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的六月,飞雨划过将军府的檐角,拂霖在书房外观雨等候许久。
自从来了成都,他还没习惯这样多雨的日子。
一丝丝凉意飞扑至脸上,待听到屋中毛笔落上笔隔的清脆声出来,他才回了精神。
屋内的唤声响起,他提起微湿的衣角进入房中,看到正在默读锦绢上祭文的诸葛亮,坐在书案后,目露悲切之意,小拇指上还残留着墨渍。
“午后去一趟江边罢。”声音很低沉,诸葛亮吩咐完,作势要扶案角起身,拂霖凑身上去灵巧扶起。
拂霖清楚诸葛亮的心思,这两年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安排好祭祀等一干用品拜祭故人。只是,时过许久,诸葛亮像是还未没放下。
他从拢袖中拿出帕子递给诸葛亮,劝道:“院中的树开花结果循环已有两载,鲁大夫若泉下有知,您如此悲伤,也不会安心。”
默默擦拭着指腹上的墨渍,诸葛亮未话。
两年了,两年的时间很长,中间发生了许多事。
鲁肃过世时,荆州局面一触即发,他是诸葛亮心中,整个江东最富远见的政治家。
这不仅仅是一个知己的过世,更意味着孙刘联盟岌岌可危。吕蒙接替鲁肃入驻京口时,诸葛亮就曾担心起是否能与镇守荆州的关羽相安无事。因为荆州一旦有失,就相当于将益州的咽喉暴露给江东。
时局如风云,一切变幻莫测。
当年紧接着听闻到周瑛过世的消息,他甚至没有太多的时间悲伤。如今,时过两载,记忆中的隐痛无时无刻不再显现。
待拂霖离开书房后,无人之处,诸葛亮才从柜中最深处的盒中取出一个绣着菅芒花的锦帛祭文,这是写给周瑛的。
书房外,拂霖见到打着油伞踱步的诸葛乔像是等了许久,忙上前行礼。
“父亲打算去江边吗?”
诸葛乔看到拂霖点头后,陷入沉思。
“这些时日,先生偶尔有些魂不守舍。”拂霖担忧道,“故友亡逝,先生悲的太久。”
唯有诸葛乔知晓,诸葛亮片刻流露出的悲痛是不仅仅是为了鲁大夫。
这时,锦坊的管事郎承,垮过门槛出现在两人面前。诸葛乔认出他手中是锦司本月度的账簿,照例要呈给诸葛亮查看。
诸葛乔看到郎承一直紧紧绷着脸,主动问道,“可是这个月锦司的生意又不佳?”
不出所料,郎承摇着头唉声叹气,“锦司如今虽有将军改造的织布机,提高织锦的效率,可这织出的花样总是不时兴,连蜀地本家的贵人们都看不上眼,更何况要售往中原吴地。所以这账簿也不好看。”
诸葛亮现在贵为军师将军,也还担着锦司的长史职责,但锦司治下的官家锦坊生意不佳,更是无法号令其他私家锦坊为锦司调遣,让他烦忧许久。
诸葛乔思索间似想起什么,连忙说道:“上次宴请蜀地本地大族们,看到不少蜀锦料子上的花样都十分新奇,连娃娃的衣服上都有满绣,我以为是咱们锦坊出的。”
“那是成都新开的一家锦坊的料子,叫什么...”郎承脑子里转了半刻,眼睛一亮道:“玉玲坊,好多贵人们都喜从他家挑蜀锦制新衣,花样不仅多且好看,可得那些贵人们的欢心。才开不到仨月,主家也是要赚的盆满钵满,生意比咱们官家锦坊还好。”
“既如此,也该去学学别人家的长处。”诸葛乔说。
郎承面露难色,搓搓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咱锦坊也想向玉玲坊的画师求教,可总寻不到人...”正要详说近日锦坊难处,见到书房的门打开,郎承便行礼告退,前往书房把账簿递了进去。
午后,诸葛乔见江面的粼粼波光随江水摇曳在诸葛亮的衣衫上,像一幅秀美的山水画。那篇祭文焚烧于铜盆中,火舌吞没着锦帛上的文字。
端起祭酒一杯,桑葚酒香撒湿润的泥土之上,诸葛乔觉得眼前之人,他的父亲,如松的身姿好像不似之前那般挺拔。
这两年时局变换莫测,诸葛亮要操劳的事情也比之前多了许久,诸葛乔渐渐明白担起重责原是这般辛苦。
回程的马车上,诸葛乔主动提及今日郎承说到的蜀锦花样不时兴的事,他提议道:“父亲,我可以抽些时间,好好研精锦上的花样。”
