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水泽的回门也是极其隆重的,尤其是晚上的烟火,更是惹得半个京城的人都来围观。

    那是林如海提前亲自安排订好的烟火,黛玉看着漫天的璀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她的父亲是那样的疼爱她。

    但是黛玉婚后的日子,其实变化还真不算很大,主要是现在她和水泽的府邸还在修建,加上二人都觉得两个人在公主府吃饭也很孤单,索性便同公主说,他们二人干脆就在家里和公主与林如海一起吃饭。

    甚至于有时候吃了晚饭,公主府也是不回去的了,就住在林家。

    简昭媛知道了都不禁向天子感叹:“臣妾瞧着小十二成了亲都还是个孩子呢。”

    天子却是极其羡慕的,林如海父女之间的那份情谊,再一对比自己这些个不省心的儿子,天子觉得自己虽然是富有四海的帝王,但家庭上头,还只怕真是比不上很多平民百姓。

    天子才感慨自己那么多不省心的儿子,就得接到了程明时的密折。

    程明时作为河道总督奉旨巡查河道河堤等,竟意外查到了淮安府的一桩大案子,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此案与甄家关系颇深。

    牵扯到了甄家,那也就等于牵扯到了顺亲王水泓。程明时便呈上密折,希望天子能派人暗中调查。

    为何要暗中,程明时写的非常清楚,怕打草惊蛇,因为苦主一家几乎被赶尽杀绝。

    天子看着程明时的密折,内心是相当震惊的。一来震惊于甄家在江南的势力之大,二来是震惊于吏部里头竟然有这么些龌龊。

    而前任吏部尚书,可不就是老二的岳丈。

    天子将前后的事情略微串联了一遍,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果然如同程明时建议的那般,不明查,只是暗访。

    天子这边很快就派了人出去,而水泓那边还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接下来水泽的举动又让天子稍稍得到了一些慰藉。

    水泽与黛玉亲自去了一趟天子赏赐的庄子,去之前黛玉先是花了好些时间查看庄子之前的情况,将庄子的田地数量与庄户人家数量及收成等都一一了解,和水泽去了实体查探一番,见了庄头,也见了许多庄户人家,将实际情况与记录不符的地方进行了修正。

    回来时候,有庄户人家送了他们一些螃蟹,如今正好是吃螃蟹的季节,水泽和黛玉不好拒绝,就收下了这些礼物。

    黛玉回来后,问紫鸢除了清蒸螃蟹外,还能做什么。

    紫鸢竟然一气做出来蟹黄锅巴、蟹黄酥甚至还有蟹肉松,全都相当美味。

    黛玉便将一半装了起来,让水泽进宫时候送去。

    简昭媛见了都不禁跟天子打趣:“玉儿和泽儿两个孩子,真是实心眼儿的,但凡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记挂着呢。”

    平素皇子皇子妃们自然会有东西送进来,但全都是规规矩矩的,要么送些玉器翡翠摆件之类的,要么就是孤本名家字画之类。

    “朕倒是喜欢他们这样实心眼儿,虽然咱们是天家,可他们只知道天,忘记了家。”天子让简昭媛没事儿多叫水泽夫妇进宫吃饭。

    “叫他们来当然没有问题,只是臣妾听玉儿说,她如今准备接手璞园呢,事情多的很。”简昭媛告诉天子。

    天子一听,尤为赞赏:“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女,朕就说玉儿是个不凡的。罢了,他们忙他们的,也不必叫,朕想着他们要是有心,自然知道进宫来陪陪你的。”

    而让简昭媛都惊讶的是,天子的预判似乎很是准确。

    霜降前夕,黛玉便递了牌子进宫。

    等着霜降那日看着黛玉进来,带着丫头提着食盒,简昭媛就笑道:“看来玉儿是把母妃和你父皇都当孩子了。”

    “哪里能呢?玉儿是看着什么好的,想着带进来给父皇和母妃尝一尝而已。”黛玉将食盒交给了简昭媛的嬷嬷。

    简昭媛却表示要看看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并不是什么稀奇的,霜降时节,玉儿看书上说,该吃山药、柿子、南瓜等,家里的厨子做了山药糕、南瓜饼、柿饼和梨膏糖,尝着味道不错,就带来给母妃也尝一尝。”黛玉亲自打开了一盒给简昭媛看。

    “哟,好巧心思,这山药糕做的简直象是一朵花儿,这样好看,可不舍得吃了。”山药糕做成了花型,中间还用红枣泥做了花心。

    其实这些东西,御膳房也是会做的,简昭媛平日偶尔也吃,只是就如同天子说的,看着儿子儿媳将自己真正当作一家人的感觉,是格外不同的。

    简昭媛尝了一小块柿饼,问黛玉他们府邸建造的如何了:“陛下还说要去看看,连我也是想去瞧一瞧的。”

