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秦王府的令牌,几人轻松出城,早有车马在城门不远处等待,为首的竟是答扇。
他快步迎上来,右手抚肩、单膝跪地道,“拜见真主。”
司徒镜点点头,吩咐道:“护送她们回山里。”
陆华芊问道:“你呢?”
“明日朝堂之上,必有一场恶战,我得留下。”
陆华芊劝阻:“螳臂当车,没有用的,世子还是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
司徒镜坚定道:“牺牲永远有价值,或早或晚而已,何况不一定牺牲呢?”
“说得好,”苏蕙宁点点头,学着答扇的样子行礼,“烦请护送瑾妃娘娘。”
陆华芊疑惑道:“你也不走了吗?”
苏蕙宁摸向腰间的玉麒麟,“司徒钊答应过我,永远不会抛下我,我要在这儿等他回来。我要告诉他,京都已非昨日,要早做准备,我要告诉他,无论前方如何艰难险阻,我会一直陪着他,不离不弃,不死不休。”
“你别意气用事,若被发现了,想走也走不了了。”陆华芊摸向小腹,像是在劝苏蕙宁,抑或在劝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放心,我会保护姑娘的!”茯苓斩钉截铁地说。没说出来的话是,她想在这儿等开阳回来。
司徒镜知她心意已决,不加劝阻,反而安慰陆华芊道:“娘娘放心,附近的白云观也是旧相识,正巧最近要做法事,为边关将士祈福,有很多外地道友慕名而来,苏姑娘和茯苓姑娘只需扮成前来祈福的道友,便可蒙混一二。”
答扇带着陆华芊连夜启程,飞奔瑶姬山;苏蕙宁和茯苓假扮成道姑模样,夜行至道观;司徒镜则是换了个门入城,直奔太极殿。
司徒铮端坐龙椅上,当众宣布圣上龙体欠佳,命他以太子身份监国。
住在平康、兴道、崇义等坊的达官贵人已然听到皇宫中彻夜不息的脚步声,心中了然,相互交换眼神;住得远的小官微吏不明所以,左顾右盼期望讨个明示。
司徒镜率先发难:“不知圣上可有诏书?”
司徒铮没想到是他最先发难,转念一想,他与司徒钊乃同母异父兄弟,可以理解,讥诮道:“自然有,但你不配看!来人,把宁王世子拿下!”
司徒镜大声呵斥:“谁敢?”
他本是身形纤弱的谦谦公子,盛怒之下竟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杀气,隐隐有昔日战神风采。
已经持刀上殿的侍卫纷纷被怒吼惊住,愣在原地。
司徒镜冷笑道:“不知秦王要给我扣什么罪名?谋逆?造反?”
“你与梁王里应外合,勾结吐蕃,犯我边境,此等大罪,还不够吗?”司徒铮冷声指挥侍卫,“还愣着做什么?”
“可有证据?”士兵犹豫之际,司徒镜又道:“威远侯勾结吐蕃,陈贵妃软禁圣上,我看谋逆之人是你吧?”
一言激起朝堂千层浪,司徒铮示意安静,自信地甩出诏书,“李爱卿,你来读!”
李云山想起圣上近日的种种反常行为,比如对于科考放榜这样的大事都不再关心;想到近日与宁王世子一起忙于科考事宜,竟然丝毫没觉察到他的谋逆之心。
他越想越觉得今日之事过于诡异,硬着头皮接过诏书,沉声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为武……秦王文韬武略、天意所属,兹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朕痼疾难愈,思朝之政事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太极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
是圣上的行文习惯,是圣上的字迹,李云山心中稍定,以为自己刚刚多心了,直到看到最后的印章,左实右虚,心中咯噔一下。圣上并非左撇子,往日印章皆是左虚右实,圣上曾开玩笑,“若有一日,朕的印章左实右虚,必然是被人胁迫。”
李云山觉得背后冷汗岑岑,缓缓抬起头,试探道:“秦王殿下?”
