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来禀,王太子子刘禅前来拜见。
刘禅进殿后,依次行礼,见到诸葛亮时,深深鞠了一躬,说起最近又写了几篇读兵书的策论,一会便让侍从送去给先生点评。诸葛亮听闻欣慰一笑,赞赏不已。
刘备颔首,询问刘禅最近看了哪些书,刘禅从容对答,让刘备方才盈满的烦忧情绪消散不少。
诸葛亮起身行礼辞别:“果儿还在宫里习画,今日难得的空闲,去给这娃娃接回家去。”随后告退。
待诸葛亮退下后,刘禅命身后内侍呈上今日所绘的帛画。
刘备和吴苋观赏完后,皆交口称赞。
刘禅谦和道:“儿能画成这样,都是新来的那位玉先生教的好。阿父可一定要赏赐他。”
“阿斗不仅谦虚,还很念恩,连授他课业的丹青师傅都如此看重。”吴苋笑着对刘备说道。
听闻儿子被如此夸赞,刘备颇为自豪,指着刘禅对吴苋徐徐道:“这孩子打小就是善心肠,刚学说话不久,路上遇到逃难的饥民,都想着把自己手里的吃食送出去。”
刘备回忆往昔,那时他无立锥之地,四处投奔,狼狈至极,但看到自己唯一的血脉时,一切颠沛流离的苦楚皆化为虚有。如今他选定的继承人正神色奕奕站立在他的面前,必不会辜负他所望。
周瑛接到内官的传令立马前往宝奉殿,进殿后跟着内官的指示,俯身跪地,额头紧紧贴着地砖,不敢抬首看殿上之人。
“玉先生的画工真是了得,王太子跟随您习画,本宫和王上很是放心。”吴苋盯着不远处跪拜的一身青袍,头埋的低低的,也看不到人,夸赞完便问道:“先生可要赏赐,王太子倒是一直替你求恩赏。”
周瑛默不作声,想了片刻,一本正经说道:“只要能一直在宫内作画,习画,便是对下臣最好的赏赐。”
吴苋忽而有了个想法,提议道:“玉先生是读书人,一片纯纯赤子心,不如让玉先生去锦司担任指教,没准能精进锦坊的纹样,也可解了军师将军的燃眉之急。”说完期待地看向刘备。
刘备喜不自胜,拍了拍吴苋的肩膀,亲昵道:“王后提议甚佳。”
吴苋夜归磐宁殿,侍女宗雯为其脱簪时提及今夜刘备宿在齐夫人处。
死死盯着铜镜的吴苋并没有言语,脸上沉浸如水,逼着自己不能有任何异常的神色显露。
齐蔚玉前年刚生下一子刘永,如今再度有了身孕,正得荣宠。而她呢。即便三言两语帮刘备解了锦司的忧愁,可到底只是刘备一句夸赞便没了,入夜依旧孤身一人。
她缓缓摸向自己的小腹,嫁于刘备已快两载,许久不见消息,难道自己命中真的无子?
刘禅,那个恭恭敬敬称自己“母亲”的孩子,可终究不是自己亲子。
可是,能抓住的只有刘禅。
她不仅要做刘禅礼法上的母亲,更要做他真正意义上母亲,想到这,她立刻吩咐宗雯让锦司制一套春衣给刘禅。
-------------------------------------
自从上次得了诏令成了锦司的指教后,这是周瑛第一次去尚事府,一大早便换上了一件冰湖蓝的直裾,一条几何纹腰带系在腰间。第一日去面见这位名声在外的诸葛将军,她得郑重些。
可一连来了几日都扑了空。
诸葛亮去督军,不知何时能回来,按府衙掌事的说法,也许三两日,也许更久。
没有这位诸葛将军在指教宣文上签字落印,她入不得锦司的门。
好在不需多问,就得知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的住处,周瑛决定亲自去一趟。
到了将军府门前,周瑛瞅了眼,和蜀地达官们相比,一套并不算气派的府邸。
只比我在延辛巷的私宅大了几圈而已,周瑛不禁在心里比较起来她和诸葛亮的宅邸谁的更气派些。
可即便诸葛亮的宅邸不气派,周遭也有许多来递拜帖的人,都是一群眼巴巴想和诸葛亮攀上关系,求个一官半职,或是想仕途高升的人。
不出意外她也被门前的小厮挡着,没能顺利入内。
