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比往年都冷。
爷爷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将上坟要带去的贡品都装进了笼屉里。
六样菜,有荤有素,还倒了一壶烧菜用的黄酒,爷爷自己做的米糕也给他们带了一些,水果三样也都备好了。
只是每年这个时候,心情就和这倒春寒一样,总觉得冷。
奶奶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所以每年的清明,都只有李想想和爷爷两个人去,奶奶一个人在家,他们也不放心,就会喊常来串门的阿婆来陪奶奶。
爷爷将香烛纸钱都塞到笼屉底下,现在镇里开展文明祭祀,鼓励上坟不烧香烛纸钱,共创文明清明。
镇里的书记和党员都会去站岗,并说要收缴藏起来的香烛纸钱还有打火机。
虽然这么说,但没查那么严,人家要是真带了,他们也不会特意翻开他们的袋子和篮子去搜香烛纸钱。
只要烧的不多,烟不大,是不会有人特意来拦的。
“想想,今天冷,你多穿件外套。”说完,爷爷一手拎一个袋子。
“好。”李想想给自己和爷爷都多拿了一件外套,半山腰上,温度一降,就会钻心的冷,没有遮风避雨的地方,多带件衣服比较保险。
去上坟的这条路堵得水泄不通,爷爷将三轮车停好,和想想走路进去。
他们拎着东西随着人群往前,刚走一段路,就有人说,前头有人站岗收东西。
李想想攥紧装着笼屉的麻皮袋子,有些紧张,笼屉底下还藏着香烛纸钱。
“……一年就这一次,给他们烧点钱,查个啥啊。”
“……烧完就灭了,能有啥……”
“……就是。”
前面的人对站岗查东西有很大的怨气,他们刚说完,大喇叭声就响起来了。
“……文明祭祖,严防火灾……扫墓……大家共创文明……”大喇叭一直重复播放……
李想想和爷爷穿过人群,路过一个个墓碑,每一个墓碑下都是别人挂念的人。
墓碑上的照片都是笑着的,但来看望埋于墓碑下的人却是红着眼的。
有人将准备好的菜品摆放好,也有人在将挡住墓碑的树枝条砍掉,也有人开始偷摸从袋子底部拿出香烛纸钱,将其堆在角落里,张望没人巡逻,开始点火烧纸钱,边烧边嘴里念叨着什么,又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眼泪擤鼻子。
……
她父母的墓地选在半山腰的东面,每天早上都能先感受到第一缕阳光。
人死后,无念无想了,也只有埋于墓碑下的骨灰能最先感受到四季变化了。
快到了,爷爷紧张地踉了一下,李想想眼疾手快地扶住爷爷。
“爷爷,慢点。”这是在半山腰,路窄且陡,一步步的阶梯爬上来都费劲,要是脚突然没力摔了,可太危险了。
“没事没事,人老了,腿脚不听话了,”爷爷摆手,“真的没事啊。想想。”
这条路,他每年清明都会走,但每次走这条路,他都觉得心痛,他失去了儿子和儿媳,想想失去了她的父母。
虽然想想每次来都很坚强,但他知道,想想是在拼命地装着坚强,是不想他们担心,明明她自己都还只是一个孩子,却比有的大人经历得还多。
他对想想有愧啊。
“爷爷,我来拎。”说着,李想想就要去拎爷爷手里的袋子,被爷爷挡下。
“没事,爷爷能拎的动,手有劲着呢,”爷爷催着想想,“走吧,再不走啊,中午饭都赶不回去了,到时啊,你奶奶肯定要念叨啊……”
说完,爷爷拎着袋子走在前面,李想想跟在身后。
……
快到他们的墓碑时,李想想停下步子,回过头,任风吹得她眼圈泛红,她将这半山腰的风光尽收眼底。
她还记得,买墓地的时候,那老板说这儿是一块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一眼望去,山上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那条被人嫌弃的臭水沟也变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有那条修建投入使用的公路,常年都很忙,一辆辆车呼啸而过,就像来了一阵有声音的风……
这里,一切都挺好的。
