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结束之后,仅有的五名演员站到舞台中央,对着台下寥寥无几的观众鞠躬致谢。即使台下的观众再少,也要坚持把剧演完,演完之后,无论还剩下多少人,都要致谢,这是他们的职业操守。
剧场内的灯缓缓亮起,给了我们足够的缓冲时间来适应变强的灯光。
“不得不说,我没想到故事会是这样的展开形式,也没想到会以科幻的题材来呈现,最终还是个开放式结局。”江颂月淡定地说道,“不过我觉得,这舞台剧想表达的,不只是生命进化循环这一个点,这种东西能留存到现在,还是被园方以免费票的形式推广,一定有理由。”
怎么说呢,网上的那些评价有一部分确实很中肯。舞台上的布景乍一看还不错,但是一细看,就会发现很明显的塑料感,塑料感重到把舞台上的灯光给反到观众席的程度。照理来说,热带丛林的底部几乎没有直达的阳光,所以这种布景显然不符合常理。
不符合常理的还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可以用设定来解释,比如说人类为什么还要留着一颗小树苗,为什么老虎这种基因谱系跟人类差了十万八千里的物种能进化成人,而不是更为相近的猫。
其他的评价我都持怀疑态度,它根本没有评论里说的那么差。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则寓言故事既不浪漫也不美好,结局不明所以的,中间还穿插了血腥暴力的东西,那自然不会受这个群体的喜欢,连带着孩子的家长也大多都不喜欢。
但是在我看来,血腥和暴力是客观写实。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从来都是血腥和暴力的,甚至一群人征服另一群人的过程也是血腥和暴力的,而在人类的眼中,那些未开化的动物进行的反抗,能比人类高级到哪去呢,我甚至觉得舞台剧弱化了这一方面的隐喻。
其次,剧情真的很幼稚吗?我个人认为,对于一部舞台剧,或者是任何一个文学作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评价准则和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感触,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
比如,对于一部战争主题的电影。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多会觉得无感吧,即使已经很努力地去共情,感触也绝不会比那些亲历过战争的老人要来得深,因为那曾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之所以大多数人觉得幼稚,是因为这样的文学作品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所以人们对它没有感触。既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那它就是没有市场。
我看到的,是生命的轮回,是生活的往复,每一次改变看似不同,实则都指向相同的结局,永远跳不出这个被限制的范围之内。就颇有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
“你看上去很喜欢这部舞台剧嘛。”江颂月打断了我的沉思,“你总是有一些小众的爱好,显得你有些特立独行。”
“拥有小众的爱好不是我的错。”我回答道。
不过这部舞台剧不受欢迎是事实,江颂月刚刚说得很对,园方就差把“我要给所有人看这部舞台剧”这个目的写在脸上了。
即使它那么不受欢迎,被骂成这样,也依然要推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个剧场有好几个出口,有两个距离舞台很近,在剧场前方一左一右。此时演出进入了下一个流程——上台跟演员合影。
江颂月自然不会错过这种好机会,我估计她今天又要发好几条朋友圈,说自己这个周末浪得特别开心。于是我也就被她拉着上台了。好像,现在也就我们两个观众还在场,底下原本就为数不多的观众,现在走得干干净净的,连一些剧场里普遍可能出现的垃圾,饮料瓶啊什么的都没留下。
江颂月拍照的时候笑得非常灿烂,我笑得非常拘谨,因为我没法不思考,一个规模如此庞大,举世闻名的游乐园,要强推这样一部舞台剧的原因。
“叔叔叔叔,这部舞台剧是不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啊?”江颂月看上去跟我一样,也在好奇这个问题。舞台剧的存在时间,在官网上都可以随便搜到,她明知故问,只是为了开启话题,真正想问的并不是这个。
