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有这么一则在当时轰动内外的新闻报道。
有一架飞往D市的飞机在起飞不久后发生了毫无征兆的爆炸事件,整架飞机上一百多位乘客,仅三名幸存者。
事后不久查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油箱起火,至于起火的原因,调查后得知,很大概率是人为因素。
这些年来,洛然从来没有主动问起过这个“人”最后找到了没有,或着这个“人”结果怎么样。
洛然觉的自己已经有太多的疑问,从病床上醒来的那一刻起,一种迷茫的未知感就时时刻刻伴随在她左右。
未知更多的时候,会渐渐转化成莫名的恐惧心里,尤其是在天色黑下来之后,洛然会惧怕身边有人存在的感觉,即便这个人是简宁或者洛祈都不例外,这也就是洛然时常自己独处在二楼的原因。
这种情况洛然自己当然没办法解释清楚,按照医生的说法,这也是创伤后遗症的另一种表现,需要病人好好休息,出现这种状况时尽量避免有人在身边打扰,或许就像另一种后遗症失忆一样,哪天他就慢慢自愈了。
洛然表示会服从医生的建议,但是简宁却觉的这医生着实不怎么靠谱,当即在医院赤头白脸露着獠牙跟人医生理论,说医生太不负责任,哪有病人失忆了让人好好休息就打发走的。
医生一身正气不为“恶势力”所动,微笑着推了推眼睛,以德服人的笑说:“我懂了,简小姐的意思,是希望我们做开颅手术仔细为洛小姐检查一遍,既然这样,那我们现在立刻为洛小姐安排手术。”
听到开颅手术这几个字,恶势力立刻收起獠牙化身成了温柔羔羊。
“趁着洛祈这会儿睡着了,我得回姜校长那一趟跟她把情况说清楚,顺便把你的东西取回来。”简宁说:“取了东西之后晚上我会留在这守着洛祈,洛然你晚上就回去休息。”
此时此刻贺弋已经走了有一小会儿。
洛然看向简宁:“你们一起回去吧,洛祈我一个人照顾没问题。”
这个你们,指的自然就是简宁和顾余生。
顾余生站起来,对简宁说:“我送你。”
简宁理了理先前被自己抓的有些皱痕的衣角,问洛然:“也行,晚上我跟小顾同志在这守着洛祈,你自己在家可以吧?”
小顾同志点头表示赞同:“到时候我负责送洛然回去,回来顺便给洛祈买点吃的,等他睡醒肯定该饿了。”
洛然愣了一瞬间,她想究竟是自己表达的有问题,还是简宁的理解出了问题,只好再次跟简宁复述一遍:“”我晚上就在这照顾洛祈,你们…”指了指简宁和顾余生:“你们两个回去就不用来了。”末了不忘询问道:“我说的不是外星语言所以你听不懂吧?”
简宁看着洛然,认真答道:“是哎!”转而看向顾余生:“你懂洛然说的是什么?”
顾余生十分配合的沉思然后摇头:“是有些不太明白。”然后冲洛然笑的一脸天真无害。
原本劝一个简宁就够让洛然觉的束手无策的,哪知道眼前束手无策瞬间乘了个二。
顾余生说:“我先去取车,一会儿医院门口见。”
洛然没阻止顾余生,却在顾余生出门后拉住了简宁。
简宁从门边又退了回来,她察觉到洛然是有话要跟自己说,所以往外走时刻意跟顾余生拉开了距离。
停了几秒后,简宁说:“我知道你是觉的不应该跟他走的太近。”安慰洛然道:“你放心,一会儿找个机会我会跟他说清楚的。”
洛然点头:“有一个红色封皮的笔记本在露台的桌子上,回去之后帮我还给他,我想那应该是他认识的人留下的,或许是很重要的东西。”
简宁想了想,然后说:“也行,那说好我把本子交给他之后,你得让我给你和洛祈带点吃的过来。”
洛然点头:“一杯咖啡。”
“不是让你少喝点…”简宁无奈的说:“算了算了,说了也是白说,下不为例啊。”
洛然微笑:“下不为例。”
下不为例在洛然这实则是个语气词,对于这一点简宁早就了然于心,要怪就怪她当时怎么就没让医生在她费心熬了几天几夜想出来的六十八条禁止事项里加一项不能喝咖啡,独独这一条就是天大的失误,简宁咬牙悔不当初。
等简宁跟顾余生走了之后,病房恢复了它本该有的安静。
洛然在网页上输入了“飞机、事故”这两个词,搜索出来的前几条都是历史上相对有名的关于飞机消失的神秘事件。
神秘事件之所以神秘,大多因为无解,无法解释原理,无法解释结果。
洛然又往下翻了翻,这才看到一篇时间发布是在三年前的报道,内容大致跟简宁说的没有太大出入。
后续又跟进了一条日期更新的内容,其中包括遇难者的大致信息,以及导致这次事故发生的人的信息。
大致如下:
魏贝儿,女,年龄十七周岁,现已证实其长年患有严重精神及情感障碍,已在此次事故中身亡。
