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觅清拉开门,门口站着是他多天没见到的师兄,在外奔波为了全剧团的师兄。
他穿得很正式,得体的西装,精致的妆容。
其实在看到他之前,她以为哪怕所有人都觉得应该解散,她师兄也会站在她旁边,因为他对婺剧的喜爱没有比她少多少。
可是自作多情的人是她。
“觅清,剧团解散的公告在今日正式下发书面文件了。”
沈觅清静静看着他,轻轻问:“解散之后你去哪里?”
“跟师父一起。”
没有欺骗她。
发布的公告她一早就看见了,同时人员调动她也注意到了,稳定的编制工作确实适合今年刚结婚的师兄,她师父确实给师兄找了一份好工作。
“师兄,你也觉得解散更好吗?”
“这是剧团里所有人一致同意的。”
这话触到了沈觅清的逆鳞,立马反驳:“什么所有人,我没有同意。”
话一说完,师兄道出了残酷的事实,“你本来就不是根据剧团渠道招来的,是因为师父你才可以进来,如今断绝了关系,你没有资格。”
原来特招,是这样的特别。
沈觅清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的,便想赶人走:“说完了吗?可以走了吗?”
“剧院里其他人今天已经搬完所有,你的东西还在里面,今天不想也没关系,只要明天傍晚前搬完就好了。”
“我知道了,我会搬完的。”
说完,沈觅清直接拒绝继续交流,准备强硬关门,却被一把制止,面前出现一份信封。
信封表面什么都没有写,但是它没有封口,可以打开。
“这是什么?”
“师父让我交给你的,你可以打开看看。”
里面是一封推荐信,一封来自陈书英的推荐信,一封盖着陈书英专属印章的推荐信。
沈觅清没有说话,看完所有的内容,眼眶渐渐湿润,手不自觉抓紧纸张,信是她师父亲手写下的。
“小师妹,师父总说你有天赋,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师兄也相信你。有了这封信你想去哪个剧团里都可以。”
师兄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沈觅清不清楚,满脑子都是她前几天说的话,做的事,只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非常荒唐。
沈觅清到了剧院,里面已经空了,没有东西,没有人,而那间她最不想回忆的办公室只用了几天最终还是逃不过荒废的命运。
化妆间里只有她的东西还在,连摆放的位置都没变,光看这个,还以为一切都很以前一样,大家都还在。
沈觅清看着化妆镜里的自己,多日没打理,一时见到如此狼狈的自己久久没能回过神。
忽然,电话铃响了,来电显示是她母亲,想来是知道了剧团解散的消息。
“妈妈。”
“清清,今年生辰回不回家过啊?”
说到生辰,确实没过几天就到了日子,以往都是自己剧院里跟大家一起过,今年大概只有自己一个人了。
有些事,总得说明白。
“妈妈,剧团解散了。”
“那今年是回来过吗?那我让你爸赶紧去准备。”
“妈妈,我想继续演下去。”
沈觅清说完,对面良久没回应,双方谁都没有开口,这场拉锯战谁先心软便是输家。
最终,还是一方作出了妥协。
“你要去就去吧,缺钱了跟家里说,别亏待自己。”
“对不起。”
“从我当年同意你去学唱戏,就已经做好了养你一辈子的心理准备,你想去就去吧。”
那年,小沈觅清的小手被一只大手牵着走进了剧院,自此,就在里面唱了许多年的戏。
“妈妈,我准备去婺剧发源地学习,那里专业人士多,都有经验。”
“这么远的地方,万事都要千万小心,有什么事发生就打电话回家。”
沈觅清在电话里慢慢听着母亲的嘱托,她的担心不是多余,毕竟这确实是她第一次去这么远,她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进到剧院。
终于等到快结束了,对方好像又想到件事情,“听你师兄说,‘东西还没有拿走’,你记得给你哥打个电话让他帮你搬。”
这时候,沈觅清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她家里早就知道解散的消息,只是碍于她的心情没明说罢了。
“没关系,东西不多而且家离剧院不远,我可以自己搬。”
“自己哥哥别客气,他整天就知道工作,不知道带个媳妇回来给我看看,喊他就行了。而且你那个房子离市中心这么远,干脆直接换一套,剧院里的东西搬到你哥家里。”
眼看着自家亲妈要把亲哥家变成她的仓库,沈觅清赶忙制止,“我自己家住得挺开心的,不用换,地方远我可以开车。”
“那你把房子钥匙给你哥一份,到时候你要回来住就打电话说一声,让你哥早早给你打扫好。还有,到时候你出发让你哥送你去坐高铁,开车开那么长时间不安全。”
沈觅清都一一应下,当然也没有错过母亲的最后一句,“我一直都相信我家清清能走得很远很高。”
婺剧发源地是在省内,不过是距离省会城市比较远的乡下,主要是交通不太便利,转了好几次车才到了目的地。
但是,这边不似资料上说得那样贫穷,至少这剧院的门面比她原先待的可要好太多了,光看装修,是近几年的杰作。
在出发之前就给剧团负责人打过电话,接电话的是个耳朵不灵光的老年人,经过几轮的好说歹说,对方明白了意思,不过只是说要当面看看资质,其余的没给任何答复。
想到这,沈觅清推开门进去,傻眼了,但好像透着一丝合理的味道。
这里面完全跟外面不一样,这戏台像是十几年前的搭建的风格,用料都显得有些年头,感觉再走几下都得要塌。
开门的时候,有人朝她的方向望了几眼又转头忙活自己的事情,沈觅清随便叫住了一个人。
“大哥,你知道这剧团负责人在哪里吗?”