只是,长眠在这里的人,永远只能看到这些风光了。
他们的以后,永远被困在这里了。
“想想。”
听见爷爷喊她,李想想回过神,赶忙上去:“爷爷,怎么了。”
她还以为爷爷出什么事了,一上去,看到爷爷安然无恙地站在原地,她的目光才落到墓碑前放着的一篮白菊。
有人来过了。
比她和爷爷还早。
爷爷弯腰拎起白菊:“想想,是不是你姑姑来过了?”他的女儿远灵,他也想她啊,他记得,上回和远灵见面,还是在远杰的葬礼上。
李想想走过去,定定地盯着这篮白菊,直觉告诉她,这篮白菊不是姑姑送的。
姑姑只在第一年的清明来过,后来,再也没回来过,只给他们寄了一封信,说要出国,再后来,没了音讯。
“姑姑现在在国外。”因为姑父工作的关系,所以姑姑一家人决定定居国外,也不知道何时会再回来,回来看看爷爷和奶奶。
爷爷眼神黯下去了:“也是,你姑姑她去国外了,”爷爷将手里的白菊缓缓放下来,“你姑姑嫁了个好人家,去国外享福了,我们别阻了她的幸福。”
李想想看着佝偻着背的爷爷,她知道,爷爷也很想姑姑,想让姑姑多来看看他们。
她以前听母亲说过,姑姑嫁了一户很有钱的人家。
那户人家家里住着大别墅,开豪车,但男方的父母很瞧不起姑姑,说姑姑是乡下来的丫头,但因为自己的儿子喜欢,所以让他们结了婚,但姑姑的婚礼,他们全家没有一人被邀请去参加,结婚后,姑姑更是从几个月来一次变成了几年回来一次。
现在,姑姑又要定居国外了,以后想再见到,更难了。
“享福好啊,我们别去打扰她。”爷爷轻喃着,伸手掸了掸墓碑上的灰。
李想想站在原地,定定地盯着墓碑上的名字。
……
“李伯。”
一记熟悉的声音将李想想的思绪拉了回来,她转过身,就看见了梁韫。
他头发被风吹得微乱,鼻梁上的眼镜像是沾上了水汽,身上的风衣被风吹得起了褶纹。
他和她记忆中的样子没多大变化,要是真要说出那么一两点不同,那就是他的眼神,以前他的眼神里会有犹豫,现在他的眼神里只有坚毅,好似胜券在握。
爷爷看到梁韫,缓了半天,激动到差点平地摔了:“梁韫!”
幸好梁韫扶得快,爷爷才没摔。
“李伯,没事吧。”
李想想着急跑过去,搀住爷爷:“爷爷,没事吧。”
李伯看了看梁韫和李想想:“我真没事,”李伯沉浸在又见到梁韫的喜悦里,笑着摆手,“我真的没事。”
“没事就好,李伯。”梁韫开口。
“梁韫啊,这几年,你都在哪儿啊,也不回来,你的消息还都是从你寄来的信里知道的,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
梁韫低头,淡淡道:“有事耽误了。”
看梁韫不想说,李伯也不追问了,喃喃:“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梁韫看着长满白头发的李伯:“李伯,好久不见。”
“是好久没见了,”李伯抱住梁韫,像拍小孩子一样拍着梁韫的背,“看到你,真好啊,真好。”
梁韫目光望向站在原地的李想想,李想想感受到他的视线,下意识避开。
她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猝不及防的再见面。
“这花是你买的?”爷爷指着墓前的白菊。
“嗯。”梁韫点头。
“你这孩子啊,人来了就好了,还破费什么啊,你能来看远杰他们啊,我就很开心了,远杰他们也会开心的。”
爷爷拉着梁韫到想想面前:“想想,快叫人啊,你梁叔,你梁叔回来了,”看想想没出声,继续说,“你不认识你梁叔了啊,他……”
“认识。”李想想开口,她怎么会不认识他,他之前一句话都没说就离开了,现在突然就出现在他们面前,要想忘记真的很难。
梁韫看她的眼神很温柔:“你长高了。”
李想想眼神闪躲,没有回应他。
“爷爷,我们快开始吧。”李想想走到墓前,蹲下身,将袋子里的笼屉拿出来,又将香烛纸钱拿出来放在一边。
爷爷过来帮忙,将笼屉里的菜一样样拿出来摆放好,又将他做的米糕单独放在一边。
李想想手拿着三根香烛,在袋子里翻来覆去地找,也没找到打火机,她明明记得把打火机放进去了。
“我来吧。”梁韫从李想想手里拿走蜡烛,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火柴。
