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离……”
“小阿离……”
“接你的人来了,快走吧。”
“啧,老陆,不对劲啊,这人怎么长得那么像扶苏澈那冰疙瘩啊?我瞧着,心肠也不太好,感觉比淳于初那死狐狸还坏,不过……他怎么这么爱哭啊???”
“走了,少管闲事。”
一群苏家军的将士们踏着光影而来,又再度踏着光影走向如死亡般的黑暗,只是临走前都纷纷笑着和被留在原地的小阿离摆手。
——保重,小阿离。
……
呜咽的哭声不绝于耳,戚无良猛地睁开眼,急促地呼吸着,眼角的泪水还未干,心脏的疼痛提醒着她方才做了一个无比真实的梦。
“哇呜呜呜呜,小先生你别丢下我一个人……”
躺在砂石地上的右相大人幽幽扭头,看向身侧头顶光秃秃、浑身湿漉漉的俊俏和尚,由于气息尚未平复,她说话还有几分喘,“我就是……咳咳咳……想丢下你一个人,也架不住你像嚎丧一样把我嚎醒。”
小和尚立马不哭了,满脸惊喜道:“小先生你醒了。”
半个时辰后。
渡江很顺利,红泪、花锦城、杨丰年,再算上被司徒纯救上岸的戚无良,四人顺利渡江后,直接将身上的绳索系在江岸几棵最结实的树干上,方雩还做了简易的机关装置,别说人了,马车、粮草都能顺利渡江。
杨丰年正尽职尽责地指挥手下的人渡江,之前在江里他距离戚无良比较远,亲眼瞧着右相大人被江水吞没,杨丰年两眼一黑,差点也跟着去了,不过幸好幸好……
杨丰年偷摸瞅了一眼十二殿下,猛人!不系绳索就敢跳江,明知道有暗涡还敢往里游,不仅猛,还不要命!
岸边一棵柳树下,浑身湿透右相大人略显狼狈地坐在树下的石头上,跟前站了一排“被审讯”的人——司徒纯、贺宿城、温寻、温爷爷,最糟糕就是居然还有温爷爷!
右相大人揉了揉太阳穴,头大得很,“说吧,我不是不许你们跟来吗?”
四个人,有人看天,有人看地,有人树,有人看着手里的窝窝头。
戚无良:“……”
就是没人搭理她。
“贺宿城,你先说,怎么回事?我让你看着阿玄,你就是这么看着他的?”
贺宿城一身黑色劲装,背着自家祖传的大刀,双手抱胸,眉宇间尽是对戚无良的鄙夷,“你搞错了,他是主谋,我是从犯,要赖你赖他。”
“小先生是我非要……”
司徒纯一张嘴就要把过错拦到自己身上。
“你闭嘴,”右相大人瞪了他一眼,继续蛮不讲理地审问贺宿城,“我家阿玄年幼无知,你也年幼无知吗?”
贺宿城嘴角一抽,“……”
年幼无知?在大梁,十六岁早可以娶妻生子了。
一旁传来打斗声,一众渡江的御林军将士凑在一起满脸惊叹地看着“互殴”的两人,也不对,准确地说是红泪单方面“殴”花锦城,而花锦城则是游刃有余地闪躲。
戚无良瞧了眉头一皱,这才想起,杨丰年刚才好像提了两嘴,说她家侍女和人家温月侯之前在江里就打了起来。
唔,她在江里游个水都费劲,这两货居然还能在江里打架,气死她了!
恰逢花锦城信手捏住红泪的剑尖,指尖用力一弹,竟用内力逼得红泪退了几步,戚无良快步上前,半个身子挡在红泪跟前,狠狠瞪了对面的花锦城一眼,又微微侧头问一脸怒意的红衣,“怎么回事?”
