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贾母答应了由宁韵谊来学着打理府中事务,趁着王熙凤还未离京,先交接一下并让宁韵谊慢慢熟悉起来。

    “若是又不会的,只管来问我。”贾母如今是不敢再将管家的事情交到王夫人手上了,而对着如今的邢夫人,贾母更是看不上的。

    宁韵谊真接手了这荣国府的管家权之后,才知道竟是这样困难。旁的不说,就是那么些丫头婆子就已经是很费心的了,何况她是晚辈,老太太就不说了,她本就是府中辈分最高诰命品级也是最高的,丫头多些花费多些是应该的,邢夫人王夫人倒也还算好的了,丫头婆子也是该有的,反而是两个老爷那边,真真是一言难尽的很。

    大老爷那边,一堆的姬妾,得要银子;自己公公这边呢,养着一堆清客相公,也得花钱。这么一比起来,每个月官中的银子就有一大部分得支取到外头去。

    家里的收入,两个老爷的俸禄银子都不多,一个虚衔就那么点儿俸禄,另一个在工部每个月能领到的俸禄也是很少的。

    加上家里的庄子铺子,统共收入就那么一些,一个大家族要开支,还真是不容易。

    宁韵谊只觉得还真是心累,也是难为王熙凤那么些年了。

    而且接下来,还得给贾母办寿宴。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自然是该好好庆祝一番的。

    如今荣国府看起来是极其风光的,宫里头有娘娘,贾琏新近升了官,虽说林姑娘和她们不那么亲,但到底也是荣国府的外孙女儿,如今做了皇子妃。

    因此这一番贾母的寿宴必然是要宴请许多宾客的,摆酒唱戏,不仅仅是府内众人忙碌,还有一大笔银子的支出,宁韵谊粗粗一算,不免更添感叹。

    自七月上旬,送寿礼者便络绎不绝.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柄,彩缎四端,金玉环四个,帑银五百两.元春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沉香拐一只,伽南珠一串,福寿香一盒,金锭一对,银锭四对,彩缎十二匹,玉杯四只。

    这些赏赐当让是荣国府更添荣光,宁韵谊左思右想,晚间拿着帐本看的时候,故意同宝玉一番交谈。

    宝玉虽然去国子监读书,其实不过是混日子。不过虽然于读书上头不用心,但国子监内倒是有许多有趣之人,宝玉便结交了好些朋友。

    “二爷,我如今接手管家,到底比不得前头琏二嫂子,竟有些不能支应,这会儿只能求了二爷帮帮忙了。”宁韵谊已经琢磨出来,宝玉这人心肠是软的,你若是有求于他,但凡是他能办的,他总是乐于帮忙的。

    宝玉忙问要他做什么,宁韵谊就说是要记录这一次贾母寿宴的开支各项。

    “我来念,二爷写就是了。”宁韵谊是经过了一番思虑才决定如此的。

    宝玉一听这事儿倒是极为简单的,忙就笔墨准备。听着宁韵谊一边念,他就一边写,只是越写,他自己都越发觉得不大对劲了。

    “你这说了这么多,全都是支出,怎么收入才这么点儿呢?”宝玉不由得停下了笔,心中很是吃惊,他自打出生起,从未关心过家里收支,毕竟全家人都宠着他,他的生活中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的。

    可是他现在听着妻子念,自己光是记录就已经等算出来,家里这是典型的出的多进的少呀,这可是跟宝玉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见宝玉已经意识到了,宁韵谊今晚的事儿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二爷很吃惊?二爷看到的还都是好的了,老太太大寿,虽然支出多,但关系着府上今后交际往来。二爷还不知道更多的支出呢,回头呀,只怕也要让二爷你瞧一瞧。”宁韵谊想的是,一定要让宝玉真正用心读书,将来也能像贾琏那样出去做官,支撑起这个家庭来。

    “二爷细细想一想,大老爷承袭了家里的爵位,可也只是个一等奖军,能有多少俸禄?老爷如今在工部,想要帮一帮宫里的娘娘,家中是不是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人?幸好还有一个姑父,可到底姑妈已经不在了,若是姑妈还活着,只怕娘娘在宫里脸上都更好看些。”宁韵谊继续趁热打铁,看着贾宝玉越发耷拉的脸,继续说,“虽然我入府中的时间还不长,却是看的明白的,娘娘对着二爷最是寄予厚望的,难道娘娘是为了她自己吗?不也还是为了这个家?”

