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二十七年,昔日与南晋交好的漠北遭袭,战火绵延整个苍川大陆,持续十余年。
南晋太子朱承允手持长戢,策马跃过宫殿前的七层阶砖时,一支箭矢从宫墙之上雷霆万钧的破空而来,精准击中马腿上,马吃痛嘶鸣,扬起前肢,朱承允猝不及防的从鞍座上滚下来。
漠北侍卫见准时机,大步流星地持刀杀头,朱承允反应却快,回身斜劈,侍卫立时成了两半血人。
他顺着箭来的方向找到城墙上的人,人影拉着长弓,没给他稍加喘息,又不偏不倚的朝朱承允射杀而来,好像带着深沉执念,誓要将他尸身留在这里。
朱承允只得狼狈闪躲,看到城墙上的人,倏然想起十年旧事。
一个算命姑娘,区区民女,竟敢铁口直断,直言不讳,皮囊好还恃了几分傲气,有趣得紧而已。
玩腻之后,她就被太子妃王若涵折磨至死,最后只成了井底的一个残破布子,无牌无陵,凄惨伶仃。
此时巍峨宫阙倏然发出震天惊呼,漠北皇帝被南晋军一剑穿胸,皇后撞柱而死,皇子被杀、公主受辱,南晋终于大捷。
南晋军顿时塞满了整个漠北皇宫,朱承允借人躲起来,那人还拉着长弓,不断找寻。
纵使身后的漠北侍卫被敌军杀得尸血长河,他仍长身立在原地,笔直的拉着长弓,眼神坚定的找寻朱承允的身影。
此间,熟悉的嗓音从身后响起:
"你父亲死相凄惨,本王敬他一国之君,斩了他的头示众,你想看吗?"
那人心里一沈,电光石火间,他抽出长剑,斜劈身后偷袭的士兵,抬脚把士兵踹到一身金甲战衣的朱承允怀里。
朱承允发怒,叫人冲上去。
不想那人所向披靡,持剑斩杀一个又一个,朱承允却见隙可趁,持着长戢戳穿他的胸膛。
他从城楼上坠了下去。
一个白玉罗盘从他的玄甲掉出来。
空中的灰烬飘然悠长,此时清雨疏奏,滴滴隽隽的落在那人身上。
他目光深沉,望着灰烬后面的阴翳天空。
视线失焦趋向黑暗,直到意识涣散消失,他都没阖上双眼。
*
场景骇然,宋一惊醒,忍不住大叫。
"小姐,你作噩梦了?"银耳听到叫声,掀开床幔,看见床榻上,小女娃冷汗涔涔,目光占满恐惧的望着床顶,紧紧拽着被子不放。
宋一没回应,银耳蹙着眉,用手背贴着宋一的额头,沉默片刻后差人过来。
"好像又烧起来了,快去请夫人过来。"
冬日清晨,听到宁姐儿恶梦惊醒,高烧不退,王如意裹着厚实狐皮大氅,拉长谢濯的耳朵赶过来。
"大冷天的,你非要带女儿去冰钓,这人连着烧了好多天了,好容易昨夜状况稳定了,这会儿又烧起来了!"王氏一边噙着泪,一边催促谢濯。
"夫人、夫人,你轻点、轻点!"谢濯身着一品官服,却歪斜着身子依顺王氏的身高快步踱去。
宁姐儿紧闭着眼睛,发着汗不住呻.吟,身体像是被冷水泡过似的,干巾擦又湿,婢女忙进忙出。
王氏看见女儿这般痛苦,忍不住捂着脸,哭成了泪人,随即又狠狠的揍谢濯的手臂,骂道:"你今日给我告假待在府里,否则我不让你好过!"
谢濯脱官帽,抚着女儿的额间,眉头皱紧,"陈贵。"
陈贵恭敬的站在门外,应声:"老爷。"
"你去替我告假,就说我闺女高烧不退。"沉吟片刻后,又补充:"顺道拿请帖去太医院找周太医,快去!"