那个大哥看了一圈周围,最后用手指了指角落里的人,“崔叔是这里的负责人,就在那里。”
电话里的声音与现实中长相不太相符。现实里就是个五十多岁的叔叔,光听电话还真以为是位老年人。
“崔叔,我是前几天给你打过电话的沈觅清。”
“前些天村子里信号基站坏了,电话里听不清楚,你说你叫沈觅清是吧?”
沈觅清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师父给的推荐信,“这是我老师给我写的推荐信,我是真心想留在这里学婺剧的。”
崔叔拆开了信封,看完了内容,又仔细看了看沈觅清的样子,“省里来的,能不能吃苦的?这里不像省里这么好的条件,而且没什么钱赚的。”
“我可以的,我能吃苦。”
崔叔不以为意,但好在松口让她留下来,“那你先留下吧,撑不下去就赶紧回去。”
今日的戏是早就排好的,沈觅清没有上台的机会,只能坐在台下观摩学习,几个小时的观看加上一路上的奔波早就疲惫不堪,一看到床就倒下了。
同一间房的还有位大姐姐,听大家都喊她余姐,沈觅清自然也不例外。
“余姐。”
“哟,又新来了个丫头。”
“怎么这么说?”
余姐坐在床上擦了擦她没干的头发,“前几天刚走了一个小丫头,就跟你差不多,练了几天就跑路了。”
“那我不会,要不然对不起我大老远赶过来的路费。”
“你这丫头有意思,叫什么?”
“沈觅清,叫我小清就行。”
却没曾想,余姐凭这个直接定下来明天的活,“那不巧了,明天排的是白蛇,小青干脆就你来吧。”
“不用特地选人吗?”
“哪里需要这么麻烦,我们这里只要上台就可以,角色要是有人了,就去演其他的,演什么不是演。”
白蛇这场戏被安排在晚上,化妆间很小,所以晚上的戏得傍晚才能去化妆。
余姐是下午的戏,卸妆的时候沈觅清在上妆,刚上到一半,被余姐打发去门口拿快递。
拿完快递一转头,迷迷糊糊看见有人摔倒了,走进一看,还真有一人倒在门口,赶忙搭把手把人拉起来。
白衬衫配上黑牛仔,就是头上的发胶毁了整套打扮,月色下,清冷英俊的脸庞不由得多观赏一番。
“你还好吗?”
那人见她走进,不由得后退一小步,沈觅清才想起她的妆只花了一半,可能是她吓到人了。
“没关系没关系。”
“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找崔叔。”
这给沈觅清整纳闷了,门又没锁,崔叔就在里面,进去不就好了,门口有封印不能进啊?
