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骄阳似火般灼人。
邮递员连喊了三遍,见里面始终没有人应声,正要抹一把汗蹬上自行车离开,就听身后传来一阵咯吱声。
回头一看,她惊喜道:“真的是你啊,娇娇!”
因为门外之人的不停呼喊,蒋娇娇怕对方有什么急事,所以是强打着精神爬起来开门的。
她的脑袋仍然针扎似的疼,同时伴随着晕车的感觉,闻言,用力按了按太阳穴才朝说话之人看去,这一看,她忽然愣住,“马……马大红?”
几年前,因为社交软件的发达,他们这些曾经的高中老同学联络到了一起,并抽空在线下举办了一场同学聚会。
那场同学聚会她和马大红都去了。
可能是日子过得顺遂,马大红看起来要比同龄人年轻多了。
不过再怎么年轻,她们都是六十岁左右的人了,怎么也不至于看起来跟十七八岁小姑娘一样。
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出现在她眼前的马大红看起来明明就是个小姑娘模样啊。
注意到马大红此刻身上穿的绿军装,脚上踩得老布鞋,身上斜挎的邮件包,手上扶着的28大杠自行车,蒋娇娇眉心跳了跳,忽然低头朝自己的手看去。
见映入眼帘的手虽然略有些粗糙,可一看就是年轻小姑娘的手,她的心中大骇。
半响,她用这只手掐了自己一下,感受到身上传来的疼痛,她的心中忽然有了个荒谬的想法。
“大红,今年是几几年?”
“啊?”虽不理解老同学刚刚那一番动作是在做什么,此刻又为什么忽然问她年份,但马大红还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道:“78年呀。”
“几月?”
“7月,今天7月5号。对了,差点忘了正事,我是来给你送信的。”
马大红说着,将自行车重新停好,在邮件包里翻了翻,掏出一封信递给蒋娇娇,“喏,你的信,寄件人是方露华,你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在这里签下字吧。”
信自然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蒋娇娇。
送走马大红,应下对方没事就去县城找对方玩的邀请,转身的一瞬间,手中握着信封的蒋娇娇眼眶便湿润了起来。
她重生了。
她竟然重生了!
*
1978年7月5日。
蒋娇娇记得这一天,更记得这封信。
这一天她在家中睡午觉,听到门外邮递员的声音,她先是透过门缝朝外面看了一眼,发现门外站着的邮递员是马大红后,她怎么也没有打开房门的勇气,
七十年代有八大员的说法,分别为售票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服务员、售货员、炊事员,这八大员无一不是当今社会最吃香的“铁饭碗”,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马大红读高中时成绩并不算好,如今却接了家里的班,成了风光的邮递员。
而她读高中时成绩名列前茅,如今却在漫山遍野割猪草放牛羊。
人年轻时总是太过在乎面子,对方的成功更映衬了她此刻的失败,她不想让曾经的同学发现她的窘迫,于是她捂着嘴,一声都没有应答,也没有亲手签收这封信。
后来这封信是怎么到她手里的呢?
是当天晚上大队长来家里把信交给她的。
而她刚将信拆开看了没两行,父亲就走到她面前轻咳一声道:“娇娇,你妈这次给你写了啥?”
信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是一封母亲说帮她物色了一个条件极好的结婚对象,希望她能到城里来见对方一面的来信。
蒋娇娇那一年已经有十八,在风沙弥漫的黄土高坡长大,脸上却罕见的没有高原红,她的眼睛又大又亮,辫子又黑又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
按照时下的习俗来说,她的婚事应该早就定下了,只是四·人·帮虽然已经被打倒,但是乡下对于政策的反应总是要比城里慢一些的。
因为父亲祖上是地主,她也被划分为了地主成分,是人人喊打资本主义坏分子,来家中跟她提亲的好人家寥寥无几。
每回媒人走后,父亲都会问她的意见,她说不愿意,父亲也就一直拖着没有答应任何一户人家。
因着以往的信任,当父亲那句话问出后,她直接将已经看完的信递给了父亲。
哪里想得到一向温和好脾气的父亲在将信浏览完一遍后,没等她开口诉说她的想法,竟然一下子就炸了,先是将信撕了个粉碎扔在地上狠狠踩了几脚,然后对蒋娇娇道:“我们老蒋家姑娘的婚事,还轮不到她这个抛夫弃女,不要脸去攀高枝的贱人插手!娇娇,你的婚事我已经有想法了,你就等着嫁人吧。”
蒋娇娇还以为父亲这话是在开玩笑,可没两天,父亲就安排前夫跟她见了一面。
她哭着说不愿意,她不想结婚,她还想要参加高考,父亲却哭得比她更厉害,质问她说母亲抛下了他,难道她也要抛下他吗?