    “等着建成了,自然邀请母妃也去坐坐。”黛玉告诉简昭媛,只怕年底就能有个大概了。

    “好,这时间整好,等着新年你们搬进新家去。”简昭媛想,虽然水泽不是她亲生的,到底养在身边这么些年了,感情还是很深的。

    简昭媛不免将黛玉与老六家的对比了一下:当初自己也算是很用心的给儿子挑选儿媳妇,老六家的媳妇,虽然也是个不错的,可比起来,还真就是少了一份灵性。

    简昭媛想着是不是要提点提点老六家的,可是又转念一想,玉儿是玉儿,若是每一个儿媳妇都学着玉儿这样,只怕天子又会不喜欢了。

    简昭媛这么些年因为当初的事情,一直都小心谨慎。

    黛玉陪着简昭媛逛园子,霜降时候红叶很好,黛玉便提议说等会儿还能在园子里用饭:“我们在璞园时候,就时常在外面用饭,环境好,吃饭都变得开心起来。”

    简昭媛笑着点了点头:“也难怪公主常常在我面前夸你,说玉儿常常有奇思妙想。”

    而天子领着十二皇子一同过来,简昭媛更是发现了另外一层:在天子面前,黛玉也丝毫不显得拘束,与天子聊天时候大方爽朗,而其他的皇子妃们在天子面前,是尊敬有余,亲近不足。

    天子问黛玉一些扬州江南的事儿,其实天子是有意为之的,毕竟他现如今正秘密调查甄家。

    而黛玉其实心中是有几分猜测的,毕竟慧心的事儿正是黛玉出的主意。可是黛玉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捡着自己对扬州江南的映像说给天子听。

    “可惜那时候年纪小,许多事儿许多景象也都不记得了。”黛玉惋惜起来,“听闻陛下也曾几次下江南,可惜没有赶上。”

    提到下江南,天子不免也陷入了回忆之中:当初下江南,他四次都是住在甄家。

    彼时尚且不觉得,现如今回想起来,倒是想起一些流言来,天子曾无意听见宫人议论过,当时的原话似乎是: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罪过可惜。

    “玉儿可会觉得,朕下江南,是劳民伤财?”天子似若无意的问。

    而在场的人都不禁吓了一跳,就是水泽都被吓到了,毕竟这个问题,只怕是朝中大臣们,也都很难回答的。

    黛玉略偏着头思考了一会儿,倒是很镇定:“父皇可是为难我了,玉儿见识浅薄,答错了陛下可别往心里去。”铺垫了几句后,黛玉很真诚的回答,“在玉儿看来,陛下的下江南,一方面是能让江南百姓受到鼓舞的,也是陛下亲自考察官员和地方的一种手段,可另一方面,自然也会存在耗费人力物力的问题。其实最重要的,是收效是否大于支出,其次,支出又是否都合情合理。”

    天子见黛玉毫无惧色,诚恳的说了这些,忍不住叹了口气:“朕这样的话,问过好些人。但大多是逢迎夸赞的,也有一二觉得朕不应该那么多次下江南。朕也常常反思,觉得有时候是做的过了些。”

    水泽在一旁忙道:“父皇励精图治这么些年,去江南看看也是人之常情。可惜儿子没有赶上,不然也想去瞧一瞧的。就好像儿子和玉儿既然用心管理了我们的庄子,自然就想偶尔去逛一逛瞧一瞧,不然怎么知道到底管理的好不好呢?只是说不定庄头就会借机狐假虎威,所以不能一味信任呢。”

    天子听见水泽这个比方,不免笑道:“你这个比喻,是有几分道理,却又不是特别恰当。说到底,事在人为,人才是关键。”

    其实天子心中对于自己多次下江南的事情,其实是有几分后悔的,尤其是后面两次的下江南,实在是太过奢华。

    天子也越发意识到,自己以宽仁治国,反倒是成了一些官员贪污的借口了。

    御膳房适时送来午膳,天子一家四口用饭的气氛还是相当温馨的。

    黛玉和水泽时不时的进宫陪着用膳说话,如此一来甄贵妃立刻就告诉了顺亲王妃,让他们也机灵点儿。

    可似乎收效甚微。

    而黛玉的璞园却是成果显著,就连一直与黛玉有些隔阂的探春,竟然主动表示愿意来帮忙。

章节目录

[红楼]钗黛的蝴蝶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夏知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知念并收藏[红楼]钗黛的蝴蝶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