褪下手中的镯子递给苏蕙宁,热切道:“恭喜苏姑娘及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