“是啊,已经好几十年了,从这个乐园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果然,大叔就吃这一套,江颂月态度又好,长得又好看,一下子就打开了大叔的话匣子,连带着周围的演员,也一同给我们讲起了这部舞台剧的历史。
原来,一开始这家乐园有两个投资方,一方负责设计和引进游乐设施,另外一方策划活动和宣传,双方共同努力,意图打造全球最知名的游乐园。设计方造出了全球最早的木质过山车,宣传方写出了乐园最早的舞台剧剧本《人与自然》。
木质过山车的降临,在当时吸引了大多数人前来游玩,相较而言,《人与自然》舞台剧就不是那么显眼了。
乐园刚刚还清所有的债务,开始净赚的时候,设计游乐设施的那一方觉得,就保持现在这个规模运营下去就好,不需要再推出新的娱乐措施了。这一观点当时就遭到了推广方的极力反对,但是他们辩不过日益增长的数据。客流量肉眼可见地在增长,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即使乐园里面只有木质过山车和一点点简单的游乐设施,他们依然赚得盆满钵满,所以设计方不再推陈出新。
宣传方没有太过在意,而是每一年都在设计新的演出和园区主题剧作。本来,双方要是互不干涉,倒还不至于达到撕破脸的地步。
导火索出现在乐园建立的第五个年头。设计方不仅觉得没必要再在自己的领域推陈出新,还觉得宣传方进行的宣传工作越来越差,要不是宣传方的宣传手段不够好,他们还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的。
这一观点,把宣传方给惹怒了,他们停止了现在手头的剧本创作,让出了全部的股份,从此退出了合作,转而投奔Y国的经济公司YUI。在让出所有股份的那一年,在YUI经济公司的帮助之下,发行了第一部电影《愚昧无知》,上映后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这波嘲讽真行啊。我心想。
乐园的设计方并没有当回事,因为这部电影的票房,在当时还比不上乐园一年的收益,不过他们很快就遭到了报应。
在开园后的第六年,在Z国的一家游乐园出现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原因是那里的木质过山车在运营时,由于维护不当,轨道发生断裂,全车三十六人无一幸免。
这件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尤其是在S市,因为这座木质过山车就是仿照的S市这家游乐园建造的,建造的还是同一公司,建造年份相差不过五年。
也就是说,那个木质过山车,相当于是刚刚开业没多久就出事故了。
即使S市这家游乐园并无任何过错,木质过山车迄今为止的上千次运营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即使每星期检修一次,但人们再也不想坐木质过山车了,因为害怕成为那三十六人中的一员。
木质过山车是当时这家乐园唯一的噱头,这唯一的噱头出了问题,就几乎没有人去乘坐那些游乐设施了。
乐园方再三强调,他们的项目没有问题,并拿出了各种证据来证明,但很快就被扒出来了贪污腐败问题。每年用在设备维护上的钱,接近一半都被用于中饱私囊。
据此,乐园的客流量直线下降,下降到了曾经的五分之一。
之所以还剩五分之一,是因为园内不只有大型游乐设施,还有各式各样的演出。那个团队走后留下来的遗物,现在成了公司的救命稻草。好多人千里迢迢赶来,只是为了看一眼那些风评很好的这些演出,至于园方大力宣传的游乐项目则看都不看一眼。
他们这才醒悟过来,之前自己在事故过后的澄清把现实越描越黑,而演出和创新,从来都是乐园成功举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公司这才痛定思痛,整顿起了内部纪律,引进大型国外游乐设施,同时招募新的项目策划组。原先的宣传组,写出来的电影剧本赚到的钱远超乐园六年来获得的全部利润。
新的项目策划组写出来的剧本都很新颖,人们借着新剧本的宣传来到这家乐园,然后逐渐发现,这里的游乐设施也很好玩诶。
乐园这才恢复了原先的规模,逃脱了倒闭的危险。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对木质过山车心有余悸。不过最初的那批游乐设施,也因为设备老旧等原因被淘汰得所剩无几了,相关资料只有在网上能找到。
《人与自然》是最早的舞台剧,在当时,这种题材的舞台剧是非常新颖的。而时至今日,随着宣传组的推进,它在被淘汰的边缘挣扎着,客观来说,它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了。园方为了牢记创新的意义而使它存在至今。
