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逦迤阁内。
掌柜的一见萧允仪,知道这是宫中最得脸的郡主,赶忙点头哈腰出来迎接,引得旁人纷纷注目。萧允仪神色坦然,将图样递给了掌柜的,问他几日能做成。
掌柜的看到图纸,微微一愣,陪笑道:“郡主稍等片刻,此图确实出自我逦迤阁的新品样式图册,但独独这张簪子是旁人放在我阁中寄售的,要几日做成,我还得问问他。”
等候时,萧允仪环视四周,看来阁中近日是出了不少新奇的样式,来来往往的客人络绎不绝,衣着光鲜的少女与满头珠翠的贵妇无不神往。
“公子,这边请。”一位伙计恭敬地引着一位年轻男子而来。
公子?在王侯遍地的京中能称得上公子的人可不多。恐怕遇上熟人,萧允仪转头看去。
来人竟是位十八九岁的少年郎,一身黑色劲装,束发,未戴冠冕。明明是低调至极的装扮,然而身量颀长,宽肩窄腰,挺拔如松,仿佛一柄绝世宝剑,不露锋芒,傲然遗世。
萧允仪身后年轻的姑娘低低哇了一声,她也晃了晃神。
来人闻声向此处看来,剑眉之下,双目如朗星。此人一看便家教良好,或许也习惯了旁人的惊艳,见是两位正在试珠宝的小姐,他的视线也不多停留,不动声色地移开了目光。
不多时,掌柜的匆匆从后院回来,对萧允仪道:“郡主,宝簪五日后便可做好。届时小人让伙计亲自送到您府上。”
郡主。那位年轻男子似乎偏头往这里看了一眼。
萧允仪留意到了他的异动,装作无所察觉,点点头对掌柜道:“有劳了。”
回到马车上,萧允仪轻轻摩挲着腕间的冰凉的玉镯。临走前,陈香君问自己的话还犹在耳畔。
“允仪,你喜欢我皇兄吗?”
没想到她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萧允仪微微怔。忪清晨的梦魇一闪而过,那双刺骨的手仿佛又轻轻抚过她的咽喉,可那终究只是大梦一场。
脆弱的夜晚中无端的揣测她无能为力,可若是白天清醒理智的头脑中还要带着子虚乌有的臆想,那便是她决不允许的。
从小到大,陈璋待她确如兄长般爱护。至于她对陈璋的感情……
她一时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喜欢吗……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她疲于在各方势力漩涡中,小心翼翼地寻一处可以栖身之地,从来都是应该做什么便做了,没有喜欢不喜欢。
二十岁的少年帝王,姿容俊美,潇洒风流。受到权臣外戚压制,不得不常常流连于烟花之地歌舞取乐,假装痴迷西域奇术无心朝政。但萧允仪知道,这不过韬光养晦之计。
或许是体谅她与母亲孤身在京,又或许想释放些什么信号,总之每每见她,陛下总是温柔亲厚,体贴和煦。皇室家宴,年节典礼,也常派身边的太监亲自告知,人前人后,给足她面子。
不少世家贵女恐怕都对这位英俊的帝王芳心暗许,只是,家世强盛的,恐遭丞相忌惮,不愿女儿趟这趟浑水;家世微弱些的,又过不去太后那关。是以至今,偌大的后宫中,竟是一位嫔妃也无。
至于萧允仪……可惜在情窦初开前,她早就明白自己身不由己的处境。
“虽然皇兄很好,但你若是不喜欢,我便在母后面前为你请命。”
萧允仪笑了。她明白,若是丞相不许,任她再喜欢也绝无可能染指后位,而假若太后一意孤行,就算她恨极了也要入主中宫。幸甚,自己在这艰难处境里,还能有一位真心相待的朋友。
“成婚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允仪一定要选一个合心意的郎君才好。”陈香君眉眼弯弯。
朝中争斗不断,每月都有曾煊赫一时的勋贵被满门抄斩。她见惯了妻离子散。
纵然两个人的命运轨迹短暂地交汇一处,可风云莫测,这乱世之中相濡以沫的并肩同行,又能坚持几时呢?
快要到府前时,车却走不动了,前方嘈杂一片。她撩开车帘一看,是三五位瘦骨嶙峋皮包骨头的小孩子,衣不蔽体,蓬头垢面,正冲着两位彪形大汉磕头。往来行人,无不退避三舍,匆匆离开。
朝堂动荡,民生凋敝。天子脚下尚且如此,不知北境又如何?萧允仪不忍再看,打算吩咐车夫绕道而行。
只听大汉怒喝一声,竟伸出手去,将掐着领头孩子的脖子,将他提了起来,挥舞着,似乎要丢出去。萧允仪忍无可忍,高呼一声:“住手!”
