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向上
和佩洛姆告别后,孟黎继续往上,来到第十三层。
十三层是地下堡垒的灵魂,十几万人的生命之源。是和废物处理区的压抑空间相比,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分布着大片的农田和养殖场,不是传统的土地和牧场,而是使用了明显比废物处理厂里要更加先进的科技和工程。
采用人工光源,再结合使用各式各样大型的智能化机械设备,用半人工的方式进行气体灌溉和土壤营养调节,真正实现了地下生产。
田地被规整地划分出不同区域,有些覆盖了大棚,有些则是玻璃温室。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从谷物、蔬菜到水果应有尽有。
在单独负责某个区域或某个种类的种植小组严格监控下,保持活力,茁壮生长。
成熟后,会由专人负责操纵农作机器进行采摘、处理、包装,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堡垒里的餐厅和超市,为居民提供新鲜的食物。
养殖场里还养着各种动物,从鸡、鸭、鹅、牛、羊、猪等等,为人类的地下生存提供高质量的蛋、肉、奶食品。
这些动物在养殖场里享受着优良的环境和饲料,日子过得感觉比贫民窟的人还好,毕竟它们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上层人的健康。
此外,远远望去还有一些加工厂,每天都在为居民补充吃穿住行所需的开销,压缩饼干、罐头、速食…整个生产区运作良好,似乎不用担心食物和必需品的短缺。
可是,为什么仅一墙之隔,都会有科技鸿沟的存在?因为相比之下,十四层感觉落后了十年。
孟黎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先把发现的这些异样压在心底,继续观察。
发现培育和采集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工作。
种植和畜牧的培育小组明显都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衣着看起来更像研究员,每片土地旁都有仪器测量各种指数,在明确的分工下,有人记录数据,有人采集样本,再放置在随身携带的铁箱里。
而采集则是由普通工人负责,男女老少都有,在末日后雇工的年龄似乎并没有要求,只要是个劳动力就行。
孟黎随意找了一位正在田坎上装筐的工人打听情况。
“你好,请问这边招工是由哪位负责?”
年纪有点大的阿姨看了她一眼,丝毫不影响手上的活儿,一边整理打包采摘好的蔬菜,一边说:“采集和工厂的工作都是招聘中心负责的,培育员是研究所那边在安排。”
不仅科技先进,这里的管理模式也很现代化,上报需求,统一调控。
孟黎想起房间里那份周报上的报道,“是在八层的那个招聘中心吗?”
“早就搬到十层去了。”
确认了招聘中心的位置,孟黎向阿姨道谢,没有在这一层停留,转身走向楼梯。
十二层有几个露天的开放式训练场,里面正在进行人员集训,有点像现实中的场景演练,模拟火灾、敌袭等常见险情。
还有几栋办公建筑构成的指挥中心,旁边还有员工住宿楼、食堂等设施,以及一个被坚固的铁壁和闸门所包围的监狱。
虽然没有“警察局”这类字样,但整体看下来,这一层应该是负责地下堡垒的安保区。
这里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并且有专人巡逻驻守,孟黎眼尖地发现这些人都穿着统一制服,小队里的带头者佩戴有枪支。
——是治安官,那个被女主人痛恨的人群。
作为外来者的孟黎并不想和这里的人打交道,更不准备在这边工作,只希望自己在离开副本前都不要进入这一层。
看了个大概后,继续向上。
十一层是住宅区,女主人笔记本里提到过她以前在中层租房,房租昂贵。现在看来,这里的住房和下层比,确实更加完善、牢固。
环境条件看上去非常接近末世之前,被有规划地进行布局和建造。
以楼梯井和小型广场为中心,往外层叠,商业街、便民中心、食堂等等,再加上房屋的组成,与现实世界里的社区相似。
现在正是上班时间,但出门在外的人依旧很多,从人数上看,孟黎猜测这一层常驻人口可能是十三层的两倍。
“以后怕是要经常来这一层了。”孟黎想,“还得提前找个时间再逛逛这里的商业街。”
特别留意了一下食堂的位置,孟黎目前仍在考虑要不要兑换饭票。不清楚物价,也就不知道干粮和套饭哪个更具性价比。
还有超市和那些小商店,虽然有需要可以找格雷戈,但中间商毕竟会赚差价,孟黎还是准备有钱后先在这边看看。
……
终于到达十层。
孟黎从挎包里拿出保温杯喝了一大口水,感觉现在的自己是土农民进了城。
可能是到了午休用餐时间,穿着职业套装的白领在街道上来来往往,很多人陆续从办公室里结伴走出,散往餐厅、商店。
有些人虽然面露疲惫,但他们的倦怠来自于工作的繁杂,而不是生存的压力。
这里又回到末世之前的城市快节奏,时间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在询问路人之后,孟黎来到事务大厅。
柜台里的业务员都去吃饭了,只剩一个站在咨询台里的人还在处理文稿。
“请问负责招聘窗口是哪一个?”孟黎走近问道。
咨询员停下整理,抬头看着孟黎说:“9号窗口,但现在是午休时间,下午两点才能办理业务。你是来找工作的?”