沈觅清边开门边说道:“进来吧,崔叔在里面,就在台子前面。”
“多谢。”
沈觅清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却没想到和他一天内能见到两回。
戏刚散场,台后许多人都夸她演得好,给沈觅清这皮厚的说得不太好意思了。
连连摆手表示还需要多学习。
从厕所出来就迎面撞上了崔叔和另一个人在讲事情,本想换个方向绕过两人,崔叔却留下几句话就先走了。
“剧团里日子都不太好过,在这边至少人人都可以吃到饭,要是真挨个村去演出真的要饿死。”
“崔叔,我们还能再商量商量。”
“淮与小伙啊,崔叔也不是不想帮你,你自己另寻偏方吧。”
沈觅清一不小心听到了两人对话,本想神不知鬼不觉离开,刚准备抬脚走,就看到杨淮与转身,视线撞上的瞬间倍感尴尬。
插科打诨一向是沈觅清的作风,“哟,又见面了。”
“你好。”
这一开口,沈觅清就知道杨淮与根本没认出她,不过难怪,她卸了妆和化了妆的样子非常不一样。
“你来这里是干什么?是想学唱戏吗?”
“我是婺与镇文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杨淮与,来这主要是想请崔班子去村里巡演。”
“你看到没化好妆的演员都能吓到摔倒,还找人去唱戏?多练练胆量吧。”
此话一出,那人似乎想到了前不久那个尴尬的场面,又或许是认出她,只听到他说:“对不起,第一次见一时没反应过来。”
杨淮与眼中饱含歉意,沈觅清觉得自己好像逗人逗过头了,她其实没想责怪他,一句玩笑话但是对方好像上了心。
“我不怪你了,你也别太往心里去。话说,崔叔是个很好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他拒绝人。”
这不是假话,她虽然才来了没俩天,但是确实是没见过崔叔拒绝人,她主要八卦心四起,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婺与镇一周后便有婺与会,婺与会是一种民俗巡游节日,巡演就是每个村镇都举办庙会,但是前几年办得冷静,今年想重新请回戏班子热闹。”
“能出去演出,崔叔应该不会拒绝。”
杨淮与挠了挠头,好似不好意思,但是在沈觅清认真的目光中还是坦白:“因为这场巡演是公益的,没工资付的。”
结合上崔叔说的那话,沈觅清哪还能不懂,劝了劝:“那你去换家戏班子吧。”
“你是新来的吧,别看婺与镇是婺剧发源地,但是这些年渐渐没落,崔班子是后来建起来的,由一群同样热爱婺剧却无处可去的人组起来的。”
同样热爱婺剧却无处可去的沈觅清,“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他穿得很正式,得体的西装,精致的妆容。
其实在看到他之前,她以为哪怕所有人都觉得应该解散,她师兄也会站在她旁边,因为他对婺剧的喜爱没有比她少多少。
可是自作多情的人是她。
“觅清,剧团解散的公告在今日正式下发书面文件了。”
沈觅清静静看着他,轻轻问:“解散之后你去哪里?”
“跟师父一起。”
没有欺骗她。
发布的公告她一早就看见了,同时人员调动她也注意到了,稳定的编制工作确实适合今年刚结婚的师兄,她师父确实给师兄找了一份好工作。
“师兄,你也觉得解散更好吗?”
“这是剧团里所有人一致同意的。”
这话触到了沈觅清的逆鳞,立马反驳:“什么所有人,我没有同意。”
话一说完,师兄道出了残酷的事实,“你本来就不是根据剧团渠道招来的,是因为师父你才可以进来,如今断绝了关系,你没有资格。”
原来特招,是这样的特别。
沈觅清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的,便想赶人走:“说完了吗?可以走了吗?”
“剧院里其他人今天已经搬完所有,你的东西还在里面,今天不想也没关系,只要明天傍晚前搬完就好了。”
“我知道了,我会搬完的。”
说完,沈觅清直接拒绝继续交流,准备强硬关门,却被一把制止,面前出现一份信封。
信封表面什么都没有写,但是它没有封口,可以打开。
“这是什么?”
“师父让我交给你的,你可以打开看看。”
里面是一封推荐信,一封来自陈书英的推荐信,一封盖着陈书英专属印章的推荐信。
沈觅清没有说话,看完所有的内容,眼眶渐渐湿润,手不自觉抓紧纸张,信是她师父亲手写下的。
“小师妹,师父总说你有天赋,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师兄也相信你。有了这封信你想去哪个剧团里都可以。”
师兄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沈觅清不清楚,满脑子都是她前几天说的话,做的事,只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非常荒唐。
沈觅清到了剧院,里面已经空了,没有东西,没有人,而那间她最不想回忆的办公室只用了几天最终还是逃不过荒废的命运。
化妆间里只有她的东西还在,连摆放的位置都没变,光看这个,还以为一切都很以前一样,大家都还在。
沈觅清看着化妆镜里的自己,多日没打理,一时见到如此狼狈的自己久久没能回过神。
忽然,电话铃响了,来电显示是她母亲,想来是知道了剧团解散的消息。
“妈妈。”
“清清,今年生辰回不回家过啊?”
