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这么一叫,后面几个小孩吵吵嚷嚷纷纷围了过来。
我被眼前这阵仗吓了一跳,车门开了一半,突然犹豫究竟还要不要过去。
“怎么回事?”一位模样看起来年长慈祥的老人从闹哄哄的小孩后面看过来。
我很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笑着冲我招了招手:“小叶来了,快来快进来。”
显然这些孩子以及这位老人都将我错认成了另一个人,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件巧合的不能再巧合的事。
关好车门走到福利院门口,为首的小女孩第一个跑了过来,她拉着我的手一边往里走,一边雀跃的说:“叶姐姐你终于来看我们啦,奶奶说你生病了,以后都不能再来了。”
我看着将我围了一圈的这些孩子,顿时有点束手无策。
老人和蔼的对一个看起来稍微大一些的男孩儿说:“小舟你先带着弟弟妹妹们玩一会,奶奶跟小叶说会儿话。”
这时拉着我的小女孩抬头问我:“小叶姐姐一会跟奶奶说完话,会留下跟我们玩吗?”一双黑亮的眼睛眨了眨:“会吗?”
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一个孩子用这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当然可以。”
“太好啦!”小女孩欢呼着往院子一旁的沙堆方向跑去。
老人说:“这小丫头什么时候都是这么风风火火的。”和蔼笑道:“我姓刘,是这家福利院的院长,你今天是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吧?”
我好奇的问:“您是怎么看出来我不是她的?”
刘院长说:“虽然你们长得很像,但是人和人的性格很好区分,我跟小叶认识也有二十多年了,这一点对她还是很了解的。”
我默默地跟着她往办公室方向走:“您的意思是叶微小时候也是在这边长大的?”
刘院长轻声叹了口气:“不是,那时候她跟着我在另一间福利院,但是一场大火之后那边什么都给烧没了。”推开一间房门问:“你是小叶的?”
我立刻答道:“我是叶微的姐姐。”
刘院长说:“你们两个模样长的真是像,是双胞胎?”指着桌前一张椅子:“来坐。”
我目前还不能确认自己跟叶微究竟属于什么关系,所以没办法很肯定的回答她的问题,我说:“大约是吧。”
刘院长倒了一杯水递给我:“小叶这几年也很少来了,我知道她是生了病不太方便。”关怀道:“她最近情况好点没有?”
我说:“已经好多了,多谢您挂心。”
其实对于阿尔兹海默症,似乎并不存在完全好转这么一说,只要症状不发展到最差的阶段,大约都能算是好的。
“那我就放心了。”刘院长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弯腰把地上一个不大的纸箱拿到桌上:“这里面是大火之后整理出来的小叶从前的一些东西,这几年一直也没机会交给她,正好这次就托你给她带回去。”
纸箱里除了一些明显有烧伤痕迹的旧照片,还有几个小奖牌和已经陈旧了的小玩具。
刘院长欣慰的说:“小叶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这些都是她小时候得过的一些奖。”
关于这一点,她似乎是很好的遗传了我爸妈在绘画方面的优秀基因,我认真想了想,一瞬间觉得自己这一点反而跟他们显得很是格格不入。
我说:“听人提起过,她在这方面确实很优秀。”
刘院长回忆道:“想想我在大门外捡到她的时候,她才这么大一点。”说着有些感慨:“时间转眼就这么过去了,一个小丫头就长成了大姑娘。”
我其实并没有机会参与叶微的童年,这一点虽然想来有些遗憾,但是如果她愿意,我一定会尽力弥补这些年从没尽到的作为家人的职责。
刘院长接着说:“人越是年龄大了,有些事就容易去想,如果不趁现在了解清楚,那恐怕以后就没机会喽。
这句话的意思实在不难理解,我说:“关于您的疑问恐怕暂时我也没办法解答,因为这目前也是我的疑问。”
刘院长叹了口气:“就算当时真的有什么原因,也太不应该把一个还没满月的孩子放在下着大雨的路上,万一没人发现,这孩子不就…”后面的话却戛然而止。
好半天,我都没办法回应这段听者有意的“质问”,我双手捧着水杯,眼神却看向她身后的墙面。
那上面挂着许多孩子的照片,照片上每一张都是天真灿烂的笑脸,我一面想着那上面一张张的合照里是否有小时候的叶微,一面又突然有些好奇,是不是我们小时候就长的这么相像。
刘院长和善慈眉的笑着问我:“今天是小叶让你来的?”