“公子,我要捅了他。”小姑娘周身战意,冷冷说道。
右相大人开口就是毫不留情戳人痛处,“你就是因为捅不了他,所以他现在才能在本相面前上蹿下跳。”
红泪缄默,战意和愤怒最后化为不甘地垂眸,手中的软剑也缓缓放下。
戚无良环视周围看热闹的将士,“看什么看,闲着无事去清点粮草人马,等所有人都渡江,立刻出发。”
将士们急忙散去,生怕晚一步就被殃及池鱼。
不远处,已然渡江的谢献思等谢家一派的人站在一处远观着,为首的谢献思隐隐皱眉,“她倒是命大。”
之前入水的三名将士都是谢家隐藏在军中的暗桩,一顶一的好手,三人联手居然都没留下戚无良的命。
“谢大人放心,没死在江里对戚无良来说绝对不算幸事,后面的事情我等已经安排好了,前路凶险,咱们这位大梁右相总要运气用完的一天。”一名贼眉鼠眼、笑容油腻的谢家家臣弓着腰说道。
赈灾队伍全部渡江完毕已是深夜,但这次戚无良没有下令歇息,而是选择了星夜兼程,两夜一日后,赈灾队伍终于在天光破晓前赶到了戍城。
戍城是离五州最近的一座城池,也是五州灾民撤离的一条必经之途。
怎料赈灾队伍行至戍城城门,哪怕戚无良亮出身份,守城的将士也磨磨蹭蹭许久不见开门,一直到日头东升,戍城的父母官都尉刘喜才姗姗来迟,打开城门,率领戍城大小官员前来迎接。
“下官戍城都尉刘喜,见过右相,见过温月侯,见过杨统领,见过诸位大人。”
刘喜是个其貌不扬的小矮子,就连眉眼都活脱脱应了“鼠目寸光”这四个字,不过眼睛虽小得瞧不见,但轱辘轱辘地转得贼快。
表面瞧着是在恭恭敬敬地行礼,实际上早把一行人打量了个遍,尤其是马车上那位白衣银面具的矜贵公子,心说:真年轻,虽然待着面具,但年轻人那股意气风发的劲头是掩不住的,年轻好啊,年轻人最是好糊弄。
这般想着,刘喜圆脸上的笑容越发诚挚,尤其这位年轻的大梁右相还是个极为贪财的奸臣,这世上没有什么是银子办不了的事情,而他刘喜最不缺银子。
“右相等远道而来,下官已在城中备好下榻之所,这就带右相及诸位大人去城中歇息,”说着,刘喜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木盒,恭敬地呈给马车上的白衣卿相,“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右相笑纳。”
马车边上,一路上差点跑断两条腿的温寻眼睛一亮,他表现的机会来了!
因为他擅自出府,还带上自家老祖宗一起胡闹,自然不会像自家爷爷以及十二殿下那样有荣幸登上自家公子的马车,他这一路是靠两条腿走过来的。
贺宿城也被戚无良罚了,但那家伙虎背熊腰,壮得和头牛一样,赶了两天一夜的路依旧神采奕奕,不像他如同被搓掉一层皮的蔫萝卜。
温大管家刚准备重操旧业,上前接过刘喜奉上的木盒,奈何有一个人比他更快,司徒纯像阵风一样接过木盒,笑容洋溢又殷勤无比地将东西递给戚无良。
右相大人漫不经心地拿过东西,打开瞧了一眼,连城璧啊!物如其名,就这么一小块绿玉,价值连城。
跪在地上的刘喜机敏地观察着白衣的反应,果然,这位右相在见到连城璧后,眼眸一弯,语气和善道:“好说好说,刘大人,带路吧。”
刘喜松了口气,知道将赈灾队伍晾在城门外半天这件事算过去了。
赈灾队伍缓缓进城,便是温寻这种迟钝的人都看出了不对劲。
戍城与五州相邻,五州遭洪灾,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最先选择的避灾之地理应是戍城。
可这一路所见,城中安然祥和、百姓怡然自得,莫说有大量灾民涌入戍城,城中连一个乞……
温寻刚想说,连一个乞丐都看不到,就远远瞧见街尾墙角出现一个熟悉的破烂身影——虎子???
