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这日天气晴好,太子一早便进宫去了。他到许皇后那里请过安,便往慈宁宫来,脚步竟轻快得仿似一个少年。
他一直知道赵青瓷伶俐过人,没想到她竟出身侯门。难怪她博古通今、知情识礼,又是那样敢爱敢恨的一个小人儿……
想起她在府上与他度过的曾经,太子一颗疲惫已久的心仿佛回暖蠕活,在他胸膛里勃然跳跃,整整一晚不肯停歇,竟令他彻夜失眠。方才天未见亮,太子便进宫向他母后禀明心意,只将赵青瓷那段往昔隐去,细细分说。许凤瑾只当太子是意在拉拢姜谦,便应允了。
目今只求太后能出面做保,并告与父皇知道,他便可迎娶青瓷进门。
太子脚步轻快地进了慈宁宫,流芳姑姑远远在殿门口看见他,正打算进去通禀,却被他拦住了。流芳抬眼只见太子满面喜色,按捺不住的眉目飞扬,素日里实在少见。她便会心一笑,悄悄退开了。
太子直接进了殿,只见皇太后正斜倚在贵妃榻上,伸手顺着一个女子的头发。那女子正枕在皇太后腿上,嘴里不停说着什么。
太子仔细一瞧,那女子竟是韶安长公主。
长公主今日穿了一身孔雀绿的杭绸夹棉大衫,将发髺钗冠都摘下来,长发披散,像儿时偎在母亲怀里一般,嘴里咕哝道:
“我问皇兄,皇兄也不说个清楚明白。我反正是不相信!简儿命硬,又是个脑子顶顶好的,哪儿能就不中用了?他小时候被那贱人算计暗害,九死一生,都活过来了……”
皇太后正要说什么,却听见有男子轻咳一声。
皇太后转头,见是太子,心下微凛。母女俩这才端坐了,唤太子前来。
太子上前请安,皇太后赶紧招呼宫女送来锦杌,请太子坐下。
太子向来温雅沉静,此刻眉间却充斥着按捺不住的喜气,直看得韶安长公主称奇,问:“琛儿,你今儿是得了美女还是收了财宝了,这么高兴?”
太子却正色道:“姑姑说笑了。今儿腊八,琛儿是来向皇祖母讨粥喝的。”
韶安长公主十分不信,板着脸道:“你皇祖母的宫里没有粥,你趁着高兴,可以打道回府了!”
皇太后笑着瞪了韶安一眼,知她向来这样胡闹,道:“别听你姑姑的。琛儿有事,不妨直说。”
太子温然一笑,道:“皇祖母……琛儿今日前来,其实是想请皇祖母替琛儿保媒的。”
皇太后闻言微微一愕,而后一喜,道:“是真的吗?是哪家的女儿,琛儿你快告诉哀家!”又问,“可有画像?”
太子见她高兴得话赶话的,道:“皇祖母,画像眼下虽没有,改日琛儿将人带进宫来,请皇祖母亲眼瞧瞧便是。”
太子一径说,眉目间已流露出一派柔情蜜意。
韶安长公主笑道:“哟,谁家的女儿这么大的脸面?不过是个侧室么,竟要你皇祖母保媒?在大梁朝这可是头一回。说说吧,看我认识不认识?”
太子从善如流,道:“是锦乡侯姜家的长女。还要劳动皇祖母和姑姑。”
皇太后闻言,暗暗在心中细数一遍,竟不记得,锦乡侯府还有个未出阁的长女。
却听韶安长公主哼道:“母后,姜家长女三年前就死了,可见琛儿是拿我们寻开心呢!”
太后听得一怔,韶安长公主又哼道:“总归是个小妾,哪家的女儿倒不打紧!琛儿哪天将她带进宫来,我倒要好好相看相看。要是生得又高挑又懂事又可人也就罢了,别再生得又矮小又讨人厌才好!要真是那样,以后你的太子府我也懒怠去了!”