女生很年轻,感觉才刚毕业,孟黎看到了她胸口处的铭牌【实习生陈阳阳】。
“是的,临时工。”
“我们这边负责招聘的很少有兼职工作,你可以去告示栏看看,一般散活儿都会张贴在那里。”
陈阳阳从咨询台里找出一张单子递给孟黎,“不过你还是先填个表吧,万一运气好,正好最近有地方缺人呢。”
这里的岗位招聘不是透明的,那操作空间可就太大了。
孟黎拿起放在柜台上的笔填写个人资料,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刚毕业时在现实世界找工作的场景。
真真假假的把资料填写完毕,重新交给陈阳阳,“麻烦你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填错了。”
陈阳阳一边快速浏览,一边说道:“中学文凭,没有技术,那你在我们这儿找到工作的机会微乎其微了…”
“不过你能接受力气活儿吗?”她的视线从表单移开,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孟黎。
这样的眼光孟黎已经感受过太多次,都快要习以为常了,于是反其道而行,露出自信一笑,“当然。”
陈阳阳点了点头,“你没有电话,那三天后再来一趟。”
又弯腰从柜子里拿出一叠单子,把孟黎的那一份资料加进去后,正声说道:“你不用去招聘窗口了,一般招聘窗口是对接企业的,他们如果有需要申报用人岗位,才会去柜台。”
“明白。”
孟黎觉得这位实习生还挺好说话的,便继续打听:“不好意思,我想再问一下,你刚刚说的那个公告栏在哪里?”
十三层是地下堡垒的灵魂,十几万人的生命之源。是和废物处理区的压抑空间相比,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分布着大片的农田和养殖场,不是传统的土地和牧场,而是使用了明显比废物处理厂里要更加先进的科技和工程。
采用人工光源,再结合使用各式各样大型的智能化机械设备,用半人工的方式进行气体灌溉和土壤营养调节,真正实现了地下生产。
田地被规整地划分出不同区域,有些覆盖了大棚,有些则是玻璃温室。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从谷物、蔬菜到水果应有尽有。
在单独负责某个区域或某个种类的种植小组严格监控下,保持活力,茁壮生长。
成熟后,会由专人负责操纵农作机器进行采摘、处理、包装,再通过管道输送到堡垒里的餐厅和超市,为居民提供新鲜的食物。
养殖场里还养着各种动物,从鸡、鸭、鹅、牛、羊、猪等等,为人类的地下生存提供高质量的蛋、肉、奶食品。
这些动物在养殖场里享受着优良的环境和饲料,日子过得感觉比贫民窟的人还好,毕竟它们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上层人的健康。
此外,远远望去还有一些加工厂,每天都在为居民补充吃穿住行所需的开销,压缩饼干、罐头、速食…整个生产区运作良好,似乎不用担心食物和必需品的短缺。
可是,为什么仅一墙之隔,都会有科技鸿沟的存在?因为相比之下,十四层感觉落后了十年。
孟黎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先把发现的这些异样压在心底,继续观察。
发现培育和采集是完全不同的两类工作。
种植和畜牧的培育小组明显都是专业人士,他们的衣着看起来更像研究员,每片土地旁都有仪器测量各种指数,在明确的分工下,有人记录数据,有人采集样本,再放置在随身携带的铁箱里。
而采集则是由普通工人负责,男女老少都有,在末日后雇工的年龄似乎并没有要求,只要是个劳动力就行。
孟黎随意找了一位正在田坎上装筐的工人打听情况。
“你好,请问这边招工是由哪位负责?”
