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吴用已经算是汝安的老师,也仅限于汝安每日下午顺便的请教,但这也已经让萧汝安心满意足。日子一天天过去,萧汝安已经把架子上的书识读了接近一半,有时她在下午放学时见不到吴用,所以一见面她便把一些搞不清的问题通通提出,吴用虽说可能不是一名合格的勤奋老师,但解惑答疑是深入浅出的一把好手,加上汝安身处古代,成为了古人,摆脱了应试和死记硬背,有时能恍然大悟,对书中的观念自有了更新的了解。
萧润安已然八岁,吴用称他在再学一年就差不多可应试童子科。政和三年的夏月,暴雨突至,一个时辰后便雨过天晴,雨后不觉清爽,反而阳光曝晒,只觉闷热不已。萧远突然咳嗽不止,数日未愈,徐颖便陪其去寻村中大夫,不料摔了一跤。汝安润安姐弟自觉担任其了责任。待吃完饭,日头落下,地头暑气渐渐散去,汝安带着润安去溪边洗衣。
很多人拖家带口在外乘凉,都着短款薄衫或麻布襟襦裙,有人手摇蒲扇,看着子女打闹。稚儿仿若不知热为何物,只打闹着把还未绽开的晚饭花别在头上。
汝安和街坊领居们打着招呼,邻里乔姐姐和她打招呼,“小妹二哥可去洗衣?要不让我帮你们一把?”
汝安拒绝了,“这衣服本就不多,让润安带一部分正好锻炼一下他的力气。”
姐弟俩走了一段路,大树苇草间时不时有村民聊天,只听有一个邻村渔民对着村里农民大声抱怨,仿佛气极:“……老子受狗官家这鸟气,自己用自己家伙捕个鱼还xx要交xx的银子……”
那农民显得唯唯诺诺,但也一直嘟囔着:“可不是嘛……自从我家那地被括了,勉强吃起饭就不错了……”
“哼!”渔民和农民仿佛走远了,声音隐隐约约:“就得像石碣村那阮家兄弟闹一闹才是……”
汝安站着听了一会,便默默走了。自家看起来好似还好,她叹了口气,自从那括田令一下,老百姓生活更加水深火热。她不禁想起了萧远,自从拿了药病也不见轻,母亲每日都露着愁容。她一直觉得父亲人高马大,身体健康永远健康,可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过了夏天退去暑热不知会不会痊愈。
她这么一想,心上也笼上一层阴影。她和弟弟来到溪边,溪水在夏日温温凉凉,她和萧润安正洗着衣服,只看见晁盖和吴用一起从晁盖庄子的方向走向这边。只见晁盖浓眉大眼,丰神俊朗,为人仗义,人多称其晁天王。吴用则在一旁摇着蒲扇,在他身边慢慢踱步,好像在说什么,两人说到高兴处,晁盖抚须哈哈大笑,吴用也眼带笑意,用蒲扇快速扇几下风。
萧汝安和萧润安见此便放下手里的活对他们打招呼。晁盖摸了摸润安的头,对汝安说:“一段时间不见,二位贤侄看似又长高了不少,萧远兄弟和弟妹近来如何?”
汝安叹气,说道:“因着天气不稳,家父最近身体不适,正在家中修养。”
晁盖又对他们说了几句话,说过几日便去家中拜访,看看萧远兄弟有什么帮助。萧汝安在此谢过。吴用笑着对姐弟俩点点头,便又和晁盖走远了,走到附近的树下继续谈话。
萧汝安看了他们一眼,便又蹲下来洗剩下的衣服,心中猜是不是生辰纲一事要到了,随即摇摇头,若是此事,他们不会毫不避讳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声密谋。天气闷热,父亲生病,生活难过,邻里也人心惶惶,萧汝安心中慢慢不安起来。
在不安中,秋日来临,萧远的病也乘着秋风,好似完全好了。徐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放了下来,萧远还在家中休息,上午她便叫上萧汝安一起去向王大夫道谢。路上萧汝安问母亲,父亲的病真的只是暑热湿邪入侵吗?
“你父亲那是老病根了,”徐颖说,“只不过我和他成亲以来他从没犯过病。”
“那是怎么落下的病根?”
“那时你父亲还在济州,为人热情直爽,路遇一伙强盗,无奈对方人多,虽然他最后将强盗伏法扭送官府,内里还是受了些伤。”
萧汝安不知其中原理,便问:“那当初是谁治的父亲的病?”
徐颖道:“那时我还未认识你父亲,这都是我们成亲之前他告诉我的——我只知道那医生姓安,出身江南,云游至此,你父亲有幸遇到了他。”
“那我们现在还能找那医生吗?”