那两个汉子都是一愣,看向轿子的方向。细细回味,刚刚那一声,清亮悦耳,不失英气。对视一眼,两人脸上突然挂起流里流气的笑来,松手将孩子扔在地上,朝轿子走来。
车夫怒喝:“大胆!郡主车驾,尔等安敢造次!”
那两人大白天却喝醉了酒,借着酒劲,反而更放肆:“郡主?俺还没见过郡主呢!还请郡主娘娘下车,让我兄弟瞻仰瞻仰?”
车夫是翊王府中侍卫,功夫不弱,抽出佩剑直逼两人而去。萧允仪凝神细听。那两人也带了兵刃,三人扭打起来,一时间,刀剑碰撞当啷作响,不绝于耳。
萧允仪皱眉:这两人有些身手,竟能同王府侍卫打上几个回合不落下风。
侍卫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刀剑无眼,稍不留神恐有闪失,思及此,萧允仪索性撩开车帘,款款下车。手中捏了三枚钢珠,蓄势待发。
那两人见这郡主生得如此动人,眼睛都冒了精光,兴奋起来,手上刀法更快,侍卫难以招架,竟放了一人向萧允仪靠了过来。
十步,九步,八步,七步……萧允仪屏气凝神,眯起眼睛。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时——
不知从哪里闪出一人来,只听两记闷响,那两个大汉便都身子一软,跪倒在了地上。侍卫反应迅速,转眼间,闪着寒光的佩剑便抵住了一位大汉的脖颈。
而另一位大汉,也被一旁跑来的随从压制在了地上。
是他!萧允仪认出此人正是刚刚逦迤阁中那位黑衣男子。
他也向萧允仪望来。四目相接,各怀心思。
萧允仪悄悄将钢珠收在手中,上前盈盈一礼:“多谢义士相救。”
“不敢。”此人微微侧过身子,避开了这一礼,“在下还是受姑娘感染,方才出手。”
声音清朗平和,沉稳有力。
她记挂着刚刚那个孩子,打算先去看看他的伤情,再做打算,便道:“公子稍等片刻。”
那孩子本就瘦,刚刚只听到骨头磕在地上的声音,恐怕伤得不轻。
萧允仪刚伸出手去,那孩子却拼命挣扎着躲开。旁边几个刚刚吓傻的孩子见状,赶紧冲过来,把他架起来。萧允仪也不勉强,起身展开右手,里面是沉甸甸一锭银子。
没想到,孩子们却根本不拿银子,反而对她吐了口唾沫,瞥了她一眼,便转过身去,慢慢地搀扶着走开。萧允仪被那带着懵懂的敌意与恐惧的眼神刺痛,愣愣地目送他们离去。
“这些孩子或许曾经受过世家子弟欺凌,看您同样衣饰华丽,产生了些误会,您不必因此难过。”程昭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萧允仪掩饰住受伤的神色,转身笑道:“没关系,世道如此。他们小心些也是应该的。”
程昭又道:“对几个穷苦孩子来说,同锦衣华服之人有所牵涉,恐怕不算好事。”
萧允仪被他一点,便明白过来。是了。他们不过几个孩子,即使收了她的银子,街上人多眼杂,不知哪里藏着恶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银子能否安然带回家里,都难以保证。
她这才真正释怀,而后又阵阵心疼:这几个一点大的孩子,哪里想得明白这样的道理?恐怕是遭受过这些,才摸爬滚打出一条求生之路来。
萧允仪露出灿烂笑容:“不知义士尊姓大名,贵府何处?愿备些薄礼,感谢您相救之恩。”
“鄙姓程,名昭,翊州人。”翊州?萧允仪心中一震,程昭这个名字好像也有些耳熟。她有心再试探一二,可街上人多眼杂,不便细说。
“程公子,方才受教了。”萧允仪发自内心地欠身一礼。
程昭觉得这位十五六岁的郡主却老气横秋,动不动对他行礼的举止很稀罕,同家中那些长辈们一样讲究繁文缛节,眼里带上了些笑意:“郡主不必多礼。现在即使是京中,也是人人自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像您这样愿意帮助百姓的贵人可不多见,在下佩服。”
夸大其词,刻意恭维,拉近关系的惯用手法。萧允仪心中暗暗警惕,面上仍带着笑,客气道:“公子这是哪里话来。我看您举止气度应当也出身不凡,可见即使是王公贵族也不全是些欺民霸市之徒。”
寒暄两句,萧允仪便要找借口抽身离开。程昭看穿了她的意图,含笑拦住她,说道:“郡主留步。既然您方才说要备些薄礼,恕在下冒昧,不知您打算如何赏赐?”