李想想看着他划燃火柴,又将蜡烛点燃。
先前肆意刮起的风,却在点蜡烛的那一刻停了。
“风停了。”梁韫将点好的蜡烛递给李想想,如果不是风配合,蜡烛不会那么快就点燃了。
李想想拿过蜡烛,将蜡烛放进多孔砖的小圆孔里,爷爷将笼屉里的菜摆好,又倒了三杯黄酒。
“远杰,你和冬媛在那边过的好吗?我们都过得挺好的,就是想你们了……”爷爷抹了抹泪,继续说,“想想就快要高考了,长大了……”
“还有梁韫也回来了,回来看你们了……”
“想想,你也和你爸妈说说话。”爷爷红着眼,让想想和他们说说话,自己去烧纸钱元宝去了。
给他们烧点钱,让他们在那儿不用为钱而操心。
李想想站在他们的墓碑前,想说的话很多,可最后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她蹲下身,又给他们倒了点黄酒。
梁韫也蹲下来,给他们点了三根烟,整齐地放在多孔砖上。
烧纸钱的烟味随风飘进了鼻子里,烟灰被风吹到半空中,缓缓地落在了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
梁韫想帮李想想掸走头发上的烟灰,李想想一躲,蓦地站起身,跑去帮爷爷烧纸钱元宝。
梁韫缓缓站起身,定定地盯着李想想的背影,他知道,她在生他的气。
……
祭祀结束了,爷爷拿起他做的米糕,给梁韫和想想各分了一块:“来,吃块米糕,一切都顺顺当当的。”
李想想咬了一大口米糕,米糕被风吹得发干僵硬,但入了口,甜味就在嘴巴里弥漫。
“好吃。”
被想想夸奖了,爷爷笑的脸上的褶子更深了,他看向梁韫:“梁韫,好吃吗?”
“嗯,好吃。”梁韫咀嚼着。
“等回去了,我把米糕往锅里再一蒸,软软糯糯的,就更好吃了,走,回去就蒸。”爷爷将东西都收拾完,梁韫就将爷爷手里的东西都拎走了,还把李想想手里袋子也拿走了。
“我拎得动。”李想想开口,想去拿他手里的袋子,被他躲开了。
“你扶着爷爷,”梁韫说完,就走在前面下楼梯了,走两步还回头,“李伯,你们慢点,这楼梯陡。”
“你看着前头,别管我们。”爷爷担心他,虽然他年轻,但下楼梯还是注意脚下,看前头的。
……
从半山腰下去,很多人都返程了。
李想想和爷爷走在后面,梁韫在前面开路。
走到一辆车前,梁韫将车后备箱打开,将东西都放了进去。
“梁韫,你买车了啊。”爷爷看着这辆车很新。
“李伯,不算新车,”说着,梁韫拉开副驾驶位的车门,“李伯,上车。”
爷爷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的衣服:“我,我这衣服脏,怕把你车坐脏了。”
“李伯,你要是不坐我这车啊,那就是嫌我这车不好。”
爷爷慌张了:“怎么会呢。”
“那李伯,你就上车吧。”梁韫做出邀请上车的手势。
爷爷回头看了眼想想:“想想,这。”
“爷爷,你坐他的车,和他一块,我去把三轮骑回去。”说完,李想想就要走。
梁韫急忙拦住她的去路,打开后车门,不容她拒绝道:“上车。”
“爷爷的三轮车还在这,我……”
“先停在这儿,到时再来,”梁韫逼近一步,“你要是不上车,李伯也不会上车的。”
梁韫:“风越来越大了,李伯身体不好,骑三轮回去会感冒的,”说完,语气忽然像哄小孩子似的温柔,“上车吧。”
“想想。”爷爷喊想想。
李想想轻抿了抿唇,转身,走到爷爷面前:“爷爷,上车吧,我们一起坐车回去。”
“那三轮……”
“先停这儿,到时我再骑回去。”
“可是……”
“没事的,上车吧。”
李想想扶着爷爷上车,梁韫走过来,手护着李伯的头,然后给李伯系上安全带。
“你也上车吧。”梁韫看向李想想。
李想想径自走向后车门,坐了进去。
梁韫走过来拉住了要关的车门,眼神温柔地看着她:“安全带。”说着,就要伸手帮忙。
“我自己来。”李想想拽过安全带,扣了半天扣不上。
梁韫嘴角不自禁地弯起,扯过她手里的安全带:“我来吧。”
只听“叩”的一声,安全带系上了。
梁韫目光不由落在她的脸上:“坐好了。”看她不说话,梁韫脸上的笑意仍是没减。