王氏闻言,脸色才好起来,与谢濯并肩坐在宁姐儿旁边,捂着帕子嘤声啼哭。
谢濯为一品军侯,军功赫赫,身份显贵,但只有一位正头娘子,膝下单薄,成婚十年来,只得一女。夫妇自然对宁姐儿宠爱有加,恨不得把天上最好的都塞给小女。
恍惚间,宋一感觉有人替她施针,日夜里还有个妇人不辞辛劳日夜陪伴,亲自喂药。
妇人身上味道熟悉得紧,惹得她心里痛一阵酸一阵。
王氏撑着身子日夜照拂,宋一身体才渐渐好转起来。
这日宋一清醒,被扶着喝水顺气后,靠坐在榻上休息。
恍惚间,宋一什么都想起来了,包括幼时失去的记忆。
朱承允说对她一眼钟情,宋一不从,便软磨硬泡强行带回京城,当她发现朱承允身份之后,却来不及逃走了。
被朱承允强要玩腻后,宋一被太子妃王若涵折磨至死,尸体连着包袱被扔下井底。
再次睁眼,她以为老天垂怜,让她重生在小时候师父带她周游列国,传授五术的时候,很多事都还来得及。
结果不想,她成了侯府嫡女,谢清宁。但她很清楚自己不是魂穿别人身子,而是确实的重生,她原就是候府嫡女谢清宁,意外的在八岁的元宵因故失忆被师父救了回去。
上一世元宵灯会,恰好是谢清宁八岁生辰,一向不愿去这种人多场合的王氏被女儿拗不过,亲自带着女儿和一队家仆踏街赏灯。
宋一还记得她那时身板小小,身着一件水蓝狐毛棉袄。仰望红霞灯海,繁华喧嚣,装满了好奇心的她趁机挣开母亲的手,朝着糖人贩子一扑,人就这样不见了。
谢濯惊天震怒,下令全城搜索巡防,挨家挨户连日找寻,还顺道把几个藏身的盗贼捉了,可就是不见宁姐儿的身影。
原来当晚有盗匪看见小姑娘水灵,看是卖给人牙子还是别的用途都行,便趁城门尚未封锁,带着女娃连夜出城,赶路二日后,夜间里被一个手持拂尘,路见不平的老道给劫了。
老道白须长至胸前,疏冷清隽,仙气缭绕,却没带过小孩子。
女娃喊饿,不断啼哭,老道无奈带女娃去路边店家吃宵夜,吃完就准备把她带回家。
竹林幽然黑暗,只凭一盏圆月识路,到了夜间卖夜宵的店家后,借着灯火,老道才看清女娃一身的乌青印子,头发被白布缠得凌乱不堪,乌发上还沾了干掉的血渍。
饶是他,见了也不由得怔然。
他柔声轻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像是饿了两天似的,疯狂扒饭,不作回答。
"那你家在哪?"
小孩的声音才从塞满饭粒的嘴巴缝里传出来:"我都不知道。"
年纪约莫八岁左右,也着实不小,该是有记忆的时候了,但她身着棉布破袄,也分不清是哪个人家的孩子,许是失忆了。
他叹了口气,沉默片刻后才缓缓说道:"我叫宋道,今日起,你就叫宋一,可好?"
思绪拉回后,卧坐在床榻的宋一怔愣半天,想起不久元宵夜之后,就又可见到日思夜想的师父,不禁流下泪水。
宋道亲手拉拔她长大,直到宋一十六岁。
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宋道身子没挺过,去世了。
她非常想念师父。
王氏捧着药碗走进房里,看见宁姐儿把自己埋进棉被里痛哭,她放下药碗,将宋一揽入怀里,柔声细语:"宁儿怎了?谁欺负你,跟娘说?"