掌柜的一见萧允仪,知道这是宫中最得脸的郡主,赶忙点头哈腰出来迎接,引得旁人纷纷注目。萧允仪神色坦然,将图样递给了掌柜的,问他几日能做成。
掌柜的看到图纸,微微一愣,陪笑道:“郡主稍等片刻,此图确实出自我逦迤阁的新品样式图册,但独独这张簪子是旁人放在我阁中寄售的,要几日做成,我还得问问他。”
等候时,萧允仪环视四周,看来阁中近日是出了不少新奇的样式,来来往往的客人络绎不绝,衣着光鲜的少女与满头珠翠的贵妇无不神往。
“公子,这边请。”一位伙计恭敬地引着一位年轻男子而来。
公子?在王侯遍地的京中能称得上公子的人可不多。恐怕遇上熟人,萧允仪转头看去。
来人竟是位十八九岁的少年郎,一身黑色劲装,束发,未戴冠冕。明明是低调至极的装扮,然而身量颀长,宽肩窄腰,挺拔如松,仿佛一柄绝世宝剑,不露锋芒,傲然遗世。
萧允仪身后年轻的姑娘低低哇了一声,她也晃了晃神。
来人闻声向此处看来,剑眉之下,双目如朗星。此人一看便家教良好,或许也习惯了旁人的惊艳,见是两位正在试珠宝的小姐,他的视线也不多停留,不动声色地移开了目光。
不多时,掌柜的匆匆从后院回来,对萧允仪道:“郡主,宝簪五日后便可做好。届时小人让伙计亲自送到您府上。”
郡主。那位年轻男子似乎偏头往这里看了一眼。
萧允仪留意到了他的异动,装作无所察觉,点点头对掌柜道:“有劳了。”
回到马车上,萧允仪轻轻摩挲着腕间的冰凉的玉镯。临走前,陈香君问自己的话还犹在耳畔。
“允仪,你喜欢我皇兄吗?”
没想到她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萧允仪微微怔。忪清晨的梦魇一闪而过,那双刺骨的手仿佛又轻轻抚过她的咽喉,可那终究只是大梦一场。
脆弱的夜晚中无端的揣测她无能为力,可若是白天清醒理智的头脑中还要带着子虚乌有的臆想,那便是她决不允许的。
从小到大,陈璋待她确如兄长般爱护。至于她对陈璋的感情……
她一时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喜欢吗……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她疲于在各方势力漩涡中,小心翼翼地寻一处可以栖身之地,从来都是应该做什么便做了,没有喜欢不喜欢。
二十岁的少年帝王,姿容俊美,潇洒风流。受到权臣外戚压制,不得不常常流连于烟花之地歌舞取乐,假装痴迷西域奇术无心朝政。但萧允仪知道,这不过韬光养晦之计。
或许是体谅她与母亲孤身在京,又或许想释放些什么信号,总之每每见她,陛下总是温柔亲厚,体贴和煦。皇室家宴,年节典礼,也常派身边的太监亲自告知,人前人后,给足她面子。
不少世家贵女恐怕都对这位英俊的帝王芳心暗许,只是,家世强盛的,恐遭丞相忌惮,不愿女儿趟这趟浑水;家世微弱些的,又过不去太后那关。是以至今,偌大的后宫中,竟是一位嫔妃也无。
至于萧允仪……可惜在情窦初开前,她早就明白自己身不由己的处境。
“虽然皇兄很好,但你若是不喜欢,我便在母后面前为你请命。”
萧允仪笑了。她明白,若是丞相不许,任她再喜欢也绝无可能染指后位,而假若太后一意孤行,就算她恨极了也要入主中宫。幸甚,自己在这艰难处境里,还能有一位真心相待的朋友。
“成婚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允仪一定要选一个合心意的郎君才好。”陈香君眉眼弯弯。
朝中争斗不断,每月都有曾煊赫一时的勋贵被满门抄斩。她见惯了妻离子散。
纵然两个人的命运轨迹短暂地交汇一处,可风云莫测,这乱世之中相濡以沫的并肩同行,又能坚持几时呢?
快要到府前时,车却走不动了,前方嘈杂一片。她撩开车帘一看,是三五位瘦骨嶙峋皮包骨头的小孩子,衣不蔽体,蓬头垢面,正冲着两位彪形大汉磕头。往来行人,无不退避三舍,匆匆离开。
朝堂动荡,民生凋敝。天子脚下尚且如此,不知北境又如何?萧允仪不忍再看,打算吩咐车夫绕道而行。
只听大汉怒喝一声,竟伸出手去,将掐着领头孩子的脖子,将他提了起来,挥舞着,似乎要丢出去。萧允仪忍无可忍,高呼一声:“住手!”