梁韫坐上驾驶位,看着李伯:“李伯,我们回家了,”说完,从后视镜里看了眼望着窗外的李想想,“回家。”
……
爷爷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将上坟要带去的贡品都装进了笼屉里。
六样菜,有荤有素,还倒了一壶烧菜用的黄酒,爷爷自己做的米糕也给他们带了一些,水果三样也都备好了。
只是每年这个时候,心情就和这倒春寒一样,总觉得冷。
奶奶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所以每年的清明,都只有李想想和爷爷两个人去,奶奶一个人在家,他们也不放心,就会喊常来串门的阿婆来陪奶奶。
爷爷将香烛纸钱都塞到笼屉底下,现在镇里开展文明祭祀,鼓励上坟不烧香烛纸钱,共创文明清明。
镇里的书记和党员都会去站岗,并说要收缴藏起来的香烛纸钱还有打火机。
虽然这么说,但没查那么严,人家要是真带了,他们也不会特意翻开他们的袋子和篮子去搜香烛纸钱。
只要烧的不多,烟不大,是不会有人特意来拦的。
“想想,今天冷,你多穿件外套。”说完,爷爷一手拎一个袋子。
“好。”李想想给自己和爷爷都多拿了一件外套,半山腰上,温度一降,就会钻心的冷,没有遮风避雨的地方,多带件衣服比较保险。
去上坟的这条路堵得水泄不通,爷爷将三轮车停好,和想想走路进去。
他们拎着东西随着人群往前,刚走一段路,就有人说,前头有人站岗收东西。
李想想攥紧装着笼屉的麻皮袋子,有些紧张,笼屉底下还藏着香烛纸钱。
“……一年就这一次,给他们烧点钱,查个啥啊。”
“……烧完就灭了,能有啥……”
“……就是。”
前面的人对站岗查东西有很大的怨气,他们刚说完,大喇叭声就响起来了。
“……文明祭祖,严防火灾……扫墓……大家共创文明……”大喇叭一直重复播放……
李想想和爷爷穿过人群,路过一个个墓碑,每一个墓碑下都是别人挂念的人。
墓碑上的照片都是笑着的,但来看望埋于墓碑下的人却是红着眼的。
有人将准备好的菜品摆放好,也有人在将挡住墓碑的树枝条砍掉,也有人开始偷摸从袋子底部拿出香烛纸钱,将其堆在角落里,张望没人巡逻,开始点火烧纸钱,边烧边嘴里念叨着什么,又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眼泪擤鼻子。
……
她父母的墓地选在半山腰的东面,每天早上都能先感受到第一缕阳光。
人死后,无念无想了,也只有埋于墓碑下的骨灰能最先感受到四季变化了。
快到了,爷爷紧张地踉了一下,李想想眼疾手快地扶住爷爷。
“爷爷,慢点。”这是在半山腰,路窄且陡,一步步的阶梯爬上来都费劲,要是脚突然没力摔了,可太危险了。
“没事没事,人老了,腿脚不听话了,”爷爷摆手,“真的没事啊。想想。”
这条路,他每年清明都会走,但每次走这条路,他都觉得心痛,他失去了儿子和儿媳,想想失去了她的父母。
虽然想想每次来都很坚强,但他知道,想想是在拼命地装着坚强,是不想他们担心,明明她自己都还只是一个孩子,却比有的大人经历得还多。
他对想想有愧啊。
“爷爷,我来拎。”说着,李想想就要去拎爷爷手里的袋子,被爷爷挡下。
“没事,爷爷能拎的动,手有劲着呢,”爷爷催着想想,“走吧,再不走啊,中午饭都赶不回去了,到时啊,你奶奶肯定要念叨啊……”
说完,爷爷拎着袋子走在前面,李想想跟在身后。
……
快到他们的墓碑时,李想想停下步子,回过头,任风吹得她眼圈泛红,她将这半山腰的风光尽收眼底。
她还记得,买墓地的时候,那老板说这儿是一块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一眼望去,山上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那条被人嫌弃的臭水沟也变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溪,还有那条修建投入使用的公路,常年都很忙,一辆辆车呼啸而过,就像来了一阵有声音的风……
这里,一切都挺好的。
只是,长眠在这里的人,永远只能看到这些风光了。