诸葛府的小厮面上谦和,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拒人于千里之外,没办法,要来巴结诸葛亮的人太多了。这将军府的门可不是那么好入的。
她把自己绘制的蜀锦纹样递交给门前的小厮,并嘱咐道,“若您家主君回来,请务必告知新任指教前来拜见,并求指教宣文。”
接下锦轴的小厮客客气气,转身进府便交给了府中管事定安。
下了几日的雨,成都的天总算放晴。诸葛将军府的仆从们忙碌起来,收拾洒扫。庭院内遍植花木,叠石为峰,倒也雅致。
定安早早便在府门前迎候归来的诸葛亮,两人一前一后在去后院的途中,定安呈禀府中这些时日的事,偶尔诸葛亮询问两句,也不多,更多是让定安自行决断。
“先生,还有一人前来拜见。”定安道。
整日踏破门槛要来拜见他的人并不少,但听定安说起是锦坊的新任指教时,诸葛亮微微一愣,停步于花廊处。
他才想起,临行前,刘备曾与他提过一次,给锦坊挑了个指教,只是那时事务繁忙,未来得及与之一见,更没来得及给这位新指教的宣文上落印,怕是这位新指教这些时日都无法正式上任。
进入花厅后,定安赶紧奉上这位新指教送来的图样锦轴,诸葛亮刚想打开锦轴,诸葛果不知从哪冒出来,冒着喜气笑声充盈整个花厅,“阿爹,你可比信里早回来几日。”
“这几日在家可有听你三叔母的话。”诸葛亮抚摸女儿的发髻,身边的拂霖立刻呈上锦盒给诸葛果。
打开一看是枚堆丝嵌珠簪,诸葛果兴奋地拿出来观赏把玩,还让侍女竹喜给她簪上,看好不好。
诸葛亮这才腾出手来,仔细查看锦轴。一笔一划,越看越觉得这画风极像一人。
玉台君?
“好似玉先生的笔锋。”一旁的诸葛果也凑过来。
“玉先生?”
“是呀,就是我此前向阿父提过的,宫里那位教我们丹青的玉先生。”
诸葛亮一把拉住女儿,仔细问起关于这位玉先生的事,隔日一大早他便在唐松宫里再度遇见周瑛。
绿柳拂水,池鸳踱步,白鹤飞舞。
池边不远处的帷幄下,一众公子女郎观赏着春池中溪水的白鹤,诸葛果还在默默观察周瑛时不时俯身添笔改画的身影。
很像,真的很像。她没有骗父亲,玉先生真的很像过世的瑛姨母。
“别看了,你都看了这半天,画上可是一点成果都没有。”身旁的张文莹悄悄地说。
诸葛果收回思绪,拿起搁置许久的笔,那墨似有些干。
一旁的竹喜添水研磨,诸葛果静心用笔划过砚台,檀笔舔满墨汁,就听张文莹道:“按说王太子平时课业繁重,也不会来上丹青课,今儿倒是好兴致,来这同我们晒太阳。”
张文莹边说边把手中的檀笔丢至一边,抬起那双染了淡红色指甲的手,放置额间,遮挡些刺眼的阳光。她和诸葛果不同,她可是右将军张飞的女儿,要的是马上持鞭的威风凛凛,对这么舞文弄墨的东西并不感兴趣,要不是能偶尔凭着一两幅画和诸葛乔说上话,她也不必让自己学这苦差事。
“他是王太子,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诸葛果持笔漫不经心地说。
“是呀。听我阿爹说,咱们的王太子以后会是真正的太子,等成了太子就能选太子妃了,就是不知谁这么好命要嫁给那个胆小鬼...”
还没说完的话被诸葛果死死捂紧嘴巴里。
“莫要胡沁!”
挣开诸葛果束缚的张文莹,左右观察两眼,也自觉有些失态,但还是噘着嘴对诸葛果说,“你和你老爹一样,正经起来就吓死个人。”
两人打趣间,突然听到“扑通”一声。纷纷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却发现一件彩蓝对鸟纹绮长袍漂浮在水面上。
“王太子落水了!”
呼叫声连绵不绝,身边的侍从们纷纷跳入水中,受惊的诸葛果呆呆地望着湖面,还未来不及安抚猛烈跳动的心,就眼睁睁看着周瑛也跳进水中。
她下意识地喊道:“姨母小心!”