那两个汉子都是一愣,看向轿子的方向。细细回味,刚刚那一声,清亮悦耳,不失英气。对视一眼,两人脸上突然挂起流里流气的笑来,松手将孩子扔在地上,朝轿子走来。
车夫怒喝:“大胆!郡主车驾,尔等安敢造次!”
那两人大白天却喝醉了酒,借着酒劲,反而更放肆:“郡主?俺还没见过郡主呢!还请郡主娘娘下车,让我兄弟瞻仰瞻仰?”
车夫是翊王府中侍卫,功夫不弱,抽出佩剑直逼两人而去。萧允仪凝神细听。那两人也带了兵刃,三人扭打起来,一时间,刀剑碰撞当啷作响,不绝于耳。
萧允仪皱眉:这两人有些身手,竟能同王府侍卫打上几个回合不落下风。
侍卫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刀剑无眼,稍不留神恐有闪失,思及此,萧允仪索性撩开车帘,款款下车。手中捏了三枚钢珠,蓄势待发。
那两人见这郡主生得如此动人,眼睛都冒了精光,兴奋起来,手上刀法更快,侍卫难以招架,竟放了一人向萧允仪靠了过来。
十步,九步,八步,七步……萧允仪屏气凝神,眯起眼睛。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时——
不知从哪里闪出一人来,只听两记闷响,那两个大汉便都身子一软,跪倒在了地上。侍卫反应迅速,转眼间,闪着寒光的佩剑便抵住了一位大汉的脖颈。
而另一位大汉,也被一旁跑来的随从压制在了地上。
是他!萧允仪认出此人正是刚刚逦迤阁中那位黑衣男子。
他也向萧允仪望来。四目相接,各怀心思。
萧允仪悄悄将钢珠收在手中,上前盈盈一礼:“多谢义士相救。”
“不敢。”此人微微侧过身子,避开了这一礼,“在下还是受姑娘感染,方才出手。”
声音清朗平和,沉稳有力。
她记挂着刚刚那个孩子,打算先去看看他的伤情,再做打算,便道:“公子稍等片刻。”
那孩子本就瘦,刚刚只听到骨头磕在地上的声音,恐怕伤得不轻。
萧允仪刚伸出手去,那孩子却拼命挣扎着躲开。旁边几个刚刚吓傻的孩子见状,赶紧冲过来,把他架起来。萧允仪也不勉强,起身展开右手,里面是沉甸甸一锭银子。
没想到,孩子们却根本不拿银子,反而对她吐了口唾沫,瞥了她一眼,便转过身去,慢慢地搀扶着走开。萧允仪被那带着懵懂的敌意与恐惧的眼神刺痛,愣愣地目送他们离去。
“这些孩子或许曾经受过世家子弟欺凌,看您同样衣饰华丽,产生了些误会,您不必因此难过。”程昭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萧允仪掩饰住受伤的神色,转身笑道:“没关系,世道如此。他们小心些也是应该的。”
程昭又道:“对几个穷苦孩子来说,同锦衣华服之人有所牵涉,恐怕不算好事。”
萧允仪被他一点,便明白过来。是了。他们不过几个孩子,即使收了她的银子,街上人多眼杂,不知哪里藏着恶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银子能否安然带回家里,都难以保证。
她这才真正释怀,而后又阵阵心疼:这几个一点大的孩子,哪里想得明白这样的道理?恐怕是遭受过这些,才摸爬滚打出一条求生之路来。
萧允仪露出灿烂笑容:“不知义士尊姓大名,贵府何处?愿备些薄礼,感谢您相救之恩。”
“鄙姓程,名昭,翊州人。”翊州?萧允仪心中一震,程昭这个名字好像也有些耳熟。她有心再试探一二,可街上人多眼杂,不便细说。
“程公子,方才受教了。”萧允仪发自内心地欠身一礼。
程昭觉得这位十五六岁的郡主却老气横秋,动不动对他行礼的举止很稀罕,同家中那些长辈们一样讲究繁文缛节,眼里带上了些笑意:“郡主不必多礼。现在即使是京中,也是人人自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像您这样愿意帮助百姓的贵人可不多见,在下佩服。”
夸大其词,刻意恭维,拉近关系的惯用手法。萧允仪心中暗暗警惕,面上仍带着笑,客气道:“公子这是哪里话来。我看您举止气度应当也出身不凡,可见即使是王公贵族也不全是些欺民霸市之徒。”
寒暄两句,萧允仪便要找借口抽身离开。程昭看穿了她的意图,含笑拦住她,说道:“郡主留步。既然您方才说要备些薄礼,恕在下冒昧,不知您打算如何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