我说:“她并不知道我来。”然后把手里的水杯放在桌上:“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会过来,我今天只是恰好路过这里,看到那些孩子所以才在门外停留了一会儿。”
刘院长说:“我经常说,这大概就是缘分,缘分到了自然就能遇上。”
我仔细想了想,十分认同她这句话。
我说:“这些年很感谢有您照顾叶微。”然后问她:“我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我能帮上忙的?”
刘院长满眼慈爱的看着我:“你不用这么做孩子,这些年因为有小叶的先生资助,我们这里什么都不缺。”
小叶的先生指的应该就是顾漠。
她将目光移向窗外:“你看阳光、空气、食物和笑声这里都有了,如果你愿意,孩子们的笑声我们从来都不会觉得多。”
这一点我很犹豫,刘院长给了我一个最艰难的选项,其实对于这些孩子,我实在不能有信心很好的应对,他们太过未知,上一秒和下一秒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就让我措手不及,而这种脱离掌控之外的未知感我十分不喜欢。
刘院长看了看墙上的时钟,然后站起来:“你看光顾着跟你聊了这么久,孩子们这会儿正是上课的时间,要不然你还是改天再来看他们吧,今天还要麻烦你把这些东西给小叶捎回去。”
想来是我的犹豫不决表现的过于明显了一些,这才一眼被她看穿了。
我跟在刘院长身后抱着纸箱往外走,院子里寂静无声,已经没了先前那些热闹的身影。
我突然有些好奇,问道:“刚才那个小女孩叫什么名字?”
刘院长和蔼笑道:“你说的是文文,你别看她模样乖巧,她可是我们这最能折腾的,十足孩子王一个。”
听到这我由衷的会心一笑,活泼的性格配上这个文气的名字,所谓托物言志,那么这倒是可以算做以字喻人了。
从福利院开车回去的路上,我尝试联系了顾漠,但是他那边却一直提示是不在服务区的状态。
或许这几天确实应该找个时间,我想跟叶微见上一面。
回到顾余生公寓楼下,车还没停稳,手机这时从副驾驶位响了起来,一看来电,不出所料果然又是他。
停好了车之后我这才把电话接了起来,背靠在座椅上问他:“顾余生,你是不是要说你又在等我?”
电话那边像是沉默了几秒,过了一会儿顾余生的声音才传了过来:“然然你先听我说,咱们家楼下有娱记,你现在什么都别做,直接开车来机场。”
我楞了一下问他:“你什么时候去的机场?”
顾余生问:“你怎么知道我已经在机场了?”
我从新发动了车子:“等着我去找你。”
两个小时之后,我一脸茫然的站在Y市的游乐场门口。
顾余生牵着我的手,大步流星往里走:“走吧,来都来了就进去看看。”
他这一番惊世骇俗的举动,真是令我始料未及。
我伸手推了推自己的墨镜,四下打量一眼问他:“你确定这是你目前能出现的地方?”
顾余生说:“然然放心,不是说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
我说:“我反倒是不这么认为。”虽然话是这么说,却还是跟上了他的脚步。
顾余生把帽檐压低,凑近一些小声说道:“我跟你保证肯定没人能想到我们会在这里。”
我问:“你的没有人是不是也包括袁执?”
“我跟袁哥请示过,他也同意了。”顾余生指着不远处一家卖纪念品的店面说:“然然咱们去那看看!”
有些时候我会觉得顾余生这两年成熟不少,尤其在面对一些抉择和问题时,他能相当沉稳冷静的处理的恰到好处。
但是偶尔会有现在这种状况,他又随心所欲的仿佛不考虑一切后果。
让我觉得难以捉摸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就是他顾余生本人。
“然然你看。”顾余生从货架上拿起一个造型颇为夸张的熊头帽子:“好不好看?”
来游乐场先买纪念品的,他是我认识的绝无仅有第一人。
我说:“呃…,你喜欢就好。”
顾余生从新拿起一个鹿角发卡,端详一会儿,然后看着我。
店里进进出出的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欢声笑语特别的热闹。
我看着那个鹿角发夹,然后又抬头看了看顾余生,他的一双眼睛隐藏在漆黑的墨镜后面,心迹却表漏无疑。
我问他:“你真的认为这个适合我?”