父亲哭完就把把她房门锁了起来。
又一个礼拜过去,父亲压着她跟前夫结了婚。
蒋娇娇曾因为这一桩婚事恨极了“攀高枝”的母亲,更恨她给她寄这封信,导致她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
因为恨,母亲在临终前想要见她一面,她都不想过去。
最后是母亲二婚的丈夫,那个被母亲“攀高枝”的男人来找到她,告诉她真相,她才知道了父亲口中的“攀高枝”和“抛夫弃女”原来竟是这么一回事。
母亲是家中第五个孩子,虽是女孩,但因为前面是四个哥哥,家里生了一个她,恰好能有儿有女凑成个“好”字,所以她的日子过得要比同时代的女孩好多了。
只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再好的日子又能有多好呢?
1942的那场大饥.荒,母亲和全家人一起从豫省逃难,行程进行不到三分之一,粮食就见了底,因为姥姥能生,沿途一个家中子嗣不丰的客商觉得母亲估计以后也能生,于是将她买回家,给自己儿子当了童养媳。
那个客商就是蒋娇娇的爷爷,客商的儿子就是蒋娇娇的父亲。
那一年母亲十二岁,父亲才刚刚五岁。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因为年龄的差距,身份的差距,长大后都对对方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
父亲对母亲没感情,还能出去寻花问柳,母亲对父亲没感情,却只能默默地忍耐。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母亲可能会这样过一辈子。
但新中国成立了,这里因为靠近革命根据地,母亲成了第一批被扫盲的对象,她积极参与工作,懂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含义。
而父亲却在土改后,受不了巨大的身份落差,也吃不了种地的苦,几乎将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
如果是这样也还好,但可能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长大以后,父亲逐渐染上了酗酒的毛病,酗酒酗的多了,他又染上了酒后打人的毛病。
母亲刚开始还忍耐,因为酒醒后父亲总是会跪着抽自己巴掌,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可是他的保证一直下,人他也一直打。
后来母亲终于忍不了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和父亲离了婚,离开了本地,前往别处工作。
婚虽然是离了,但是父亲却以死相逼,不愿意让母亲带走她。
母亲怕自己走后父亲打她,始终不同意,但是大伯却替父亲做保,说自己一定帮助父亲改掉这酗酒后打人的毛病。如果他做不到,他会亲自把她送到母亲身边。
怕弄出人命来,母亲只能妥协。
和父亲离婚的第三年,母亲才和第二任丈夫结婚。
父亲得知了此事,因为母亲第二任丈夫也是位军人的缘故,非得攀咬,说母亲的第二任丈夫是那些来村里进行土改的军人中的一个,母亲就是因为攀上了这枝高枝,才要跟他离婚的。
母亲的第二任丈夫冲蒋娇娇解释完,怕她不信,还向她提供了自己当年的工作档案,那时候的他的确也经手了土改的工作,但是却是在另外的省份参与工作。
从始至终,母亲的第二任丈夫,就没有去过他们老家那片地方!
最后的最后,他还向蒋娇娇袒露了一件事情。
从母亲离婚那天起,每月都会将工资的一半寄给父亲,希望他能用这笔钱抚养她。
蒋娇娇这时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回忆进行到这里,她起身打开了自己的衣柜。
只见衣柜中的衣服春夏秋冬加起来总共都不到十件,无论是衣裤,还是鞋袜,全都是一副补丁打着补丁的样子。
其中有几件衣服虽然被改小了,但看起来明显曾是男装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大伯家堂哥穿不下了退下来给她的。
再推开灶房的门,看着锅中只剩下一个锅底的洋芋包谷粥和两个黑面窝窝头,蒋娇娇忽而笑了。
母亲每月都将工资的一半寄给父亲,父亲就是这样抚养她的?