事件发生还原如下:
魏在登机后因与其他乘客发生激烈矛盾,由机组乘务人员调解后,称其要到户外疏解心情。
在此过程中多次在机翼处徘徊,行为举止存在异常,经监控等多方调查核实,此次事故是因其向内投掷异物引起。
下面付了一张女孩儿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十分甜美的笑容。
由种种因果看来,这场事故无非且可悲的就是一场正常的事故而已。
洛然一边向下翻看着那一百多再也回不来的名单,直到钢琴家林依然这几个字跃然出现在她眼里,她的手指忽然顿在了那。
如果这个林依然是洛然从日记本里了解到的那个林依然,并且她三年前在那场事故中已经不在了,那么洛然得到的那本日记,就该是飞机出事之前林依然留下的。
而日记里明显看得出来林依然跟顾余生的关系很亲密,按照出门时顾余生在车上说的那句话,或者“还只是未婚妻”这几个字,其实别有意味。
洛然对林依然的认知仅仅来自她读了林依然留下的其中两篇日记,虽然字数不多,内容也不足以让人印象深刻,但从字里行间洛然发觉她对这个人有种直觉上的熟悉感。
这很不可思议,因为人的直觉是最遵从本心的一种能力。
但是换一种想法,洛然觉得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创伤后遗症更加严重了,才导致她产生了这种不切实际的错觉。
洛然退了网页关上手机,想得太多并不能帮助她早点恢复记忆,这一切都太需要顺其自然。
还有另外一点,她不想简宁再为了不必要的事担心,不管是出于什么立场,这几年来,她所做的种种已经让洛然认为自己现在不管多努力,即使是后半生同样努力怕也不足以偿还。
洛然出事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那段时间,她的父亲因心脏病发猝然离世。
洛先生终身未婚,只洛然这么一个女儿,因此简宁不仅一个人张罗了洛先生所有的后事,还将葬礼办的隆重又风光。
事后洛然身体渐渐康复,简宁就带着她去了洛先生的墓地,碑上的那个面孔比洛然想象中的要年轻许多。
或许有些病症,但凡跟先天性三个字沾了边,就是在分分秒秒跟死神竞赛,就像洛先生的先天性心脏病,负隅而行最终也只为自己争取了短暂的三十七年。
简宁说:“他是位非常优秀的儿童心理学教授。”
洛然默默的听。
“那些孩子都很喜欢他。”沉默片刻后,简宁接着说:“他忙起来就会忘记吃药,如果没人提醒,十次有九次你问他,他会说自己怎么连这都忘了。”
简宁伸手把被风吹乱的头发拢到耳后:“你说,哪有人…”顿了顿:“哪有人会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四周的寂静足以清晰的听出她声音里的哽咽。
有些情绪越是刻意隐藏越适得其反,洛然看得出简宁很难过,甚至很悲伤。
洛然看到简宁因为太过用力握紧而发白的指节,伸手拍了拍简宁的肩膀安慰她。
感情这两个字诠释起来很复杂,这就好比洛然从小跟简宁一起长大,两家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所以简宁会这么难过也是完全情之所以。
洛然也同样觉得难过,她难过是因为这么优秀的人英年早逝,感叹生命如蜉蝣未免太让人唏嘘。
再多也多不出别的情感在里面,毕竟她连自己是谁都记不得,况且虚情假意的形式主义在简宁面前也没那个必要。
在离开时洛然才注意到洛医生墓碑的隔壁是一个小孩子的墓碑,看碑文似乎是个出世不久的婴儿,或许是父母太悲痛难舍的原因,所以上面并没有照片也没有姓名。
还没驻足停留超过一分钟,简宁就要拉着她离开。
她说她实在是太关心她了,怕她待的时间太久身体会支撑不住,毕竟她学的又不是急救。
洛然记得简宁总是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她们中间分开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她也算是看着洛然长大的。
但其实简宁比洛然大不了几岁,更多时候,简宁其实可以比洛祈还要幼稚。
在这里幼稚并不是什么贬义词,毕竟是三观跟着五官跑的时代,洛然认为以简宁的综合实力,她属于幼稚却并不让人觉得反感,并且让你认为十分可爱不做作的类型。
单就幼稚的可爱还不让人觉得做作的,就已经很难得。