司徒铮微微眯着眼睛:“嗯?李爱卿喊孤什么?”
李云山硬着头皮再次试探:“秦王殿下,这诏书……”
司徒铮打断道:“怎么,爱卿觉得诏书不是圣上亲笔?”
“是圣上亲笔——”
“既然是圣上亲笔,众爱卿谁还有疑问?”司徒铮再次打断道。
大小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是谁抢先跪地表示拥护,立时殿上呼啦啦跪了一片,仍旧站立的,无非司徒镜、李云山、胡思年等人。
司徒铮眼神示意,几人立时被拿下,李云山隐约听到司徒铮之位,“李爱卿,孤待你不薄,你便是如此回报孤的吗?”
太子即位,再次大赦天下。司徒镜等人被扔进京兆狱时,恰逢楚蝶获赦出狱。
得知梁王谋逆、朝中易主的消息,楚蝶最先想到司徒钊,跌跌撞撞跑向城外。那日城里城外皆是暗卫密布,一众人等着司徒钊杀进城中,来个瓮中捉鳖。
“别回去!他们张着血盆大口,等你自投罗网呢。”楚蝶追着梁王的旌旗嘶吼,很快被带到司徒钊面前。
“楚姑娘?这次又是奉谁的命令而来?”开阳讥诮道。
楚蝶顾不得和他争辩,迅速把来龙去脉解释一番,央求道:“殿下切不可入城啊。”
“你以为我如何从西域班师回朝的?自然是戳破了威远侯的阴谋,化解了边境危机。我若贪生怕死,大可以固守边疆不回来,但我还是选择回来。我不想此生背负莫须有的谋逆骂名,更不想朝中被奸佞小人把持,所以我必须得回去!”司徒钊微笑着看向她:“楚蝶,世间不仅有儿女情长,更有家国大义。何况,我答应过蕙宁,永远不会抛下她。”
楚蝶并不知道苏蕙宁已然出城,司徒钊自然更不知道,他们都以为苏蕙宁困在皇宫中生死未卜。楚蝶忽然生出一种悲哀,就算生死关头,他想到的,依旧是苏蕙宁,明知自取其辱,还是忍不住问:“殿下,你对奴家,可曾有过一点点偏爱?”
司徒钊迎上她期待的明眸,坚定地摇摇头,“当日救下你,是因为我觉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我都会做同样的事。如果说我曾经给过你不同寻常的错觉,是我的错,我跟你道歉。”
楚蝶的眸子黯淡下去,“殿下,你不必跟奴家道歉,是奴家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奴家如今知道了,奴家别无所求,只求殿下余生安好。”
司徒钊再次下令扬起旌旗,从北门攻入城中,那是离北安殿最近的地方。与此同时,沈一楠、陆耀之分别从东、西二门破城。几人皆是毫不费力进入城内。
望楼上黑旗挥动,接着城门关闭,街巷里空空荡荡,显然百姓们已然得到消息闭门不出。援军不断涌向东、西、北三处,南门空虚之时,许达川带着东北军赶回来了,同时赶来的,还有苏蕙宁和道士们。
巷战一触即发,短兵相接处,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偶尔有不怕死的行人经过,也被勒令赶紧回家,敌我双方默契地选择了不侵扰百姓。
电光火石之间,战争已经完成了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或者说,这根本不算一场战争。在京都娇养着长大的贵族士兵,对上天天在西北、东北战场上舔刀尖的虎狼之军,简直是鸡蛋碰上了石头,司徒钊等人几乎毫不费力地接管了京都。
陈北亭保持了武将宁死不降的气概,斩杀无数士兵后,力竭被俘,陈窈窈跳出来求情,他却笑着挣脱束缚,拼命砍伤沈一楠。万箭穿心之际,他高声冷笑道:“沈一楠,你别觉得你赢了!狡兔死、走狗烹,今日之陈家就是明日之沈家!”