说到生辰,确实没过几天就到了日子,以往都是自己剧院里跟大家一起过,今年大概只有自己一个人了。
有些事,总得说明白。
“妈妈,剧团解散了。”
“那今年是回来过吗?那我让你爸赶紧去准备。”
“妈妈,我想继续演下去。”
沈觅清说完,对面良久没回应,双方谁都没有开口,这场拉锯战谁先心软便是输家。
最终,还是一方作出了妥协。
“你要去就去吧,缺钱了跟家里说,别亏待自己。”
“对不起。”
“从我当年同意你去学唱戏,就已经做好了养你一辈子的心理准备,你想去就去吧。”
那年,小沈觅清的小手被一只大手牵着走进了剧院,自此,就在里面唱了许多年的戏。
“妈妈,我准备去婺剧发源地学习,那里专业人士多,都有经验。”
“这么远的地方,万事都要千万小心,有什么事发生就打电话回家。”
沈觅清在电话里慢慢听着母亲的嘱托,她的担心不是多余,毕竟这确实是她第一次去这么远,她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进到剧院。
终于等到快结束了,对方好像又想到件事情,“听你师兄说,‘东西还没有拿走’,你记得给你哥打个电话让他帮你搬。”
这时候,沈觅清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她家里早就知道解散的消息,只是碍于她的心情没明说罢了。
“没关系,东西不多而且家离剧院不远,我可以自己搬。”
“自己哥哥别客气,他整天就知道工作,不知道带个媳妇回来给我看看,喊他就行了。而且你那个房子离市中心这么远,干脆直接换一套,剧院里的东西搬到你哥家里。”
眼看着自家亲妈要把亲哥家变成她的仓库,沈觅清赶忙制止,“我自己家住得挺开心的,不用换,地方远我可以开车。”
“那你把房子钥匙给你哥一份,到时候你要回来住就打电话说一声,让你哥早早给你打扫好。还有,到时候你出发让你哥送你去坐高铁,开车开那么长时间不安全。”
沈觅清都一一应下,当然也没有错过母亲的最后一句,“我一直都相信我家清清能走得很远很高。”
婺剧发源地是在省内,不过是距离省会城市比较远的乡下,主要是交通不太便利,转了好几次车才到了目的地。
但是,这边不似资料上说得那样贫穷,至少这剧院的门面比她原先待的可要好太多了,光看装修,是近几年的杰作。
在出发之前就给剧团负责人打过电话,接电话的是个耳朵不灵光的老年人,经过几轮的好说歹说,对方明白了意思,不过只是说要当面看看资质,其余的没给任何答复。
想到这,沈觅清推开门进去,傻眼了,但好像透着一丝合理的味道。
这里面完全跟外面不一样,这戏台像是十几年前的搭建的风格,用料都显得有些年头,感觉再走几下都得要塌。
开门的时候,有人朝她的方向望了几眼又转头忙活自己的事情,沈觅清随便叫住了一个人。
“大哥,你知道这剧团负责人在哪里吗?”
那个大哥看了一圈周围,最后用手指了指角落里的人,“崔叔是这里的负责人,就在那里。”
电话里的声音与现实中长相不太相符。现实里就是个五十多岁的叔叔,光听电话还真以为是位老年人。
“崔叔,我是前几天给你打过电话的沈觅清。”
“前些天村子里信号基站坏了,电话里听不清楚,你说你叫沈觅清是吧?”
沈觅清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师父给的推荐信,“这是我老师给我写的推荐信,我是真心想留在这里学婺剧的。”
崔叔拆开了信封,看完了内容,又仔细看了看沈觅清的样子,“省里来的,能不能吃苦的?这里不像省里这么好的条件,而且没什么钱赚的。”
“我可以的,我能吃苦。”
崔叔不以为意,但好在松口让她留下来,“那你先留下吧,撑不下去就赶紧回去。”
今日的戏是早就排好的,沈觅清没有上台的机会,只能坐在台下观摩学习,几个小时的观看加上一路上的奔波早就疲惫不堪,一看到床就倒下了。
同一间房的还有位大姐姐,听大家都喊她余姐,沈觅清自然也不例外。
“余姐。”
“哟,又新来了个丫头。”
“怎么这么说?”