皇太后嗔她道:“你好好说话,哪儿有个姑姑的样子呢!”又转向太子道,“琛儿,但凡你喜欢,皇祖母定为你安排周全。只别提什么迎娶的话,你是已经有了王妃的人了。”
太子闻言竟微微一怔,随即笑着应“是”。
皇太后的话,似一瓢冷水浇在了太子头上。太子这才想起,无论自己与姜谦商议了如何操办婚事,赵青瓷都是太子府上的小妾。
府上确有一位,又矮小又讨人厌的,他明媒正娶的王妃。
……
过了腊八就是年儿,锦乡侯府上扫洒采买的人渐渐多起来,门口车马络绎不绝,几处角门上小厮进进出出。
然而云嫣,依旧没有等到靖王的音信,只等来了太子府请的媒人。
这一回,礼部尚书王承用的夫人受太后所托,上锦乡侯姜家说媒。王夫人听太后再三嘱咐,说这一回太子虽是纳侧室,却是“三书六礼”一样可不少,跟明媒正娶没有两样。王夫人听王承用时不时念叨朝中之事,知道姜家跟太子走得近。目今太子纳姜家女儿为妾,礼数如此之周全,想来也是想抬举姜家。
王夫人今日乘一顶绿呢软轿,后头跟着一辆装着纳采礼和大雁的牛车,慢慢往锦乡侯府来了。一路上,经过威远大街,又经过了太乙桥的柳阁老府门前。
王夫人闲来无事便细数起与天家结亲的小姐们来——勇毅侯府的长女朱氏嫁给了惠王赵弘;柳阁老府上长女柳弦音,许给了靖王赵简;辽东詹指挥使的二女儿,嫁给了英王赵钰;也不知六皇子赵昶,会娶哪家女儿为妃……
正漫天漫地的想着,忽听得轿子外头有吵嚷声传来。王夫人掀了帘子向外一瞧,原来轿子已至未央大街,外头一群顽童正在嘻笑追逐。有的孩子边跑边唱着童谣:“赛貂蝉,愈刁馋,锦乡府里养多年;无眼貂,无尾蝉,无子无后难延绵;春去秋来老将至,子孙嗣续却无期……”
王夫人听得顿生疑窦。心想,这童谣里是什么意思呢?锦乡侯府里,谁无子无后了?也不知,是讹传,还是真正确有其事?
此时,锦乡侯府的西跨院儿里,云嫣却枯坐在窗下,一遍又一遍地读靖王写给她的书信。
靖王字如其人,英气洒脱。靖王说:简身处辽东,犹记塞北荒漠,明月清风。靖王说:简心无恙,但夜静,方知异乡离愁。靖王说:念嫣儿尚幼,独自闺中,月冷无处,思念虐残,独倚斜阑对婵娟。
他言语虽少,字里行间,却是铮铮男儿的似水柔情。
云嫣身后的床上,是她为靖王做好的寒衣,一针一线,尽是云嫣心头滴滴泪迹。云嫣不信靖王就这么离她而去。可到如今,她与他音信断绝,云嫣又如何将心意送与他知?
关山万千重,君可安否?想他,云嫣夜夜泪湿了枕头。
窗外天色铅灰,院中草木凋敝。静训撩帘进来,只见云嫣正对着她的小木匣子发呆,如蝶翼一般的眼睫又湿润了,如浸着霜雪。静训知道,那无法之于口的思念日日折磨着小姐,她又在独自伤怀、悄然落泪。
静训已从幽岚山回来——前些天,静训奉命赶到姜云继暂居的隐秘独院,却从始到终都没有收到靖王从辽东送来的只言片语。连姜云继也甚是担忧,言靖王殿下往常三日必有书信一封,从未如此这般断了音信,必是不祥之兆。
这些话,静训没敢告诉云嫣。然空等无益,又担心云嫣在府上的安危,静训便先头回来了,只留下青笺在那边继续等候消息。
回来那日,静训才知道,小姐竟不巧在府上遇见了太子。只怪留下的这几个小丫头子不机灵,才教太子识破了小姐身份。听说太子已与老爷商定,要纳小姐为妾。
眼见着小姐瘦了整整一圈,静训心疼得无以复加。小姐一向爱吃,提起吃的,最是高兴。可如今她竟然茶不思饭不香,连簋街的米糕也不要了。
静训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劝道:“小姐,殿下那边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殿下是谋定而后动之人,筹谋大事,理当如此。奴婢以为,殿下一来是不想小姐担心,二来是怕走漏风声误事。请小姐切莫听信朝中传言,奴婢敢以性命作保,殿下一定平安无事!”
云嫣点点头。然而静训的保证是如此无力,就连她自己,也不知事实如何罢。
正说着,只见从夏撩帘进来,禀道:“大小姐!老爷请大小姐过万怡堂一趟。”
云嫣抬眼,略一思忖,便知所为何事——该来的都会来的,云嫣也不再多问,起身唤人更衣。
万怡堂内,姜谦面带喜色,正在堂前兴兴头头地踱来踱去。
抬眼只见良孝引着云嫣进来——他的女儿,端方纤细的一个小人儿,一副小脸虽未施粉黛,那肤色却如同白瓷,明丽夺人。一张小口虽未点朱,却殷红如粉樱。一双大眼似银水玉丸,明眸如盼,不禁教人感叹——吾家有女初长成。
姜谦悦然,道:“嫣儿,太后遣了礼部尚书家的王夫人来看你。现下王夫人就在华祝苑,走罢,爹爹带你去见见她!”