    宝玉被宁韵谊这么一说,倒是想起来小时候元春教她念书的情形来。那时候大姐姐真是很疼爱他的,可后来元春姐姐就被送进宫去了,再也难见到。

    那时候还小,虽然没心没肺的,可送元春姐姐进宫时候,贾母的眼泪,这时候一下子就在宝玉跟前重现。

    “如今大哥不在了,二爷是家里的嫡子,难道不应该承担起你的责任吗?男子汉大丈夫,难道二爷打算一辈子就这样?二爷别怪我说话啰嗦,可二爷想一想,等他日老爷太太都老了,这个家里又能指望谁?”宁韵谊苦口婆心,见宝玉似乎陷入了沉思,决定见好就收。毕竟若是自己真的说太多,只怕反而惹得丈夫反感。

    宝玉由此倒是真的有几分郁郁不乐起来,贾母过寿他也无法露出笑容,贾政让他出去陪客,宝玉不由得将自己与其他同龄宾客们比较起来。

    在一众宾客中,最让宝玉在意的,自然是娶到了林妹妹的十二皇子水泽。因是贾母大寿,水泽作为外孙女婿,自然陪着黛玉一同来赴宴,而女客在内院,男客就由贾政等人接待。

    宝玉当初觉得,十二皇子之所以能够娶到林妹妹,完完全全是因为他是皇子这个身份,天子赐婚,林妹妹和林姑父自然是不能拒绝的。

    可如今宝玉却不由得多想了想,因为自打林妹妹出嫁后几次来贾府,宝玉碰到的时候虽然不多,却也能感觉的出来,林妹妹如今过的是极其幸福的。

    而且宝玉也听说了,林妹妹为璞园做的那些事儿,林妹妹有那样大的志向,已经让宝玉内心佩服了。

    还因为贾政在工部做事,宝玉不止一次从父亲口中听到夸赞十二皇子的话,细细想来,若不是十二皇子真的有本事,父亲只怕不会如此夸奖。

    宝玉又看了看在十二皇子身边说话的探春夫君,虽然宝玉当初不赞成探春嫁给一个年纪比探春大了许多还有两个孩子的人,可宝玉也得承认,一个没有身家背景的人,能够做到顺天府府尹的位置,真真是不容易的。

    只是,宝玉觉得要自己这样在官场上钻营打点,他又是不乐意的,一时间竟觉得左右为难。

    贾母寿宴过后,贾府竟有两桩接连而来的喜事。

    头一件是宫里元春怀孕,这消息到了贾府,贾母真是高兴极了,特意嘱咐要开宗祠去上香,不仅仅是贾母,就是王夫人贾政等都是很高兴的。

    第二件则是元春怀孕没有多久,贾政被点了学差,虽然是要去两广等偏远之地,可这个差事算的上是要差,主管一省教育科举之事,可见陛下器重。

    贾政是本来是要独自去上任的,哪知道侄儿贾踪竟求到他跟前。说是愿意跟着贾政去岭南,贾琮很是会说话:“二叔这一回去,天高路远的,路上侄儿能帮二叔跑个腿。二叔放心,侄儿一定规规矩矩,不给二叔惹麻烦。”

    贾政原本是不想答应的,可是他也不知道这个侄儿是怎么说服了大哥,贾赦竟然都同意,贾政倒是不好拒绝。

    “旁的不说,只怕老太太不答应呢。”贾政觉得还是要贾母点头才是。

    但贾母那里,孙子中对疼的只有宝玉,平日里贾琮就是个纯在感很弱的,且在贾母看来,能有一个年轻后生帮着,自己的侄儿,总归比仆人要用心些。

    于是贾政就答应了带着贾琮出发。

    贾政这边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贾政又叮嘱宝玉贾兰等好生读书。

    宝玉竟就那时候,看到了父亲竟已经有了些许白发。

    细细一想,父亲这个年纪了,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不可谓不辛苦。

    贾兰在一旁看着自己祖父和叔叔的背影,倒是感叹一回:“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想也能跟着去瞧一瞧。”

    贾兰只比贾琮小一点儿,见着贾琮跟着出发了,心中的确是有几分羡慕的。

    宝玉却又是另一种想法了:自打贾兰去白马书院开始就变得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前几日贾政要出发前特意叫了他们去考校,贾兰的文章都写的很好了。

    就在宝玉左右为难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儿刺激了他。

    宝玉去贾母房中请安,听见鸳鸯在恭喜老太太:“如今十二皇子都封了郡王了,那林姑娘也就是郡王妃了。”

    宝玉当时真是吃惊极了,十二皇子年纪轻轻,就是郡王了,宝玉都忍不住去打听了一下,十二皇子是如何被册封为郡王的。

章节目录

[红楼]钗黛的蝴蝶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夏知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知念并收藏[红楼]钗黛的蝴蝶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