有一架飞往D市的飞机在起飞不久后发生了毫无征兆的爆炸事件,整架飞机上一百多位乘客,仅三名幸存者。
事后不久查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油箱起火,至于起火的原因,调查后得知,很大概率是人为因素。
这些年来,洛然从来没有主动问起过这个“人”最后找到了没有,或着这个“人”结果怎么样。
洛然觉的自己已经有太多的疑问,从病床上醒来的那一刻起,一种迷茫的未知感就时时刻刻伴随在她左右。
未知更多的时候,会渐渐转化成莫名的恐惧心里,尤其是在天色黑下来之后,洛然会惧怕身边有人存在的感觉,即便这个人是简宁或者洛祈都不例外,这也就是洛然时常自己独处在二楼的原因。
这种情况洛然自己当然没办法解释清楚,按照医生的说法,这也是创伤后遗症的另一种表现,需要病人好好休息,出现这种状况时尽量避免有人在身边打扰,或许就像另一种后遗症失忆一样,哪天他就慢慢自愈了。
洛然表示会服从医生的建议,但是简宁却觉的这医生着实不怎么靠谱,当即在医院赤头白脸露着獠牙跟人医生理论,说医生太不负责任,哪有病人失忆了让人好好休息就打发走的。
医生一身正气不为“恶势力”所动,微笑着推了推眼睛,以德服人的笑说:“我懂了,简小姐的意思,是希望我们做开颅手术仔细为洛小姐检查一遍,既然这样,那我们现在立刻为洛小姐安排手术。”
听到开颅手术这几个字,恶势力立刻收起獠牙化身成了温柔羔羊。
“趁着洛祈这会儿睡着了,我得回姜校长那一趟跟她把情况说清楚,顺便把你的东西取回来。”简宁说:“取了东西之后晚上我会留在这守着洛祈,洛然你晚上就回去休息。”
此时此刻贺弋已经走了有一小会儿。
洛然看向简宁:“你们一起回去吧,洛祈我一个人照顾没问题。”
这个你们,指的自然就是简宁和顾余生。
顾余生站起来,对简宁说:“我送你。”
简宁理了理先前被自己抓的有些皱痕的衣角,问洛然:“也行,晚上我跟小顾同志在这守着洛祈,你自己在家可以吧?”
小顾同志点头表示赞同:“到时候我负责送洛然回去,回来顺便给洛祈买点吃的,等他睡醒肯定该饿了。”
洛然愣了一瞬间,她想究竟是自己表达的有问题,还是简宁的理解出了问题,只好再次跟简宁复述一遍:“”我晚上就在这照顾洛祈,你们…”指了指简宁和顾余生:“你们两个回去就不用来了。”末了不忘询问道:“我说的不是外星语言所以你听不懂吧?”
简宁看着洛然,认真答道:“是哎!”转而看向顾余生:“你懂洛然说的是什么?”
顾余生十分配合的沉思然后摇头:“是有些不太明白。”然后冲洛然笑的一脸天真无害。
原本劝一个简宁就够让洛然觉的束手无策的,哪知道眼前束手无策瞬间乘了个二。
顾余生说:“我先去取车,一会儿医院门口见。”
洛然没阻止顾余生,却在顾余生出门后拉住了简宁。
简宁从门边又退了回来,她察觉到洛然是有话要跟自己说,所以往外走时刻意跟顾余生拉开了距离。
停了几秒后,简宁说:“我知道你是觉的不应该跟他走的太近。”安慰洛然道:“你放心,一会儿找个机会我会跟他说清楚的。”
洛然点头:“有一个红色封皮的笔记本在露台的桌子上,回去之后帮我还给他,我想那应该是他认识的人留下的,或许是很重要的东西。”
简宁想了想,然后说:“也行,那说好我把本子交给他之后,你得让我给你和洛祈带点吃的过来。”
洛然点头:“一杯咖啡。”
“不是让你少喝点…”简宁无奈的说:“算了算了,说了也是白说,下不为例啊。”
洛然微笑:“下不为例。”
下不为例在洛然这实则是个语气词,对于这一点简宁早就了然于心,要怪就怪她当时怎么就没让医生在她费心熬了几天几夜想出来的六十八条禁止事项里加一项不能喝咖啡,独独这一条就是天大的失误,简宁咬牙悔不当初。
等简宁跟顾余生走了之后,病房恢复了它本该有的安静。
洛然在网页上输入了“飞机、事故”这两个词,搜索出来的前几条都是历史上相对有名的关于飞机消失的神秘事件。
神秘事件之所以神秘,大多因为无解,无法解释原理,无法解释结果。
洛然又往下翻了翻,这才看到一篇时间发布是在三年前的报道,内容大致跟简宁说的没有太大出入。
后续又跟进了一条日期更新的内容,其中包括遇难者的大致信息,以及导致这次事故发生的人的信息。
大致如下:
魏贝儿,女,年龄十七周岁,现已证实其长年患有严重精神及情感障碍,已在此次事故中身亡。
事件发生还原如下:
魏在登机后因与其他乘客发生激烈矛盾,由机组乘务人员调解后,称其要到户外疏解心情。