“我之前便是那么打算的,结果你父亲也不知那医生现在在哪,只不过幸好,他这病终于好了,咱们得好好感谢人王大夫——你之前落水就是他救的呢!”
母子二人一同登门拜谢,王大夫又说萧远这病来势汹汹,平日一定要多加注意,忌口等诸种种,二人一一记下。
萧远恢复了精力,汝安听父亲说话也有了中气,便放下心来,过起了之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只不过她发现,她越来越难见到吴用了,就连润安有时也都一连几日无课。
很快,又是一年冬日,萧汝安发现自己长得很快,她的个子已经赶上母亲徐颖了,显得亭亭玉立。五官也张开了,她不是美人胚子,但眉眼端正,唇红齿白,明眸善睐。或许因天天活动拳脚,一举一动都洒脱流利,眉目间还带略带稚气,但嬉笑怒骂中也隐隐暗藏英气。
天空低垂色似铅,空中雪花隐隐,北风渐起。萧家点起炉子,萧远和汝安一起刨了薪柴炭火,收集在屋子里取暖,这时萧远突然又咳嗽起来。
“无事无事,这个烟……有些大。”
妻子和儿女一番嘘寒问暖,萧远笑笑,劝他们不要放在心上。可过了几日,萧远的病好像又起来了,王大夫冒着大雪被请回家里,只见他摇摇头,说这药不能断了。
这个年过得不似滋味。萧汝安回想起刚来这世界的那一年,仿佛随着长大,烦恼也多了起来,仿佛再也回不去少年闲时。不仅仅是萧远一家有了磨难,这个冬天,村中已经离开了两户人家,晁盖再三挽留,说即使他供着他们也是可以的,为何要去当那流民?
其中一户农家泪连连:“晁天王好意我们心领了,可是我们那土地可是再也养不起了,我们两家本是亲家,人口又多,眼看饭都吃不起,危难之际得晁天王帮助便是祖上积德,怎得好意思再让晁天王出手养着?我们北方还有亲戚,即使一路乞讨也要投奔于此。”
晁盖又连番劝慰,可他们心意已定,晁盖便只好给足了他们钱财银两,祝他们一路顺风。
来年开春,晁盖来萧家拜访,和萧远谈了一阵,可汝安已无心思索。只见一会晁盖出门向她告别,叮嘱她好好照顾兄弟,便大步走了。汝安回到屋中,萧远问她:“你现已经虚岁十六了。”
汝安点点头。
萧远好像要对她说什么,但还是没有开口。到了夏日,萧远的病已经稳定了,王大夫说萧远能稳定下来,便是再好不过,定能活到花甲之年。徐颖曾绝望过一阵子,甚至冒出去寻那安神医的念头,被萧远生生劝了下来。第二天她好像换了人,开始坚强了起来,她知道担忧无用,再望望汝安润安两个孩子,自知自己绝对不能倒下,萧远这时便笑她:
“就是个慢性难缠的小病罢了!我还没那么容易死呢!”
徐颖是感觉她活一世,母亲早亡,婚后父亲虽然安详高龄离世,但又无姊妹兄弟,本就感到漂浮无依。好不容易寻一位合心人,自是不愿看他有任何闪失。
但她还有两个孩子,今年萧润安正如吴教授所言,中了童子科。过年时好不容易有了一桩喜事。萧汝安也觉忧愁被冲淡不少,给家人表演了一套棍法和刀法,萧远好似松了口气,安心了起来,告诉她说:“你应该再学一门枪,你虽然还称不上武艺高强,防身倒已足够。你书可以不读,这一身武艺可万万不要落下了。”
萧汝安必然连连答应下来。她来到这个世界已过四年,吴用家中的书已经看得差不多,到开世神话到修身心法她都有了了解,只不过她倒是越来越难见到她那好似随意认下的老师了,终于在秋日的某一天,她在学塾中正面遇见了他,她递给他书架上的最后一本书。吴用接过来,问了她几个问题
倒不是死记的知识,而是一番接地气的道理,汝安随着心意一一口述。吴用点点头,说:“还记得几年前的冬天你对我说的那番话,没想到我便收了个聪慧的学生。你这番领悟,已经比得过我所见到的一些书生要好了,我问你,从我见到你那一年,到现如今,你怎么看这周围村中种种变化?”