诸葛亮欣慰一笑,语气宽和,“你不必太过忧心,习好课业才是当务之急,听闻主公已给公子禅请了丹青师傅,来教导诸公子女郎。你也可多请教些,得闲时和果儿多绘些花草,没准妙笔生花间便出精品。”
诸葛乔乖巧点头说道:“我的丹青还是瑛姨母给我开蒙的。”
他话毕的一刹那就瞧见父亲嘴角微微抖动的嘴角,父子两沉默了好一会,他才鼓起勇气低声说道:“还望父亲可以放下过去,少些悲伤。”
父子之间,诸葛亮明白诸葛乔的意有所指,微微点头,稍作宽慰。
微风拂起车帘,诸葛亮余光瞥见路边一家店,心神恍惚间,他急忙叫停马车,嘱咐拂霖同诸葛乔先行回府,自己去店中购置金马刀。
踏进这家店,他环顾一圈,老板鬓边也有白发。
望着摆放整齐的金马刀锋刃亦新,十几年的光阴悄然流逝,店还在,人不在。
他立于柜前,目光落在这些金马刀上,思绪却回到了他二十多年,坞堡...阿来伯...
恍惚间,一个娇小的身躯匆忙躲进他的怀中,诸葛亮于仓惶中感受到怀中之人牢牢搂住他的腰,不肯有片刻撒手。
处于震惊中的诸葛亮,觉察到胸前有一丝温热,一时间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拼了命的让自己冷静下来,低头看清怀中的人,心头一震。
“幺儿——”
“嘘!”怀中之人身段灵巧,利落地一把夺走他手中的金马刀,抬眸间,金马刀已横立在他脖边,眼神中满是威胁。
悲喜交加间,诸葛亮不敢相信周瑛正在自己眼前。
是梦?
直到脖颈上的金马刀造成的伤口,有丝丝疼痛袭来,诸葛亮明白过来自己不是在做梦,他愕然的站在那,正被人拿刀胁迫着。
为什么她看自己的眼神如此陌生,似不认识他。还未等他把这一切缕清,就听到身后传来几个壮汉的声音。
“店家,可曾瞧见一瘦小的男子匆匆跑进店里来。”
“不曾。”
店家懒得惹事,随便应付搪塞过去,自顾自的扫起了台面上的浮灰。
壮汉不死心,脚步愈来愈近,诸葛亮感觉周瑛的心跳愈来愈快,
“别怕。”他附在她耳边轻声道。
待那几人被店外的壮汉叫走后,他紧绷许久的一颗心才算放下,可他没有撒手,直到被怀中的人重重地推开,似要离他八丈远。
真是翻脸不认人。
“谢啦。”报之娇憨一笑,她便不停留往外走去。还记得留下金马刀的钱,亦如当年。
待诸葛亮回过神来,急忙追了出去,长长的街道上人影撺掇,可再也寻不到她的身影。
他站在人流川息的街道,有些分不清方才那一幕是不是梦。
入夜的诸葛将军府,三两仆人洒扫着庭院,灯火幽微。
端着食盒的侍女竹喜跟随主人诸葛果往诸葛亮的书房走去。
食盒里的糕点都是三叔母林寿倩做的,诸葛果担心父亲又像之前总不记得按时用膳,所以拿些要亲眼看父亲吃下点,她才放心些。
到父亲的书房内坐定,望着食盒里的三鲜莲花酥,赤豆糕还有松子穰,诸葛果琢磨着先给父亲吃哪一盘,刚抬头询问父亲的意思,却意外看见父亲颈边有伤,她惊讶之际,连忙放下瓷碟,着急询问伤势。
看到女儿如此担心,诸葛亮拍了拍果儿的手,状似轻松笑说,“无事,今日去郊外被横枝划的皮外伤,用些药过几日便好。”
女儿大了,不如像儿时那般好搪塞,他换了话头,“阿父无法常常顾及你,女儿家方面你若有事,尽可与你三叔母和绣墩姑姑商议。”
言语中有些愧疚,望着眼前的女儿,已而婷婷,自从黄媛离世后,他无续娶的心思。曾在荆州,本以为会和周瑛定下,只是造化弄人。
诸葛果跟着他这个鳏夫,倒也吃了些苦头,不如其他孩童般自小有母亲贴心照料。三弟妹林寿倩虽有二子诸葛宇与诸葛宣,如诸葛果一般的年纪,可到底是皮猴般的男孩子,没有女儿的取巧贴心,故而林寿倩便对诸葛果如亲生一般悉心照顾这些年。现如今来到成都,与三弟诸葛均合家而住,也是靠着三弟妹林寿倩照料操持,主持中馈,这家才有家的模样,他才放心些。
“阿父倒不用担忧我,有三叔母在,你还不放心嘛?”诸葛果宽慰父亲一番,继而道:“只是,您...”