不推陈出新,不思进取,一味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就迟早会有翻车的一天。
剧场内的灯缓缓亮起,给了我们足够的缓冲时间来适应变强的灯光。
“不得不说,我没想到故事会是这样的展开形式,也没想到会以科幻的题材来呈现,最终还是个开放式结局。”江颂月淡定地说道,“不过我觉得,这舞台剧想表达的,不只是生命进化循环这一个点,这种东西能留存到现在,还是被园方以免费票的形式推广,一定有理由。”
怎么说呢,网上的那些评价有一部分确实很中肯。舞台上的布景乍一看还不错,但是一细看,就会发现很明显的塑料感,塑料感重到把舞台上的灯光给反到观众席的程度。照理来说,热带丛林的底部几乎没有直达的阳光,所以这种布景显然不符合常理。
不符合常理的还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可以用设定来解释,比如说人类为什么还要留着一颗小树苗,为什么老虎这种基因谱系跟人类差了十万八千里的物种能进化成人,而不是更为相近的猫。
其他的评价我都持怀疑态度,它根本没有评论里说的那么差。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则寓言故事既不浪漫也不美好,结局不明所以的,中间还穿插了血腥暴力的东西,那自然不会受这个群体的喜欢,连带着孩子的家长也大多都不喜欢。
但是在我看来,血腥和暴力是客观写实。人类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从来都是血腥和暴力的,甚至一群人征服另一群人的过程也是血腥和暴力的,而在人类的眼中,那些未开化的动物进行的反抗,能比人类高级到哪去呢,我甚至觉得舞台剧弱化了这一方面的隐喻。
其次,剧情真的很幼稚吗?我个人认为,对于一部舞台剧,或者是任何一个文学作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评价准则和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感触,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
比如,对于一部战争主题的电影。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多会觉得无感吧,即使已经很努力地去共情,感触也绝不会比那些亲历过战争的老人要来得深,因为那曾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之所以大多数人觉得幼稚,是因为这样的文学作品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所以人们对它没有感触。既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那它就是没有市场。
我看到的,是生命的轮回,是生活的往复,每一次改变看似不同,实则都指向相同的结局,永远跳不出这个被限制的范围之内。就颇有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
“你看上去很喜欢这部舞台剧嘛。”江颂月打断了我的沉思,“你总是有一些小众的爱好,显得你有些特立独行。”
“拥有小众的爱好不是我的错。”我回答道。
不过这部舞台剧不受欢迎是事实,江颂月刚刚说得很对,园方就差把“我要给所有人看这部舞台剧”这个目的写在脸上了。
即使它那么不受欢迎,被骂成这样,也依然要推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个剧场有好几个出口,有两个距离舞台很近,在剧场前方一左一右。此时演出进入了下一个流程——上台跟演员合影。
江颂月自然不会错过这种好机会,我估计她今天又要发好几条朋友圈,说自己这个周末浪得特别开心。于是我也就被她拉着上台了。好像,现在也就我们两个观众还在场,底下原本就为数不多的观众,现在走得干干净净的,连一些剧场里普遍可能出现的垃圾,饮料瓶啊什么的都没留下。
江颂月拍照的时候笑得非常灿烂,我笑得非常拘谨,因为我没法不思考,一个规模如此庞大,举世闻名的游乐园,要强推这样一部舞台剧的原因。
“叔叔叔叔,这部舞台剧是不是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啊?”江颂月看上去跟我一样,也在好奇这个问题。舞台剧的存在时间,在官网上都可以随便搜到,她明知故问,只是为了开启话题,真正想问的并不是这个。
“是啊,已经好几十年了,从这个乐园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果然,大叔就吃这一套,江颂月态度又好,长得又好看,一下子就打开了大叔的话匣子,连带着周围的演员,也一同给我们讲起了这部舞台剧的历史。