"没、没,娘我没事。"宋一坚强的扯了扯嘴角。
"是不是发烧太痛,药太苦了?"王氏心疼抱着女儿,似要把她揉进怀里,"我就不该让你爹带你出去玩。"
宋一想起前几日谢濯带她去冰湖钓鱼,不禁露出轻浅微笑:"不会的娘,我觉得很好玩。"
王氏秀眉微蹙,"命都要病没了,还好玩!"
宋一眼帘垂下,哀求似的问:"娘,元宵日那天带我出去玩好吗?"
王氏身形一愣,拉开宋一审视着她,但见了眼前还噙着泪的小女儿,叹了一口气,松口道:"行吧,若你乖乖喝药,身子好转,娘就带你赏花灯。"
宋一以为她会像上辈子坚决反对,没想到轻易就答应她的要求,许是看女儿大病一场,为了讨她欢心才答应下来。
身体好转后不久,紧接着新年的元宵来了,宋一穿上王氏挑选的水蓝棉袄,头上缀了几朵白花头饰,白皙大眼,水灵可爱。
人海喧闹,红笼似火,宋一被乳娘抱在怀里,王如意紧紧跟着宋一,好似受过创伤似的,深怕她被人贩子逮走吃掉。
宋一一边赏灯,一边思索怎么跑走,倏然目光瞥见街旁一个极为熟悉的算命摊子。
那不是师父的算命摊吗!!
她只愣神一息,推着喊着要下去走路,在乳娘的怀里不断挣扎。
"宁儿,你怎么了?"王氏顺手把宁姐儿接过去,"花灯不好看吗?"
"我......"宋一咂巴了嘴,哑口无言。
总不能说我要算命吧?
一个白胡长至胸前的老道甩起拂尘,从摊位上站直了身子,穿越人海的目光直接锁住了王氏一行人,高声唤道:
"这位夫人请留步。"
宋一清澈鹿眼猛然睁大,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师父,喉头哽咽,双目泛红。
王氏审视的踱过去,"道长有何事?"
宋道的目光定在妇人怀里的宋一,笑道:"这是夫人的女儿吧?贫道与令嫒有点缘份,不知可否让贫道替她算命呢?"
宋一愕然。
师父深不可测,论命不曾失过准度,却从来不肯替她算命。
宋一问他原由,宋道总千篇一律的回答:"时候到了,自然会替你算。"
难道师父知道她重生的事……?
王如意是相府嫡女,知书达理,通透非常,望道长眉清目秀,似有仙气萦绕在侧,也没有恶意,断人精准的她立时放下戒心,让宁姐儿坐好,给道长仔细算命。
没承想,方才还闹腾的宁姐儿,现在竟然安分了。
宋道摸着胡须,温声:"你叫什么名字?"
宋一鼓着腮帮子,忍着冲动,低低回了一句:"谢......清宁。"
宋道闻言,露了一抹似是了然的深沉笑意。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他目光望着王氏的眸,点头赞道:"令嫒得了好名字。"
"小姑娘,凡事向前看,上天有好生之得,从今往后当孝敬父母,以家为道,以国为诫。"
听着像是在训诫闺女,王氏不悦,正想出声,却看见垂头的女儿,一脸做坏事被人逮个正着的模样。
"坏人面对恶果,光明必然升起,小姑娘正视过去面对未来,将来富贵荣华,必会万民臣服。"
话音刚落,王氏出声打断:"可我不要她富贵,我只希望她平安喜乐。"
几乎是同时,宋道和宋一定望王氏坚定的神情,王氏温婉一笑,温柔的拍了拍女儿的发顶,又重复问:"会吗?"