她望向父亲的伤口,叹了口气,担忧道:“您真的不打算续娶吗?您不必顾虑我和阿兄,我和阿兄都希望您有个贴心的人在身边。”
近日要给父亲说亲事的人陆陆续续都送了拜帖来,还有要塞通房侍妾的,诸葛果看在眼里,可心里明白这些都是本地大族想要巴结父亲故而如此,虽隔心,但不至于让父亲孤零零一个人。
看父亲沉默不语,诸葛果的声音又有了几分悲切,“我知晓您有放不下的人。”
说到这,烛火幽暗间,诸葛果看到父亲眸中闪烁,她和诸葛乔都清楚父亲这两年无法言说的痛苦。
“只是故人已逝,您也得想开了。我想姨母若在天之灵,也不愿您如此。”
更漏声一滴一滴传来,悲伤之意传遍每一处。
拂霖的求见打破了此刻的沉寂。
知晓拂霖有事禀告,懂事的诸葛果嘱咐完父亲记得食糕点的事,便仓促离开。
离开前,诸葛亮叫住了女儿,问道:“果儿,若是瑛姨母还在,你愿意她陪着父亲吗?”
“只要父亲开心,女儿什么都愿意。”她顿了顿,垂眸哽咽道:“女儿很想娘和瑛姨母。”
诸葛亮凄苦的神色勉强勾起一抹笑来,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笑容才慢慢淡去。
自从来了成都,他还没习惯这样多雨的日子。
一丝丝凉意飞扑至脸上,待听到屋中毛笔落上笔隔的清脆声出来,他才回了精神。
屋内的唤声响起,他提起微湿的衣角进入房中,看到正在默读锦绢上祭文的诸葛亮,坐在书案后,目露悲切之意,小拇指上还残留着墨渍。
“午后去一趟江边罢。”声音很低沉,诸葛亮吩咐完,作势要扶案角起身,拂霖凑身上去灵巧扶起。
拂霖清楚诸葛亮的心思,这两年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安排好祭祀等一干用品拜祭故人。只是,时过许久,诸葛亮像是还未没放下。
他从拢袖中拿出帕子递给诸葛亮,劝道:“院中的树开花结果循环已有两载,鲁大夫若泉下有知,您如此悲伤,也不会安心。”
默默擦拭着指腹上的墨渍,诸葛亮未话。
两年了,两年的时间很长,中间发生了许多事。
鲁肃过世时,荆州局面一触即发,他是诸葛亮心中,整个江东最富远见的政治家。
这不仅仅是一个知己的过世,更意味着孙刘联盟岌岌可危。吕蒙接替鲁肃入驻京口时,诸葛亮就曾担心起是否能与镇守荆州的关羽相安无事。因为荆州一旦有失,就相当于将益州的咽喉暴露给江东。
时局如风云,一切变幻莫测。
当年紧接着听闻到周瑛过世的消息,他甚至没有太多的时间悲伤。如今,时过两载,记忆中的隐痛无时无刻不再显现。
待拂霖离开书房后,无人之处,诸葛亮才从柜中最深处的盒中取出一个绣着菅芒花的锦帛祭文,这是写给周瑛的。
书房外,拂霖见到打着油伞踱步的诸葛乔像是等了许久,忙上前行礼。
“父亲打算去江边吗?”