原来,一开始这家乐园有两个投资方,一方负责设计和引进游乐设施,另外一方策划活动和宣传,双方共同努力,意图打造全球最知名的游乐园。设计方造出了全球最早的木质过山车,宣传方写出了乐园最早的舞台剧剧本《人与自然》。
木质过山车的降临,在当时吸引了大多数人前来游玩,相较而言,《人与自然》舞台剧就不是那么显眼了。
乐园刚刚还清所有的债务,开始净赚的时候,设计游乐设施的那一方觉得,就保持现在这个规模运营下去就好,不需要再推出新的娱乐措施了。这一观点当时就遭到了推广方的极力反对,但是他们辩不过日益增长的数据。客流量肉眼可见地在增长,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即使乐园里面只有木质过山车和一点点简单的游乐设施,他们依然赚得盆满钵满,所以设计方不再推陈出新。
宣传方没有太过在意,而是每一年都在设计新的演出和园区主题剧作。本来,双方要是互不干涉,倒还不至于达到撕破脸的地步。
导火索出现在乐园建立的第五个年头。设计方不仅觉得没必要再在自己的领域推陈出新,还觉得宣传方进行的宣传工作越来越差,要不是宣传方的宣传手段不够好,他们还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的。
这一观点,把宣传方给惹怒了,他们停止了现在手头的剧本创作,让出了全部的股份,从此退出了合作,转而投奔Y国的经济公司YUI。在让出所有股份的那一年,在YUI经济公司的帮助之下,发行了第一部电影《愚昧无知》,上映后获得了广泛的影响。
这波嘲讽真行啊。我心想。
乐园的设计方并没有当回事,因为这部电影的票房,在当时还比不上乐园一年的收益,不过他们很快就遭到了报应。
在开园后的第六年,在Z国的一家游乐园出现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原因是那里的木质过山车在运营时,由于维护不当,轨道发生断裂,全车三十六人无一幸免。
这件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尤其是在S市,因为这座木质过山车就是仿照的S市这家游乐园建造的,建造的还是同一公司,建造年份相差不过五年。
也就是说,那个木质过山车,相当于是刚刚开业没多久就出事故了。
即使S市这家游乐园并无任何过错,木质过山车迄今为止的上千次运营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即使每星期检修一次,但人们再也不想坐木质过山车了,因为害怕成为那三十六人中的一员。
木质过山车是当时这家乐园唯一的噱头,这唯一的噱头出了问题,就几乎没有人去乘坐那些游乐设施了。
乐园方再三强调,他们的项目没有问题,并拿出了各种证据来证明,但很快就被扒出来了贪污腐败问题。每年用在设备维护上的钱,接近一半都被用于中饱私囊。
据此,乐园的客流量直线下降,下降到了曾经的五分之一。
之所以还剩五分之一,是因为园内不只有大型游乐设施,还有各式各样的演出。那个团队走后留下来的遗物,现在成了公司的救命稻草。好多人千里迢迢赶来,只是为了看一眼那些风评很好的这些演出,至于园方大力宣传的游乐项目则看都不看一眼。
他们这才醒悟过来,之前自己在事故过后的澄清把现实越描越黑,而演出和创新,从来都是乐园成功举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公司这才痛定思痛,整顿起了内部纪律,引进大型国外游乐设施,同时招募新的项目策划组。原先的宣传组,写出来的电影剧本赚到的钱远超乐园六年来获得的全部利润。
新的项目策划组写出来的剧本都很新颖,人们借着新剧本的宣传来到这家乐园,然后逐渐发现,这里的游乐设施也很好玩诶。
乐园这才恢复了原先的规模,逃脱了倒闭的危险。
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对木质过山车心有余悸。不过最初的那批游乐设施,也因为设备老旧等原因被淘汰得所剩无几了,相关资料只有在网上能找到。
《人与自然》是最早的舞台剧,在当时,这种题材的舞台剧是非常新颖的。而时至今日,随着宣传组的推进,它在被淘汰的边缘挣扎着,客观来说,它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了。园方为了牢记创新的意义而使它存在至今。
不推陈出新,不思进取,一味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就迟早会有翻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