陈贵妃被囚禁在长信宫,司徒铮被囚禁在秦王府。两人争相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哀求用自己一命换对方自由,然而所有哀求都如石沉大海。陈贵妃终究在日复一日的哀求消磨掉所有傲气,一夜白头。
司徒佑满眼复杂地看向司徒钊,他从未想过,这个儿子留到最后,就像他从未想到,淑妃会刺杀他。他再一次端起笔墨,颤颤巍巍写下诏书,不同的是,“秦王”二字改成了“梁王”。
“你若想给你母妃报仇,随时可以。”
司徒钊摇摇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必要背上弑君杀父的罪名。”
东宫里花烛摇曳,苏蕙宁身披大红嫁衣,头上戴着珠冠,端坐床前。
司徒钊轻轻抱住她,贪婪地吮嗅着她身上的香气,“蕙宁,谢谢你。”
“谢我做什么?”
“谢谢你给我走到今天的勇气。你像我混沌生命里的一束光,让我第一次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支撑我走过难熬的日子,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如此说来,也谢谢你,让我有直面过去、审视内心的勇气。”苏蕙宁缓缓抚摸着他的头发,“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前尘往事,既往不咎,此后余生,皆是安好。欢迎回家!”
司徒钊不解:“为何是回家?”
苏蕙宁笑道:“我在这里住了十五年,你来我家,怎么不算回家呢?”
“你说的对,是回家,”司徒钊宠溺道,“不知道娘子何时给咱家添个宝宝?”
苏蕙宁只觉得压得慌,四肢扑腾着问,“你做什么?”
半年后,司徒佑驾崩,太子司徒钊登基,任用了一众寒门子弟,在他的治理下,大容越发国力强盛、海晏清河。宁王司徒镜身披鹤氅,笑吟吟地对着一群孩子讲书,“容华夷五族者,方得万邦朝贺,这也是我大容国号的由来。”
他快步迎上来,右手抚肩、单膝跪地道,“拜见真主。”
司徒镜点点头,吩咐道:“护送她们回山里。”
陆华芊问道:“你呢?”
“明日朝堂之上,必有一场恶战,我得留下。”
陆华芊劝阻:“螳臂当车,没有用的,世子还是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了。”
司徒镜坚定道:“牺牲永远有价值,或早或晚而已,何况不一定牺牲呢?”
“说得好,”苏蕙宁点点头,学着答扇的样子行礼,“烦请护送瑾妃娘娘。”
陆华芊疑惑道:“你也不走了吗?”
苏蕙宁摸向腰间的玉麒麟,“司徒钊答应过我,永远不会抛下我,我要在这儿等他回来。我要告诉他,京都已非昨日,要早做准备,我要告诉他,无论前方如何艰难险阻,我会一直陪着他,不离不弃,不死不休。”
“你别意气用事,若被发现了,想走也走不了了。”陆华芊摸向小腹,像是在劝苏蕙宁,抑或在劝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放心,我会保护姑娘的!”茯苓斩钉截铁地说。没说出来的话是,她想在这儿等开阳回来。
司徒镜知她心意已决,不加劝阻,反而安慰陆华芊道:“娘娘放心,附近的白云观也是旧相识,正巧最近要做法事,为边关将士祈福,有很多外地道友慕名而来,苏姑娘和茯苓姑娘只需扮成前来祈福的道友,便可蒙混一二。”
答扇带着陆华芊连夜启程,飞奔瑶姬山;苏蕙宁和茯苓假扮成道姑模样,夜行至道观;司徒镜则是换了个门入城,直奔太极殿。
司徒铮端坐龙椅上,当众宣布圣上龙体欠佳,命他以太子身份监国。
住在平康、兴道、崇义等坊的达官贵人已然听到皇宫中彻夜不息的脚步声,心中了然,相互交换眼神;住得远的小官微吏不明所以,左顾右盼期望讨个明示。
司徒镜率先发难:“不知圣上可有诏书?”