诸葛乔看到拂霖点头后,陷入沉思。
“这些时日,先生偶尔有些魂不守舍。”拂霖担忧道,“故友亡逝,先生悲的太久。”
唯有诸葛乔知晓,诸葛亮片刻流露出的悲痛是不仅仅是为了鲁大夫。
这时,锦坊的管事郎承,垮过门槛出现在两人面前。诸葛乔认出他手中是锦司本月度的账簿,照例要呈给诸葛亮查看。
诸葛乔看到郎承一直紧紧绷着脸,主动问道,“可是这个月锦司的生意又不佳?”
不出所料,郎承摇着头唉声叹气,“锦司如今虽有将军改造的织布机,提高织锦的效率,可这织出的花样总是不时兴,连蜀地本家的贵人们都看不上眼,更何况要售往中原吴地。所以这账簿也不好看。”
诸葛亮现在贵为军师将军,也还担着锦司的长史职责,但锦司治下的官家锦坊生意不佳,更是无法号令其他私家锦坊为锦司调遣,让他烦忧许久。
诸葛乔思索间似想起什么,连忙说道:“上次宴请蜀地本地大族们,看到不少蜀锦料子上的花样都十分新奇,连娃娃的衣服上都有满绣,我以为是咱们锦坊出的。”
“那是成都新开的一家锦坊的料子,叫什么...”郎承脑子里转了半刻,眼睛一亮道:“玉玲坊,好多贵人们都喜从他家挑蜀锦制新衣,花样不仅多且好看,可得那些贵人们的欢心。才开不到仨月,主家也是要赚的盆满钵满,生意比咱们官家锦坊还好。”
“既如此,也该去学学别人家的长处。”诸葛乔说。
郎承面露难色,搓搓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咱锦坊也想向玉玲坊的画师求教,可总寻不到人...”正要详说近日锦坊难处,见到书房的门打开,郎承便行礼告退,前往书房把账簿递了进去。
午后,诸葛乔见江面的粼粼波光随江水摇曳在诸葛亮的衣衫上,像一幅秀美的山水画。那篇祭文焚烧于铜盆中,火舌吞没着锦帛上的文字。
端起祭酒一杯,桑葚酒香撒湿润的泥土之上,诸葛乔觉得眼前之人,他的父亲,如松的身姿好像不似之前那般挺拔。
这两年时局变换莫测,诸葛亮要操劳的事情也比之前多了许久,诸葛乔渐渐明白担起重责原是这般辛苦。
回程的马车上,诸葛乔主动提及今日郎承说到的蜀锦花样不时兴的事,他提议道:“父亲,我可以抽些时间,好好研精锦上的花样。”
诸葛亮欣慰一笑,语气宽和,“你不必太过忧心,习好课业才是当务之急,听闻主公已给公子禅请了丹青师傅,来教导诸公子女郎。你也可多请教些,得闲时和果儿多绘些花草,没准妙笔生花间便出精品。”
诸葛乔乖巧点头说道:“我的丹青还是瑛姨母给我开蒙的。”
他话毕的一刹那就瞧见父亲嘴角微微抖动的嘴角,父子两沉默了好一会,他才鼓起勇气低声说道:“还望父亲可以放下过去,少些悲伤。”
父子之间,诸葛亮明白诸葛乔的意有所指,微微点头,稍作宽慰。
微风拂起车帘,诸葛亮余光瞥见路边一家店,心神恍惚间,他急忙叫停马车,嘱咐拂霖同诸葛乔先行回府,自己去店中购置金马刀。
踏进这家店,他环顾一圈,老板鬓边也有白发。
望着摆放整齐的金马刀锋刃亦新,十几年的光阴悄然流逝,店还在,人不在。
他立于柜前,目光落在这些金马刀上,思绪却回到了他二十多年,坞堡...阿来伯...
恍惚间,一个娇小的身躯匆忙躲进他的怀中,诸葛亮于仓惶中感受到怀中之人牢牢搂住他的腰,不肯有片刻撒手。
处于震惊中的诸葛亮,觉察到胸前有一丝温热,一时间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拼了命的让自己冷静下来,低头看清怀中的人,心头一震。
“幺儿——”
“嘘!”怀中之人身段灵巧,利落地一把夺走他手中的金马刀,抬眸间,金马刀已横立在他脖边,眼神中满是威胁。
悲喜交加间,诸葛亮不敢相信周瑛正在自己眼前。
是梦?