年纪有点大的阿姨看了她一眼,丝毫不影响手上的活儿,一边整理打包采摘好的蔬菜,一边说:“采集和工厂的工作都是招聘中心负责的,培育员是研究所那边在安排。”
不仅科技先进,这里的管理模式也很现代化,上报需求,统一调控。
孟黎想起房间里那份周报上的报道,“是在八层的那个招聘中心吗?”
“早就搬到十层去了。”
确认了招聘中心的位置,孟黎向阿姨道谢,没有在这一层停留,转身走向楼梯。
十二层有几个露天的开放式训练场,里面正在进行人员集训,有点像现实中的场景演练,模拟火灾、敌袭等常见险情。
还有几栋办公建筑构成的指挥中心,旁边还有员工住宿楼、食堂等设施,以及一个被坚固的铁壁和闸门所包围的监狱。
虽然没有“警察局”这类字样,但整体看下来,这一层应该是负责地下堡垒的安保区。
这里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并且有专人巡逻驻守,孟黎眼尖地发现这些人都穿着统一制服,小队里的带头者佩戴有枪支。
——是治安官,那个被女主人痛恨的人群。
作为外来者的孟黎并不想和这里的人打交道,更不准备在这边工作,只希望自己在离开副本前都不要进入这一层。
看了个大概后,继续向上。
十一层是住宅区,女主人笔记本里提到过她以前在中层租房,房租昂贵。现在看来,这里的住房和下层比,确实更加完善、牢固。
环境条件看上去非常接近末世之前,被有规划地进行布局和建造。
以楼梯井和小型广场为中心,往外层叠,商业街、便民中心、食堂等等,再加上房屋的组成,与现实世界里的社区相似。
现在正是上班时间,但出门在外的人依旧很多,从人数上看,孟黎猜测这一层常驻人口可能是十三层的两倍。
“以后怕是要经常来这一层了。”孟黎想,“还得提前找个时间再逛逛这里的商业街。”
特别留意了一下食堂的位置,孟黎目前仍在考虑要不要兑换饭票。不清楚物价,也就不知道干粮和套饭哪个更具性价比。
还有超市和那些小商店,虽然有需要可以找格雷戈,但中间商毕竟会赚差价,孟黎还是准备有钱后先在这边看看。
……
终于到达十层。
孟黎从挎包里拿出保温杯喝了一大口水,感觉现在的自己是土农民进了城。
可能是到了午休用餐时间,穿着职业套装的白领在街道上来来往往,很多人陆续从办公室里结伴走出,散往餐厅、商店。
有些人虽然面露疲惫,但他们的倦怠来自于工作的繁杂,而不是生存的压力。
这里又回到末世之前的城市快节奏,时间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在询问路人之后,孟黎来到事务大厅。
柜台里的业务员都去吃饭了,只剩一个站在咨询台里的人还在处理文稿。
“请问负责招聘窗口是哪一个?”孟黎走近问道。
咨询员停下整理,抬头看着孟黎说:“9号窗口,但现在是午休时间,下午两点才能办理业务。你是来找工作的?”
女生很年轻,感觉才刚毕业,孟黎看到了她胸口处的铭牌【实习生陈阳阳】。
“是的,临时工。”
“我们这边负责招聘的很少有兼职工作,你可以去告示栏看看,一般散活儿都会张贴在那里。”
陈阳阳从咨询台里找出一张单子递给孟黎,“不过你还是先填个表吧,万一运气好,正好最近有地方缺人呢。”
这里的岗位招聘不是透明的,那操作空间可就太大了。
孟黎拿起放在柜台上的笔填写个人资料,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刚毕业时在现实世界找工作的场景。
真真假假的把资料填写完毕,重新交给陈阳阳,“麻烦你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填错了。”
陈阳阳一边快速浏览,一边说道:“中学文凭,没有技术,那你在我们这儿找到工作的机会微乎其微了…”
“不过你能接受力气活儿吗?”她的视线从表单移开,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孟黎。
这样的眼光孟黎已经感受过太多次,都快要习以为常了,于是反其道而行,露出自信一笑,“当然。”
陈阳阳点了点头,“你没有电话,那三天后再来一趟。”
又弯腰从柜子里拿出一叠单子,把孟黎的那一份资料加进去后,正声说道:“你不用去招聘窗口了,一般招聘窗口是对接企业的,他们如果有需要申报用人岗位,才会去柜台。”
“明白。”
孟黎觉得这位实习生还挺好说话的,便继续打听:“不好意思,我想再问一下,你刚刚说的那个公告栏在哪里?”