只是周边慌乱的人,没人听到她这句呼喊。
折腾一番,刘禅被仆从架起扶至岸边,浑身湿漉漉,衣袍丢落水中,连带着发髻也有所松乱。
被拖上来的人还有周瑛,她不知道自己怎么鬼使神差的跳进池中,要去做英雄,只是情势逼迫之下,她来不及思考,下意识的举动,带来的后果便是浸泡过水的衣衫无比贴身,玲珑身段,自己女儿之身很可能被人发现。
意识到这一层的周瑛才开始真正的怕,骨头里面透着寒,远比刚刚跳入水中。
刘禅进殿后,依次行礼,见到诸葛亮时,深深鞠了一躬,说起最近又写了几篇读兵书的策论,一会便让侍从送去给先生点评。诸葛亮听闻欣慰一笑,赞赏不已。
刘备颔首,询问刘禅最近看了哪些书,刘禅从容对答,让刘备方才盈满的烦忧情绪消散不少。
诸葛亮起身行礼辞别:“果儿还在宫里习画,今日难得的空闲,去给这娃娃接回家去。”随后告退。
待诸葛亮退下后,刘禅命身后内侍呈上今日所绘的帛画。
刘备和吴苋观赏完后,皆交口称赞。
刘禅谦和道:“儿能画成这样,都是新来的那位玉先生教的好。阿父可一定要赏赐他。”
“阿斗不仅谦虚,还很念恩,连授他课业的丹青师傅都如此看重。”吴苋笑着对刘备说道。
听闻儿子被如此夸赞,刘备颇为自豪,指着刘禅对吴苋徐徐道:“这孩子打小就是善心肠,刚学说话不久,路上遇到逃难的饥民,都想着把自己手里的吃食送出去。”
刘备回忆往昔,那时他无立锥之地,四处投奔,狼狈至极,但看到自己唯一的血脉时,一切颠沛流离的苦楚皆化为虚有。如今他选定的继承人正神色奕奕站立在他的面前,必不会辜负他所望。
周瑛接到内官的传令立马前往宝奉殿,进殿后跟着内官的指示,俯身跪地,额头紧紧贴着地砖,不敢抬首看殿上之人。
“玉先生的画工真是了得,王太子跟随您习画,本宫和王上很是放心。”吴苋盯着不远处跪拜的一身青袍,头埋的低低的,也看不到人,夸赞完便问道:“先生可要赏赐,王太子倒是一直替你求恩赏。”
周瑛默不作声,想了片刻,一本正经说道:“只要能一直在宫内作画,习画,便是对下臣最好的赏赐。”
吴苋忽而有了个想法,提议道:“玉先生是读书人,一片纯纯赤子心,不如让玉先生去锦司担任指教,没准能精进锦坊的纹样,也可解了军师将军的燃眉之急。”说完期待地看向刘备。
刘备喜不自胜,拍了拍吴苋的肩膀,亲昵道:“王后提议甚佳。”
吴苋夜归磐宁殿,侍女宗雯为其脱簪时提及今夜刘备宿在齐夫人处。
死死盯着铜镜的吴苋并没有言语,脸上沉浸如水,逼着自己不能有任何异常的神色显露。
齐蔚玉前年刚生下一子刘永,如今再度有了身孕,正得荣宠。而她呢。即便三言两语帮刘备解了锦司的忧愁,可到底只是刘备一句夸赞便没了,入夜依旧孤身一人。
她缓缓摸向自己的小腹,嫁于刘备已快两载,许久不见消息,难道自己命中真的无子?
刘禅,那个恭恭敬敬称自己“母亲”的孩子,可终究不是自己亲子。
可是,能抓住的只有刘禅。
她不仅要做刘禅礼法上的母亲,更要做他真正意义上母亲,想到这,她立刻吩咐宗雯让锦司制一套春衣给刘禅。
-------------------------------------
自从上次得了诏令成了锦司的指教后,这是周瑛第一次去尚事府,一大早便换上了一件冰湖蓝的直裾,一条几何纹腰带系在腰间。第一日去面见这位名声在外的诸葛将军,她得郑重些。
可一连来了几日都扑了空。
诸葛亮去督军,不知何时能回来,按府衙掌事的说法,也许三两日,也许更久。
没有这位诸葛将军在指教宣文上签字落印,她入不得锦司的门。
好在不需多问,就得知了这位大名鼎鼎的诸葛亮的住处,周瑛决定亲自去一趟。
到了将军府门前,周瑛瞅了眼,和蜀地达官们相比,一套并不算气派的府邸。
只比我在延辛巷的私宅大了几圈而已,周瑛不禁在心里比较起来她和诸葛亮的宅邸谁的更气派些。
可即便诸葛亮的宅邸不气派,周遭也有许多来递拜帖的人,都是一群眼巴巴想和诸葛亮攀上关系,求个一官半职,或是想仕途高升的人。
不出意外她也被门前的小厮挡着,没能顺利入内。
诸葛府的小厮面上谦和,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拒人于千里之外,没办法,要来巴结诸葛亮的人太多了。这将军府的门可不是那么好入的。