半响,蒋娇娇收拾了一下情绪,将大门从内反锁后,从墙上取下一把弯刀。
站到父亲卧室门前,她深吸口气,举起弯刀朝门上的锁砸去。
锁虽老旧,但也不是三两下就能砸开的,她这边的动静瞒不过隔壁,没多久,隔壁邻居就在她家门口吆喝,“娇娇,你这大中午不睡觉的,做啥呢?”
蒋娇娇头都没抬,“剁猪草呢。”
邻居:“哎呦,这会儿剁什么猪草呀?吵死人了!”
回应邻居的只有屋内接连不断传来的铛铛声。
见此,邻居眼珠子一转,抬起胳膊就从老蒋家的篱笆里薅了五六根黄瓜跑了。
跑回家后,她随手将一根黄瓜洗了洗,边咬嘎嘣脆的黄瓜,边撇嘴嘟哝,“谁家剁猪草是这动静啊?你在家里偷偷剁肉吃,我就吃你们家几根黄瓜,不过分吧?”
过不过分蒋娇娇都不在意了,她既然敢撬父亲的房门,就代表着她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家呆下去了。
蒋娇娇又奋战了三两分钟,终于,嘎嘣一声响,用以固定门锁的荷叶边被蒋娇娇砸坏。
但这扇木门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在那之后,她又相继砸开了父亲房中的两个木柜锁。
一通翻箱倒柜后,她虽找到了家中的户口本,自己的身份证,还有包在手帕中,藏在黑面粉袋子里的两百四十六块零五毛八分钱,以及四张十市斤粮票,两张五市尺布票,却始终没有找到父亲临终前所说的藏起来的录取通知书。
想到上辈子看的电视剧里的人总喜欢把东西藏到画像后面,她甚至还给屋里的伟人像上了炷香拜了拜,然后才轻轻揭开画像的一角看了看,可这画像后面却是实打实的墙。
眼见着怎么都找不到通知书,她只急了一会,就再次冷静下来了。
通知书不通知书的其实不重要,反正等她进了城拿着身份证明去她上辈子报考的那所大学问一问,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当务之急,应该是先离开。
邮递员连喊了三遍,见里面始终没有人应声,正要抹一把汗蹬上自行车离开,就听身后传来一阵咯吱声。
回头一看,她惊喜道:“真的是你啊,娇娇!”
因为门外之人的不停呼喊,蒋娇娇怕对方有什么急事,所以是强打着精神爬起来开门的。
她的脑袋仍然针扎似的疼,同时伴随着晕车的感觉,闻言,用力按了按太阳穴才朝说话之人看去,这一看,她忽然愣住,“马……马大红?”
几年前,因为社交软件的发达,他们这些曾经的高中老同学联络到了一起,并抽空在线下举办了一场同学聚会。
那场同学聚会她和马大红都去了。
可能是日子过得顺遂,马大红看起来要比同龄人年轻多了。
不过再怎么年轻,她们都是六十岁左右的人了,怎么也不至于看起来跟十七八岁小姑娘一样。
可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出现在她眼前的马大红看起来明明就是个小姑娘模样啊。
注意到马大红此刻身上穿的绿军装,脚上踩得老布鞋,身上斜挎的邮件包,手上扶着的28大杠自行车,蒋娇娇眉心跳了跳,忽然低头朝自己的手看去。
见映入眼帘的手虽然略有些粗糙,可一看就是年轻小姑娘的手,她的心中大骇。
半响,她用这只手掐了自己一下,感受到身上传来的疼痛,她的心中忽然有了个荒谬的想法。
“大红,今年是几几年?”
“啊?”虽不理解老同学刚刚那一番动作是在做什么,此刻又为什么忽然问她年份,但马大红还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道:“78年呀。”
“几月?”
“7月,今天7月5号。对了,差点忘了正事,我是来给你送信的。”
马大红说着,将自行车重新停好,在邮件包里翻了翻,掏出一封信递给蒋娇娇,“喏,你的信,寄件人是方露华,你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在这里签下字吧。”
信自然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蒋娇娇。
送走马大红,应下对方没事就去县城找对方玩的邀请,转身的一瞬间,手中握着信封的蒋娇娇眼眶便湿润了起来。
她重生了。
她竟然重生了!