他怎么在这儿?
“看来,刘大人将戍城治理得不错。”笨重的机关马车幽幽传出一个声音。
刘喜这个戍城都尉连马都没骑,像个小厮般跟在右相的马车旁,还笑得格外高兴,将官场里的人情世故演绎得淋漓尽致。
“右相大人过奖过奖,下官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右相大人百忙之中不吝指正。”
温寻看着刘喜那副奴颜卑膝的模样,还真是……比他这个做管家都狗!
“指正谈不上,不知刘大人对五州灾情有什么看法?”
刘喜依旧笑着,却将话又踢了回去,“右相的看法就是下官的看法。”
马车内的人低笑了一声,有些莫测意味,“哦,是吗?”
刘喜衣袖下的拇指和食指摩擦着,大胆试探道:“据下官所闻所见,五州灾情远没有那么严重,是地方官员小题大做了,还劳烦右相亲赴灾区赈灾,实在是不该。”
刘喜额角冒着虚汗,焦急地等待车中人的回复,令他欣喜的是,片刻后右相极其赞同地回了一句“所见略同”。
刘都尉那颗上下跳动的心总算回到了肚子里,自从五州灾情上达天听,他就一直心怀忐忑、夜不能寐,毕竟隐瞒灾情不报也有他一份。
五州官场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蛇鼠一窝而已,所以当灾情爆发,九成的五州官员想的不是如何赈灾,而是压下灾情消息,保住乌纱帽。
最终在五州父母官的“默契合作”下,成功把小灾延误成波及成整个五州的大灾。
半个时辰后,抵达下榻的驿馆。
前脚还和刘都尉笑语话别的戚无良,后脚迈进房间,周身气场都阴沉了下来。
司徒纯最先察觉戚无良的反常,担忧问道:“小先生怎么了?”
“公子,人来了。”
话音落,温寻推门进屋,身后还跟着一人。
温寻带进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虎子。
虎子一身乞丐服、蓬头垢面的,他除了去烟雨楼见心上人沈相疑时会把自己捯饬出一个人样,其他时候要多邋遢有多邋遢。
虎子顶着一张黑乎乎的脏脸,笑呵呵地坐到了戚无良的对面,拎起桌上的茶壶灌了好大一口,才爽朗道:“大哥,你们总算来了,我带着兄弟们也就比你们早出发半日,你们怎么到得这么慢?”
圣旨抵达右相府后不久,戚无良就让虎子带人先行前往五州。
戚无良淡淡道:“粮车重,走不快。”
虎子“唔”了一声,也反应了过来,“你让我打听的事情已经打听清楚了。”
戚无良看向虎子,这也是他让虎子先行的目的,虎子手下的丐帮兄弟不是吃素的,有些消息结海楼查不出来,但虎子等一众兄弟却可以。
戚无良和虎子聊了一个时辰,红泪突然一脸怪异地推门进屋,“公子,外面有人求见。”
“谁?”
“他自称沈钰,是刘喜府上的一名谋士,说是替刘喜来请帖,邀请公子过府用午膳。”
戚无良注意到了红泪复杂别扭的目光,纳闷道:“你皱什么眉?告诉刘喜,我不去。”
“公子……”
红泪的表情更怪异了,“那个沈钰说,他知道您一定不会去,所以让我把这样东西教给你。”
那是个方方正正的小册子,大概巴掌大,戚无良接过来看了一眼,里面写的东西换做旁人也许会震惊,不过戚无良依旧神色平淡,但更好奇红泪的态度,不解道:“你到底怎么了?”
红泪拧眉,不情不愿道:“沈钰想见你。”
戚无良更不解了,“你是不想我见他?”