云嫣却站定了,一字一句道:“爹爹,嫣儿不去。”
他一直知道赵青瓷伶俐过人,没想到她竟出身侯门。难怪她博古通今、知情识礼,又是那样敢爱敢恨的一个小人儿……
想起她在府上与他度过的曾经,太子一颗疲惫已久的心仿佛回暖蠕活,在他胸膛里勃然跳跃,整整一晚不肯停歇,竟令他彻夜失眠。方才天未见亮,太子便进宫向他母后禀明心意,只将赵青瓷那段往昔隐去,细细分说。许凤瑾只当太子是意在拉拢姜谦,便应允了。
目今只求太后能出面做保,并告与父皇知道,他便可迎娶青瓷进门。
太子脚步轻快地进了慈宁宫,流芳姑姑远远在殿门口看见他,正打算进去通禀,却被他拦住了。流芳抬眼只见太子满面喜色,按捺不住的眉目飞扬,素日里实在少见。她便会心一笑,悄悄退开了。
太子直接进了殿,只见皇太后正斜倚在贵妃榻上,伸手顺着一个女子的头发。那女子正枕在皇太后腿上,嘴里不停说着什么。
太子仔细一瞧,那女子竟是韶安长公主。
长公主今日穿了一身孔雀绿的杭绸夹棉大衫,将发髺钗冠都摘下来,长发披散,像儿时偎在母亲怀里一般,嘴里咕哝道:
“我问皇兄,皇兄也不说个清楚明白。我反正是不相信!简儿命硬,又是个脑子顶顶好的,哪儿能就不中用了?他小时候被那贱人算计暗害,九死一生,都活过来了……”
皇太后正要说什么,却听见有男子轻咳一声。
皇太后转头,见是太子,心下微凛。母女俩这才端坐了,唤太子前来。
太子上前请安,皇太后赶紧招呼宫女送来锦杌,请太子坐下。
太子向来温雅沉静,此刻眉间却充斥着按捺不住的喜气,直看得韶安长公主称奇,问:“琛儿,你今儿是得了美女还是收了财宝了,这么高兴?”
太子却正色道:“姑姑说笑了。今儿腊八,琛儿是来向皇祖母讨粥喝的。”
韶安长公主十分不信,板着脸道:“你皇祖母的宫里没有粥,你趁着高兴,可以打道回府了!”
皇太后笑着瞪了韶安一眼,知她向来这样胡闹,道:“别听你姑姑的。琛儿有事,不妨直说。”
太子温然一笑,道:“皇祖母……琛儿今日前来,其实是想请皇祖母替琛儿保媒的。”
皇太后闻言微微一愕,而后一喜,道:“是真的吗?是哪家的女儿,琛儿你快告诉哀家!”又问,“可有画像?”
太子见她高兴得话赶话的,道:“皇祖母,画像眼下虽没有,改日琛儿将人带进宫来,请皇祖母亲眼瞧瞧便是。”
太子一径说,眉目间已流露出一派柔情蜜意。
韶安长公主笑道:“哟,谁家的女儿这么大的脸面?不过是个侧室么,竟要你皇祖母保媒?在大梁朝这可是头一回。说说吧,看我认识不认识?”
太子从善如流,道:“是锦乡侯姜家的长女。还要劳动皇祖母和姑姑。”
皇太后闻言,暗暗在心中细数一遍,竟不记得,锦乡侯府还有个未出阁的长女。
却听韶安长公主哼道:“母后,姜家长女三年前就死了,可见琛儿是拿我们寻开心呢!”
太后听得一怔,韶安长公主又哼道:“总归是个小妾,哪家的女儿倒不打紧!琛儿哪天将她带进宫来,我倒要好好相看相看。要是生得又高挑又懂事又可人也就罢了,别再生得又矮小又讨人厌才好!要真是那样,以后你的太子府我也懒怠去了!”