天下父母望子成龙凤,王氏爱女之心却是不同。
一股缺失多年的暖流缓缓淌入,宋一失声轻笑,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是谢清宁的事实。
她抬起头,伸手拉了拉王氏的衣摆。
宋道看见小女娃仰望母亲的神情,压在心里多年的石头终于搁了下来。
那夜从盗匪手里救出的小女孩,养了多年,终于回家了。
南晋太子朱承允手持长戢,策马跃过宫殿前的七层阶砖时,一支箭矢从宫墙之上雷霆万钧的破空而来,精准击中马腿上,马吃痛嘶鸣,扬起前肢,朱承允猝不及防的从鞍座上滚下来。
漠北侍卫见准时机,大步流星地持刀杀头,朱承允反应却快,回身斜劈,侍卫立时成了两半血人。
他顺着箭来的方向找到城墙上的人,人影拉着长弓,没给他稍加喘息,又不偏不倚的朝朱承允射杀而来,好像带着深沉执念,誓要将他尸身留在这里。
朱承允只得狼狈闪躲,看到城墙上的人,倏然想起十年旧事。
一个算命姑娘,区区民女,竟敢铁口直断,直言不讳,皮囊好还恃了几分傲气,有趣得紧而已。
玩腻之后,她就被太子妃王若涵折磨至死,最后只成了井底的一个残破布子,无牌无陵,凄惨伶仃。
此时巍峨宫阙倏然发出震天惊呼,漠北皇帝被南晋军一剑穿胸,皇后撞柱而死,皇子被杀、公主受辱,南晋终于大捷。
南晋军顿时塞满了整个漠北皇宫,朱承允借人躲起来,那人还拉着长弓,不断找寻。
纵使身后的漠北侍卫被敌军杀得尸血长河,他仍长身立在原地,笔直的拉着长弓,眼神坚定的找寻朱承允的身影。
此间,熟悉的嗓音从身后响起:
"你父亲死相凄惨,本王敬他一国之君,斩了他的头示众,你想看吗?"
那人心里一沈,电光石火间,他抽出长剑,斜劈身后偷袭的士兵,抬脚把士兵踹到一身金甲战衣的朱承允怀里。
朱承允发怒,叫人冲上去。
不想那人所向披靡,持剑斩杀一个又一个,朱承允却见隙可趁,持着长戢戳穿他的胸膛。
他从城楼上坠了下去。
一个白玉罗盘从他的玄甲掉出来。
空中的灰烬飘然悠长,此时清雨疏奏,滴滴隽隽的落在那人身上。
他目光深沉,望着灰烬后面的阴翳天空。
视线失焦趋向黑暗,直到意识涣散消失,他都没阖上双眼。
*
场景骇然,宋一惊醒,忍不住大叫。
"小姐,你作噩梦了?"银耳听到叫声,掀开床幔,看见床榻上,小女娃冷汗涔涔,目光占满恐惧的望着床顶,紧紧拽着被子不放。
宋一没回应,银耳蹙着眉,用手背贴着宋一的额头,沉默片刻后差人过来。
"好像又烧起来了,快去请夫人过来。"
冬日清晨,听到宁姐儿恶梦惊醒,高烧不退,王如意裹着厚实狐皮大氅,拉长谢濯的耳朵赶过来。
"大冷天的,你非要带女儿去冰钓,这人连着烧了好多天了,好容易昨夜状况稳定了,这会儿又烧起来了!"王氏一边噙着泪,一边催促谢濯。
"夫人、夫人,你轻点、轻点!"谢濯身着一品官服,却歪斜着身子依顺王氏的身高快步踱去。
宁姐儿紧闭着眼睛,发着汗不住呻.吟,身体像是被冷水泡过似的,干巾擦又湿,婢女忙进忙出。
王氏看见女儿这般痛苦,忍不住捂着脸,哭成了泪人,随即又狠狠的揍谢濯的手臂,骂道:"你今日给我告假待在府里,否则我不让你好过!"
谢濯脱官帽,抚着女儿的额间,眉头皱紧,"陈贵。"
陈贵恭敬的站在门外,应声:"老爷。"
"你去替我告假,就说我闺女高烧不退。"沉吟片刻后,又补充:"顺道拿请帖去太医院找周太医,快去!"