在此过程中多次在机翼处徘徊,行为举止存在异常,经监控等多方调查核实,此次事故是因其向内投掷异物引起。
下面付了一张女孩儿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十分甜美的笑容。
由种种因果看来,这场事故无非且可悲的就是一场正常的事故而已。
洛然一边向下翻看着那一百多再也回不来的名单,直到钢琴家林依然这几个字跃然出现在她眼里,她的手指忽然顿在了那。
如果这个林依然是洛然从日记本里了解到的那个林依然,并且她三年前在那场事故中已经不在了,那么洛然得到的那本日记,就该是飞机出事之前林依然留下的。
而日记里明显看得出来林依然跟顾余生的关系很亲密,按照出门时顾余生在车上说的那句话,或者“还只是未婚妻”这几个字,其实别有意味。
洛然对林依然的认知仅仅来自她读了林依然留下的其中两篇日记,虽然字数不多,内容也不足以让人印象深刻,但从字里行间洛然发觉她对这个人有种直觉上的熟悉感。
这很不可思议,因为人的直觉是最遵从本心的一种能力。
但是换一种想法,洛然觉得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创伤后遗症更加严重了,才导致她产生了这种不切实际的错觉。
洛然退了网页关上手机,想得太多并不能帮助她早点恢复记忆,这一切都太需要顺其自然。
还有另外一点,她不想简宁再为了不必要的事担心,不管是出于什么立场,这几年来,她所做的种种已经让洛然认为自己现在不管多努力,即使是后半生同样努力怕也不足以偿还。
洛然出事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那段时间,她的父亲因心脏病发猝然离世。
洛先生终身未婚,只洛然这么一个女儿,因此简宁不仅一个人张罗了洛先生所有的后事,还将葬礼办的隆重又风光。
事后洛然身体渐渐康复,简宁就带着她去了洛先生的墓地,碑上的那个面孔比洛然想象中的要年轻许多。
或许有些病症,但凡跟先天性三个字沾了边,就是在分分秒秒跟死神竞赛,就像洛先生的先天性心脏病,负隅而行最终也只为自己争取了短暂的三十七年。
简宁说:“他是位非常优秀的儿童心理学教授。”
洛然默默的听。
“那些孩子都很喜欢他。”沉默片刻后,简宁接着说:“他忙起来就会忘记吃药,如果没人提醒,十次有九次你问他,他会说自己怎么连这都忘了。”
简宁伸手把被风吹乱的头发拢到耳后:“你说,哪有人…”顿了顿:“哪有人会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四周的寂静足以清晰的听出她声音里的哽咽。
有些情绪越是刻意隐藏越适得其反,洛然看得出简宁很难过,甚至很悲伤。
洛然看到简宁因为太过用力握紧而发白的指节,伸手拍了拍简宁的肩膀安慰她。
感情这两个字诠释起来很复杂,这就好比洛然从小跟简宁一起长大,两家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所以简宁会这么难过也是完全情之所以。
洛然也同样觉得难过,她难过是因为这么优秀的人英年早逝,感叹生命如蜉蝣未免太让人唏嘘。
再多也多不出别的情感在里面,毕竟她连自己是谁都记不得,况且虚情假意的形式主义在简宁面前也没那个必要。
在离开时洛然才注意到洛医生墓碑的隔壁是一个小孩子的墓碑,看碑文似乎是个出世不久的婴儿,或许是父母太悲痛难舍的原因,所以上面并没有照片也没有姓名。
还没驻足停留超过一分钟,简宁就要拉着她离开。
她说她实在是太关心她了,怕她待的时间太久身体会支撑不住,毕竟她学的又不是急救。
洛然记得简宁总是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她们中间分开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她也算是看着洛然长大的。
但其实简宁比洛然大不了几岁,更多时候,简宁其实可以比洛祈还要幼稚。
在这里幼稚并不是什么贬义词,毕竟是三观跟着五官跑的时代,洛然认为以简宁的综合实力,她属于幼稚却并不让人觉得反感,并且让你认为十分可爱不做作的类型。
单就幼稚的可爱还不让人觉得做作的,就已经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