她把自己绘制的蜀锦纹样递交给门前的小厮,并嘱咐道,“若您家主君回来,请务必告知新任指教前来拜见,并求指教宣文。”
接下锦轴的小厮客客气气,转身进府便交给了府中管事定安。
下了几日的雨,成都的天总算放晴。诸葛将军府的仆从们忙碌起来,收拾洒扫。庭院内遍植花木,叠石为峰,倒也雅致。
定安早早便在府门前迎候归来的诸葛亮,两人一前一后在去后院的途中,定安呈禀府中这些时日的事,偶尔诸葛亮询问两句,也不多,更多是让定安自行决断。
“先生,还有一人前来拜见。”定安道。
整日踏破门槛要来拜见他的人并不少,但听定安说起是锦坊的新任指教时,诸葛亮微微一愣,停步于花廊处。
他才想起,临行前,刘备曾与他提过一次,给锦坊挑了个指教,只是那时事务繁忙,未来得及与之一见,更没来得及给这位新指教的宣文上落印,怕是这位新指教这些时日都无法正式上任。
进入花厅后,定安赶紧奉上这位新指教送来的图样锦轴,诸葛亮刚想打开锦轴,诸葛果不知从哪冒出来,冒着喜气笑声充盈整个花厅,“阿爹,你可比信里早回来几日。”
“这几日在家可有听你三叔母的话。”诸葛亮抚摸女儿的发髻,身边的拂霖立刻呈上锦盒给诸葛果。
打开一看是枚堆丝嵌珠簪,诸葛果兴奋地拿出来观赏把玩,还让侍女竹喜给她簪上,看好不好。
诸葛亮这才腾出手来,仔细查看锦轴。一笔一划,越看越觉得这画风极像一人。
玉台君?
“好似玉先生的笔锋。”一旁的诸葛果也凑过来。
“玉先生?”
“是呀,就是我此前向阿父提过的,宫里那位教我们丹青的玉先生。”
诸葛亮一把拉住女儿,仔细问起关于这位玉先生的事,隔日一大早他便在唐松宫里再度遇见周瑛。
绿柳拂水,池鸳踱步,白鹤飞舞。
池边不远处的帷幄下,一众公子女郎观赏着春池中溪水的白鹤,诸葛果还在默默观察周瑛时不时俯身添笔改画的身影。
很像,真的很像。她没有骗父亲,玉先生真的很像过世的瑛姨母。
“别看了,你都看了这半天,画上可是一点成果都没有。”身旁的张文莹悄悄地说。
诸葛果收回思绪,拿起搁置许久的笔,那墨似有些干。
一旁的竹喜添水研磨,诸葛果静心用笔划过砚台,檀笔舔满墨汁,就听张文莹道:“按说王太子平时课业繁重,也不会来上丹青课,今儿倒是好兴致,来这同我们晒太阳。”
张文莹边说边把手中的檀笔丢至一边,抬起那双染了淡红色指甲的手,放置额间,遮挡些刺眼的阳光。她和诸葛果不同,她可是右将军张飞的女儿,要的是马上持鞭的威风凛凛,对这么舞文弄墨的东西并不感兴趣,要不是能偶尔凭着一两幅画和诸葛乔说上话,她也不必让自己学这苦差事。
“他是王太子,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诸葛果持笔漫不经心地说。
“是呀。听我阿爹说,咱们的王太子以后会是真正的太子,等成了太子就能选太子妃了,就是不知谁这么好命要嫁给那个胆小鬼...”
还没说完的话被诸葛果死死捂紧嘴巴里。
“莫要胡沁!”
挣开诸葛果束缚的张文莹,左右观察两眼,也自觉有些失态,但还是噘着嘴对诸葛果说,“你和你老爹一样,正经起来就吓死个人。”
两人打趣间,突然听到“扑通”一声。纷纷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却发现一件彩蓝对鸟纹绮长袍漂浮在水面上。
“王太子落水了!”
呼叫声连绵不绝,身边的侍从们纷纷跳入水中,受惊的诸葛果呆呆地望着湖面,还未来不及安抚猛烈跳动的心,就眼睁睁看着周瑛也跳进水中。
她下意识地喊道:“姨母小心!”
只是周边慌乱的人,没人听到她这句呼喊。
折腾一番,刘禅被仆从架起扶至岸边,浑身湿漉漉,衣袍丢落水中,连带着发髻也有所松乱。
被拖上来的人还有周瑛,她不知道自己怎么鬼使神差的跳进池中,要去做英雄,只是情势逼迫之下,她来不及思考,下意识的举动,带来的后果便是浸泡过水的衣衫无比贴身,玲珑身段,自己女儿之身很可能被人发现。
意识到这一层的周瑛才开始真正的怕,骨头里面透着寒,远比刚刚跳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