戚无良原本无所谓的,若是往常,她也许就将人打发了,但红泪这副模样倒让戚无良对这个沈钰好奇起来。
“小阿离……”
“接你的人来了,快走吧。”
“啧,老陆,不对劲啊,这人怎么长得那么像扶苏澈那冰疙瘩啊?我瞧着,心肠也不太好,感觉比淳于初那死狐狸还坏,不过……他怎么这么爱哭啊???”
“走了,少管闲事。”
一群苏家军的将士们踏着光影而来,又再度踏着光影走向如死亡般的黑暗,只是临走前都纷纷笑着和被留在原地的小阿离摆手。
——保重,小阿离。
……
呜咽的哭声不绝于耳,戚无良猛地睁开眼,急促地呼吸着,眼角的泪水还未干,心脏的疼痛提醒着她方才做了一个无比真实的梦。
“哇呜呜呜呜,小先生你别丢下我一个人……”
躺在砂石地上的右相大人幽幽扭头,看向身侧头顶光秃秃、浑身湿漉漉的俊俏和尚,由于气息尚未平复,她说话还有几分喘,“我就是……咳咳咳……想丢下你一个人,也架不住你像嚎丧一样把我嚎醒。”
小和尚立马不哭了,满脸惊喜道:“小先生你醒了。”
半个时辰后。
渡江很顺利,红泪、花锦城、杨丰年,再算上被司徒纯救上岸的戚无良,四人顺利渡江后,直接将身上的绳索系在江岸几棵最结实的树干上,方雩还做了简易的机关装置,别说人了,马车、粮草都能顺利渡江。
杨丰年正尽职尽责地指挥手下的人渡江,之前在江里他距离戚无良比较远,亲眼瞧着右相大人被江水吞没,杨丰年两眼一黑,差点也跟着去了,不过幸好幸好……
杨丰年偷摸瞅了一眼十二殿下,猛人!不系绳索就敢跳江,明知道有暗涡还敢往里游,不仅猛,还不要命!
岸边一棵柳树下,浑身湿透右相大人略显狼狈地坐在树下的石头上,跟前站了一排“被审讯”的人——司徒纯、贺宿城、温寻、温爷爷,最糟糕就是居然还有温爷爷!
右相大人揉了揉太阳穴,头大得很,“说吧,我不是不许你们跟来吗?”
四个人,有人看天,有人看地,有人树,有人看着手里的窝窝头。
戚无良:“……”
就是没人搭理她。
“贺宿城,你先说,怎么回事?我让你看着阿玄,你就是这么看着他的?”
贺宿城一身黑色劲装,背着自家祖传的大刀,双手抱胸,眉宇间尽是对戚无良的鄙夷,“你搞错了,他是主谋,我是从犯,要赖你赖他。”
“小先生是我非要……”
司徒纯一张嘴就要把过错拦到自己身上。
“你闭嘴,”右相大人瞪了他一眼,继续蛮不讲理地审问贺宿城,“我家阿玄年幼无知,你也年幼无知吗?”
贺宿城嘴角一抽,“……”
年幼无知?在大梁,十六岁早可以娶妻生子了。
一旁传来打斗声,一众渡江的御林军将士凑在一起满脸惊叹地看着“互殴”的两人,也不对,准确地说是红泪单方面“殴”花锦城,而花锦城则是游刃有余地闪躲。
戚无良瞧了眉头一皱,这才想起,杨丰年刚才好像提了两嘴,说她家侍女和人家温月侯之前在江里就打了起来。
唔,她在江里游个水都费劲,这两货居然还能在江里打架,气死她了!
恰逢花锦城信手捏住红泪的剑尖,指尖用力一弹,竟用内力逼得红泪退了几步,戚无良快步上前,半个身子挡在红泪跟前,狠狠瞪了对面的花锦城一眼,又微微侧头问一脸怒意的红衣,“怎么回事?”