他们的以后,永远被困在这里了。
“想想。”
听见爷爷喊她,李想想回过神,赶忙上去:“爷爷,怎么了。”
她还以为爷爷出什么事了,一上去,看到爷爷安然无恙地站在原地,她的目光才落到墓碑前放着的一篮白菊。
有人来过了。
比她和爷爷还早。
爷爷弯腰拎起白菊:“想想,是不是你姑姑来过了?”他的女儿远灵,他也想她啊,他记得,上回和远灵见面,还是在远杰的葬礼上。
李想想走过去,定定地盯着这篮白菊,直觉告诉她,这篮白菊不是姑姑送的。
姑姑只在第一年的清明来过,后来,再也没回来过,只给他们寄了一封信,说要出国,再后来,没了音讯。
“姑姑现在在国外。”因为姑父工作的关系,所以姑姑一家人决定定居国外,也不知道何时会再回来,回来看看爷爷和奶奶。
爷爷眼神黯下去了:“也是,你姑姑她去国外了,”爷爷将手里的白菊缓缓放下来,“你姑姑嫁了个好人家,去国外享福了,我们别阻了她的幸福。”
李想想看着佝偻着背的爷爷,她知道,爷爷也很想姑姑,想让姑姑多来看看他们。
她以前听母亲说过,姑姑嫁了一户很有钱的人家。
那户人家家里住着大别墅,开豪车,但男方的父母很瞧不起姑姑,说姑姑是乡下来的丫头,但因为自己的儿子喜欢,所以让他们结了婚,但姑姑的婚礼,他们全家没有一人被邀请去参加,结婚后,姑姑更是从几个月来一次变成了几年回来一次。
现在,姑姑又要定居国外了,以后想再见到,更难了。
“享福好啊,我们别去打扰她。”爷爷轻喃着,伸手掸了掸墓碑上的灰。
李想想站在原地,定定地盯着墓碑上的名字。
……
“李伯。”
一记熟悉的声音将李想想的思绪拉了回来,她转过身,就看见了梁韫。
他头发被风吹得微乱,鼻梁上的眼镜像是沾上了水汽,身上的风衣被风吹得起了褶纹。
他和她记忆中的样子没多大变化,要是真要说出那么一两点不同,那就是他的眼神,以前他的眼神里会有犹豫,现在他的眼神里只有坚毅,好似胜券在握。
爷爷看到梁韫,缓了半天,激动到差点平地摔了:“梁韫!”
幸好梁韫扶得快,爷爷才没摔。
“李伯,没事吧。”
李想想着急跑过去,搀住爷爷:“爷爷,没事吧。”
李伯看了看梁韫和李想想:“我真没事,”李伯沉浸在又见到梁韫的喜悦里,笑着摆手,“我真的没事。”
“没事就好,李伯。”梁韫开口。
“梁韫啊,这几年,你都在哪儿啊,也不回来,你的消息还都是从你寄来的信里知道的,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
梁韫低头,淡淡道:“有事耽误了。”
看梁韫不想说,李伯也不追问了,喃喃:“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梁韫看着长满白头发的李伯:“李伯,好久不见。”
“是好久没见了,”李伯抱住梁韫,像拍小孩子一样拍着梁韫的背,“看到你,真好啊,真好。”
梁韫目光望向站在原地的李想想,李想想感受到他的视线,下意识避开。
她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猝不及防的再见面。
“这花是你买的?”爷爷指着墓前的白菊。
“嗯。”梁韫点头。
“你这孩子啊,人来了就好了,还破费什么啊,你能来看远杰他们啊,我就很开心了,远杰他们也会开心的。”
爷爷拉着梁韫到想想面前:“想想,快叫人啊,你梁叔,你梁叔回来了,”看想想没出声,继续说,“你不认识你梁叔了啊,他……”
“认识。”李想想开口,她怎么会不认识他,他之前一句话都没说就离开了,现在突然就出现在他们面前,要想忘记真的很难。
梁韫看她的眼神很温柔:“你长高了。”
李想想眼神闪躲,没有回应他。
“爷爷,我们快开始吧。”李想想走到墓前,蹲下身,将袋子里的笼屉拿出来,又将香烛纸钱拿出来放在一边。
爷爷过来帮忙,将笼屉里的菜一样样拿出来摆放好,又将他做的米糕单独放在一边。
李想想手拿着三根香烛,在袋子里翻来覆去地找,也没找到打火机,她明明记得把打火机放进去了。
“我来吧。”梁韫从李想想手里拿走蜡烛,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火柴。