司徒铮没想到是他最先发难,转念一想,他与司徒钊乃同母异父兄弟,可以理解,讥诮道:“自然有,但你不配看!来人,把宁王世子拿下!”
司徒镜大声呵斥:“谁敢?”
他本是身形纤弱的谦谦公子,盛怒之下竟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杀气,隐隐有昔日战神风采。
已经持刀上殿的侍卫纷纷被怒吼惊住,愣在原地。
司徒镜冷笑道:“不知秦王要给我扣什么罪名?谋逆?造反?”
“你与梁王里应外合,勾结吐蕃,犯我边境,此等大罪,还不够吗?”司徒铮冷声指挥侍卫,“还愣着做什么?”
“可有证据?”士兵犹豫之际,司徒镜又道:“威远侯勾结吐蕃,陈贵妃软禁圣上,我看谋逆之人是你吧?”
一言激起朝堂千层浪,司徒铮示意安静,自信地甩出诏书,“李爱卿,你来读!”
李云山想起圣上近日的种种反常行为,比如对于科考放榜这样的大事都不再关心;想到近日与宁王世子一起忙于科考事宜,竟然丝毫没觉察到他的谋逆之心。
他越想越觉得今日之事过于诡异,硬着头皮接过诏书,沉声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乱为武……秦王文韬武略、天意所属,兹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朕痼疾难愈,思朝之政事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太极殿,分理庶政,抚军监国……”
是圣上的行文习惯,是圣上的字迹,李云山心中稍定,以为自己刚刚多心了,直到看到最后的印章,左实右虚,心中咯噔一下。圣上并非左撇子,往日印章皆是左虚右实,圣上曾开玩笑,“若有一日,朕的印章左实右虚,必然是被人胁迫。”
李云山觉得背后冷汗岑岑,缓缓抬起头,试探道:“秦王殿下?”
司徒铮微微眯着眼睛:“嗯?李爱卿喊孤什么?”
李云山硬着头皮再次试探:“秦王殿下,这诏书……”
司徒铮打断道:“怎么,爱卿觉得诏书不是圣上亲笔?”
“是圣上亲笔——”
“既然是圣上亲笔,众爱卿谁还有疑问?”司徒铮再次打断道。
大小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是谁抢先跪地表示拥护,立时殿上呼啦啦跪了一片,仍旧站立的,无非司徒镜、李云山、胡思年等人。
司徒铮眼神示意,几人立时被拿下,李云山隐约听到司徒铮之位,“李爱卿,孤待你不薄,你便是如此回报孤的吗?”
太子即位,再次大赦天下。司徒镜等人被扔进京兆狱时,恰逢楚蝶获赦出狱。
得知梁王谋逆、朝中易主的消息,楚蝶最先想到司徒钊,跌跌撞撞跑向城外。那日城里城外皆是暗卫密布,一众人等着司徒钊杀进城中,来个瓮中捉鳖。
“别回去!他们张着血盆大口,等你自投罗网呢。”楚蝶追着梁王的旌旗嘶吼,很快被带到司徒钊面前。
“楚姑娘?这次又是奉谁的命令而来?”开阳讥诮道。
楚蝶顾不得和他争辩,迅速把来龙去脉解释一番,央求道:“殿下切不可入城啊。”
“你以为我如何从西域班师回朝的?自然是戳破了威远侯的阴谋,化解了边境危机。我若贪生怕死,大可以固守边疆不回来,但我还是选择回来。我不想此生背负莫须有的谋逆骂名,更不想朝中被奸佞小人把持,所以我必须得回去!”司徒钊微笑着看向她:“楚蝶,世间不仅有儿女情长,更有家国大义。何况,我答应过蕙宁,永远不会抛下她。”
楚蝶并不知道苏蕙宁已然出城,司徒钊自然更不知道,他们都以为苏蕙宁困在皇宫中生死未卜。楚蝶忽然生出一种悲哀,就算生死关头,他想到的,依旧是苏蕙宁,明知自取其辱,还是忍不住问:“殿下,你对奴家,可曾有过一点点偏爱?”