“公子,我要捅了他。”小姑娘周身战意,冷冷说道。
右相大人开口就是毫不留情戳人痛处,“你就是因为捅不了他,所以他现在才能在本相面前上蹿下跳。”
红泪缄默,战意和愤怒最后化为不甘地垂眸,手中的软剑也缓缓放下。
戚无良环视周围看热闹的将士,“看什么看,闲着无事去清点粮草人马,等所有人都渡江,立刻出发。”
将士们急忙散去,生怕晚一步就被殃及池鱼。
不远处,已然渡江的谢献思等谢家一派的人站在一处远观着,为首的谢献思隐隐皱眉,“她倒是命大。”
之前入水的三名将士都是谢家隐藏在军中的暗桩,一顶一的好手,三人联手居然都没留下戚无良的命。
“谢大人放心,没死在江里对戚无良来说绝对不算幸事,后面的事情我等已经安排好了,前路凶险,咱们这位大梁右相总要运气用完的一天。”一名贼眉鼠眼、笑容油腻的谢家家臣弓着腰说道。
赈灾队伍全部渡江完毕已是深夜,但这次戚无良没有下令歇息,而是选择了星夜兼程,两夜一日后,赈灾队伍终于在天光破晓前赶到了戍城。
戍城是离五州最近的一座城池,也是五州灾民撤离的一条必经之途。
怎料赈灾队伍行至戍城城门,哪怕戚无良亮出身份,守城的将士也磨磨蹭蹭许久不见开门,一直到日头东升,戍城的父母官都尉刘喜才姗姗来迟,打开城门,率领戍城大小官员前来迎接。
“下官戍城都尉刘喜,见过右相,见过温月侯,见过杨统领,见过诸位大人。”
刘喜是个其貌不扬的小矮子,就连眉眼都活脱脱应了“鼠目寸光”这四个字,不过眼睛虽小得瞧不见,但轱辘轱辘地转得贼快。
表面瞧着是在恭恭敬敬地行礼,实际上早把一行人打量了个遍,尤其是马车上那位白衣银面具的矜贵公子,心说:真年轻,虽然待着面具,但年轻人那股意气风发的劲头是掩不住的,年轻好啊,年轻人最是好糊弄。
这般想着,刘喜圆脸上的笑容越发诚挚,尤其这位年轻的大梁右相还是个极为贪财的奸臣,这世上没有什么是银子办不了的事情,而他刘喜最不缺银子。
“右相等远道而来,下官已在城中备好下榻之所,这就带右相及诸位大人去城中歇息,”说着,刘喜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木盒,恭敬地呈给马车上的白衣卿相,“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右相笑纳。”
马车边上,一路上差点跑断两条腿的温寻眼睛一亮,他表现的机会来了!
因为他擅自出府,还带上自家老祖宗一起胡闹,自然不会像自家爷爷以及十二殿下那样有荣幸登上自家公子的马车,他这一路是靠两条腿走过来的。
贺宿城也被戚无良罚了,但那家伙虎背熊腰,壮得和头牛一样,赶了两天一夜的路依旧神采奕奕,不像他如同被搓掉一层皮的蔫萝卜。
温大管家刚准备重操旧业,上前接过刘喜奉上的木盒,奈何有一个人比他更快,司徒纯像阵风一样接过木盒,笑容洋溢又殷勤无比地将东西递给戚无良。
右相大人漫不经心地拿过东西,打开瞧了一眼,连城璧啊!物如其名,就这么一小块绿玉,价值连城。
跪在地上的刘喜机敏地观察着白衣的反应,果然,这位右相在见到连城璧后,眼眸一弯,语气和善道:“好说好说,刘大人,带路吧。”
刘喜松了口气,知道将赈灾队伍晾在城门外半天这件事算过去了。
赈灾队伍缓缓进城,便是温寻这种迟钝的人都看出了不对劲。
戍城与五州相邻,五州遭洪灾,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最先选择的避灾之地理应是戍城。
可这一路所见,城中安然祥和、百姓怡然自得,莫说有大量灾民涌入戍城,城中连一个乞……
温寻刚想说,连一个乞丐都看不到,就远远瞧见街尾墙角出现一个熟悉的破烂身影——虎子???