王氏闻言,脸色才好起来,与谢濯并肩坐在宁姐儿旁边,捂着帕子嘤声啼哭。
谢濯为一品军侯,军功赫赫,身份显贵,但只有一位正头娘子,膝下单薄,成婚十年来,只得一女。夫妇自然对宁姐儿宠爱有加,恨不得把天上最好的都塞给小女。
恍惚间,宋一感觉有人替她施针,日夜里还有个妇人不辞辛劳日夜陪伴,亲自喂药。
妇人身上味道熟悉得紧,惹得她心里痛一阵酸一阵。
王氏撑着身子日夜照拂,宋一身体才渐渐好转起来。
这日宋一清醒,被扶着喝水顺气后,靠坐在榻上休息。
恍惚间,宋一什么都想起来了,包括幼时失去的记忆。
朱承允说对她一眼钟情,宋一不从,便软磨硬泡强行带回京城,当她发现朱承允身份之后,却来不及逃走了。
被朱承允强要玩腻后,宋一被太子妃王若涵折磨至死,尸体连着包袱被扔下井底。
再次睁眼,她以为老天垂怜,让她重生在小时候师父带她周游列国,传授五术的时候,很多事都还来得及。
结果不想,她成了侯府嫡女,谢清宁。但她很清楚自己不是魂穿别人身子,而是确实的重生,她原就是候府嫡女谢清宁,意外的在八岁的元宵因故失忆被师父救了回去。
上一世元宵灯会,恰好是谢清宁八岁生辰,一向不愿去这种人多场合的王氏被女儿拗不过,亲自带着女儿和一队家仆踏街赏灯。
宋一还记得她那时身板小小,身着一件水蓝狐毛棉袄。仰望红霞灯海,繁华喧嚣,装满了好奇心的她趁机挣开母亲的手,朝着糖人贩子一扑,人就这样不见了。
谢濯惊天震怒,下令全城搜索巡防,挨家挨户连日找寻,还顺道把几个藏身的盗贼捉了,可就是不见宁姐儿的身影。
原来当晚有盗匪看见小姑娘水灵,看是卖给人牙子还是别的用途都行,便趁城门尚未封锁,带着女娃连夜出城,赶路二日后,夜间里被一个手持拂尘,路见不平的老道给劫了。
老道白须长至胸前,疏冷清隽,仙气缭绕,却没带过小孩子。
女娃喊饿,不断啼哭,老道无奈带女娃去路边店家吃宵夜,吃完就准备把她带回家。
竹林幽然黑暗,只凭一盏圆月识路,到了夜间卖夜宵的店家后,借着灯火,老道才看清女娃一身的乌青印子,头发被白布缠得凌乱不堪,乌发上还沾了干掉的血渍。
饶是他,见了也不由得怔然。
他柔声轻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像是饿了两天似的,疯狂扒饭,不作回答。
"那你家在哪?"
小孩的声音才从塞满饭粒的嘴巴缝里传出来:"我都不知道。"
年纪约莫八岁左右,也着实不小,该是有记忆的时候了,但她身着棉布破袄,也分不清是哪个人家的孩子,许是失忆了。
他叹了口气,沉默片刻后才缓缓说道:"我叫宋道,今日起,你就叫宋一,可好?"
思绪拉回后,卧坐在床榻的宋一怔愣半天,想起不久元宵夜之后,就又可见到日思夜想的师父,不禁流下泪水。
宋道亲手拉拔她长大,直到宋一十六岁。
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宋道身子没挺过,去世了。
她非常想念师父。
王氏捧着药碗走进房里,看见宁姐儿把自己埋进棉被里痛哭,她放下药碗,将宋一揽入怀里,柔声细语:"宁儿怎了?谁欺负你,跟娘说?"