司徒钊迎上她期待的明眸,坚定地摇摇头,“当日救下你,是因为我觉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我都会做同样的事。如果说我曾经给过你不同寻常的错觉,是我的错,我跟你道歉。”
楚蝶的眸子黯淡下去,“殿下,你不必跟奴家道歉,是奴家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奴家如今知道了,奴家别无所求,只求殿下余生安好。”
司徒钊再次下令扬起旌旗,从北门攻入城中,那是离北安殿最近的地方。与此同时,沈一楠、陆耀之分别从东、西二门破城。几人皆是毫不费力进入城内。
望楼上黑旗挥动,接着城门关闭,街巷里空空荡荡,显然百姓们已然得到消息闭门不出。援军不断涌向东、西、北三处,南门空虚之时,许达川带着东北军赶回来了,同时赶来的,还有苏蕙宁和道士们。
巷战一触即发,短兵相接处,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偶尔有不怕死的行人经过,也被勒令赶紧回家,敌我双方默契地选择了不侵扰百姓。
电光火石之间,战争已经完成了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或者说,这根本不算一场战争。在京都娇养着长大的贵族士兵,对上天天在西北、东北战场上舔刀尖的虎狼之军,简直是鸡蛋碰上了石头,司徒钊等人几乎毫不费力地接管了京都。
陈北亭保持了武将宁死不降的气概,斩杀无数士兵后,力竭被俘,陈窈窈跳出来求情,他却笑着挣脱束缚,拼命砍伤沈一楠。万箭穿心之际,他高声冷笑道:“沈一楠,你别觉得你赢了!狡兔死、走狗烹,今日之陈家就是明日之沈家!”
陈贵妃被囚禁在长信宫,司徒铮被囚禁在秦王府。两人争相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哀求用自己一命换对方自由,然而所有哀求都如石沉大海。陈贵妃终究在日复一日的哀求消磨掉所有傲气,一夜白头。
司徒佑满眼复杂地看向司徒钊,他从未想过,这个儿子留到最后,就像他从未想到,淑妃会刺杀他。他再一次端起笔墨,颤颤巍巍写下诏书,不同的是,“秦王”二字改成了“梁王”。
“你若想给你母妃报仇,随时可以。”
司徒钊摇摇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必要背上弑君杀父的罪名。”
东宫里花烛摇曳,苏蕙宁身披大红嫁衣,头上戴着珠冠,端坐床前。
司徒钊轻轻抱住她,贪婪地吮嗅着她身上的香气,“蕙宁,谢谢你。”
“谢我做什么?”
“谢谢你给我走到今天的勇气。你像我混沌生命里的一束光,让我第一次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支撑我走过难熬的日子,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如此说来,也谢谢你,让我有直面过去、审视内心的勇气。”苏蕙宁缓缓抚摸着他的头发,“好在一切都过去了,前尘往事,既往不咎,此后余生,皆是安好。欢迎回家!”
司徒钊不解:“为何是回家?”
苏蕙宁笑道:“我在这里住了十五年,你来我家,怎么不算回家呢?”
“你说的对,是回家,”司徒钊宠溺道,“不知道娘子何时给咱家添个宝宝?”
苏蕙宁只觉得压得慌,四肢扑腾着问,“你做什么?”
半年后,司徒佑驾崩,太子司徒钊登基,任用了一众寒门子弟,在他的治理下,大容越发国力强盛、海晏清河。宁王司徒镜身披鹤氅,笑吟吟地对着一群孩子讲书,“容华夷五族者,方得万邦朝贺,这也是我大容国号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