顾余生把发夹给我带上,打量片刻十分满意的啧声道:“嗯,果然很合适。”
一个路过的小朋友抬头默默看了我们一眼,又默默跑回了家长身边。
我被眼前这阵仗吓了一跳,车门开了一半,突然犹豫究竟还要不要过去。
“怎么回事?”一位模样看起来年长慈祥的老人从闹哄哄的小孩后面看过来。
我很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笑着冲我招了招手:“小叶来了,快来快进来。”
显然这些孩子以及这位老人都将我错认成了另一个人,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件巧合的不能再巧合的事。
关好车门走到福利院门口,为首的小女孩第一个跑了过来,她拉着我的手一边往里走,一边雀跃的说:“叶姐姐你终于来看我们啦,奶奶说你生病了,以后都不能再来了。”
我看着将我围了一圈的这些孩子,顿时有点束手无策。
老人和蔼的对一个看起来稍微大一些的男孩儿说:“小舟你先带着弟弟妹妹们玩一会,奶奶跟小叶说会儿话。”
这时拉着我的小女孩抬头问我:“小叶姐姐一会跟奶奶说完话,会留下跟我们玩吗?”一双黑亮的眼睛眨了眨:“会吗?”
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一个孩子用这种渴望的眼神看着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当然可以。”
“太好啦!”小女孩欢呼着往院子一旁的沙堆方向跑去。
老人说:“这小丫头什么时候都是这么风风火火的。”和蔼笑道:“我姓刘,是这家福利院的院长,你今天是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吧?”
我好奇的问:“您是怎么看出来我不是她的?”
刘院长说:“虽然你们长得很像,但是人和人的性格很好区分,我跟小叶认识也有二十多年了,这一点对她还是很了解的。”
我默默地跟着她往办公室方向走:“您的意思是叶微小时候也是在这边长大的?”
刘院长轻声叹了口气:“不是,那时候她跟着我在另一间福利院,但是一场大火之后那边什么都给烧没了。”推开一间房门问:“你是小叶的?”
我立刻答道:“我是叶微的姐姐。”
刘院长说:“你们两个模样长的真是像,是双胞胎?”指着桌前一张椅子:“来坐。”
我目前还不能确认自己跟叶微究竟属于什么关系,所以没办法很肯定的回答她的问题,我说:“大约是吧。”
刘院长倒了一杯水递给我:“小叶这几年也很少来了,我知道她是生了病不太方便。”关怀道:“她最近情况好点没有?”
我说:“已经好多了,多谢您挂心。”
其实对于阿尔兹海默症,似乎并不存在完全好转这么一说,只要症状不发展到最差的阶段,大约都能算是好的。
“那我就放心了。”刘院长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弯腰把地上一个不大的纸箱拿到桌上:“这里面是大火之后整理出来的小叶从前的一些东西,这几年一直也没机会交给她,正好这次就托你给她带回去。”
纸箱里除了一些明显有烧伤痕迹的旧照片,还有几个小奖牌和已经陈旧了的小玩具。
刘院长欣慰的说:“小叶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这些都是她小时候得过的一些奖。”
关于这一点,她似乎是很好的遗传了我爸妈在绘画方面的优秀基因,我认真想了想,一瞬间觉得自己这一点反而跟他们显得很是格格不入。
我说:“听人提起过,她在这方面确实很优秀。”
刘院长回忆道:“想想我在大门外捡到她的时候,她才这么大一点。”说着有些感慨:“时间转眼就这么过去了,一个小丫头就长成了大姑娘。”
我其实并没有机会参与叶微的童年,这一点虽然想来有些遗憾,但是如果她愿意,我一定会尽力弥补这些年从没尽到的作为家人的职责。
刘院长接着说:“人越是年龄大了,有些事就容易去想,如果不趁现在了解清楚,那恐怕以后就没机会喽。
这句话的意思实在不难理解,我说:“关于您的疑问恐怕暂时我也没办法解答,因为这目前也是我的疑问。”
刘院长叹了口气:“就算当时真的有什么原因,也太不应该把一个还没满月的孩子放在下着大雨的路上,万一没人发现,这孩子不就…”后面的话却戛然而止。
好半天,我都没办法回应这段听者有意的“质问”,我双手捧着水杯,眼神却看向她身后的墙面。
那上面挂着许多孩子的照片,照片上每一张都是天真灿烂的笑脸,我一面想着那上面一张张的合照里是否有小时候的叶微,一面又突然有些好奇,是不是我们小时候就长的这么相像。
刘院长和善慈眉的笑着问我:“今天是小叶让你来的?”