*
1978年7月5日。
蒋娇娇记得这一天,更记得这封信。
这一天她在家中睡午觉,听到门外邮递员的声音,她先是透过门缝朝外面看了一眼,发现门外站着的邮递员是马大红后,她怎么也没有打开房门的勇气,
七十年代有八大员的说法,分别为售票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服务员、售货员、炊事员,这八大员无一不是当今社会最吃香的“铁饭碗”,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马大红读高中时成绩并不算好,如今却接了家里的班,成了风光的邮递员。
而她读高中时成绩名列前茅,如今却在漫山遍野割猪草放牛羊。
人年轻时总是太过在乎面子,对方的成功更映衬了她此刻的失败,她不想让曾经的同学发现她的窘迫,于是她捂着嘴,一声都没有应答,也没有亲手签收这封信。
后来这封信是怎么到她手里的呢?
是当天晚上大队长来家里把信交给她的。
而她刚将信拆开看了没两行,父亲就走到她面前轻咳一声道:“娇娇,你妈这次给你写了啥?”
信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是一封母亲说帮她物色了一个条件极好的结婚对象,希望她能到城里来见对方一面的来信。
蒋娇娇那一年已经有十八,在风沙弥漫的黄土高坡长大,脸上却罕见的没有高原红,她的眼睛又大又亮,辫子又黑又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
按照时下的习俗来说,她的婚事应该早就定下了,只是四·人·帮虽然已经被打倒,但是乡下对于政策的反应总是要比城里慢一些的。
因为父亲祖上是地主,她也被划分为了地主成分,是人人喊打资本主义坏分子,来家中跟她提亲的好人家寥寥无几。
每回媒人走后,父亲都会问她的意见,她说不愿意,父亲也就一直拖着没有答应任何一户人家。
因着以往的信任,当父亲那句话问出后,她直接将已经看完的信递给了父亲。
哪里想得到一向温和好脾气的父亲在将信浏览完一遍后,没等她开口诉说她的想法,竟然一下子就炸了,先是将信撕了个粉碎扔在地上狠狠踩了几脚,然后对蒋娇娇道:“我们老蒋家姑娘的婚事,还轮不到她这个抛夫弃女,不要脸去攀高枝的贱人插手!娇娇,你的婚事我已经有想法了,你就等着嫁人吧。”
蒋娇娇还以为父亲这话是在开玩笑,可没两天,父亲就安排前夫跟她见了一面。
她哭着说不愿意,她不想结婚,她还想要参加高考,父亲却哭得比她更厉害,质问她说母亲抛下了他,难道她也要抛下他吗?
父亲哭完就把把她房门锁了起来。
又一个礼拜过去,父亲压着她跟前夫结了婚。
蒋娇娇曾因为这一桩婚事恨极了“攀高枝”的母亲,更恨她给她寄这封信,导致她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
因为恨,母亲在临终前想要见她一面,她都不想过去。
最后是母亲二婚的丈夫,那个被母亲“攀高枝”的男人来找到她,告诉她真相,她才知道了父亲口中的“攀高枝”和“抛夫弃女”原来竟是这么一回事。
母亲是家中第五个孩子,虽是女孩,但因为前面是四个哥哥,家里生了一个她,恰好能有儿有女凑成个“好”字,所以她的日子过得要比同时代的女孩好多了。
只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再好的日子又能有多好呢?