李想想看着他划燃火柴,又将蜡烛点燃。
先前肆意刮起的风,却在点蜡烛的那一刻停了。
“风停了。”梁韫将点好的蜡烛递给李想想,如果不是风配合,蜡烛不会那么快就点燃了。
李想想拿过蜡烛,将蜡烛放进多孔砖的小圆孔里,爷爷将笼屉里的菜摆好,又倒了三杯黄酒。
“远杰,你和冬媛在那边过的好吗?我们都过得挺好的,就是想你们了……”爷爷抹了抹泪,继续说,“想想就快要高考了,长大了……”
“还有梁韫也回来了,回来看你们了……”
“想想,你也和你爸妈说说话。”爷爷红着眼,让想想和他们说说话,自己去烧纸钱元宝去了。
给他们烧点钱,让他们在那儿不用为钱而操心。
李想想站在他们的墓碑前,想说的话很多,可最后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她蹲下身,又给他们倒了点黄酒。
梁韫也蹲下来,给他们点了三根烟,整齐地放在多孔砖上。
烧纸钱的烟味随风飘进了鼻子里,烟灰被风吹到半空中,缓缓地落在了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
梁韫想帮李想想掸走头发上的烟灰,李想想一躲,蓦地站起身,跑去帮爷爷烧纸钱元宝。
梁韫缓缓站起身,定定地盯着李想想的背影,他知道,她在生他的气。
……
祭祀结束了,爷爷拿起他做的米糕,给梁韫和想想各分了一块:“来,吃块米糕,一切都顺顺当当的。”
李想想咬了一大口米糕,米糕被风吹得发干僵硬,但入了口,甜味就在嘴巴里弥漫。
“好吃。”
被想想夸奖了,爷爷笑的脸上的褶子更深了,他看向梁韫:“梁韫,好吃吗?”
“嗯,好吃。”梁韫咀嚼着。
“等回去了,我把米糕往锅里再一蒸,软软糯糯的,就更好吃了,走,回去就蒸。”爷爷将东西都收拾完,梁韫就将爷爷手里的东西都拎走了,还把李想想手里袋子也拿走了。
“我拎得动。”李想想开口,想去拿他手里的袋子,被他躲开了。
“你扶着爷爷,”梁韫说完,就走在前面下楼梯了,走两步还回头,“李伯,你们慢点,这楼梯陡。”
“你看着前头,别管我们。”爷爷担心他,虽然他年轻,但下楼梯还是注意脚下,看前头的。
……
从半山腰下去,很多人都返程了。
李想想和爷爷走在后面,梁韫在前面开路。
走到一辆车前,梁韫将车后备箱打开,将东西都放了进去。
“梁韫,你买车了啊。”爷爷看着这辆车很新。
“李伯,不算新车,”说着,梁韫拉开副驾驶位的车门,“李伯,上车。”
爷爷低头看了眼自己身上的衣服:“我,我这衣服脏,怕把你车坐脏了。”
“李伯,你要是不坐我这车啊,那就是嫌我这车不好。”
爷爷慌张了:“怎么会呢。”
“那李伯,你就上车吧。”梁韫做出邀请上车的手势。
爷爷回头看了眼想想:“想想,这。”
“爷爷,你坐他的车,和他一块,我去把三轮骑回去。”说完,李想想就要走。
梁韫急忙拦住她的去路,打开后车门,不容她拒绝道:“上车。”
“爷爷的三轮车还在这,我……”
“先停在这儿,到时再来,”梁韫逼近一步,“你要是不上车,李伯也不会上车的。”
梁韫:“风越来越大了,李伯身体不好,骑三轮回去会感冒的,”说完,语气忽然像哄小孩子似的温柔,“上车吧。”
“想想。”爷爷喊想想。
李想想轻抿了抿唇,转身,走到爷爷面前:“爷爷,上车吧,我们一起坐车回去。”
“那三轮……”
“先停这儿,到时我再骑回去。”
“可是……”
“没事的,上车吧。”
李想想扶着爷爷上车,梁韫走过来,手护着李伯的头,然后给李伯系上安全带。
“你也上车吧。”梁韫看向李想想。
李想想径自走向后车门,坐了进去。
梁韫走过来拉住了要关的车门,眼神温柔地看着她:“安全带。”说着,就要伸手帮忙。
“我自己来。”李想想拽过安全带,扣了半天扣不上。
梁韫嘴角不自禁地弯起,扯过她手里的安全带:“我来吧。”
只听“叩”的一声,安全带系上了。
梁韫目光不由落在她的脸上:“坐好了。”看她不说话,梁韫脸上的笑意仍是没减。
梁韫坐上驾驶位,看着李伯:“李伯,我们回家了,”说完,从后视镜里看了眼望着窗外的李想想,“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