我说:“她并不知道我来。”然后把手里的水杯放在桌上:“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会过来,我今天只是恰好路过这里,看到那些孩子所以才在门外停留了一会儿。”
刘院长说:“我经常说,这大概就是缘分,缘分到了自然就能遇上。”
我仔细想了想,十分认同她这句话。
我说:“这些年很感谢有您照顾叶微。”然后问她:“我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我能帮上忙的?”
刘院长满眼慈爱的看着我:“你不用这么做孩子,这些年因为有小叶的先生资助,我们这里什么都不缺。”
小叶的先生指的应该就是顾漠。
她将目光移向窗外:“你看阳光、空气、食物和笑声这里都有了,如果你愿意,孩子们的笑声我们从来都不会觉得多。”
这一点我很犹豫,刘院长给了我一个最艰难的选项,其实对于这些孩子,我实在不能有信心很好的应对,他们太过未知,上一秒和下一秒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就让我措手不及,而这种脱离掌控之外的未知感我十分不喜欢。
刘院长看了看墙上的时钟,然后站起来:“你看光顾着跟你聊了这么久,孩子们这会儿正是上课的时间,要不然你还是改天再来看他们吧,今天还要麻烦你把这些东西给小叶捎回去。”
想来是我的犹豫不决表现的过于明显了一些,这才一眼被她看穿了。
我跟在刘院长身后抱着纸箱往外走,院子里寂静无声,已经没了先前那些热闹的身影。
我突然有些好奇,问道:“刚才那个小女孩叫什么名字?”
刘院长和蔼笑道:“你说的是文文,你别看她模样乖巧,她可是我们这最能折腾的,十足孩子王一个。”
听到这我由衷的会心一笑,活泼的性格配上这个文气的名字,所谓托物言志,那么这倒是可以算做以字喻人了。
从福利院开车回去的路上,我尝试联系了顾漠,但是他那边却一直提示是不在服务区的状态。
或许这几天确实应该找个时间,我想跟叶微见上一面。
回到顾余生公寓楼下,车还没停稳,手机这时从副驾驶位响了起来,一看来电,不出所料果然又是他。
停好了车之后我这才把电话接了起来,背靠在座椅上问他:“顾余生,你是不是要说你又在等我?”
电话那边像是沉默了几秒,过了一会儿顾余生的声音才传了过来:“然然你先听我说,咱们家楼下有娱记,你现在什么都别做,直接开车来机场。”
我楞了一下问他:“你什么时候去的机场?”
顾余生问:“你怎么知道我已经在机场了?”
我从新发动了车子:“等着我去找你。”
两个小时之后,我一脸茫然的站在Y市的游乐场门口。
顾余生牵着我的手,大步流星往里走:“走吧,来都来了就进去看看。”
他这一番惊世骇俗的举动,真是令我始料未及。
我伸手推了推自己的墨镜,四下打量一眼问他:“你确定这是你目前能出现的地方?”
顾余生说:“然然放心,不是说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
我说:“我反倒是不这么认为。”虽然话是这么说,却还是跟上了他的脚步。
顾余生把帽檐压低,凑近一些小声说道:“我跟你保证肯定没人能想到我们会在这里。”
我问:“你的没有人是不是也包括袁执?”
“我跟袁哥请示过,他也同意了。”顾余生指着不远处一家卖纪念品的店面说:“然然咱们去那看看!”
有些时候我会觉得顾余生这两年成熟不少,尤其在面对一些抉择和问题时,他能相当沉稳冷静的处理的恰到好处。
但是偶尔会有现在这种状况,他又随心所欲的仿佛不考虑一切后果。
让我觉得难以捉摸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就是他顾余生本人。
“然然你看。”顾余生从货架上拿起一个造型颇为夸张的熊头帽子:“好不好看?”
来游乐场先买纪念品的,他是我认识的绝无仅有第一人。
我说:“呃…,你喜欢就好。”
顾余生从新拿起一个鹿角发卡,端详一会儿,然后看着我。
店里进进出出的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欢声笑语特别的热闹。
我看着那个鹿角发夹,然后又抬头看了看顾余生,他的一双眼睛隐藏在漆黑的墨镜后面,心迹却表漏无疑。
我问他:“你真的认为这个适合我?”
顾余生把发夹给我带上,打量片刻十分满意的啧声道:“嗯,果然很合适。”
一个路过的小朋友抬头默默看了我们一眼,又默默跑回了家长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