直到脖颈上的金马刀造成的伤口,有丝丝疼痛袭来,诸葛亮明白过来自己不是在做梦,他愕然的站在那,正被人拿刀胁迫着。
为什么她看自己的眼神如此陌生,似不认识他。还未等他把这一切缕清,就听到身后传来几个壮汉的声音。
“店家,可曾瞧见一瘦小的男子匆匆跑进店里来。”
“不曾。”
店家懒得惹事,随便应付搪塞过去,自顾自的扫起了台面上的浮灰。
壮汉不死心,脚步愈来愈近,诸葛亮感觉周瑛的心跳愈来愈快,
“别怕。”他附在她耳边轻声道。
待那几人被店外的壮汉叫走后,他紧绷许久的一颗心才算放下,可他没有撒手,直到被怀中的人重重地推开,似要离他八丈远。
真是翻脸不认人。
“谢啦。”报之娇憨一笑,她便不停留往外走去。还记得留下金马刀的钱,亦如当年。
待诸葛亮回过神来,急忙追了出去,长长的街道上人影撺掇,可再也寻不到她的身影。
他站在人流川息的街道,有些分不清方才那一幕是不是梦。
入夜的诸葛将军府,三两仆人洒扫着庭院,灯火幽微。
端着食盒的侍女竹喜跟随主人诸葛果往诸葛亮的书房走去。
食盒里的糕点都是三叔母林寿倩做的,诸葛果担心父亲又像之前总不记得按时用膳,所以拿些要亲眼看父亲吃下点,她才放心些。
到父亲的书房内坐定,望着食盒里的三鲜莲花酥,赤豆糕还有松子穰,诸葛果琢磨着先给父亲吃哪一盘,刚抬头询问父亲的意思,却意外看见父亲颈边有伤,她惊讶之际,连忙放下瓷碟,着急询问伤势。
看到女儿如此担心,诸葛亮拍了拍果儿的手,状似轻松笑说,“无事,今日去郊外被横枝划的皮外伤,用些药过几日便好。”
女儿大了,不如像儿时那般好搪塞,他换了话头,“阿父无法常常顾及你,女儿家方面你若有事,尽可与你三叔母和绣墩姑姑商议。”
言语中有些愧疚,望着眼前的女儿,已而婷婷,自从黄媛离世后,他无续娶的心思。曾在荆州,本以为会和周瑛定下,只是造化弄人。
诸葛果跟着他这个鳏夫,倒也吃了些苦头,不如其他孩童般自小有母亲贴心照料。三弟妹林寿倩虽有二子诸葛宇与诸葛宣,如诸葛果一般的年纪,可到底是皮猴般的男孩子,没有女儿的取巧贴心,故而林寿倩便对诸葛果如亲生一般悉心照顾这些年。现如今来到成都,与三弟诸葛均合家而住,也是靠着三弟妹林寿倩照料操持,主持中馈,这家才有家的模样,他才放心些。
“阿父倒不用担忧我,有三叔母在,你还不放心嘛?”诸葛果宽慰父亲一番,继而道:“只是,您...”
她望向父亲的伤口,叹了口气,担忧道:“您真的不打算续娶吗?您不必顾虑我和阿兄,我和阿兄都希望您有个贴心的人在身边。”
近日要给父亲说亲事的人陆陆续续都送了拜帖来,还有要塞通房侍妾的,诸葛果看在眼里,可心里明白这些都是本地大族想要巴结父亲故而如此,虽隔心,但不至于让父亲孤零零一个人。
看父亲沉默不语,诸葛果的声音又有了几分悲切,“我知晓您有放不下的人。”
说到这,烛火幽暗间,诸葛果看到父亲眸中闪烁,她和诸葛乔都清楚父亲这两年无法言说的痛苦。
“只是故人已逝,您也得想开了。我想姨母若在天之灵,也不愿您如此。”
更漏声一滴一滴传来,悲伤之意传遍每一处。
拂霖的求见打破了此刻的沉寂。
知晓拂霖有事禀告,懂事的诸葛果嘱咐完父亲记得食糕点的事,便仓促离开。
离开前,诸葛亮叫住了女儿,问道:“果儿,若是瑛姨母还在,你愿意她陪着父亲吗?”
“只要父亲开心,女儿什么都愿意。”她顿了顿,垂眸哽咽道:“女儿很想娘和瑛姨母。”
诸葛亮凄苦的神色勉强勾起一抹笑来,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笑容才慢慢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