余姐坐在床上擦了擦她没干的头发,“前几天刚走了一个小丫头,就跟你差不多,练了几天就跑路了。”
“那我不会,要不然对不起我大老远赶过来的路费。”
“你这丫头有意思,叫什么?”
“沈觅清,叫我小清就行。”
却没曾想,余姐凭这个直接定下来明天的活,“那不巧了,明天排的是白蛇,小青干脆就你来吧。”
“不用特地选人吗?”
“哪里需要这么麻烦,我们这里只要上台就可以,角色要是有人了,就去演其他的,演什么不是演。”
白蛇这场戏被安排在晚上,化妆间很小,所以晚上的戏得傍晚才能去化妆。
余姐是下午的戏,卸妆的时候沈觅清在上妆,刚上到一半,被余姐打发去门口拿快递。
拿完快递一转头,迷迷糊糊看见有人摔倒了,走进一看,还真有一人倒在门口,赶忙搭把手把人拉起来。
白衬衫配上黑牛仔,就是头上的发胶毁了整套打扮,月色下,清冷英俊的脸庞不由得多观赏一番。
“你还好吗?”
那人见她走进,不由得后退一小步,沈觅清才想起她的妆只花了一半,可能是她吓到人了。
“没关系没关系。”
“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找崔叔。”
这给沈觅清整纳闷了,门又没锁,崔叔就在里面,进去不就好了,门口有封印不能进啊?
沈觅清边开门边说道:“进来吧,崔叔在里面,就在台子前面。”
“多谢。”
沈觅清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却没想到和他一天内能见到两回。
戏刚散场,台后许多人都夸她演得好,给沈觅清这皮厚的说得不太好意思了。
连连摆手表示还需要多学习。
从厕所出来就迎面撞上了崔叔和另一个人在讲事情,本想换个方向绕过两人,崔叔却留下几句话就先走了。
“剧团里日子都不太好过,在这边至少人人都可以吃到饭,要是真挨个村去演出真的要饿死。”
“崔叔,我们还能再商量商量。”
“淮与小伙啊,崔叔也不是不想帮你,你自己另寻偏方吧。”
沈觅清一不小心听到了两人对话,本想神不知鬼不觉离开,刚准备抬脚走,就看到杨淮与转身,视线撞上的瞬间倍感尴尬。
插科打诨一向是沈觅清的作风,“哟,又见面了。”
“你好。”
这一开口,沈觅清就知道杨淮与根本没认出她,不过难怪,她卸了妆和化了妆的样子非常不一样。
“你来这里是干什么?是想学唱戏吗?”
“我是婺与镇文化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杨淮与,来这主要是想请崔班子去村里巡演。”
“你看到没化好妆的演员都能吓到摔倒,还找人去唱戏?多练练胆量吧。”
此话一出,那人似乎想到了前不久那个尴尬的场面,又或许是认出她,只听到他说:“对不起,第一次见一时没反应过来。”
杨淮与眼中饱含歉意,沈觅清觉得自己好像逗人逗过头了,她其实没想责怪他,一句玩笑话但是对方好像上了心。
“我不怪你了,你也别太往心里去。话说,崔叔是个很好的人,我还是第一次见他拒绝人。”
这不是假话,她虽然才来了没俩天,但是确实是没见过崔叔拒绝人,她主要八卦心四起,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婺与镇一周后便有婺与会,婺与会是一种民俗巡游节日,巡演就是每个村镇都举办庙会,但是前几年办得冷静,今年想重新请回戏班子热闹。”
“能出去演出,崔叔应该不会拒绝。”
杨淮与挠了挠头,好似不好意思,但是在沈觅清认真的目光中还是坦白:“因为这场巡演是公益的,没工资付的。”
结合上崔叔说的那话,沈觅清哪还能不懂,劝了劝:“那你去换家戏班子吧。”
“你是新来的吧,别看婺与镇是婺剧发源地,但是这些年渐渐没落,崔班子是后来建起来的,由一群同样热爱婺剧却无处可去的人组起来的。”
同样热爱婺剧却无处可去的沈觅清,“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