"没、没,娘我没事。"宋一坚强的扯了扯嘴角。
"是不是发烧太痛,药太苦了?"王氏心疼抱着女儿,似要把她揉进怀里,"我就不该让你爹带你出去玩。"
宋一想起前几日谢濯带她去冰湖钓鱼,不禁露出轻浅微笑:"不会的娘,我觉得很好玩。"
王氏秀眉微蹙,"命都要病没了,还好玩!"
宋一眼帘垂下,哀求似的问:"娘,元宵日那天带我出去玩好吗?"
王氏身形一愣,拉开宋一审视着她,但见了眼前还噙着泪的小女儿,叹了一口气,松口道:"行吧,若你乖乖喝药,身子好转,娘就带你赏花灯。"
宋一以为她会像上辈子坚决反对,没想到轻易就答应她的要求,许是看女儿大病一场,为了讨她欢心才答应下来。
身体好转后不久,紧接着新年的元宵来了,宋一穿上王氏挑选的水蓝棉袄,头上缀了几朵白花头饰,白皙大眼,水灵可爱。
人海喧闹,红笼似火,宋一被乳娘抱在怀里,王如意紧紧跟着宋一,好似受过创伤似的,深怕她被人贩子逮走吃掉。
宋一一边赏灯,一边思索怎么跑走,倏然目光瞥见街旁一个极为熟悉的算命摊子。
那不是师父的算命摊吗!!
她只愣神一息,推着喊着要下去走路,在乳娘的怀里不断挣扎。
"宁儿,你怎么了?"王氏顺手把宁姐儿接过去,"花灯不好看吗?"
"我......"宋一咂巴了嘴,哑口无言。
总不能说我要算命吧?
一个白胡长至胸前的老道甩起拂尘,从摊位上站直了身子,穿越人海的目光直接锁住了王氏一行人,高声唤道:
"这位夫人请留步。"
宋一清澈鹿眼猛然睁大,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师父,喉头哽咽,双目泛红。
王氏审视的踱过去,"道长有何事?"
宋道的目光定在妇人怀里的宋一,笑道:"这是夫人的女儿吧?贫道与令嫒有点缘份,不知可否让贫道替她算命呢?"
宋一愕然。
师父深不可测,论命不曾失过准度,却从来不肯替她算命。
宋一问他原由,宋道总千篇一律的回答:"时候到了,自然会替你算。"
难道师父知道她重生的事……?
王如意是相府嫡女,知书达理,通透非常,望道长眉清目秀,似有仙气萦绕在侧,也没有恶意,断人精准的她立时放下戒心,让宁姐儿坐好,给道长仔细算命。
没承想,方才还闹腾的宁姐儿,现在竟然安分了。
宋道摸着胡须,温声:"你叫什么名字?"
宋一鼓着腮帮子,忍着冲动,低低回了一句:"谢......清宁。"
宋道闻言,露了一抹似是了然的深沉笑意。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他目光望着王氏的眸,点头赞道:"令嫒得了好名字。"
"小姑娘,凡事向前看,上天有好生之得,从今往后当孝敬父母,以家为道,以国为诫。"
听着像是在训诫闺女,王氏不悦,正想出声,却看见垂头的女儿,一脸做坏事被人逮个正着的模样。
"坏人面对恶果,光明必然升起,小姑娘正视过去面对未来,将来富贵荣华,必会万民臣服。"
话音刚落,王氏出声打断:"可我不要她富贵,我只希望她平安喜乐。"
几乎是同时,宋道和宋一定望王氏坚定的神情,王氏温婉一笑,温柔的拍了拍女儿的发顶,又重复问:"会吗?"
天下父母望子成龙凤,王氏爱女之心却是不同。
一股缺失多年的暖流缓缓淌入,宋一失声轻笑,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是谢清宁的事实。
她抬起头,伸手拉了拉王氏的衣摆。
宋道看见小女娃仰望母亲的神情,压在心里多年的石头终于搁了下来。
那夜从盗匪手里救出的小女孩,养了多年,终于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