汝安一愣,心道他倒真不把我当外人。但她早已见识到历史书上的宋徽宗是怎么不干人事了,但又不好回答,只道:“水。”
吴用不懂何意,身子微微前倾,做倾听状,汝安想了想,说:“水,都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是这番道理。”
汝安自觉说得云里雾里,正要解释,吴用却抚须笑了起来:“好好,你不必多言,我自有理解。我在外的这些书,虽然不全,但你都读一遍已然足够。若有一日我当离去,倒不枉你我师徒一场。”
汝安震惊,正要询问,吴用却避而不谈,只道若有一日。汝安明白,她的老师大抵要去大鹏该待的南冥之地了。
萧润安已然八岁,吴用称他在再学一年就差不多可应试童子科。政和三年的夏月,暴雨突至,一个时辰后便雨过天晴,雨后不觉清爽,反而阳光曝晒,只觉闷热不已。萧远突然咳嗽不止,数日未愈,徐颖便陪其去寻村中大夫,不料摔了一跤。汝安润安姐弟自觉担任其了责任。待吃完饭,日头落下,地头暑气渐渐散去,汝安带着润安去溪边洗衣。
很多人拖家带口在外乘凉,都着短款薄衫或麻布襟襦裙,有人手摇蒲扇,看着子女打闹。稚儿仿若不知热为何物,只打闹着把还未绽开的晚饭花别在头上。
汝安和街坊领居们打着招呼,邻里乔姐姐和她打招呼,“小妹二哥可去洗衣?要不让我帮你们一把?”
汝安拒绝了,“这衣服本就不多,让润安带一部分正好锻炼一下他的力气。”
姐弟俩走了一段路,大树苇草间时不时有村民聊天,只听有一个邻村渔民对着村里农民大声抱怨,仿佛气极:“……老子受狗官家这鸟气,自己用自己家伙捕个鱼还xx要交xx的银子……”
那农民显得唯唯诺诺,但也一直嘟囔着:“可不是嘛……自从我家那地被括了,勉强吃起饭就不错了……”
“哼!”渔民和农民仿佛走远了,声音隐隐约约:“就得像石碣村那阮家兄弟闹一闹才是……”
汝安站着听了一会,便默默走了。自家看起来好似还好,她叹了口气,自从那括田令一下,老百姓生活更加水深火热。她不禁想起了萧远,自从拿了药病也不见轻,母亲每日都露着愁容。她一直觉得父亲人高马大,身体健康永远健康,可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过了夏天退去暑热不知会不会痊愈。
她这么一想,心上也笼上一层阴影。她和弟弟来到溪边,溪水在夏日温温凉凉,她和萧润安正洗着衣服,只看见晁盖和吴用一起从晁盖庄子的方向走向这边。只见晁盖浓眉大眼,丰神俊朗,为人仗义,人多称其晁天王。吴用则在一旁摇着蒲扇,在他身边慢慢踱步,好像在说什么,两人说到高兴处,晁盖抚须哈哈大笑,吴用也眼带笑意,用蒲扇快速扇几下风。
萧汝安和萧润安见此便放下手里的活对他们打招呼。晁盖摸了摸润安的头,对汝安说:“一段时间不见,二位贤侄看似又长高了不少,萧远兄弟和弟妹近来如何?”
汝安叹气,说道:“因着天气不稳,家父最近身体不适,正在家中修养。”
晁盖又对他们说了几句话,说过几日便去家中拜访,看看萧远兄弟有什么帮助。萧汝安在此谢过。吴用笑着对姐弟俩点点头,便又和晁盖走远了,走到附近的树下继续谈话。
萧汝安看了他们一眼,便又蹲下来洗剩下的衣服,心中猜是不是生辰纲一事要到了,随即摇摇头,若是此事,他们不会毫不避讳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声密谋。天气闷热,父亲生病,生活难过,邻里也人心惶惶,萧汝安心中慢慢不安起来。
在不安中,秋日来临,萧远的病也乘着秋风,好似完全好了。徐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放了下来,萧远还在家中休息,上午她便叫上萧汝安一起去向王大夫道谢。路上萧汝安问母亲,父亲的病真的只是暑热湿邪入侵吗?
“你父亲那是老病根了,”徐颖说,“只不过我和他成亲以来他从没犯过病。”
“那是怎么落下的病根?”
“那时你父亲还在济州,为人热情直爽,路遇一伙强盗,无奈对方人多,虽然他最后将强盗伏法扭送官府,内里还是受了些伤。”
萧汝安不知其中原理,便问:“那当初是谁治的父亲的病?”
徐颖道:“那时我还未认识你父亲,这都是我们成亲之前他告诉我的——我只知道那医生姓安,出身江南,云游至此,你父亲有幸遇到了他。”
“那我们现在还能找那医生吗?”
“我之前便是那么打算的,结果你父亲也不知那医生现在在哪,只不过幸好,他这病终于好了,咱们得好好感谢人王大夫——你之前落水就是他救的呢!”