1942的那场大饥.荒,母亲和全家人一起从豫省逃难,行程进行不到三分之一,粮食就见了底,因为姥姥能生,沿途一个家中子嗣不丰的客商觉得母亲估计以后也能生,于是将她买回家,给自己儿子当了童养媳。
那个客商就是蒋娇娇的爷爷,客商的儿子就是蒋娇娇的父亲。
那一年母亲十二岁,父亲才刚刚五岁。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因为年龄的差距,身份的差距,长大后都对对方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
父亲对母亲没感情,还能出去寻花问柳,母亲对父亲没感情,却只能默默地忍耐。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母亲可能会这样过一辈子。
但新中国成立了,这里因为靠近革命根据地,母亲成了第一批被扫盲的对象,她积极参与工作,懂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含义。
而父亲却在土改后,受不了巨大的身份落差,也吃不了种地的苦,几乎将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
如果是这样也还好,但可能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长大以后,父亲逐渐染上了酗酒的毛病,酗酒酗的多了,他又染上了酒后打人的毛病。
母亲刚开始还忍耐,因为酒醒后父亲总是会跪着抽自己巴掌,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可是他的保证一直下,人他也一直打。
后来母亲终于忍不了了,在政府的帮助下,和父亲离了婚,离开了本地,前往别处工作。
婚虽然是离了,但是父亲却以死相逼,不愿意让母亲带走她。
母亲怕自己走后父亲打她,始终不同意,但是大伯却替父亲做保,说自己一定帮助父亲改掉这酗酒后打人的毛病。如果他做不到,他会亲自把她送到母亲身边。
怕弄出人命来,母亲只能妥协。
和父亲离婚的第三年,母亲才和第二任丈夫结婚。
父亲得知了此事,因为母亲第二任丈夫也是位军人的缘故,非得攀咬,说母亲的第二任丈夫是那些来村里进行土改的军人中的一个,母亲就是因为攀上了这枝高枝,才要跟他离婚的。
母亲的第二任丈夫冲蒋娇娇解释完,怕她不信,还向她提供了自己当年的工作档案,那时候的他的确也经手了土改的工作,但是却是在另外的省份参与工作。
从始至终,母亲的第二任丈夫,就没有去过他们老家那片地方!
最后的最后,他还向蒋娇娇袒露了一件事情。
从母亲离婚那天起,每月都会将工资的一半寄给父亲,希望他能用这笔钱抚养她。
蒋娇娇这时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回忆进行到这里,她起身打开了自己的衣柜。
只见衣柜中的衣服春夏秋冬加起来总共都不到十件,无论是衣裤,还是鞋袜,全都是一副补丁打着补丁的样子。
其中有几件衣服虽然被改小了,但看起来明显曾是男装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大伯家堂哥穿不下了退下来给她的。
再推开灶房的门,看着锅中只剩下一个锅底的洋芋包谷粥和两个黑面窝窝头,蒋娇娇忽而笑了。
母亲每月都将工资的一半寄给父亲,父亲就是这样抚养她的?
半响,蒋娇娇收拾了一下情绪,将大门从内反锁后,从墙上取下一把弯刀。
站到父亲卧室门前,她深吸口气,举起弯刀朝门上的锁砸去。
锁虽老旧,但也不是三两下就能砸开的,她这边的动静瞒不过隔壁,没多久,隔壁邻居就在她家门口吆喝,“娇娇,你这大中午不睡觉的,做啥呢?”
蒋娇娇头都没抬,“剁猪草呢。”
邻居:“哎呦,这会儿剁什么猪草呀?吵死人了!”
回应邻居的只有屋内接连不断传来的铛铛声。
见此,邻居眼珠子一转,抬起胳膊就从老蒋家的篱笆里薅了五六根黄瓜跑了。
跑回家后,她随手将一根黄瓜洗了洗,边咬嘎嘣脆的黄瓜,边撇嘴嘟哝,“谁家剁猪草是这动静啊?你在家里偷偷剁肉吃,我就吃你们家几根黄瓜,不过分吧?”
过不过分蒋娇娇都不在意了,她既然敢撬父亲的房门,就代表着她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家呆下去了。
蒋娇娇又奋战了三两分钟,终于,嘎嘣一声响,用以固定门锁的荷叶边被蒋娇娇砸坏。
但这扇木门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在那之后,她又相继砸开了父亲房中的两个木柜锁。
一通翻箱倒柜后,她虽找到了家中的户口本,自己的身份证,还有包在手帕中,藏在黑面粉袋子里的两百四十六块零五毛八分钱,以及四张十市斤粮票,两张五市尺布票,却始终没有找到父亲临终前所说的藏起来的录取通知书。
想到上辈子看的电视剧里的人总喜欢把东西藏到画像后面,她甚至还给屋里的伟人像上了炷香拜了拜,然后才轻轻揭开画像的一角看了看,可这画像后面却是实打实的墙。
眼见着怎么都找不到通知书,她只急了一会,就再次冷静下来了。
通知书不通知书的其实不重要,反正等她进了城拿着身份证明去她上辈子报考的那所大学问一问,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当务之急,应该是先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