皇太后嗔她道:“你好好说话,哪儿有个姑姑的样子呢!”又转向太子道,“琛儿,但凡你喜欢,皇祖母定为你安排周全。只别提什么迎娶的话,你是已经有了王妃的人了。”
太子闻言竟微微一怔,随即笑着应“是”。
皇太后的话,似一瓢冷水浇在了太子头上。太子这才想起,无论自己与姜谦商议了如何操办婚事,赵青瓷都是太子府上的小妾。
府上确有一位,又矮小又讨人厌的,他明媒正娶的王妃。
……
过了腊八就是年儿,锦乡侯府上扫洒采买的人渐渐多起来,门口车马络绎不绝,几处角门上小厮进进出出。
然而云嫣,依旧没有等到靖王的音信,只等来了太子府请的媒人。
这一回,礼部尚书王承用的夫人受太后所托,上锦乡侯姜家说媒。王夫人听太后再三嘱咐,说这一回太子虽是纳侧室,却是“三书六礼”一样可不少,跟明媒正娶没有两样。王夫人听王承用时不时念叨朝中之事,知道姜家跟太子走得近。目今太子纳姜家女儿为妾,礼数如此之周全,想来也是想抬举姜家。
王夫人今日乘一顶绿呢软轿,后头跟着一辆装着纳采礼和大雁的牛车,慢慢往锦乡侯府来了。一路上,经过威远大街,又经过了太乙桥的柳阁老府门前。
王夫人闲来无事便细数起与天家结亲的小姐们来——勇毅侯府的长女朱氏嫁给了惠王赵弘;柳阁老府上长女柳弦音,许给了靖王赵简;辽东詹指挥使的二女儿,嫁给了英王赵钰;也不知六皇子赵昶,会娶哪家女儿为妃……
正漫天漫地的想着,忽听得轿子外头有吵嚷声传来。王夫人掀了帘子向外一瞧,原来轿子已至未央大街,外头一群顽童正在嘻笑追逐。有的孩子边跑边唱着童谣:“赛貂蝉,愈刁馋,锦乡府里养多年;无眼貂,无尾蝉,无子无后难延绵;春去秋来老将至,子孙嗣续却无期……”
王夫人听得顿生疑窦。心想,这童谣里是什么意思呢?锦乡侯府里,谁无子无后了?也不知,是讹传,还是真正确有其事?
此时,锦乡侯府的西跨院儿里,云嫣却枯坐在窗下,一遍又一遍地读靖王写给她的书信。
靖王字如其人,英气洒脱。靖王说:简身处辽东,犹记塞北荒漠,明月清风。靖王说:简心无恙,但夜静,方知异乡离愁。靖王说:念嫣儿尚幼,独自闺中,月冷无处,思念虐残,独倚斜阑对婵娟。
他言语虽少,字里行间,却是铮铮男儿的似水柔情。
云嫣身后的床上,是她为靖王做好的寒衣,一针一线,尽是云嫣心头滴滴泪迹。云嫣不信靖王就这么离她而去。可到如今,她与他音信断绝,云嫣又如何将心意送与他知?
关山万千重,君可安否?想他,云嫣夜夜泪湿了枕头。
窗外天色铅灰,院中草木凋敝。静训撩帘进来,只见云嫣正对着她的小木匣子发呆,如蝶翼一般的眼睫又湿润了,如浸着霜雪。静训知道,那无法之于口的思念日日折磨着小姐,她又在独自伤怀、悄然落泪。
静训已从幽岚山回来——前些天,静训奉命赶到姜云继暂居的隐秘独院,却从始到终都没有收到靖王从辽东送来的只言片语。连姜云继也甚是担忧,言靖王殿下往常三日必有书信一封,从未如此这般断了音信,必是不祥之兆。
这些话,静训没敢告诉云嫣。然空等无益,又担心云嫣在府上的安危,静训便先头回来了,只留下青笺在那边继续等候消息。
回来那日,静训才知道,小姐竟不巧在府上遇见了太子。只怪留下的这几个小丫头子不机灵,才教太子识破了小姐身份。听说太子已与老爷商定,要纳小姐为妾。
眼见着小姐瘦了整整一圈,静训心疼得无以复加。小姐一向爱吃,提起吃的,最是高兴。可如今她竟然茶不思饭不香,连簋街的米糕也不要了。
静训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劝道:“小姐,殿下那边没有消息,便是好消息。殿下是谋定而后动之人,筹谋大事,理当如此。奴婢以为,殿下一来是不想小姐担心,二来是怕走漏风声误事。请小姐切莫听信朝中传言,奴婢敢以性命作保,殿下一定平安无事!”
云嫣点点头。然而静训的保证是如此无力,就连她自己,也不知事实如何罢。
正说着,只见从夏撩帘进来,禀道:“大小姐!老爷请大小姐过万怡堂一趟。”
云嫣抬眼,略一思忖,便知所为何事——该来的都会来的,云嫣也不再多问,起身唤人更衣。
万怡堂内,姜谦面带喜色,正在堂前兴兴头头地踱来踱去。
抬眼只见良孝引着云嫣进来——他的女儿,端方纤细的一个小人儿,一副小脸虽未施粉黛,那肤色却如同白瓷,明丽夺人。一张小口虽未点朱,却殷红如粉樱。一双大眼似银水玉丸,明眸如盼,不禁教人感叹——吾家有女初长成。
姜谦悦然,道:“嫣儿,太后遣了礼部尚书家的王夫人来看你。现下王夫人就在华祝苑,走罢,爹爹带你去见见她!”
云嫣却站定了,一字一句道:“爹爹,嫣儿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