母子二人一同登门拜谢,王大夫又说萧远这病来势汹汹,平日一定要多加注意,忌口等诸种种,二人一一记下。
萧远恢复了精力,汝安听父亲说话也有了中气,便放下心来,过起了之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只不过她发现,她越来越难见到吴用了,就连润安有时也都一连几日无课。
很快,又是一年冬日,萧汝安发现自己长得很快,她的个子已经赶上母亲徐颖了,显得亭亭玉立。五官也张开了,她不是美人胚子,但眉眼端正,唇红齿白,明眸善睐。或许因天天活动拳脚,一举一动都洒脱流利,眉目间还带略带稚气,但嬉笑怒骂中也隐隐暗藏英气。
天空低垂色似铅,空中雪花隐隐,北风渐起。萧家点起炉子,萧远和汝安一起刨了薪柴炭火,收集在屋子里取暖,这时萧远突然又咳嗽起来。
“无事无事,这个烟……有些大。”
妻子和儿女一番嘘寒问暖,萧远笑笑,劝他们不要放在心上。可过了几日,萧远的病好像又起来了,王大夫冒着大雪被请回家里,只见他摇摇头,说这药不能断了。
这个年过得不似滋味。萧汝安回想起刚来这世界的那一年,仿佛随着长大,烦恼也多了起来,仿佛再也回不去少年闲时。不仅仅是萧远一家有了磨难,这个冬天,村中已经离开了两户人家,晁盖再三挽留,说即使他供着他们也是可以的,为何要去当那流民?
其中一户农家泪连连:“晁天王好意我们心领了,可是我们那土地可是再也养不起了,我们两家本是亲家,人口又多,眼看饭都吃不起,危难之际得晁天王帮助便是祖上积德,怎得好意思再让晁天王出手养着?我们北方还有亲戚,即使一路乞讨也要投奔于此。”
晁盖又连番劝慰,可他们心意已定,晁盖便只好给足了他们钱财银两,祝他们一路顺风。
来年开春,晁盖来萧家拜访,和萧远谈了一阵,可汝安已无心思索。只见一会晁盖出门向她告别,叮嘱她好好照顾兄弟,便大步走了。汝安回到屋中,萧远问她:“你现已经虚岁十六了。”
汝安点点头。
萧远好像要对她说什么,但还是没有开口。到了夏日,萧远的病已经稳定了,王大夫说萧远能稳定下来,便是再好不过,定能活到花甲之年。徐颖曾绝望过一阵子,甚至冒出去寻那安神医的念头,被萧远生生劝了下来。第二天她好像换了人,开始坚强了起来,她知道担忧无用,再望望汝安润安两个孩子,自知自己绝对不能倒下,萧远这时便笑她:
“就是个慢性难缠的小病罢了!我还没那么容易死呢!”
徐颖是感觉她活一世,母亲早亡,婚后父亲虽然安详高龄离世,但又无姊妹兄弟,本就感到漂浮无依。好不容易寻一位合心人,自是不愿看他有任何闪失。
但她还有两个孩子,今年萧润安正如吴教授所言,中了童子科。过年时好不容易有了一桩喜事。萧汝安也觉忧愁被冲淡不少,给家人表演了一套棍法和刀法,萧远好似松了口气,安心了起来,告诉她说:“你应该再学一门枪,你虽然还称不上武艺高强,防身倒已足够。你书可以不读,这一身武艺可万万不要落下了。”
萧汝安必然连连答应下来。她来到这个世界已过四年,吴用家中的书已经看得差不多,到开世神话到修身心法她都有了了解,只不过她倒是越来越难见到她那好似随意认下的老师了,终于在秋日的某一天,她在学塾中正面遇见了他,她递给他书架上的最后一本书。吴用接过来,问了她几个问题
倒不是死记的知识,而是一番接地气的道理,汝安随着心意一一口述。吴用点点头,说:“还记得几年前的冬天你对我说的那番话,没想到我便收了个聪慧的学生。你这番领悟,已经比得过我所见到的一些书生要好了,我问你,从我见到你那一年,到现如今,你怎么看这周围村中种种变化?”
汝安一愣,心道他倒真不把我当外人。但她早已见识到历史书上的宋徽宗是怎么不干人事了,但又不好回答,只道:“水。”
吴用不懂何意,身子微微前倾,做倾听状,汝安想了想,说:“水,都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是这番道理。”
汝安自觉说得云里雾里,正要解释,吴用却抚须笑了起来:“好好,你不必多言,我自有理解。我在外的这些书,虽然不全,但你都读一遍已然足够。若有一日我当离去,倒不枉你我师徒一场。”
汝安震惊,正要询问,吴用却避而不谈,只道若有一日。汝安明白,她的老师大抵要去大鹏该待的南冥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