他怎么在这儿?
“看来,刘大人将戍城治理得不错。”笨重的机关马车幽幽传出一个声音。
刘喜这个戍城都尉连马都没骑,像个小厮般跟在右相的马车旁,还笑得格外高兴,将官场里的人情世故演绎得淋漓尽致。
“右相大人过奖过奖,下官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右相大人百忙之中不吝指正。”
温寻看着刘喜那副奴颜卑膝的模样,还真是……比他这个做管家都狗!
“指正谈不上,不知刘大人对五州灾情有什么看法?”
刘喜依旧笑着,却将话又踢了回去,“右相的看法就是下官的看法。”
马车内的人低笑了一声,有些莫测意味,“哦,是吗?”
刘喜衣袖下的拇指和食指摩擦着,大胆试探道:“据下官所闻所见,五州灾情远没有那么严重,是地方官员小题大做了,还劳烦右相亲赴灾区赈灾,实在是不该。”
刘喜额角冒着虚汗,焦急地等待车中人的回复,令他欣喜的是,片刻后右相极其赞同地回了一句“所见略同”。
刘都尉那颗上下跳动的心总算回到了肚子里,自从五州灾情上达天听,他就一直心怀忐忑、夜不能寐,毕竟隐瞒灾情不报也有他一份。
五州官场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蛇鼠一窝而已,所以当灾情爆发,九成的五州官员想的不是如何赈灾,而是压下灾情消息,保住乌纱帽。
最终在五州父母官的“默契合作”下,成功把小灾延误成波及成整个五州的大灾。
半个时辰后,抵达下榻的驿馆。
前脚还和刘都尉笑语话别的戚无良,后脚迈进房间,周身气场都阴沉了下来。
司徒纯最先察觉戚无良的反常,担忧问道:“小先生怎么了?”
“公子,人来了。”
话音落,温寻推门进屋,身后还跟着一人。
温寻带进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虎子。
虎子一身乞丐服、蓬头垢面的,他除了去烟雨楼见心上人沈相疑时会把自己捯饬出一个人样,其他时候要多邋遢有多邋遢。
虎子顶着一张黑乎乎的脏脸,笑呵呵地坐到了戚无良的对面,拎起桌上的茶壶灌了好大一口,才爽朗道:“大哥,你们总算来了,我带着兄弟们也就比你们早出发半日,你们怎么到得这么慢?”
圣旨抵达右相府后不久,戚无良就让虎子带人先行前往五州。
戚无良淡淡道:“粮车重,走不快。”
虎子“唔”了一声,也反应了过来,“你让我打听的事情已经打听清楚了。”
戚无良看向虎子,这也是他让虎子先行的目的,虎子手下的丐帮兄弟不是吃素的,有些消息结海楼查不出来,但虎子等一众兄弟却可以。
戚无良和虎子聊了一个时辰,红泪突然一脸怪异地推门进屋,“公子,外面有人求见。”
“谁?”
“他自称沈钰,是刘喜府上的一名谋士,说是替刘喜来请帖,邀请公子过府用午膳。”
戚无良注意到了红泪复杂别扭的目光,纳闷道:“你皱什么眉?告诉刘喜,我不去。”
“公子……”
红泪的表情更怪异了,“那个沈钰说,他知道您一定不会去,所以让我把这样东西教给你。”
那是个方方正正的小册子,大概巴掌大,戚无良接过来看了一眼,里面写的东西换做旁人也许会震惊,不过戚无良依旧神色平淡,但更好奇红泪的态度,不解道:“你到底怎么了?”
红泪拧眉,不情不愿道:“沈钰想见你。”
戚无良更不解了,“你是不想我见他?”
戚无良原本无所谓的,若是往常,她也许就将人打发了,但红泪这副模样倒让戚无良对这个沈钰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